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释放了什么信号?
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对电力供应和冬季供暖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
为做好煤炭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有法可依。《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座谈会指出,煤炭是重要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目前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价格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梳理、排查保供稳价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散播虚假信息、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座谈会还要求,煤炭企业要切实提高站位,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合规经营,严格履行中长期交易合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保障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发改委释疑煤炭新政:为什么限产后又部分放开供给
五问“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近期,针对市场煤价过快上涨、局部供应偏紧,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度微调政策,稳定煤炭价格和供应。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就此话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
一问:当前为什么会出现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的情况?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1~8月份,全国退出煤炭产能1.52亿吨,减量化生产控制产能约6亿吨,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劣质煤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2%,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观。这既是去产能的初衷,也是去产能的必然结果。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明显增加,水电出力大幅减少,火电生产大幅增加。7月、8月和9月前20天,火电同比分别增长4.8%、7.3%和12.9%,电煤同比分别增长2.7%、6.7%和14%,致使煤炭供需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市场煤价出现加快上涨的势头。6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上涨10元/吨,7月份上涨30元/吨,8月份上涨65元/吨,9月份以来又上涨70元/吨,目前为565元/吨,比年初增加195元/吨。个别地区电厂、钢厂等企业用煤供应出现偏紧。
二问:怎么看待当前的煤价上涨和局部供应偏紧?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第一,必须高度重视。煤炭供需关系出现改善,是去产能的初衷和必然结果,煤炭价格的适度回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避免出现价格非理性上涨和煤炭供应紧张。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助长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一些停工停产小煤矿有可能趁机复产,冲击正常的生产秩序。二是加大对下游用户的压力,不利于上下游行业和谐发展。如果煤价持续上涨,势必触发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三是给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统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带来困难,干扰去产能工作大局。
需要指出的是,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供应决不能出问题。煤炭连接着下游电力生产、煤气供应和居民取暖等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特别是当前已进入备冬储煤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临近冬季供暖期,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容不得半点闪失。各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目前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在扎实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符合条件的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促进市场稳定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为顺利推进去产能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可以很快解决。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需求角度看,不是刚性需求增长带来的,前8个月煤炭消费仍下降3.1%;从供给角度看,不是没有供给能力,是主动调控了产能。对于通过减量化生产和治理违法违规建设控制的10亿吨左右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条件有序地进行释放。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并且迅速针对供应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煤炭供需形势的基本平稳。
第三,问题必须解决,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来解决。有些企业认为,现在煤炭价格上涨,政府不应加以干预,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说明两点:其一,价格上涨的背后,反映的是供求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调整,是供给出现硬缺口的大问题;其二,如果不是去产能、控产量政策措施的实施,供需面就不会得到这么快的改善,煤价也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回升。
三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办法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适当增加产能投放。
第一,释放主体具体包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规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其中不包括煤与瓦斯“双突”、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安全风险大、安全无把握的煤矿;考虑到煤种的实际需要和特定用户运输距离的限制,以上主体难以有效承担产能调节任务的,部分产煤省(区、市)可从2015年度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再择优确定少数煤矿,经备案后,纳入产能调节的企业范围。
符合上述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第二,释放期限。为有效保障今冬明春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需要,产能释放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执行中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释放实施和停止日期。有关地区可根据本地煤炭供需形势,对上述日期进行具体安排。
