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中国煤碳行业前景如何

风中的睫毛
踏实的歌曲
2023-02-02 00:12:24

中国煤碳行业前景如何

最佳答案
花痴的橘子
开朗的朋友
2025-07-02 01:39:37

您好。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在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也处于主导地位,2007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和69%,预计到2050年在一次能源生产中仍将占50%。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预期“十一五”期间国内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量约为4-4.5%。

煤炭产能将持续快速增加

随着固定资产的投资加大,2001至2007年中国原煤产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5%(如图1)。同时随着前几年的项目陆续投产,今后几年煤炭产量将集中释放,行业新增产能快速增长,煤炭产量也会持续快速增加,煤矿库存也大量增加。

在我国,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这四大行业对煤炭消费需求旺盛,其需求量约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

价格在更高点上寻求均衡

煤炭为政策性影响明显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几年内国家出台的指导性政策方向。 “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第12章第1节说明: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大型煤炭基地,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产能亿吨级的企业。鼓励有优势的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联营或煤电运一体化经营。调整改造重组中小煤矿,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及低热值煤、煤矸石发电等综合利用,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煤炭行业由于具备采掘类行业的属性,价格是行业景气与盈利能力的重要先行指标,也是盈利最直接及最敏感的驱动因素,行业性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上升和供需重新紧张可能会促使价格不断在更高点上寻求均衡。而且,随着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煤炭利用技术进步,新型煤化工和“煤制油”行业的发展,煤炭在未来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还将进一步快速上升。

面临的问题之运力不足

我国对煤炭运输投资低于煤炭生产速度,从整体趋势上看,国内铁路煤炭运输增长率较平稳,没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在2007年以前运输增长率始终低于原煤产量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煤的运输。

铁路运量有限,公路运输行业运输能力也有所下降:在大力治理超载的情况下,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能力在不断下降,随着煤炭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其他途径运输煤炭的压力越来越大。

2008年国家铁路将新增运煤能力6000万吨/年左右,神朔黄线有望增加1000万吨/年左右。由于新增运力主要在北通道上,山西中南部、陕西、宁夏等省区煤炭生产受铁路运输制约的程度会有所加大,尤其是炼焦煤外运能力没有增加,炼焦煤供应紧张状况很难缓解。 2008年铁路运力将向技术先进、有利于节能减排、符合循环经济等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企业倾斜;向大客户以及水运无法到达的中部地区倾斜,全力确保电煤运输。

面临的问题之市场集中度不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4一直低于10%,CR8一直低于15%,即使产业中所有特大型(年产超过1000万吨)企业的集中度也仅在20%左右。作为国内煤炭行业的巨无霸——神华集团,2007年的煤炭产量为2.35亿吨,仅占全国市场的9.3%。

近几年来,虽然煤炭市场规模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市场集中度依然不高(如表3).规模型企业数目不断增加,但规模型企业的产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

国家近10年正在逐步进行行业整合,关停小煤窑。1997年,中国共有82000座矿山,2000年底减少到35000座,其中25000座属于小规模的乡镇和个体煤矿。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2006年前十大煤炭集团生产的原煤产量合计为6.5亿吨左右,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7.38%。2006年,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大同集团等企业占全国煤炭生产量的比重分别为8.7%,3.9%,2.2%,目前所占比重不高,但对行业定价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市场价格有较为明确的指引作用。

至2007年底,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达到7066家,其中原煤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企业34家,产量规模超过11亿吨,所占比重达到45%;部分原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值比重已达50%以上;大中小煤矿的产量比重调整至50:12:38。

从“十一五”发展规划内容来看,“十一五”期间要关闭小煤窑10622个,产能合计3.05亿吨,占目前煤炭产能的12.87%。到“十一五”末期将争取建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个万吨级大型煤炭集团,产量达到全国的50%以上。按照上述目标测算,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9%。小煤窑的关停将给行业内大型企业留出空间,也将使得行业市场秩序大大规范。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促使行业定价能力提升,将使得行业公司在规模提升的同时,享受价格长期景气。

