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禁运俄罗斯煤炭,多国开始全球“抢煤”,为什么会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

呆萌的电灯胆
丰富的玉米
2023-02-02 02:27:06

禁运俄罗斯煤炭,多国开始全球“抢煤”,为什么会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

最佳答案
懦弱的犀牛
鲤鱼花卷
2025-07-05 02:21:56

近期煤炭价格上涨,并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多国开始全球“抢煤”。现在多个国家开始禁运俄罗斯煤炭,其中有波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禁运俄罗斯的煤炭为什么会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其他国家的煤炭不足以弥补禁运俄罗斯煤炭的短缺吗?

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是因为其他国家对于俄罗斯的煤炭需求较高

各国对于俄罗斯的煤炭需求高主要体现在数据方面,其中,俄罗斯是日本第二大动力煤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炼焦煤进口来源国。欧盟各国煤炭进口量的45%来自俄罗斯,其中,德国进口俄罗斯煤炭的比例更高,达50%。德国环境行动组织首席执行官萨沙表示,很不幸的是,他们不能一夜之间摆脱这种依赖,有老旧的燃煤电厂必须恢复供电。

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是因为短时间之内很难找到其他国家的煤炭资源

禁运俄罗斯的煤炭之后,其他国家短时间之内很难找到其他煤炭资源进行补充。最终导致多国开始全球“抢煤”。其中,南非大型煤炭生产商爱索矿业表示,该公司目前的煤炭产能,已经被欧洲多国提前预定。与此同时,日本近期也在疯狂抢煤。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煤炭进口总量为1671.1万吨,同比增长15%。意大利能源专家德莫斯特内斯表示,未来2-3年内,意大利很难通过多元化进口渠道,来替代俄罗斯290亿立方米天然气,企业因为成本上涨,而陷入巨大困境。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煤炭资源丰富,上述情况是禁运俄罗斯煤炭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反应。这种情况短期之内依然存在。希望冲突尽快平息。世界能够平安健康发展。

最新回答
风中的洋葱
跳跃的外套
2025-07-05 02:21:56

欧洲买家正在从全球各地加快购买煤炭。欧洲各国3月从美国进口了80.9万吨煤炭,从哥伦比亚进口了总量为130万吨的煤炭,从南非进口了28.7万吨煤炭。总进口量同比增长40.5%。与此同时,日本近期也在疯狂抢煤。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煤炭进口总量为1671.1万吨,同比增长15%。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无视美国警告,趁机抢购俄罗斯煤炭,印度3月份超过66%的煤炭进口量来自俄罗斯,印度计划将俄罗斯焦煤的进口量再增加一倍。

俄罗斯煤炭被禁运,哪些国家开启“全球抢煤”模式?

1、日本

日本本土的资源很匮乏,近代工业化崛起之后,日本在海外大规模扩张的时候,也加紧掠夺海外的各种资源,以促进本国的工业发展,除了木材、粮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美国禁止俄罗斯煤炭,日本只能违背美国大量采购煤炭。

2、印度

尽管早在2013年的时候,“电荒”就已经开始出现,印度政府也一直宣称将进一步缓解“电荒”压力,重视开发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并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但是,印度70%的电力都是烧煤来提供,没有煤,这就意味着印度要没有电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度大部分电力依靠烧煤发电这个事实基本没有动摇。印度身为俄罗斯的邻居要点煤怎么了,而且印度是唯一一个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根本没在怕的。

后记:表面上现在是说美国抵制俄罗斯,其实俄罗斯是美国所必须的,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粮食、煤炭。欧洲那个国家说不完全依靠俄罗斯呢,到底是谁抵制谁呢?而且,欧洲现在大范围都有粮食危机,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爆发战争,导致两个粮食大国,无法出售,剩下支持美国的欧美国家呢,真的是兵败如山倒。

欢呼的可乐
妩媚的酸奶
2025-07-05 02:21:56

     七国集团宣布将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使得俄罗斯石油供给未来或将面临不确定性。

       据媒体报道,七国集团领导人在8日视频会晤后,集体发表声明称,七国将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包括逐步停止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这份声明表示,各方将确保上述举措得到及时有序落实,同时确保各国有足够时间寻找替代能源供给。在此过程中,七国集团将与伙伴国家共同努力,确保稳定、可持续的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者可负担的价格,并加速向清洁能源过渡的进程。声明说,七国集团将禁止或阻止向俄罗斯提供其依赖的“关键服务”、加大对俄方个人制裁力度、进一步打击俄罗斯银行业等。

     小伙伴们知道,自2月24日俄乌爆发军事冲突后,俄方在战场上的目标,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主要是要消除乌克兰对俄方的威胁能力。目前,俄方在军事等方面的确已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俄罗斯也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以及日前七国集团宣布,将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下面,我们和小伙伴们共同聊聊,制裁将对俄罗斯带来哪些影响吧。

