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投资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横店东磁(002056)、金风科技(002202)和宝新能源(000690)等。
本文核心内容:新能源行业整体融资情况、单笔融资情况、投融资轮次、投融资区域分布、融资产品、投资主体、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全球新能源行业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
1、新能源行业投融资热情持续高涨
根据IT桔子数据库,整体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金额及投资事件数量均呈波动递增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金额呈现直线上升,由2020年的722.17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016.28亿元,同比增长40.73%投资事件数量由2020年的71件增长至2021年的142件,同比增长100%。2021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及投融资金额均达到历史峰值,行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截至2022年6月17日,中国新能源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共89件,已超过2020年全年
投融资事件数量总和累计投融资金额高达487.54亿元,达到近年来第三高点。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17日,下同。
2、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单笔投融资金额梯级分布较为明显,2020年7月18日,宁德时代定增募资,得到了由高瓴领头,本田、JPMorgan、国泰君安、UBS瑞银、太平洋保险和北信瑞丰基金认购的共计197亿元融资2021年6月10日,三峡新能源(三峡能源.600905)IPO上市,融资金额更是达到225亿元,行业单笔投融资事件金额也达到历史峰值。
反观2015-2019年,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投资金额较小,单笔事件投融资金额均未超过50亿元(2018年最高单笔投融资金额为50.0亿元)2015和2017两年更是未超过10亿元。
从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行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寥寥无几。根据前文的分析,尽管自2020年起,新能源行业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水涨船高,但是结合轮次分析来看,主要由于当年新能源行业处于“风口”,普遍存在融资的早期创业公司融资上涨的情况,2021年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3、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上海和浙江
从新能源行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江苏省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6月17日累计达到113起,其中2021年全年江苏省新能源行业累计融资事件达到17起,而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行业融资事件总计136起,由此江苏省的新能源行业投融资活跃度可见一斑。
4、新能源行业投融资集中于锂电池相关产品及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领域
2021-2022年6月17日,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汇总如下: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下同其他燃料、能源电池包括风能、火能、动力电池等燃料及能源电池。
从2021-2022年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及业务分析,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投资热点一直为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以及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并且以锂电池及相关产品为主:2021年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38.29%,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31.23%2022年1-6月锂电池及相关产品投融资事件占比29.33%,新能源产品及技术研发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17.20%。
5、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行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占比超50%代表性投资主体有中金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和高瓴创投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中石化、比亚迪、小米集团、中国中车和宁德时代等等,占比21.40%。
6、新能源行业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多,目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查询到相关产业基金共13家,分别为:白城市创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鹏行远新能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创(北京)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宇曜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燊泰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中船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怡珀新能源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华迪新能源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新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丰新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无锡江南仁和新能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其管理规模分别以0-5亿元为主。
注:查询时间为2022年6月17日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较多,从全球的角度分析,目前兼并重组的类型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8、新能源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45问
新能源领域可以做哪些项目?
5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将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新能源项目迎来了新一波的政策大力支持。
一、什么是新能源?
谈到新能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 等直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消费产品、设施,但实际上新能源远不止如此,新能源是指 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指 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 ,如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 等。
二、新能源领域可以做哪些项目?
5月30日,国务院转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主要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
根据《方案》,未来新能源领域政府投资主要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
(1)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2)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
(3)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
(4)沙漠、戈壁、荒漠、近岸、深远海风电、光伏项目
(二)工业和建筑领域新能源开发项目
(1)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2)太阳能与建筑深度融合发展
(三)新能源储能及能源输送
(1)新型储能项目
(2)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电网工程
(3)新能源接网及送出工程
(四)生态环境保护类新能源
(1)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供暖
(2)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五)新能源 科技 创新与产业升级
(1)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室和研发平台
三、专项债券支持哪些新能源项目?
国家明确将新能源项目纳入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多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提出要谋划、储备、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
那专项债券支持哪些新能源项目呢?
根据当前政策和实操,目前新能源项目暂无明确的负面清单,且新能源项目大多有确定的项目收益,满足 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要求, 所以 上述提到的项目均具有申请专项债券支持的可行性 ,但是一定要注意专项债券是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债券,所以 项目收益需要能够覆盖债券本息 。
当前国家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大规模发行政府专项债券的机遇难得,利用专项债券支持新能源项目建设迎来重大机遇,建议各地区可抢抓当前机遇,谋划、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努力多争取债券资金,促进经济 社会 高质量发展。
不过这个风险,并不算太严重。一方面,估值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很多人所谓的太贵,其实就是看市盈率或者市净率高低,特别是市盈率。但其实市盈率并不能很好的评估成长股是贵还是便宜。
行业中一定会出现很多公司去蹭新能源概念的,比如随便购买一点垃圾资产就说自己也是新能源公司了,或者向新能源行业转型。
在行情火热的时候,对此市场一定了先炒了再说,管它死后洪水滔天。 对此类并非新能源行业的公司,或者没有真正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大发展的概念股,风险就是比较大的。
鬼知道它们现在吹的泡泡后面能不能成为现实,而且从生活经验来看,最终能把吹的牛实现的公司一定是极少数。
现在全球逐渐迎来光伏和风电的平价上网时代,未来的发展会持续加速,而中国具备完整的光伏产业链,甚至在绝大多数行业里都是垄断性的,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越快,中国就越受益。
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汽车本来就是十万亿级别的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汽车工业,此前中国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尤其是内燃机技术不够强,导致汽车工业一直比较弱,尤其在高端汽车领域,完全是被吊打的存在。
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站在比较领先的位置,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且还诞生了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汽车整车厂商。
相反欧日韩等传统燃油汽车强国,竞争颓势却越发凸显,按这样的趋势下去,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完全有可能复制中国手机的传奇,席卷全球。
在新能源这样的明牌大机会之下,踏空才是最大的风险!
