2022年10月生物质价格下降趋势是什么造成的
2022年10月生物质价格下降趋势是颗粒燃料行业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造成的。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通过进行调研分析,对未来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发展趋势作了阐述。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生物质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再加上地方和民营企业的推进,整个社会对新能源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而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出台后,生物质的发展前景也被更加看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环境生态保护问题日趋严峻,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能源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不同领域,电力系统建设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开始成为电源建设的主流。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为推进生物质能分布式开发利用,扩大市场规模,完善产业体系,加快生物质能专业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步伐。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经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有1353个。
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质能发电投资热情高涨,各类生物质发电项目纷纷建设投产等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2020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4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2952万千瓦。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是连续三年列世界第一。
生物质发电主要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2020在,在我国生物质发电结构中,垃圾焚烧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最大,达到51.9%其次是农林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为45.1%沼气发展累计装机容量占比仅为3.0%。
生物质能发电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发电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生物质年发电量达到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5%。
从发电量结构来看,垃圾焚烧发电量最大,2020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量为778亿千瓦时,占比为58.6%农林生物质发电量为510亿千瓦时,占比为38.5%2020年沼气发电量为37.8亿千瓦时,占比为2.9%。
随着生物质发电快速发展,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比重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2%总发电量占比上升至6.0%。生物质能发电的地位不断上升,反映生物质能发电正逐渐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新生力量。
垃圾焚烧发电量将持续增长
在我国生物质发电结构中,垃圾焚烧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最大。国内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率保持持续增长,对于垃圾焚烧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为满足垃圾焚烧消纳生活垃圾的需求,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乡镇转移,垃圾焚烧发电量将持续增长。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小时数从2018年开始逐年走低,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影响较大。根据统计,2019年农林生物质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5000h的项目未188个,总装机为526万千瓦。据此判断约50%的项目在承受电价补贴拖欠的压力下,仍坚持项目运营。2020年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也有所下降,为217万千瓦。
山东生物质发电全国领先
总体上来看,生物质发电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局面。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
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和安徽,发电量分别为365.5万千瓦、282.4万千瓦、242.0万千瓦、240.1万千瓦和213.8万千瓦。
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67.7万千瓦、64.6万千瓦、41.7万千瓦、38.9万千瓦和36.0万千瓦。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简称:生物质燃料;俗称“秸秆煤”)。是利用新技术及专用设备将各种农作物秸秆 、木屑 、锯末、 花生壳 、玉米芯 、稻草
、麦秸麦糠、树枝叶、甘草等压缩碳化成型的现代化清洁燃料,无需任何添加剂和粘结剂。即可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能源和提高农民收入,又是新兴的生物质发电专用燃料,也可以直接用于城市传统的燃煤锅炉设备上,可代替传统的煤炭。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的预测,地下石油、天然气及煤的储量,按目前的开采利用率仅够使用60年左右。因此,秸秆类生物质能源,是未来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匮乏,生物质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将不可估量。
二、秸秆燃料成型后的主要技术参数: 密度:700—1400千克/立方米; 灰分:1—20 %水分≤15% 。 热值:3700—4500大卡/千克;
秸秆成型燃料块的热值以秸秆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以玉米秸秆为例:热值约为煤的0.7~0.8倍,即1.25t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块相当于1t煤的热值,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块在配套的下燃式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率是燃煤锅炉的1.3~1.5倍,因此1t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块的热量利用率与1t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
三、燃烧后的废气排放: CO零排放;NO2 14毫克/立方米(微量);SO2 46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可忽略不计;烟尘低于127毫克/立方米
