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6亿美元买氢动力游艇,世界首艘氢动力游艇能容纳多少人?
可以容纳乘客大约15名,还有必要的船员大约30名。这艘游轮的价值大约在45亿人民币左右,这也是比尔盖茨首次给自己购置游船,他一直以来都比较低调,从他的孩子教育方面就可以看出他的价值观,做出这一次的改变,也让网友调侃道:这才是首富的样子嘛。
但事实上比尔盖茨购置这一艘游轮并不是为了炫富,而是为了他的下一次行业投资做准备,众所周知,如今工业的污染,环境的改变,人类和动物都面临家园的危机,烧煤烧油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对环境危害非常的大,清洁能源的发展顺应而出,而比尔盖茨就非常的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他购置的这一艘游艇的燃料就是纯氢,这一艘游轮里面的液态氢达到28吨,采用真空密闭的方式将它与外界隔离起来,温度还得保持在零下254℃,为了避免突发状况,还特地设置了一个柴油装置,以备不时之需。
船的内部设置也非常的豪华据说装有五层甲板,有健身房,瑜伽室,美容室,酒吧,还有游泳池,甚至还有飞机草坪。游艇的设计师还表示,这艘船绝对是历史性的改变,他一定会为以后的新能源交通产业铺出不一样的道路,并且里面的设计也将自然和水的流动性结合起来,投资新能源,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和革新,如果有经济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地加改变能源消耗方式的过渡。
这艘船预计要五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善一些细节方面,2024年才有可能进行他的出海首秀,不得不说,首富的气质果然是不一样。
采用了真空隔离的技术,将近30吨的液态氢密闭封存在真空罐内,并且让它的温度维持在一个零下253℃,因为它的原料是氢,分解反应只会产生水,对大自然无害,这也是比尔盖茨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清洁能源,这时候游艇的内部也非常的豪华,就拿外形来看长达112米,内部结构游艇总共分为五层,总共可以容纳14名客人,必要的船员可以容纳31人。
为了没有后顾之忧,这个游艇还准备了一个特殊的东西,就是备用石油,因为在海上是没有加油站的,这样子也可以防止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突发事故。
目前来看这艘游艇的时速可以达到32千米每小时,一次燃料的续航能力最高达到6000km左右,靠氢气来燃烧作为能源的游艇目前来说少之又少,能达到这样的记录已经很不错了。
除此以外,这艘船的内部也是非常让人羡慕,里面有好几个大型游泳池 ,五层超软甲板,可以做水疗,可以健身,还有大草坪,累了想娱乐的时候还可以去酒吧里面喝一杯小酒,不然这么大的船怎么会只容纳这么少的人,就是因为里面的大部分空间都拿来做娱乐设施了,这也是富人才能够如此奢华,普通游艇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这是比尔盖茨第一次给自己买游艇,因为世界能源的消耗和空气污染,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堪忧,寻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来替代是如今能源市场行业发展的热头,而比尔盖茨也非常看好这个行业,对相关的技术也十分好奇,所以才花巨资投资到里面,首富的眼光是不错,但是行业还是不够成熟,所以他下一步有什么活动,我们敬请期待
万吨级双燃料集装箱船“湘水运27”轮航行在长江中。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句尽显湖湘子弟霸气的话,不仅成了岳麓书院的门联,还成了当下湖南涉水产业创新前行的生动注脚。
8月27日,由亚光 科技 集团旗下益阳中海船舶公司建造的“全国首艘超级电容新能源车客渡船”下水试航。
两天后,本土国企——湘水集团旗下湖南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远洋集运”)的集装箱船“湘水运27”轮,从岳阳城陵矶港驶抵上海洋山港。洋山港官方平台发文称,这是“国内第二艘万吨级特定航线江海直达双燃料集装箱船”。
而第一艘同类型船,也出自湖南远洋集运。新能源船“湖南造”一时成为热词。
新能源船“新”在哪里
其显著特点首先是环保,一艘船每年能够节省燃油约500吨,完全顺应了国家倡导绿色生态水运的要求。其次是充电快捷方便,在游客上下船的短暂停靠时间就可完成充电续航。其三,是使用寿命较长、耐用,这种船舶配备了两套超级电容电池,合计储能625千瓦时,充放电循环次数不低于20万次。其四,其船体回转性能比较好,这艘客渡船长65米,配备了两套全回转舵桨,可实现360度任意无限制地回转,灵活实用。
上述超级电容新能源客渡船项目,从研发到下水,用了近一年半时间。亚光 科技 集团更多地落实了建造工作环节,设计和研发主要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旗下研究所承担。
建造一艘这样的客渡船,造价可不秀气,庞牡透露:成本需五六千万元。目前这更像是国家层面做的一个实验,新能源新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后面还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湖南造”超级电容新能源客渡船成功下水。
湖南远洋集运创下多个第一
而湖南远洋集运刷新业界认知的,是自己的第六代代表作——两艘万吨级新动力集装箱船,即今年8月底推出的集装箱船“湘水运27”轮,和去年12月投入使用的姊妹船“湘水运26”轮。
