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新能源001410还能涨吗
还是可以的,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未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现在全球智能电动车的渗透率才6%或者7%,到未来,比如2025年或者2030年,可以达到25%到30%,甚至更高。
所以产业在中长时期内具备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投资机会。短期的情况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水平、市场的风格因素、海外的流动性冲击都有可能会带来板块的短期回调。但整个行业的基本面还是非常好的,正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一旦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还是愿意去投资这种长期空间高,确定性高,增速又快的行业,这也是近期整个新能源市场反弹比较多的原因。
站在这个时间点,能不能上车这个问题,我们很难从短期去判断。但是长期来看,坚定的持有,或者说遇到回调去定投,大概率是能够盈利的。
拓展资料:
一.新能源行情见顶了吗?应该怎么投?
对新能源板块的看法,我还是跟大家说,中期我是看好的,因为新能源行业景气度很高,但同时也跟大家说明短期是有压力的,绝对估值水平仍然不低,上周以来新能源板块上涨过快,短期可能会回调,请大家一定注意追高风险。
中期看好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国内来看,行业景气度很高;
其次,全球高景气度在持续验证;
然后,从估值来说,今年有望得以消化;
最后,市场预期乐观,板块弹性强。
二.2021下半年市场机会新能源是重点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张迎军建议关注几个方面的投资机会:碳中和是一个相对清晰的投资主线,未来在减排技术以及碳排放权的交易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过程中涌现的机会;赚市场存在定价偏差的钱,主要来自偏周期、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龙头公司。
6月20日,正邦 科技 宣布将会携手国家电投进军新能源产业。在赛道股大幅反弹的六月,“沾锂”概念无疑是投资者的最爱,公司股价也因此喜提涨停,股价大幅反弹的同时公司也暂时摆脱了股权质押风险。但公司涉嫌“市值管理”的质疑声却冒了出来。
互联网行业中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近日,恰好有一家养猪企业,主动选择向风口靠拢。
6月17日,正邦 科技 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家电投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拟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项目总投资高达400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
“‘江西猪王’竟然开始跨界布局新能源了,合作方还是央企,看来公司的股价有救了”,一位投资者如是说道。
或受上述利好消息的影响,公司股价于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暴力反弹。6月20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5元/股。
然而,资本狂欢“转瞬即逝”,6月21日开盘,正邦 科技 迅速下跌,最终收跌4.6%。二级市场用脚投票背后,正邦 科技 投资额高达400亿的新能源项目让外界疑虑丛生。
对于目前身陷流动性危机的正邦而言,400亿不是一笔小数目。监管机构以及二级市场有着相似的疑惑,跨界新能源的钱究竟该从何处来?
进一步深究,因股价“跌跌不休”,正邦 科技 的大股东质押股份如今已经在平仓线的边缘,另有声音认为,转型或是正邦 科技 的权宜之举。
400亿的新能源项目,究竟是“真故事”还是“假噱头”,仍需交给时间验证。
400亿扩产 资金从何而来?
率先发出质疑的是深交所。
监管层与投资者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此前不久,正邦 科技 还因为资金紧张,公司旗下的商票发生了逾期。
6月8日,江西正邦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部分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公告》指出,受猪周期影响,正邦 科技 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对于一家市值巅峰接近800亿元的大型猪企而言,5亿的票据兑付本不应该是什么难题,但公司在过去几年近乎于“疯狂”的扩产中,动用了大量杠杆工具,这使得不仅使得公司的负债率高企,还为公司带来了大笔的财务费用。
高杠杆、高利息下,正邦 科技 的现金流“捉襟见肘”。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余额51.33亿元,同比减少60.65%,其中受限资金32.98亿元,而同期有息负债余额232.48亿元,一年内将到期的债务金额合计188亿元。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2.60%。
猪价上行周期中,公司可以通过卖猪的利润来补足高杠杆问题。但在猪价下行的2021年,公司负债高企的风险逐渐暴露了出来。
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生猪日度均价为16.3元/公斤,较年初下降19.11元/公斤,累计跌幅超过50%。
最能直观反应这一问题的便是公司的业绩,根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正邦 科技 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均呈现亏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88.19亿元、-24.33亿元,同比下滑427.62%、1249.73%。
如今的公司不仅盈利能力堪忧,手中的负债亦是危如累卵,公司及子公司和金融机构、上下游客户合作方等签署的逾百亿担保更是隐性负债。
为了舒缓紧绷的资金链,公司也是祭出了定增、转让资产等诸多手段,但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公司造血困难的困境。
公司的股价也是随着公司基本面的恶化而不断下挫,2020年8月7日至今,公司股价累计跌幅高达71.24%,市值也从原先的800亿元跌至目前的200亿元。
公司股价大跌之后,股权质押风险也接踵而至。这样的背景之下,公司突发利好后的涨停则显得十分耐人寻味。
无奈的 “市值管理”?
