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2019年的天齐锂业动荡,研判中国新能源全速大发展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制定趋于平缓,车用动力电池的污染和回收问题及中国锂矿藏锂行业发展实际情况,锂电材料头部选手天齐锂业在2019年亏损28亿元,300亿元有息负债压顶,还出现股价大跌流动性紧张。
援引广州日报2020年3月31日发布的《天齐锂业去年亏损超28亿元》一文部分内容:天齐锂业还在跌!截至3月30日,天齐锂业股价跌至18.41元,跌幅超9%。而2017年9月,天齐锂业的股价曾站在61元的高点,如今最新股价不到巅峰时的三成。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综合多方琐碎信息研读分析,溢价收购智利SQM23.77%股权,按照171亿美元估值收购,估值按照7.42倍pb溢价收购,而2017年碳酸锂市场价格最高约为16万元每吨,目前碳酸锂市场价格不足6万元每吨。由于投资资产减值导致的溢价降低,资产减值22亿元。对应的溢价收购产生的各项成本以及澳洲以及智利的相关税收政策增加企业税收开支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作为中国锂电原材料龙头企业,控制全球优质矿产资源是最重要的工作,收购澳大利亚泰利森51%股权,收购智利SQM23.77%股权,是基于长期看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领域发做出的决定。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制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退坡(最高达75%)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首度出现负增长;
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爆发,1、2月连续两个月平均增速超过90%以上,部分国家最大增速超60%,欧洲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已成定局;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美国两大新能源起车市场受短期疫情影响产销量受挫,欧洲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停滞。但是新冠疫情影响都是短期的,长期看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是必然的。
除去资产减值、税费、资金成本等短期问题,中长期看收购泰利森以及SQM对于持续稳定的控制全球核心锂资源,都是极具价值的。泰利森锂辉石矿提锂全成本不到4万元每吨,SQM盐湖提锂全成本仅不到3万元每吨,相较于国内部分企业(江西锂云母约6万元左右成本)成本优势极其明显。
当下,天齐锂业遭遇的亏损和债务等危机,就必须要与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和补贴政策整体研判: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的问题,全球动力电池在以中国的宁德时代,南朝鲜的LG化学、SK、SDI,日本的Panasonic等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一同努力下,以高镍8系列(NCM811)为主要发展、9系列(9:0.5:0.5)为前瞻探索方向的动力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2020年,宁德时代已经投入量产的高镍NCM811正极材料,采用CTP无模组封装技术的三元电池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实现了乘用车最大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800km,平均续航里程超过600km以上的水平,同时,由于钴金属比例的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成本将降至700元/kwh以下。
备注1:搭载技术指数相对保守的宁德时代CTP三元电池系统首款车型为BEIJING品牌的EU5 R550系列最新改型。
2020年,比亚迪在3月召开线上发布会,真实对外推出超级磷酸铁锂电芯+CTP无模组封装技术的刀片电池系统。由比亚迪旗下独立的佛迪分公司负责动力电池和涉及新能源整车核心技术研发、量产及对外销售业务。这意味着将安全作为基础方向牵引的刀片电池,将面向全球范围主流整车制造厂商(比亚迪与丰田组建的合资公司首款车型获将应用刀片电池系统)。
备注2:搭载能量密度160Wh/kg的刀片电池系统首款车型,为比亚迪6月推出的“汉”车族(包括EV和DM)。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有理由认为:
截至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较于全球汽车产销量不到2%。在2020年晚些时候至2021年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紧凑级车型成本将基本与对应燃油车型成本区域一致,全球新能源汽车爆发即将到来。
随着三元锂动力电池成本进一步下探,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至最高800公里以上,符合最新中国国标350千瓦快充技术(车载端)逐步普及,以及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上(充电桩端)的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将会大幅度的提升。
由于补贴政策的弱化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再次回归,安全性更出众的“铁电池”出货量反弹,成本优势凸出性能不足,中国及全球范围新能源整车发展趋于更加理性和平稳,具备与传统车直接抗衡的根本。
2020年预估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左右的水平,增长率超过50%。2021年增长率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以及全球范围新能源汽车全面替代将正式开启。
因此,与中国及全球新能源行业正转入良性且全速发展息息相关的天齐锂业于2019年遭遇的危机,不必过多解读。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南方电网并购智利的好处是一举使南方电网发展空间从大湄公河区域和港澳地区延伸到拉美地区,大大提升了南方电网公司国际化水平。2018年3月20日,南方电网官网发布消息称,智利当地时间3月19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股权交割会议上,正式确认南方电网以13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智利Transelec公司约27.8%的股权。
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发展水能原因:智利中南部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多,水量大;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能资源对技术要求不高。
发展太阳能原因:智利北部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地形平坦,便于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智利的能源发展原则及战略措施
1、可持续
智利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可持续、健康和环保(2011年参照欧盟标准修改火电站排放标准)。智利需要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智利南方水资源丰富,水电是能源发展的重点。今后几年智利非传统可再生能源将增加,应根据各自特点发展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用化石燃料发电仍是今后智利能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电力发展的重点是提高环保标准,使其成为清洁、安全和经济的能源。
2、着眼长远
智利是世界是较早在电力生产和消费系统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国家,私人资本参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近年来,受到干旱、天然气供应中断等因素影响,以煤炭和柴油为能源的发电量增加,此种发展趋势不符合长远发展战略;受天然气供应影响等,输电设施缺少长远考虑。不断升级的冲突致使一些项目拖延。
因此,需要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与环境部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从长远角度,对现行电力机制调整,增加竞争和公开性,使之更加安全和可信。
非传统可再生能源在智利电力中比重仍很低,发展此类能源是电力发展战略的重点。
20.257号促进非传统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到2024年此类能源要达到10%。智利本届政府将在年内修改法规,补充促进非传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措施,推动样板工程,争取今后10年内将这一比例翻一番。同期,争取今后10年内水电占比达到45%甚至48%。
智利本届政府不发展核电,但将继续推动其研究及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交流,为将来可能利用打下基础。
3、注重效能
由于能源价格居高,同时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安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能源有效性(EE)是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
提高能源的有效性一方面需要扩大能源供应,在发电、输电、变电各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同时也应降低需求,鼓励使用低耗能电器。
为提高能源有效性,将制定能源有效性认证体系,鼓励企业发展有效能源;制定电器和材料用电标准,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居民和公共照明用电使用效能;设立部际委员会,协调推动能源有效使用。
不仅如此,2017年,福田欧辉作为首个获得韩国新能源产品认证的中国新能源客车企业,欧辉纯电动公交一举获得韩国批量订单,并大批量服务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福田欧辉获得缅甸仰光公交公司100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大单,也是当年全国客车出口第一大单。2019年,福田欧辉客车在埃及、印度多批次交付。
2016年,智利政府批准了新的能源战略,目标为到2035年50%的电力来自新能源,2050年70%的发电来自新能源,预计可在2035年之前提前完成50%的目标。
智利位于阿塔卡马沙漠的El Romero太阳能电站是南美最大的光伏电站,总投资3.43亿美元,预计到2017年4月将产生196兆瓦电力,可满足25万家庭用电。该电站将帮助智利减少47.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El Romero将带动整个拉美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智利是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拉美国家,2015年装机容量达400兆瓦,并制订了太阳能应用标准。有预计称,2017年第一季度,智利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2.17兆瓦,2017年3月同比增加872兆瓦。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