二是新能源电厂。在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火电厂亏损累累。于是国内的火电厂这两年开始加速转型,在光伏、风电领域加大投资。目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看不见收益很正常。待未来装机规模起来后,则有望实现度电成本降至0.1元以下。
大中矿业160亿布局新能源,我认为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从目前的局势来看,新能源板块是很值得投资的,可以用潜力无限来形容,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进入大众的生活之后,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新能源已然成为了当下全球火爆的热门产业之一,所以有很多资本蜂拥而至,加入其中也只是想要多分一杯羹而已。大中矿业选择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是非常明智的。
大中矿业160亿布局新能源,引发大众热议
大中矿业在新能源行业中投资160亿元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与热议,我觉得新能源板块是特别值得投资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新能源都已经成为了当下的朝阳行业。这一次投资,将会有很大可能为大中矿业带来丰厚的回报。其实早些时候,大中矿业就开始关注新能源行业,并且积极布局相关的业务领域,以此来实现运筹帷幄的战略资源储备。
现如今,全球的新能源产业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着,尤其是其中的锂矿更是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核心需求。大中矿业的加入可以利用企业自身拥有的丰富锂矿资源,从多个方面布局,在新能源领域中积极迈向更好的明天。
大中矿业投资新能源领域乃是明智之举
总体来说,这一次大中矿业的投资是合情合理,并且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因为新能源板块是指的投资的,所以他们的加入也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觉得这样做能够实现双赢,有助于企业的优势互补,这次投资的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但是大家都猜测,大中矿业并不会失算,应该会有很大的可能收获理想的利润与回报。
易车讯 9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为了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汇笼、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转型升级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确实存在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辛国斌表示,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共同选择。近年来,中国顺应汽车产业的变革趋势,统筹推进技术创新,加力引导应用消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关键领域实现了一些突破,整车的正向研发体系基本形成。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397万辆和386万辆,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22.9%,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些成绩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为了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汇笼、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转型升级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确实存在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产业的成长、成熟,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消化解决。当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加强政策法规协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新任务,这些都是需要今后加力去解决的。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布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后续将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新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各方协力、完善支持政策,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把相关问题研究透、解决好。
二是优化配套环境。要持续支持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加快充换电、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优化新能源汽车实施的“双积分”管理办法,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要进一步细化法规和管理要求,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没有产业安全就没有产业发展,所以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同时,我们还要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我们已经做出了统筹安排,推动这个产业进一步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2年8月汽车销量榜单已经正式登陆易车App“销量榜”,了解更多新车销量数据,请关注易车App。
产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1、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活动较为平稳
根据IT桔子数据库,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投融资热度波动上升,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融资热度为近年来最高,事件为83起,涉及金额832.0亿元。截至2022年10月8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融资事件67起,融资金额为374.9亿元。
注:上述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10月8日,下同。
2、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单笔融资金额波动较大,最低为1.1亿元/起,最高为2021年的10.0亿元/起。截至2022年10月8日,2022年目前单笔融资金额为5.6亿元。
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轮次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轮次仍然处于早期阶段,C轮后的融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前文的分析,201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事件数量先下降后上升,2021年作为近年来热度最高的年份,轮次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
3、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集中在北京等地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融资区域来看,目前北京市的融资企业最多,2015-2022年10月累计达到106起。其次为上海市,同时间段内累计投融资事件数量为95起。
4、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集中在原材料及零部件类型企业
2021年-2022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投融资事件如下:
从2021年-2022年10月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分析,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及零部件类型的企业,其次为整车制造的企业,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企业投融资事件数量相对较少。
5、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者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根据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主体的总结,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主体主要以投资类为主,代表性投资主体有红杉资本、深创投、软银中国资本等等实业类的投资主体有宁德时代、科泰电源、本田汽车等。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涌现了诸多的个人投资者,主要轮次在天使轮。
6、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
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比较少,依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与新能源汽车强相关的产业基金共计6个,最高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整体大部分基金规模也在该区间。
注:带“*”号的机构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
7、新能源汽车企业横向收购扩大规模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事件主要为中游企业横向并购同行企业进行业务的扩大和产能的扩充,也有新能源汽车中游企业后向一体化收购,向原材料和零部件领域布局。其中最成功的收购事件,为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且吉利在全球的收购动作频频,2022年收购高端汽车品牌阿斯顿马丁7.60%的股权。
8、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总结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