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在哪里开幕

缓慢的外套
顺心的大白
2023-02-01 16:26:13

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在哪里开幕?

最佳答案
碧蓝的星月
饱满的店员
2025-09-11 12:54:44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协办,扬中市人民政府、中经社新华丝路事业部、中经社江苏中心承办的“国际绿色能源发展大会(中国•扬中)”将于2017年9月15日到16日期间在江苏省扬中市举办。

大会以“全球绿色能源应用与扬中实践”为主题,将集中展示新能源最新技术产品和我国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共同探讨绿色能源的创新发展道路。

大会拟邀请中国光伏产业奠基人施正荣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Martin Green,国际能源署副署长Yanglei,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等做主旨发言。同时,拟邀请澳大利亚利文斯顿市市长Bill Ludwing,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江苏省、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创建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国内外约400名专家学者和重点企业代表参会交流。

中国经济信息社将在大会期间发布《2016-2017年全球绿色能源应用发展年报》(下称《年报》),聚焦全球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热点问题,分析全球绿色能源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新趋势、新机遇,为政策制定者、业界人士和绿色能源投资者等提供前沿信息参考。

发展绿色能源是我国推动低碳环保事业、保障能源安全和优化能源结构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把以风能、太阳能光伏等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来持续支持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绿色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扬中市是国家能源局批准创建的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扬中市依托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基础扎实、链条完整的优势,于2015年提出了建设“绿色能源岛”的目标,重点规划在扬中市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新能源微电网、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探索出了绿色能源发展与应用的扬中实践。

最新回答
老迟到的冰棍
甜美的背包
2025-09-11 12:54:44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于1980年7月加入国际太阳能学会,2000年加入国际氢能协会,2002年加入世界风能协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自1979年9月6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成立第一届全国理事会以来,至今已召开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产生七届全国理事会。理事长:石定寰;名誉理事长:黄孟复 毛如柏;副理事长:孔力 毛宗强 张剑 赵玉文 贺德馨 韩建功 李俊峰 朱俊生 黄鸣 王孟杰秘书长:孟宪淦;常务理事:33人;理事:109人。

独特的龙猫
酷酷的发箍
2025-09-11 12:54:44
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发明了第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开始,人类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直接加以利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对它的研究利用起步较晚。但由于太阳能具有的多种优势,加上国家的扶持政策,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太阳能产业链,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太阳能利用发展历程及出台的相关政策

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引发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许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掀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热潮。当年,美国政府就制定了阳光发电计划,太阳能研究经费大幅度增长;并成立太阳能开发银行,促进太阳能产品的商业化。1974年,日本政府也很快制定了“阳光计划”,对本国的太阳能研究利用给予大力支持。

世界上出现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5年在河南安阳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太阳能利用工作经验交流大会”,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带来的发展。太阳能研究和推广工作随后纳入了我国的政府计划,获得了专项的经费和物资支持。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世界各国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世界环保大会以后,我国政府对环境与发展十分重视,提出10年对策和措施,明确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进一步明确了太阳能重点发展目标。1995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明确提出了我国在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996年9月,津巴布韦召开的“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提出了在全球无电地区推行“光电工程”的倡议时,我国政府立即作出积极响应,制定实施“中国光明工程“的计划。同年由国家计委牵头制定了“中国光明工程”计划。计划到2010年,利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使他们达到人均拥有发电容量100W的水平,相当于届时全国人均拥有发电容量1/3的水平。同时还将解决地处边远地区的边防哨所、微波通讯站、公路道班、输油管线维护站、铁路信号站的基本供电问题。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成果及现状

目前,我国已具有15MW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光伏产业也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虽然光电成本仍然高于煤电,但在边远地区,与拉设电网相比,小型太阳能发电设施仍然相对便宜适用。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应用在我国西部地区逐渐扩大。国家电力公司在西藏无水利资源的地区先后建设了10座光伏电站,解决了7个无电县的工业和生活用电,1.2万余人从中受惠。而过去这些县大多用柴油机发电,各县财政每年要花数十万元购买柴油。另外,西藏还建立了众多的太阳能道班、学校、边防哨所、气象站和广播电视微波中继站。青海及周边地区的6万余无电散居户,利用便携式小功率光伏系统解决了家庭生活用电问题。青海省还在电网无法延伸也无水利资源的地区建成了10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新疆则在亚欧光缆、南北疆光缆等工程必经之地的无电地区,安装了100多座无人值站的光伏电源。在西藏地区已有7个县靠太阳能解决了用电困难。

相比于蓬勃发展的世界光伏工业,中国光伏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光伏产量和安装容量仅为世界1%左右。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光伏集成建筑和非硅系列多晶薄膜电池领域在我国还几乎是空白。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内绿色环保工业开始升温的背景下,近两年中国光伏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正向光伏工业世界十强挺进。

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M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的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另外,云南半导体器件厂、宁波太阳能电池厂等太阳能光伏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经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立项,除河北保定外,广东深圳以及天津也正在筹建年生产能力达3~5MW的多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厂。

