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国网加码电动化布局,宝马年底充电桩扩至27万
2020年是宝马的“新能源车之年”,一方面,宝马正在陆续推出6款新能源产品,其中BMW主品牌首款纯电动车BMW iX3 将于年内推出。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在充电网络及数字化服务方面继续完善客户体验。6月3日,宝马与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开启战略合作,就是重要一步。
据悉,双方的合作内容主要为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
通过与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的合作,宝马将进一步拓展在全国统一的充电网络,2020 年底,将为车主提供超过 27 万根充电桩,实现翻倍,其中将包括8万根提供快速充电的直流充电桩。通过接入国网“十纵十横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宝马充电网络将在全国覆盖超过5万公里高速公路,让电动车长途驾驶成为可能。
同时,宝马还将与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共同 探索 充电领域的前瞻技术,制定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即插即充技术和车-桩网互动技术研究。为保证技术兼容,宝马新能源车和国网充电桩正在全面开展互用性测试。
此外,合作双方将一同在BMW经销商建设充电、光伏、储能三合一能源站,通过太阳能为客户车辆充电,实现新能源车充清洁电,其产生的电能还可以供经销商运营使用。宝马首座充光储一体能源示范站将于今年在北京落成。
自2008年3月启动Project i起,宝马集团就不断驱动着全球电动化发展,在全新“第一战略”指导下,公司正在大力投入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将其作为引领未来出行变革的主要创新方向(D+A.C.E.S. )之一。
如今,宝马集团在全球已经完成交付超过50万辆新能源 汽车 ;到明年年底,预计将增至100万。在中国,已经有超过6万客户选择BMW新能源车型。
后疫情时代,宝马更加坚信,危机将加速全球未来出行的转型,并驱动整个 汽车 行业的整合。为此,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日前表示:“宝马集团继续贯彻既定的转型战略,到 2025 年前在研发和创新 科技 方面投入超过300亿欧元,电动出行和数字化将会占到这些投资的大部分。” 按照宝马的计划,到2023年,集团将在全球提供25款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同时也是 汽车 “新四化”的引领者,无疑是宝马重点布局之地。
目前,宝马未来出行的“朋友圈”中,已有多家实力不凡的中国本土企业:除了这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国网电动 汽车 公司,还包括百度——双方将开展自动驾驶合作,以及腾讯——二者合作建立高性能数据驱动开发平台,对中国复杂多变的驾驶场景和自动驾驶实路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宝马还与中国联通达成了5G合作协议,和四维图新达成高精度地图合作。
文/殷楠
前言
随着本月武汉正式解封,预示着一切都在逐步回归正轨。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国内的车企们也能稍稍松口气了。而从目前公布的3月销量来看,尽管各品牌仍旧跌幅较大,但相比前两个月有所收窄,汽车市场已经开始缓慢复苏。但与之相反的是全球市场,疫情的蔓延让全球汽车产业都按下了“暂停键”。欧洲、美国、日本等海外车企相继停工停产。而现在唯一能给予它们安慰的只有中国市场。目前,日系三强和德系BBA都已经相继发布了一季度在华销量,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丰田率先恢复月销十万,日产下滑近四成
在近期公布的日系三强厂商一季度在华销量统计中,除丰田汽车外其余两家车企下滑均超三成,其中日产汽车销量下滑最为严峻,已从2018年销量最高的车企滑落至第三位,与丰田汽车拉开较大差距。
其中,据丰田汽车3月份最新销量数据,在华的两家合资车企在上个月共计销售新车达10.18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减少了15.9%,但已是目前首个公布恢复10万月销量的汽车品牌。而今年一季度,丰田在华累计销量为27.09万辆,同比下滑22.1%。
虽然销量有所下滑,但是事实上,丰田3月表现远好于市场,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其合资公司广汽丰田的良好表现。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广汽丰田3月份销量为4.9万辆,同比下滑9.9%;1-3月销量为12.3万辆,同比下滑24.2%,这个成绩在疫情期间实属不易。
而根据本田发布在华第一季度的销量成绩显示,3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销量为60,441辆,同比下滑50.8%;2020年一季度本田在中国的终端销量为221,984辆,同比下滑33.7%。
本田在三月未能实现较快恢复,因其东风本田的三大生产基地均位于武汉,受到疫情影响会比较严重,产能恢复较晚,使得大部分经销商处在车源紧张的状态下。不过,在3月中下旬,东风本田的三大工厂已实现复工复产,目前产能恢复已达到满产。
