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对比本田雅阁!20万预算,买燃油还是新能源?
20万左右的预算,想要入手一款好用、使用成本低等各方面都不错的车型,有不少人会拿本田雅阁以及比亚迪汉EV来比较。这也难怪,两者的售价和定位都相近,一边是传统品牌且家喻户晓的王牌轿车,而另一边是全系采用新能源动力的王朝系列旗舰轿车,确实是让人难以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将两款车型来进行一次对比,看看两款车型都有着怎样的产品力,各自的优势又在哪里,希望能帮各位做出合适的选择。
价格
价格层面,广汽本田雅阁售价为16.98-25.98万元,全系共有9款配置车型可选,提供1.5T和2.0L混动两种动力可选,其中1.5T共有5款车型,售价为16.98-21.58万元,2.0L混动共有4款车型,售价为19.98-25.98万元。目前经销商报价优惠在1.5万左右,差不多可以抵销购置税优惠,待会我们对比的时候就只要考虑裸车价就好了。哦对了,雅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基本不用等车,订车后一个月内可以提车。
比亚迪汉方面,售价为21.98-32.98万元,全系共有9款配置车型,具有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两种动力,其中纯电车型提供两种动力,以及最长续航可以达到715km,插混则是搭载DM-i混动系统,1.5T发动机作为基础,提供两种电机功率可选,包括197马力和218马力。另外提供搭载DM-p的四驱性能版,电机功率达到489马力。
设计层面
外观方面,2022款雅阁采用了新的前脸设计,进气格栅的面积更大,雾灯的造型有所变化,并且前后转向灯增加流水效果。此外,在混动车型上,新车取消了车侧的“Hybrid”标识,尾部则换成“e:HEV”新标识。
在新款汉车型方面,同样换装了最新的家族式格栅,其中插混版车型换装了大尺寸的多边形格栅,并配备点阵式中网和网状式中网两种,而在纯电动车型方面,则采用的是封闭式前格栅设计。
在设计层面来说,雅阁在外观上的设计会相对沉稳大气一些,而汉的话相对会更显年轻活力一些,如果你希望拥有更加科技个性的外观,那么汉会更加合适,而如果更喜欢简洁大气的话,雅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车身尺寸方面,雅阁燃油版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906/1862/1449mm,轴距为2830mm,而混动版车型长度为4908mm,其他数据保持一致。
而汉车型方面,其插混版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975/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纯电版车型长度为4995mm,其他数据维持一致。
无可否认,在车身数据方面,比亚迪汉要更胜一筹,如果日常更多时候是多人出行,需要用到后排的话,必然是更佳选择。而如果更多是日常1-2人使用,那么雅阁其实就完全足够,而且本田的“MM理念”也不会让你失望,加上紧凑的车身能为你带来更出色的驾驶操控。
内饰及配置
内饰方面,雅阁并未用上本田最新的内饰设计,根据车型不同,在舒适版和锐酷版车型上配备的是7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而两者以上的车型则升级为10.25英寸,同时在舒适版以上的车型,均配备7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另外,在配备10.25英寸中控屏的车型上,还配备了Honda CONNECT 3.0系统,无论是界面的设计和功能性都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在配置上还提供前排无钥匙进入、自动分区空调、外后视镜电动折叠、前排隔音玻璃、主动降噪、全景天窗等功能,并且在燃油版幻夜系列(混动版全系)车型上,搭载了带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主动刹车等功能的L2级Honda SENSING驾驶辅助系统。
汉车型方面,整体其实都是我们熟悉的设计,环形座舱布局,悬浮式旋转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盘等,只要对于比亚迪车型有所接触,相信都不会感到陌生。
配置层面,汉全系列标配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DiLink5G车机系统、后排隐私玻璃、全景天窗、对外放电、L2级DiPilot驾驶辅助系统等等,同时除了全系入门车型外,均配备12喇叭的Dynaudio丹拿音响系统。
综合来说,汉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旗舰轿车,整体还是拿出了该有的表现,加上其新能源车型的定位,在科技感的营造中也是较为出色。而雅阁方面,虽然配置上某程度确实略有不足,但正如我上述所说,如果是1-2人用车居多的话,这些配置也是能够较好的满足,加上其偏向传统的设计,在独自驾驶操作时能够有着更好的便利性。
动力布局
最后来看下动力层面。雅阁燃油版搭载的是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94马力,匹配CVT无级变速箱;混动版车型搭载的是2.0L发动机+电机组成的iMMD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15马力,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雅阁混动版车型,曾创造出一箱油跑2470.1km的续航成绩,而在日常使用中普遍也能达到超过1000km的续航。
比亚迪汉方面,其插混版车型搭载的是1.5T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9马力,不过根据车型不同,会搭载197、218和490马力的驱动电机,同时匹配18.3kWh和37.5kW的电池组,提供121km、242km和202km三种NEDC纯电续航。
纯电车型方面,全系匹配85.4kWh的刀片电池,主要在于两驱和四驱车型存在动力区别,其中在两驱版方面,搭载最大功率245马力的电机,CLTC续航里程为715km,百公里电耗13.5kWh。四驱版方面,搭载最大功率517马力的双电机系统,CLTC续航里程610km,百公里电耗14.9kWh,百公里加速3.9秒。
两者该怎么选?
