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进入中国,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特斯拉要在中国取得较大的销量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商业模式:直销。直接经营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前缘过长,渠道不易明显打通,受不同地区复杂的局部关系影响,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直销模式要想扩大规模是非常困难的。
去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到1.5万辆,与数百万辆的市场相比仍然太少。如果Model 3和Model Y在特斯拉生产后的价格在30万左右,那么在实际生产后,以这个价格对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影响不会很大,毕竟用户群体的定位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反,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如果一个市场,尤其是一个新兴市场,想要持续增长,就需要领导者来引领道路。特斯拉是高端电动汽车的代名词。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特斯拉的同时,也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市场教育,从而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国产电动汽车不希望被特斯拉打败。在打造品牌力的同时,如何提高产品力是关键考虑。自动驾驶技术、OTA远程升级技术、超充技术等这就是经典的鲶鱼效应。最近,比亚迪推出了唐EV600,广汽新能源推出了怡昂S,吉利推出了几何A,各大汽车厂商都推出了高端智能电动suv,包括小鹏的G3和P7,天吉汽车的ME7,蔚来的ES8和ES6, SERES推出的SF5旨在成为特斯拉的标准。
相信随着Model 3的国产化,国内超级充电站的建设将会加快。同时,也将带动其他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增压和增压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国最典型的案例是小鹏汽车,在商业模式、产品定位、充电业务布局等方面都在向特斯拉学习。小鹏也是第一家大规模建造超级充电站的新汽车制造商。
具体来看,今年1至9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292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15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售出128万辆,同比上涨135%。按车企来看,特斯拉市占率最高,为21.5%;中国五菱宏光以价格实惠及轻型小巧的特点在中国当地市场广受欢迎,占比9.8%,位列全球第二,比亚迪(6.3%)、大众汽车(5.7%)分列第三、第四。
集邦咨询表示,在“半导体荒”及新冠疫情扩散下,全球汽车市场发展滞缓,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依旧保持强劲势头。
特斯拉国内在售轿车有一款,是Model3。
一,Model3
官方指导价:26.674-33.99万
1,特斯拉3有三种配置:后驱标准耐久型、后驱长耐久型和四轮驱动高性能型。后驱动模型为单电机模型。这辆汽车的马达在后桥上。后驱动版本的最大电机功率为202kw,最大扭矩为375 nm。四轮驱动车型为双电机车型。这辆汽车的前轴和后轴都有马达。四轮驱动车型的电机总功率为340kw,总扭矩为639 nm特斯拉3型使用三元锂电池,重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三元锂电池的阴极是由三元材料制成的。特斯拉3前悬架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多连杆独立悬架。
2,就室内装饰而言,Model3实际上非常简单,但它本身增加了一个很好的名字——非常简单的设计。第一次开车时,你必须习惯它,因为它甚至没有仪表板。这一切都集中在大型中央控制屏幕上。基本上,汽车的所有功能都依赖于这样一个屏幕来完成控制。唯一的遗憾是它偶尔会崩溃。如果你只是想使用它,那一刻你可能会有一颗沮丧的心。座椅的舒适度一般。在环保理念下,大量人造革被用来代替皮革,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其他汽车品牌相比并不高。
3,Model3的OTA更新频率很高,每个新版本都可以有一些新功能。每次更新后,所有者都会有所期待。在辅助驾驶方面,适当的应用仍然可以缓解驾驶过程中的疲劳。特斯拉Model3诞生于一种特殊的电动汽车结构,因此从车身形状可以看出,它与相同尺寸的燃油汽车有着显著的不同。为了将电池组布置在车身中部,其轴距较长,车轮更靠近车身的四个角,并且在低前车厢后面是连接到车辆后部的高耸圆弧穹顶。这种结构是为了在室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布局之间实现相对完美的平衡。但即便如此,你仍然可以感觉到汽车的地板和坐姿比普通汽油车要高。优点是视野很好。缺点是车内空间,特别是后排空间仍然有限。
