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中能源采一吨煤成本
煤炭开采成本大概在300-800元。所以成本在600000-800000之间吧
我国目前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相比前段时间增加了近110万吨,因此后期价格会逐步下降,近期我国动力煤主力合约连续8日下跌,累计跌幅50.9%,其中在10月29日报收价格是970元/吨,港口5500K动力煤平仓价在1500元/吨以下,坑口5500K动力煤价格在1200元/吨以下,相比前不久都下降了许多,一周内下跌近千元一吨。
煤炭的特点
煤炭会产生甲烷气体,由于甲烷比空气轻而积存于货舱的上部, 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4%到17%时便可达到爆炸极限(在正常气压下,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4%-5%,上限是15%-17%,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9.5%时会发生最强烈的爆炸。
其中氧浓度降低时爆炸下限变化不大而爆炸上限明显降低,当氧气浓度低于12%时,混合气体就是去爆炸性),遇到如电火花或摩擦火花、火柴或点燃的香烟等明火而爆炸。煤炭中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比例时(一般10 到30克/立方厘米)遇到明火也会爆炸。
冀中能源邯矿上半年总成本降低2.3亿元
7月10日,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通报上半年运行数据,上半年,邯矿集团煤炭综合售价为每吨295.4元,比年初计划减少70.6元,同比每吨下降141元,直接导致企业减利10亿多元;煤炭产量同比增加12.7万吨,煤炭总成本同比降低2.3亿元,吨煤单位成本为266.8元,同比每吨降低89元,降幅达24%。 进入2014年以来,邯矿集团研究确立了“推进低成本战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思路,把低成本战略贯穿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以组织开展“降低成本大会战”为抓手,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 该集团加强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按照“先生产后生活,先井下后井上,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对三费及国债资金投资计划进行调整,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压缩5000万元。 该集团围绕全年精简1900人的目标,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用工管理推进减人提效工作的实施意见》,与各单位月度工资总额指标挂钩考核。该集团和基层各矿厂两级机关“人员只出不进,岗位只减不增”,基层单位全部取消临时用工,上半年累计减少442人。
100-500元/吨,根据各项开支计算成本!
煤的开采成本和地质条件等等有较大关系。开采成本与动力煤还是焦煤没有任何联系,开采时候二者没有区别。
原煤与精煤之间换算系数与是动力煤和焦煤也没有太大联系。动力煤和焦煤主要侧重的是煤的煤级,而原煤与精煤之间的换算系数主要受控于煤质、灰分。
大概范围说下:采煤的成本一般在100-500元/吨(不分动力煤焦煤)。
算法是:开采成本+人工成本+开采数量除以吨数。
原煤与精煤之间的系数大概在60%-90%。
二、影响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成本推动 需求拉动 政策调控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稀缺性的影响,又有成本累积上升的压力,也有政策调控和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不足、成本上升、需求旺盛、政策调控。
供给方面:去年以来山西一些地区发生了矿难事故,地方政府为确保安全生产采取了严格措施,要求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炭生产企业全部停产整顿,12月5日洪洞矿难发生后,全省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整顿力度,致使一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开工不足,据调查有的煤矿全年开工不足五个月,使煤炭供产量下降应较为紧张。南方地区发生暴雪灾害后,为保南方地区电煤需求,一些煤矿相续开工,但大部分煤矿仍在停产整顿。据调查,今年4月份某县正常生产的煤矿不足煤矿总数的20%。目前山西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较为突出,特别是主焦煤、洗精煤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供给不足是煤炭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本方面:去年以来山西相续出台了一些规范煤炭生产的政策措施,加之人员工资增加、运费燃油提价等使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提高。为确保安全生产,煤矿办矿标准提高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如一些地区要求煤矿巷道支撑必须采用工字钢,一组工字钢成本在一千多元,据某煤炭企业反映,该煤矿平均每0.6米要用一组,巷道长3000多米,比原来用坑木成本大幅提高;电力开关、鼓风机等相关设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采掘方式变化(如采用打眼放炮方式改用掘进机)、生活环境要求提高、绿色生命线建设(向井下输送氧气、流食的设备)等要求标准的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燃油、司机人工费提高等,这些都增加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
需求方面:山西的炼焦业、钢铁业和电力业都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煤炭消费大户,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一些炼焦企业不得不采取焖炉保温或降低焦炭生产标准的方法来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电煤供应方面,一、二月份,各大煤矿全力保障南方电煤供应,使得省内电煤供应趋紧,三月份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省内各大电厂为补充库存,加大了电煤采购数量,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电煤产量增速远低于发电量增速,进一步加剧了对电煤的需求。对煤炭资源的强势需求,助推了煤炭价格在释放成本的同时加速提升。
