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煤炭资源分布
尼日利亚煤炭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棕煤、褐煤、烛煤、无烟煤、沥青质煤和次沥青质煤。早在1988年,尼日利亚发展管理委员会和尼日利亚煤炭公司就如何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召开过专门会议,对煤炭开采、地质勘探、资源调查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尼日利亚固体矿产部每年都组织专家和专业社会团体举行能源会议,探讨尼日利亚煤炭工业发展问题。
尼日利亚的煤炭工业要追溯到1909年。那时在尼日利亚南部地区首次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的煤炭资源,那里的煤具有低灰分、低硫、低温度和高含碳量、高发热量的特点,是优质煤。1916年埃努古州建起了第一家煤矿。1922年尼政府对东南部尤其是埃努古州的煤炭资源进行大面积规划开发。1945年尼日利亚煤炭年产量达到66。8万吨。1951年尼日利亚国家煤炭公司成立,全面负责管理煤炭开发,1958年尼日利亚煤炭年产量达到90。53万吨。
1960年,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尼日利亚的煤炭产量每况愈下。据统计,尼日利亚目前煤炭储量为27。5亿吨,其中7亿吨在开采中,其余20。5亿吨还未进行精查,估计可开采300年以上。尼日利亚煤炭储量主要位于东南部,覆盖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70%储量在埃努古州,埃努古州因此号称是尼日利亚的“煤都”,其余储量分布在科吉州、埃邦伊州和纳萨拉瓦州。
一、现状
目前尼日利亚主要使用的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水能和沥青砂。其中煤炭所占比率由1960年前的40%至50%降至2000年的0。04%,此后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原因主要有:
1.开发无序。尼日利亚目前惟一具务规模、从事煤炭工业的公司是国家煤炭公司。但国家煤炭公司面对低迷的市场,没有积极的开发手段,国外市场开拓能力差,只是一味大幅减产,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消极局面。目前尼日利亚国内煤炭市场需求约为80万吨,煤炭年产量却不足7000吨。除此之外,尼日利亚各种大大小小的煤矿都是以个人为单位,无序开发,只顾眼前利益。矿区在内战时期被迫大量关闭,频繁的洪灾和管理不当也造成大部分矿区产量严重不足。
1、大柳塔煤矿
2、补连塔煤矿
3、榆家梁煤矿
4、保德煤矿
5、上湾煤矿
6、哈拉沟煤矿
7、石圪台煤矿
8、乌兰木伦煤矿
9、马家塔露天煤矿
10、锦界煤矿
11、布尔台煤矿
12、寸草塔煤矿
13、柳塔矿
14、昌汉沟煤矿
15、唐公沟煤矿
16、神山露天煤矿
国神华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大的煤炭销售商,拥有最大规模的煤炭储量。公司的煤炭业务已经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大规模、高效率和安全生产模式的典范。
2011年商品煤产量达281.9百万吨,同比增长14.8%,煤炭销售量达387.3百万吨,同比增长23.7%,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0196,于2011年12月31日,中国标准下本集团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54.00亿吨,煤炭可采储量为152.54亿吨;JORC标准下本集团的煤炭可售储量为93.46亿吨。
扩展资料:
东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充分依托神华集团矿电路港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方针。
大胆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了“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从1998年起,公司煤炭产量平均每年以千万吨速度递增,2005年率先建成全国首个亿吨级矿区,2011年建成全国第一个2亿吨商品煤生产基地。矿区开建以来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02以下。安全、生产、技术、经济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东煤炭集团
神东煤炭
1、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全省118个县级行政区中94个县地下有煤,91个县有煤矿。1995年全国第三次煤田预测资料显示,全省2000米煤炭资源总量为6400亿t,占全国的16%,截止1996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其中:煤焦煤占57%),保有储量2613亿t,占全国的27%,境内各类煤矿批准占用储量约1500亿t。
2、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自然条件优良。
据1986年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山西拥有14个牌号的煤种,由其是大同的动力煤,阳泉、晋城的无烟煤,离柳、乡宁的稀有炼焦煤储量大、分布广,开发历史久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上开创了极佳的品牌效应山西成煤时期主要在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和侏罗系部分为第三系目前开发的煤炭平均埋深在300—500m,地质构造大部分地区较为简单,开采条件好。煤质优良,大部分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
二、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优越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炭无论是在一次能源的生产或消费结构中均占到75%,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山西年生产原煤达3.5亿t,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外调全国26个省、市、区,外调量达2.3亿t,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总量的80%,供应煤炭出口达1700万t,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成为山西的主要创汇商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山西已形成了一大批从事煤炭科研、勘察设计、生产、管理营销队伍拥有9条铁路出省干线,约220个发煤站,年发运能力在2.5亿以上,其中:晋北12个为大秦线配套的能力均在200万t及以上的大型煤炭集运站,集中储装运输能力4750万t,吸引范围达12个县(区)全省现有50多个煤焦公路出省口,年出省运力达3500万t地理位置适中,距沿海省份平均400—600km山西也是全国最大的电力基地之一,发展煤炭工业有可靠的动力保障。
