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又一家自主车企,它进入了破产清算!

漂亮的朋友
漂亮的御姐
2023-02-02 05:16:28

又一家自主车企,它进入了破产清算!

最佳答案
朴素的服饰
欢喜的期待
2025-07-08 07:24:30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到手的钱变少了,而对于车企们来说更是如履薄冰,不过该来的总还是要来的,在各方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了破产模式,这不近期又一家自主车企倒下了,它就是长江汽车。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破产文书显示,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汽车”)被法院裁定,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与此前长江汽车被申请破产的经历不同,破产清算显然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看来在苦苦支撑多年之后,并没有奇迹出现在长江汽车上,它还是走到了自己的“尽头”!

或许对于长江汽车,很多小伙伴还是挺陌生的,所以今天我就来给大伙科普一下。资料显示,长江汽车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杭州公交客车厂,后者在90年代后期停产。2015年,香港五龙电动车集团对其进行重组,成立了长江汽车,主要生产纯电动中巴和轻中型商务客车以及SUV系列产品,一期设计产能为年产10万辆。

确实理想总是美好的,长江汽车也为此被寄予无限的期望,并且于2017年11月通过了工信部的审核,正式获得双资质,这是继北汽新能源之后第二家获得发改委资质的车企,那时候的它何等的风光,而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等子公司相继成立,更是让长江汽车走上了巅峰。不过就是这么一手好牌,后来却被打得稀巴烂!

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缺少车型。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是异常激烈,各大车企都在车型上花足了心思,更新换代的周期也在不断缩小,用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购车需求。但反观长江汽车却总是原地踏步,旗下仅有一款乘用车型—— 逸酷,定位为小型纯电SUV,于2016年4月发布,但尴尬的是至今都仍未上市交付。

除此之外,它和其它造车新势力一样,同样是非常缺钱。大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补贴的退补以及市场整体下滑,长江汽车的日子明显没有之前好过了,仅靠电动中巴车和客车显然是维持不住了。到了2019年这种“衰败”的迹象更为明显了,开始出现员工食堂减少、工厂停电,甚至连办公室都被收回了。

而到了2019年年底,长江汽车又出现了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而且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有员工爆料自己工资被拖欠了1年之久,甚至之前的“十三薪”及各类报销款也都一直拖欠。

与此同时,它的股东五龙电动车同样处境堪忧,近年来业绩下滑导致持续亏损,甚至公司都出售电池产品业务,以削减亏损及资本开支。所以对于长江汽车的现状,五龙电动车自然也是无能为力了,亦或者说当年的收购就是一个错误。

目前根据相关文件显示,长江汽车和员工的劳动合同自2020年11月1日起解除。同时,社保公积金从11月1日开始停止缴纳,对于拖欠的员工工资、十三薪等,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对于职工债权中的部分工资,该公司请求政府先行垫付,但垫付的额度和时间将由政府决定。

不得不说,长江汽车沦落至此地步完全是自找的,拥有这双资质却不把造车放在首位,在一次又一次的机遇中,始终没有真正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而是游离于自己的主业之外,怎么能不失败呢?另外随着新能源行业洗牌的加速,长江汽车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的,不信咱走着瞧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回答
文静的海燕
陶醉的高跟鞋
2025-07-08 07:24:30

2020年6月,在《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2.0》(2020年10月发布)、《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11月发布)均未发布之前,中国 汽车 行业一哥-吉利 汽车 ,又一次提前踩准了风口。

吉利 汽车 注册"易易换电"商标,开始布局自身的新能源车换电业务,3个月后,在国家两大指导意见陆续落地之前,吉利的新能源 汽车 换电业务,已经在开始推进。

2020年9月16日,吉利 科技 集团换电模式发布,对车辆能实现最快2分钟内换电;2020年10月18日,吉利换电站完成重庆+济南的2地布局;2020年11月底,吉利 科技 和重庆高速完成协议签署,布局换电;2021年1月26日,吉利与力帆的新公司揭牌,力帆 科技 为吉利 科技 生产换电车型;再到眼前的2021年5月底,宜宾英伦 汽车 有限公司成立,吉利控股对其间接全资控股,继续加码换电业务。此前看不懂的吉利接盘力帆,如今看来,是一盘在西南地区的大布局基础。

也就是说,从2017年开始研发换电技术,到2020年注册商标、智能换电站发布,2021年新公司成立,吉利实际上已然"悄悄"在商业化换电方面推进了1年的时间。

贴合政策利好、市场前景大、自身执行能力/资金储备/品牌声誉都在,比较明确的一点是,吉利在换电领域,有着给企业自身发展的利好,甚至能影响行业发展。

剖析吉利、其他想进入换电产业的车企在换电领域将要面对哪些挑战,需要通过提出并解答几个问题而来。

首先,中国 汽车 行业里,为何换电如今才得到政策相关认可?