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年产量约有4.5MW,工厂设施仍停留在已有引进的生产线上。而国外不少企业已把眼光瞄准更为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生产上。这种新一代的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高达18.3%,比目前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专用材料国产化程度低,如封装玻璃就完全依赖进口,低铁含量的高透过率基板玻璃市场仍不能满足需求,科研成果还没有迅速及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市场前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统计,每年中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000亿t标煤,全国总面积2/3地区年日照时间都超过2000h,特别是西北一些地区超过3000h。另一方面,随着当前世界光电技术及其应用材料的飞速发展,光电材料成本成倍下降,光电转换率不断提高,这将带来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世界光伏界一般认为,到2010年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将降低到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的程度。这为中国大力开发太阳能资源提供了可能。

1、中国的太阳能发展将以边远、欠发达地区为先导

目前,我国尚有7656万无电人口,16个无电县,828个无电乡和29783个无电村。由于这些县城、村镇及散居牧户地处边远,远离电网,用电负荷小而且分散,近20年之内不可能通过延伸电网实现供电。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2/3以上地区的年日照大于2000h,年均辐射量约为5900MJ/m2。青藏高原、内蒙古、宁夏、甘肃北部、陕西、河北西北部、新疆南部、东北以及陕甘宁部分地区的光照尤为突出。而我国大多数无电人口恰好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风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发展风电也比较适宜。

从经济性上来讲,对于边远地区的村落(或其它集体),年光照大于2500h,在年平均风速大于5m/s的地区,当电网距离为25km以上时,常规电网供电成本大于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成本。在年光照大于2500h的地区,月用电量大于2100kW·h时,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就优于柴油发电机组。而对于分散的用户来说,在边远地区常规电网和内燃机发电成本是无法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户用系统竞争的。在风、光资源良好的地区,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配置,其用电成本为2~6.5元/ kW ·h。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在目前条件下采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或风光互补)解决边远地区分散供电是可行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比延伸电网或柴油发电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对发展太阳能技术及其应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涉足。北新集团是最早率先组织专家对国内、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调查的单位之一,他们于1998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76 kW 国际上先进的屋面太阳能发电系统,至今一直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这套系统日均发电量为12 kW ·h以上,可满足1个小康之家用电要求。河北振海铝业集团公司是德国皮尔金顿(Piikington)太阳能国际有了公司在中国独家总代理,现已投入生产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玻璃封装设备和配套材料。其基地于1999年11月已在我国率先安装了100多m2的光电玻璃幕墙示范建筑物,现已竣工投入应用,其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国内一大景观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的典范。

另外,2008年奥运会,北京将成为我国在太阳能应用方面的最大展示窗口,“新奥运”将充分体现“环保奥运、节能奥运”的新概念,计划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采用全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供应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届时在整个奥运会期间,我们将看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电话,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可以相信,通过北京2008年的这次“绿色奥运”,我国的太阳能发电产业能够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而且,通过在首都举办的这次世界盛会,太阳能发电技术将成为我国发达地区提倡环保、建设环保,大举采用太阳能电力作为替代能源的良好开端。

2、国际组织、国外政府对我国太阳能发展的有关支持项目

我国对太阳能产业发展付出了不竭的努力。在技术开发上,除对相关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其商业化的优惠、扶持政策外,还在“863高科技攻关计划”中专门设立了“太阳能薄膜电池”技术研究项目,中科院在其西部行动计划中,也计划在两年内投入2.5亿元开展一系列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包括建立若干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供热、风光互补电站、地热利用等示范工程,并适时开展区域性推广工作。而“光明工程”更是专门的太阳能发展扶贫工程计划。

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利用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的对华援助项目,积极从事太阳能利用事业。从1994年起,国家经贸委在有关部委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组织利用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目前,正在准备和实施的太阳能项目包括:

全球环境基金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将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2200万美元,支持我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和新疆以及西藏、四川西北部等地区)发展20~30万户太阳能光伏发电户用系统(总规模约10MW,平均每套系统发电容量为30至50峰瓦),为边远地区无电成民提供电力。其中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500万美元将用于直接补贴,平均每瓦补贴1.5美元,其余费用由用户承担。同时,700万美元赠款支持建立太阳能户用光伏发电市场化体系、销售网络和技术服务、技术引进以及相应的机构能力建设。

全球环境基金技术开发项目 针对我国目前大型风力发电设备依赖进口,造成风力发电电价较高,初始投资大,限制大规模风力发电场发展的现状,将利用全球环境基金1000万美元赠款,通过竞标选择承担企业,重点支持大型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关键部件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加快国产化步伐。

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速中国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该项目由国家经贸委于1994年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经过4年多的努力,1999年3月,该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财政部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签字生效,并于4月6日召开了项目启动会,项目已正式开始实施。该项目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开展的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583万美元,其中赠款1443万美元。在1443万美元的赠款中,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赠款880万美元,澳大利亚政府赠款300万美元,荷兰政府赠款253万美元。项目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在山东、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组织示范项目和相关活动,包括:建立风光互补系统,解决偏远地区居民用电问题;工业规模的沼气利用;以蔗渣为燃料进行热电联产。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工业协会,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加强资源测评、信息传播工作和市场机制的建设。项目实施期为5年。

