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辆整车年产能落地亦庄,各地抢小米,小米抢什么?
上海、武汉、合肥、长春……“雷布斯”最终还是将小米“造车梦”留在北京老家。11月27日,小米 科技 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经开区(亦庄),并确定量产时间及产能规划。不过, 科技 企业出身的小米 汽车 ,没有任何造车经验背景并打算自建工厂的做法也引来外界担忧。有网友称:“造车,小米玩真的!但造车跟造手机一样吗?”事实上,在各地均在争抢小米 汽车 的同时,小米 汽车 正在上演抢人争夺战,聚拢拥有造车背景的人才,造车团队已超500人,欲打破跨界造车难题。
亦庄“安家”
然而,今年9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登记机关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注册信息显示,登记住所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5号院5号楼8层816室,小米 汽车 落户地浮出水面。但是,虽然北京成为小米 汽车 注册地,但研发中心、工厂选址仍然成谜。
时隔两个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 科技 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小米 汽车 在亦庄“安家”。同时,根据规划,小米 汽车 项目将建设小米 汽车 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对于小米 汽车 落户,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举全区之力为小米 汽车 项目做好保障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日投产,协同联动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抢占未来 汽车 产业发展高地,将小米 汽车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 汽车 民族品牌,为北京建成全球智能网联 汽车 科技 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事实上,小米 汽车 选择北京建厂早有迹象。11月24日,河北省香河县委书记梁宝杰带队到北京小米总部进行考察,并与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姜广智等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就打造香河新能源 汽车 配套产业园、助力小米新能源 汽车 2024年量产等事宜进行沟通。雷军表示,下一步将派团队与香河方面就可行性合作以及推进小米新能源 汽车 项目进行更多对接,寻找合作机会。
除推进工厂落户,小米也通过投资和收购的方式大力布局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今年8月25日,小米宣布以7737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 科技 。此前,小米还投资禾赛 科技 、纵目 科技 、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公司,将战略触角延伸至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智能电动 汽车 核心领域。
不仅如此,“安家”亦庄前一周,注册资本10亿元的小米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车整车制造、 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技术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销售 汽车 、 汽车 零配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等。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从宣布造车开始,小米便着手为造车铺路,从技术合作到体系构建加速推进。落户地选定后,小米造车也驶入正轨。
抢人大战
不过, 科技 企业出身的小米,跨界造车仍面临诸多问题。
从时间上看,三年推出量产车型对小米来说并不慢,但目前传统车企产品加速转型,其中东风岚图不足一年便完成量产车型下线。同时,造车新势力交付量进入爆发期,使新能源车市竞争进入白热化。尽管,小米品牌已拥有知名度,但作为造车新人,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如何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成为关键。
一位 汽车 制造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车市进入爆发期,消费者愿意接受新品牌和新产品,新造车 汽车 仍有机会抓住风口。不过, 汽车 制造不仅是采购零部件进行组装,更要对车型软硬件各方面进行研发、调校、路测等,这对跨界造车企业来说是道坎。
雷军也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小米 汽车 自动驾驶部门招募500名技术人员,并自研L4级自动驾驶技术。“没有顶尖人才,创新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他表示。小米集团三季报显示,目前小米造车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
不仅如此,小米还推出股权激励政策吸引 汽车 人才。10月25日,小米发布公告称,股东特别大会高赞成比例通过Xiaomi EV股权激励计划,该股权计划对应小米 汽车 ,股权激励计划授权10亿股,占Xiaomi EV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据悉,Xiaomi EV主要负责集团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股权激励计划在于为符合资格的人才团队提供获取Xiaomi EV权益的机会,用以鼓励人才团队为Xiaomi EV及公司创造长期价值。同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Xiaomi EV能够以?灵活方式留任、激励、回报符合激励的人才。