对于正邦 科技 的股东而言,公司股价大涨无疑是喜闻乐见,但对于公司实控人林印孙而言,公司股价的触底反弹更像是让其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根据wind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未解押股权质押数量达6.68亿股,占其持有股份总数的92.4%。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权质押项目中有一部分是在公司股价处于高位时实施的,在公司股价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阴跌后,该部分质押项目或存在平仓风险。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在公司高达119条的质押明细中,发生在近一年内,主体为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的质押项目数量高达33条,其中达到预警线的质押项目数量为7例,已达到平仓线的质押项目数量为1例。
公开资料显示,正邦集团背后的第一大股东为林印孙,持股比例高达60.75%。
而在查阅其余未达到预警线的质押项目后发现,这些项目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公司近期的股价低点距离预警线仅一步之遥。
以公司2021年12月所进行的一笔股权质押为例,股权质押人为正邦集团有限公司,质押权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质押股份数量高达7400万股,占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公司股份9.49%,平仓价格为5.14元/股,距离公司近期股价低点5.21元/股仅相差0.07元。
这也意味着公司股价一旦加速下滑,公司大量的质押项目将会面临平仓风险,对公司股价进一步形成负反馈。最坏的情况下,若质押部分股权全部被强制卖出,不排除公司实控人易主的可能性。
不过这一切都在公司宣布进军新能源后迎来了曙光,股价的大幅反弹帮助公司暂时摆脱了质押盘遭到强平的问题。但公司涉嫌“市值管理”的质疑声却冒了出来。
成败 “猪周期”
今年一季度正邦 科技 业绩再度大亏之际,有投资者将正邦 科技 比作为当时的雏鹰农牧,建议公司提早进入债务重组。
2019年10月,昔日的“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就曾因资金链断裂饿死数百万生猪,最后无奈退市,导致雏鹰农牧无缘接下来为期两年的超级猪周期。
但若把时间拨回2020年,正邦 科技 的待遇则是完全不同,当年公司依靠着暴涨的猪价大赚57.44亿元,同比增加248.75%,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91.66亿元,同比增长100.53%。
公司的股价也是水涨船高,2020年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达63.49%。也因此,正邦集团实控人、正邦 科技 创始人林印孙也一跃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江西首富。
很难想象,两年的时间里昔日的“江西猪王”就成了投资者眼中的“敝屣”。而公司基本面之所以恶化的如此之快,既有上文提到的公司大举借债扩张的因素存在;另一方面,也部分源自公司在转型“自繁自养”模式时步伐过快以及转型时间节点的选择错误。
近年来,随着一轮轮猪周期的交替更迭,规模化养殖已经逐步代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成为生猪养殖未来的趋势,养殖公司纷纷跑马圈地以求在竞争中搏得好位置。作为行业领先者之一,正邦 科技 自然不想在本轮扩张中落后于人。
2021年下半年开始,正邦 科技 开始逐步由原先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逐步转向于“自繁自养”模式。而2021年的下半年正式此轮猪周期的景气低点,当时的猪肉价格一度下探至11元/公斤的整数关口。
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公司此前沿用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自繁自养”模式下虽然在生产成本以及成产效率上更胜一筹,但该模式所需的育肥土地和猪舍都需要自有自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十分庞大。
而在2021年下半年也就是猪周期的景气低点,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处于下滑阶段,显然难以为如此庞大的项目持续输血。
正邦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其也曾想过退出,这点从2021年公司淘汰母猪的数量上便可以窥探一二。
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淘汰母猪约220万头,一、二季度分别淘汰35万头、5万头,这意味着公司在2021年下半年淘汰了母猪约180万头,抽身之势初现端倪。
但猪场一旦开工便没有了回头箭,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正邦 科技 在建工程为 历史 高位的41.21亿元,主要就是各地在建的猪场。
本文源自环球老虎 财经 app
拓展资料:
一、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1.光伏板模块是一种发电设备,当暴露在阳光下时会产生直流电。它由几乎所有半导体材料(如硅)制成的薄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部件,因此可以长时间运行而不会造成任何损失。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以为手表和电脑提供能量,更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以照亮房屋并为电网供电。光伏板模块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并且模块可以连接以产生更多的功率。光伏板模块将用于屋顶和建筑表面,甚至用作窗户、天窗或屏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称为附在建筑物上的光伏系统。
