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存放5年还能用吗?
完全没有问题,煤炭已经在地下千万年了,也不差这几年。
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
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
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
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
煤全硫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 1% 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 0.6 和 0.8 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根据煤中硫的存在状态将硫分成两类,即无机硫和有机硫。而人们又将无机硫分成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两种。所以可以说硫在煤中的存在形态基本上有三种,即有机硫、硫化铁硫和硫酸盐硫。
在各种类型的煤中,硫分的含量高低总趋势是海陆交替相沉积的煤为高硫分,陆相沉积的硫分偏低。 硫在煤中的含量可以从微量到超过 10% ,根据全硫含量的不同煤可分为:低硫煤<1.5% ,中硫煤 1.5~2. 5% ,多硫煤 2.6~4% ,高硫煤 4~5% ,特高硫煤 5~10% 。
扩展资料: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库仑滴定法和高温燃烧中和法三种。
(1)重量法(艾士卡法):艾氏卡法是煤样与艾氏卡试剂混合半熔,使各种形态硫转化为可溶的硫酸盐,然后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和钡的量计算煤中全硫量。此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其作为仲裁分析方法。
St,ad=[(G1–G2)×0.1373/G]×100
式中:St,ad—分析煤样中全硫含量,%;G1—硫酸钡质量,g;G2—空白试验的硫酸钡质量,g;0.1373—由硫酸钡换算为硫的系数;G—煤样的质量,g。
(2)库仑滴定法:煤样在空气流下燃烧,使其各种形态硫转化为二氧化硫,以电解 KI溶液产生的碘氧化二氧化硫,根据消耗的电量来求得全硫量。
St,ad=(积分仪上的显示数/煤样毫克数)×100
(3)高温燃烧中和法:煤样在氧气流中高温燃烧,使各种形态硫转化为硫的氧化物,然后捕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形成硫酸,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求得煤中的全硫量。
St,ad=[(V1–V0)D/G]×100
式中:St,ad—分析煤样中的全硫含量,%;V1—煤样测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mL;V0—空白测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mL;D—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度,硫的克数(g)/mL;G—煤样质量,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硫
空干基全硫是和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得的数值;
干基全硫是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得的数值;
收到基全硫是以刚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测得的数值。
正常我们测得的数据都是空干基全硫,通过计算得到的干基硫和收到基全硫。你说的三种含量都是4%,是不可能的,正常指的都是每克煤中含有4%。
扩展资料
硫指标介绍:
1、水分(M )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2 % ,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1 % ,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2、灰分(A )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0kcal / kg 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就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3、挥发分(V )
煤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所排出的气体和液体状态的产物称为挥发分。挥发分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氢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
它是鉴别煤炭类别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讲,随着煤炭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炭挥发分降低。褐煤、气煤挥发分较高,瘦煤、无烟煤挥发分较低。
4、固定碳含量(FC )
固定碳含量是指除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有机硫是存在于有机质的硫,在煤、油页岩中分布较均匀,不易分离。无机硫是指存在于矿物中的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
硫化物硫是硫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复杂硫化物(如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中的硫,硫酸盐硫是重晶石、硬石膏等中的硫。
评价燃料矿产时,硫是有害组分,常用全硫表示(评定煤质时,常以全硫含量高低,划分含硫煤的类别)。评价硫铁矿时,硫是有用组分,但需从全硫中区别出能为工业利用的有效硫。
硫铁矿矿石中硫酸盐矿物、金属硫化物含量少时,有效硫与全硫含量接近,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二者含量差别较大,应以有效硫含量评定硫铁矿矿石质量。硫铁矿中的全硫,常以TS表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全硫分:包括有机硫、硫铁矿和硫酸盐,前二部分为可燃性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第三部分为不可燃性硫。
一般说煤中硫含量就是指全硫含量符号:St,单位:%,而直接测出的是空干基全硫(符号:St,ad )。在煤炭运销中常用的硫指标有:空干基全硫、干基全硫( St,d )和收到基全硫( St,ar)。
煤中硫在某些利用途径中也能起到好的作用,如煤液化当中,硫又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如高硫煤经洗选后回收的硫可用来生产硫和硫酸等。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总和称为全硫。
(1)煤中硫存在的形态
煤中硫分,按其存在的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有的煤中还有少量的单质硫。
煤中的有机硫,是以有机物的形态存在与煤中的硫,其结构复杂,至今了解的还不够充分,大体有以下官能团:
硫醇类,R-SH(-SH,为硫基);
噻吩类,如噻吩、苯骈噻吩、硫醌类,如对硫醌、硫醚类,R-S-R'硫蒽类等
煤中无机硫,是以无机物形态存在于煤中的留。无机硫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硫化物硫绝大部分是黄铁矿硫,少部分为白铁矿硫,两者是同质多晶体。还有少量的ZnS,PbS等。硫酸盐硫主要存在于CaSO4中。
煤中硫分,按其在空气中能否燃烧又分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有机硫、硫铁矿硫和单质硫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是可燃硫。硫酸盐硫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不可燃硫。
煤燃烧后留在灰渣中的硫(以硫酸盐硫为主),或焦化后留在焦炭中的硫(以有机硫、硫化钙和硫化亚铁等为主),称为固体硫。煤燃烧逸出的硫,或煤焦化随煤气和焦油析出的硫,称为挥发硫(以硫化氢和硫氧化碳(COS)等为主)。煤的固定硫和挥发硫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燃烧或焦化温度、升温速度和矿物质组分的性质和数量等而变化。
煤中各种形态的硫的总和称为煤的全硫(St)。煤的全硫通常包含煤的硫酸盐硫(Ss)、硫铁矿硫(Sp)和有机硫(So).
St=Ss+Sp+So
如果煤中有单支流,全硫中还应包含单质硫。
(2)煤中硫对工业利用的影响
硫是煤中有害物质之一。煤作为燃料在燃烧时生成SO2,SO3不仅腐蚀设备,而且污染空气,甚至降酸雨,严重危及植物生长和人的健康。煤用于合成氨制半水煤气时,由于煤气中硫化氢等气体较多不易脱净,易毒化合成催化剂而影响生产。煤用于炼焦,煤中硫会进入焦炭,使钢铁变脆。钢铁中硫含量大于0.07%时就成了废品。为了减少钢铁中的硫,在高炉炼铁时加石灰石,这就降低了高炉的有效容积,而且还增加了排渣量。煤在储运中,煤中硫化铁等含量多时,会因氧化、升温而自燃。
我国煤田硫的含量不一。东北、华北等煤田硫含量较低,山东枣庄小槽煤、内蒙乌大、山西汾西、山西铜川等煤矿硫含量较高,贵州、四川等煤矿硫含量更高。四川有的煤矿硫含量高达4~6%以上,洗选后降到2%都困难。
脱去煤中的硫,是煤炭利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洁净煤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他们首先是发展煤的洗选加工(原煤入洗比重0~80%以上,我国不足20%),通过洗选降低了煤中的灰分,除去煤中的无机硫(有机硫靠洗选是除不去的);其次是在煤的燃烧中脱硫和烟道气中脱硫。这无疑增加了用煤成本。我们也在开展洁净煤的研究,针对我国动力煤洗煤厂能力利用率仅50%多,应尽快制定和实施燃煤环保法,以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发展和洁净煤技术的应用。
(3)煤中的测试要点
煤中硫的测试包括煤的全硫、硫铁矿硫和硫酸盐硫的测试。见GB2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