亚洲开发银行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援助项目 该项目1998年11月开始启动,项目资金总额为82.6万美元,其中亚行提供日本政府赠款65.6万美元。该项目涉及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包括蔗渣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和沼气系统。项目的主要内容有:对所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技术、财务、经济潜力评价;制定方针和激励政策,完善产品制造标准,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出增强可再生能源技术竞争力的措施;开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商业化发展的财务机制;完成各子项目的技术性、财务性、经济性和环境性评价。项目主要在广西、广东、河北、江苏、河南、四川和云南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实施。

平淡的板凳
能干的橘子
2025-09-11 12:54: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三十三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5年2月28日

修改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二十三 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9年12月26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72046.htm?fr=aladdin

平淡的樱桃
任性的芹菜
2025-09-11 12:54:44
节能环保产业的创新典范

一、基本情况

皇明太阳能集团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启蒙者和领路人,是世界能源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造者。皇明完全创新模式于2006年被中央党校列为教学案例,成为全国列入中央党校的第一个民营企业案例。

集团以国家民族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秉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经过短短10年发展,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行业内唯一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集团现有员工5000余人,全国总从业人员逾6万人。2004年“皇明”品牌价值即达51.3亿元。以该集团为领军企业的中国太阳能产业,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集团现承担和参加6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双高一优”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太阳能高温发电、采暖、制冷、海水淡化、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

二、主要社会贡献

1、中国能源环境立法的推动者

集团董事长黄鸣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唯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主要提案人。该法以最快速度于2005年2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奠定了我国缓解能源环境危机实施对常规能源替代战略的法律基础。他还在全国率先提出“G(绿色)能源替代”战略,建议用太阳能光热大规模替代工业、农业、建筑、生活热能,大力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能源替代的呐喊者和实践者

10年前,在99%的中国人不知太阳能为何物的背景下,皇明集团以太阳能科普为己任,自96年开始创办《太阳能科普报》,至今总发行近亿份。97年起先后发动“科普万里行”、“太阳能售后服务万里行”和“百城环保行”等活动,数千集团员工和数千经销商在全国各地数千个市、县、镇,每年举办数万场次的集太阳能科普展示、销售、服务咨询为一体的绿色风暴活动,有力地启蒙了中国太阳能市场,催生了一个富有强劲竞争力和巨大潜力的太阳能产业。10年里,皇明集团创造了世人瞩目的“8122读数”,即:“科普万里行活动”行程达8000余万公里,累计推广太阳能约1000万平方米,节能折合标准煤2000多万吨,减少相应污染物排放近2000万吨,为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皇明集团一年的推广量约2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是北美的两倍还多(按使用寿命15年计算,节能比一个中原油田还多)。折合1400兆瓦,接近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总量的一半。

3、世界太阳能产业化的开拓者

10年来,在内无参照、外无引进的背景下,皇明集团不仅建立了涵盖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体系,完全自主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太阳能产品工业化生产体系,而且在市场、服务、研发、管理、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完成了产业系统化建设。由皇明集团开创的太阳能可持续商业化发展的模式,成功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没有完成的产业化梦想,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树立了榜样和方向。2006年5月5日,黄鸣先生应联合国第14届可持续发展大会特别邀请,专门向与会的各国政府代表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太阳能商业化推广模式和工业体系创新经验,为举步维艰的世界太阳能提供了参照的样板,中国将成为世界太阳的主宰。

4、社会公益事业的奉献者

多年来,皇明集团把关爱贫弱、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始终热心为国家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先后为西沙驻军、海岛部队、贫困学校、弱势群体等捐款捐物不计其数,已经为上百个村捐赠了太阳能公共浴室,为数十个边远学校、残疾人福利院捐资捐物,被誉为公益企业的楷模。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黄鸣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新农村工程”,推动解决1亿农民洗澡难问题,得到高层领导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认可。与“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合作,启动“农村贫困学校太阳能浴室工程”(皇明集团承诺捐赠其中10%即1000所学校的浴室),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10000个农村学校太阳能浴室,解决1000万师生健康卫生难题。

皇明太阳能集团所做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4年“皇明”品牌价值即达51.3亿元,是国内太阳能行业唯一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三项最高荣誉的企业,,连年在产量、销量、质量、技术、规模、品牌等方面位居行业第一。最近,被《商界评论》等权威机构评选为“2007最佳商业模式”第一名。集团董事长黄鸣被推选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被誉为“中国太阳能产业化第一人”,个人拥有国家专利50余项。2004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家电未来市场十大人物”,2005年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和“山东财经风云人物”荣誉称号,2006年获“2006中国绿色年度人物”大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7年获“中国可再生能源杰出贡献奖”等。皇明集团所在的山东省德州市,击败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强大竞争对手,申请成功,承办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明天的皇明,有社会各个阶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有皇明人的积极努力,将以更加辉煌灿烂的巨人形象矗立在世界太阳能之林!

兰州皇明太阳能总代理:常年维修太阳能,经验丰富,总店在兰州的白银路47号(甘肃日报社对面)和邮电大楼处。经理:杨迎霞 价格便宜 质量保证!!!电话0931-4116088 0931-843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