本质原因在于硬件基础能力不足,面对充电模式存在较大劣势。硬件能力不足包括,解决大规模推广换电站的成本过高能力、解决频繁插拔电池的相关安全隐患能力、整个储能行业处于萌芽阶段,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各 汽车 品牌/电池企业的电池结构/材料选用/技术标准等均有差异。

贵,不仅贵在电池成本、换电站基础成本,还有运营成本。以蔚来最新的第二代换电站为例,单个换电站成本为150万元,每日完成最高换电能力为312次,同时还有整体高昂的运营成本/人员成本/其他配套成本。按照蔚来 汽车 最初所收取的180元/次换电费用标准测算,进化到2021年的第二代换电站,在拥有更高换电能力后,按照理论最高数量,每天的营收5.6万元。和 汽车 产业一样,属于重资投入缓慢轻回报的长期产业。

目前整个新能源 汽车 换电产业的格局,是几乎绝大多数都是to B类业务,如物流车辆、出租车、营运车型、特种车辆等,针对to C类业务的,本质上只有蔚来一家在进行推进。

其次,新能源 汽车 换电对于用户来说,是好是坏?

涉及用户端的,目前普遍的反应是需要适应、吐槽较多。因为,目前使用换电的车辆主要集中于运营车辆,大巴/中巴等客运车辆因为换电频次相对不高,接受度尚可;物流车辆的换电频次较高但因为费用大多由公司支付,接受度尚可;出租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则表达出了较强烈的意见。北京地区目前使用的新能源出租车为北汽新能源品牌,司机在测算成本后发现,虽然补能的速度追上了传统燃油出租车,但最终的花费甚至高于燃油车(因为没有燃油补贴),同时也不能解决中长距离服务的里程焦虑问题。

私人用户(以蔚来用户为例),对于换电的接受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车辆的补能配套方式比较丰富,家用慢充/快充,三方充电桩,蔚来合作三方充电桩,换电,奶牛车补能等。根据居住or工作周边位置的换电站部署,可以进行相对合理的调配。

截至目前,新能源 汽车 换电产业的成长速度不错,从初期的尝试/培养/烧钱,逐步开始被更多私人消费者所接受。但,整个产业距离成熟还有较长距离,营运车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换电的价格过高稀释真实收入,而营运车辆和私人车辆共同面临的问题,是换电站数量、换电站范围、换电站布局的合理性。

解决使用不便、降低换电费用、增加换电站布局、给予换电站良好的运营模式基础与规则、给出合理的管理方式等,这是目前能够见到的全球新能源车换电模式遭遇的痛点。

从这几个角度剖析吉利目前的棋局,基本实现了抢跑优势。

先是基础换电能力,根据2020年9月吉利发布的最新换电技术来看,使用双仓工位、有39块电池,采用无人值守设计,能兼容轴2700-3100mm的车型,托举车辆从开始换电到结束换电的时间为2分钟以内。

从技术层面对比,吉利的换电站优势居多,劣势较少。换电速度方面,北汽新能源4.0版本目前的换电速度在150秒左右,蔚来的速度与之相仿,但蔚来第二代换电站的技术模式更好,不需要托举升起。双仓工位、39块电池等,在数量方面也属于正常。劣势则在于,兼容性部分能比较明显的看出,吉利目前所准备的是专门与营运车辆进行匹配,而非 社会 私家车车辆,无人值守方面,本质上也有一定的不足。在今年春节期间长测蔚来ES6换电期间,曾遭遇换电站出bug的情况,由技术成熟的工人手动进行换电,换电速度本质上也不算慢。而无人值守,很可能让换电站的效率变差,无法应对突发状况。

数量级、范围方面,吉利目前的换电规划目标很高,一旦完成,会在覆盖能力/便利性上有优势。2020年,与吉利完成签约的换电站数量超过1000座,2025年,吉利的规划目标为5000座,而且与行业产生差异的点在于,它与政府高速部门展开了相关合作。目前在西南地区,原有的力帆 汽车 产能为吉利生产吉利换电技术的车型,同时吉利与重庆高速展开合作,部署换电站。

也就是说,随着吉利在西南地区完成初步部署之后,它会拥有相关的运营经验、解决逻辑、发现相关问题、完成自身的运营车辆相关部署。而那时,市场里能和它有同等规模的,其实只有蔚来 汽车 一家企业,规划数字同样是完成5000座左右的部署。

