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世纪华中新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寿阳县世纪华中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3-04-11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景尚乡政府院内。
寿阳县世纪华中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725065567112C,企业法人姚雪飞,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寿阳县世纪华中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设计、采购、建造、运营;太阳能产业链的产品技术研发和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95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寿阳县世纪华中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整体而言,这公司不行。资产负债率太高,19年山西省组建山西燃气集团作为省内燃气行业平台企业,国新能源作为掌握着山西省内大部分管网的省属企业,居然因为包袱太重,被当做不良资产,人家都没带他玩,日后是否拆分重组,拭目以待。
待遇方面,较差。公司实行工资分级,以集团公司为例,校招进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文职类转正后到手3500左右,五险一金齐全,太原市内管吃不管住,在太原属于国企中等水平,但各下属单位效益有好有坏。
工作氛围方面,较差。公司是老煤运公司重组而成,官僚主义严重,制度呆板,人力混乱,关系户横行。部门里充斥着大量的非正规途径招聘进入的人员,学历低,以专科和三本为主;能力差,人浮于事,缺少做实事的人。
题主毕业择业在即,如果有志投身山西燃气行业,鉴于目前省内国企正处于优质资产扎堆重组,不良资产关停并转的改革时期,19年新组建的山西燃气集团是省内较优选择,国新能源虽体量大,但遗留问题也多,接下来估计也有动作,若真要向新向好,一看省委统筹安排,二看领导者有没有刮骨疗伤的勇气。
祝好
王明寿1 王楚峰1 魏永佩2 张心勇1 徐文军1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11;2.美国远东能源公司 北京 100016)
作者简介:王明寿,男,1966年出生,高级地质师,在职博士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现在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多年从事煤炭、煤层气勘探、生产及科研工作。
摘要 煤层气的富集与储层特征密切相关,并受地质条件的制约。本文在详细研究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富集机制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沁水盆地北端寿阳区块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并对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基于煤岩、煤质、煤体结构及孔渗性、吸附性的观察和测试,该区煤层表现为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局部发育构造煤、裂隙较发育,吸附性能力强、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偏低。总体来说,适合煤层气的开发。该区煤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控于热演化史和埋藏史。在区域变质的背景上,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生气强度大;另外,煤层的埋深、顶底板封闭性及水文地质条件都会影响含气量的大小,煤层气富集是多因素有效配置的结果。
关键词 煤储层 含气量 热演化 羽状水平井 寿阳区块
Analysis on Status,Geology Features and Prospects of CB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houyang Block
Wang Mingshou1,Wang Chufeng1,Wei YongPei2,Zhang Xinyong1,Xu Wenjun1
(1.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Ltd.,Beijing 10001 1;2.Far East Energy Company,Beijing 100016)
Abstract:Coalbed methane(CBM)enrichment depends on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and it is also conditioned by geologic setting.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study on the reservo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BM enrichment mechanism,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ctuality was summarized and foreground was prospectedresearch findings in Shouyang Block,northern Qinshui Basin.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and test for coal type,coal quality,coal structure and porosity-permeability,adsorbability,som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bed are displayed as follows:thick reservoir,high thermal evolution,local structural coal,developed fracture,noticeable adsorbability,high gas content,low gas saturation.In one word,research area fits for CBMexploitation.The CBM enrichment is controlled by thermal evolution history and burial history.Owing to magma thermal metamorphism superimposing on the regional metamorphosis,the intensity of gas generation is higher;Moreover,burial depth,closure property of adjacent rock,and hydrologic geology also affect gas content,CBM enrichment is the result of sound multifactorial matching.
Key words:CBM reservoir;Gas content;Thermal evolution;Multilateral horizontal well;Shouyang Block
引言
寿阳区块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沁水盆地北端(图1),相邻的阳泉矿区是我国著名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典型的高瓦斯矿区,从1957年就开始煤矿瓦斯抽放与利用工作[1]。在多年的煤矿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煤矿瓦斯抽放经验,是我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最成功的矿区。现建有8座瓦斯抽放站,抽放历史长,目前年瓦斯抽放量达2×108m3,占全国第一位[2]。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兴起,寿阳区块以其良好的资源条件及开发条件成为我国煤层气开发的热点。从1996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在韩庄区施工HG1井开始,近十年来先后有多家单位在区内开展煤层气基础研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工作,施工了10口煤层气参数井或生产试验井(包括远东能源公司施工的3口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本文对近年来该区块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进行了总结,针对该地区煤层气勘探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地质技术问题,对该区煤层气的富集机制和控气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指导勘探工程部署,从而实现该地区煤层气开发的突破。