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煤炭行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煤炭生产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煤炭企业除传统成本项目外,又增加了资源税、环境费等。自2007年3月份开始在山西试点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全省统一的适用煤种征收标准为:动力煤5—15元/吨、无烟煤10—20元/吨、焦煤15—20元/吨。具体的年度征收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确定。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矿井核定产能规模90万吨以上(含90万吨),调节系数是1;45—90万吨(含45万吨),调节系数是1.5;45万吨以下,调节系数是2.0。另外,收购没有缴纳基金原煤的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一律确定为2.0。2007年11月20日,省政府对外公布最新制定的《山西省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今后都需要缴纳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标准为每吨原煤10元,按月提取。同日,《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今后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需从成本中提取转产发展基金,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5元。2007年12月12日《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60万吨/年以下矿井必须按照“一井一面”组织生产,多面生产的,以其中一个回采工作面重新进行能力核定,并关闭多余的回采工作面。这些相关政策的实施都加大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而煤炭企业为释放生产成本,又将这些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煤炭销售价格,转移到用煤大户炼焦、钢铁和电力行业,又由于下游行业对焦炭、钢铁、电力的强劲需求,导致焦炭、钢铁行业将成本释放到下游行业(电价由于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不能由企业自行涨价,但目前电力企业利润空间已十分狭窄,部分企业已在亏损运营)。
三、煤炭价格下步走势:高位坚挺 持续上涨 涨幅回落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对煤炭企业来说较为有利,但煤炭企业盈利暴涨的情况并不十分明显。一是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对冲了一部分利润;二是由于煤矿生产标准提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建设,以符合标准要求,而这些投资又不能完全计入当期成本,使企业生产的后续成本压力增大;三是由于审批、安检、限产等种种因素制约,煤炭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即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由于受到产量的限制,煤炭企业实际收益低于煤价增幅,价格因素导致的利润增加低于预期。
今后几个月,随着煤炭生产的逐步恢复,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但供给不足的情况仍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价格将保持高价位坚挺。但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整体涨幅已经过大,继续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同时持续走高的煤价对煤炭消费和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煤炭供求的活跃程度或将走低。据调查,目前炼焦原料煤已成为焦炭生产的刚性成本和决定焦炭价格的关键因素,同样电力行业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成本积累的压力显著增大,而这些生产累积的成本又无法通过产品提价得到释放,电力行业已出现亏损运营。由于目前煤炭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在煤炭强势需求的拉动下,近期内煤炭价格仍将会持续走高位,煤炭价格涨幅亦将的高位基础上呈现持续上扬运行态势。下半年,随着煤炭生产的恢复,供求关系将趋于缓和,在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已完成了一定的转移和下游行业持续压力作用下,煤炭价格将会在高位盘整,同时随着煤炭价格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煤炭价格涨幅或将趋于平缓。
(元/t) 备 注
一 经营成本 132.50
1 材料费 2.75
2 燃料动力费 2.95
3 工资及福利费 6.93
4 修理费 0.77
5 安全费用 3.00
6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 18.00
7 销售费用 1.50
8 外包剥离成本 39.90
9 转产发展基金 5.00
10 环境恢复治理基金 10.00
11 造育林费 0.20
12 水补偿费 6.00
13 其他支出 8.50
14 公路建养费 4.00
15 河道清理维护费 1.20
16 资源补偿费 1.80
17 土地补偿费 20.00
二 折旧费 3.25
三 维简费 3.00
四 井巷工程费 2.50
五 摊销费 2.53
合 计 143.78
这是一个例子,主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都在里面
2,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2,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贷:应付职工薪酬
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直接材料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2)吨煤成本=总成本 / 年产量