三、山西煤炭的开发现状
建国以来山西煤炭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重点煤矿依靠国家投入,形成了10个大型或较大型的煤炭生产基地即八局二公司,地方煤矿一靠政策,二靠资源优势,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办矿的积极性,在经历了“六五”时期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而实行“有水快流”的方针从而获的了大发展,“七五”时期以安全为中心的全面整顿,“八五”时期重点改造以后,步入了“九五”时期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山西煤炭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煤炭开发为主,围绕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山西的龙头产业,山西经济的支柱行业。资产原值占到全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6.8%,增加值占全省工业部门创造增加值的37%,实现利税占到全省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37.4%,如果把与煤炭相关联的各项政策性专项基金收入一并计算,煤炭工业收入占到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不仅支援了外省建设,而切带动了兴晋富民的步伐。
乡镇煤矿作为我省煤炭工业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近2亿吨的生产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客观估价乡镇煤矿在我省煤炭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乡镇煤矿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我省乡镇煤矿发展的历史历程,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治理整顿三个阶段:
一、乡镇煤矿的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2年,根据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的《公私营煤矿暂时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3个法规和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列》,山西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公私营煤矿进行整顿,封闭小煤窑2000多处。1957年9月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小煤窑的指示》,省政府作出了“放宽对小煤窑的开采管理,以解决群众的烧煤困难,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决定。从此,我省的小煤窑开始起步发展。
二、乡镇煤矿的发展阶段
1958年5月,山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执行了“中央办矿与地方办矿同时并举、在地方办矿中地方国营矿与社队集体矿并举、大型矿井与中小型矿并举”的方针,调动了社队集体办矿的积极性,到“三五”末期,全省新建小煤窑3000多个。此后,由于受“文革”的干扰,社队煤矿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将山西列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全省大、中、小煤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80年末,全省新增社队煤矿1066个。主要分布情况是:太原市39个,大同市65个,阳泉市24个,长治市4个,雁北地区92个,晋中地区194个,忻州地区93个,吕梁地区73个,晋东南地区265个,临汾地区198个,运城地区19个。其建设资金主要依靠社队自筹,少量通过农业银行短期贷款解决。单井规模一般在1万吨/年左右,部分达到3—5万吨/年,少量部分矿井达9万吨/年。
1981—1985年,乡镇煤矿的名称有原来的社队煤矿演化而来。在这期间,根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要求,贯彻“扶持、整顿、改造、联营”的方针,进行矿井改扩建。资金由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省计划委员会下达的贷款计划,按1.8厘利息发放贷款。不足部分,由办矿单位自筹或通过农业银行贷款解决。这是我省农村煤矿建设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国家安排的贷款。自1981年相继列入改扩建计划的矿井共146对,设计净增能力1747.5万吨/年,总投资4.323亿元。到1985年底,实际下达贷款2.743亿元,竣工投产矿井46对,净增能力489万吨/年,完成投资1.044亿元,占开工项目已下达资金的38%;因资金短缺等原因停建矿井23对,停建前共投入资金1145万元,占下达资金的4.2%其余77对矿井在以后的时间里先后建成投产。
乡镇煤矿经过“六五”时期的整顿,部分单井规模较大的矿井改革了采煤方法。到1983年,在全省2787个乡镇煤矿中,改革采煤方法的矿井有230个。有单一长壁、刀柱、短壁等正规工作面20个,其中使用金属摩擦支柱的10个工作面,平均单产4093吨/月.个,比旧采面高66%。在80年代“有水快流”方针引导下,加之国家能源供应短缺,刺激了全省乡镇煤矿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全省乡镇煤矿矿井发展到8113个,矿井生产能力突破了2亿吨,煤炭产量当年达到1.54亿吨。
三、乡镇煤矿的治理整顿阶段
