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吉祥物,怎么画
1、首先画出“清清”头上戴的三星堆面具样式的头箍,手拿拨浪鼓,鼓面的水轮机核心部件“转子”,图案象征着水力发电。
2、其次画“源源”头戴太阳轮图案的发夹,手拿风车,是风力发电的象征。
3、最后画出“清清”和“源源”的身体即可。“清清”和“源源”是结合国宝大熊猫和三星堆元素设计,凸显出大会主办地德阳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
新能源发电就是利用现有的技术,通过上述的新型能源,实现发电的过程。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
此外,还有氢能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裂变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能源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下面四类:
第一类是来自太阳能。除了直接的太阳辐射能之外,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以及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资源都是间接来自太阳能。
第二类是以热能形式储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等。
第三类是地球上的铀、钍等核裂变能源和氘、氚、锂等核聚变能源。
第四类是月球、太阳等星体对地球的引力,而以月球引力为主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近日,奇瑞祭出了它在新能源市场的最新力作——奇瑞蚂蚁。新车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是款名副其实的“大蚂蚁”。对于奇瑞而言,蚂蚁是其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扛鼎之作,将以超强实力开拓市场。
从外观方面,可以明显看到奇瑞蚂蚁与以往车型四平八稳风格不同,它采用了“自然美学”设计理念,画风更为大胆,封闭的前格栅饰板上雕刻着风力发电的风车图案,极具视觉张力。一条镀铬横贯车头,使前脸看起来更舒展。两侧的车灯采用分体式设计,上方大灯内置三条LED横向灯带,略带有一些保时捷的影子,看起来炯炯有神,视觉攻击性强。
从侧面看过去,蚂蚁的型面设计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动感雅致的车身轮廓。此外,它的轮眉微微外扩,设计极为犀利,大尺寸的轮胎和极具特色的轮毂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整车运动化气质。
尾部设计方面,蚂蚁依旧采用了时下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造型,和前脸大灯组的设计相互呼应,小鸭尾的设计让尾部增加了几分动感。
内饰部分,新车的布局、设计也是全新的风貌。奇瑞蚂蚁采用了“展宽适驾舱”设计理念,一条镀铬饰条从最左侧空调出风口下沿往右延伸,既营造出明朗开阔的视觉效果,也将中控区与换挡操作区区隔开来,显得富有层次感。
蚂蚁采用了双12.3英寸一体屏设计,其中中控屏采用的是航空悬浮中控屏,这在当下是比较新颖的设计。形似飞机操纵杆的挡把、真皮覆盖的头等舱豪华座椅、星瀚氛围灯组等配置,营造出兼具豪华、 科技 感的氛围。
智能 科技 方面,蚂蚁基于奇瑞新能源@Pilot2.5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拥有AEB主动刹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LKA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APA自动泊车等近20项驾驶辅助功能,为消费者出行保驾护航。
而在便捷性方面,蚂蚁也做了多种部署,配备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识别控制、Face ID人脸识别系统、车载智能网联系统、手机无线快充、感应式电动尾门等配置,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的用车便利性。
动力部分,奇瑞蚂蚁搭载了一台由奇瑞安川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后置后驱布局,最大功率为178马力,最大扭矩280N·m。续航方面,该车搭载容量为70.1kWh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510km。值得一提的是,蚂蚁快充10分钟即可提升续航100km,充电30分钟,电量可从30%充至80%。智能温控plus系统、智能动力回收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加持,能够有效保障电池寿命,提高续航表现。
作为今年奇瑞在新能源市场最为重磅的产品,奇瑞蚂蚁意义重大,有助于打开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新局面。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颜值颇高,功能强大,空间舒适的蚂蚁会是他们的优质选择。
随着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的开发利用,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力比重日益提高。众所周知,电力的基本特征是难以大规模储存,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步进行。电力系统通过统一的调度指挥,使电力的生产跟随负荷需求的变化,保证电能的实时供需平衡。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来说,电力调度中心根据用户负荷需求变化对发电单元发出调度指令,发电单元执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调度指令改变发电负荷,满足用户负荷需求,维持电网安全稳定,保证电能质量。当发电侧的可调度容量难以达到负荷侧需求以及发生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况时,电力调度中心将采取切除用户负荷等措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传统的火电、水电、核电、油/气发电而言,发电单元一般具有良好的可调度性能。发电机组在一定的容量范围内可以按照电网调度AGC指令变更发电功率。因此,在发电装机容量可满足用户最大负荷的前提下,整个电力系统是可调可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区别于传统发电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随机波动性。由于产生电力的一次能源来自于自然界空气的流动与太阳光的辐射,不仅不可储存,而且受到季节、气候和时空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因此,对于具有一定装机容量的新能源发电单元来说,其实际出力首先取决于现时刻的风力、太阳光强度的约束。当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化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就必须在随机波动的发电侧与随机波动的负荷侧之间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保持电网的安全稳定。
