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俄媒形容澳大利亚愚蠢式傲慢:中澳贸易的唯一输家

曾经的蛋挞
直率的鸭子
2023-02-01 23:34:38

俄媒形容澳大利亚愚蠢式傲慢:中澳贸易的唯一输家

最佳答案
从容的树叶
无聊的外套
2025-07-01 14:35:31

来源:海外网

文章摘编如下: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日前表达了对两国煤炭贸易的担忧,称禁令将带来“双输局面”。但不完全是,中国正在与印尼达成一项长期煤炭供应协议,将完全取代澳大利亚的煤炭供应。其他供应链也是如此,中国是全球买方市场的重要买家。在中澳贸易争端中,澳大利亚将是唯一的输家。

事实上,澳大利亚一直对美国惟命是从,屡屡在对华贸易、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上挑衅中国。虽然莫里森嘴上说,不希望被迫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做选择”,但澳政府一系列行为已经选择了立场。

与此同时,中国正转向“多元化战略”,一个关键目标就是减少对唯一供应商的依赖。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个坏消息,澳大利亚经济在过去十年里越来越依赖中国出口。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当全球有很多贸易机会时,谁还要忍受愤怒和侮辱?中国可以轻易地转向其他市场:从印尼进口煤炭、从南非进口葡萄酒、从俄罗斯进口铁矿石。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就是澳大利亚政治阶层的愚蠢式傲慢,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对抗中国来迎合美国,还幻想着中国不会对其傲慢行径做出任何反应。欧洲对俄罗斯问题上的自残行为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又轮到澳大利亚要“切断”对华经济联系。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美国,迁就美国不合时宜的冷战阴谋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海外网 张琪)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最新回答
聪明的心锁
傻傻的人生
2025-07-01 14:35:31

基本上,我们最具影响力的私营部门经济学家不能被信任,在有必要的时候,对联邦政府的政策持批评态度。他们被政治压力所吞噬。

索尔是媒体比较喜欢的经济学家之一。多年来,他一一一也是澳新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他现在是独立的,是塔斯马尼亚大学副校长的研究员,实际上是塔斯马尼亚的经济学家——他可以自由地称之为他的看法。

本周,他为媒体撰写文章,对大卫·利特普卢德"罪人"威胁要撤销澳新银行客户的存款保险表示恐慌。

莫里森政府中第五位最资深的部长、农业部长和副国家党领袖试图抨击澳新银行向煤炭公司放贷,这有其更好的商业本能。

作为呼吁利特普罗德显然愿意迫使银行向联盟青睐的公司放贷的前奏,埃斯莱克先生讲述了他在2002年因政治压力闭口而出,约翰·霍华德担任总理的经历。

在一次会计师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批评了霍华德政府"关于商品和服务税不是联邦税的名言,因此不需要列入税收总额的预算估算中"。

正如索尔所写,他是在"一个晦涩难懂的会议上谈论一个神秘的话题":"在看到媒体对该演讲的报道后,当时的司库彼得·科斯特洛打电话给当时的澳新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克法兰(John McFarlane),威胁要采取监管行动,如果我再说一遍,澳新银行不会希望采取这种行动。

科斯特洛还向当时的新闻秘书传真了一份新闻报道,其中一份是我向当时的澳新银行董事长查尔斯·古德(Charles Goode)发表的言论,这段话被圈出。

索尔写道,他"惊讶"的是,司库有时间打电话给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的主管,抱怨这一点。

"我感到震惊的是,任何澳大利亚司库都愿意利用授予他的监管权力,帮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少(至少)压制那些胆敢质疑税收措施会计处理的人。

(我怀疑科斯特洛先生的极端敏感是基于他不被承认为澳大利亚纳税最大的司库的愿望,因此他急切地想保护的会计摆弄。

这是一个严酷的故事,关于彼得·科斯特洛愿意抛出他的政治份量,他很少考虑诚实和合理的意见和澳大利亚基石机构的自由。

古德主席提醒索尔,"我不应给人留下澳新银行与政治任何一方结盟的印象"。

麦克法兰"表示,澳新银行与这位(用他的话说)'很可能成为下任总理'的人'相处得很好,这一点很重要,他让我给科斯特洛打电话,'把事情做好',避免再次评论那个特定的话题。"