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煤炭行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工作会议后,我省狠抓贯彻落实。1998年取缔私开煤矿1453个,压减生产能力2679万吨;1999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565个,压减生产能力4399万吨;2000年关闭布局不合理煤矿1033个,压减生产能力1100万吨;2001年关闭布局不合理乡镇煤矿1034个(含矿办小井139个、取缔死灰复燃小煤矿65个),压减生产能力802万吨;2002年,按照国家要求,全省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对全省乡镇煤矿进行了全部停产整顿,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复产验收,全省彻底关闭未通过复产验收小煤矿矿井909个,关闭总数达到5929个。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
到2003年5月末,全省已批准乡镇煤矿复产矿井4127个。其中:3万吨以下矿井342个,3万吨以上6万吨以下矿井1353个,6万吨以上9万吨以下矿井926个,9万吨以上15万吨以下矿井607个,15万吨以上21万吨以下矿井二○○三年九月二十七日275个,21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矿井138个,30万吨以上矿井51个。
焦煤: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山西之焦煤所产焦炭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大、抗磨性好,为炼焦用煤之珍品。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而焦油和焦炉气可作为燃料,还能提炼数十种化工产品。山西河东煤田中、南部的离石、柳林和乡宁矿区属低硫、低灰主焦煤。所产焦炭为特优焦炭,列为全过之重点。
肥煤: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因该肥煤品种稀少,只占全国探明煤炭资源的5%而山西探明肥煤的储量约占全国的50%,主要分部在霍县矿区、三交矿区和古交矿区。
无烟煤: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晋城、阳城一带的无烟煤被称为兰花炭闻名中外。山西的无烟煤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居全国首位。
瘦煤: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配煤, 性能与焦煤相近。瘦煤焦炭块度大、裂纹少,但熔融性和耐磨性差,其用途除作炼焦配煤外,还可用与造气、发电和其它动力用煤。山西沁水煤田、西山煤田,霍县煤田和河东煤田等都蕴藏着丰富的瘦煤资源。
弱粘结煤:弱粘结煤是炼焦煤与非炼焦煤之间的过度煤种,主要用作造气、燃料和配焦。山西大同矿区盛产低硫、低灰、低磷的弱粘结煤,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基地。
气煤:气煤是炼焦煤种之一,粘结性偏下。主要用作配煤炼焦。气煤焦易推焦,煤气产率和焦化产品回收率高,而缺点是纵纹多,细长易碎,气煤单独炼焦可供化工工业使用。山西的气煤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炼焦用煤的63%以上。
褐煤:褐煤是为经变质的煤,外以朽木内含原生腐植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水多、比重小、热量低、可制取活性炭、硫化煤、褐煤蜡、腐植酸、腐植酸铵肥料和其它化工产品。
长焰煤:长焰煤是变质程度最低的煤,无粘结性和结焦性主要用作燃料。经低温干流可制半焦、煤气、焦油,造气后可制合成氨等。
贫煤: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无粘结性。燃烧时火焰短,延续时间长主要用作动力煤,也可造气用作合成氨原料和气体燃料。太原西山、阳泉、和顺、寿阳矿区有丰富的贫煤资源。
山西是我国第一产煤、输煤和出口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易开采。目前已累计探明煤炭储量2661.8亿吨,保有储量2581亿吨。其中: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495亿吨、占全省的58.1%;非炼焦用煤保有储量1033亿吨、占全省的40.1%;其他煤种保有储量约46亿吨、占全省的1.8%。
全省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大同、宁武、河东、西山、沁水、霍西六大煤田和浑源、繁峙、五台、垣曲、芮城、平陆等地,煤炭资源遍布94个县(市区)。
山西煤炭品种齐全,有9大煤炭品种,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贫煤、长焰煤、弱粘结煤、褐煤。山西煤炭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大同煤田弱粘结煤以硫分和灰分低、发热量高而饮誉中外;河东煤田离石、柳林、乡宁矿区的低硫、低灰主焦煤被誉为煤中的“精粉”;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的“兰花炭”更是名闻遐迩。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是神华集团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神东拥有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17座,其中1000万吨以上至2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达到10座,总产能2亿吨左右。
1、大柳塔煤矿。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的年产两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是神东煤炭集团最早建成的井工矿,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两井拥有井田面积189.9平方公里,煤炭地质储量23.2亿吨,可采储量15.3亿吨。
大井主采1-2、2-2、5-2 煤层,活井主采1-2上、1-2、2-2、5-1煤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2003年大柳塔煤矿两井合并生产原煤2076万吨,建成了“双井双千万吨”矿井,产量、工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井工煤矿,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经营等各项指标创中国煤炭行业最高水平。