分析完两车不同层面的表现,我们回归到最为核心的问题,两款车型到底该怎么选,或者说像这样的同级车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该怎么选。
首先,是使用层面上。撇除外观设计这些相对主观的因素,传统品牌的车型会更多注重在实用性上的表现,而像汉这样的新能源车型,更多是在于科技配置的营造上,这需要看个人的使用习惯。就我个人而言,相比起大尺寸的触摸屏,会更喜欢物理按键的控制,感觉会来得更便利一些。
其次,是购车成本方面。一直以来很多人选择新能源车型,一部分是看中了其免购置税的政策,毕竟这里能省下一笔不小的花费,但往往会忽略了燃油车型其实会具有一定的终端优惠。以雅阁车型为例,其目前能有着大约1.5万元甚至更多的终端优惠,并且在当下适逢购置税减半,优惠价格能与购置税和保险的价格相抵消。
从上图表格中,我们挑选了几款相对多用户选择的车型来对比,可以能够很好看出,现在雅阁的指导价格,基本就是等于车型的最终落地价格,而汉车型方面,虽然没有购置税的问题,但目前也没有优惠的存在,再加上新能源专属险出台后,其保险价格会比燃油车要贵出一些,因此汉车型的落地价格是要高于指导价。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身处限牌城市的话,雅阁是需要获得相应的指标,这里会存在一笔额外的费用,但是汉作为新能源车型,无论是DM-i插混还是EV纯电动,在绝大多数城市都是能够免费获得新能源牌照。
再者,是用车场景方面。如果大多时候是在市区内行驶,并且能够安装专属充电桩,这必须是新能源车型更加适合,极低的用车成本无论是面对堵车还是等人,都毫不心疼。相反,如果更多时候是需要走长途,或者会出现说走就走的情况,那肯定还是燃油车更适合,尤其是面对一些需要立刻用车的场景,哪怕是车辆需要加油的情况下,5分钟就能加满一箱,相比起电动车的半个小时起,多少还是有点差距。
所以说,怎么选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希望购车成本低、用车成本低、市区用车居多,那新能源车型会是一个更优的选择;但如果你已经拥有购车指标、更注重实用性,同时不时还有长途驾驶的需求,那么燃油车在当下还是更为合适。
编辑说:至于两款车型该怎么选,其实也不难,雅阁的话就选择混动版的车型,而汉方面的话就选择DM-i车型。这两种动力都能拥有较低的用车成本,并且没有续航焦虑的存在,甚至对于一些限牌城市用户来说,DM-i车型还能解决指标问题。那么,对于你来说,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会如何选择,在雅阁和汉之间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当然,选择小型新能源汽车,手机一个小型车,它的体积重量比较轻小。电池的负能量也没那么大,只要能在没电就及时充上电,那么这个电池会能用两年以上,续航能力也比较强,小型的都是用单板电池,我们都知道单反定制不容易坏。让人家主要的就是用的电池吗?大型的新能源车都是用的双板电池容易坏,只要坏掉一个就要全部换掉。
四川省一辆比亚迪汉千山翠停在路边时发生自燃,据悉这辆比亚迪汉千山翠是车主才买不久的。刚刚提的新车就在路边发生自燃,车主也非常痛惜。新能源车之所以状况频出,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技术可能并没有很完善。汽车中所配备的刀片电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
