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新能源销量榜,特斯拉Model 3夺冠
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2月份的车市不出意外的暴跌,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显示,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5.0万辆,同比下降78.7%,环比下降85.4%,整体规模仅相当于2006年2月的水平。
而在新能源方面,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环比下降65.1%;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
特斯拉Model 3超神后,面临被起诉?
如上表所示,特斯拉Model 3应该是2月份吸引眼球的存在,回溯过往,这个品牌一路走来都充满了魔性,就算出了一大堆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被许多业内外人士看笑话,可他们家的车,还是卖得很稳。今年2月份,Model 3预估销量3900辆,比第2—4名的埃安(Aion S)、全新秦EV、北汽新能源EU系列加起来还多!今年1-2月总销量也达到6520辆,就表面成绩而言,还算可喜可贺。
不过在这样的成绩背后,还是有一大堆甩不掉的荒唐事。日前,马斯克针对“减配”事件在其推特上回应:“那些抱怨的人实际上并没有选装FSD功能,如果选装了FSD功能,特斯拉会为他们免费升级为HW3.0芯片。”
当然,国内Model3车主也不甘被戏耍,部分用户已在收集证据,准备集体上诉。
埃安(Aion S)/新秦EV旗鼓相当
埃安(Aion S)以微弱的差距胜过新秦EV,差距仅4辆:前者1433,后者1429。
其中埃安的硬性能占据上风,尺寸和轴距分别为4768/1880/1530mm和2750mm,动力参数为135kW/300N·m,续航分别为410km和510km。
全新秦EV则有价格优势——仅12.99万-17.48万元,电动机参数100kW/180N·m,续航分别为400km和421km。4675/1770/1500mm的空间配合2670mm的轴距也能营造出较为充裕的空间,加上丰富的配置,算对得起价格。
造车新势力依旧窘迫
虽说蔚来ES6和威马EX5位列6和7位,但销量也不过671和567辆,真算不上什么成绩,能创造的利润也是微乎其微,尤其相较于两个企业背后所承担的压力而言。
除此之外,传统势力受到的冲击也很大,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尤其是小型代步级纯电车型,这样的情形一部分是特殊时期造成的,可也能反映出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理性,这对传统车企或为一次洗盘性质的冲击,可也不失为一个新机遇。
相信随着市场的复苏,各大车企的销量也会有所回升,对此,阿贵看车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什么是混动车型?
混动车型从是否需要插电来区分,可以分为
1)插电式混和动力(PHEV):
代表车型:比亚迪唐、荣威eRX5
重要特征:电池容量大、外接电源充电、支持长行程纯电续航。
目前的主流混动车型即为此类车型,他们既能实现较长距离的纯电动行驶,同时又可以不受充电桩及电池容量的限制,以较低的油耗实现混合动力行驶。在下认为插电式混动是目前电池技术不完善但当地牌照及限行政策下的“过度产物”,但不失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短途用电,长途用车”,可以申请新能源号牌。
2)油电混和动力(HEV):
代表车型:雷凌双擎、雅阁锐·混动等
重要特征: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电池容量较小、纯电续航里程短。
最早出现的混动车型,这类混动车型的最大特点是无需充电,跟用一般的燃油车完全一样,平常只需要加油就行。好处是比起燃油车,有显著的节油功效。但是不属于新能源车型,无法申请新能源号牌!!!
二、动力系统的差别
油电混HEV:
一台“阿特金森发动机”+行星齿轮机构+一套电动机系统+一套能源能源分配管理系统=丰田的THS是的这是一套“超神”的混动系统,如果你是一个机械狂热者,恭喜你,它会让你感叹设计的精妙。
电动机与发动机间的完美互补,在低速、起步、上坡时,电动机则会发挥出它的扭矩优势,提供更加直接的扭力。巡航和高速行驶,发动机扮演主角,提供动力,同时也为电池充电。但是作为一个驾驶者,感觉有点平淡如水,同时价格也是蛮感人(赶人)。不能上绿牌,为啥不买个纯油车呢。至于节油,溢价出来的钱也够加油了,who cares!