2.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正经历罕见的“雨天”。由于95%以上的产能出口以及对欧洲市场的过度依赖,近几个月来,国内太阳能电池企业受到了许多负面因素的干扰:欧洲债务危机、欧元大幅贬值、欧洲太阳能补贴减少、,这一系列不利因素表明,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既有近忧又有远见卓识。然而,善于应对的国内企业正试图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控制运营风险。2009年,国内太阳能电池容量约为240万千瓦,但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2万千瓦,其中95%出口,其中欧洲是最重要的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欧洲一直是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焦点。2009年,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捷克共和国的新装机容量超过420万千瓦,占世界的60%以上。年初以来,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爆发债务危机,欧元汇率暴跌,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12%以上,国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遭受严重损失。
单套的价格在数万元到二三十万元不等。这不包括建设供电线路的费用。
建设要求:
作为电网配用电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栓),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被测点多且分散、覆盖面广、通信距离短。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网络拓扑要求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的结构,因此,电动汽车充电桩(栓)通信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如下问题:
1、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要长期经受恶劣环境和较强的电磁干扰或噪音干扰的考验,并保持通信的畅通。
2、 建设费用——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建设费用及长期使用和维护的费用。
3、 双向通信——不仅能实现信息量的上传,还要实现控制量的下达。
4、多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随着以后终端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主站到子站、子站到终端之间通信对实现多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
5、 通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充电桩(栓)具有控制点面多、面广和分散的特点,要求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随着“ALL IP”网络技术趋势的发展以及电力运营业务的不断增长,需要考虑基于IP的业务承载,同时要求便于安装施工、调试、运行、维护。
充电桩充电注意事项:
1、请勿试图拆卸、维修、改装充电桩,如有维修、改装需求,请联系工作人员,不正当的操作可能会造成损坏、漏水、漏电等情况。
2、严禁在充电过程中拔卸枪头,确保充电过程中的人生和车辆安全。
3、使用过程中如有什么异常情况,可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所有输入输出电源。
4、如遇下雨打雷天气,请谨慎充电。
【拓展资料】
随着山西省属国企专业化重组动作频频,推进力度可谓空前,关于山西燃气集团与国新能源集团两大省属燃气龙头国企有望继续重组的传闻再度出现。虽然从目前进展来看,上述猜测仅止于传闻阶段,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毫无意外的是,关于两者未来如何重组、谁将主导的争论仍将“此起彼伏”,议论纷纷。
国新能源集团:2013年旗下山西天然气借壳联华合纤,实现集团燃气板块A股上市,后更名为“国新能源”。截至2019年末,燃气规模位于A股同行业前十。目前总市值50亿元左右。山西燃气集团:2016年山西蓝焰煤层气以资产置换的方式注入煤气化,后更名为“蓝焰控股”,为全国唯一的煤层气全产业链上市公司。目前总市值为77亿元左右。
国新能源集团:2019年集团公司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59亿元,全系统在岗员工年人均薪酬收入6.3万元。其中,在册员工17283人,在岗员工11730人,晋能划转待岗4187人。山西燃气集团:员工总数近13000人。晋煤集团2019年省内在岗员工平均收入为78485元。
2017年11月,山西燃气集团初步筹组方案意外泄露,整合方案涉及重组国新能源集团、晋煤集团等五大国企燃气资产;2018年2月,山西燃气集团重组方案最终敲定,整合重组晋煤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原山西能交投、山煤集团四国企燃气资产,国新能源集团未纳入重组范围,晋煤集团明确燃气主业。
2019年4月,山西燃气集团首批燃气资产完成划转,首轮增资完成(同煤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西山煤电现金增资,国开金融、中国信达“股权下沉”);根据此前方案,截至目前,华润燃气、中石油昆仑燃气、香港中华煤气三大燃气龙头企业尚未完成增资,股改亦未完成;另外,与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合作,以及与国新能源等管网企业“联动”尚不明显。
信达国贸汽车集团的业务范围涵盖品牌4S经销、汽车供应链、汽车后市场服务、平行进口车、新能源汽车、道路救援、汽车俱乐部以及二手车鉴定和置换等。公司主要代理包括宝马、奥迪、雷克萨斯、凯迪拉克、英菲尼迪、大众、本田、日产、现代、福特、丰田、别克等23个品牌,项目公司数近50个。公司业务网点以福建为核心,涉及厦门、福州、泉州、福清、三明、南平等城市;省外网点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济南以及广东、浙江等全国多个省市,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