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煤炭开采属于什么阶段

诚心的高跟鞋
强健的美女
2023-02-01 23:44:11

2022年济宁煤矿还在生产煤炭吗

最佳答案
无聊的小丸子
激昂的心锁
2025-07-01 18:34:28

一、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济宁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兖州煤田、济宁煤田、滕北煤田、滕南煤田、丰沛煤田、金乡煤田、巨野煤田和宁汶煤田等区域,涉及任城区、兖州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邹城市、曲阜市、汶上县、微山县、嘉祥县、金乡县、鱼台县、梁山县。可采煤层主要赋存于古生代石炭—二叠系的太原组和山西组,大部分主采煤层厚度在3—8米之间,属于厚煤层,煤层产状总体稳定。

二、煤炭开发利用情况

济宁市的煤炭开采分4个阶段。1958—1995年为起始阶段:煤矿缓慢增加,产能缓慢增长,资源缓慢减少。1996—2010年为成长阶段:煤矿快速增多,产能迅速提高,资源快速减少。2011—2020年为成熟阶段:煤矿新增与闭坑并行,产能小幅减少,截至2020年剩余可采储量为15.61亿吨。2020年后进入资源开采后期:煤矿逐步关闭,资源存量逐渐枯竭。截止2020年底,济宁市共涉及煤矿采矿权68个,其中,井口在市内的生产矿井45对(含停建矿井1对、停产矿井4对),关退矿井12对,主要分布在任城区、兖州区、邹城市、曲阜市、汶上县和微山县;井口在市外的11对,主要涉及微山县。

最新回答
尊敬的小丸子
辛勤的冥王星
2025-07-01 18:34:28

地质史上有三大成煤期,分别是二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而且各个时期煤层的厚度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侏罗纪的煤层是最厚的。

煤炭一直以来都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矿产资源,可以说煤炭承载的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责任。无论是在古代社会又或者是在现代社会,煤炭都是每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石油。虽然过度使用煤炭,很有可能会对地球自然环境造成损失,但是这也是一种发展人类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已。

各个时期的煤层厚度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煤炭是怎么来的,煤炭直白一点就是古代的动植物在死亡之后由于地质演变的作用深埋地下。再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以及化学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现代社会看到的煤炭。同时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上,总共有三个比较大的煤炭形成期。而每一个煤炭形成基形成的煤炭厚度都是不同的。

煤炭的厚度与地球环境有关。

煤炭的厚度是与当时地球外部的自然环境是有关的,煤炭是由动植物的尸体死亡之后才最终演变而成。所以,只有动物以及植物的尸体足够多,那么形成的煤炭厚度也就会更多。而在三大成煤期当中,白垩纪的动植物生存数量以及种类都要远远超过其他两个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形成的煤炭厚度是最高的。

煤炭并不是一种绿色能源。

相比于甲烷等其他自然能源而言,煤炭对于环境的破坏要远远超过于石油。我们要知道煤炭在充分燃烧之后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硫等其他有毒气体。如果人类长时间在这样的气体环境中生存,会对健康系统造成沉重的打击。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增加温室效应。

大意的发带
害怕的发箍
2025-07-01 18:34:28
煤矿属于第二产业和开采行业。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

煤矿行业发展战略:

1、培育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可以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和组建一批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矿企业集团,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提高煤矿生产集中度、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高效、安全、环保、现代化煤矿,发挥技术、人才、投融资优势,推动煤炭产业升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建设大型煤矿生产基地,从而实现煤矿资源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安全开采。以煤为主,形成煤矿、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元产业格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煤矿产品附加值。在大型煤矿基地建设基础上,形成以煤矿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煤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

3、加强矿井建设和改造,以确保煤矿供需平衡。新井建设必须坚持集约、高效、安全、环保、现代化的标准。联合、重组小煤矿,提高单井规模,最大限度地减少小煤矿数量。支持大型煤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租赁等形式联合改造小煤矿,制定和实施小煤矿联合改造规划,全面提升小煤矿的整体素质。

4、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按照上下游一体化思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煤矿石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的发展;充分开发利用煤层气、矿井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实施科技兴煤和人才强煤战略,最终促进煤矿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跃式发展。搞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汇集机制。调整政策,多种形式引进优秀人才,改革煤矿职工招聘办法,变招工为招生,提高技术工人整体素质。

哭泣的铃铛
心灵美的天空
2025-07-01 18:34:28
煤的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堆积在湖泊、海湾、浅海等地方,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可燃性能的沉积岩。煤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煤中有植物细胞组成的孢子、花粉等,在煤层中还可以发现植物化石,所有这些都可以证明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而成。