     俄罗斯将面临西方对其进行的长期历史性制裁。小伙伴们知道,自俄乌战争爆发一个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密集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而且制裁手段无所不及,竟然连俄罗斯出口的猫狗等都被列入制裁名单之列。据不完全统计,但就全球范围内实施的制裁数量而言,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共计7000余项。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数量,现在位列全球第一,所有的制裁措施都是立即执行。因此,俄乌冲突结束后,俄罗斯将面临西方等国家对其长期的历史性制裁,将对其经济、政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为应对西方等国家制裁,目前俄罗斯已经采取对资本流动进行了限制,如禁止外国投资者出售证券,禁止他们从俄罗斯金融系统中撤出资金,以及在能源交易中,俄方将只接受以卢布支付等反制措施,但面对西方众多、长期的历史性制裁,俄罗斯的承受能力,以及制裁产生的滞后效应很难预见。

     七国集团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使得俄罗斯石油供给,未来或将面临不确定性。小伙伴们知道,七国领导人在这份联合声明中表示,承诺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包括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今年3月初,美国已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并禁止美国个人和实体对俄罗斯能源行业的新投资,禁止或以其他方式阻止向俄罗斯提供其依赖的关键服务。此次七国集团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包括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使得俄罗斯石油供给,未来或将面临不确定性。

     总之,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面临西方将对其进行长期的历史性制裁,此次七国集团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使得俄罗斯石油供给,未来或将面临不确定性。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任重道远。我认为,如果对俄制裁进一步升级,还可能会引发全球经贸、金融、能源等严重危机,使本已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小伙伴们也知道,目前,世界霸权、一家独大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任何战争和制裁,都不可能为人类带来和平。

强健的便当
凶狠的小蝴蝶
2025-07-05 02:21:56
华盛顿当地时间3月11日,拜登对俄贸易制裁大棒终于落下。据环球网报道:拜登在白宫罗斯福厅发表讲话,讲话内容的重点就是此前一天白宫消息人士对美媒透露的取消美国与俄罗斯正常贸易关系。

拜登在讲话中称:美国将大幅降低与俄罗斯的贸易联系,并禁止进口俄罗斯海鲜、酒类和钻石。美国与欧洲盟友一道共同协调采取对俄贸易制裁政策,取消俄罗斯的“最惠国”地位。同时拜登还表示:美国正在切断昂贵的手表、 汽车 和服装等高端奢侈品向俄罗斯的出口。

此前拜登政府一直遭受到来自国会两党的压力,要求对俄采取更为严厉的贸易制裁措施。而就在拜登在白宫发表讲话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国会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会很快也将通过相关立法,配合拜登的对俄新制裁举措。

最惠国地位一直是全球贸易的基准,确保世界贸易组织内的国家受到类似对待。目前被美国排除在“最惠国”待遇之外的除了俄罗斯,还有古巴和朝鲜。

那么3月11日拜登颁布的对俄贸易制裁措施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呢?根据美联社的报道:这次撤销主要具有象征意义,显示美国会继续动用经济和金融手段扩大对俄制裁,以此表达对于乌克兰的强力支持。根据白宫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先对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禁令已经切断了约60%美国从该国进口的商品,而对于俄罗斯频频向美国出口的发动机以及相关化学产品,俄方已经明令禁止对美出口。俄美两国的贸易合作领域已经少之又少。周五宣布的新进口禁令加起来仅仅只有10多亿美元。

根据美国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俄罗斯在 12 月向美国出口伏特加还不到出口总量的1%,而海产品不足2%。同时华盛顿进步政策研究所也发表文章称:由于俄罗斯对美国的出口主要是自然资源,因此他们通常不会因为失去“最惠国”贸易地位而面临关税增加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此次讲话中,除了重点放到了取消俄罗斯贸易商品的“最惠国”待遇外,还突然提到化学武器。拜登在讲话中警告道:如果俄罗斯确定要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他将付出沉重代价。

此前在叙利亚战争期间,美国就曾以“化武”作为红线,此后多次出现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反对派的事件,但最后都证实是子虚乌有。而在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存在大规模化学武器”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而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还拿着一个小瓶子在安理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他手中的小瓶子就是美国所收集到的伊拉克拥有化武的证据,但截止到现在,也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化学武器,为此美国成为国际 社会 一大笑柄。

此次拜登政府再次警告俄罗斯使用化学武器很有可能是故技重施。根据专家的说法,俄罗斯完全没有使用化学武器的必要,一般情况下,在战场上只有弱势的一方才会出此下策,尽管目前俄军进展受阻,但在战场上还是占尽优势,美国此举很有可能是想让俄罗斯陷入不利的国际舆论,使其遭受巨大的国际压力。

