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值得购买的新能源车型盘点之纯电篇
可以说,近两年来,新能源市场推出了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车型,一改几年前新能源 汽车 粗制滥造的局面,特别是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性价比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购车时,考虑新能源成了一件必须的事。
根据市场细分,本文分为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包括增程式)两个大部分。
此为纯电车型篇。
纯电动平台,车小空间大,紧凑型SUV的外形,中大型SUV的空间,得益于纯电平台,不仅左右前后宽敞,上下还更高,乘坐非常舒适,可以说是已经盖过了大哥Aion LX的风头,的确,Aion V在LX的基础上甚至有一些升级,例如车机,价格又更合理,“机甲兽”外观新潮,内饰精致,豪华感十足。动力方面,350牛米的扭矩,日常应用足够;续航方面,提供400km、500km、530km、600km多个选择,其中400km车型明显是为拉低售价设计的,后悬挂还是扭力梁,十分不推荐,其他几款续航都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行驶质感不错,悬挂韧性十足,跑起来很有高级感。智能化方面,宣称具备L3,实际上只有在高精地图配合的情况下载高速等特定工况下的L3,实际上目前还是一个高端L2。遥控自动泊车,好用,实用,AR导航功能实际体验也非常不错,全系标配。可以说在20W区间,Aion V是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对了,Aion V有个蒂芙尼蓝色,非常漂亮。
在新势力里面,威马的确是比较靠谱的,一开始就自建工厂,网络建设也快。EX5推出已经有段时间了,现在看来外观、内饰、空间都属于中规中矩,但是行驶质感还是不错的,悬挂偏软,日常用很舒服,不过内饰的精致程度可以进一步提升。315牛米的扭矩,百公里加速8秒多,够用。续航提供400km、475km、520km三档,推荐475km和520km。威马的热管理做得不错,智能化功能也基本齐全,L2、自动泊车、全景影像等该有的都有,开起来没有后顾之忧。威马标识可以指示充电状态,很有意思。
整体来讲是一台更偏向实用的车型,居家旅行的理想选择。
对这台车,我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深入,因为我也是第一批几何C的车主。
先说缺点:扭力梁的后悬挂加上略硬的调教,在路况稍差的情况下,行驶质感一般;油电共用平台,电池的布置的确比较难,从车后看车底的电池组一目了然;看似不足13万的起售价,但是低配非常寒酸,完全不值得购买,除非买了跑滴滴,顶配(加颜值包)才是精髓,但是售价已经接近19万。
内部空间表现中规中矩,和EX5差不多。续航400km和550km,两者都还不错。所谓的SEM系统,其实就是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实现更准确的电量估计,当然在能量利用上也的确有些优化,但是并不是什么“黑 科技 ”。
优点的话,外观内饰设计的确可圈可点,外观偏秀气,设计感十足,灯光系统好评,内饰精致且有调调,个性十足。310牛米的扭矩,在这台小车身上带来了7秒的百公里加速,比EX5和Aion V都猛一些。
多说一句,这台车在这次车展上新发布了“灵感紫”颜色,会在不同光照情况下变色,比较浪。
中大型轿跑P7可以说是新晋网红了,不仅车帅气十足,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鹏品牌形象。706km的NEDC续航,也赚足了眼球。两驱版本390牛米的扭矩带来了6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已经完全够用,四驱版本655牛米的扭矩提供4.3秒的百公里加速,已经可以认为是完全过剩了。
不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饰做工,P7都是小鹏 汽车 迈出的一大步,前后灯光特别帅。悬挂韧性十足,柔软舒适,行驶品质可以说是明显优于model 3,略优于比亚迪汉。内饰做工明显优于model 3,当然,豪华感上略逊色于汉,但是设计感更好一些;智能方面,摄像头遍布周身,硬件齐全,比Model 3和汉都要更多,但是目前有个槽点,就是自动驾驶的软件还没上来。
空间方面,虽然P7是中大型车,但是内部后排空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反倒是后备箱又深又大。
相对于Model 3,P7可以说是价钱便宜量又足,虽然四驱高性能版本加速略逊色于Model 3和比亚迪汉,但是调教和实际驾乘体验都更偏向于日常使用。
对了,P7还有一个久违的配置,就是出风口扫风,这个小众但实用的配置在老皇冠上搭载过,再一次见到,就是P7了。
现在来看Model 3,其实“特斯拉光环”正在逐渐褪去,更多的用户可以更为客观的看待Model 3。
从外观来看,Model 3的设计放到现在也依然拉风,以至于很多车企都受其影响,例如P7的尾部设计,就和Model 3有些“神似”。内饰设计可以说是风格迥异,但是这种风格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做工水准可以说是相对较差,至少相对于其价格,内饰做工和细节的确有点掉价。
行驶质感方面,风格比较粗暴,加上噪音抑制做得并不理想,其行驶品质也只能说一般。就续航来讲,468km、600km、668km三档足够实用;性能方面,即使标准版依然提供375牛米的扭矩,5.6s的百公里加速,保持了特斯拉的高性能定位。智能化方面,虽然软件激进,但是不得不说其autopilot做得的确不错,甚至代表了量产车的顶级水准。
Model 3可以说依然是追求个性和性能的首选,特别是四驱长续航版本。当然,比较讨厌的就是解锁各种技能需要充值。
其实,这台车销量并不好,也不能说非常值得购买,但是放眼一看,BBA面向大众的,目前就这一款还算是拿的上台面的纯电SUV车型。
外观和内饰的设计感和精致感一如既往的奥迪车型。底盘扎实,韧性十足,动态表现非常不错,行驶质感还是有保证的。空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点;29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不出彩,甚至可以说是在一众电车中相对落后。D档基本上没有动能回收,B档动能回收仅有一档,松踏板拖拽感立刻出现,稍显突兀,但是单踏板驾驶更为方便一些,会给人动力十分跟脚的感觉。NEDC265km是一大槽点,现在看来的确有点掉队了,基本上只适用于市区通勤使用,不过有消息称超过300km的长续航版本将要上市了。
总之,这是一台适合家用日常通勤的小车,没有多少亮点,也没有太多的 科技 感,但是市区游弋,游刃有余,当然,也只能用于市区游弋。
全铝车身,后置后驱,可以说是这台车的比较明显的优势。全铝车身加上不错的悬挂调教,行驶质感厚重扎实,表现优秀,而后置后驱让这台车的转弯半径只有6米。
外观和内饰配色都比较个性,内饰做工也不错。基于纯电平台,这台车也在不大的车身上实现了更大的空间,车宽1910mm,轴距2830mm,看上去其实和Aion V十分类似,内部空间十分充裕,但是价格要比同配置Aion V略低。
续航里程510km,当前也是主流水平。280牛米的扭矩,在电动中型SUV中,又是拖后腿的水准了。
对了,这台车型和Model 3一样,拥有前备箱,另外,这台车有开车门预警功能,在车门上有警示灯,当车后有行人或者车辆时,警示灯会闪烁,比较贴心。
汉,可以说是近期非常热门的车型。的确,比亚迪对汉也是寄予众望。奥迪的外观设计师去了比亚迪,对比亚迪的设计提升明显,而汉则是其中里程碑式的设计,虽然内饰设计逐渐“套娃”,但是汉的外观设计还是非常漂亮的;而内饰方面,豪华感十足,用料考究,很有奔驰的风格;而顶配的后排则是奢华中的奢华,不仅空间足够宽大,座椅还可以调节,中央扶手搭配大屏,可以控制空调、音量等等诸多功能,还有220V电源,如果你追求后排,汉是不二之选。
性能方面,两驱版本330牛米的扭矩,7秒左右的加速,足够用,四驱版本680牛米,十分爆裂,百公里加速3.9s。续航方面,两驱605km、四驱550km,比亚迪最新刀片电池,安全性可以保证,就是冬季续航有待检验。行驶质感不错,豪华感十足,虽然轮胎不算宽,但是调教不错,加速线性,行驶质感明显优于Model 3。从配置来看,顶配性价比最高,也是汉的精髓所在,然而,顶配最难买~
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汉为拍摄车内的摄像头设置了可以手动开关的遮盖板,方便用户………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资讯,让选车更有趣!