这辆自燃新能源汽车车主是自己将汽车自燃的视频发在短视频平台上,并且还配文自嘲。这辆比亚迪汉新能源车是7天前买回来,没想到车还没摸熟就自燃了。汽车自燃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调查之中。比亚迪汽车相关负责人也对外发表声明,称会跟进此次汽车自燃事故,在调查清楚原因之后会给公众一个交代。
据小编了解,这款比亚迪汉售价应该在20万元以上,属于比较高端的车型了。以及带来了最后一点。而这款自燃的汽车还是限量版,售价应该超过了30万元。比亚迪在推出这款汽车时,对外宣称最大的卖点就是这辆汽车所用的电池是刀片电池,比亚迪公司称刀片电池不会自燃。但是这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就狠狠打了比亚迪公司的脸,与比亚迪宣传产品时的说法背道而驰。刀片电池比起普通电池而言确实有许多优点,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相关厂家已经能够确保刀片电池目前的制造技术可以达到绝对安全。
新能源汽车作为小型汽车界的兴起之秀,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但是新能源技术貌似并不是很成熟,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新能源汽车虽然在能耗上面优越于燃油汽车,但是在高温天气下,新能源汽车的弊端似乎就凸显出来。市面上许多新能源汽车中所配备的电池耐高温性能并不是很强。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表现很不错的一家车企,甚至可以说是领军车企。而且比亚迪汽车还推出了很多广受市场欢迎的新能源车型,比如说唐DM、唐EV,秦系列以及比亚迪e5等等。在2020年,比亚迪汽车即将推出一款重磅级新能源汽车,这就是汉EV。笔者认为,汉EV很有望成为今年的爆款车型。
首先在外观设计上,汉EV就很吸引人了。汉EV车身线条的流线感很强,整个前脸为比亚迪家族最新设计,大灯组炯炯有神且辨识度高。再者,车侧的轮毂尺寸很大,还采用了多幅式设计,极好地提升了车辆的运动感。很值得一提的是,汉EV创下了国产电动车最低风阻风阻系数记录,其风阻系数仅为0.233Cd。
再者,在内饰设计上,汉EV的表现也很不俗。整个内饰用料更为讲究细腻,做工上也是独具匠心,细节处理得更好,整个内饰的档次感和豪华感不输给豪华品牌车型。在动力方面,汉EV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其中双电机版的破百时间可能在4秒以内。
比亚迪汉EV确实实力不俗,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太平洋 汽车 网 评测频道】过去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如果说新能源车给传统车企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我想比亚迪做到了。所推出的全新产品,一次次的刷新国内电动车领域的新高度,而汉(询底价|查参配)的出现绝对是再次向上破局之作,以至于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这次站在车系顶峰的汉EV四驱性能版表现又是如何?