发展机遇

若简单将我国的煤分为炼焦煤和非炼焦煤。优质炼焦煤资源供给增长缓慢,但优质炼焦煤和肥煤资源稀缺,随着钢铁行业的逐渐复苏,新型煤化工发展将增长对该类资源的需求。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看,由于我国不同煤炭资源种类的赋存差异,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储量相对有限。尽管煤炭行业总体资源供求基本均衡,但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煤炭资源供求仍然存在差异,一些优质煤炭和稀缺煤种将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2003年以来焦炭产量增长速度很快;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消耗国,每年消耗的焦炭占全球焦炭消耗量的40%以上,市场规模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钢铁产能的持续释放,市场对焦炭的需求也在增加。

我们以开采——洗选——炼焦——煤化工简述煤炭行业的产业链,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也可以看出,处于产业链后端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其中煤气化方向有较为成熟的商用基础。煤炭气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已经被普遍用于合成氨、城市燃气、甲醇生产等领域,而且市场规模较大。其中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目前被南非SASOL公司垄断,已经相当成熟,国内目前正在寻找与南非该公司的合作机会。而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我国来说,煤炭气化合成成品油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商业前景较好。

最新回答
满意的大门
优雅的花卷
2025-07-02 01:39:37

由于国家实行了煤炭价格市场化的原因,而我国需要的煤炭量大,很多地方供不应求,所以煤炭的价格就上来了。地府政府看到有利可赚,就在煤炭上加资源税等各种税,而铁路看到有利可图,将运输费提的很高,更提高了煤炭的价格。一吨在原产地120元的煤运到地方,有涨到1000多元的,所以不到有实力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有到国外进口煤炭了。尤其是俄罗斯的煤炭,比国内便宜的多了。

老迟到的羽毛
怕黑的山水
2025-07-02 01:39:37
我国地域辽阔,所以煤炭资源比其他国家丰富,再加之我国科技水平低,工业生产(主要是钢铁)单位产量耗煤量大,需求大,所以煤炭产量就大。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对生产设备有所改进,耗煤量相对小;在发达国家,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值次于服务业占第二,而且其所占百分比要小于我国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百分比,所以大部分发达国家耗煤量比我国小。

痴情的黑夜
超级的金毛
2025-07-02 01:39:37

我作为理财师,早就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对于国外的进口煤比我们国家的国产煤便宜,我自己专门进行过一些调研,我发现其中的一些基本的情况,现在我把自己的一些个人意见和大家说一下,希望的大家可以参考,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正:

第二、国外的煤炭贸易过多的费用,操作流程要简化很多,而我们国内的煤附加费用太多,和国外煤相比没有竞争实力,这点需要以后国家进行具体的调整,目前来说费用比较高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我们国家的煤炭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是国企,这类企业的弊端也不小,因为本身竞争能力不太强,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就会上升,这也是煤炭价格比国外高出很多的原因之一。

第三、国内煤炭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煤炭企业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所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煤炭企业的改革,就是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我们国家的煤炭生产的科技水平落后,生产的方式十分单一,没有一个统筹的科学生产机制,现在这种状况没有办法避免,因为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国内所有资源开采行业必将经历的过程。

综合上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煤炭企业的未来必须是税费减少、企业改革有成效,这两点至关重要,企业的产能和科技水平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内部机构也要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做到跟国外媒体企业竞争。

超级的楼房
无心的西装
2025-07-02 01:39:37
煤炭机械机业研究报告(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

一、基本情况介绍

2000年以来,煤炭需求急剧增长带动煤炭开采业空前繁荣,直接为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提供服务的煤炭装备业和服务业也步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原因在于煤炭生产规模、煤炭产量、加工数量、加工深度和开采难度等指标大幅增长对煤炭装备业和服务业提出了迫切需求,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大幅改善使其购买新装备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需求上升从根本上决定了2006-2010年是煤炭装备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煤机市场规模

1、中国煤机总产值情况

表1 中国煤机总产值情况

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产值 (万元) 1041078 1182871 2111629 2899786 4960896 5798819