“湘水运26”轮一面世,便创下了多个“第一”:湖南省内第一次建造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省内首艘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国内双燃料动力装置首次在新建大型集装箱船舶上应用,国内集装箱导轨架首次在内河船舶上应用。
所谓双燃料动力,即采用柴油和液态天然气(简称“LNG”)。湖南远洋集运牛的是,在集装箱船上装备了2台双燃料发动机作为主动力,通过技术手段让液态天然气的替代率超过75%。这样一来,船舶不仅降低了污染,装卸作业时间也减少了,与同类型纯柴油船舶相比,综合碳排放减少15%以上,燃料成本减少20%以上。
与“湘水运26”轮一样,“湘水运27”轮总长118.9米,设计吃水6米,装箱量653标箱,载重量10289吨。
653标箱是什么概念?按国际惯例,20英尺长的集装箱为标准箱,1个标箱最多的可装载20余吨货物。以高速公路最高限重49吨为例算,万吨级集装箱船走一趟,相当于200余辆最大型卡车的运量,载量多、安全的同时,每小时里程运费还低了10多倍。
与“湘水运26”轮不同的是,“湘水运27”轮装备质量、安全环保性能都得到了提升,船上厨房、餐厅和生活区的设施设备更完善,尤值得一提的是,两轮都增加了一个“神器”——导轨架。
导轨架在内河船舶的应用,湖南远洋集运是第一个。
湖南自造万吨集装箱船“湘水运27”轮。
船企合作双赢
还有一个积极信号是,内地水运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在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而新能源、新技术一旦推广开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自觉加入“零排放”“零污染”阵营。
此次承建万吨级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航船舶”)为了顺利施工,不惜追加了近千万元投资建造了全新船台,安装了安全负荷达到150吨的龙门吊,完全按照船级社(验船机构)的工艺要求施工。最终,两艘新船的建造质量成为同行标杆。
务实,报价低,在集装箱船领域非常活跃——这些因素让金航船舶在众多竞标者中胜出。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成了一个双赢局面:
湖南远洋集运节省了资金成本、时间成本,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包括公司派出人员参与设计、监造等,建造过程优质高效;金航船舶则通过这个订单,推动自己完成了一次经受挑战后的整体升级,从此在大型集装箱船制造领域“扬名立万”,品牌和美誉度水涨船高。
金航船舶位于沅江船舶产业园区,三面环水,与上述超级电容客渡船建造方益阳中海船舶公司仅一墙之隔。
此次两家本土船舶制造企业名头打响后,于沅江市特色产业园以及益阳市对外经济合作影响力,也是难得的利好。“湘水26”轮成功下水后,沅江市官方评价:“该船的成功首航,对我市船舶制造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标志着我市船舶产品已经走出湖乡、通江达海”。
万吨级集装箱船“湘水运27”轮首航出征。
沅江和城陵矶:要的就是产业集聚效应
在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里,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可能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人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新能源客渡船和万吨级集装箱船的出现,正在湖南引发这种效应。
“湘水运26轮”运营8个多月来,完成13个往返航次,船舶利润率79%,航行时间由预计的21天缩短到18.6天,水运正吸引着更多行业货源加入。
因能装载冷冻集装箱、运输危险品,湖南的烟花、生鲜农产品等将增加万吨运力,货物承载量和吞吐力的拉升,将直接促使其他产业“鸟枪换炮”或“锦上添花”。
一艘万吨级双燃料集装箱船的问世,直接带动了这么多领域和产业的“连锁反应”,这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
两艘万吨级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投入运营,有个地方也欢喜得不行,那就是岳阳市城陵矶港。
城陵矶港属“长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但比起国内一些大港口,提升空间还很大。
8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1-7月全国港口吞吐量数据显示,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名是上海,为2664万标箱,“全国25强”榜单中,最后一名是泉州,其集装箱吞吐量为111万标箱。
而1至7月,城陵矶口岸集装箱吞吐量为36.2万标箱,不到泉州的三分之一,但与去年相比已提升了不少——同比增长46%,在长江中游港口中位居前列。
湘水集团旗下港务集团投资建设的城陵矶老港环保提质改造项目。
看一座城市的外贸水平和经济活跃度,就看它的港口和码头;看一个港口的强弱,就看它能容纳多少集装箱船,看它的货物吞吐量大不大。