至于销量下滑最严重的莫过于日产汽车,日产汽车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日产汽车在华销售73,297辆新车,同比下滑44.9%;今年一季度销售20.7万辆新车,同比下滑39.9%。
销量下滑原因有两个,一是与本田一样受到同样的影响,东风日产主要生产基地也位于疫区,导致产能不足;二是虽然日产凭借旗下轩逸、奇骏、逍客等车型能维持一定销量,但是随着本田和丰田品牌逐渐扩大在华车型的布局以及随着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车型的持续走高时,日产品牌旗下的车型却大多属于产品末期,竞争力逐渐降低,而近期上市的新款天籁也并没能给日产带来更突出的表现,仅维持以往趋势。
面对疫情,车企各有解法。而从以上日系三大品牌在华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情况来看,可以看出丰田不愧是日系车的压舱石,用极快的速度就将月销量回升至10万辆。虽然本田以及日产,因其多家生产基地位于武汉,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但在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并强化各项预防措施后,目前也全线恢复生产,产能逐渐恢复。与此同时,本田、丰田不断扩大在华车型的布局,也从而帮助其在华多次出现逆势的局势,所以对于日产来说,接下来要加快竞争力的提升,加速车型的更新换代,及早追上。
BBA重新洗牌,奔驰稳居榜首
在豪华车赛道上,宝马、奔驰、奥迪作为一线豪华品牌,长期占据前三的位置,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一季度数据三家均出现下滑,但毫不影响中国继续成为奔驰、宝马、奥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据奔驰公布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奔驰在华新车交付量为138960辆,同比下降20.3%,Smart品牌一季度全球销量为5,863辆,同比下降78.3%。而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共销售116,452辆BMW和MINI汽车,较2019年的168,434辆同比下滑30.9%。至于奥迪虽然其一季度数据暂未出炉,但根据一汽-大众公布数据,一汽-大众奥迪一季度销量为113033辆。三者相比,奔驰均有着2万多辆的领先优势,基本延续了去年一季度的BBA竞争格局。
在2020年,BBA三大品牌可以说是在华市场各有所求,奔驰想重夺全年销冠,奥迪想要在2020年逆风翻盘,而宝马则想要继续保持第一和在华市场高增长率,三家品牌在中国可谓斗智斗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一季度,奔驰领先宝马仅不足6000辆,但今年一季度其领先优势已扩大至2万多辆,同时,奔驰计划在今年推出18款新车,其中包括插电混动车型与纯电动车型,以及迈巴赫GLS这样的旗舰款车型。
而奥迪方面,今年开年以来动作频频,新车不断,展现出誓要重夺保持了30年的高档车市领跑地位的决心。就在前不久,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孙惠斌,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无论2020年市场走向如何,拿到整个豪华车市场25%的份额是更重要的。”为此,一汽-大众奥迪也将今年全年的销量目标定为了70万辆。
至于宝马也正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加码,更是将今年定为了“新能源车之年”。从开年以来,纯电动BMW i3快充畅行款和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即先后上市;同时BMW iX3也将于今年在沈阳投产,将在年内上市。此外,宝马还将对锂、钴等直接购买,为宁德时代和三星SDI进行电池原材料的直供。以上种种无不表明,宝马意欲通过扩大其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巩固其在去年首次夺得的国内高档车市销量冠军地位。
结语
就目前来看,无论日系三强还是BBA,在3月国内车市都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迹象,而面对持续回升的中国汽车市场,其将如何紧抓机遇,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为激动人心的产品和服务,并最终在今年这个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会交出一个怎样的答案呢?让我们持续关注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虽然新能源车的发展目前有种种阻碍,但是未来是新能源车的世界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会认同。传统汽车品牌,尤其是宝马这种以制造内燃式发动机起家的品牌现在也在往新能源的方向发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宝马新能源汽车有哪几款。
宝马i3
指导价:33.98-40.58万元
车型定位:小型两厢车(长宽高4020/1775/1600mm)
宝马i3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纯电动顾名思义就是完全由电池供电电机驱动,没电找快充。而增程式同样是由电机驱动,不过配备了一台汽油机在电池没电时发电,汽油机不直接参与动力输出。