疫情肆虐,打乱了整个社会的步伐。
在汽车行业,有些分析师预计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量会减少15%以上,汽车市场难上加难。不过好消息是,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2020年也有不少重磅新能源车型上市,哪些值得期待呢?一起来盘点。
Polestar 2
标准版:29.80万元
首发版:41.80万元
极星前身是由沃尔沃车型组成的赛车车队,被吉利收购之后变成了独立的高性能纯电动车品牌。Polestar 2作为极星第二款车型已经在中国进行试生产,今年上半年正式开始量产并进行交付。
Polestar 2的外观造型走了极简北欧风的路子,掀背造型让整车车身姿态更加平稳,有“雷神之锤”称号的点阵式 LED 大灯,也给整车前脸加分不少。
Polestar 2搭载前后双电机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300kW,最大扭矩660N.m,NEDC续航里程达到500Km,0-100km/h加速时间4.7秒。对比之下,Polestar 2的电池容量、百公里加速、最大功率稍逊于Model 3,不过其扭矩表现明显较强,再者整体售价也比Model 3有优势。
特斯拉 Model Y
国内售价:48.8-53.5万元
特斯拉Model Y已经开启预订,最快下月可实现交付。长续航版本售价48.8万元,Performance性能版售价53.5万元(均为中国官网价格),基本参数如下:
如果不追求超强性能,电哥还是建议买入门级的长续航版。Model Y 的基础配置很高,入门级的长续航版已经配备了前后排座椅加热、12向调节的前排电动座椅,14扬声器高级音响、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等。不过Model Y怎么选装也是门学问,算盘打起来,看看你心仪的配置加起来又加价了多少。
蔚来EC6
售价:暂未公布
在造车新势力阵营里,蔚来算是争议性最大的车企了,不过蔚来ES6屡次跻身豪华中型SUV排行前十也算是给不少总以为它要破产的大众吃了定心丸。作为蔚来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EC6在去年蔚来NIO day上首秀,预计今年9月份实现交付,不过价格和配置预计7月公布。
EC6基于ES6平台打造,性能版车型搭载前160kW高效率永磁电机,后240kW高性能感应电机,百公里加速仅为4.7s;运动版车型搭载双160kW永磁电机,百公里加速仅为5.6s,EC6最长续航能够超过600km。轿跑的造型,破600km的续航里程,EC6上市即是对标Model Y,你们觉得谁更香?
宝马iX3
售价:暂未公布
前有奥迪e-tron、奔驰EQC,后有宝马iX3,BBA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不断完善,而且这三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是无疑的。宝马iX3预计今年第三季度量产并上市。
我们可以理解iX3为宝马X3的纯电动版车型,毕竟外观和内饰相差无几。标志性家族式双肾格栅,搭配经过全新设计的大灯组,新车的运动感始终在线。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宽高为4717×1891×1689mm,轴距为2864mm。
动力方面,宝马iX3推出后轮驱动版车型,配备200kW峰值功率的电机,最大扭矩达到400N.m;电池的容量也达到74kWh,WLTP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250英里(400km)。
大众ID.3
售价:暂未公布
大众ID.3是基于MEB纯电动平台打造的一款紧凑型车,去年广州车展已经首次在国内亮相,据官方消息将于今年年夏季正式上市。新车在续航方面提供三种版本:330km、420km、550km,未来也极有可能进行国产。
新车的外观设计很多人点评有未来感,但电哥怎么看都觉得它呆萌。前脸采用的是封闭式设计,前LED大灯采用了圆形设计, 再加上描绘灯组轮廓的LED日行灯,以及一条贯穿车标连至两侧大灯组的LED灯带,点亮之后很特别。车身尺寸方面,ID.3的长宽高分别为4261/1809/1552mm,轴距为2765mm。
内饰上ID.3的布局层次感很强,镀铬元素点缀更显得精致。仪表和中控大屏都用了悬浮式设计,仪表盘右侧还带有旋钮式换挡杆。动力方面,ID.3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204PS)的驱动电机;WLTP工况综合续航里程最长可以达到550km;支持30分钟内提供290km续航的100kW快充模式,这大大提升了出行便利性。
广汽蔚来 HYCAN 007
预售价格区间:26-40万元
广汽和蔚来合作的首款车型——HYCAN 007目前已经正式下线,预计今年4月起可以正式交付。HYCAN 007的外观造型可以说融合了Aion LX与蔚来ES的元素,两侧大灯与LED日行灯造型像蔚来ES,车顶和车身侧面线条则有Aion LX的影子。
内饰部分,新车采用了三体式屏幕,集合了液晶仪表、中控触摸屏和空调控制面板,可以称之为AION LX的延续,全车除了在挡把和门板上有实体按键外,其余位置均无实体按键,科技感和实用感兼备。
动力方面,新车基于GEP新一代纯电专属平台打造,电池容量为93kWh,配备低能耗三合一电驱系统和BMS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能有效降低行驶能耗,NEDC综合续航能力高达643km。
比亚迪 汉EV
售价:暂未公布
这又是一台刚特斯拉Model 3的车。在比亚迪“王朝”系列车型中,汉是最新车型,定位B级轿车,是比亚迪首次采用“双外观设计”的产品,提供DM的插混动力、EV的纯电动两种选择,今年6月份上市。
汉EV前脸的构造取消了大面积的黑色格栅,采用了比亚迪全新的“EV Dragon Face”封闭式前脸造型;加上一道金属质感装饰条连接前大灯组,看上去精致又灵动。
根据官方信息,汉EV的前驱版车型搭载最大功率为163kW的永磁同步电机,四驱版本车型前轴搭载最大功率163kW,后轴搭载最大功率200kW的永磁同步电机,续航里程将超过600km。
北汽新能源 ARCFOX MARK 5
售价:暂未公布
ARCFOX MARK 5作为ARCFOX IMC平台下的首款量产版车型,定位5座中型纯电动SUV, 计划将于今年第二季度投产上市。外观方面,MARK 5保留了大部分概念车的整体轮廓,部分设计还是趋于传统,比如近似三角形的传统样式前灯组、前翼子板处的物理后视镜等等;尾部设计上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层次感对比概念车有所增强。
MARK 5的长宽高尺寸也相当突出,达到了4788x1940x1683mm,轴距尺寸为2915mm。动力方面,MAR5搭载一套由双电机组成的四驱动力系统,前/后电机的最大功率均可达到218马力,最高车速为180km/h,续航参数尚未公布,预计不会低于600km!