2、国内煤机市场规模

表2 煤机市场规模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预测) 2 2010

(预测) 2

煤机产量

掘进机 236 497 700 656 972 1343 1477 1510

采煤机 253 274 500 596 546 661 723 796

刮板运输机 3539 4944 5323 3915 4872 4236 5540 6648

液压支架 10181 17872 21312 29871 40660 46998 52970 55368

煤机消费总量

掘进机 236 497 700 656 972 1343 1477 1510

采煤机 253 274 500 596 546 661 723 796

刮板运输机 3539 4944 5323 3915 4872 4236 5540 6648

液压支架 10181 17872 21312 29871 40660 46998 52970 55368

煤机销售金额(万元)

掘进机 35400 84490 126000 124640 184680 255170 280630 286900

采煤机 101200 123300 237500 298000 300300 363550 397650 437800

刮板运输机 60163 103824 159690 195750 243600 211800 277000 332400

液压支架 142534 268080 447552 746775 935180 1080954 1218310 1273464

目前国内煤矿主要采用国内煤矿机械设备,因为价格具竞争力、质量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及能提供及时的服务。

3、进口产品所占比例

表3 进口产品占国内比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进口产品占国内煤机总量的比例 2.6% 2.8% 2.2% 2.3% 2.7% 3%

4、国内外主要煤炭设备比较

表4 国内外主要煤炭设备比较

产地 价格 设备能力(万吨/年) 服务 采煤机/刮板机寿命(万吨) 液压支架寿命(万吨) 自动化程度

国产 较低 200 及时 500-800 1000-1500 可靠性较低

手动操作

进口 一般为国内的2倍以上 600 相对弱 2000-2500 3000 可靠性较高

自动化程度高

从产业格局来看,国内煤炭装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这种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意味着优势企业将在整合市场、打造配套体系、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更容易脱颖而出,进而成长为煤炭装备巨头。

从装备水平看,国产煤炭装备落后国际先进水平,装备可靠性、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指标明显偏低,但过去几年不断提升,在装备制造研发、设计、制造等环节获得突破。

作为煤炭大国,近年国内高端煤炭采掘机械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国内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例如国内液压支架市场每年都有20亿到30亿的市场总量,其中进口机械设备数量是相当少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是国产设备。

成本优势为国内煤机设备生产商在市场上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平均价格比进口设备便宜一半,是国内煤机生产商能够在国内能得到充足的订单的原因。同时,在提供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对本土客户需求进入深入细致的了解以及配件价格及销售方面中国煤机产品和生产企业也比同类国际公司相比也占有一定优势。

5、国内掘进机生产厂家排名

表5 国内掘进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1 16 62 283 366

2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60 260 235 258 362

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120 206 197 202 218

4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0 57 95 81 120

5 上海创立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 - 15 74

6 鞍山强力重工有限公司 - 8 13 28 58

6、国内采煤机生产厂家排名

表6 国内采煤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09 135 138 124 179

2 太原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8 62 81 115 114

3 西安煤矿机械厂 39 65 89 104 92

4 无锡盛达机械有限公司 79 79 70 73 87

5 上海创立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 - 50 70

6 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35 29 33 42 49

7、国内刮板运输机生产厂家排名

表7 国内刮板运输机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台)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35 351 335 361 309

2 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60 163 130 159 185

3 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26 166 157 172 152

4 吉林蛟河煤机制造有限公司 38 168 189 189 149

5 兖矿集团大陆机械有限公司 76 108 171 114 148

6 山西忻州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44 83 86 55 76

8、国内液压支架生产厂家排名

表8 国内液压支架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架)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4176 5440 6803 6882 10584

2 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1598 3020 3827 3888 5213

3 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 3256 4223

4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2687 3045 3578 4083 3632

5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50 2228 2470 2331 2470

6 重庆大江信达车辆股份公司 2078 2424 2788 2699 2179

9、国内矿用运输车辆生产厂家排名

表9 国内矿用运输车辆生产厂家排名(销售量:辆)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六盘水煤矿机械厂 620 1370 1198 678 696

2 徐州煤矿机械厂 198 152 137 240 200

10、国内煤机生产厂家综合排名

表10 国内煤机生产厂家综合排名(万元)

序号 厂家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65855 128260 203899 222444 372234

2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72078 98300 128259 152298 169902

3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44710 60526 92372 121850 147852