但他没有

他写道:"从那时起,我一丝不苟地避免发表这样的评论。

你多久看到一位"首席经济学家"陷入糟糕的政府政策?真有趣。

充其量,谨慎的中立是一天中的秩序,然而,由于无处不在和可得性,以及媒体形象赋予的所有权力,这些人在公众对于我们经济政策辩论的经过所起的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经济和经济政策具有高度政治性,有很多争论可论,但公众并没有从 游戏 最多产的评论员那里得到完整的了解。

相反,该评论具有亲政府的味道,从微妙到彻头彻尾的啦啦队。

除了不惹恼政府的压力,评论经常被更直接的金融利益所影响。

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杜弗洛,在他们的著作《艰难时期的好经济学》中,对它大加推手。#致敬真知灼见#

"在电视和媒体中自封的经济学家——X银行或Y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除了重要的例外,主要是他们公司经济利益的代言人,他们常常随意忽视证据的份量。此外,他们对于市场乐观情绪有相对可预测倾向,他们完全倾向于市场乐观,这是公众与经济学家们的一致,"他们写道。

正如房地产经纪人可能会说,它总是买房产的利好消息一样,银行、商业银行或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发言人不太可能暗示政府资产或责任不应该私有化。

这一切都不是说金融部门的主要经济团队是浪费空间。他们当然不是。

其中最好的在解释经济事件、突出和收集重要数据方面起着宝贵的作用。有一些有见地和良好的沟通者。

但是,当政府政策成为问题时,能够应用一种过滤器,允许政治压力对这些人的影响,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一个过滤器, 大多数休闲读者和观众可能没有。

如果你需要理发,你不应该问理发师。

澳大利亚独立经济学家的可信度被他们自己的言论慢慢吞噬,然而,澳洲政府和媒体又喜欢引用他们的理论或是阐述来给自己的政策扣以高帽子,普罗大众还是要把行为金融学学习一下,不要把政府和银行想让你知道的易得性信息所蒙蔽,发现经济中的不为人知的那部分才是在投资和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等待的哑铃
爱撒娇的帆布鞋
2025-07-01 14:35:31
据观察者网12月18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进行了一个大动作,澳总理莫里森于当日重组了内阁。据悉,改组后的澳内阁贸易部长、金融部长等多个重要职务官员都发生了重变。尤其注意的是,原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转任了澳金融部长,而原教育部长丹·特汉则接手了西蒙·伯明翰的职务。

由于当前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关系日趋紧张,所以莫里森在此时大动内阁,尤其是更换贸易部长的行为被外界猜测是为了缓和中澳关系,恢复中澳经贸的正常关系。

自中国和澳大利亚发生贸易冲突以来,澳大利亚的各种出口商品都受到了莫大的影响。

澳大利亚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中国每年都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的农产品,这使得中国稳居澳大利亚最大农产品进口国的地位。然而澳大利亚的大麦在被中方宣布征收合计80.5%的双反关税之后,澳洲大麦对华出口量暴跌,出口损失惨重。

澳大利亚不仅因为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而将承担高额关税,同时其大麦出口量也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因为中澳贸易关系问题,澳大利亚农民损失惨重,预计有1200万吨大麦因无法出口而烂在地里。

此外,该国大麦还有多个强势的竞争对手。此前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如今澳大利亚在中国市场吃瘪,澳大利亚的竞争者们纷纷出动,抢占澳大利亚大麦的中国市场份额。据悉,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相继向中国市场伸出橄榄枝。

屋漏偏逢连夜雨,澳大利亚对华的煤炭出口也遭遇了问题。今年10月,中国加强了进口煤炭的质量与安全检测,而澳大利亚的煤炭因为检测不合格被拒之中国市场门外,当月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环比骤减了60%。而嘉能可自然资源公司CEO伊凡·格拉森伯格表示,中国今年将会进口和去年相当的动力煤,约有1.85亿吨,澳大利亚失去的那些市场,就会转移到其他供应源的手里。

不只是大麦和煤炭,澳大利亚的铜、铁矿石、龙虾等商品也受到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同时还面临着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威胁。有消息指出,如果澳方还不尽快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那将意味着澳洲对华出口的103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795亿元)的商品都会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观察者网12月15日消息,莫里森表示希望中澳两国恢复直接对话,并表示澳大利亚愿意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然而澳大利亚原贸易部长西蒙·伯明翰当时却扬言要把中国告上WTO,使得中澳贸易仍然紧张。