在您提供的资料下,也只能这么算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尼日利亚的煤炭工业要追溯到1909年。那时在尼日利亚南部地区首次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的煤炭资源,那里的煤具有低灰分、低硫、低温度和高含碳量、高发热量的特点,是优质煤。1916年埃努古州建起了第一家煤矿。1922年尼政府对东南部尤其是埃努古州的煤炭资源进行大面积规划开发。1945年尼日利亚煤炭年产量达到66。8万吨。1951年尼日利亚国家煤炭公司成立,全面负责管理煤炭开发,1958年尼日利亚煤炭年产量达到90。53万吨。
1960年,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尼日利亚的煤炭产量每况愈下。据统计,尼日利亚目前煤炭储量为27。5亿吨,其中7亿吨在开采中,其余20。5亿吨还未进行精查,估计可开采300年以上。尼日利亚煤炭储量主要位于东南部,覆盖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其中70%储量在埃努古州,埃努古州因此号称是尼日利亚的“煤都”,其余储量分布在科吉州、埃邦伊州和纳萨拉瓦州。
一、现状
目前尼日利亚主要使用的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水能和沥青砂。其中煤炭所占比率由1960年前的40%至50%降至2000年的0。04%,此后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原因主要有:
1.开发无序。尼日利亚目前惟一具务规模、从事煤炭工业的公司是国家煤炭公司。但国家煤炭公司面对低迷的市场,没有积极的开发手段,国外市场开拓能力差,只是一味大幅减产,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消极局面。目前尼日利亚国内煤炭市场需求约为80万吨,煤炭年产量却不足7000吨。除此之外,尼日利亚各种大大小小的煤矿都是以个人为单位,无序开发,只顾眼前利益。矿区在内战时期被迫大量关闭,频繁的洪灾和管理不当也造成大部分矿区产量严重不足。
2.国家煤炭公司传统的三大用户国家电力局、铁路公司及水泥厂需求量锐减。国家电力局由原来使用煤炭发电的单一方式逐渐转化为多方式并行,许多煤电站都转化成水电站或天然气电站。铁路公司经过改革,将原来以煤炭为燃料的内燃机过渡为柴油内燃机。水泥厂由于管理不善,一再减产,经营陷入困境,水泥需求量逐年下降。随着1960年如火如荻的石油开发,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地位逐渐被气和油取代。
二、开发前景
近年来,尼日利亚政府大力鼓励发展非石油经济,尤其在能源方面支持煤炭和沥青的开发利用。但是,由于政策及措施等多方面原因,多年来煤炭及其他固体矿产的开发利用并没有明显进展,2003年固体矿产GDP的贡献率仅有0。8%。
尼日利亚出口促进委员会提出煤炭工业发展途径主要有:
1.煤炭洗选后出口。早在1954年尼日利亚就开始出口煤炭,目前主要出口市场有印度、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多哥等。
2.利用煤炭的高热量低硫特性将其用于工业燃料。
3.利用煤炭高挥发性将其用于化工工业。
三、投资项目建议
1.煤炭开采
1998年,尼日利亚政府修改了国家煤炭公司法令,取消了国家煤炭公司在煤炭业的长期垄断地位,由固体矿产发展部负责煤炭工业的综合管理,鼓励私有化,允许外国投资者以合营方式开发煤炭市场。2004年,尼日利亚政府把国家煤炭公司列入私有化改革计划,拟在近期公开出售该公司的股权。
目前尼日利亚政府对外招标的煤炭项目主要有:阿比亚州沥青质煤炭开发项目、贝努埃州沥青质煤炭开发项目、科吉州沥青质煤炭开发项目、纳萨拉瓦州沥青质煤炭开发项目。目前对尼日利亚煤炭开发项目感兴趣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企业。
2.焦炭生产
煤高温碳化后生成焦炭,焦炭可用于钢铁冶炼,液体副产品可用于化工产品,残渣和产生的气可用做燃料。据尼日利亚国家冶炼发展中心实验室研究表明,该国有多个煤种经混合后可以炼出优质焦炭。目前尼日利亚尚无炼焦厂。
中国开采吨煤成本在150-400元左右。
第二,削减产量后,价格会回升,截止目前,以5500卡煤炭的环渤海平仓价为例,已经从今年最低的340元上涨至580元;对于国际煤来说,这两年进口量减少的原因是中国的煤炭价格过低,进口煤基本都是价格倒挂,所以很多国际煤生产商关闭了一些矿井;据传,最近价格回升,一些国际煤生产商已经准备重启关闭矿井,但是也应看到,发改委也在研究是否进一步限制进口煤,以保护国内煤炭生产企业。同等质量的煤炭基本都是这样。
以前煤炭价格高的时候,甚至进口便宜很多,质量好很多。
现在煤炭市场不好,进口关税又恢复了。
四是进口煤炭里大部分为电煤,动力煤,为电厂使用,国内主要电厂热衷采购澳洲 印尼煤来使用,南方电厂也是考虑进口煤炭采购较方便。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原因,煤炭开采的税收是以坑口产量为计量标准的。
2、煤炭开采不同于普通生产,对开采环境要求很高,安全标准也很高,开采一线的水、瓦斯等必须达标才可以。
一旦停产,再次复产的时候各项安全监测标准必须重新审核,很是费时费力。
3、运力的问题,煤炭的运输主要还是火车,车皮计划是年初申请的,申请难度自然不说了,一旦车皮计划被批准了,你有没有煤可运,火车线路和火车都在那里等你。
据长治某大型地方煤企负责人表示,集团为了应对当前煤炭市场的低迷形势,公司采取降本增效的方式来压缩成本,生产成本科目中,材料费由之前的80-90元/吨下降为40-50元/吨,人工工资由之前的170-180元/吨下降到现在的120元/吨,人数比高峰期时已下降30%。
长治某国有煤企表示,盈亏方面,6月份本部的矿井基本持平,整合矿井因煤质差,财务成本高,处于亏损状态,整体来看,利润较去年降幅较大。
由于今年煤炭价格比去年同期降70元,该集团的成本也进行了压缩。薪酬方面,包括管理人员,吨煤成本连降三年,从13年开始,每年下降30元,去年井下工人工资一年降了5000元,机关工资同比下降30-40%。
山西动力煤方面更不容乐观。朔州市煤炭工业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西省朔州市煤炭产销量双双下降、亏损态势加重,许多企业经营困难、资金紧缺,被迫停产限产,煤炭经济下行压力加剧。
目前煤炭经济遭遇寒冬,让以煤炭、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山西经济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山西的新型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要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概括起来就是“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总体来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应将各种战略综合运用,利用外部机会,规避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内部优势转移劣势。一直以来煤炭产业都是带动山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是促进山西发展主要的产业,当前必须清楚煤炭产业的现状,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山西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