4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60009 134652

5 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52512 72652 89207 98165 114012

6 山东矿机集团公司 45861 82498 89880 84709 104671

三、国内主要煤机企业对比

目前,煤机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加速。下面列出了国内煤机设备行业的主要企业集团:

1、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装”)是由三一集团投资,专业从事煤炭机械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掘进机(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一;2008年160千瓦及以下,200千瓦及以上掘进机在中国市场拥有分别约50.8%和54.4%的市场份额;EBZ318H全岩掘进机,其性能水准在中国名列前茅);联合采煤机组(含采煤机、运输机、液压支架)正在起步,已小批量生产;矿用辅运车辆成套设备;矿用混凝土泵已在煤矿推广使用。同时该公司高度重视试验检测体系的建设,试验检测中心已达到国内专业的试验检测水平。三一重装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煤机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

2、中国煤炭机械工程装备集团公司(“中煤装备”)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的中煤装备下辖制造企业有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煤矿机械厂、峰峰金属支架厂和上海矿用电器厂,中装公司是通过国有企业行政隶属关系成立的集团公司。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三企业中装公司占50%股份。

石家庄煤机公司1957年从东北迁到石家庄,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现在员工2300人,各类专业人才800多人。公司设有一个科技中心,一个中德合资企业,7个分厂、公司、6个生产车间,拥有主要生产检测设备700多台,是具有产品设计、加工、实验、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性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井下支护及掘进设备、工程钻探设备、随车起重运输车、齿轮油泵、液压马达、高交换热元件、金属锻造用电液锤等。

3、上海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二大采煤机制造商和一个主要的刮板运输机制造商) 购买了西北奔牛 (中国第二大刮板运输机制造业商)联合太原煤科分院 (中国第二大的掘进机制造商),现在正在寻找一家液压支架的生产厂 家以完成煤机成套装备的总设想。在新产品开发推广具有明显优势,是典型的成长型企业。

4、主要煤机企业对比

表11 主要煤机企业对比

2009年国内煤机设备行业的主要企业一览表

集团名称 掘 进 机 支 架 采 煤 机 运 输 机 其 他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国际煤机 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四维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淮南长壁

中煤集团装备公司 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煤机、峰峰金属支架厂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口煤机 抚顺电机、上海矿用电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太原分院,上海天地科技 上海天地科技 上海天地科技、西北奔牛 西北二机

太原矿山机器集团 太原矿山机器集团 山西煤机 太重集团

四、中国煤机出口情况

1、中国煤机出口总量与价值

表12中国煤机出口总量与价值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预测 2010

预测

出口总量(台) 256 315 236 445 330 760 800 920

出口价值(人民币)万元 2500 3200 2300 21000 28000 20000 25000 28000

2、出口机遇

目前中国煤机出口绝对数量和价值在全国煤机设备总量中仍然只占有较小的比重,然而这一比例在每年稳步扩大。2007年3月,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向俄罗斯南库兹巴斯煤炭股份公司出口大型综采放顶煤设备的达产认定书签订。开创了俄罗斯采用放顶煤设备及技术工艺开采煤矿的先河,实现了中国煤矿机械成套设备向欧洲出口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成套综采设备参与国际煤机市场竞争的开始。

2008年郑州煤机集团公司出口印度、俄罗斯;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出口俄罗斯、伊朗。

国际市场对于煤机设备需求的增加,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及质量的提升,主流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结构同国外品牌相差不大都是利好出口的因素。

五、行业发展趋势

1、成套化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煤机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煤炭装备制造体系,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但今后的煤机市场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化装备的制造和加工,现在用户更多地需要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产品。所谓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综采综掘)指的是,既能生产掘进机,又能生产采煤机、刮板机、液压支架等,并且产品彼此之间要有较强的配套能力。