但不同点在于,蔚来 汽车 的业务模式更多针对C端,消费者端,而吉利的业务模式,目前来看,是以B端为基础,B端摸索成熟后,逐步吸引并满足C端用户。

目前的吉利换电业务,初步有了雏形,重资之下,距离它真正结果的时间相信会越来越近。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长安、长城或者其他车企是否会选择跟上,目前来看,答案偏向于不会。

换电技术需要从车辆的根本设计维度进行思考,大众如今在ID.系列的推进之中,还没有透露出换电的相关意愿,同时它在中国还得跟上全球的节奏,搞定标准化电芯。而日系几家企业,一方面节奏相对于稳重求胜,另一方面各自也有着不同的技术策略,丰田的油电混动+PHEV、本田的i-MMD+PHEV,日产则是e-POWER。

而中国品牌中,大家的选择预计也会区别颇大。长安目前的新能源业务相对滞后,符合主流的产品尚未推出,长城 汽车 则在保持主流产品的同时,选择氢能源作为企业战略之一进行推进。

最终,可以预计的一点是,2025年,当吉利、蔚来均完成自身的设定目标之后,换电市场会真正初步成熟,那时,才会有 "换电、充电、混动,谁更好"的新结论。

感动的大地
美好的跳跳糖
2025-07-08 07:24:30
两个向上的箭头车标是什么车? 这是北汽威旺的车标,北汽威旺是北汽集团推出的全新微客品牌。北汽威旺的意思是威天下旺未来,这是一个专门生产微客车型的品牌。北汽威旺旗下有306,m20,307,m30,s50,m50f,m60等车型,北汽威旺旗下还有新能源车型,也就是电动微客。微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面包车,这种车经济耐用,实用性强,很多 两个向上的箭头车标是什么车这是北汽集团推出的全新微客户品牌BAIC王维的logo。北汽王维的意思是威天下未来繁荣,是一个专门生产中巴车的品牌。北汽王维有306、m20、307、m30、s50、m50f、m60等车型,北汽王维也有新能源车型,即电动微客。微型车也俗称面包车。这种车经济、耐用、实用。很多消费者会买这种车拉货拉人。北汽王维也有类似mpv的前置发动机车型,比面包车略先进,乘坐舒适性更好。如果你对北汽王维的车感兴趣,可以去当地的经销商那里看看车试驾。面包车是街上非常常见的交通工具。一般来说,没有人会买这种车作为家庭用车。买这种车的消费者都是用来拉货的。面包车的耐用性很好,价格也很便宜。买面包车一定要选大品牌旗下的车型,耐用性和可靠性更好。使用面包车时,要定期保养,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2019

着急的电话
虚心的身影
2025-07-08 07:24:30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粗略计算,从2014年开始,全国各地方有意投资及已经投资的新能源汽车规模超过了千亿元。2014年以来,包括河南、贵州、陕西、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投资兴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远远高于东部省份。

以下电动汽车资源网就2014年以来关于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整理如下(截至2016年2月23日不完全统计),供业内参考:

一、2016年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

1.御捷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无锡惠山 投资30亿(江苏)

2016年1月5日,总投资约30亿元的御捷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投资建设S1(两门两座电动轿跑汽车)、V1(五门五座电动汽车)、EX(纯电动SUV汽车)、VK(纯电动厢式物流车)四大平台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包和控制系统生产及集团总部、研发及营销中心。项目计划于今年5月份开工建设,于2017年6月正式投产,四大平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工业产值超100亿元。

2. 新能源汽车项目有望落户白银区 计划投资7亿元(甘肃)

2016年1月5日,甘肃陇南汇海汽车制造销售有限公司就白银汇能元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入驻该区进行了对接洽谈。该公司所属白银汇能元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拟选址于白银银西产业园装备制造园区,占地300亩,计划分3期投资7亿元,建设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预计一期占地50亩,投资2亿元,年产2万台;二期占地150亩,投资3亿元,年产5万台;三期占地100亩,投资2亿元,年产3万台。

3.武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将投资51亿(湖北)

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5年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将投资51亿元在汉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项目拟于今年开工建设,2017年正式投产,zui终将形成1万辆新能源客车、3万辆新能源轻型车以及1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实现千亿元产业规模。

4.庐江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项目投资30亿(安徽)

2016年1月28日下午,庐江县举行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10亿AH动力电池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拟选址位于县经开区城西大道与环湖南路交口,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值不低于120亿元人民币,上缴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5万辆纯电动汽车和5亿10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生产线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工程计划于2016年6月底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份竣工,2018年7月份投产,投产18个月内达产。