因此莫里森此时更换贸易部长意图再明确不过了,但是这对改善中澳贸易关系能起到作用吗?希望澳洲政府也可以正视这个问题,中澳关系的恶化是因为澳方在多个问题的发言上已经严重侵犯了中方底线,使得中方市场渐渐对澳洲失去了信心,仅换一个贸易部长就想要让中澳关系得到缓和,未免太没有诚意了。

热心的帅哥
细腻的花卷
2025-07-01 14:35:31

11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口误将“应对气候变化”说成了“应对中国”。

尽管及时纠正了口误,莫里森还是在社交媒体上招来群嘲。有网友评论道:“西方政治家对中国有着不健康的痴迷。”就连美媒都表示,从历史来看,中国最不应该背上影响气候变化的锅。

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贼喊捉贼”

此次COP26召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世界各国都迅速减排,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的作为却备受争议。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0月26日报道,在即将飞赴英国格拉斯哥COP26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公布了一项政府计划,承诺该国到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

澳大利亚“迟来”的承诺,引发媒体和专业人士的质疑与批评。澳反对党工党指责莫里森的计划是“骗局”,缺少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澳大利亚长期以来一直在气候行动上“拖后腿”,与其盟友美英等国的分歧越来越大。

澳大利亚也是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并表示将在2030年后继续在海外开采和销售化石燃料。COP26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希望发达国家在大会上达成一项协议:十年内停止使用煤炭。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公开批评澳大利亚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今年9月,联合国首席气候特使塞尔温·哈特(Selwin Hart)表示,全球逐步淘汰煤炭的速度还不足以“避免一场全球气候灾难”,并警告称,如果不废弃化石燃料,将对澳大利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针对澳大利亚总理的“嘴瓢”,有网友评论道:“澳大利亚还是先管好自己再说吧。”

以上内容参考 看看新闻-应对中国?澳大利亚总理发言时嘴瓢闹乌龙

单纯的纸鹤
纯情的热狗
2025-07-01 14:35:31

澳大利亚的外交部长还公开表示澳大利亚已经做好了全面对抗中国的准备,但是这个讲话也在国际上面引起了哗然。

很多国家就算是再受到美国的压力,也都在尽可能地保持中立的态度,避免站错了队,给自己的国家造成一定的打击,毕竟生意还得做,日子还得过下去。很多人都以为澳大利亚可能是真的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吧,但没想到澳大利亚的总统莫里森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谈到当前陷入到僵局当中的中国跟澳大利亚的关系。

他表示虽然说两国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处在一个不太乐观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期,但是澳大利亚这方仍然想跟中国保持友好合作积极的关系。

很多媒体都怀疑自己听错了,这跟之前的态度基本上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澳大利亚是不准备再继续豪横下去了。据说有澳方的船在外海已经漂了一个月了,等着卸船差不多应该有570万吨煤炭。这应该是继留学大麦等一系列的产品受到影响之后,又一个产品受到了影响

这10多年的时光里面,我们一直都是澳大利亚的进出口的贸易伙伴,之前为了配合特朗普,澳大利亚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现在眼看着特朗普在这个位置上面做不下去了,又默默地把RCEP的标签给签了。

现在要重新跟中国之间建立友好关系,难道中国是失忆了吗。其实要笔者去看,终归还是利益在作祟,如果自己发展得好,谁来都无所谓,现在没有人跟一些能够得到的利益过不去,而现在澳大利亚假装自己跟没事儿一样,又重新回到这个十字路口上面,可能也验证了那句话别人尴不尴尬的真的不重要,只要他们不觉得尴尬就可以了吧。估计我觉得现在最尴尬的应该不是他们的总理人,而是在海上飘着的那53艘运煤的船。

矮小的发箍
健壮的便当
2025-07-01 14:35:31
因为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商务部和海关部门对澳大利亚部分输华商品采取了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对大麦征收双反关税。上述问题是非曲直早就有了定论,完全是澳洲有错在先,我们不过是拿起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已,但是堪培拉却无视自己有错在先,扬言要为了大麦被征税一事到WTO状告中国。

澳贸易部长丹·特汉就在近日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他声称将要求世贸组织成立一个争端解决小组,介入两国的贸易问题,以裁定中国是否违反相关贸易协定。有趣的是这本来只是中澳之间的私事,可美国却迫不及待跳了出来为澳强出头。