2、补连塔煤矿
补连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开发建设的世界第一大井工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井田面积为106.43平方公里,可采储量15.5亿吨,服务年限77年。主采1-2、2-2、3-1煤层。煤质具有为特低灰、硫、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煤,被誉为“绿色环保煤炭”。
补连塔煤矿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两面。连续采煤机掘进,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功率采煤机和高阻力液压支架,采取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主运输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
3、榆家梁煤矿
榆家梁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县店塔镇。井田面积56.33km2,地质储量5.04亿吨,可采储量3.84亿吨。井田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等特点,属长焰不粘煤,是优质动力、化工、工业和民用煤。
4、保德煤矿
保德煤矿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境内,井田面积55.9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亿吨,可采储量7.11亿吨。主采8#、13#煤层。是公司石炭二迭纪煤配煤基地,具有中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挥发分、中高发热量、低氧化钙、高灰熔点、瓦斯含量高、煤尘具有爆炸性等特点,是优质动力用煤。
5、上湾煤矿
上湾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61.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3亿吨,可采储量8.3亿吨。主采1-2、2-2、3-1煤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特点,属高挥发分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6、哈拉沟煤矿
哈拉沟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整合地方小井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建成的千万吨矿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井田面积72.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6.8亿吨,主采煤层为1-2上、1-2、2-2、3-1 4个煤层,煤层赋存稳定,煤质具有低灰、低硫、发热量高的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
实现了主运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率先实现了井下小灵通通讯、人员车辆定位系统,矿井信息化走在世界煤炭行业前列。
7、石圪台煤矿
石圪台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 井田面积65.2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8.93亿吨,可采储量6.57亿吨,主采1-2、2-2? 煤。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连续采煤机掘进,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2008年生产煤炭1034万吨,全年未发生人身重伤及二类以上重大机电事故,安全生产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8、乌兰木伦煤矿
乌兰木伦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44.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 3.74亿吨,可采储量2.03亿吨。主采煤层三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
9、马家塔露天煤矿
马家塔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拥有马家塔和后补连两个采区,马家塔采区2002年底已全部采完,现正开采的后补连采区已进入尾采期。后补连采区主采煤层为2-2煤,煤质具有特低灰、特低硫、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不粘结煤。
10、锦界煤矿
锦界煤矿是神华国华电力公司锦界煤电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由中国神华委托神东煤炭集团进行专业化管理,负责矿井的建设和生产。
煤矿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境内,地处榆神矿区二期规划区的西北部,井田东西宽12km,南北长12.5km,面积137km2,探明地质储量20.93亿吨,可采储量15.78亿吨,矿井设计能力1000万吨,服务年限为112.7年。
11、布尔台煤矿
布尔台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建设的生产能力、主运输系统提升能力、煤炭洗选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大型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93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3亿吨,可采储量18.5亿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1.3年。
12、寸草塔煤矿
寸草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22.6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75.4Mt,可采储量175.62Mt。井田内可采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共8层,煤质具有特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于高发挥不粘煤和个别点长焰煤,是优质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13、寸草塔二矿