新能源电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的能量密度低。例如:当风速为3m/s时,其能量密度为20W/m2左右,而太阳能即使是在天气晴朗的正午,太阳垂直投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密度仅为1000W/m2左右,这样使得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单机容量不可能过大。大量的小容量发电机组接入电网,使电力系统受控发电单元呈爆炸性增长趋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火电机组累计装机819.17GW,单机6MW及以上的火电机组总数约为6600台;同期,风电机组的装机总量仅为75.324GW,装机数量却达到了53764台,超过了火电机组数量的8倍。 按照我国风电装机2020年将达到200~300GW的预期,以目前风电的平均单机装机容量来计算,到时需要并入电网的风电机组数量将达到14万至21万台!随着新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开发和电网中新能源电力比重的增加,使传统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性、可控性、安全性、整体性、智能化。进而将推动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将逐步形成新一代电力系统,即新能源电力系统。
不矛盾。如果矛盾的话,在未来传统化石能源枯竭之后,岂不是没有能源可用。水电作为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在应用方面应该没什么可说的,大家争论的一般都是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的确,如风电、太阳能确实存在不稳定性,可这不代表一定要发生有能源却完全不能用这种尴尬的事情,毕竟风电的全寿命成本比较高,造出来不发够电基本就是赔了。目前就针对风电,已经有很多新的应用来解决一些问题,可参加这篇文章:神奇的风电:解决电解铝40%成本问题,对于一些区域,可以使用这样非并网的方式加以利用。其次,伴随着未来技术的进步,很有可能高性价比的储能设备设施会出现并得到应用。而核电的成本还请参见核电的成本是多少? 可见普遍核电还是要比煤电成本要低,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其安全问题,主要是使用过的燃料棒的处理问题。 生物能源其实有着很大的空间,现在我们仍然每天大量浪费着生物能源,比如城市垃圾中的大量有机物质、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等,请参见我在这篇回答里4.1有关厌氧消化(AD)的部分国内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与国外有何区别?国外垃圾处理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这部分生物能源其实和火电相比虽然目前体量小,但是相对清洁而且输出同样稳定,而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像地热能、潮汐能等目前还没有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但是就答主所知,很多机构都一直在对潮汐能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就可以见到其大规模商用。 大幅度提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已经是全球的共识,其大规模应用乃至逐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在答主看来都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技术问题相信都可以解决。
1、再生性不同:
新能源资源丰富,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可供人类永续利用;比如,陆上估计可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为253GW, 而截止2003年只有0.57GW被开发利用,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 到2020年到20GW。
传统能源是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
2、能源安全不同: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中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中国能源、经济安全。
3、常规性不同:
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规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
法国-核能。
加拿大-风能。
日本-水能。
德国-煤炭。
能源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也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新能源。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经历了柴草能源时期、煤炭能源时期和石油、天然气能源时期,正向新能源时期过渡。
并且无数学者仍在不懈地为社会进步寻找开发更新更安全的能源。但是,人们能利用的能源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这三者的总和约占93%。
扩展资料:
电能既适宜于大量生产、集中管理、自动化控制和远距离输送,又使用方便、洁净、经济。用电能替代其他能源,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消费中的一次能源直接消费的比重日趋减少。
二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电能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我国电力的供给仍不能满足同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H益增长的需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