总结:
处于疫情影响和销量下滑阴霾下的车市,车企们肯定会不遗余力在新能源领域寻找突破口,所以新的一年,除了以上盘点的车型还会有一大波上市的新车,一起期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但除了纯电动 汽车 ,混合动力 汽车 (PHEV)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去年一年,理想、宝马、比亚迪、大众的产品在PHEV领域均收获了破万台销量。一款PHEV车型年销量破万,在当下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因为它比同款的燃油车售价要高出不少。
如果说2020年是新能源 汽车 的元年,2021年就是新能源 汽车 发力之年。这一年,新能源市场的玩家有哪些,将聚焦哪些领域?
我们盘点了截止到2021年2月,全球车企发布的2021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上市计划。整理出22家车企的新能源产品计划,其中有10家合资/外资品牌,12家中国品牌。在它们已公布的计划中,目前已有58款新能源车型将在2021年上市,其中包括33款EV车型、25款PHEV车型。
在这些新车计划的背后,我们试图找寻:2021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中,纯电阵营和插电混合动力阵营下,都有谁在站位?
核心观点:
1、2021年,PHEV和EV领域均有新入局者,两条技术路径下的新车数量平分秋色。
2、全年新车计划中,自主品牌更倾向推出纯电动 汽车 ;合资品牌的纯电车型和插混车型势均力敌。
3、对传统车企而言,主流车型“PHEV化”趋势明显。即便是声称要“All IN EV”的大众,也将继续推出PHEV车型——那是由其市场基盘带来的增量。
4、豪华品牌中,奔驰在2021年更聚焦纯电动领域。宝马依然强调“选择的权利”。奥迪的纯电动车布局更偏向于“打品牌”。
5、 丰田、本田在2021年将继续扩大自家混动阵营,两品牌新车布局对标明显。
6、 自主品牌中,长城和比亚迪在2021年将凭借全新混动架构平台主攻PHEV市场。
7、无论是PHEV路径还是EV路径,已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构建全新平台生产新能源 汽车 。
8、中国车企倾向通过打造新品牌进入新能源市场。国外车企倾向将重点车型电动化。他们都将面临特斯拉的威胁。
一、大象转身何其难,合资品牌在发展纯电动车型的同时,仍需要兼顾混动车型——那是由其市场基盘带来的增量。
总体来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型上的布局比较均衡。从车型规划上看,SUV车型数量略高于轿车数量(SUV:17、轿车:15)。从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车型的数量略高于插电混动车型(EV:19、PHEV:14)。虽然大部分车企都进入纯电动车的赛道,但是绝大部分厂商并没有放弃发展混动车型。
豪华品牌对新能源赛道也各有态度。
2021年是奔驰EQ车型发力之年。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奔驰计划推出4款纯电动车型,包括高价位车系EQS、EQE,和低价位车系EQA、EQB。高价位大型车使用EVA平台,低价位车型将使用BEV平台,两个平台都是全新的电动车平台。
宝马公司进入电动车领域时间较早,在2013年就推出纯电动车型i3,2014年推出i8混动车型。在2021年,宝马将推出i4和iX两款电动 汽车 ,覆盖轿车和SUV车型,持续完善i家族车型。
相比宝马、奔驰在电动车市场的积极且全面的布局,奥迪则显得“从容”很多,其2021年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偏向于小众运动车型,或许是以打响品牌为目标。而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 汽车 早就喊话要“ALL IN”电动车,旗下大众品牌在2021年要推出使用全新MEB平台的ID.4和ID.6等多款车型。
大象转身何其难,即便是“ALL IN”电动车的大众也没有完全放弃插混车型。在去年推出了迈腾混动版之后,2021年大众将推出探歌混动版。BBA在今年也选择了继续对自家的高销量车型混动化。
和德系车企不同的是,日系车企目前给出的2021年新车计划以插电混动车型为主。不管是丰田还是本田,都是把销量较好的燃油车型改成插混版,扩大自家的插混阵营。日本车企混动技术成熟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
丰田混动车型采用的技术是THS二代,这套系统的核心为E-CVT变速箱。工作时,行车电脑会根据工况条件调整变速箱内两个电机的工作状态,实现纯电行驶或混动行驶。2021年丰田推出的RAV4插混版和IZOA插混版采用的都是这个系统。
本田推出的皓影插混版和CR-V插混版采用的是i-MMD系统,这套系统和丰田的混动系统类似,只不过在设计上更为激进。i-MMD混动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具有发动机驱动功能的增程式 汽车 。在一般工况下, 汽车 都由电动机驱动,发动机的作用就是发电。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实现节油的目的。
日产目前的混动技术为e-power动力系统,和丰田、本田的技术都不同。其系统设计接近增程式,全车的驱动全部交给电动机,发动机的作用就是发电,给电池充能。和丰田、本田不同的是,日产也推出了一款采用全新CMF-EV平台的电动 汽车 Ariya。因此2021年日产或许会电动、混动双线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福特和现代也要在2021年进军电动车领域。福特在2021年会推出Mustang Mach-E车型,作为福特图腾级车型,这款车型的发布除了试水电动车赛道之外,也代表了福特电动化的决心。现代 汽车 则选择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和MPV车型,用意或许为 探索 电动 汽车 市场。
作为电动车领军人物的特斯拉,2021年会推出改款的Model S和Model X。根据现有的资料,新车型并不会采用矩形方向盘,但是会取消换挡拨杆,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会根据导航信息和车辆周围信息选择前进或者后退。这次的改款或许是为了加速推广特斯拉的FDS系统而准备的,而特斯拉这次的改款也势必会在2021年推动自动驾驶系统的新一轮发展。
二、自主品牌在纯电动领域竞争激烈,长城、比亚迪推出新平台发展混动车型。
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2021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型更多,但多数为造车新势力推出的产品。
2020年,比亚迪、长城都推出了全新的混动平台,吉利也推出了全新的电动车平台。2021年这些车企都将在新平台上发力。总体来说,比亚迪、长城 汽车 站位插混阵营,上汽和吉利则是两手抓,小鹏、智己、广汽新能源、零跑和威马等新生品牌则站位纯电动市场。
长城 汽车 在2020年推出的三大技术平台,包括柠檬混动DHT、咖啡智能和坦克平台。2021年,长城旗下高端 汽车 品牌WEY推出的第一款 汽车 会使用柠檬混动DHT和咖啡智能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长城 汽车 WEY在在2021年的站位和走向。
如果说长城和比亚迪站位混动,那么吉利和上汽就是两手抓。
2021年,吉利集团除了旗下的领克品牌会推出纯电动车型ZERO Concept之外,几何 汽车 也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几何A pro。吉利发布的SEA浩瀚架构也会在2021年应用在新车型上。在混动车型上,除了领克已经推出的混动车型Q1 PHEV版之外,还会另推出领克EX11和EF1E两款混动车型。两款新车型计划搭载的混动系统由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该系统通过电机与双离合变速箱的配合实现各种混动模式,结构相比丰田THS和本田i-MMA更简单。