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四、有燃煤锅炉可以直接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生物质燃料燃烧排放物完全符合环保标准,是国家部门认可的现代化清洁燃料,通过不同形式的锅炉使用试验表明,现有的燃煤锅炉完全适应生物质燃料,无需更换锅炉。
五、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分处理: 生物质燃料燃尽率可达96%,剩余4%的灰分可以回收做钾肥,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的有效循环。
六、生物质燃料的利用和特点:
将农作物秸秆自然风干,经切碎后通过压块设备挤压成形,即是燃料或饲料;压块后秸杆体积缩小是原来的1/15至1/20,密度大,方便贮藏和运输。
秸秆燃料:
1、可直接点燃,密度大、热值高、火力猛、燃烧时间长,对灶具没有选择,在传统的灶具炉具内即可直接使用。
2、原材料遍地都是,生产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每吨成本100-150元,市场售价300-500元/吨;价格比煤炭低,燃烧效果更好,热利用效率高,节能效果十分理想。
3、燃点低,起火快,火力大,烟尘少,无二氧化硫排放,无刺激性气味,是国际上公认的零排放环保能源。
4、可做木炭原料,成本低,炭化容易,应用十分广泛,效益非常可观。
秸杆饲料:
1、秸秆或牧草通过高温高压由生变熟,秸秆、牧草细胞组织被打破,释放出草香味和微甜味,通过高温高压粗纤维得以细化,粗蛋白含量提高6%,木质素糊化水溶性糖类增加,易于消化吸收,比玉米秸秆铡切后直接饲喂其消化率提高25%;增加了反刍动物的适口性,采食率为100%,节约饲草。
2、秸秆或牧草通过高温高压,杀毒杀菌,降低了牲畜发病机率;使分散的秸秆变成牛羊的压缩饼干,可直接饲喂,也可提前10分钟喷水,待起散开后再行饲喂。
3、秸秆压块饲料可存储1—3年,并具有防火等特点,减少了管理费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挥发份高,易析出,碳活性好,易燃,灰分少,点火快,更加节约燃料,降低使用成本。
七、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价格显著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发展生物制能源和再生能源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007年9月,国家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量超过7.2亿吨,其中6.04亿吨可作能源使用。国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嫁接商品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在农村推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节省不可再生资源、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秸秆综合利用不但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减少了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而且对带动新农村建设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秸秆资源总量看,广大农村、乡镇的各种秸秆产量大、范围广。生物质固体燃料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是可取代矿产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是未来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水电装机3.52亿千瓦,同比增长2.5%风电装机1.84亿千瓦,同比增长12.4%光伏发电装机1.74亿千瓦,同比增长34.0%生物质发电装机1781万千瓦,同比增长20.7%。
生物质资源以林业和农业废弃物为主
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有机废水和废渣等,每年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约相等于4.6亿标准煤。其中农业废弃物资源量约4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林业废弃物资源量约3.5亿吨,折算成标煤量约2亿吨其余相关有机废弃物约为6000万吨标准煤。
生物质发电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随着国内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发电投资热情迅速高涨,各类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纷纷启动建设。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达到2254万千瓦,同比增长26.6%我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473万千瓦我国生物质发电量1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生物质能占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扩大
从我国能源结构以及生物质能地位变化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发电持续快速增长,生物质能装机和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具体表现为:2019年我国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分别上升至2.84%和5.45%。生物质能发电的地位不断上升,反映生物质能发电正逐渐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新生力量。
垃圾燃烧发电占比不断提高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于2019年6月30日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排名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我国已投产生物质发电项目902个,并网装机容量为1784.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906.8亿千瓦时。
其中:我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为321个,并网装机容量为806.3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了51个项目、105.5万千瓦装机容量。而垃圾发电项目已达到401个,并网装机容量为916.4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了63个项目、191.3万千瓦装机容量。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401个,并网装机容量916.4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88.1亿千瓦时,年处理垃圾量1.3亿吨。
沼气发电项目180个,较2017年增加44个装机容量为61.6万千瓦,较2017年增加11.7万千瓦年发电量、上网电量分别达到24.1亿、21.4亿千瓦时,较2017年各增加2亿、2.1亿千瓦时。
2018年农林生物质发电全行业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895小时,同比2017年减少774小时。装机容量增加约105.5万千瓦,但是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和2017年基本持平,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转为热电联产,供热量增大二是行业原料成本固定,但是盈利能力减弱,发电补贴未能及时下发,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最终导致停产。自2017年开始,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增速明显高于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装量超过农林生物质发电。到2018年,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高于农林生物质发电约110万千瓦,上网电量高于农林生物质发电约35.7亿千瓦时。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生物质燃料是代替煤炭的最佳可再生环保能源。通过这两年煤改气”、“煤改电”,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所以这次能源局发文征求解决方案,主要问题是运营成本高,管网覆盖不足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天然气供应不足等问题。