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按照煤炭生产布局发展起来的,存在很多弊端。为了配合煤炭生产布局,同一产品由几个工厂加工制造,因而企业规模小且分散。至今,我国没有一个煤炭装备制造企业能够成套研发、成套生产、成套销售、成套核算,更未真正形成集团优势。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2009年5月12日发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中提出,大力发展新型采掘、提升、洗选设备,重点实现电牵引采煤机、液压支架、大型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大型露天矿用挖掘机等设备的国内制造。包括年产600万-1000万吨厚煤层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年产150万-200万吨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年产100万吨以上短壁综采成套技术装备研制;巷道快速综掘成套技术装备研制等。产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使得煤机市场开始呈现由 "单机制造"转向"成套装备"的竞争态势。大型化、智能化以及成套装备将成为发展趋势和市场热点。

2、整合

中国煤炭行业实施的资源整合、大集团战略尤其是13个煤炭基地的建设,对煤机行业打造品牌、产品升级换代等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在提供巨大市场机遇的同时,也会促进整个煤机行业市场的重新洗牌。

目前,煤机企业并购、重组整合加速。但是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家综采、综掘成套设备、煤矿用运输车辆制造生产、规模经营且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

除了国内的并购整合外, 美国Bucyrus并购德国DBT公司、美国久益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也携资金对本土企业展开强大的收购之势,企图包围以中小煤机公司为主的国内煤炭设备业。

3、机械化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150亿元左右,除此之外,国家还将投资约60亿元用于技改。目前,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通过两种传导机制推动对煤矿机械的需求增长:一方面,煤炭行业景气程度提高,使得煤炭企业效益改善,从而使其设备更新改造能力增强,增加了煤矿机械的更新改造需求;煤炭消费量上升,使得煤炭开采量随之上升,使得对煤矿机械的新增需求上升。另外,国家通过关停并转政策,使得中小型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降低,大型煤矿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上升,由于相对于中小型煤矿,大型煤矿的机械化比例更高,因此这一趋势也推动了煤矿机械的需求上升。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的生产技术要求将明显提高,国家将建成140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加大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个煤炭建设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出具贷款承诺,还将100多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升为综采工作面,这样国内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大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20%,小型煤矿机械化程度、半机械化程度达40%以上。综上所述,我国煤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这就要求煤机制造行业必需加大、加快发展煤矿机械产品制造的步伐。 此外,设备更新及新开矿井落成,也为煤矿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公布的2008 年数据,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在全球处于非常高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中小煤矿装备水平差、机械化水平低。根据官方数据,我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产高效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提高矿井安全的捷径。十一五规划把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由2006 年的42%提升到2010 年的85%。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十一五”期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150 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投资约60 亿元用于技改。

六、未来煤矿机械的需求预期

(一)新建煤矿的需求将平稳增长

2003-2008年间,我国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3 2003-2008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年 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煤炭产量(亿吨) 16.7 19.6 21.9 23.8 25.3 26.2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37 690 1162 1459 1805 2411

增长率(%) 43.30 57.89 68.41 25.56 23.71 33.5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1月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炭产量将由2005年的22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26亿吨。国土资源部2008年12月31日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指出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29亿吨以上,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3亿吨以上,年均增长3.4%。在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数据,预计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突出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果断采取了系列有助于恢复经济和市场信心的措施,包括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加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有力措施,同时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联合改造工作,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在我国能源建设中仍然重要而紧迫,虽然煤炭产量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全国煤炭产量仍将呈平稳增长趋势。 国家将对煤炭产能扩张奉行适度从紧的政策,安排2008~2012年新开工煤矿7亿吨, 2010和2012年分别按30亿吨和33亿吨安排生产规模,年均增量1.5亿吨左右。预计中国煤炭产量2015年达到37亿吨左右。

从新建煤矿投资构成来看,70%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为50%,因此,煤炭设备投资额在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35%。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测算,2009-2015年煤炭行业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为4585亿元(年增长率按10%即略高于相应的GDP的增长率来预测),因此,新增煤炭产能需要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约为1605亿元。

表14 2009-2015新增产能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亿元) 483.3 531.6 584.8 643.2 707.5 778.3 856.1 4585

新建产能的煤炭机械投资额(亿元) 169.2 186.1 204.7 225.1 247.6 272.4 299.6 1605

增长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二)设备更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煤炭设备的更新需求是由于设备使用达到设计寿命或是老化,而产生的设备更新的需求。我国煤机产品设计寿命一般为5年,更新周期平均为5年。