科学家们在地质考察研究中发现,在地球上曾经有过气候潮湿、植物茂盛的时代,如石炭纪、二迭纪(距今约3亿年)、侏罗纪(距今约1.3亿~1.8亿年)等。当时大量繁生的植物在封闭的湖泊、沼泽或海湾等地堆积下来,并迅速被泥砂覆盖,经过亿万年以后,植物变成了煤,泥砂变成了砂岩或页岩。由于有节奏的地壳运动和反复堆积,在同一地区往往具有很多煤层,每层煤都被岩石分开。

由植物变为煤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堆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通过这种作用,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成分逐渐增加。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2)煤化作用阶段,即褐煤阶段。当泥炭被沉积物覆盖形成顶板后,便成了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逐渐停止,泥炭开始压缩、脱水而胶结,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过渡成为褐煤,这称为煤化作用。褐煤颜色为褐色或近于黑色,光泽暗淡,基本上不见有机物残体,质地较泥炭致密,用火柴可以引燃,有烟。

(3)变质阶段,即烟煤及无烟煤阶段。褐煤是在低温和低压下形成的。如果褐煤埋藏在地下较深位置时,就会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使褐煤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主要是水分和挥发成分减少,含碳量相对增加;在物理性质上也发生改变,主要是密度、比重、光泽和硬度增加,而成为烟煤。这种作用是煤的变质作用。烟煤颜色为黑色,有光泽,致密状,用蜡烛可以引燃,火焰明亮,有烟。烟煤进一步变质,成为无烟煤。无烟煤颜色为黑色,质地坚硬,有光泽,用蜡烛不能引燃,燃烧无烟。

纯情的绿草
花痴的冥王星
2025-07-01 18:34:28

煤炭来源于远古时代的植物。

煤炭形成的两大关键阶段:

1、泥炭化阶段

这个阶段非常依赖一种生物,那就是地球上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分布广泛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把植物的残骸进行分解,发生腐化,然后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将植物遗体变成含有多种元素的泥炭。

2、煤化阶段

在前一个阶段微生物的辅助作用之下,大量多元素泥炭物质形成,这些物质经过地壳的沉降作用能够形成煤炭的雏形,再经过无数年的沉降过程以后,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煤炭进一步凝实,最终变成我们平常能够看得到的煤炭。

什么是沉降运动?

我们的地球一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板块,这些板块导致地质本身并不稳定,而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动。当然,小幅度的地壳运动频率更高。随着地壳的运动,地面的各种物质都会沉入非常深的地下,这就是沉降运动。

泥炭之中本身富含大量元素,这些元素里面的杂质元素会随着高温高压的条件而逐渐被剔除,只剩下碳元素不断积累,纯度越来越高,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形成了褐煤,也就是级别最低的煤炭。这种褐煤在经过进一步沉降以后就能够变成高纯度碳元素,也就是煤炭。

结语:说白了,煤炭就是植物的遗体通过一定作用得到的。在无数年前的远古时代,地表上到处都是植物,从古代到现代无数年积累的植物遗体形成了大量煤炭,也就有了我们今天能够利用的能源。

笨笨的荔枝
文艺的钢铁侠
2025-07-01 18:34:28

采矿业.

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

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破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但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扩展资料

我国发展采矿业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的产业政策,采矿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资金,另外我国采矿业还处在初始阶段,受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影响较大。

二是采矿业的机械化水平。矿井通风是保障矿工安全的关键,通风不好会导致矿工发生矽肺病。

三是国内市场的需求情况,近年来我国采矿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市场对自然资源的强大需求。

四是我国采矿业技术发展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是采矿业发展的方向,需要强大的技术水平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矿业

光亮的台灯
从容的咖啡
2025-07-01 18:34:28
宋以后开始大量使用煤炭,

南宋出现焦炭,

元以后大量使用。

西汉是我国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时期。

煤的颜色黝黑,状似石头,因而在古代有“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名称。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五世纪)的《山海经·五藏山经》说,“女床之山”、“女几之山”“多石涅”。女床之山在今陕西,女几之山在今四川,说明当时这些地区已经发现了煤,这是我国关于煤的最早记载。