我认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选择主动降价,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产品利润。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当特斯拉开始选择大幅降价以后,因为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体利润普遍比较低。甚至比亚迪每卖出一台车的利润只有1000多元,所以很多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根本就没有降价的幅度空间。在这种情况之下,特斯拉的竞价行为会进一步冲击我们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甚至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品牌出现资金问题和业务发展问题。
特斯拉开始大幅降价。
在生产成本性不降低的情况下,特斯拉也在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效率,同学开始主动降价。在此之后,特斯拉的每款车型基本上都出现了10%左右的降价幅度,有些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可以达到30%左右。如果特斯拉选择继续降价的话,留给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市场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需要选择主动降价。
这时候也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价格本身就比较低,但性价比并没有那么好,很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存在或多或少的技术问题。如果选择不降价的话,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根本就没有办法跟特斯拉抗衡,同时也会受到市场销量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国产心理学的品牌,可能会选择通过亏钱的方式来降价卖车,这也是摆在很多品牌面前的尴尬处境。
最后,我个人觉得国产新能源车品牌需要进一步研发自己的特色技术,同时也需要形成一定的技术优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盲目依赖补贴的方式并不能帮助这些企业走得长远。
【太平洋汽车网】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精灵、海马汽车、宝马、长安汽车、上汽大通等。新能源汽车不用借助汽油发动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
精灵(Smart)这是奔驰旗下的微型汽车品牌,又叫精灵汽车,还是有一些背景实力的,旗下新能源汽车是smartsmartfortwo2014款ElectricDrive。海马汽车前身是合资品牌,现在分家变成了纯粹的国产品牌汽车,旗下主要新能源汽车是普力马2016款EV绿驱型。
北汽新能源是北汽旗下的新能源子公司,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到现在已经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有EH、EU、EX、EV、EC等五大系列车型。
特斯拉汽车公司以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专门生产纯电动车,生产的几大车型包含TeslaRoadster、TeslaModelS、TeslaModelX。特斯拉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公司,其推出的首部电动车为Roadster。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吴彬彬)
特斯拉国内在售两款suv,分别是Model Y和Model X。
一,Model Y。
官方售价:29.184-38.79万
1,特斯拉Y型定位为中型纯电动SUV,车身尺寸为4750*1921*1624(mm),轴距为2890mm。数据在各个方向上都大于其自身的模型3。特斯拉最大的优势在于,在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特斯拉拥有高效的三电系统、易于使用的自动驾驶辅助、良好的空间感和强大的动力系统。
2,从侧面看,特斯拉模型Y真的像一个大老鼠,前面有一个低矮的身体,身体中部凸起,后部有一个很短的后退。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风阻系数。Y型风阻系数仅为0.23cd。Y型长寿命车型的标准轮辋为19英寸,轮辋外有一个由塑料制成的低抗风轮罩。
3,电池配置方面,Y型配备LG化学提供的77kwh三元锂电池,NEDC的射程为594km;入门级ec6采用宁德时报提供的70kwh三元锂电池,NEDC射程430km。
二,Model X。
官方售价:93.999-99.999万
1,就外观而言,我们可以从之前发布的特斯拉s型车中猜出这款x型车的总体设计理念。新车几乎取消了传统车型的前空气格栅,并且通过多次风洞试验对整车外线进行了优化。因此,X型SUV获得了当前SUV车型中最小的风阻系数。有人可能会认为新车型的外观设计过于圆润,这与之前特斯拉犀利、强势的造型风格有所不同,但毕竟x车型是一款家用车,其更加低调的外观设计可以更好地凸显其车辆定。
2,特斯拉x型车将提供多种车身颜色,包括黑色、白色、棕色和深红色。内饰材料采用皮革,中央控制、方向盘等部件采用碳纤维材料。音响系统也全面升级。改进后的x型使用22英寸锻造车轮和倍耐力蝎子零号轮胎。前轮尺寸为265/35r22,后轮尺寸为285/35r22。
3,车外观的许多细节也进行了升级,例如保险杠上的碳纤维前边缘。在功率方面,由于tsportline没有修改其功率,因此该型号x p90d的功率水平仍保持原始状态,最大功率为568kw(772ps),加速时间为每100km 3.4s
