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去神华煤矿,神华洗煤厂,还有火电厂,哪个更有前景?
当前,煤矿进入应用高峰期,但就前景看。煤与环境的矛盾性及煤自身的不可再生性,煤电必将在将来被其他代替,你说的都跟煤相关的工作,所以我只能说还是火电厂较好些。因为电厂的环境较好,待遇也不错。
怎么给你说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吧!大型的电力集团电厂(如五大集团下属电厂)就好比是正规军,而且它们中也有中央军(如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和杂牌军(很多的空壳电厂,这里就不点名啦)的区别,做同样工作的员工待遇可以差几倍,甚至是十几倍。至于是煤矿上的电厂,它们基本上都是野路子,随时面临被国家取缔的风险,员工的未来发展,工资待遇,根本没法和你所说的普通电厂相提并论。
1、要是有资源的,利润就高些,因为开采的本身成本没有太多的增加,但煤价一直上涨,利润自然就高了。
2、要是没有资源,就是二倒甚至三倒贩,那就看你的运作能力了,从矿上买煤(原料)、运输(物流)、到供方(化验、结算钱)三个环节都可以赚钱,当然每个环节也都有风险和陷阱。
3、给电厂送煤关键不是一吨赚多少,而在于量有多少,电煤是个以量取胜的地方。如一个两台60万的机组,年耗煤量400万吨左右,有量就好办事了,只要有利就可以做。
建议资金量在500万以上,不然不好做的。
1、专门从煤矿上收煤,然后送到电厂,卖给周边的电厂。
2、赚钱多完全看行情,行情好500-800元/吨,在手里压一段时间就会涨到3000元/吨。
3、煤价大起大落,能成就一部分人,也能摧毁一部分人,国家出台了煤炭保供政策,电厂直接从煤矿拉煤,中间商的生意就被挤压了。
普通电厂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内地跟沿海差别太大。有的收入相差十倍之多,没办法比
煤矿的电厂呢,环境一般会比较恶劣,应该是叫坑口电厂吧。而且煤矿挖完之后,就比较难了。
普通电厂的话,要么进大集团的大电厂。小电厂的话就不如去燃油或气的私人小电厂,有的给的工资达到20000的
2、其次整体发热量(燃烧值)提高。
3、然后达到符合市场需要的发热量的煤炭就可以挣钱了。电厂是将某种形式的原始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固定设施或运输用电的动力厂。
首先是要消除外界对煤电的“刻板印象”,实事求是地认识煤电:尽管碳排水平相对较高,但整个电力系统目前无法离开煤电。
没有煤电的支撑,新能源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没有煤电的支撑,电力系统将失去安全稳定性保证;没有煤电的支撑,整个社会的用电成本将居高不下。
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的亏损额累计就超过900亿元。2012—2016年,煤电经营业绩随着煤价的大幅下行而有所好转,但2017年至今,行业再次出现大面积亏损。考虑到煤电在当前电力系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 长时间、大范围陷入经营困境显然有违常理。
解决方法:
1、资产整合
5大发电央企实施的资源整合,通过资产划拨和落后产能淘汰的手段,使得市场集中度提升,进行火电的供给侧改革。
2、提升议价水平
中央企业煤电资源整合过程中,牵头企业将整合区域内其他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资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话语权也会有所提升,这样的方法是利于降低煤炭采购成本以及避免市场化上网电价恶性竞争,也相当于提升点火价差。
3、淘汰落后产能
同时采取淘汰和关停落后产能的1/4到1/3的方法,来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通过此类整合供给的方法可以提升区域内火电整体利用小时数,以此来改善火电企业盈利。
目前西北五省仅是央企煤电资源整合的首批试点省份,大概率将继续推广至其他煤电亏损的省份,对全行业煤电企业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