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的简介
顿巴斯是“顿涅茨煤田”的简称,乌克兰最大的煤炭基地,在顿河下游西侧,西距克里沃罗格铁矿约400公里。东西长620公里,南北宽70-170公里,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
尚有汞、岩盐等矿藏。十九世纪起大规模开采。1985年产煤 1.98亿吨。冶金、电力、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均发达。重要城市有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马克耶夫卡等。
顿巴斯是前苏联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之一。70年代以前,顿巴斯的动力煤供应前苏联欧洲部分各地区,炼焦煤绝大部分用于乌克兰。90年代后,由于乌克兰能源供应紧张,外供量大大减少。
扩展资料:开采条件
顿涅茨煤田的开采地质条件复杂。老采区上部水平的煤储量大部分已采完。目前矿井平均采深700米,有15%矿井深度大于1000米。开采煤层厚度,有85%达1.2米。
缓倾斜和倾斜煤层占65%,急倾斜煤层占35%,煤田内发育有大小型冲刷带,断裂构造多,煤层顶板易冒落。深部煤层地压大,瓦斯含量达30M3/T。
1/3矿井瓦斯突出危险。现最大开采深度的岩石温度为45~52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不一,大部分矿井的涌水量为50~100M3/H,少部分为100~250 M3/H,平均每采出一吨煤需排水近6M3。
顿巴斯问题由来已久,有其历史渊源。简述如下:
如今的顿巴斯是一个工业和矿业地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基本上无人居住。沿着中世纪“罗斯”(Rus)南部边界的草原地带(尚未被划分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称为“荒野”(Wild Fields)。它是游牧民族的家园,农民们在艰难的条件下才向南迁移。13世纪后,荒野之地是一个危险的地方。
大约四百年后,一些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农民开始逐渐在后来的顿巴斯定居下来。在19世纪,当顿巴斯的煤矿成为工业的必需品时,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是在那时,许多城市建立起来,没有这些城市,今天的顿巴斯是无法想象的。
1869年,英国实业家约翰•休斯(John Hughes)在尤佐夫卡村周围建起了一座工厂——它后来又有了几个名字,包括Stalino,直到1961年,一位当地人把它改名为顿涅茨克。
顿巴斯地区
顿巴斯地区,位于乌克兰东部顿河下游西侧,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和乌克兰卢甘斯克州。
截止2022年2月22日,顿涅茨克州面积26900平方公里,卢甘斯克州面积26684平方公里,而自行宣布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控制了包括该州最大城市顿涅茨克在内的7853平方公里土地,控制区内人口约187万,占顿涅茨克州总人口的50%以上。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面积8377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
苏联解体后被归入乌克兰。该地区是乌克兰最大煤炭基地,也是前苏联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之一。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顿巴斯地区
2、顿巴斯重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及苏联时期打下的坚实工业基础。顿巴斯煤田采煤历史悠久,早在1722年,沙俄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开采煤炭,工业革命时期,顿巴斯的煤炭源源不断运往欧洲西部,推动了西欧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沙俄也得到了煤炭带来的巨额收益。
苏联的重工业发达,受矿产分布影响,主要工业区有:
1、莫斯科工业区
2、乌拉尔工业区
3、顿巴斯工业区(乌克兰)
4、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5、贝加尔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