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的交通
泸州市公共交通公司初建于1956年,正式成立于1966年,截至2014年有营运车辆1000余台,运行线路100多条,日运送乘客50多万人次,公交线网覆盖率达98%,公交车分担市民出行率达38%以上。泸州公交历经数十年的蜕变,从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56年,政府将反霸斗争没收的三辆小道奇货车作基础,成立汽车组。经营会津门至小关门,次年延伸至瓦窑坝,泸州从此结束了无公交车的历史。
1966年,泸州公共交通公司正式成立,开行了三条线路,共有10辆公共汽车。
1982年,随着泸州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城市公共交通开始以回龙湾、市府路、江城三站为枢纽,构成了南北贯通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1983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公共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1条,车辆达到55台
1987年,公共汽车增加到了183台,线路13条。
1994年,公司开始改装并运行CNG绿色燃料,成为省内第一家全部运行CNG绿色燃料的公交企业。
1997年,泸州公交在国内公交行业率先使用环保节能的CNG压缩天然气;泸州成为全省第一家成功开行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城市
2001年,泸州成为国内第六家使用公交电子IC卡收费系统的城市。
2009年,泸州公交全面实施公交智能调度,营运车辆GPS安全监控率达100%。
2013年,泸州首条夜间专线开始运营,泸州公交专用道启用;运营车辆全面安装3G视频无缝隙监控;
2014年,泸州公交引入新能源公共汽车;掌上实时公交手机app公测
2015年,通卡实时公交已覆盖绝大部分公交线路。 主词条:泸州轨道交通
泸州主城区常住人口、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心半岛等老城片区过去在道路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欠缺,诸多原因已使城区道路不再快捷通畅。因此,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也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内容‘在主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可进行研究论证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的规划建设’,而泸州已具备规划研究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条件。
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客流需求,泸州市初步规划,2015—2020年规划建成3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79千米。
一号线
火车南站—规划路—快速路—二纵线—泸州客运中心站,
【注】远期延伸至机场,联系安宁/石洞、城北、城西、城南与安富组团
二号线
城北新城公交枢纽—泸州客运中心站—蜀泸大道—蓝田—蓝安路—纳溪公交枢纽,
【注】联系城北、龙马潭、江阳、城南与安富组团
三号线
火车南站—城南—泰安客运站—黄舣公交枢纽,
【注】联系安富、城南、沙茜与泰安、黄舣组团。
远期规划
远期将建设泸县至合江、泸州至合江城市轻轨;泸州至重庆城市轻轨。这将构建泸州大都市区高速交通环线,而泸县、合江将纳入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对接滇黔渝、拥江发展、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路径,优化城镇化布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长江上游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已建成高速:(G76)隆纳高速公路、纳黔高速公路、(G4215)成自泸赤高速公路、(G93)宜泸高速公路、(G93)泸渝高速公路、泸州绕城高速公路等贯穿全境,构成了泸州高速公路交通网络。
泸州是国家公路枢纽城市之一。按照《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泸州市被列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四川省仅有成都市列入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泸州、绵阳、达州列入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泸州成为川南唯一入围的城市。
2013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326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8914公里;其中国省干线577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等级公路854公里(含高速公路312公里)。公路营运车辆29506辆(未包括拖拉机),其中客车5015辆,货车24491辆。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公路总里程12373公里,全年新增农村客运班线46条、农村客运车辆82辆;全市已开行农村客运班线539条,农村客运车辆发展到1872辆,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100%、88.8%。 泸州蓝田机场,位于泸州市蓝田街道长江畔,为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前全二为:成都、绵阳)。截至2014年已开通泸州至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昆明、贵阳、长沙、厦门、西安、南宁、杭州、海口、兰州、稻城亚丁等14条航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属军民合用。
泸州云龙机场(军民合用机场)已经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机场按照飞行区4D和军用三级规划,地点建于泸县云龙镇和龙马潭区石洞镇结合部,预计于2016年投入使用。 泸州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西南出海通道纵贯全境,陆路经此通道一日内可直达广西防城港、北海。
泸州港,交通部确定的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口和集装箱码头。
泸州客运站春节没有停运一天,只是时间有调整。
正常营运时间为:6:00-18:10
2022年1月31日(除夕):6:00-17:00
2022年2月1日(正月初一):7:00-17:00
2022年2月2日(正月初二):6:30-18:00
2022年2月3日起恢复正常营运时间