宝马i3快充版: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只有快充版,最新款i3快充版使用的是一台125kW的电机,最大马力170匹,最大扭矩250N·m,驱动的是后轮,百公里加速7.2秒。电池组则是120A的锂离子电池,总容量为42kWh,续航里程为359km,充电至80%需要40分钟,慢充需要4小时。
宝马i3s:i3s是i3高性能版,电机的输出马力为184匹,百公里加速6.9秒。电池组依然是120A的锂电池,不过续航里程为345km。
宝马i3增程版:这一版本使用的电机以及蓄电池与快充版相同,只是多了一台0.65ml的汽油发动机用于发电。
宝马i3曾经还作为一些地区的共享汽车,30万起步的价格比一般共享汽车更加高。但价格高不是没原因的,宝马i3无论外观和内饰都十分用心,内部空间宽敞后排座椅可以平躺。
麦佛逊加多连杆的悬架结构提供了很好的驾乘感,全系标配了侧气囊和后排头部气囊保证安全,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座椅加热、一键升窗、哈曼卡顿音响、LED大灯、感应雨刷等等丰富配置。
宝马i8
参考价187.96万元
车型定位:跑车(长宽高4689/1942/1282mm)
宝马i8算得上是最早一批新能源跑车了,作为一款跑车仅仅依靠电机是不够的,所以宝马i8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
宝马i8的动力系统由一台1.5L的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一台105kW的电机组成,其中前轮由电机驱动,后轮则由发动机驱动,也就是说这是一台四驱跑车。
纯电模式下,7.1kWh的锂电池组可以提供37公里的续航,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发动机会启动给电池充电,但不驱动后轮。在混动模式下,整套动力系统可以输出362马力和570N·m扭矩,百公里加速只要4.5秒。
在配置方面,宝马i8拥有胎压显示、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前后雷达、驾驶辅助影响、自适应巡航、启停功能、上坡辅助等等实用功能。如果你想,顶棚还可以拆下来变成敞篷跑车。
宝马X1新能源
指导价:39.38万元
车型定位:紧凑型suv(长宽高4565/1821/1613mm)
宝马X1新能源实际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动力系统由一台1.5T3缸发动机和一台70kW的电机组成。与宝马i8相反,X1是由发动机驱动前轮,电机驱动后轮(电机位于后轴)。
而电池组的容量是10.7kWh,可以保证60km的续航里程,用16A充电桩充至80%电量需要2.9小时,配备的便携式充电器还可以兼容220V家用电器压。
外形上,新能源X1与普通顶配X1没有差别,配置方面也相差不大。只是一些细节有所不同,譬如新能源版要比普通版矮了11mm,以及新能源版使用的是全轮通风盘而普通版后轮是普通刹车盘。
宝马X5新能源
指导价:85.99万元
车型定位:中大型SUV(长宽高4909/1928/1772mm)
宝马X5新能源采用的也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这套系统由一台2.0T发动机和一台83kW的电机组成,整套动力系统可以输出245匹马力。
宝马X5使用的是一组锂离子电池组,容量为9kWh,纯电模式最大续航里程可达31km。快充时间为3小时,慢充则需要5小时。
车辆采用双叉臂前悬以及多连杆后悬,传动系统是一台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配置方面有前后排座椅加热、支持互联的多媒体系统、12喇叭哈曼卡顿音响、氙气远近光灯、分区空调等等豪华配置。
宝马5系新能源
参考价:47.54-51.54万元
车型定位:中大型轿车(长宽高5087/1868/1490mm)
宝马5系新能源使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系统由2.0T发动机以及70kW的电机组成,搭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可以输出184马力和420N·m扭矩。
新能源5系在国内是530Le版本,使用的是宁德时代锂电池组,电池容量13kWh,纯电模式续航里程61km,慢充需要4个小时。
外观上新能源5系只是比普通5系多了一些新能源的标识,配置方面全系标配了被动行人保护、胎压显示、前后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可变空气悬架、电动后备箱后排电动座椅、互联多媒体等等豪华配置。
宝马7系新能源
参考价:90.77万元
车型定位:大型轿车(长宽高5250/1902/1498mm)
宝马7系新能源是740Le版本,并且同样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系统由2.0T发动机以及83kW的电机组成,匹配的是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可以输出258马力,百公里加速只要5.5秒。
该系统使用的是9.2kWh的锂电池组,可以在纯电模式下维持39km的续航里程,使用3.7kW慢充需要4.4个小时。
作为一款与奔驰S级和奥迪A8同级别的车型,宝马7系新能源在配置上完全不输任何竞争对手。软硬高低可变的空气悬架、后轮辅助转向、全车电吸门、感应后备厢、后座加热、11色氛围灯、分区空调加负离子发生器等等豪华配置应有尽有。
【太平洋汽车网】宝马5系新能源可以加油,宝马5系采用的是2.0T涡轮发动机和70千瓦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252马力,峰值扭矩420牛·米,充满一次电需要四个小时,纯电动续航里程为61公里。
