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中甲烷含量多少为高?
以标准温度和标准压力下的气体体积表示。常用单位为立方厘米/克或立方米/吨。煤层甲烷含量是计算煤层气储量/资源量和评估煤层气资源开发价值的最重要参数之一。自然界所有煤层都含有甲烷,但其含量悬殊,分布不均。矿区地质构造越复杂,煤层甲烷含量变化越大。在风化带以下到埋深800米左右,烟煤中煤层甲烷含量一般变化在每吨几个立方米到10余立方米,多数接近10立方米,很少超过20立方米;无烟煤中的煤层甲烷含量一般多于烟煤中的,多数变化在每吨几个立方米到20立方米之间,可能超过20立方米。煤层内现今的煤层气储存量仅是生气量的少部分,各部位的煤层气又处于吸附—解吸和运移的动态平衡状态,所以煤层甲烷含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煤层气储存条件。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沼气)。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另外,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kg,所以,它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1.6倍,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瓦斯的燃烧、爆炸性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
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吸着状态又称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分子团的内部。
几种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当压力、温度变化时,游离瓦斯转化为吸着瓦斯称为吸附,吸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解吸
煤层气都是煤炭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当和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后,遇到火,会发生爆炸。但是甲烷浓度较高时,和空气混合, 不会爆炸,而会燃烧,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管道煤气。
因此在煤炭开采之前,运用地面开采技术开采煤层气,对保障煤炭安全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好处。
地垒
和
地堑
,其实分别由
向斜
和背斜形成的.煤层一般存在在向斜里.煤层甲烷气就是存在于这一地质结构层面里或附近的空隙中的
CH4
气体.开采发与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