上汽乘用车目前给出的计划是在2021年推出三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混动车型荣威RX5 ePLUS和MG领航PHEV版以及全新纯电SUV MARVEL R。值得注意的是,混动车型都是由现有车型改进的,纯电动车则是全新车系。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在新能源路线上走得更坚决。 广汽新能源 汽车 总经理古惠南曾介绍,其新能源工厂在施工建造时, 连加油库的预留管道都没留,就是要彻底聚焦纯电动路径。2021年,广汽新能源计划推出三款纯电动 汽车 ,其中包括埃安Y和两款其他未透露名称车型。
和自主传统车企竞争的不止有合资品牌,还有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其中小鹏、智己 汽车 、赛力斯、零跑、ARCFOX极狐和威马都会在2021年推出一款纯电动车型,囊括了三款轿车和两款SUV。
在造车新势力中,岚图 汽车 推出的新车比较特别。2021年岚图将推出首款SUV产品岚图 FREE,但是这款 汽车 搭载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动力组成——纯电系统和增程系统。这也就意味着FREE既可以是纯电车型,也可以是插混车型。岚图在未来究竟会如何站位,就需要时间和市场来考证。
总体来说,目前自主车企期望通过建立新品牌进军新能源市场。吉利推出了几何品牌,广汽推出了埃安品牌,东风推出了岚图品牌,北汽也推出ARCFOX极狐。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上汽乘用车,在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R之后又推出了智己 汽车 。其实这种决策可以让人想到互联网公司的赛马文化,也就是内部竞争,成功者会留下,失败者出局。
传统 汽车 推出的新品牌在面临国内造车新势力竞争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国外 汽车 势力的竞争,这些新品牌未来会如何,2021年将成为关键的一年。
2021年伊始,1000km续航能力的动力电池就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大热门话题,众多车企有如神助般推出了各自续航能力突破1000km的动力电池。最开始是蔚来发布了旗下150kWh的固态电池,并且宣称这款电池将突破1000km。最近,广汽宣传海报上又出现了“8分钟可充满80%”和“NEDC续航1000km不用等到明年”的字样。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究竟需不需要一台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纯电动车呢?这个答案恐怕需要等到实际量产车到来那一天才会知道。而与其等到那一天,不如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当下,来看看2021年都有哪些新车上市吧。
国产特斯拉Model Y
上市时间:2021年1月1日
新车亮点:高性能版加速则仅需3.7秒、一口气直降16万多
2021年1月1日,国产Model Y宣布上市,其最低33.99万元的售价瞬间炸响了国内整个汽车圈,并有消息传特斯拉订单一夜暴增10万辆导致官网爆机,甚至还导致国内某品牌的电动车出现大量的退订潮。先不说这个消息是否真实,但从中可以看出特斯拉这一波“骚操作”确实是高明。
国产Model Y共推出两款车型。其中,Model Y长续航双电机版本起价33.99万元,此前预售价48.8万元,直降14.81万元。Model Y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起价为36.99万元人民币,此前预售53.5万元人民币,直降16.51万元。
据了解,Model Y将于2020年1月在上海工厂投产。搭载三元锂电池组,系统能量密度161Wh/k。动力方面,Model Y两款车型均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其中长续航版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为5.1s,NEDC续航里程可达594km;而高性能版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3.7s,WLTP续航里程为480km。
一汽-大众ID.4 CROZZ
上市时间:1月19日
新车亮点:续航550公里,一汽-大众首款MEB平台纯电车型
一汽-大众ID.4 CROZZ在今年1月份开启预订并公布售价,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为19.99-27.99万元。同时,新车还推出了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两年六折、3年5折等优惠和售后政策。
一汽-大众ID.4 CROZZ为一款有着纯正“德系”血统的纯电动SUV,新车延续了纯正的欧版ID.4设计,并基于大众MEB平台打造,该平台也是一汽-大众面向全球汽车新四化时代创新推出的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有着提高车型零部件通用化率,更强拓展性、缩短开发制造时间等优势,并且在这个平台上多款纯电动车型可以使用同样的零部件进行规模化生产。
续航方面,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ID.4 CROZZ配备由NCM 811电芯组成的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为84.8kWh,电池包的防水等级均达到了IPX7&IPX9K。从参数来看,ID.4 CROZZ的电池容量略微高于海外版本的82 kWh,并且超越了同级对手。作为对比,Model 3单电机长续航版,其电池容量也仅仅才76.8 kWh。得益于超大容量的电池,ID.4的NEDC续航能够达到550公里。加之其不到20万的起售价格,对于特斯拉Model 3 以及后期的Model Y来说,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上汽大众ID.4 X
上市时间:1月21日
新车亮点:续航550公里,一汽-大众ID.4 CROZZ姊妹车型
在一汽-大众ID.4 CROZZ刚刚公布售价两天后,来自上汽大众的姊妹车型ID.4 X也公布了预售价,新车补贴后预售价区间为19.9888万-27.2888万元。与ID.4 CROZZ的售价19.99-27.99万元相比,ID.4 X入门版车型售价基本相同,顶配版车型的售价要稍低一些。
动力方面,ID.4 X提供两驱版和四驱两种车型可以选择,入门版两驱车型搭载的是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容量为57.3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402公里。其余两驱版车型搭载的是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容量为83.4kWh,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555公里。
国产版奥迪e-tron
新车预计上市时间:第一季度
新车亮点:实现国产,价格进一步下探
目前进口的奥迪e-tron将会由一汽-大众奥迪进行国产,国产e-tron最快将于明年一季度正式上市。新车和当前在售的进口e-tron相比,国产奥迪e-tron外观上进行了轻微的改动,同时性能方面会有缩水。
从“50 quattro”的尾标可以看出,国产e-tron在动力输出上有所降低,电动机峰值输出功率为230kW,峰值扭矩为550N·m。此外,电池方面搭载了宁德时代的容量为96.7kWh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
价格方面,参考两个核心竞品奔驰EQC(先享补贴后45.99万起售)、iX3(46.99万起售)的价格,预计尺寸更大的奥迪国产e-tron起售价不到50万元。另外,新车也会与同级别最畅销的蔚来ES8(起售价46.8万)产生竞争关系。
上汽MARVEL R
新车预计上市时间:2021年第一季度
新车亮点:“真5G汽车”,续航最高700公里