湖南远洋集运的两艘万吨级集装箱船,给了城陵矶港更多支撑。作为一家运营了30年的国企,湖南远洋集运目前拥有千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舶20余艘,年运输集装箱重箱超10万标箱,占据省内市场份额的45%,是湖南省规模最大、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内河航运和综合物流企业。
此次集装箱船完成更新换代任务后,湖南远洋集运每年将新增舱位4.6万标箱,在湖南水运物流史上算迈出了一大步。
但即使是湖南远洋集运这样的大哥级航运企业,眼下也被一个问题困扰,那就是货源不足。公司在推出万吨级集装箱船前一直在调查,在争论——到底要不要拿出七八千万元来制造两艘大船?因为即便运力充足,货舱装不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所以,岳阳这些年都在用补贴的形式,“鼓励”湖南远洋集运这样的企业维护好航线、提升集装箱运载力,增强城陵矶港物流集聚效应。
宁静的“水上巴士”
湖南自主建造万吨级新能源船,带来了更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兴起,带给水运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市州内河航道越变越窄,通航水深受限,沿途障碍多,有的经常季节性断流。
湖南除了江海直达航线,还有几条分别从岳阳至长沙、常德、衡阳等地的“省内水上穿梭巴士”航线仍在坚持运营。即使这些线路为数不多,但运营、维护起来,也显得捉襟见肘,在货源不足、装载率不高的情况下,几乎无利可赚,甚至亏损。
正因如此,当年与湖南远洋集运一起跑“水上巴士”的,早已不知所终,目前还在这个领域运营的国企,仅剩下湖南远洋集运一家。曾经热闹非常的“水上巴士”及往返港口,一度变得宁静起来。
湖南水资源丰富,但枯水期长,季节性断航影响到承载货源。
而集装箱船货源不足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内河水运达不到相应等级标准。
像穿越黄茅洲大桥这样的“路况”,在湖南80多个临河县市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出台的《湖南省“一江一湖四水”水运发展规划》,要强调整合全省港口数量、建立“广延伸”港口体系的原因。
此外,湖南是农业大省,每个县(市)都有规模可观的农产品,但几乎都遇到过“走不出去”的难题,由于农产品保鲜难,一些农企选择了运输成本更高的陆路,这是货源不足的第二个原因。如湖南远洋集运长期承运的两种出口农产品,一是藠头,另一个是橘子罐头,皆因这两种货物都比较耐储存。
而且湖南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留不住水”,枯水期长,季节性影响也是导致货源不足的因素。
当然,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民营船舶运输企业囿于眼前利益,无法长期投资维持线路经营,利润少,成本高,就会出现“跑得越勤,亏得越多”的现象。而水运线路一旦出现经营性亏损,反过来会加速市场凋敝,“货源不足”问题或将更加突出。
一个内陆省的通江达海梦
企业要生存,就得适应外界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货源不足的情况下,涉水企业也做了许多有益的 探索 和实践。上述超级电容新能源客渡船制造商响应国家生态建设号召,将主业聚焦于客船、游艇,放大环保功能,不失为一种引领市场之策。
而湖南远洋集运早已推出“全程物流”模式,如公司有集装箱运输车100余台,车源充足、车型齐全,在一些码头还有专门的办公区域和停车场地。此外,湖南远洋集运还在武汉等地设立补舱点,及时补充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源不足”的情况。
万吨级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投入使用带来了多个积极信号。
上述官方规划还提到,未来五年,湖南准备投资520亿元,基本建成“一江一湖四水”的内河航运格局,届时湖南的骨干航道将达到2200公里以上。
“500亿元投资内河水运一旦落地,必将带来深刻变化”,湖南远洋集运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黄道平认为,随着规划的全面实施,全省航道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都会上一个台阶,营商环境持续向优,湖南将释放更强更稳的“吸引力”,这对航运企业是重大利好。
他们的背后,寄托着一个行业、一个省的开放发展梦想。
湖南自造新能源航船,预示着这个领域的产业上升空间还很大。湖南的船舶制造业、集装箱船运输业,以及延伸出的新能源应用及排污处理领域,船舶工程教育培训领域等,在航道更加畅通、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等利好加持下,极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链。
未来,湖南的通江达海步伐,将更坚定、更有力。
崇明长横纯电轮渡船顺利抵达上海崇明,这标志着新能源船推广初见成效,对于推广新能源船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纯电轮渡船“新生态”号“新生态”是全球第一艘全超级电容型船,它在湖南试航后,于日前交付上海市客轮有限公司,现正在长横对江渡口进行最后的调试,此船可搭载165人、30部家庭小汽车(即14台5吨),随后将在长兴岛、横沙岛两个岛屿的渡口行驶。
“新生态”号全长65米,宽度14.5米,深度4.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配备有全回转推进器和超级电容动力的车客渡船,输出功率2000千瓦,时速12节,从长兴岛出发,大约10分钟。