优势一:生物质燃料的环保排放优势明显
生物质燃料作为新型环保燃料,燃烧具有低碳,低硫的特点。与煤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减少97.91,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煤。低于99.15%,二氧化氮排放量比煤炭少72.09%,因此生物质燃料的环保排放优势明显。
优势二:生物质燃料是资源再利用产品
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原料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树枝,木屑,秸秆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燃料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符合节约型社会发展要求。
优势三:生物质燃料的热值高,生物质炉具燃烧利用率高
生物质燃料的热值低位一般在4000大卡,生物质燃烧炉具采用新型技术,热效率可达85%以上, 综合相比较,生物质燃料代替燃煤的可行性成熟。
优势四:生物质燃料的成本优势明显
生物质木质颗粒市场价格一般在600-1000元每吨,生物质花生壳压块价格400-600元每吨。综合运行成本,生物质燃料和劣质煤相当,比无烟煤成本低,和天然气相比,仅占一半,所以生物质燃料的成本优势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
生物质装机和发电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持续增长
在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生物质能发电投资热情高涨,各类生物质发电项目纷纷建设投产等推动下,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技术产业呈现出全面加速的发展态势。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9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47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2254万千瓦,同比增长26.6%全年生物质发电量11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截止2020年底,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4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2952万千瓦,同比增长30.1%。全年生物质发电13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4%。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垃圾焚烧发电占生物质发电新增容量半数以上
新增垃圾焚烧发电并网容量占比过半。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并网容量553.6万千瓦,同比增长接近70%。其中,垃圾焚烧发电315.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226.2
万千瓦,沼气发电12.5万千瓦。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小时数2018年开始逐年走低,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补贴的拖欠对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影响较大。根据统计,2019年利用小时数超过5000小时的项目为188个,总装机为526万千瓦。据此判断约50%的项目在承受电价补贴拖欠的压力下,仍坚持项目正常运营。
垃圾焚烧发电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国内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率保持持续增长,对于垃圾焚烧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为满足垃圾焚烧消纳生活垃圾的需求,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和乡镇移动,垃圾焚烧量将持续保持增长。
垃圾焚烧符合我国中长期规划,成长确定性强
垃圾焚烧发电能更能契合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方向,同时也更能有效的实现国家部委提出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因此,未来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以焚烧发电为主。
首先,垃圾焚烧过程虽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但焚烧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进行发电,能同时带来净碳减排。其次,相对于垃圾填埋方式,垃圾焚烧几乎不排放甲烷。
据测算,以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垃圾处理方式厌氧填埋为基准,焚烧发电碳减排比例高达71%,即相比厌氧填埋方式仅排放
29%的温室气体。2012-2019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比例持续增加,2019年焚烧无害化处理比例达50.29%,较2012年提升了近30个百分点,同时生活垃圾填埋和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比重持续下降。
对标日本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占比可达 80%以上。,从目前部分省市已出台的规划来看,各地政府仍将继续提高垃圾焚烧占比,行业在 2030
年碳达峰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数据来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种新型的生物质再生能源,环保清洁,远远低于原煤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代替木
柴、原煤、液化气,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等。但是如何将生物质燃料像煤、
煤气和天然气一样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普及,还需大力宣传和推广。
2.3交通能源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等元素,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木质素、蛋白质、脂肪
、灰分等,用秸秆转化的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交通能源,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
相比,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性和对环境更友好。国际上生物交通能源技术相对成熟,主要路线是:谷物、秸
秆、其它植物等发酵生产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我国秸秆交通能源
技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日趋成熟,有些正形成小型规模和商品化。
3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
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
和秸秆干馏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