上汽MARVEL R是上汽乘用车旗下高端纯电R汽车推出的一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并且称其为“真5G汽车”。这款新车在2020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已经公布了预售价格,其预售价为22万元起。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MARVEL R获得了中国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和车规级5G终端产品认证,由此上汽MARVEL R成为全球首款获得5G“双证”的智能电动汽车。并且,上汽MARVEL R在三电技术、安全级别以及动力性能方面都有着超高的水平,并具备L3级别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目前,该车的动力信息目前还不可知,其纯电续航有望达到500公里-700公里。
从新车已经展示的造型、内饰,以及科技实力等方面,MARVEL R表现不俗。尤其是科技配置,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有着强大的竞争力,未来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一汽丰田RAV4荣放双擎E+
新车预计上市时间:2021年5月份
新车亮点:纯电续航80公里,基于燃油车打造
全新RAV4荣放双擎E+车型定位一款插电混动SUV。相比普通版RAV4荣放,RAV4荣放双擎E+车型在外形和内饰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其主要的不同集中在动力系统方面。RAV4荣放双擎E+车型配备了一套由2.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电机+锂电池组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综合功率输出为306马力,纯电模式续航里程可达80公里,0-100kph加速成绩仅需7.4秒,同时配备丰田E-Four电子四驱系统。
全新RAV4荣放双擎E+车型将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其最大竞品将是同为插电混动SUV的东风本田CR-V锐·混动e+。
广汽埃安Y
新车预计上市时间:2021年上半年
新车亮点:广汽埃安独立的第一款产品!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亮相了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埃安Y,该车是埃安家族第四款车型。根据官方的说法,埃安Y中的“Y”即是Young,代表年轻。埃安Y正是为追逐新潮、敢于创新的年轻人而来。因此在设计上,埃安Y充满年轻个性化的设计元素。从实车来看,埃安Y给人一种非常科幻的感觉,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车头的LOGO在启动时还会被点亮,非常具有科技感。
埃安Y尚未开放车内空间,不过据官方介绍,埃安Y基于广汽埃安独有的GEP2.0 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因此这款轴距2750mm的埃安Y将会有充裕的车内空间。另外,新车依托5G技术的迅速的发展,将搭载相比现在车型更加新潮好玩的娱乐功能。比如埃安Y还可以在车内语音控制拍摄视频,5G光速秒传车载视频APP发布,使埃安Y化身工作室、直播间、KTV,更可实现软件迭代进化,令埃安Y成为年轻人的“智能娱乐大客厅”。另外,备受大家好评的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也将出现在这台车上。
在动力方面,虽然目前官方尚未透露埃安Y的具体动力参数和三电系统,但这款车型将搭载广汽埃安最新一代的电池技术。据了解,埃安Y的价格将会在18万元以内。
从GO车君盘点的2021年上半年将上市的新能源车来看,每一款车型都堪称重磅,先有国产<a href="http://car.yiche.com/tesla/" title="特斯拉" data-keyType="MasterBrand" data-id="18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GO车情报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2月已经没几天了,眼瞅着即将进入2021年。由于今年的情况特殊,很多汽车品牌可能并没有按照原本的计划投放产品,因此明年或许将成为重磅新车上市的“爆发年”。接下来我们就来盘一盘预计在明年上市和交付的重磅新车,看看哪款是你最看好的。
高合HiPHi X
2020年9月24日,华人运通旗下首款产品 高合HiPhi X在北京正式上市,并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开始逐步交付。该车型共推出2款车型,提供6座/4座两种座椅布局。据官方介绍,高合HiPhi X以“场景定义设计、软件定义汽车、共创定义价值”的理念进行设计和研发,旨在打造满足中国高端消费者用车需求的豪华SUV。自有新车消息以来,高合HiPhi X的车门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的六个车门无论是开启还是闭合状态,都有非常硬核的科技感。据了解高合HiPhi X搭载了华人运通自主研发的No Touch(以下简称NT)展翼门系统。
动力方面,前后均搭载最大功率为220kW的电动机,让高合HiPhi X百公里加速仅需3.9s。高性能的动力系统加上0.27Cd的超低风阻,让这款拥有SUV身材的车型能够拥有630km的长续航能力。在驾驶辅助方面,高合HiPhi X搭载了一个智能交互伙伴:HiPhiGo,它能够通过主动学习和推理,为驾驶者提供更贴心、更合理的出行建议,不但让驾驶者体验到更人性化的出行辅助服务,也让每辆高合HiPhi X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智能体”。
大众ID.3
此前大众全新纯电动紧凑型轿车ID.3曾经现身国内,新车基于大众全新MEB平台打造,将于2021年在上汽大众安亭MEB工厂正式投产。据此前的消息,全新大众ID.3根据不同的配置,将分为WLTP续航里程350km和500km两个版本。
大众ID.3设计风格与光荷 4X相近,A柱的三角窗设计与一些MPV车型较为相似,全黑色车顶配色延伸至尾门处,也为相对简约的车尾增添了几分时尚感。得益于MEB纯电动车专属平台,大众ID.3在尺寸与高尔夫·纯电相当的情况下,轴距优势更加明显,为底盘中央电池组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动力方面,大众ID.3搭载一台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310Nm,最高时速为160km/h。
大众ID.6
前段时间第一电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大众ID.6将在2021年率先在上汽大众国产。据了解,大众ID.6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将是大众ID VIZZION概念车的量产车型,据悉ID.6将分别推出常规轿车和旅行版本。
动力方面,据悉大众ID.6将有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版本可以选择,百公里加速数据分别为5.6秒和8.5秒。ID.6或将搭载84kWh的电池组,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700km。充电方面,新车可以使用200kW快充,充电10分钟续航里程能达到230km。
蔚来ET
在近日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表示将于1月份举行的NIO Day上正式发布一款全新的轿车产品。根据目前已发布的概念车来看,这款轿车预计将是蔚来ET概念的量产版本。蔚来ET在造型上采用了家族设计语言,标志性的狭长头灯非常科幻和犀利。而在车身设计上,ET采用了非常运动的溜背线条设计。
除了造型引人注目以外,蔚来ET还将搭载蔚来的两项最新技术。其一是将采用150kWh的电池包,据了解该电池包将在单体电池的隔层下功夫,进一步降低电池包的起火、爆炸风险。此外蔚来ET还将装配全新的2.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将匹配全新的激光雷达以及更优化的配套软件。
广汽埃安Y
埃安Y极具个性化风格的外观充满了科幻、未来的气息。通过搭载的5G新潮娱乐功能打造出的全新的移动娱乐座舱让这台个性十足的埃安Y可以不仅仅只是一台车,更可以是工作室、是直播间、是KTV。此外,埃安Y基于广汽埃安独有的GEP2.0 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因此这款轴距2750mm的小型SUV将会有充裕的车内空间。