据媒体16日报道称,中美即将在18日举行双边战略对话,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和防长已经先到了日韩访问,至于会谈的内容毫无疑问大部分和中国有关,这表明美国希望通过拉拢盟友对付中国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改变。

而拜登新任命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在接受澳媒采访时更是放出狠话,他表示美国不会抛下澳洲不管,中国如果不立即停止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胁迫”,那么美国将不会采取实际行动改善中美关系,除非中澳能够恢复到“更加正常的状态”。坎贝尔的意思很清楚,他单方面对中国开出了条件,并拿澳大利亚要挟我们。

坎贝尔何许人也?他曾被外界称为“亚洲沙皇”,早在奥巴马时期便开始在美国国务院任职,并一手策划了奥巴马“重返亚太”的外交战略,所以拜登再次请他出山,媒体普遍解读为这是华盛顿组团搞对抗的一项重要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坎贝尔发表这番言论的时间点也很特殊,前不久美日印澳四国首脑峰会刚结束,紧接着中美高层会谈又将拉开序幕,他突然在中间来个下马威,等于是向中国发出了强烈信号。美国这个国家向来是只进不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其对盟友越是支持最后从盟友那边索取的也就越多,眼下华盛顿如此力挺澳大利亚,这说明拜登希望莫里森政府继续扮演反华急先锋的角色。

只是美国不断在背后推波助澜,鼓动澳大利亚和我们进行对抗,澳洲自己又到底能收获多少好处呢,最后还不是在替美国利益卖命。莫里森不会真的天真到认为美国官员几句话就能把中国吓倒吧,我们向来不接受任何胁迫,也没有国家能够以施压甚至武力的形式逼我们放弃底线,这些都是免谈的。

中美关系若是不能改善,最后损害的是两国共同利益,并非中国单方面受伤,所以坎贝尔放狠话是想吓唬谁?我们大可以看看美国能有什么招。再者,澳大利亚在美国的国家利益面前只是个小角色,美国怎么可能会根据中国对澳洲的态度来决定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这个可不是看不起,而是澳大利亚真的不够格,美国若真的有心支持自己的盟友,不如多买点澳洲大麦、煤炭以及牛肉等商品,在经济层面给予盟国实质帮助,而不是只会口头支持。然而现实却是美国不仅啥都不买,还要跟澳大利亚抢生意,莫里森完全是被卖了还在替拜登数钱。

看到这里只能说澳洲走到今天这一步纯粹是咎由自取,如果其执意随美起舞,我们的反制措施非但不会取消反而会进一步加强,至于中美问题纯粹是美国见不得我们过得更好,不能容许有别的国家超过它,因此我们不必对拜登抱任何幻想,他和特朗普是一丘之貉。美国想指着我们说,打狗也要看主人,那么我们的答复是,大不了连主人一起打!

热情的寒风
感性的小熊猫
2025-07-01 14:35:31
日经英语新闻8/19报道,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是中国这个超级大国的主要煤炭供应国,随着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巴基斯坦最大的煤田正在加紧进行一个项目的建设,目的在于为当地电厂提供燃料,但一些专家认为,该项目可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替代煤炭来源的选择。

因新冠疫情而拖延了数月之后,上海电力约500名员工于本月初抵达巴基斯坦,从事位于该国东南部沙漠地区塔帕卡县价值19亿美元的塔尔区块-I综合煤矿和电力项目开发工作。该项目由中国全资拥有,是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重要组成部分,而CPEC本身就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项目主要包括一个露天矿,该矿每年能够向两个建在当地的660兆瓦发电厂供应680万吨褐煤。2011年,塔尔区块-I煤田租赁给了一家中国公司,中新资源公司,租期30年,该公司现在是上海电气的子公司。所产生的电力将供给巴基斯坦国家电网,第一座电厂将于2022年8月投产,第二座电厂将于次年2月投产。

塔尔煤田覆盖了信德省靠近印度边境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它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煤炭储量,估计有1750亿吨,也是世界第七大褐煤田。巴基斯坦的长期计划是将整个塔尔煤田分成12个区块进行开发。在中国的参与下,其中4个区块的开发工作已经开始。

