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比重是多少?
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1.堆比重,块状燃料的重量与其堆积体积相等的水重量之比称为堆比重。
2.假比重,也被称为视比重,就是煤料块的重置与料块的实际体积相等的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假比重。
3.真比重,是试料重量与其致密物料,除去内部及外部空隙与同体积水重量之比为真比重。
煤的比重大小与其生成年代有关,年轻的煤比重小,年老的无烟煤比重就大_粒度在15~100毫米之间的无烟块煤,其堆比重为0.90-1.10,假比重为1.59、真比重为1.67,焦炭的假比重为1.05~1.30、真比重为1.8-2.0。
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或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与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液体或固体的比重说明了它们在另一种流体中是下沉还是漂浮。
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比重简写为s.g.
密度是有量纲的量,比重是无量纲的量。
①物质干燥完全密实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叫做该物质的比重。
②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逐年增长。
补充:中国在有些书籍中,把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重量也译成比重。它大体也能指示物体在水中的沉或浮,通称它为单位体积重量,可用符号ω表示。ω和s.g.有所不同。ω和密度ρ之间的关系为ω=ρg,式中g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随地区和高度不同而变化,所以ω也随着变化。
地质
地质上矿物的重量与4℃时相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比,称为矿物的比重。矿物的化学成分中若含有原子量大的元素或者矿物的内部结构中原子或离子堆积比较紧密则比重较大;反之比重较小。大多数矿物比重介于2.5-4之间;一些重金属矿物常在5-8之间;极少数矿物(如铂族矿物)可达到23.
石油
比重是指美国石油学会比重或API重力,是比较液体石油与水熟轻熟重的量度数据。如果液体石油的API重力大于10时,它比水轻并漂浮在水上,如果低于10,它是较重。因此,API比重可视为液体石油和水的密度的相对密度。它亦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石油的相对密度。例如,如果一种液体石油浮于另一种石油之上,表示其密度较低,其具较高API。
煤占77。0%,天然气占10。3%,油占9。3%。
油和天然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是全球能源主体,预计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保持在70%左右。
石油主要被炼化用来作为成品油,广泛用于机动车、船、飞机等领域,占比达到60%左右,其次,部分成分被用于生产树脂、橡胶、纤维等生活材料,占比约为15%。
永远主要分为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世界第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是一个由高到低的消耗趋势。
工业革命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又获得迅速发展。目前,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已成为世界能源的主体。据《2000世界能源统计评论》资料,199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是石油40.5%,天然气24%,煤炭25%,核能8%,可再生能源2.5%。
由此可见,化石燃料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的89.5%。能源结构的这种现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产业革命后的200年中,煤炭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能源。
扩展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开始增加,并在20世纪60年代超过了煤炭。此后,石油和煤炭的比重缓慢下降,而天然气的比重有所上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存的格局。
虽然化石能源是目前的主要能源来源,但大规模、低效的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许多专家指出,目前的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按照当前能源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能源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石油的发热量变化幅度在(9 000~11 000)×4187焦/千克之问。而标准煤的发热量是7000×4187焦/千克,所以一吨石油相当于1.29~1.57吨标准煤。
煤炭价格相对于原油,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强的趋势。每吨价格,煤炭从原油的五分之一,逐渐上升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煤炭。
煤炭的消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煤炭时代。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成为一名晚了近百年的世界石油消费国俱乐部里的“新生”力量。中国海关总署2013年1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有专家预判,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到2.85亿吨左右,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可能突破60%。
扩展资料: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地区(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个国家共占29%,上述7 国或地区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石油储量的63倍以上,世界上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炭的主要生产国。
因此,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富煤、缺油、少气。我国煤储藏量达6000亿吨,居世界第三位。除了煤之外,按人均比其他两项都不容乐观,并且这两年石油、天然气大量进口,比例超过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