5.新能源高速乘用车项目落户广平 投资20亿(河北)

2016年2月,总投资20亿元的新能源高速乘用车项目落户广平,年产20万辆新能源高速乘用车,年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可解决就业2000人,带动发展相关配套企业50余家。

6.申沃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入驻山西孝义投资50亿(山西)

2016年1月16日,山西孝义市与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客车联合研制生产基地项目在太原正式签约,入驻孝义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在五年内生产规模达到5000辆的产能,预计年产值可达70亿。

二、2015年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

7.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合肥市新站区投资100亿(安徽)

2015年2月28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合肥市新站区。合肥德电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在2015年三季度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三季度一期建成投产。预计项目一期达产后可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年产值超百亿元。二期将建设轻量化底盘和开放性零部件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

8. 五龙电动车在杭州建新能源客车项目 投资51亿(浙江)

2014年6月8日第十六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三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上,签约的纯电动新能源客车项目,由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五龙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项目所在地为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51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5亿元,计划2015年建成后,实现2万辆纯电动中巴车、纯电动轻中型商务车的生产能力。

9. 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落户炎陵投资20亿(湖北)

2015年4月17日,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签约仪式在炎陵县举行。高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选址在炎陵县九龙经开区西园区,由香港佳盈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兴建。

该项目总投资为20亿元,占地500亩,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中巴车、校车,以及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配套汽车零部件。全部建成投产后,3-5年内可达到生产整车20万辆的规模,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亿元,上缴税收20亿元,并力争在A股上市,可吸纳1000余人就业。

10. 17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南京溧水 投资超过30亿(江苏)

2015年4月17日,南京2015新能源汽车论坛暨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介会在溧水区万驰国际赛车场举行。会上,有17个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落户溧水,总投资超过30亿元。设计研发类项目3个、科技类项目5个、产业类项目9个。比亚迪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1万辆纯电动轻卡生产能力,为全国产能zui大的纯电动轻卡生产线亿元的中欧威能新能源电池项目、投资2亿元的普斯迪尔充换电设备及电池包项目、投资2.1亿元的越博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投资2亿元的东宇汽车线束和电子器件项目都填补了南京的产业空白。

11. 北汽新能源汽车落户常州 投资100亿(江苏)

2015年4月18日,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将年产5万台新能源汽车。一期项目将利用常州英田汽车工厂及新增的153亩扩建厂房进行生产,力争diyi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于2015年9月底下线亩新建整车工厂,计划投资85亿元,达产后可年产新能源汽车15万台。项目三期将进行局部改造,改造提升后总产能将提升至每年30万台。

12. 北汽两大新项目再落常州投资50亿(江苏)

2015年12月28日,常州市与北汽集团在行政中心就北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两个项目进行签约。北汽集团常州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年产30万辆整车及配套零部件、物流项目。其中一期将年产15万辆SUV、MPV和轻型客车,二期重点生产新能源汽车,打造有利于常州市汽车产业升级的良好生态链。

13.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3项目落户章贡区 投资60亿(江西)

2015年8月23日,赣州市章贡区与北京东誉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优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60亿元的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章贡经开区水西产业园产城融合、赣州新材料产业基地等3个项目成功落户章贡区。

据了解,北京东誉达集团有限公司将投资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和章贡经开区水西产业园产城融合配套项目。其中,赣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专用汽车、改装车、乘用车整车生产以及上下游相关产业、新能源汽车研发为主,项目将分五年建设完成。

14.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河北南宫 投资30亿(河北)

2015年8月,由法国kgm公司与河北龙一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南宫市经济开发区。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项目将采用法国zui先进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打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产品。项目投产达效后,年可生产电动汽车4万余辆,实现产值65亿元。

15. 天津高新区开建全球zui领先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基地 (天津)

2015年9月7日,中国恒天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于日前落户高新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据介绍,中国恒天新能源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将在高新区投资设立新能源汽车总部,将北京恒天集团收购的国外高端产业项目及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落户高新区,包括:新能源汽车全国销售中心及运营中心;世界领先水平的电源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研发试验中心、中欧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心、远程******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化基地,包括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新能源物流车等专用车组装生产基地。项目一期选址在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占地265亩,计划于2015年内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16.成都首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基地落户金堂 投资30亿(四川)

2015年10月23日,成都市首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项目——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金堂县。这个投资30亿元,占地300亩,建设年产整车10万台、销售收入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部件和相关配套项目聚集。

