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电的优点
水的重力被用于旋转涡轮机,涡轮机带动旋转发电机中的磁体发电,水能也被归类为可再生能源。它是最古老,最便宜和最简单的发电技术之一。
水电大致分为四类:常规(水坝),抽水蓄能,河流和近海(潮汐)。水电是世界三大电力来源之一,另外两个是燃烧化石燃料和核燃料。截至今天,它占世界总发电量的六分之一。
水力发电的优势
安全和清洁-与化石燃料等其他能源不同,它与核能、生物质能一样清洁绿色。这些发电厂不使用或释放燃料,因此不会排放任何温室气体。
可再生-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因为它利用地球的水发电。水以自然的形式被循环回到地球,没有任何污染。由于天然水循环,它永远不会耗尽。
成本效益-尽管建设成本巨大,水电是一个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因为维护和运营成本非常低。
灵活的来源-这是一个灵活的电力来源,因为这些发电厂可以根据能源需求迅速放大和缩小。水轮机的启动时间远远少于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
其他用途-由于水电项目形成了巨大的水库,因此这种水也可以用于灌溉和水产养殖。在大坝后面形成的湖泊可以用于水上运动和休闲活动等目的,使之成为旅游胜地,可以创造收益
水力发电,是由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水力发电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不过,水电站的建设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主要是造成耕地流失和人口流离失所。它们还破坏了相关河流的自然生态,影响了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以及淤积和侵蚀模式。
主要生态危害1.生态系统破坏
修建大型水坝和水库往往涉及到人员和野生动物的流离失所。而且水库会造成周围地区栖息地破碎化,往往加剧土地损失。
2.对环境影响
相比于太阳能等较为不环保,而且水库对环境有相当及不可逆转的影响及破坏。不过相对于化学能源来说还是很环保的。
3.排放温室气体
由于水坝一般很深,容易造成缺氧环境,例如坝底,生物的厌氧分解,以及动植物分解后形成甲烷,也有少量二氧化碳。这些都会加剧全球变暖。
不过水力发电消除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放,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灰尘和煤中的汞等污染物。水力发电还避免了煤矿开采的危害和煤炭排放对健康的间接影响。也就是说,水力发电仍然有很大的优势。
世界各国使用情况2015年,水电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6.6%,占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150个国家生产水电,2010年亚太地区的水电发电量占全球的32%。中国是最大的水力发电国,2010年的发电量为721太瓦时,约占国内用电量的17%。
总结
水力发电整体上是性价比很高的,并且水力发电在运作时几乎全无污染物排放,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在使用水利发电的时候,各国都会根据自身情况来权衡。
水电应该列入可再生资源的范畴吗?
大小型水电项目间的对比评价是公正合理的吗?
通过何种方式水电才能被认为是绿色能源?
1.水电应该列入可再生资源的范畴吗?
1.1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定义
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很多基本目标,显然,因为它应不消耗人类的自然资源财富。相应的,电力部门的重组通常由支持可再生资源的机构组成,包括那些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最低标准的部门。然而,在官方文件或重组法令中,可再生能源的定义通常对大型水电工程的发展表现出否定的理解。例如,在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全面电力竞争法案”中,仅仅由太阳,风,地热,生物产生的能源才被列为可再生能源。在加利福尼亚,30MW或以下的水力发电站产生的电才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佛蒙特洲规定的标准为80MW,而罗得岛洲为100MW,而且假定这个项目不需要建造一个新的大坝。
科学角度讲,把水电全部或部分地排除在可再生能源之外是不公证的。风电被认为是一种对未来发展提供美好前景的能源。事实上,定义水资源和风资源在理论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两者都是间接太阳能。不像矿物燃料,他们不增加熵值,也就是说,它们用风或水的形式将非浓缩能源的自然流量转变为有用的电力。两者都有非常简短且有效的能源链,重复进行,不像矿物燃料要求复杂的进化过程。基于这些原因,所有的水电项目,不论大小,都应该被列为可再生资源的范畴。
1.2服务水平
产生电力的每种形式都有其单一的特点,在计划新项目时必须考虑进去。这些因素包括容量和能源输出量,传输能力,循环能力,传输时间和自动发电控制。为了在同等的条件下比较可再生资源,把服务水平考虑进去是非常必要的。
2、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3、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电能既是一种经济、 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又是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由发、供、用三方共同保证质量的一种特殊产品( 它同样具有产品的若干特征,如可被测 量、预估、保证或改善。
4、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电能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5、简介:电能的利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从此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能是表示电流做多少功的物理量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所以有时也叫电功)。分为直流电能、交流电能、高频电能等。这几种电能均可相互转换。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是自由流动的天然河流的出力和能量,称河流潜在的水能资源,或称水力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到20世纪90年代初,河流水能是人类大规模利用的水能资源;潮汐水能也得到了较成功的利用;波浪能和海流能资源则正在进行开发研究。人类利用水能的历史悠久,但早期仅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直到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水力交流发电机发明后,水能才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水力发电几乎为水能利用的唯一方式,故通常把水电作为水能的代名词。构成水能资源的最基本条件是水流和落差(水从高处降落到低处时的水位差),流量大,落差大,所包含的能量就大,即蕴藏的水能资源大。全世界江河的理论水能资源为48.2万亿度/年,技术上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9.3万亿度。中国的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91亿千瓦,每年可发电6万多亿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3.82亿千瓦,年发电量1.9万亿度。水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但和全世界能源需要量相比,水能资源仍很有限,即使把全世界的水能资源全部利用,在20世纪末也不能满足其需求量的10%
。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水资源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包括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