巴基斯坦迫切需要开发本土能源,以克服高峰期3000兆瓦的国内电力短缺和对燃料进口的依赖。中国正通过CPEC提供水电、煤炭、太阳能和风能解决方案。专家认为,发展能源工厂对巴基斯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希望实现工业化,同时也要满足因人口快速增长而不断增加的需求。

塔尔区块-I项目工作的加速,正值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火电煤被中国政府限制之际。今年早些时候,由于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呼吁对新冠疫情进行独立调查,一场外交争执逐渐升级为贸易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正在努力摆脱进口煤。据报道,中国主要国家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指示国有公用事业公司不要购买澳大利亚的热煤。也正是因为这些消息,一些人怀疑中国是否在市场上寻找新的煤炭供应商,但信德省能源部长Imtiaz Shaikh认为,上海电气没有表达任何进口巴基斯坦煤炭的意向。他表示,塔尔区块-I项目的成本可能高达25亿美元。"我们目前的经营还没有达到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程度量和规模",在塔尔区块-I和塔尔区块-II运营的巴基斯坦私营公司首席执行官Syed Abul Fazal Rizvi也指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将巴基斯坦自己的能源结构本土化,这样就能减少我国对外国燃料的依赖。

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在与现有贸易伙伴关系恶化或南海地缘政治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依靠对巴基斯坦煤炭的投资来帮助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亚洲项目副主任迈克尔-库格尔曼(Michael Kugelman)表示,当中国与多个国家的外交关系紧张时,中国自然会加倍利用最安全、最牢固的关系来谋求其经济和能源利益。巴基斯坦可以说是中国最亲密的盟友,因此它是一个自然的合作伙伴,特别是考虑到中国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在巴基斯坦已经的长期发展的 历史 。而且,地理和地缘政治让中国对巴基斯坦作为煤炭进口的供应路线充满信心。这是一个接壤的国家,而且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厚联盟关系的国家。

不过,迪肯大学的艾哈迈德表示,全面暂停澳大利亚对华煤炭出口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并不排除在巴基斯坦 探索 其他来源。赫尔辛基大学世界政治学讲师莫尼克-泰勒指出,塔尔煤的战略价值因其质量低下而受到严重限制。她说,巴基斯坦褐煤没有出口价值,因为每单位供热价值的运输成本经济上并不合算。它的价值是用于当地或矿区附近的发电,塔尔煤并不能替代澳大利亚出口的高品位煤炭。

狡兔尚且三窟,何况面临各种挑战的泱泱大国。外交争执一定要有足够的底牌,即便不是有压倒对方能力的王牌,多准备几分有分量的牌又何尝不是明智之举。让人猜测,就已经说明了许多。

优雅的紫菜
从容的乌龟
2025-07-01 14:35:31
在澳大利亚迎合美国挑起对华争端的时候,澳大利亚也正付出惨痛代价。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加征禁止性关税,暂停多家澳大利亚牛肉出口资格,并且依法对澳大利亚煤炭、龙虾等进口产品进行检疫、质量安全和环保项目检测。此外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对澳大利亚出口葡萄酒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将对其征收5年反倾销税,税率最高可达218.4%。

这次中国征收反倾销税,澳大利亚又暴露出矛盾心态。29日澳大利亚农业部长大卫·利特普劳德又开始放狠话称,对于中国提高关税,澳大利亚将继续“大力捍卫”其葡萄酒产业避免受影响。

中国为保护本土葡萄酒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征收倾销税合法合理,澳方不仅没有反思自身不足,却反倒过来谴责中国。他还表示,“中国可能在市场机制方面玩 游戏 ”,凭借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质量,肯定会找到其他替代市场。但随后他话锋一转称“已联合中方要求展开对话。”一边肆意抹黑指责中国,一边又恬不知耻要求对话,想谈就能谈的吗?澳媒曾多次报道,自去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商贸部门就一直试图和中方通话,但都遭到拒绝。