该基地11月将开建,2016年可以投产,主要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售价30万—50万元,预计2017年上半年diyi台整车可下线. 河南许昌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投资100亿(河南)

2015年10月28日上午,许昌市政府与河南森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打造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

据了解,拟建的许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用地3000亩,分为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00亿~500亿元,形成以电动汽车整车为主导的产值达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18. 中德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安徽省城 投资200亿(安徽)

2015年10月30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年产20亿安时固态动力锂电池生产中心及中德新能源汽车设计、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安徽合肥高新区。

中德新能源汽车设计研究院项目,由安徽博澳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德国克拉尼设计研究院,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战略定位进行全方位合作,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500安时单体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电池生产工艺技术及ABMS电源管理技术,结合欧美工业设计领域zui新的新能源汽车设计理念,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厂。

19. 众泰集团投资璧山高新区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投资100亿(重庆)

众泰控股集团于2015年6月24日与璧山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主要生产新款SUV、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整车规模达到20万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30亿元。同时,众泰汽车投资项目还将带动100余家配套厂商落户璧山,配套企业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该项目预计于2017年底建成投产。

20. 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浦口经济开发区 投资10亿(南京)

2015年12月1日上午,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浦口经济开发区举行。项目一期占地规模96亩,投资10亿元,将主要用于研发、生产及销售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越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包括三个平台,分别是城市客车混合动力总成、城市客车纯电动动力总成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21.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落户赣州经开区 投资约60亿(江西)

2015年12月2日,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赣州经开区举行。合肥中航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项目由合肥中航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60亿元,规划工业用地约1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400万元/亩。项目整体达产后,年产值将不低于240亿元,年上缴税收不低于30万元/亩。

该项目主要建设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应具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 20亿AH动力锂电池(含聚合物固态锂电池)的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等。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将建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及配套项目;二期工程将建成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车及配套项目。

22. 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武汉 投资51亿(湖北)

2015年国内纯电动车客车巨头——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基地花落武汉“车都”。2016年底,年产能1万台商用纯电动客车生产基地将先期投产。南京金龙新能源客车基地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总投资51亿元,占地800亩,其中一期项目用地300亩。项目投资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介绍,除南京基地外,公司通过与武汉理工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将在武汉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计划在2015年内动工,商用纯电动大客车生产基地预计在2016年底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约5000至1万台。

23. 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投资约150亿(河北)

2015年12月12日,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曹妃甸工业区新兴产业园区举行。曹妃甸振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园区,项目规划占地4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将引进德国zui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电动车动力总成18万台套、年产4亿安时锂子动力电池,还可生产汽车座椅、电动轿车、电动公交(大巴)及城市出租车等,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4. 望江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投资12亿(安徽)

总投资12亿元的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项目于2015年落户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由河北跃迪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主要产品是安达尔牌新能源客车,规格为6-12米的纯电动、气电混合型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已于2015年底基本建成,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2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同时,望江经济开发区正积极推进安达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汽车零部件为支撑的产值超百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5.力帆股份投建河南新能源电动车项目 投资额约22亿(河南)

2014年4月1日,力帆控股与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政府签署《力帆电动车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力帆电动车项目总投资额约22亿元,该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力帆电动车项目生产厂房、办公及辅助用房,项目计划生产LF520、LF520i、LF320、LF330新能源电动车,其中一期预计投资总额为3亿元,预计产能为1万辆/年,预计总产值为5亿元;二期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9亿元,产能预计为10万辆/年,总产值为50亿元。

26. 内蒙古包头市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 一期拟投资50亿 二期拟投资100亿 (内蒙古)

2014年4月4日,记者在包头市发改委获悉,2014年包头市将在包头装备制造园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包头市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拟投资50亿元,计划2014年利用现有车间,建设年产1800辆新能源客车组装生产线亿元,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占地500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研发中心。

27. 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落户邢台威县 投资3.2亿(河北)

2014年6月,由浙江尤里卡机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5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专用差速电机和5万辆系列电动车项目正式落户威县。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50万台新能源电动车专用差速电机和5万辆系列电动车,年可实现产值约6.6亿元,年上缴税金约2000万元,带动2000人就业。建设企业将成为一家集差速电机、控制器、后轿、轮毂、内饰、整装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电动车生产企业。

28. 新能源汽车项目入驻郴州 投资20亿(湖南)

2014年8月6日,广东珠海市茂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郴州经济开发区正式签署协议,在郴州经开区兴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珠海市茂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计划在郴州经开区建设茂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总用地规模1050亩,计划总投资为20亿元,可年产各类新能源汽车50000辆。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2018年全面达产。2014年项目启动一期建设,2015年底一期项目可建成投入生产运营,这个项目将填补郴州市汽车制造业的空白。