因此,2009年-2015年之间的设备更新需求主要取决于2004-2010年之间的设备投资额。 2004 年以来,我国煤机销量年均增速30%以上。预示未来几年我国煤机更新换代需求也会会保持快速增长。我们测算2009年的设备更新改造为234亿元。

表15 2009-2015期间设备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设备更新改造(亿元) 234.3 304.6 396.0 514.8 669.2 869.9 1130.9

增长率(%) 4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三)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将带动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布的2006年数据,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高为2.04,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中小煤矿装备水平差、机械化水平低。据统计,我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产高效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提高矿井安全的捷径。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由2006年的42%提升到2010年的77.6%,其中我国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以上,中型煤矿由40%提高到80%以上,小型煤矿由几乎为零提高到40%。我们估算2015年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达到95%。

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测算,2009-2015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301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投资约121亿元用于技改。

表16 2009-2015机械化水平提高带动的设备需求预测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煤矿机械化水平(%) 66.6 77.6 82.0 85.0 88.0 91.5 95.0

增长率(%) 16.60 16.60 5.63 3.66 3.53 3.98 3.83

设备投资额(亿元) 34.2 39.9 42.2 43.8 45.3 47.1 48.9 301

技改设备投资额(亿元) 13.8 16.1 16.9 17.5 18.1 18.8 19.6 121

把煤炭机械需求的三个因素进行汇总,可以推算2009-2015年期间的煤炭机械总需求情况:

表17 2009-2015年煤矿设备需求预测

年 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合计

煤炭设备投资额(亿元) 451 547 660 800 980 1208 1499 6145

增长率(%) 24.60 21.29 20.66 21.21 22.50 23.27 24.09

综合2000年以来的煤炭产量倍增产生的装备更新需求、装备水平提高带来的升级需求和新建煤矿产生的新增需求等因素,预计未来5年对煤机装备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四)售后服务/零部件

现在国内在建和新建的矿井规模达到4亿吨左右,技术改造的项目也近亿吨,对采煤设备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已建矿井不断增加的同时,售后服务/零部件的市场亦会不断增加。

七、行业成功的要素

1、整套产品的提供能力

如果企业不在产品综合配套(即一体化设计制造能力)和高端产品方面下功夫,将难以获取超额收益。发展成套设备是一个必然趋势,煤机成套对制造商和供应商来说是一揽子生意,有利于谈判、服务、售后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能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2、优良的质量

煤机装备特别是“三机一架”对于煤炭开采业的效率和利润尤其重要。因为设备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排除故障和维修操作过程有着复杂和相对时间较长的要求,必要的时候甚至可能会拆卸返厂,这样就给煤炭开采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开采数量和可观利润的损失。因此,煤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机使用客户的生产效率和切身利益。能够在市场上生产出功能强大、质量优良、可持续工作时间长的煤机产品的煤机制造企业才会受到顾客的青睐,从而不断稳固客户群并扩大市场份额。

3、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是煤机市场中各企业最需要加强的重点。除了一流设备的制造和装备,对重点产品和重点用户实施"保姆式"的超值服务,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由于煤机设备的物理特征和技术专业性,能够在销售结束后不断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对于终端使用客户和企业自身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能够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服务,煤机生产商不仅要在销售时对于客户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还应该在各重点、大客户地区建立相应的售后服务网点,以保证煤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专业、有效的解决。在此过程当中也能够更加深入的同客户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无形中对产品需求特点以及相应的研发、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八、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现状与发展

1、基本情况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装”)由三一集团投资,专业从事煤炭掘、采、运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的装备制造企业。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资金12.2777亿元。2007年9月28日,又投资10亿元占地千亩的煤机制造基地正在建设中。已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被批准组建了省级工程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2、强大的研发实力

五年来,三一重装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取得迅猛发展,每年都保持在100%以上的高销售增长率,成功推出适合任何岩石种类的掘进机系列:EBZ100、EBZ120、EBZ132、EBZ160、EBZ200、EBZ200H、EBZ260H、EBZ318H等,可以替代进口掘进机,国内掘进机市场占有率逐年稳步提升,160以上机型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2007年,公司正式进入综采、矿用车辆领域,致力于解决煤机领域三机配套难的问题,2008年已研制出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并签单,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全自动联合采煤机组的厂家。