同时,新车还将搭载旗舰级别的ADiGO 3.0自动驾驶系统、全场景一键遥控泊车以及全球领先的记忆泊车功能。全新埃安Y将搭载广汽埃安最新一代的电池技术,彻底解决电池热失控难题,实现不着火、长续航、长寿命,带来用不坏的高品质。
零跑C11
零跑C11采用目前第三代高通骁龙汽车数字座舱旗舰级平台,集成AI内核、8核处理器,性能相比目前市面最先进车型提升近3倍,可满足多系统和多任务的高效处理。全系标配28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可实现360°无死角探测,两颗自主研发的凌芯01智能驾驶芯片算力可达8.4Tops。
在动力方面,零跑C11使用了自研的新一代海格力斯电驱系统,三合一电驱总成最高效率超过93.2%,电能转化更充分,节能性更好。C11的双电机智能四驱版最大输出功率为400kW,最大扭矩720N·m,带来百公里4秒级提速效果。最让人期待的是,16-20万的预售价以及“入门即豪华的”配置,让零跑C11或许会是明年最具性价比的中型纯电SUV。
日产Ariya
Ariya为日产全新的纯电动跨界车,基于日产联盟最新的CMF-EV平台打造,定位中型SUV,NETC续航可达610km。中控屏内嵌亚马逊alexa智能语音系统,可以调节空调、娱乐系统以及导航等,而且可以与智能家居互联进行预设。另外还有360度监控功能,结合3D高清地图和ProPILOT 2.0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科技配置方面还包括智能钥匙远程泊车、OTA升级以及最新的日产智行技术等。新车集诸多日产新技术于一身,如果说聆风开启了日产的纯电动时代,那么Ariya则是带领日产纯电动迈向新纪元的车型。
领克ZERO
领克自面市以来,依靠年轻潮流的定位以及可靠的产品质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和口碑,但此前在更高级别的车型及纯电动车的市场中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惋惜。但此次全新领克ZERO以纯电动中大型轿车的身份出现毫无疑问相当于“王炸”组合。
新车将基于全新的SEA浩瀚架构打造,搭载了110kWh无模组CTP集成电池包,NEDC续航里程可达700km以上;动力方面新车电机最大功率可达475kW,搭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两档电驱动变速器,0-100km/h加速时间可低于4s。迷人优雅的猎装造型加上如此强悍的性能,怎能不令人期待?
福特Mustang Mach-E
福特Mustang Mustang早已不单单是一款车型的名称,更是众多性能车爱好者心中的图腾。在2021年,福特Mustang将会换一种方式与我们见面,带来家族最新的电动化产品——Mach E。
明年将进入国内的Mach-E车型,在中国市场将只提供GT外观,足以见得福特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与重视,新车采用了与Mustang相同的产品LOGO ,外观造型犀利动感,搭配夸张的包围设计颜值极高,保留了美系车的独有风格。
作为福特首款电动SUV,Mach-E的动力表现同样不俗,顶级性能车型GT Performance Edition,最大功率480马力(358千瓦),最大扭矩860牛·米,0-96公里/小时加速只需要3.5秒,比标准版GT快0.2秒。但续航里程从标准版GT的的250英里(378公里)减小到235(378公里)。另外福特也将提供低功率版本,以提供更大的续航里程,最长可达300英里(483公里)。
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一直都是电动车的科技先驱,Model Y的上市将为喜爱特斯拉的消费者增加更多出行选择。与Model X相比,Model Y型更为流线型,风阻系数仅为0.23Cd。车内所有的控制都可以通过15英寸的中央触摸屏来实现,空间表现也同样出众。
新车动力依旧高效,最快可以在3.5秒的时间里完成0-60英里/小时加速,最高时速达到150英里/每小时(240公里/每小时),Model Y标准机型的续航距离为230英里(370公里),长续航模式下一次充电最多可行驶300英里(482公里)。
宝马i4
宝马i4基于CLAR平台打造,定位一款纯电中型运动轿车,新车将使用最新的大号垂直双肾格栅、轿跑造型和激光大灯等设计,超高的颜值势必会俘获大量拥趸。另外新车的品牌效应也是消费者在购车时的一大重要因素。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第五代宝马eDrive电驱动技术。四驱版前后双电机最高功率可达390kW,80kWh的电池组可以提供WLTP工况下600km的续航能力。高性能的M版本车型或许也将一同推出。
宝马iX
宝马iX定位于一款中大型SUV,新车基于宝马全新纯电平台打造,新车前脸采用了BMW家族最新的“大嘴”设计,封闭式的中网搭配黑色饰条很有运动感,整车采用溜背式的造型,不仅个性十足,也拥有不错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据悉新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5cd。
进入车内,搭配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以及14.9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很是亮眼,传统的物理按键数量减少了约50%,且iX还会成为宝马集团首个搭载5G通信技术的车型。
动力方面,宝马iX车型将搭载宝马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前后双电机,最大综合功率为370KW,0-100km/h加速时间可能低于5秒,WLTP续航超600km。
总结:从以上几款新车来看,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很精彩的,那么哪款是你最期待和看好的呢?欢迎到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人们对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也是越来越高。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到来,当代年轻人出行伙伴应该选择小鹏P7和蔚来汽车et7这两大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为出行新伙伴。
一、可以选择小鹏P7这款新能源汽车
小鹏P7这款车相信很多朋友并不是很陌生,由于这款车拥有炫酷的外观以及科幻的中控台,所以这款车上市以来就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这款车在市面上的售价大概在25万左右,这款车定型为中型车,是一款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这款车的最大续航里程数能达到480公里,该车的充电时间为0.45个小时,这款车的最大功率能达到196千瓦,最大扭矩能达到390厘米,电动机的马力数达到了267匹,所以说这款车的动力性能是非常强劲的,同时续航里程数也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
二、选择蔚来汽车et7也是当今社会年轻人的一种主流相信很多人对于蔚来汽车并不是很陌生,要知道这个品牌的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是非常好的。蔚来汽车et7这款车在市面上的价格大概在45万左右,最大续航里程数能达到500公里。快充时间能达到0.35个小时,这款车的最大功率能达到480千瓦,最大扭矩能达到850牛米,电动机的马力数能达到653匹,从数据上来看这款车的性能完全能秒杀很多跑车,这也就是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款车的原因,因为用40多万的价格就能卖到一个跑车的性能是很划算的。三、总结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小鹏P7和蔚来汽车et7这两款车型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如果追求平稳的驾驶感觉和性价比那么就可以选择小鹏P7这款车,因为这款车价格相对便宜,性价比方面要比蔚来汽车et7好很多。
挑战1000km以上续航!长续航新能源车辆大盘点
哈喽~欢迎来到小道哥大盘点环节!