寸草塔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6.5km2,地质储量2.8亿吨,可采储量1.5亿吨,可采煤层5层,现主采煤层为3-1煤。
矿井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布置方式,生产布局为一井一面,连续采煤机和掘锚机掘进,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实现了主要运输系统皮带化、辅助运输胶轮化、生产系统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自动化。
14、柳塔矿
柳塔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井田面积13.6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12亿吨,主采1-2煤层。井田内各煤层为低灰、低硫、中高发热量的不粘煤,是优质动力用煤,可在建材及化学工业中做焙烧材料,亦可做气化用煤。
15、昌汉沟煤矿
昌汉沟煤矿原名万利一矿,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塔拉壕镇,井田面积92平方公里。矿井始建于1993年,由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原煤炭部批准开工建设。1998年企业整体移交神华集团公司,隶属于万利煤炭分公司。
16、唐公沟煤矿
唐公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万利勘查区,隶属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有井田7km2公里,可采储量8153万吨,服务年限30.4年。
17、神山露天煤矿
神山露天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部准格尔召镇境内,距离109国道2.1公里。井田总面积2.1734km2,资源储量2331万吨,主采煤层3-1、4-1、5-1煤层,2-1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煤质具有低硫、低灰、特低磷、中高热值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的工业动力用煤。
神山露天煤矿于 1991年8月由北京军区司令部主办兴建,2006年实施技改,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原煤0.60Mt/a,服务年限29.5年。
扩展资料:
神东愿景:创百年神东, 做世界煤炭企业的领跑者。
神东使命:为国家作贡献 ,为社会促和谐 ,为员工谋幸福, 为客户增价值。
神东发展战略:建设“四化五型“大神东”。
神东四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
神东五型: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
神东核心价值观:人本和谐 ,学习创新, 规范执行 ,安全高效。
神东精神:艰苦奋斗, 开拓务实, 争创一流。
神东方针:高起点, 高技术, 高质量, 高效率, 高效益。
神东理念:安全理念, 环保理念, 团队理念, 服务理念, 感恩理念 ,人才理念。
神东形象:神东人, 神东矿, 神东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东煤炭集团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
我国石油资源最终可采储量约为130亿―150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3%左右。到2000年底,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4.6亿吨,仅占世界总量的1.8%。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单位国土面积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7%。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
全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不含台湾省)4666.7万公顷,蓄积量10.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储藏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国煤的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储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甚至估计,伊拉克的原油储量可能高达300亿吨。由于受联合国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产量只有150万到200万桶(国际市场上原油一般以“桶”为计量单位,每桶合0.138吨),专家估计,如果伊拉克政权更迭后恢复原油生产,世界的石油供应可以每天增加300万至500万桶。
我国煤炭的资源量为1点5亿万吨。石油储藏量是16000万吨。我国石油储藏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我国常规天然气的总资源量为38.4万亿立方米,最终可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3.2万亿立方米。我国有着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预测地质总储量在38万亿立方米,资源总量排名世界第10位,占世界天然气总资源的2%。从分布上讲,存在着西多东少的特点,仅中西部地区就蕴藏着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量的67%。总探明储量8.4万亿立方米,中西部地区占69%。而东南沿海地区不足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资源的7%。当前,我国天然气产量仅居世界第19位,占世界总产量的1%,消费量排名在世界第20位以后;消费量是世界总量的0.9%。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1%,远远低于23.8%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 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 。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煤的资源总量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如果全世界都只烧煤的话,我国的煤的储量可功全世界的人烧大约100年。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2300多个县市中1458个有煤赋存;鄂尔多斯是资源量大于5000亿吨的特大级煤盆地,准噶尔和吐哈盆地也都赋存着巨大的煤资源量。我国预测煤炭资源量按不同埋深分别为:1200米以浅为2万亿吨;1500米以浅为3.8~4万亿吨;2000米以浅为5万亿吨。煤类有褐煤、弱粘结煤、不粘结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和超无烟煤,其中低煤级煤占比例最大,炼焦用煤约为20%。我国又是个产煤大国,1995年产煤已超过12亿吨,处在世界第一位。