3、目标

推行 “数一数二、一体化、强化联盟、国际化”经营战略,2009年掘进机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并大步迈入国际市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东南亚、南非等市场实现销售。

到2013年销售额目标为149亿元,税前利润额力争达到26.1亿元,五年规划期内的每年销售目标为:2009年完成26.2亿元的销售目标,比2008年增长81%;2010年实现销售额43.5亿元;到2011年,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65亿元;2012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4亿元;2013年完成149亿的销售额。成就国际化三一:借助集团国际平台,实现经营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制造与研发国际化、管理体系国际化。力争用五年时间把煤机产品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

落寞的咖啡豆
大力的茉莉
2025-07-02 01:39:37
前瞻网摘要: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国共有32家煤炭企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根据Wind数据统计,28家煤炭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占比高达88%,仅有4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实现了增长,其中兖州煤业亏损最为严重,前三季度亏损5.88亿元,我国煤炭企业整体经营惨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产量为22.95亿吨,2011年产量增加至35.20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到2012年达到36.50亿吨,同比增长3.80%,增速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国原煤产量为17.9亿吨,同比下降3.7%。

自2012年以来,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煤炭下游行业进入结构调整,设备更新、产品升级换代阶段,发展速度放慢,对煤炭的需求拉力明显不足。我国进口煤的继续增加,加剧了国内煤市的压力。一方面,减少了对国产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国际煤价的时涨时跌,导致国内煤价的不稳定。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保持高位,进入四季度,国内外煤价走势出现分歧,国内煤价小幅回升而国际煤价持续小幅下跌,价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国累计煤炭进口2.89亿吨,同比增长29.8%。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煤炭进口量的持续增加对国内煤炭产生较大的冲击。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祝建梅认为,减少进口煤炭数量,规划重点地区煤炭产能,构建煤炭储备体系等是缓解我国当前煤炭供需矛盾突出的有效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减少煤炭进口量,减轻国内煤炭市场压力

在国内煤炭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煤炭的进口量没减反增,贸易逆差继续增大。由于进口煤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国内煤炭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减少煤炭进口量是缓解国内煤炭企业压力的当务之急。

(2)规划重点地区煤炭产能,降低煤炭开采量

我国煤炭集中区,如蒙西、山西、陕西等地区应重点做好煤炭产能规划工作,减少对新煤矿的开采量,尽快消耗积压库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3)构建煤炭储备体系