没有。2022年5月,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小米的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已经在进行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的招募,小米电动车并没有跑路。根据小米官方透露的信息显示本次招标范围为:整车焊装线体范围,招标项目分为1个标段,即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整车焊装线体项目。
作为一名忠实的米粉,我是真心拥护小米造车的,现在家里小米电器都是过米家进行无线互联,用小米同学集中语音控制。对自己的生活真的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果有一天再把小米汽车加进来,幻想着某一天早上出门之前,对着家里的小爱同学说:“小爱同学,打开汽车内空调和空气净化器,我要出门了。”
想象一定都是很美好的,但是小米突然入军汽车行业,是否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出于对雷总本人的信任,相信他不会打无把握之仗。虽然我不可能站到雷总的角度看问题,不可能那么有大局观,但是从我自身掌握的信息来看,小米在新能源汽车上还是真的有后发优势。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可见:
一、产品虽未生产,但是已经开始抢占市场先机
大家都知道,小米有一批伴随其品牌一同成长的年轻人粉丝,数千万小米用户也将会是小米汽车第一批客户来源。加之小米长时间给广大用户培养的质美价廉的口碑。小米汽车还没有生产,就已经抢占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在这个网络营销的时代,这第一步小米就赢了。在加上营销大师雷军的加持,小米汽车的对外的造势能力真的不是其它国内新能源汽车能比的。
二、小米集团雄厚的资金储备
这点也是雷总最自豪的了。小米集团账面资金超千亿,造车计划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正常足以跨越行业中认为的200亿的造车门槛。有了钱就有可以聘用行业最好的造车人才和购买最新的专利技术。正所谓金钱在手,小米我用。
三、本身拥用很强的技术研发实力
小米现在所拥有的全球万人研发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以及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系统都是支持小米重新创业的重要基础。而新能源汽车最主要是二个组成部分就是操作系统和电池。在这方面小米已经在系统上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主要是汽车方面的技术储备,但是新能源车本身就差别于传统的发动机油车。对于同等起步的公司技术门槛并不高。很多车企也都是整合上下游的供应链资源最终组装里自己的产品。且在这方面小米本身在手机领域就是行家。可以把一部分现成的经验直接转移到造车领域。
四、现在就有大量的线下体验场所
小米全国已铺设1400多家小米之家,后续小米汽车的宣传、展示、体验,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展开。这对比于其它的家的新能源企业,如蔚蓝、小鹏等都要好上太多。可以剩下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加快了整车从生产到销售的节奏。更有利于自己抢占市场先机。
虽然我们对小米汽车抱有极大的信心,但是每一个企业的造车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是强如董明珠的企业家都有翻车的经历,现在全球第一的新能源车企特斯拉从2003年开始造车,直到十七年后的2020年也才开始盈利。其中累计亏损金额超50亿美元。但是现在的小米看来已经别无选择,因为手机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新能源汽车又是未来几十年汽车发展的最大风口。只是赌一把,小米才能浴火重生。雷军说过:“再长出一个小翅膀,我们就能飞得更高。祝福小米,祝福那些致力于更好地改变人们生活的企业一切都好。
从目前已知的小米造车消息来看,小米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已经设计完成,但是还没有生产,因为现在是要等待生产许可证。
怎么说呢,小米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到底进展如何,我不清楚,因为这是小米汽车内部的信息,目前雷军还没有跟任何媒体透露小米汽车的进展,但雷军最近在某国外社交平台上发表了关于小米汽车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小米汽车的研发和设计已经完成了,到达了生产环节。那么这就很符合之前网络上流传的信息了,那就是小米汽车的生产许可证还没有下来,也就是延期了,所以小米一直没办法生产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当然,这个不一定是真的,因为雷军并没有对此传闻做出正面的回应,但从网络上的信息来看,小米汽车生产许可证延误的可能性挺大的,不过应该要在近期解决这个问题了,不然雷军也不会在国外社交媒体发言。
有一说一,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小米汽车是准备进入生产阶段了。八月份的时候,网络上流传出小米汽车的生产许可证被延误的消息,雷军对此并没有任何正面回应,但结合当时小米集团的信息来看,网络上流传出来的信息应该是没错的。小米汽车现在入局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有点晚了,如果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还没有入局新能源汽车,基本上就要宣告小米汽车胎死腹中了,因为现在距离新能源行业的寒冬越来越近。进入十月,连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开始下降了,所以希望小米汽车快点入局了!
总的来说,小米汽车现在应该是卡在生产阶段,不过应该很快也要开始生产了,因为雷军在某国外社交平台透露了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