我国煤炭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内蒙古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改制并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煤炭物流为辅业,煤炭化工、坑口发电为产业延伸的大型能源企业,拟于201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以煤炭产运销、房地产开发、百货商贸、金融服务、生态旅游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拥有成员企业36家,在册职工6000多人。公司下辖煤矿8座,拥有井田面积100.32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2.68亿吨。集团先后跨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内蒙古30户重点煤炭企业和自治区诚信企业的行列,并位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100强第18位、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第9位。 多年来,公司秉承“诚信务实,拼搏创新,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建设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企业”为宗旨,投资22亿元建成罐子沟、永智、四道柳3座现代化综采矿井,昶旭、点石沟、金阳、川发、西梁5座露天煤矿。煤矿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安全生产均达到了一流水平,资源回采率达90%以上,现年产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环保型煤炭2150万吨,预计2013年产能达到5000万吨。 集团董事长:刘满世先生
集团总裁:刘强先生 公司在发展和巩固传统煤炭产运销产业的同时,大力推进煤化工产业进程,与中国石化股份、中煤能源股份、上海申能集团共同投资420.78亿元,成立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2500万吨煤矿、420万吨甲醇、300万吨二甲醚项目。此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煤炭、电力、煤化产品生产和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二甲醚项目。
2011年,作为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和政府培育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大型骨干企业,满世集团以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房地产开发、百货商贸、生态旅游、金融服务产业的协同发展。
集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全面开拓房地产业,目前已建成满世花园、满世尚城、满世尚都、满世·水云轩等不同区域、不同风格、不同理念的现代化住宅小区7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呼和浩特满世尚都、薛家湾时代广场、铁西满世商务广场、满世集团办公楼、大地河艺术酒店、大路满世尚苑、薛家湾北山片区等项目,开发面积达88.49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满世房地产将以“三个为主、三个结合”为战略指引,扎根东胜,走向全国,创先争优,打造人居生活典范和品牌先锋。
集团以“引领时尚潮流,打造精致生活”为宗旨,大力发展百货商贸业,于2004年投资4.2亿元兴建了集时尚购物、居家休闲、生活娱乐、美食、健身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商业广场——每天百货都市,吸引了数百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入驻,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已成为鄂尔多斯人的时尚风向标。随着鄂尔多斯市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每天百货都市对百货大楼进行升级改造,并投资10亿元新建三个综合性现代化商业广场,开拓商贸业发展的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集团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以鄂尔多斯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为中心,通过精心组织、设计和建设,投资10亿元将准格尔召旅游区打造成集佛教文化体验、民族风情展示、生态农业示范、休闲养生、会展商务、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同时,根据政府提出的“将鄂尔多斯市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区域金融强市”的战略,集团于2010年10月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并通过创新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规划增资设立村镇银行和满世担保公司,推动公司金融服务产业的规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