在六年前,续航超过200km的车型都可以称得上超长续航里程了,当时大多数车型续航都在150km左右,再加之充电桩未普及,大多用户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去充电的路上,"电动爹"因此得名。
如今,续航已经成为车企的必争之地,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和掺硅补锂技术陆续亮相,"1000km+续航"的超长续航车型凭空出世。那么,他们是虚假尬吹的"嘴"强王者,还是实打实具备技术积累的硬核玩家?本期,小道哥就为大家盘点几款续航超1000km且具备硬核技术的新能源 汽车 !
作为华为的"亲儿子",赛力斯SF5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尽管华为与不少车企都有儿子,但目前来看,赛力斯SF5才是华为的正房太太。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80公里,在满电满油的状态下,NEDC综合续航里程可超过1000公里。有电充电,没电加油,有效解决了新能源 汽车 的无法远行的痛点。
除此之外,赛力斯SF5采用融合HUAWEI DriveONE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最大功率达到405kW,实现4.68s的百米加速,在密集车流的市区,只需轻踩油门,就能轻松超车,享受比肩百万级超跑的加速体验。
对于小道哥这种追求效率的懒人,赛力斯SF5打动我还有另外一个点就是能实现全场景智能互联。有了HUAWEI HiCar,手机和车内中控大屏间随时随地切换导航、音乐等应用,通过语音进行交互控制,释放双手,再也不用一波狂按的操作。
车机互联系统也已经实现loT设备互联,用户下车前可远程打开家中空调、智慧屏等智能终端,实现车-家的无缝场景体验,一进屋如同有人早就料理好你的一切,认真想想还是不错的。
整体来看,小道哥认为这款车大电量混动,动力十足,提速够快,续航够长,搭载华为的车机系统,对于华为生态链用户来说还是很适合的。
比亚迪唐DM-i:超混打消选择的纠结
小孩子在纠结燃油还是纯电,大人一句直接都要了。比亚迪唐DM-i上市以来,凭借着自家DM-i超级混动技术对传统以油为主混动技术,在市场收获了一波好口碑。
其实超级混动DM-i系统的独特之处,简单来说,就是让 汽车 多用电、少烧油。在市区工况下,唐DM-i以EV纯电模式为主,由动力电池供能驱动,81%的工况下发动机都会处于熄火状态,毫不介入,实现零油耗零排放。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才参与工作,用于发电,并不主动驱动 汽车 。在高速工况中,唐DM-i会自动转入高速直驱模式,电机会在需要加速超车等大功率输出时介入,始终牢牢控制发动机转速,达到省油的目的,不得不说,妙呀~~在如此优异控制下,唐DM-i得以实现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高达1050km,亏电油耗低至5.3L/100km。
唐DM-i在智能化方面也值得一起来了解。可旋转的15.6英寸高清液晶触摸屏内置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集成度高,扩展功能强大。导航、音乐一应俱全,用户在车上刷刷短视频、打打 游戏 ,智能好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款车主打的是燃油经济性,在动力上肯定会比主打性能版动力弱不少,从零百加速就可以看出,但是小道哥觉得完全足够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零百加速4.3秒。
在懂车帝App的懂车分评价中,比亚迪唐DM-i整体得分3.90分,动力4.2分,外观4.0分,空间4.0分,有评分车主在评分里写到“确实省油,省到怀疑人生”。
最近,广汽埃安近来一波又一波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埃安翻出了两年前发布的AION LX,开始大搞特搞,在产品布局和电池技术上都给小道哥另眼相看的感觉。
首先是宣布研发了固态电池,采用广汽自研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加高集成电池包技术,整车电量可达150kWh以上,续航超1000km并完成了相关测试,即将投入量产。
之后又官宣AION LX将首发搭载第二代可变焦激光雷达,支持雷达分辨率、刷新率调控,满足城市、高速的驾驶需求,使车辆超远距离预判风险,提前进行减速、变道让高速自动驾驶更稳健,换一句话说就是更加智能安全啦。
虽然AION LX此前已经有600km续航的版本,但实际驾驶上,还是没有燃油车或者混动车的续航那么出行安心,这次在续航上的升级拉到了1000km,一下切中了用户的痛点,但这些是否如期实现,就等小道哥继续替大家观察观察。
说起蔚来,很多人的印象里只有SUV。但其实早在今年年初,蔚来就发布了其首款旗舰电动轿车ET7,只是目前尚在预售盲订阶段,量产车仍未下线。
蔚来ET7的第一大看点就是首次搭载150kWh固态电池。这块150kWh的固态电池包大有来头,它用固态电解质取代隔膜和电解液,电芯密度可达360Wh/kg,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50%,能够让续航超过1000km。作为首款宣传续航能超1000km的纯电动车型,如果蔚来ET7交付之日能达到这个目标,那真的跺一跺脚,市场震一震。
另外,蔚来ET7搭载了蔚来自动驾驶系统NAD。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城区、停车、加电等场景下点到点的自动驾驶体验,相比之前的蔚来超感系统,会在自动驾驶、低速及泊车自动驾驶上更智能,想想还是挺激动的。
好啦,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能发现,围绕消费者"里程焦虑"的问题,各家车企的做法各有千秋,不过我们也能够切切实实感觉到新能源车在身边日益增多。
本期和大家盘点的四款续航超1000km的车型,既有混动也有纯电动,有的专攻电池,有的换着动力模式,在可预见的不久,1000km一定会是成为新能源车的基本标配,消费者就要结合其他用车需求选择啦,追求 科技 ,选择经济,各有所爱。
随着各大汽车厂商对于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推进,2020年必定是新能源汽车竞争更为激烈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将有多款值得关注的重点新车推出。以下,我们就来盘点将会在今年上市的三款热点新能源车。
比亚迪汉
作为比亚迪在2020年的最重要车型之一,比亚迪汉日前登录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预计在今年上半年,量产版比亚迪汉就将与消费者见面。
比亚迪汉将分为EV纯电动和DM混动版两款车型。新车采用了比亚迪品牌Dragon Face前脸设计,整车看上去颇有几分奥迪A5的味道。毕竟,这是奥迪前设计总监领衔的设计团队的作品。汉DM在时尚感和高级感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属于很好看的自主品牌轿车。
相比于汉DM,汉EV纯电动车在前脸设计则是另一番模样,由于不用考虑发动机进气问题,其前脸采用了更为适合低风阻的设计,头灯的造型也更激进。汉EV看上去要前卫不少,更显科技感。
尺寸方面,比亚迪汉的车身三围分别为4980/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定位为中型轿车。其匹配了规格为245/50 R18和245/45 R19的轮胎。
动力部分,比亚迪汉EV纯电动版配备稳定性更好,但能量密度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分为双电机和单电机版。双电机版前后轮电机的峰值功率分别为163kw和200kw;单电机版电机峰值功率163kw。
比亚迪汉DM插电混动版车型配备了一具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41kw;电机峰值功率180kw,额定功率65kw,搭载锂电池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1.4L。