29.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南宫 投资10亿(河北)

2014年9月,总投资10亿元CSG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落户南宫。该项目由中瑞德科(北京)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和二期计划投资5亿元,建成后,年可产微型电动汽车15万辆,产值30亿元。三期工程投资5亿元,增上微型电动汽车生产线万辆微型电动汽车。同时根据市场情况,与三期工程同步计划追加投资10亿元,上防暴SUV生产线条,生产康巴特牌防暴SUV装甲车。建成后,可年产防暴SUV装甲车1.5万辆。

30. 瑞华30亿新能源项目落户长兴 投资30亿(浙江)

2014年10月29日,浙江长兴县首批10辆纯电动大巴正式投入当地公交运营。该批纯电动大巴由瑞华集团制造,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250km。瑞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采用电池+电容耦合方式的技术路线,旗下电动大巴产品在上海已推广超过500辆,续航达250km,运行情况良好。瑞华集团2014年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形成年产13000台(套)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及电控、电池、电容、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年产3000台纯电动汽车车身底盘的生产能力。

31. 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落户天津 一期投资5亿 二期投资3亿(天津)

2014年10月29日,位于海滨街辖区内的天津泓锋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与北京东方财星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组建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根据京津两企业签署的协议,新成立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生产厂一期项目将于2015年启动,计划投资5亿元,可实现年产各类电动汽车3000辆。二期投资3亿元,实现年产各类电动汽车15000辆。

32.科德丰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荆州 投资15亿(湖北)

2014年11月5日上午,荆州市举行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会,荆州区政府与江苏科德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就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事宜签约。科德丰新能源汽车项目选址在荆州区临港工业园,将建设汽车电池及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整车装配线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电动车3000辆、电池1亿安时,年总产值将达到56亿元,年税收超过1亿元。

33. 河北定州建全国zui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投资20亿(河北)

2014年12月,定州市与具有新能源汽车顶尖技术的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签约,针对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分散、产能不足等情况,合力打造集研发、实验、生产、销售和检测于一体的全国zui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主要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实验和销售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8.5亿元,建设厂房3.5万平方米,年产各种新能源电动商务车及关键零部件2万台(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6.7亿元,年利税2.6亿元,可提供500人的就业岗位。

34. 比亚迪新能源车项目落户青岛 投资30亿(山东)

2014年11月比亚迪新能源山东总部、出口基地和电动车及储能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青岛城阳区。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比亚迪汽车新能源项目位于棘洪滩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内,规划占地1000亩,根据规划分三期建设完成,整个项目预计2017年全部建成。项目主 要生产纯电动轿车、中巴、小巴、物流车等产品,以及从事车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这意味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将实现岛城本地化生产。

项目正式投产后,预计diyi阶段年产1000辆大巴车,主要用于公交车辆,第二阶段达到年产能3000辆,第三阶段达到年产能5000辆。达到5000辆规模的线. 邢台县签约红星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 投资30亿(河北)

2014年12月23日上午,邢台县政府与中科动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行汽车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红星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项目是邢台县谋划建设的红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3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亿元,占地500亩,引进中科动力C3、C5等成熟车型,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产能;二期投资15亿元,占地500亩,实施新车型开发,建设汽车研究院,新建两条汽车和电动车总装生产线,扩建四大工艺产能,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总产能。红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园内除红星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项目外,还将投资20亿元建设汽车配套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产业园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集汽车制造四大工艺生产线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为一体的新型汽车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60亿元、税收10亿元。

36. 吉利首个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南充 投资70亿(四川)

2014年12月3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该项目成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国内布局建设的首个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也是国内产品谱系zui广的新能源商用车项目。

此项目选址在南充市嘉陵区,总投资70亿元,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期建设周期24个月,总占地1000亩。改造建设内容包括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发动机加工、电控等主要生产工艺,以及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和试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年产新能源商用车10万台和燃气发动机5万台的生产基地

能干的大米
含糊的季节
2025-07-08 07:24:30
电动汽车品牌

电动汽车车企简介

代表车型

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比亚迪E6先行者、比亚迪F3DM

北京汽车

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资源集约、产业整合的一个项目管理平台。内部设有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持部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以及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制造基地。

北京E150纯电动汽车

长安汽车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业务主要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设计,电驱动系统零部件制造及纯蓄电池观光车生产、销售等业务。

长安E30 EV

长城汽车

自2006年起,长城汽车就组织了研发团队,专门对新能源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进行研发,同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从资金的投入上已达到1.2亿元。

