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坊作为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服务运营平台,目标是什么?
电动工坊,作为国内创新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化检测维修综合服务运营平台,目标是面向国内主要城市,建立和运营规范化、品牌化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专业服务体系。
项目通过导入新能源核心系统维修授权、专业技术人才认证培训、技术和配件支持、业务引流、专业化服务运营辅导,扶持各地传统汽修企业,实现“电动化”维修服务转型,并承接日益增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
自己也可以去百度。
日前,长城汽车集团欧拉出行运营平台将启动运营。网车平台位于互联网加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9月8日至9月9日,首批营运车辆将在河北省保定市投放。据了解欧拉旅行。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品牌,将使用长城欧拉iQ纯电动汽车作为运营车辆。这款车型刚刚在成都车展发布,定位为跨界车型,综合续航360公里,长宽高分别为4445/1735/1567mm,轴距为2615mm。动力系统部分,新车搭载来自博格华纳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20kW。今年6月起,欧拉出行开始为平台招募网约车司机。官方表示,所有司机都要经过统一招聘、严格审核和系统培训,必须在正式上岗前完成欧拉学院;进行专业培训,包括gfd、服务标准、商务礼仪等。确保值班驾驶员能为每一位乘客提供专业、安全的出行服务。
2.持续推动各项业务的流程优化,预防和降低潜在风险;
3.参与HR系统中人事运营各模块的搭建、测试和运营工作,在过程中不断的提出优化与改进意见,提升业务操作效率及人均效能。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为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粤B车牌租售及更新维护、网约车租售、私家车租赁、物流车租售,二手车交易、粤港两地车牌及车辆租/售。
2.对在主要街道路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地单独报装变压器容量在315kVA以上的集中式充换电示范站,按照20万元/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对于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为一体的示范站,按照50万元/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
3.对积极建设充电设施示范小区(建设安装不少于200个充电桩)的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按照每个小区100万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对于其他积极支持安装充电桩的小区,按照200元/个的标准对小区物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50%)。
4.对市级新能源平台给予运营补贴,补贴标准为年度运营费用的50%,每年补贴上限不超过200万元。
扩展资料:
按安装方式分
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按安装地点分
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 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 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 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 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
按充电接口数分
可分为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
按充电方式分
充电桩(栓)可分为直流充电桩(栓),交流充电桩(栓)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栓)。
36氪了解到,本轮资金将用于产业全价值链深度布局、数字化平台搭建和运维网络拓展。
地上铁成立于2015年,从政策鼓励的“租车”刚需切入轻微型载货车市场,为各大快递物流和城配企业提供新能源物流车队租赁(长租、短租和分时租赁)、销售及运营配套服务,成为新能源物流车数字化运营服务商。
该公司定位为“智能资产服务商”(IASP),构建了“线下+线上”数字化服务网络,通过构建绿色集约、数智安全的运营服务平台,链接物流企业、城配司机、商用车企、核心零配件企业、充电储能、保险金融、维修保养、梯次利用等生态伙伴,实现了场景工具车辆的标准化定制、柔性租售服务保障、可视化充运维保服务、梯次利用等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截至目前,地上铁累计服务客户近4,000家,平台运营车辆总数近5万台,覆盖全国200个城市,全国服务场站超过8,000个,链接、运营充电桩近20万个,接入维修服务商超过500家。
2021年,地上铁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了围绕电池场景的管理,从服务标准化向资产标准化发展。同时,与新加坡城市交通服务运营商SMRT集团(新加坡领先的城市交通服务运营商)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合作,在新加坡及东南亚、日本共同开展纯电动物流车商业化运营管理业务。
地上铁创始人兼CEO张海莹女士表示:新能源物流车具备智能终端、分布式移动能源和移动仓的属性,因此车辆和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必将通过运营发生质的改变,而地上铁就是围绕细分场景深耕整个产业价值链,助力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的加速升级。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去年5月,地上铁刚完成自己的C轮融资。2019年6月,地上铁曾获得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Idinvest Partners、时代资本(Jeneration Capital)和远东宏信;在2018年10月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博将资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启明创投和经纬中国;在2018年3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启明创投领投,国电投和钟鼎创投跟投;在2017年5月曾获得Pre-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
大数据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运营方面。
以智能充电为例,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力能源作为汽车运行的动力,当汽车内部储存的电能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充电才能确保纯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为了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工作,彻底解决以往纯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稀缺、充电难等问题,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维护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城市区域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多个区域修建了大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充电桩。
作为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充电站和充电桩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运行数据,如果不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充电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充电方面将会耗费大量的运维成本。简单来讲,新能源汽车领域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运营的主要方案就是打造车联网和充电网,并将二者与互联网相融合,形成一个为新能源汽车运营而服务的云平台。
该云平台首要具备的便是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无论是并发数据还是海量数据均可快速有效地加以处理。其次,该云平台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从海量数据中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挖掘高价值的数据信息。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运营的效率和质量,需借助运营云平台对运营结构进行改革,整合运营数据,促使新能源汽车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全产业链互联互通。
在此基础上,车辆生产商和服务商可以通过大数据云平台获取新能源汽车的车辆信息,驾驶行为信息,电池数据和充电情况,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车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为车辆用户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
近些日子,一则“为什么一些新能源汽车充电运营企业难以盈利?”的问题,有不少的人都在问,我来说下我的看法。首先,是因为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总数还是比较少的,路面上绝大部分还是燃油车为主,所以他们会比较少人去充电。其次,大多充电企业位置都比较偏一点,因为需要的场地大,所以也会盈利难度加大。最后一个很大的原因呢,就是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在家里充电,白天开车,晚上充电。因为充电时间太长,外面充不方便。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目前新能源数量较少目前的新能源车的趋势确实是逐年上升的,但是目前来讲,新能源车占比的数量还是比较低的,路面上的主力仍然是燃油汽车为主。所以,这就会导致充电器也的盈利比较差。
二.位置偏僻因为新能源车充电需要的厂地也比较大,所以位置大多稍微偏一点,这也会导致客流量的降低,所以也会加大盈利难的问题。
三.家里充电居多最后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电动汽车车主,都是在家里充电的比较多。他们都会在家里安装充电器,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人们可以不需要去充电企业里进行充电。而且呢,充电一充就是7-8小时,也只能适合晚上睡觉的时候充了,白天谁有时候充7-8小时的电?一天都快过去了这样。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