旅游观光、128、224、262、269、278、289、321B、391、95等10余条线路从泸州客运中心站始发,244、292、299等10余条线路途经泸州客运中心,20余条公交线路与公路客运班次接驳,日班次增加至1800余班,实现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三区主要组团公交线路全覆盖。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省、市防疫政策要求,经泸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严格履行“四方责任”。各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主管责任,各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要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院落)、村(社区)、各类场所和机构要严格执行体温检测、扫码亮码、查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戴口罩、场所清洁消毒、通风换气等防控措施。
二、实施交通管控。进出泸县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原则上所有人员和车辆不进入、不离开,因特殊情况并经县指挥部批准离开泸县的,需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高中风险区内,除保障城乡运行的救护车、公务用车、消防车、物资保障车等经批准的车辆外,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暂停运营,私家车暂停上路行驶。
三、严格实施分区分类管控。高中风险区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实施管控。高风险区采取封控措施,“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采取管控措施,“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采取防范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出门、不开车、不聚集,每天每户可有1人,持有效身份证件、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按照“分时有序、分区限流”方式,2小时内外出在管控区范围内就近购买生活物资。全体村(居)民不离开泸县。
四、从严落实重点场所管理。管控期间,保障供应群众生活必需的农贸市场、商超、药店、加油站等单位可以营业,营业期间需严格落实限流、测温、扫码、戴口罩、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各类会议、培训、演出、比赛、展会等聚集性活动暂停,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停办、聚会不办。餐饮单位不承接宴会和堂食。包含但不限于KTV、网吧、影剧院、健身场所、酒吧、密室逃脱、剧本杀、游泳馆、台球厅、洗浴场所、美容院、棋牌室等各类空间密闭场所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暂停营业。宗教场所暂时关闭。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学校暂停开学、教培机构立即停止线下授课。所有景点景区暂停开放。
五、加强核酸检测。9月6日至9月8日连续三天开展核酸检测。其中,高风险区“上门检测、一人一管”;中风险区“上门检测、一户一管”;其他区域的村(居)民请自觉配合村(社区)工作人员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开展核酸检测,坚持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拒不参加核酸检测,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六、加强哨点监测。有发热、乏力、咳嗽、鼻塞、流涕、腹泻、味觉嗅觉异常等症状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各医疗机构严格发热门诊管理,各类诊所禁止接诊发热病人,零售药店严格执行“五类药品”管理措施;诊所、药店主动引导发热病人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七、加强服务保障。有序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关心关爱管控区内独居老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积极做好有特殊医疗需求人群的服务保障。如遇紧急就诊、分娩等特殊情况,可向所在村(社区)、镇(街道)报备,在镇(街道)申领临时通行证后方可外出就医。
全民支持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感谢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对泸县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争分夺秒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早日打赢抗疫攻坚战。
本通告自2022年9月6日凌晨6时起实施,暂定实施4天,后续根据疫情进展和防控需要作动态调整。
从2019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以下惠民政策
(一)泸县户籍60岁以上老人,每年免费乘坐600次。
(二)2019年1月1日起户籍迁入县城的(非农业人口),从迁入之日起,两年内免费乘坐1200次。2019年1月1日起在县城购买住房的,从网签备案之日起,两年内免费乘坐1200次。
(三)凡在县城就读的学生,乘车卡由目前的28元/月·120次调整为20元/月·120次。
受惠群体须办理IC卡,工本费为5元,并购买意外伤害险,保险费为20元/年。学生卡免工本费、免保险费,但需缴纳10元押金(不用可退还)。
公交IC卡办理流程
(一)老年卡: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近期免冠2寸彩照(蓝底版)2张到泸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明星路192号)办理。
(二)迁户、购房卡:迁入户需携带户口簿(新购房户需携带购房网签备案单)、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近期免冠2寸彩照(蓝底版)2张到泸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明星路192号)办理。
(三)学生卡:本人持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复印件、近期免冠2寸彩色证件照2张、学校有效证件(校牌、学生证、新学校录取通知书、盖有公章的缴费单其中之一)到泸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明星路192号)办理。
办卡时间:周一至周六8:30至17:00。
608路公交车开通后,夏季6:10—18:30,冬季6:10—18:10,进出生态园区的群众和游客都可以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交车服务。608路公交车始发站为客运中心,终点站为龙桥百花洲。
其运营路线为园区小环线通行:进入生态园,客运中心→泸县交通局→万福广场→跃进桥→福天路→实验小学→草街→县政府→草街路口→绿园路→绿园路口→怡园路二段→泸县人民医院→星宇学校→北大桥→城北分校→马湾→苦荞坝→大河坝岔路口→小马滩广场→龙脑寺→龙华广场→龙桥百花洲。
出生态园为:龙桥百花洲→龙桥生态园→武堡寺→黄泥沱(拂望生态园林)→赶场山→土地山岔路口→倒刺湾→崖头上→小马滩岔路口→苦荞坝→马湾→城北分校→北大桥→星宇学校→泸县人民医院→怡园路二段→绿园路口→绿园路→草街路口→县政府→草街→实验小学→福天路→跃进桥→万福广场→泸县交通局→客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