舒适为主兼顾运动
对于比亚迪汉EV这台车,除了造型,最想聊的是操控。毕竟很多网友提问,汉EV的操控性到底怎么样?真的是厂家宣传的那么强吗?例如麋鹿测试80km/h那样?开过之后,我认为汉EV的行驶品质对得起比亚迪旗舰轿车的身份,而且操控感在30万以内的电动车里,也是非常好的。
首先,汉EV的绝对动力是非常强,前后双电机合共363kW/680N·m带来的推背感,属于电动车里的第一梯队没毛病,这点从实测数据中也得到证明。不过汉EV实际性格似乎有点割裂,当你踩下汉EV的电门时,没有电动车特有的向前窜的感觉,因为电动机扭矩不会瞬间全部爆发,而是会一点点把扭矩释放出来,营造出非常平顺的起步,整体感觉与燃油车类似。当然,如果深踩电门,它的动力底蕴和响应绝对能满足你的动力请求,只是在发力的方式上有着自己的逻辑。
一般来说,很多电动车为了节能,在ECO模式下往往会显得非常慵懒,但是在这辆汉EV上使用ECO模式却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它的加速推背感均衡平缓,却一点也不“肉”,在满足正常驾驶动力需求的同时,并不会让人感觉难以把控,这种细腻的输出相当有质感。也就是说,它的ECO摸式并不慵懒,实际体验相当于很多车的标准模式了。
不过,汉EV只有ECO和SPORT两种模式,并且只能二选一。切换至SPORT模式,加速踏板的反应则会灵敏许多,轻触踏板就能够神经质般往前蹿,全力加速时车辆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驾驶员的失重感也会越发强烈。无论加速的爆发力还是响应都足够强大,并且会给你一种持续的线性质感,似乎你只要敢踩,强劲的动力就会随叫随到。
在感受强悍加速时,比亚迪汉EV在制动方面也下了大功夫。在Brembo卡钳和博世IPB集成制动控制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制动效果非常明显,制动力冲击感也轻柔了不少,整个停车过程变得平滑易控。另外,制动脚感上就提供了标准和舒适模式,主要差别在制动助力大小上,喜欢哪个因人而异。
汉EV的动能回收也分为“标准”和“较大”两级,标准模式倾向于优化舒适性,回收强度不是特别明显,抬起加速踏板后感觉不到明显的拖拽感,体验与燃油车类似。如果切换至较大回馈,拖拽感会明显许多,与大多数电动车的单踏板模式无异,好处是能量回收功率大上一倍。
如果说加速性能可以说是比亚迪标志性的参数,那么底盘调校的提升才是汉EV最大的亮点。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悬挂,真的是凸显出了中大型车该有的底盘质感。是的,驶过减速带或接缝瞬间,砰砰两声响有几分厚重感,一点也不生硬。这点跟很多电动车为了适应自身重量往硬了调不一样,汉EV还是传统车企的思路,给到你的各种反馈和一台豪华中高级车很接近,而且韧性很足。不过因为车实在太重了,加上长轴距,后悬挂的反应确实会慢半拍,并且会有些微颤。
该车转向助力有两种模式可选,在舒适模式下手感也是偏重的,而在运动模式下手感则更加沉重一些,但还不至于给人负担不起的状态。虽然左右打满只有2.5圈左右,还算比较灵活,但整个转向有一种粘滞感,精准性还有待提高。整体瑕不掩瑜,汉EV的操控质感还是能让我满意。
性能一如既往地强悍
0-100km/h加速测试:4.38秒
我们这次测试的是汉EV顶配四驱车型,将驾驶模式调节为SPORT模式,关闭车内空调,全力踩下加速踏板,前后轴电机能在一瞬间爆发出迅猛的动力,车身没有出现明显的抬头动作,轮胎也没有打滑。可以看到,它拥有一个非常高效的起步,最终实际加速成绩为4.38秒,和官方数据3.9秒对比有一定差距。不过在30万价位内,能做到5秒内破百,已经是王者的水准了。
100-0km/h制动测试:38.16米
比亚迪汉EV在全力制动下的车身动态也保持得很自然,悬挂的压缩量显得相当得体,当然这跟车身较长以及前悬挂有足够支撑力有关。加上多活塞Brembo卡钳提供的强大制动力,能够将这台接近2.2吨的重磅车紧紧按住,最终得到百公里制动成绩是38.16米,属于那种能给到你“跑得快刹得住”的车型。
噪音测试
比亚迪汉EV的隔音水平很高,双层夹胶玻璃关闭车窗之后,能够给你宁静环境。即便它配备了偏向性能和抓地力的固特异Eagle F1轮胎,但由于车厢隔音水准非常高,哪怕跑起来路噪、胎噪也不算明显,整体比同级燃油车要安静,隔音水准已经有几分豪华车的味道。
续航测试
我们知道,比亚迪汉EV的一大亮点在于搭载了“刀片电池”,虽然依旧磷酸铁锂电芯,但通过提高电池包单积利用率,让电池布置更加紧凑,将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续航水平拔高到了和三元锂电池的同一水平线。并且刀片电池还拥有着极强的热失控管控能力,尽可能地保证了车辆的使用安全,连电池最害怕的针刺实验不怕。具体分析请参考我同事的文章,链接如下。