尽管特斯拉尚未官方宣布上海工厂正式投产的时间,但据媒体探访发现,越来越多的迹象正在显示,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的建设加速推进,首批Model3电动 汽车 生产进入倒计时。市场普遍预计下周特斯拉上海工厂就将全面投产。
当下,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经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出现了盘整回调趋势。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 汽车 批发辆量为6.5万台,同比下降33.4%,环比8月下降8%。细分来说,纯电动车表现更为惨淡,批发量同比下降31%,环比降12%;至于插电混动车型虽然实现了环比6%的增长,但是相比去年同期却下滑44%。
考虑到这是部分新能源车企依然能享受到较高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工信部日前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共有207409辆新能源车通过审核,将能拿到总计220.27亿元的新能源补贴),新能源车销量依然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只能说明, 由于国家对新能源车直接补贴的政策调整,以及某些新能源车企频频爆出自燃及质量问题,再加上车市整体景气指数下降,新能源车市场提前过冬已经成为事实。
在如此情势下,即将上路的国产特斯拉自然会被视为一剂强心针,但是,国产特斯拉真的能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回暖吗?
按照特斯拉的计划,最快到年底可以实施周产千辆的规模,也即按照乐观估计,国产特斯拉到年底的月产量也不过区区数千辆,相比于如今六七万辆的市场月度销量,占比连10%都不到,所能起到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
同时,由于目前受制于产能限制,国产特斯拉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量产,也就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单车制造成本,并以更具有活力的价格冲击市场。虽然近年来特斯拉也采取过降价促销政策,但价格政策变动频繁,反映出马斯克等管理层对于特斯拉究竟是坚持中高端价格路线还是向平民化价格路线靠拢,处于摇摆不定中。 由此可以预料的是,指望国产特斯拉一降到位,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此外,由于特斯拉对上海工厂寄予了很高期望,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上海工厂采取了较为激进的产能扩张策略,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人专业化能力及品控等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而近期特斯拉持续爆出质量事故,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更让人担忧其重产能交付轻质量管理的倾向,会导致特斯拉车辆品质的不断下滑。
而市场及用户的变化也是摆在特斯拉面前的挑战。中国近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新势力不断加入,加剧了市场竞争。虽然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用户认可度、市场美誉度、研发及制造等方面相比特斯拉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各方面投入的加大,以及国家前几年对于国产新能源车企的大力扶持,还是呈现出明显的追赶势头。国产特斯拉如果在质量上不能守住红线,不仅难以达到预期销量目标,还会拖累特斯拉整体品牌。
尤其是特斯拉目前虽然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但除了上海工厂外,在中国地区研发体系建设投入不多。如此一来,完全由美国本土遥控设计的特斯拉车载系统及其他软件服务,也就很难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提供符合本土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9月份新能源车销量数据来看,纯电动车销量下滑更为明显。这恐怕是因为,之前纯电动车受益于国家高补贴及用户主要集中于经济能力较强、追求新鲜事物、对 科技 创新产品偏好明显的群体,而随着市场的扩大,特斯拉以及国产电动车企的新增用户群体将以价格敏感型为主,而这些用户对于驾驶电动车的便利性要求也更高,纯电动车在充电桩配套、续航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软肋,目标用户自然会心存疑虑。 而特斯拉虽然在纯电动车领域属于行业老大,但一旦国产化,用户对于其在服务配套方面必然有更高的标准,如果国产特斯拉没有达到用户需求,也会面临同样的用户流失问题。
就此而言,特斯拉“豪赌”中国市场的想法看似没有问题,但基于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仅仅靠一个上海工厂的产能增加,并不代表着国产特斯拉能够为特斯拉自身带来绝对的利好,而对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影响几何,也有待于国产特斯拉上路后的市场反馈而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