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煤价暴跌,建立煤炭储备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而且从短期来看,会增加社会库存量,对市场有一定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也对于稳定市场、化解区域突发性供需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留胡子的毛豆
有魅力的大碗
2025-07-02 01:39:37
2008年以来,受国内多年积累的能源“瓶颈”因素影响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国内煤炭市场呈现出极度涨落的特征。主要成因为,近年来国内经济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加剧,经济主要部类农业和工业发展呈不平衡发展态势。农产品及主要消费品供应不足,首先导致前半年由cpi持续上涨引导的全面物价上涨,并形成相当严重的“泡沫化”价格;而长期依赖外部需求的的工业尤其是加工制造部门的扩张投资,直接造就了能源供应相对不足、价格大幅上行的前提,但一经遭遇外部需求突发性减弱,即暴露产能过剩的弊病。在过剩压力态势下,需求难以短期内恢复、价格大幅下滑、工业品利润率下降、重工行业甚至亏损经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行业的主要趋势。煤炭下游用煤行业如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目前下行的趋势仍在加剧。虽然短期内政府刺激投资的经济政策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到发生实质性的影响尚需时日;钢铁、电力行业的生产开工虽然相比四季度初有所恢复,但当工业保有资源量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将下滑,煤炭需求仍将呈现低位盘整。那么,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主导因素有哪些,下面笔者分利空及利好两方面加以分析:影响09年煤炭市场的利空因素主要包括:1、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宏观调控决策难度在09 年逐渐增大,使09年煤炭市场变数加大。中央政府近期安排的四万亿元投资及在不到一百天内多达5次的货币政策调整,旨在通过增加货币流动性,从而扩大交易量来扩大内需,遏制工业品需求严重不足、价格持续狂跌、就业形势严峻局面,而非对业已过剩的工业行业的重复“追加”投资。政策预期对工业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还很模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受价格及利润影响,2008年年内已建成未投产能及在建产能,不稳定的市场及投资恐慌,将导致09年工业产能的闲置率仍将处于一定水平。煤炭下游产能不能充分运行,进一步使煤炭需求低位盘整。2、在加大投资力度、刺激内需的时候,政府还必须防止投资方向走偏、并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一方面,资金使用不当,不仅拉动不了需求,反而会无形中加大货币供应量,形成投资陷阱,造成新一论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投资方向失误,将直接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再次产能过剩埋下祸根。在政府这样的宏观经济路线考虑下,内需不可能象工业投资那样对刺激经济增长短期立竿见影,钢铁、电力原本产能过剩,煤炭产能过剩也是随之而发生的事件。3、钢铁、电力等主要用煤行业对明年一季度的需求预期仍不是很乐观。一方面,一季度正值两节期间,其下游行业的放假、开工不足等因素促使产品需求走低,市场再次萎靡;另外,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虽然调低,但对反倾销的考虑及外部市场本身难以在短期反弹的因素,仍然决定着国内市场的走势。利好因素,主要为:1、国家已经在12月份出台对矿产品增值税税率的调整计划,从明年一季度开始,矿产品增值税率统一调整至17%。煤炭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将由原来的13%调高4个百分点,增加煤炭财务成本30元/吨左右(按照700元/吨的价格预算)。另外,国家对煤炭资源的资源税制改革也呼之欲出,草案是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从价征收,税率为煤价的5%(可能达到平均30-40元/吨),比以前2.5-3.6元/吨的从价额扩大10多倍。两项税收制度的改革将增加煤炭成本 70元/吨左右。税费的提高,将对煤炭价格形成一定支撑。2、煤炭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及初级资源属性,不允许煤炭价格一直在低水平运行。我国的煤炭资源经过近3-5年的大规模开采,储量已经大幅减少。20世纪曾经是主采矿区的各大矿业集团目前已把就业及满足煤炭需求的目光转向外围煤田,而本土储量大多接近枯竭,采掘衔接业已出现深层次矛盾。前半年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正是煤炭“瓶颈”及采掘矛盾深层次暴露的体现。只不过税费的调整未及时跟进,明年税制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使煤炭开采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反应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促进煤炭价格趋于稳定。总体看来,明年一季度影响煤炭市场的因素多空并存,整体经济复苏、需求恢复仍然是决定性因素。煤炭资源开采部分隐性成本显性化,将加大煤炭成本,对煤炭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聪慧的麦片
贤惠的山水
2025-07-02 01:39:37
因为煤炭国产,不需要看西方的脸色。

而石油需要进口,所以不保险(万一海上油路被西方“掐断”?整个国家不是要“断粮”?)

其次,中国是穷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投入使用必然花费巨大,中国暂时用不起。

而水电受到河流限制,只能用一部分。

发嗲的冬瓜
危机的小土豆
2025-07-02 01:39:37
首先一个是内需的问题,现在的社会已经改变了以往光靠煤为燃料的时代,所以本身对煤的需求就减少了,第二:新能源的替代作用,由于煤不是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很多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所以随之而来产生了诸多的替代能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第三:国家的政策,由于煤炭是非可再生能源,所以国家的发了法规也尽量限制煤炭的利用,而且国人越来越重视环保,国家也对煤炭的利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政策;第四:进口煤的冲击,现在进口的煤炭运到客户手里有的甚至比国内煤矿的出矿价还便宜,所以这个时候用户还是会考虑进口煤的,由于国内的煤炭少有人问津,所以价格也是一降再降啊;第五,形势所逼,现在的煤炭市场已经转变为大企业集团控制下的发展方式,更加向集约化发展了,煤炭行业必须经过这一阵痛,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这也就是我随便写的哈,不好的地方,大家多提提。综上所述吧,煤炭黄金十年已经结束了,现在是煤炭行业重新洗牌期,留下的都是精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