续航测试中,我们先将电量充至100%,充满后显示的续航里程为550km。然后开始我们综合工况的续航测试,路况包括高速和城市道路,驾驶模式选择为ECO模式。通过行走一定里程后,将表显减少的里程与实际行驶里程做对比,再算出实际总续航里程是多少。
经过三个多小时,我们行驶了103.5km,消耗了136km表显续航,通过折算汉EV的实际表现为418km。这一次比亚迪汉EV的续航测试表现并不算太优秀,相比起NEDC 550km的续航里程来说打上了7.6折。我们通过观察可知,汉EV的高速续航还是比较“实”的,跟城市续航一致性比较高。
静态亮点回顾
老实说,汉EV的设计确实是其亮点所在,比亚迪Dragon Face设计语言已相当成熟了,并塑造出国际范的观感,无论线条还是细节都足够优雅。可以看到,整体设计还是非常简洁的,同时散发出强烈的潮流气质,加上圆润、有份量的体型,符合中国人对“大气”的审美。
我们看到比亚迪设计师将汉EV的豪华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之前车型的一直缺乏的重要部分,也迈出了比亚迪往豪华靠拢重要一步。不得不说,前奔驰S级的内饰工程师确实有一套,在保留比亚迪标志性翻转中控屏的前提下,包括线条走向、用料搭配、细节做工等,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在往最高的水平靠拢。
比亚迪汉的长4980mm、宽1910mm、高1495mm,轴距为2920mm。内部乘坐空间比较宽裕,特别是车身宽度很足,哪怕后排满载3人也不会觉得过分拥挤。而且座椅采用的是NAPA真皮材质,触感柔软填充物硬度适中,配合打孔工艺和菱形缝线,实际乘坐体验也十分出色。当然,该有的后排出风口和USB充电口都是有的,方便后排乘客为电子设备充电。
总结:
从销量上说,连续三个月销破万足以说明,比亚迪汉EV在国内新能源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通过这次的试驾,汉EV也让我明白到,它的定价和表现是相匹配的,符合其旗舰的身份。它不仅好开,更有着出色的动力驾乘质感,特别是NVH和舒适性的提升是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刀片电池的运用,也解决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如果你追求高颜值,高安全、豪华感和实惠的价格,不妨去体验一下汉EV吧。(图/文/摄:太平洋 汽车 网 钟志涛)
《2021年上半年中国 汽车 保值率研究报告》指出,保值率研究旨在反映该品牌的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为用户回购、置换、租赁等提供数据参考。比亚迪汉EV、汉DM在排行榜上双双领先,展现了其在这三个维度的强劲实力。
产品力方面,汉DM集全球领先 科技 于一身,以“快、省、静、顺”四大优势,成为具备全球顶级水准的插电混动旗舰车型。汉EV则以“12项全球之最,8项中国之最”的超强产品力,树立纯电动轿车安全、性能、豪华三大标杆。
认知度方面,汉EV诠释了“安全才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的理念,全球首搭超安全的刀片电池,汉EV安全标杆形象深入人心;汉DM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DM-p技术,历经十年多的核心技术积累和创新,获得行业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同时,稳健的销量也是认知度高的重要表现。截至6月底,汉累计销量达到92787辆,市场表现比肩BBA同级豪华车型,持续领跑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市场。
美誉度方面,比亚迪汉在多项权威赛事或机构测评中成绩斐然:2020年9月,比亚迪汉荣膺2020年度最佳空气动力学车型。2021年1月,比亚迪汉在中国汽研指数测评中揽获中国智能 汽车 指数i-VISTA年度智能车型和中国 汽车 健康 指数年度推荐车型两项荣誉。4月,比亚迪汉荣登2021德国iF设计奖榜单,成为中国品牌首款获奖轿车车型。6月,在中国保险 汽车 安全指数(C-IASI)测评中以三项核心指数全优,创下C-IASI新能源轿车最佳成绩。汉上市一年来,在安全、性能、豪华三大领域均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成为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的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汉DM的保值率不仅在国产品牌中一骑绝尘,在与豪华品牌的较量中也不落下风。在“插电混动新能源1年保值率排名TOP15”榜单上,汉DM仅次于保时捷Cayenne和宝马X5插电混动,居于季军之位,并成为插电混动新能源轿车1年保值率第一名。