第三,调控层级。实行分级实施,有序组织产能释放。采取中央和地方两级调控。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根据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要求,继续委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进一步做好先进产能的释放工作,重点平衡跨区域的煤炭供需。
地方层面,有关产煤省(区、市)根据本地平衡市场的需要,抓紧制定产能释放方案,明确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名称和调控产能、产量的数量,于9月30日前启动实施,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另外,通过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有关地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推动建设煤矿抓紧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签订增减挂钩协议。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含未批先建煤矿补办手续),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
四问:这样的调整能否管用?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针对前阶段煤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及煤炭工业协会已于8月份研究制订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9月上旬,结合市场形势变化,启动了预案二级响应,每天释放大约30万吨的产能。9月下旬,又加大力度启动一级响应,每天可释放50万吨产能。从实施效果看,目前电厂和港口存煤已出现回升。截至9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30万吨,增长10.4%,可用17天。秦皇岛港存煤317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5万吨,增长21%。
考虑到目前处于煤炭消费淡季,“十一”假期重点用煤行业用煤下降,以及产能释放增加等因素,下一步,煤炭供需关系将趋于缓和,价格有望趋稳或小幅回落。
五问:为什么要坚持276个工作日不动摇?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目前我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一方面,需求负增长。2014年以来,煤炭需求持续下降,2014年、2015年分别下降3.4%、4.9%,今年前8个月下降3.1%。今后一个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期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另一方面,既有和潜在产能规模庞大。在建煤矿的8亿吨产能,还将陆续刚性释放。违法违规煤矿补办手续后,还将有6亿吨的产能可以释放。而“十三五”时期完成去产能8亿吨的任务,需要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因此,276个工作日制度作为《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的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和产能蓄水池,还要严格执行,不能出现动摇。
2、淘汰落后产能,新能源又补给不上。
3、部分投资者开始囤积煤炭,进一步加剧煤炭供需失衡。
煤炭不会涨了,因为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采取了多项措施,表示在持续淘汰落后低效煤炭产能的同时,会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这样一来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局势将趋于缓解。
加上10月份之后南方天气逐渐转凉,空调制冷、风扇等用电量下降,煤炭市场的供需会因此得到缓解,同时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时长增长,煤炭后续的价格不会上涨了。
煤炭价格近期涨幅很大,而且是多年以来价格的一个最高点了,有专家分析,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为全球范围内,油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了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出于环保和其他因素影响。
减少了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而气温降低,也导致对煤炭需求大幅增加,这些因素都助推了煤炭价格持续走高。
随着国家一系列合理释放产能等保供稳价政策的落实,煤炭的供应量会逐渐增加,价格也会随之下调,并稳定下来,而太阳能、水电发电量也会有所增加,主产区煤炭产量将有所增加,这也会让煤炭供应不足的局面有所改善。
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预计后期煤炭价格将在高位回落,大家也不用过度担心电力不足,供暖不足,相信在国家的管控之下,市场煤价很快会恢复正常。
发改委密切监测煤炭市场价格变化,超过合理区间进行提醒约谈,这作用能够很好处理价格之间变化并且能够为合理区间做好准备,能够促进经济稳定运行。
发改委密切监测煤炭市场价格变化对于出现超过合理价格之间的范围就会加强约谈,这样能够很好增强提醒意识并且能够为稳定下游企业各种成本和未来经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并且能够加强政策之间改善和调整,能够对于煤炭领域有关经济问题合理解决,关于随意进行煤炭领域经营者之间各种行为之间改善也有很好作用,并且已经有相关明确规定能够很大程度上对这一现象的改善和发展。对于各种煤炭现货产品不能碎玉进行提高不可以产国某一个合理的区间为50%,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或者其他原因是不可以进行后还能调价格以此为自己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然而对于整个市场价格却出现很严重现象。
一般对于这些随意进行哄抬价格并且和其他影响事件会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也会对这一问题进行密切监测不让各种影响价格变动行为频繁发生,会对超过合理价格区间的问题和行为会进行理解约谈能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即时解决这样才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对严重事件也会采取进行调查和通报的多种行为。并且强调需要有关部门的勘察。如果自身还存在涉嫌故意抬高价格的行为也将会交给主要管理部门进行合法处理让他们能够为自身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和改善。
对于煤炭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因此一定会加强这一问题解决并且对这一世界级的重要民生资源也会加强管理和治理,这样才能更好为人们正常生活做好准备。
这些日子来听到很多关于电的新闻。但是都是负面新闻,比如限电限产,拉闸限电。
为什么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一,煤电价格倒挂,导致面粉比面包贵;其二,国外疫情依然严峻,很多东南亚小国家的订单被中国抢了,这是属于外贸型增长,电力供应不够了;其三,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能耗双控,很多省不达标,所以突击下猛药下重手来完成国务院的任务。又有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
说明了国家对于煤炭市场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也警告部分煤炭从业者,不能够在煤炭市场价格方面做出任何改变或者违法行为。