西汉时,我国开始开采煤矿并将煤用作燃料。《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即位那年,即公元前180年,窦太后之弟“窦广国……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入山作炭”就是进山采煤。当时还发生了“岸崩”(塌方)事故,“岸下百余人”“尽压杀”,说明采煤的规模已经不小。解放以后,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和郑州古荥镇等汉代冶铁遗址中,又发现了用于冶炼的煤块以及用煤末掺合粘土、石英制成的煤饼。照一般情况看,煤用作冶炼燃料应该比一般燃料晚,使用煤饼又要比使用煤块晚。可见,西汉使用煤已有较长的时间。

北魏郦道元《水经·河水注》引释氏《西域记》中,有我国古代用煤冶铁的最早记载:“屈茨北二百里,有山。……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屈茨即龟兹,在今新疆库车县内,那里冶炼的铁,可供当时新疆一带的36个国家使用,足见采煤冶铁的规模相当可观。

北宋末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煤。煤已较为普遍地用于冶铁和制瓷的燃料,有的地方煤还代替了柴草,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宋代的煤矿开采,已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明代的采煤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已出现了排除瓦斯和防止矿井塌陷的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和使用煤的国家。在欧洲,公元315年才有关于煤的文字记载,比我国的文字记载晚了约800年;英国在公元13世纪才开始采煤,比我国晚了约 1400年。

孤独的短靴
爱听歌的鸡
2025-07-01 18:34:28
一、煤炭技术进步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煤田地质勘探精度、快速建井上巷道掘进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化勘探程度,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资源保障。深井、厚冲积层条件下的矿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用钻井法、冻结法两种凿井工艺,基本解决了近600米厚松散冲积层的矿井建设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千米深凿井技术和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井井筒施工速度达到每月230米以上,创造了世界纪录。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技术装备得到长足发展,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可靠性的半煤岩巷掘进机,配合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我国现代化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煤矿综采成套装备水平得到提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近几年来,自主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具有电液控制功能的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大运力重型刮板运输机及转载机,大倾角、大运力胶带输送机,可为开采煤层厚度5米左右、配套能力每小时2500吨、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的综采工作面提供成套装备及开采工艺,在比较复杂的开采条件下实现高产高效。到2005年底,全国符合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条件的煤矿共有197个,产煤6.35亿吨,人均工效达到17.5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三)煤矿瓦斯、火灾治理等技术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为全面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地面抽采、本煤层抽采、邻近煤层、采空区抽采等瓦斯抽采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属于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煤矿的原国有重点煤矿90%以上开展了瓦斯抽采工作,年抽采量达到20多亿立方米,其中40%被用于瓦斯发电或作为民用燃料。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和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被普遍推广应用,在煤矿瓦斯事故监控和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开发的地音监测仪、微震监测系统以及电磁辐射装置,用于预测矿井动力灾害,使不发生动力灾害区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100%,可能发生动力灾害区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同时矿区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矿井火区的早期预报、注浆灭火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由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好转,“十五”期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四)洁净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煤炭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加快发展

煤炭的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经过十几年的攻关,重介选煤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和广泛推广,实现了传统洗煤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同时,浮选技术也日趋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效果。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煤炭洗选技术装备可以满足年产500万吨大型选煤厂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与煤共伴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煤矸石发电、土地复垦、洁净开采以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使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方面,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其他煤化工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业化、产业化阶段发展。年产50万吨甲醇、15万吨二甲醚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煤炭加工转化技术近期可望取得重大突破。

二、煤炭工业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多,导致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煤炭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十一五”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目标

煤炭工业要全面落实《若干意见》精神,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煤炭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综合攻关,重点突破,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实现绿色开采,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突破,“十一五”末使科技对全行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四、“十一五”煤炭科技进步的重点领域

(一)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

在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地质勘探技术装备,提高地质结构的勘探精度,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的资源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同时开展中东部地区深部煤层资源赋存规律和探测与开采技术、深部高效找矿和快速勘探技术的研究,解决600米深厚冲积层下凿井技术理论和技术难题,为我国深部煤炭资源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二)煤炭资源开采领域

在煤炭资源开采领域,利用现代加工、智能控制技术和工况监控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使井工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大型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0万吨以上,同时使薄煤层开采技术和短臂开采装备水平有突破性提高,使采煤装备更适合于各类复杂煤层的开采条件,全面提升我国采煤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文艺的海燕
微笑的苗条
2025-07-01 18:34:28
是用深孔回采矿房的空场采矿法。根据落矿方式不同,

阶段矿房法

可分为水平深孔阶段矿房法和垂直深孔阶段矿房法。前者要求在矿房底部进行拉底,后者除拉底外尚需在矿房的全高开出垂直切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