宝马5系新能源是一款中大型轿车,豪华车中的phev,这款车型也算是响应国家环保的号召推出的,那么,宝马5系新能源致命缺点毛病多吗?下面通过2019款宝马5系新能源的优缺点评析看看??
2019款宝马5系新能源的优点:
1、空间够用车内乘坐空间很大,3100的轴距,身高196坐前后排都很宽敞,纳帕真皮座椅皮质很细腻,对身体的包裹性和支撑性相对不错,非常舒适。
2、动力足够百公里加速六秒多,动力还是不错的,馈电的时候加速很平顺,满载提速也很给力,没有衰减的很明显,高速超车很轻松,无论电能还是汽油,动力都能随叫随到,油电混合推背感也很强。
赛道试驾宝马530Le教科书式的插电混动宝马是一个将品牌哲学浸淫于化石燃料中的鲜明例子。无论在空中还是地面,没人愿意被一台宝马活塞式发动机追赶,没人敢否认宝马对液态燃料所蕴含能量的尊重。
导语:宝马5系新能源版本,多加了10万多,实际表现如何?让我们来看下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于汽车限购政策极其严格,但是因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者有着极其旺盛的购车需求。在这双重作用下,燃油车的摇号中签率接近1/3000,可以说是遥遥无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北京每年6万个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指标,也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变成了现在的一号难求。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产品研发的成熟,北京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开始热销。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款新能源汽车是宝马5系新能源,这款车表现如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5系属于耐看型的车,前脸时尚大方,天使之眼大灯是加分项,辨识度很高。双肾式中网进气格栅,霸气而不失豪华的鲨鱼塞出风口,极具辨识度的LED尾灯。侧面线条修长流畅,唯有尾部,欠缺点火候,车身整体造型既不失动感,也有中大型轿车的气场。
内饰是经典的宝马设计风格,仪表盘很有科技感,内饰用料很实在,NAPPA真皮不是吹的,4个门把手都是真皮包裹,手和胳膊能碰到的地方都是真皮的,软性材质非常舒服。木纹饰板,咖啡色皮质很耐看,软质缝线,仪表台氛围灯多色调节上档次。宝马的无线CAR PLAY还是很不错的,很稳定,也不掉线,上车自动连很方便。
在纯电动的情况下,车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噪音。高速达到了120km巡航,车内依然安静,听音乐和聊天轻松不费劲。悬架减震舒适性比较不错,前排的舒适性理所当然,后排空气悬挂过小颠簸属于碾过的感觉,几乎感觉不到震动。大颠簸悬架舒适性也很高,悬架一次化解震动,就没有余震传进车内。后排的空气悬挂算是一个惊喜,整个车无论坐到哪个位置都非常舒服。
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动力表现。Eco模式下的AUTO EDRIVE和EDRIVE,动力表现平平,毕竟是节能模式,但是基本够用;在CONTROL模式下,动力随叫随到,车速达到120的时候想超车也是轻轻松松,动力充沛,推背感十足;STORT就更不用说了,驾驶感堪称完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由1.26万辆增长到127.0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由1.28万辆增长到125.6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4.80%。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中长期增长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单月产销量同比增速已由负转正,并已连续4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8万辆和20万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11.9万辆和110.9万辆,销量同比增长3.9%,结束了下降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逐步成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加深、使用环境的逐步优化和改进,不少车企对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信心,吉利、长城等企业已经加码新能源汽车。
长城汽车欲推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
近日,关于长城全新高端电动汽车品牌"SL项目"流言盛传,且长城汽车对该项目的股权架构运作也正在进行中。
12月10日,据知情人士透露,长城汽车计划推出全新智能电动汽车独立品牌,该项目内部代号为"SL",未来将主打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与蔚来、岚图等直接对标。同日,"哈弗汽车科技"更名为上海 "沙龙智行", 经营范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多项内容,其控股股东变更为:长城汽车副总裁兼数字化执行官、仙豆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鹏,这预示着长城汽车 "SL"项目已定名为"沙龙智行"。