无心的小懒猪
重要的羊
2025-07-05 02:21:56

市民恐要瑟瑟发抖了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其次就是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再者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另外就是从委内瑞拉进口煤炭。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市民恐要瑟瑟发抖了,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

一、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 

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 ,对于欧洲地区而言他们在担心对应的冬天应该如何度过,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天然气或者煤炭是无法进行供暖的,这样子对于欧洲地区的人民都是不利的。

二、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 

其次就是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 ,对于俄罗斯而言欧盟还是有对应的应对措施的因为他们的老大美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三、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再者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对于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欧洲地区的国家本身与巴西的关系就是不错的,所以巴西也是愿意提供对应的煤炭给他们的。

四、从委内瑞拉进口煤炭 

另外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之所以需要从委内瑞拉进口大量的煤炭就是这样子可以使得欧洲地区的一些煤炭资源需求得到缓解,毕竟委内瑞拉是一个煤炭大国,同时委内瑞拉很需要资金来建设国家的基础设施。

欧洲国家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发展,因为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如果选择放弃了俄罗斯的煤炭资源就是需要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

生动的帆布鞋
孤独的香烟
2025-07-05 02:21:56

俄乌冲突一个多月来,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触发世界股市、汇市、原油、粮食、期货市场等剧烈动荡。美欧迅速宣布的对俄罗斯的“毁灭性制裁”,给俄罗斯经济、世界金融市场、能源、粮食、半导体芯片、 汽车 等供应链带来重大冲击。

“所有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和欧盟立即迅速宣布对俄实施“毁灭性制裁”:金融机构被SWIFT排除在外,央行的外汇储备被冻结,贸易最惠国待遇被取消,特定商品的进出口被限制,相关个人的境外财产被控制……西方国家采取各项制裁措施超过5000项,其广度、深度和力度史无前例,直接导致俄罗斯卢布汇率暴跌、资产价格跳水、信用评级大降、跨国公司撤离。俄罗斯则毫不示弱也采取强硬反制裁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俄乌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制裁与反制裁有可能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分析指出,俄罗斯和乌克兰当然会是这场冲突的经济和金融影响以及滞胀冲击的最大受害者,其次则是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盟,然后影响到其他国家,“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所有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

俄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制裁与反制裁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目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都开始禁止或者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但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原油出口分别占全球的26%、8%和12%。冲突爆发以来,国际能源市场大幅动荡,原油、天然气价格飙升,对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的经济影响极大,特别是欧盟对俄罗斯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度分别为30%和39%,而德国则高达35%和55%。

白明认为,原油危机这一结构性问题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其他能源供应国增加能源生产而出现改变。现有的世界油气供应链出现重大打乱和中断,对世界能源格局和经济增长将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在国际粮食市场,粮价已经持续暴涨。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认为,俄乌冲突将增加世界粮食危机的发生可能,许多低收入国家首当其冲。据介绍,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两者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玉米出口的约20%,冲突升级导致供给运输受阻,大量从俄、乌两国进口粮食的中东和北非国家受到极大影响。另外,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均为化肥出口大国,这方面的出口限制对全球粮食供应的间接影响也不可低估。

梁国勇表示,目前俄乌粮食出口受影响可能只是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前奏。由于能源价格上升将会提升粮食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今年农业收成存储,粮食危机的威胁将延伸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

另外,俄乌两国在钯、钛、铝和镍等工业金属以及半导体生产制程必需的惰性气体氖等的全球产量和出口量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冲突爆发以来,国际市场上工业金属价格暴涨,相关指数飙升。据穆迪公司报告称,如俄乌危机持续将严重威胁到世界半导体产业,同时俄罗斯是世界航空航天工业依靠的若干关键金属的重要来源,欧美发达国家的航空航天工业势必受到重大影响。

王辉耀提醒说,虽然俄罗斯只占全球经济的3%,乌克兰似乎更“微不足道”,但由此认为俄乌冲突只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轻微和暂时的经济和金融影响是不现实的。 历史 上,1973年实施石油禁运的阿拉伯国家和1979年爆发革命的伊朗在全球GDP中的份额比今天的俄罗斯还要小,但其对世界经济的走向影响深远,从 历史 经验来看俄乌冲突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不可低估。

“发达国家将因为与俄罗斯的‘脱钩’不得不在短期内承受大幅通胀的冲击,发展中国家摆脱疫情影响实现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放慢,受冲突局面及其连锁效应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都将因为发生阶段改变,其影响将是长远的。”王辉耀说。

美国渔翁得利?