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所有矿产资源当中,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才是最主要的。当然相比于石油以及天然气而言,全世界煤炭的储备数量较多,但是煤炭形成的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而且煤炭是一种不清洁能源,燃烧之后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有毒有害气体。
秦皇岛发改委:强化煤炭价格监管力度,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炭储备,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煤大国。但是煤炭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很不稳定的,价格的高低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秦皇岛发改委特地指示,将会强化煤炭市场价格的监管力度。以此来保障煤炭市场的价格秩序稳定,煤炭市场价格的秩序稳定,会直接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挂钩。因此,加强煤炭市场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警告部分煤炭从业者,必须遵守相关规定。秦皇岛发改委的决定,也警告了很多煤炭从业者,必须要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通过违法的手段来扰乱煤炭市场的价格,从而达到扩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我国对于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规则有很多,任何人违反相关法律,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煤炭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煤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国在建国之初,就是通过煤炭来取得了工业方面的初步进展。而且煤炭的运用范围较广,比如生产制造以及发电方面,都需要通过燃烧煤炭来实现。
2021年国家调控煤炭价格的时间点:2021年5月19日发改委出台控制煤价上涨。国内各省煤矿都开始实施“保供稳定、促生产抓安全”任务,各煤矿也是纷纷下调价格,不再敢涨价。
但由于近期国内发生了许多煤矿安全事故,导致安全检查力度再次加大,结合下游采购量的增加,煤矿及产地门口再次聚集大量运煤车,国内煤炭供应难度有明显增加,部分小矿于贸易商已然悄然涨价,市场的看涨情形再次抬头。
但由于近期国内发生了许多煤矿安全事故,导致安全检查力度再次加大,结合下游采购量的增加,煤矿及产地门口再次聚集大量运煤车,国内煤炭供应难度有明显增加,部分小矿于贸易商已然悄然涨价,市场的看涨情形再次抬头。
国内各大型煤矿的煤价虽然没有发生暴涨,但由于保供应稳定的任务在身,煤矿有煤也不让大量出售,造成限额般的现象,而下游终端采购方们需求较大,市场成交逐渐活跃,许多运煤司机们也是见此行情开始了排起长队等煤现象,造成了运价板块悄悄上涨。
现在煤炭市场成交价并不等同于矿价,而是跟运费和拿货价直接挂钩。目前来看,煤场和铁路站台上的煤价最能体现六月份煤炭市场的真实价格。
国家发改委在这一次的公开发布会当中表示,目前煤炭的价格已经大幅度的回落,说实话这已经不叫回落,而是属于跳水的价格,要知道在巅峰的时候,煤炭的价格已经来到了2000块钱一吨,但是现在煤炭的价格,也只不过800块钱。跟之前平常购买的煤炭没有任何的区别,当然这样的价格回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肯定是一件好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
第一,在当时为什么会出现价格的高度上涨?在当时之所以没谈到价格能够一路上涨,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产能受到了限制,我们都知道,大家对于煤炭的开采工作,现在非常的重视,因为这涉及到碳排放。而煤炭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石能源,所以为了能够达到碳排放的标准,很多国家都已经出现了缩减对煤炭的开采。
第二,价格为什么会出现下降?之所以价格会下降,主要就是因为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过度的依赖国外的进口煤炭,在此前因为国内出现了洪水的原因,所以有很多的煤矿都没有办法正常的开工生产,现在洪水已经过去,这些煤矿已经开始加足了马力生产,自然弥补了现在都煤炭短缺,这才导致煤炭的期货价格大幅度下跌。
第三,如何看待这样的价格波动现象?首先我认为这样的价格不都是非常正常的,正所谓供需影响了价格,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那么煤炭的确会出现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虽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很多的电厂都表示将会上调电网的价格儿,现在没存到,价格下跌那么发电厂的成本也会下降,也希望他们能够逐渐的下调价格。
“这是去年底发改委要求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不得涨价的延续,也是最近配合通胀管理、稳定物价的系列措施之一。”业内资深电力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市场煤价涨幅很快,重点电煤合同中价格问题越来越严重,兑现率降低,以次充好的变相涨价行为很普遍,所以政府才一再降调控制煤价。
不过一电力集团高管告诉记者,发改委严控电煤价格还是有效果的,2011年的电煤合同兑现率还是比较高的。该高管还认为,成品油价上调,3月CPI上涨压力增大,此次政府再次强调电煤不得涨价,试图通过调控煤价来管理通货膨胀。
“目前政府对煤价的控制很严格,态度也很坚决,对煤价的控制范围也在扩大,目前控制的不仅是重点合同电煤价格,而是所有的电煤价格。”一家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家煤企曾收到国家发改委的内部文件,要求严控电煤煤价,不得轻易上涨,而控制的范围已经不仅限于重点电煤价格。
PS:中石油,中石化和相关企业与发改委的关系,这其中的............你我他都懂的!!!!!
我认为此举会稳定煤炭市场的秩序,也能够降低群众的生活压力和物价水平。
煤炭是一种埋藏在地求当中的矿产资源,人类通过燃烧煤炭能够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在很多情况之下,国家的工业发展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炭用作燃料。能够实现生产以及制造方面的目的,除此之外煤炭也能够用于发电,保障居民的用电。
强化煤炭价格监管力度,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山东以及山西地区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产煤基地,每年的煤炭产量都要远远超过我国其他地区。但是这也直接导致了煤炭市场秩序出现了破坏的情况,因此秦皇岛发改委特地作出了相关指示。要求各地区强化煤炭价格监管力度,同时也应该要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的和平稳定。而索大的利益是非常重大的,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民生而已。
稳定煤炭市场价格秩序。首先,稳定煤炭市场的价格秩序。能够使煤炭市场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毕竟有部分违法煤炭从业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违法手段,提升煤炭市场的价格。从而导致各个工厂以及企业,像煤炭厂商购买煤炭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会提高各地区的物价水平。
能够稳定物价水平。当然,稳定煤炭市场价格是非常重要的。秦皇岛发改委作出的相关指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物品价格,长期呈现出正常水平。这一点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情况之下,民众的生活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稳定。因此必须要制定更加严格法规,对相关扰乱市场秩序的煤炭厂商,处以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