众所周知,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以欧拉品牌为载体,立志于成为中国的MINI和smart。主打复古造型,产品基于正向研发的ME纯电动平台设计,分为iQ系列和R系列两个产品阵列,分别适应日常使用生活场景与短途使用生活场景。与欧拉品牌同步发布的还有旗下的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它将开展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业务。
长城汽车"SL项目"是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代号,品牌暂时命名为"沙龙汽车",总部将设在上海,将由李鹏担任法人和董事长,使用长城工厂代工,首款车型是SUV,首款新车续航里程有可能会达到800-1000公里,将应用长城蜂巢电池的最新技术。该项目或将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接下来或将引入外部投资者,这也是自主车企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在模式上的一种新趋势。
车市观察: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发展,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产业链日趋成熟,规模化推广正逐步展开,并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逐步降低。今年东风汽车推出岚图、上汽联合阿里打造"智己汽车"、长安联合华为打造纯电动等纷纷加码新能源项目,长城顺势推出"SL项目",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场,也是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光束汽车项目,主要生产MINI品牌纯电动汽车,未来长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有一番作为。
吉利汽车:打造全球领先"全面混动"系统
12月10日,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上,吉利汽车(00175)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汽车正在研发全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且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将超过市场上所有在售产品。吉利汽车的新能源策略是纯电和混动并行,其认为,混动技术是短期内满足国家排放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首选。
据悉,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在节能环保、电气化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形成"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吉利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动力总成开发能力,成功开发3代动力总成产品,均位列行业领先水平。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超过百项,包括新能源-48V、新能源-HEV、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机、电子电气架构等,打造底层架构技术,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下一步,吉利将与戴姆勒合作开发下一代高端混合动力系统,合作双方都将高效动力系统技术视为当下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之一,该领域的技术将加速向零排放出行转型。
车市观察:今年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路线,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可以预见,混动汽车将为一个新的发力点,比亚迪发布了新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也是专为DM-i混动技术打造,热效率高达43%,轻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吉利今年9月发布全新纯电动架构——SEA架构正式推出,全力推进以浩瀚SEA为核心支撑的电动化进程。吉利混合动力产品主要涵盖48V BSG高性能动力、HEV、PHEV等混动方案,混合动力产品已经在14款车型上搭载,并且输出海外,应用在欧洲及其它海外地区高端车型上。
相信,会有更多车企加码混动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较量即将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