凭借强大的产品实力、高水平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比亚迪汉在国产品牌新能源中大型轿车1年保值率排名第一,再次佐证了比亚迪“新能源 汽车 领导者”的地位。未来,比亚迪汉将以硬核的产品实力和持续的进化升级,为用户带来更安全可靠、智能舒适的驾乘体验,引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我们来看一下这三款车各自的优缺点。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之前是"唐",这次是"汉",有很大不同。不再以大面积的中网为主要视觉中心,采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
两侧头灯组很修长,大灯里面还有多个LED模块,中间那一条长长的镀铬饰条像个海鸥一样。车尾更稳重,起码气场更足了。如果有喜欢德系车的朋友,说不定还挺喜欢这个尾部设计。
中控台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个内饰风格来自于中国古代宫殿,DiLink系统升级到了3.0版本,提供双电机以及单电机车款,快充模式可以只用25分钟就将电量从30%充到80%,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40Wh/kg。并且汉EV采用的是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汉EV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
给大家参考一下,单电机车型的NEDC续航605公里,最大功率163kW,峰值扭矩330N·m。双电机车型的NEDC续航550公里,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不变,后电机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50N·m。
小鹏P7车身很低趴,车头长,整个外观有点运动跑车的感觉。前脸为封闭式设计,整个车型非常流畅,曲面看起来有更多的 科技 感。前后车灯仿佛和车融为一体,全景玻璃车顶很性感,车门还是无框的。
车内超薄仪表台和悬浮贯穿屏再加上环绕式情景律动氛围灯的搭配有点梦幻,方向盘是真皮且带3D触控的,内部还有Nappa真皮运动座椅。
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110mm超薄电池组,能量密度是170Wh/kg。充电10分钟可以提供120+公里的应急电量。
最长NEDC续航706公里,搭载新一代高功率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密度高达2kW/kg,最大功率316kW,扭矩655N·m。
Model 3的车头是一贯的家族式风格,犀利的前脸大灯组,全LED光源。只不过,进口长续航版的前脸有雾灯,国产标准续航升级版没有这个设计。前包围下方有细长的进气口,车尾线条饱满。
而在内饰方面,Model 3采用的是极简风格,没啥按键,没啥其他线条,没仪表盘,没啥饰板,你能看到最大的一个东西是中控屏。
方向盘比较粗壮,尺寸偏小。天窗采用分段式不可开启设计,面积大不隔热。15分钟可以补充最多约250公里的续航电量。
长续航版NEDC续航668公里,标准续航升级版则是445公里,搭载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最高配最高车速261km/h,百公里加速3.4秒。
其实从我们的小标题大家就能看出来,三款车的卖点几乎不同。
汉EV续航中规中矩,外观更加豪华,内部的设计则略带一点中国味。性能还不错,充电时间也不长,尤其电池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电池技术之一。经销商报价为22.98万-27.95万元。
小鹏 汽车 P7续航最长,外观类似于跑车,内部更具有 科技 美学。电池管理做的很好,快充很方便。经销商报价为22.99万-34.99万元。
特斯拉Model 3最贵,外观是一如既往的特斯拉内味儿,内部除了那个中控屏大的有点违和之外没什么硬伤,续航中等。经销商报价为27.16万-41.98万。
除去外观的考虑之外,可以这样想:汉EV很日常,大家如果只做日常通勤用就完全够用了;偶尔会有需要到700公里左右距离的地方去或经常在城市里跑东跑西没什么时间充电的兄弟则更需要小鹏P7;如果实在想追求大品牌,想追求速度,特斯拉Model 3肯定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