根据消息,比亚迪汉不会推出燃油版车型。新车尺寸为中型轿车,预计售价在20-30万元区间,这个售价将正好会与国产特斯拉Model 3短兵相接。
一汽-大众探岳GTE
一汽-大众探岳是国内中型SUV市场最卖座的SUV车型之一,在它的基础上,迫于双积分压力,一汽-大众将推出插电混动版车型——探岳GTE。
外形方面,探岳GTE和普通汽油版探岳差别不大,主要在车头和车尾标注GTE徽标,同时车尾徽标还使用代表零排放的蓝色。
尺寸方面,探岳GTE的车身三围依旧为4603/1860/1658mm,轴距2730mm。
动力部分,探岳GTE配备1.4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110kw。电机峰值功率85kw,额定功率55kw。电池组为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锂电组。探岳GTE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为2.0L。
售价方面,参考探岳汽油版车型售价,插电混动版探岳GTE价格预计在23-25万元区间。
吉利几何C
在高调的推出了几何A之后,吉利几何C也出现在了1月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之中,新车预计将在今年年内推出上市。
在外形方面,吉利几何C和几何A采用了相同的设计语言打造,整体显得很时尚、简洁。相比几何A,几何C采用了两厢掀背式的设计,更加动感。
尺寸方面,吉利几何C车身三围分别为4432/1833/1560mm,轴距为2700mm,定位紧凑级。从车身尺寸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几何C与几何A(4736/1804/1503mm,轴距为2700mm)同级,是一款填补细分市场的产品。
动力部分,吉利几何C配备来自日本电产的电机,峰值功率150kw。相比几何A的120kw,几何C在性能方面有所提升。在续航能力上,预计几何C的NEDC标准续航里程为400km左右。
(文:Louis9、何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随着工信部第338批新车产品的公示,又有一大波新车即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上市。近期随着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金九银十”又再度出现了一波新能源汽车销售高峰。以下,我们将带来388批公示比较值得关注的新能源车盘点。
特斯拉Model Y
在特斯拉Model 3持续热销的情况下,特斯拉旗下的第二款国产车型自然也引得市场十分关注。备受很多消费者期待的特斯拉首款国产SUV——Model Y正式出现在388批新车公示中,这意味着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上市步伐越来越近。
特斯拉Model Y是一款紧凑型纯电SUV,外形套娃自Model X,但取消了“鹰翼门”设计。其内饰设计与Model 3相同,所有功能操作都集中在15英寸中控大屏上。
Model Y与Model 3共享75%零件,但得益于SUV设计,尺寸上Model Y比Model 3稍大。
根据公示信息,车身三围数据一直神秘的特斯拉Model Y长宽高分别为4750/1921/1624mm,轴距2890mm。单从纸面数据上看,国产特斯拉Model Y将比上汽大众ID.4 X大上一些。
动力部分,国产特斯拉Model Y将先期提供双电机四驱版车型。其中前轴电机最大功率输出137kw,后轴电机最大功率输出180kw,采用三元锂电池组。根据特斯拉中国官网上公布的信息,国产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的0-100kph加速成绩为5.1秒,极速可达217kph,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505公里。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0-100kph加速成绩3.7秒,极速241kph,WLTP标准续航里程480公里。
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官网公布了国产Model Y的预估价格。其中,长续航版起售价48.88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53.50万元,新车预计最快2021年初生产上市。
从国产Model Y的预估价格来看,其定价水准已经达到国产宝马iX3和北京奔驰EQC这一级别。而上汽大众ID.4 X的预售价为25万。看来,特斯拉Model Y并未将大众ID.4视为竞争对手。
虽然市场对于国产特斯拉Model Y的呼声很高,但其也一直深受质量问题的困扰。前不久,特斯拉拒绝“认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回的事件,就被新华社痛批为“恶意甩锅,无理傲慢不能惯”。而在海外市场,10月,美国加州的一位特斯拉Model Y车主,在刚完成提车交付回家的高速公路途中,遭遇Model Y玻璃车顶整块脱落的事故。特斯拉质量问题频出,做工差的问题已被众多车主诟病。
松散机车
本期新车公示,有一家名为松散机车(SONGSAN MOTORS)的厂商推出了一款敞篷新能源跑车。这家并不知名的厂商所推出的这款新车之所以引起我们注意是因为,这台车的外形酷似50年代诞生的美国超跑旗帜——雪佛兰科尔维特C1(下图)。
可以看到,这款SONGSAN敞篷新能源跑车在各个方位都高度的山寨了雪佛兰科尔维特C1的设计。在当下这个注重原创的年代,还以这种方式推出新车十分少有。当然,从质感和细节上看,SONGSAN跑车比之雪佛兰科尔维特C1相去甚远。
SONGSAN新车另外一点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其悬挂了BYD的车标。那么这款车和比亚迪有什么关系呢?
在2020北京车展SONGSAN曾推出过一款名为 SS DOLPHIN的硬顶跑车,造型山寨自雪佛兰科尔维特C1硬顶版。这是SONGSAN与比亚迪深度合作开发的首款新能源车型,采用比亚迪资质生产,由比亚迪西安工厂代工。
SS DOLPHIN指导价59.80万元采用1.5T发动机+三元锂电池组的插电混合动力总成。这套插电混动动力总成就来自比亚迪。1.5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118kw(160马力)。而这款全新申报的SS DOLPHIN敞篷新能源跑车也将采用同款动力。
最后我不禁想要问一句:这样的车型推出市场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关键售价还高达59.80万元!
广汽本田EA6
广汽本田也要推出纯电动轿车了,名为EA6。
广汽本田EA6实质上就是广汽新能源Aion S以及广汽丰田iA5的兄弟车。其和广汽丰田iA5一样也将悬挂广汽新能源的车标销售。
尺寸方面,广汽本田EA6的车身三围分别为4800/1880/1530mm,轴距2750mm;和广汽新能源Aion S以及广汽丰田iA5基本一致。
动力方面,广汽本田EA6同样配备一具来自日本电产的电机,最大功率输出135kw。其续航表现等也与广汽新能源Aion S以及广汽丰田iA5看齐。
广汽新能源通过小改外形的手法分别推出广汽本田EA6和广汽丰田iA5主要还是为了应对双积分政策的压力。
思皓E50 A
虽然思皓是大众汽车与江淮专门合资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但是大众的注意力好像并不在此。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MEB平台生产线已经落成,但思皓却依旧没有MED平台车型的声音。相反,江淮汽车还利用思皓品牌在推出燃油汽车。
思皓E50 A已经在今年9月的成都车展上亮相过,本次进入公示意味着即将量产上市。
思皓E50 A的车身三围尺寸为4770/1820/1510mm,轴距2760mm。
动力配备一具最大功率输出142kw的电机。根据成都车展上公布的信息,思皓E50 A将搭载一具容量为64.5kWh的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达530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