何伟文表示,除地缘政治上的收益外,美国还可以从俄欧矛盾中收获巨大经济利益。此前,欧洲天然气供应的40%以上来自俄罗斯,俄乌冲突之后,美国将大大增加天然气对欧洲出口。俄乌矛盾还将压低俄欧贸易,打击欧盟的经济复苏。“这只能是美国所需要的,因为相当庞大的双边贸易关系是影响欧盟对俄强硬的障碍。”何伟文指出。

在资本市场上,俄欧矛盾增强了美元地位并吸引世界资本流入美国。“过去20年美国参与或者主导的几次地缘政治危机,无一例外都增强了美元的地位。此次乌克兰危机后,预计美元的地位将得到双重加强,一是更值得持有,二是美国成了避风港。”何伟文分析说。

乌克兰危机还会为美国的国内军工复合体带来可观利润。随着战事持续,美国、德国及其他北约国家纷纷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更重要的是,它使欧洲国家对欧洲安全产生了极大的焦虑,大大增加了对北约乃至对美国的依赖。北约国家纷纷增加军费恐怕是势在必行。这对美国军工复合体对欧销售武器装备和相关服务是难得的机会。”何伟文表示。

但何伟文也强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虽然美国会短时间获利,但是长期来看也将滑向滞胀性增长衰退。以能源为例,美国虽然只有8%的石油和成品油进口来自俄罗斯,但美国经济自去年以来一直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势必会加剧这一走势。“俄乌冲突、制裁与反制裁如果长期持续,都会不可避免地既伤害俄罗斯又伤害美国、西方和新兴市场。”何伟文说。

中国如何应对?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国际石油等矿产资源价格猛涨,粮食价格猛涨。同时,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给国际金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中国作为石油最大输入国,多种原材料、粮食的主要进口国,势必受到影响。但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宏大,产业链完整,内在动力韧性极强并保持中高速增长,他对中国GDP5.5%的增长目标持乐观意见,“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把目标定在5.5%左右是实事求是的。”林毅夫认为,中国还将是对全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还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源。

何伟文表示,对中国来说,短期内中国受到俄乌战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源价格上涨引发能源、交通、化工等上游产业波动,伴随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一趋势将传导到制造业和产业链下游,带动生产成本和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另外,受制于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对中国企业带来次级制裁,中俄贸易短期内也将承受一定压力。如果俄乌冲突继续延长,则中方可能会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

白明指出,由于俄乌冲突带来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根本性改变,经过俄乌危机,欧洲将客观上有着扩大对华合作的需求,特别是向中国出口、相互投资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合作,欧洲转向亚洲和中国是欧盟维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欧盟展开经济合作将给中方带来新的机遇。

怕黑的鱼
老实的苗条
2025-07-05 02:21:56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及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煤炭设置的120天的过渡期,将会在2022年8月10日的夜晚期满结束,这也就表示着欧盟将会对俄罗斯进行新的一轮制裁,行动在2022年4月7日的时候,欧盟就决定要对俄罗斯进行煤探禁运的制裁。根据相关人员的报道来看,欧盟委员会在开始的时候表示给成员国90天的时间作为过渡期,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要求才将这个期限延长至120天。但是此次禁运俄罗斯煤炭的行动不一定能够真正能遏制住俄罗斯,但是很有可能会使欧盟反遭其噬,威胁到自己的能源以及经济。

欧盟的成员国曾在4月的时候就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俄罗斯煤炭及实行禁运,并且给重阳国120天的过渡期。但是根据我国的一些提交报告来看的话,如果停止对俄罗斯煤炭的购入进口,则会导致国家内出现煤炭短缺的情况,甚至要关闭一些发电厂,而且会使国家内的煤炭成本提高也就是用电费用,也会随之而提高。而欧盟每年需要进口来自俄罗斯的煤炭约为45%左右。而且制裁煤炭的话,相较于其他能源来看的话容易一些也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较小。

俄罗斯的相关报告表示煤炭的出口额仅仅只占了俄罗斯出口贸易额的3.5%左右,也就是表示俄国出口的众多煤炭中仅仅只有1/4运往了欧盟。而欧盟因为经历了俄罗斯的煤炭,也不得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进口煤炭,那么成本就会这么高。但是俄罗斯还有另外的广阔市场,这仅仅只占俄罗斯不足5%的出口贸易额显然对俄罗斯的影响没那么大,反而会使自己国内的经济压力都受到影响。

就目前来看,欧盟国家因为很长期都在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那么如今采取此种行动中会使自身的躁动非常严重的影响通货膨胀也会加剧,以及一些供应链问题都会出现,经济也会遭受到反噬。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会对俄罗斯的经济遭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不一定就能完全遏制住俄罗斯,反而会使自己的经济受到影响,甚至说是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