然而一边要求对话,另一边又开始积极对抗。在3月31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将斥资10亿澳元(约50亿元人民币),和美国密切合研先进制导导弹。先不论这点钱够不够,澳大利亚已经几十年没有造先进导弹,主要还得依赖盟友进口,这么点钱就想让美国公司提供技术,基本上是痴心妄想。但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暗度陈仓,实则为了美国在其领土部署导弹找借口。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解读称,澳大利亚政府此举是为了对抗“中国威胁”,迫切需要和美国合作建立导弹产业链,迅速获得主权能力。其实早在去年澳大利亚也曾宣布扩军对抗中国,但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外交政策和国防研究员布伦丹·托马斯就警告,澳大利亚不可能和中国同台竞技,未来澳大利亚甚至美国都不会有超过中国的 科技 优势。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也曾批评,澳大利亚政治阶层有一种愚蠢式傲慢。从澳大利亚当前的态度和行为,看来还得加大力度。(A梦)

土豪的书包
可靠的大炮
2025-07-01 14:35:31
根据国内相关媒体报道,7月2日,香港《南华早报》发表了有关中澳关系的专栏文章,分析了澳大利亚是如何在经济和政治上奉行强硬的“反华政策”,以至于被盟友“背叛和出卖”,失去了在中国的大量市场和发展机会。而至于这个“盟友背刺”,就是指澳大利亚选择反华的时候,美国和加拿大等“反华国家”却大量向中国出口煤炭和大麦等资源。

这无疑让澳大利亚十分难堪,毕竟说好的“与美国和加拿大一起反华”,结果这些国家却瞒着澳大利亚和中国做生意,把本来该澳大利亚赚的钱给赚走,实在是相当讽刺。其实,引用一位国外网友的评论,倒是可以形容美国看待澳大利亚的对华态度:“土澳(指澳大利亚)这个孤悬海外的‘诚实人’,往往因为‘过于反华’而跟美国的反华联盟格格不入”。

也就是说,其实诸如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国家都很清楚一个道理,“反华是立场,亲华是生意”。这种政治立场最初来自于天然的昂撒民族对“黄种人强国”的敌视和猜忌。除了对中国的敌意外,他们曾经对日本这样“强大过”的国家保持着十分明显的戒心。

只不过现在的日本被阉割了,可以被美国当成“ATM取款机”来对待,然而在海对面的中国却在改革开放后,真正成为了美国实质意义的“心头大患”。平心而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从未有过对外侵略和殖民的行为。而美利坚建国近250年以来,曾进行过大量的种族屠杀和军事侵略,比起担心中国,事实上,美国更应该担心本国的“激进政治势力”和“不信任文官政府的鹰派军方”。

此前有位澳大利亚时政评论家曾这样谈到过,澳大利亚极为失败的反华政策:“我们以为只要和中国交恶,就会能让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贸易封锁。只是没想到,美国仍再向中国卖煤炭,澳大利亚的市场被他们给占有了。被美国戏弄后,我们成为了大洋洲上独一无二的小丑。”

曾经,澳大利亚相当“聪明”地认为,只要和美国的心腹大患表现出敌对的样子,“美国爸爸”就会奖励澳大利亚这个“听话的孩子”。于是他们奉行反华政策,甚至在经济上选择比美国激进的做法刺激中国,在政治上肆意造谣和侮辱中国。他们以为,只要这样,美国就会在经济上支援澳大利亚。

然而可笑的是,趁这个机会,美国从之前从未向中国出口煤炭转变为了“美国是向中国出口煤炭的主要国家”。而加拿大也趁此机会,赶紧占领了澳大利亚退出在“大麦进出口”方面的市场缺口。以后澳大利亚如果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难度可要比之前高很多了。现在的澳洲虽然有了后悔之意,怎奈何澳大利亚在中国面前不是“不可替代”的,无论如何,西澳洲已经开始发声反对澳洲中央政府“极其失败”的反华政策了。

假以时日,只要澳洲继续推行他们的反华外交,以铁矿石出口为支柱的西澳洲人民就会变得更加不满和失望。届时那位推行反华思想,极其可笑的“憨憨总理”莫里森,下台后也很可能会身败名裂。澳大利亚的例子完美说明了“帝国主义者之间都是不团结的”。

他们喜欢内斗,也擅长内斗,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帝国主义者们反而是幼稚和肮脏的。美国和加拿大连自己人(指澳洲小老弟)都能出卖,我们还能指望他们和中国搞“坦诚互信”吗?既然澳大利亚可以被利用,那么美国也迟早有一天会被小老弟们的“暗箭所伤”。对于这些充斥着阴谋诡计的国家,我们不得不警惕和防备,绝对不能将重要情报,重要利益出卖给这些反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