二、重要的意义这艘船所采用的充电设备,只需要充电15分钟就可以行驶一个小时,一年可以节约五百吨燃料,而且它的行驶速度也远超一般的柴油船。
崇明生态运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生态”轮渡将在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绿色交通中起到示范作用,不仅有力支持了绿色交通发展体系,更为探索内河船舶新能源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新能源船和新能源汽车一样可以分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两类,由于国际公约对船舶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不断出台,使得常规船舶难以达到新的节能减排标准,新能源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新能源船舶将在推动船舶节能减排、减少大气污染、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后打造生态绿色水运具有积极意义,以后,类似的新能源船只会越来越多,终究有一天新能源船的数量会超过传统动力的船只。
兰博基尼63的Tecnomar不仅仅是一次风格和设计的练习;它代表了豪华快艇的先锋。受兰博基尼超级跑车性能的启发,这一概念核心的最重要的创新功能是速度和轻型工程的力量。
配备两台MAN V12-2000马力发动机,该机动游艇的速度可达60节,将是Tecnomar船队中最快的,可以满足收藏家和热爱海上生活的人的需求。碳纤维是兰博基尼超级跑车的典型代表,这使得这艘机动游艇牢牢属于超轻级别,63英尺长的重量只有24吨。
该设计的特点是超级运动的轮廓,具有复杂但完全航海的外观。而且船体和上层建筑都是由专门研究流体动力学科学的海军工程师开发的高性能外壳制成。他们用现代的方式诠释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塞罗甘迪尼在米乌拉和康塔奇创造的设计线条。硬顶的灵感来自兰博基尼跑车:它不仅提供防晒和防风性能,还能确保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弓形灯向兰博基尼概念车Terzo Millennio和SinFKP 37致敬,这两款车都以其Y形大灯而闻名。
Tecnomar for兰博基尼63的内饰是高科技设计的结果,它在高性能材料的基础上实现了重量和功能,并完美结合了意大利制造的最佳传统。兰博基尼标志性的简单线条、六边形、Y形和材料都被清晰地融入到设计中,颜色和材料完全按照兰博基尼的Ad Personam计划定制。客户可以从广泛的外观颜色和涂装选项中进行选择,而内饰提供两个版本,并可以从各种材料中进行选择。
游艇的仪表板以航海风格诠释了汽车的驾驶舱,并充分集成了所有导航和控制系统。像兰博基尼超跑一样,细节由碳纤维制成。兰博基尼的碳皮用于运动座椅和方向盘,被称为超级跑车的方向盘。清除启动/停止按钮(两个,每个发动机一个)与启动兰博基尼发动机完全相同。@2019
易车讯 近日,我们从东风风行官方获悉,游艇将于7月28日上市,此前新车已正式开启预售,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为12.19-15.49万元。新车基于“超级立方EMA平台架构”打造,主打7座家用MPV市场,轴距达到2900毫米,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1.5T发动机。
外观设计方面,新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车展中亮相的风行概念车,采用“锋动力学”设计理念,不再是以往常规的方正造型,而是将车身线条和整车造型融入“游艇”的设计元素,大尺寸的类纺锤形格栅设计与两侧犀利的泪眼型头灯结合融洽,没有违和感。
侧面采用悬浮式车身造型,车身流线强调了整车的流线感,平滑的上下窗线提升了内部的通透度,轮毂采用五辐状造型,为整体风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该车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50/1900/1715毫米,轴距2900毫米。
尾部采用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其两侧锐利的回型镖造型与头灯前后呼应,尾部没有采用太复杂的设计,突出MPV简约趋向实用的风格,尾灯上方的英文logo表明了这款车型的身份。
内饰方面采用诸多时下流行的设计,比如带镀铬饰条点缀的三辐式方向盘、双联屏、飞机舱式挡把区,采用灰黄米黑等多重色彩搭配,精致的木纹设计搭配菱形门内板皮革,提升了整体的精致感。
配置方面,新车搭载双10.25英寸智慧双联屏并带来Future Link4.0智联系统,集成导航、音乐、智能语音交互等丰富功能,360度数字环绕音效,16类语音控制功能。
从定位来看,该车主打7座家用MPV市场,提供2+2+3七座布局,更注重于家庭实际使用体验,后排放倒后也会有一定的储物空间,大面积的车窗使得车内看上去比较通透,座椅采用双色设计,两侧突出考虑到了包裹性的需求。
车内采用NAPPA真皮零压座椅,主驾座椅可实现10向电动调节,带按摩功能,8个按摩点,5种模式,同时将提供六种外观颜色及深浅两种内饰搭配。
动力系统方面,其将搭载沈阳航天三菱的1.5TD发动机,型号4A95TD,最大功率为197马力,传动方面将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根据易车App“热度榜”显示的数据,风行游艇在同级车型中热度排名第4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