两款纯电动车长城欧拉\精灵EV、以及混合动力哈弗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动汽车研发的企业之一,早在“九五”期间,就开始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推出了纯电动中巴车、纯电动概念轿车和燃料电池轻型客车。

东风S30 EV

广州汽车

未来五年是新能源汽车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广汽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以全球化的视野,按照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加强企业运营与管理,全面实施自主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战略,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广汽传祺E-jet增程式电动车、海马普力马EV

东风日产启辰

启辰充分共享日产在电动车领域的前瞻技术与丰富经验,洞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切实需求,以纯电动车导入为起点,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推广。

启辰e30

新大洋知豆

新大洋集团公司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致力于生产人类新一代清洁的交通工具、成为代表新能源交通事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型现代化企业。

新大洋知豆电动汽车

江淮汽车

十二五期间,江淮新能源汽车的目标是进入自主品牌前三名。江淮对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方面有清晰的认识,包括对成本的控制以及车型的定位上有合适的方案。

江淮同悦纯电动汽车、江淮爱意为纯电动汽车

泰汽

公司研发中心实力雄厚、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科研水平,并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研究,现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电控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及院校合作,公司目前现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泰汽T09EV-03 电动汽车

凯尔斯迈

扬州凯尔斯迈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生产新能源纯电动轿车、电动四轮车,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该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其中的1项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凯尔斯迈TM-16电动汽车

陆地方舟

从2000年起,经过十余年对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目前除自主拥有包括“三大电、三小电”在内的电动汽车的三项核心技术和八项关键技术外,还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化技术和经验。