插混PHEV:
一台发动机+一台电动机组+一个电池组+外接电池控制=PHEV
动力上,在原来发动机动力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了电动机动力体系。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0-100%的电动机介入动力。但是说实话,家附近没有充电桩的话,油耗还是蛮感人的(毕竟多了半后备箱的电池)。为了新能源绿牌牌,真香。
三、从销量看热门车型
上面是乘联会的销售量数据,不知道咋选的时候,我一般就喜欢看看大家咋选。
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混动车型的销量冠军还是比亚迪的唐系列,不过因为车型升级,宝马5系的销量也迅猛提升。
哈哈,从这个方面也坚定了我的选择-宝马5系Le,虽然我就是冲着绿牌牌去的(之前的油车不是本地牌)。
首先是外形(外貌协会),有着和燃油款宝马5系一模一样的外观和内饰。其次,科技感上,宝马530Le的进气格栅能够主动地开闭,在冷车着车的时候进气格栅会自动的关闭从而帮助发动机的快速升温,真是仪式感爆棚。再者,试驾感受上,官方号称0-100 6.9S,实际体验上,确实有较强的起步推背感。这就足了(不是足疗)。
另外说下,目前的宝马5系Le都是67公里纯电续航的,据说在2020年新车型有望增加到100公里。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再等等吼。
至于其他具体车型就不在详细介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上网上多对比对比。
由于家里有辆混动了,还买了一辆纯电动(小鹏汽车),当时主要是想给家里领导买辆代步车,而领导又被小鹏的车顶摄像头、大前档玻璃给吸引到了,去看了一次之后,觉得和特斯拉挺像的,想玩一玩,也不贵,就买了这个(后来领导觉得有点晒,已变成我的专车了。最近车展上的P7真心不错,啥时有空,去体验店看看内饰)
纵使特斯拉再怎么火爆,绝大部分消费者在入手一辆新能源车型时绕不开的品牌我想也就是比亚迪了。作为这个领域的长期领军者,比亚迪的每款新品都会引起消费者的强烈期盼。
比亚迪汉在今年的火爆程度自然不必多言,以至于拿到汉EV四驱高性能版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发布那会的新鲜劲,但营业这事不分早晚,还是需要好好体验一番。但这一试,我觉得比亚迪变了。
汉的优势?绝美的外形?说实话作为一款旗舰级新能源车型,再加上玩转了多年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汉的外形不说让人惊艳至少也是水准之上,见仁见智的东西大家自行品味,不再赘述。此次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消费者为什么会选择购买一辆汉?如果只是为了代步,15万以内新能源车型比比皆是,选择花二线豪华品牌中型车的价格去入手汉,想必对于其舒适性以及档次感方面还是有着一定期盼。
在我看来,汉此次一大提升在于细节,这也是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没有做好的地方。首先弹出式的门把手,虽然许多新势力都在用,但汉的人体工学做得不错,握持感饱满,在弹出时候也不会过猛弄痛手,可谓降低了风阻的同时还提升了格调。
其次是内饰材质方面得益于前奔驰设计师的加盟,一些让人熟悉的深色木纹的材质变得随处可见,大幅度提升了车厢质感,但它也是不是简单地照搬,在中控右侧加入了氛围灯装饰面板,可以随着用车场景变化而显示不同的灯光效果。
最后便是车辆整体的钣金质量有了极大提升,恰逢同行携带了专业仪器,测出的结果汉的车漆厚度一致性以及钣金接缝的均匀度已经堪比奥迪这样以精细著称的一线豪华品牌。
另一大亮点便是在于后排的表现,这个价位新能源车型很少有得高分的,但汉的表现有点“超神”的意思,腿部空间我觉得与奥迪A6L基本持平宽裕无比;人体工学舒服得无可挑剔堪比宝马5系,坐垫也足够长。
最后加上奔驰E级那般的大范围角度调节和宽大的中央扶手,汉的后排我甚至觉得完全不输豪华品牌中大型车,如果看重乘坐舒适性的朋友一定不容错过。
汉开起来怎么样?相信许多潜在消费者很关心这一点。如果按照以往驾驶比亚迪的经验来看,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无疑是合格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需3.9s,550km的标称续航里程只要你的脚头不重都能达到甚至超越,但在底盘以及隔音上的表现有了明显进步。
首先是过滤震动的能力丝毫没有受到19英寸轮圈的影响,干脆没有余震;其次在连续的S型超车中甚至让我想起了高性能版的Model?3,没想到这台接近2.2吨的车居然能有如此爽快的体验,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种操控表现已经足够;最后便是整车的噪音控制让人十分满意,怠速噪音甚至不到40分贝,而在80km/h的速度以内,印象里可以媲美宝马5系的隔音表现,只是经过有高低差的接缝,悬挂声音还是略显明显。
回到最初的话题,比亚迪变了,变得不再特别依赖于自己拔尖的电池技术,而是在细节以及舒适性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后两者也是一辆豪华车与一辆好车最大的区别。所以汉出现的意义,不仅提供了之价位相匹配甚至越级的产品力,也为自主品牌树立了新的标准,只能说,新能源领军者的位置不是闹着玩的。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