GW28-A07P22-03艾威、GW58-A07P23电动汽车

单纯的小虾米
危机的小虾米
2025-07-08 07:24:30
BEIJING EU7是北京品牌旗下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其定位为中级轿车,在设计上使用了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把原来北汽的logo变成了北京的拼音字样,增加了高级感的同时,两侧大灯也变得更加狭长,让整个车头感觉起来更加的充满了运动感。内饰方面,BEIJING EU7采用了较大的中控屏幕,在液晶仪表盘加上一些镀铬饰板的装饰,显得很高级,对得起自身的定位。同时在续航方面,BEIJING EU7的综合续航也达到了451公里,在目前的国产纯电动车型之中,这个续航是比较领先的,补贴后售价为15.99-17.59万元的价格也比较合理,跟比亚迪的秦Pro EV大体保持相当,但是在尺寸和续航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不过,如果说北京BEIJING EU7要直接迎战比亚迪的话,不能单纯的靠更大的车身空间和续航以及性价比,就想战胜比亚迪,因为比亚迪的车型价格相对较高,但比亚迪销量领先的优势,是在于自身的品质保障和多年积累的经济电池技术,还有踏实造车的形象,这是北汽新能源不能比拟的地方。所以北汽新能源在推出新车型的同时,不应只重视性价比,还应在电池技术和品质上多下工夫,才能赢得未来。 这个题目非常符合北汽新能源的心态,北汽新能源一直把比亚迪看做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而比亚迪从来没有把北汽当作对手。2014年初北京市出台了带有明显地方保护色彩的新能源地方目录,把当时如日中天的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了目录之外,仅承认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地位,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座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的外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明眼人都知道,因为北汽完全不具备生产该种车型的技术能力。事实上2014-2016年之间,比亚迪只有一款售价较高(20万元级)的纯电动汽车E6进入了北京新能源地方目录。直到2016年比亚迪秦EV上市之后,这种北汽新能源图谋独霸北京电动汽车市场的局面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北京市新能源车主经过实践,对北汽新能源早期低质低价产品已深恶痛绝,比亚迪秦EV的出现,让他们从燃希望,“原来用纯电动汽车不需要天天跑修理店,原来使用电动汽车也能有科技感的享受,原来纯电动车主的生活不一定充满苦难。”事实上随着比亚迪秦ev,E5进入北京市场热卖后,北汽新能源几乎被迫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延续自己的低质低价路线。目前北京市的纯电动汽车占有率上比亚迪车型占有了最大的份额。当然北汽虽然技术底子差,但从来没有放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追求。从EU260到EU5,我们看到了北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虽然和吉利、荣威等同级产品相比品质上还有明显差距,但和自己之前的产品比已经可谓是脱胎换骨。EU7作为北汽新旗舰车型,肩负着从树北汽新能源品牌形象的重任。EU7车身尺寸4805mm/1835mm/1528mm,轴距超越同级达到2785mm,以B级车的定位挑战A级车市场车型15.99-17.59万元价格。动力方面EU7搭载的永磁同步电机,最高效率达96.8%,最大功率达到160kW、最大扭矩达到300N.m,百公里加速仅需8.4s。动力电池是来自宁德时代的高密度三元锂电池容量达到60.2kW·h,搭配先进的IBTC智能仿生温控系统,能够保持电池性能稳定,提升整车环境适应能力。NEDC综合续航达到451km。内饰配置方面依旧是设计尚可,用料欠佳。木纹饰板以及镀铬装饰看上去挺好,晶钻钢琴烤漆面板和钢琴式按键颇有设计感,质感欠佳,装备12.3寸全高清靓彩数字仪表盘 12.3寸高清悬浮中控大屏、智能AI语音交互系统、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七大智能网联服务等核心智能配置。可谓诚意满满,但在当下竞争空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并不见得能获得认可,更何况品质稳定性始终是人们对北汽产品的疑虑。胸怀大志的北汽新能源,勇于挑战比亚迪的精神可圈可点,但技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不是仅靠性价比能挽回的。真心希望北汽新能源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打造产品品质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靠“大单”维持的电动销量王。 今年比亚迪前9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为185919辆,成为了新能源车销量最高的国产品牌,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但在身后的北汽新能源也不甘心认输,作为去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冠军,北汽新能源在昨晚开启了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BEIJING”品牌,为北汽新能源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首款车型BEIJING EU7正式上市,ILLUMINATE CONCEPT“耀”概念车也正式亮相。BEIJING EU7此前氢云链已经做过介绍,这是自主品牌当中为数不多的纯电动中级轿车,外观非常修长大气,4805毫米的车长也让这款车型比起其它紧凑型轿车要来的更讨人喜欢,补贴后15.99-17.59万元的价格,加上综合451公里的续航也有很高的性价比。但在SUV车型领域,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可就乏善可陈了,今年上市的EX5、EX3和EC5的销量都未达预期目标。不过本次带来的ILLUMINATE CONCEPT“耀”概念车,可是让氢云链看到了北汽新能源未来的前景。概念车使用了超大的进气格栅,配合两侧凌厉的侧进气口设计,显得充满了攻击性,霸气程度丝毫不输路虎,上方的大灯设计却非常优美,使用了贯穿式的设计,有点像奥迪A7的尾灯,辨识度非常的高。侧面使用了多组线条进行组合,看起来非常硬朗,也突出了车头的霸气。内饰方面,也采用了三块屏幕进行联动,方向盘的设计也非常出彩,看着非常舒服,换挡杆则是采用了立体的设计,很有未来感。虽然还未透露有关动力方面的信息,但ILLUMINATE CONCEPT“耀”概念车代表了北汽新能源未来的设计方面,相比起在售的SUV车型可是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完全可以比肩路虎车型,相信最终的量产车型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目前,北汽新能源的纯电动轿车销量非常强势,就是SUV车型上迟迟打不开局面,如果采用了这个全新的设计语言,相信会让BEIJING这个品牌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促进这个市场的不断进步。 @2019

爱笑的大船
彩色的百褶裙
2025-07-08 07:24:30

2014年3月21日,国内首家股份制新能源汽车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北京大兴挂牌成立。新设立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是由北汽集团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和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北汽集团以60%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2014年5月10日,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正式成立,为适应对私客户推广需要,北汽新能源联合庞大、北青等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电动出行 环保生活——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价值品鉴之旅”大型商超、社区推广活动。

2014年7月13日,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北京采育工厂举行交车仪式,向卫蓝先锋行动首批200名纯电动车主交付车辆,同时还聘请了潘晓婷、顾俊、高敏、杨凌等世界冠军担任“北京绿色出行大使”,并宣布成立以潘晓婷为队长的国内首支纯电动汽车女子特技表演队。

同时向200名纯电动汽车客户交车,在国内乃至全球都算首次,对传统汽车也不多见。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北汽新能源启动了卫蓝先锋行动计划。发起招募以来,一个月内,北汽E150EV订单数已超过800单,实际交车客户数超过200名。7月13日,北汽新能源厂区广场内摆满了贴有“卫蓝先锋”字样的E150EV,来自北京的200名车主从北京市和北汽集团领导手中接过了E150EV纯电动汽车钥匙和荣誉奖杯。

北汽集团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全集团的战略重点,将新能源公司作为北汽集团的改革创新试验田,鼓励探索各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模式。从与京东合作试水电商卖车,到与富士康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分时租赁业务,再到卫蓝先锋行动,北汽新能源在一步步实施徐和谊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