图1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1 勘探开发历史及现状
研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5年,原煤炭部在阳泉矿区施工了一些煤层气地面抽放井,有的井还进行过井下压裂以提高产量,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认识水平,未取得预期的目的[3]。
1995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 N DP)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煤科总院西安分院承担的《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专题科研报告,对阳泉矿区(包括生产区、平昔区和寿阳区)煤层气资源开发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其中重点对寿阳区的煤层气资源开发进行了评价和研究。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于1996~1997年在韩庄井田施工了HG1、HG6、HG3、HG2等煤层气勘探参数井,获得了该区有关的煤储层参数。其中对HG6井的主要煤层进行了压裂改造和排采试验,取得了该井合层排采的一整套生产数据。
1996年阳泉矿务局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合作,针对阳泉矿区寿阳区煤层气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且共同完成了《阳泉矿区寿阳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联公司1997~1998年在寿阳区块施工了4口煤层气井,其中1口探井,3口生产试验井,获得该区宝贵的煤储层参数和生产数据。1998年完成了四条二维地震勘探线,共计167km,获得了较丰富的地质成果;
2002年4月16日,美国康菲公司与中联公司正式签订PSC合同;2003年6月,康菲公司与远东公司签订寿阳项目转让协议,由远东公司接任作业者,根据对寿阳区块以往勘探资料的分析,项目联管会认为常规的垂直井压裂完井技术在该区效果不太理想,决定在该区块实施羽状水平井,以期取得开发的突破。2005年,远东公司在该区施工了3口羽状水平井,其中2口在煤层段进尺超过3000m,目前,3口井均在进行生产。
2 地质背景
沁水盆地北端位于北北东向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太行山隆起以西,汾河地堑东侧,阳曲—孟县纬向构造带南翼。总体形态呈现走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区内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倾角一般在10°左右。
寒武纪至中奥陶世,本区地壳稳定沉降,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形成了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沉积。中奥陶世以后,由于加里东地壳运动,华北断块上升,全区遭受长期剥蚀。到中石炭世,本区地壳再次沉降,沉积了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奠定了形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随着上覆三叠系地层的沉积,石炭二叠纪煤层的埋深增加,地温、压力的增高,煤层发生深成变质作用。印支运动使本区整体抬升,广泛遭受剥蚀。早中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燕山运动,形成了北有孟县隆起,南有中条山隆起,东有太行山隆起,西有吕梁山隆起的沁水盆地。由于喜马拉雅运动的再次改造,沁水盆地被晋中断陷和霍山隆起分割为三个部分,即沁水煤田、西山煤田和霍西煤田。沁水向斜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构造盆地,本区即处于沁水向斜的北部转折端。
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由于较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大地热流背景值升高,本区石炭二叠纪煤层在原来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致使煤化作用大大加深,形成了本区高变质的瘦煤、贫煤以及少量无烟煤。
3 煤储层特征
3.1 主要煤层及其特征
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含煤10余层,其中3#、15#煤为主力煤层。
上主煤层(3#煤层):俗称七尺煤,位于山西组中上部,距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分界砂岩(K8)20~30m左右,全区煤层厚0~3.78m,煤层较稳定,寿阳矿区西部和阳泉三矿矿区煤层较厚,其他地区煤层变薄,甚至尖灭。结构简单,有时含一层夹矸,顶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和细砂岩。
下主煤层(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石灰岩标志层(K2)底部为其直接顶板,煤厚0.27~6.48m,全区稳定,是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的主力煤层。在寿阳县城附近存在一潮道砂体,出现走向近南北,长10km,宽4km的无煤带。15号煤层含夹矸1~3层,结构中等,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和炭质泥岩。
3.2 煤储层裂隙特征
从研究区内生产矿井井下观测,以及定向块样显微镜下观察裂隙密度和间距定量统计,煤中规模小的裂隙比规模大的裂隙发育,从中型、小型到微型,裂隙的密度增加,间距减小。裂隙的发育程度还与煤岩组分有关,从暗淡型煤、半暗型煤、半亮型煤到光亮型煤,裂隙的密度增大,间距减小。
镜煤中裂隙一般平直,垂直层理面,少数斜交层理面,显微镜下观察裂隙宽度为2~15μm;亮煤和暗煤中裂隙形态比较复杂,有锯齿状、分叉状、阶梯状、雁行状等,显微镜下测量裂隙宽度一般为8~45μm。
煤中裂隙常见矿物质充填,充填物多为方解石、黄铁矿及粘土矿物等。方解石多呈脉状充填,黄铁矿呈莓状或结核状,有时黄铁矿分布于方解石脉中,形成混合状填充。
3.3 煤层含气量及赋存规律
3#煤层甲烷含量在寿阳勘探区介于5.05~27.15m3/t,平均为11.99m3/t,主要集中在8~12m3/t范围内;15#煤层甲烷含量介于4.6~27.48m3/t,平均12.00m3/t。煤层解吸气成分以CH4为主,一般为70.63%~99.87%;其次为N2和CO2,N2浓度为0~27.47%,平均4.90%,CO2为0~3.00%,平均1.62%;个别样品有C2出现。
煤层含气量的平面分布特征与煤层埋藏深度变化相关,总体表现为自北向南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含气量增大。该区埋深为300m 以浅的煤层,含气量一般小于10.00m3/t;在300~600m 埋深线之间,含气量为9~12m3/t;600~1000m 埋深线之间,含气量变化为12~16m3/t;1000~1400m 埋深线间,含气量为16~22m3/t;1400~1800m 埋深线附近,含气量为22~26m3/t;至最南部的煤层1800~2000m 埋深线附近,含气量最大可达26m3/t[4]。
3.4 煤储层等温吸附性能及含气饱和度
煤的吸附性能决定着煤层气的储集能力和产出过程,通常用吸附常数和等温吸附曲线来描述,含气饱和度是指在一定的储层压力、温度条件下煤层气的吸附饱和程度[5]。研究区内施工的10口煤层气井均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寿阳地区煤的吸附能力较高,3号煤原煤的饱和吸附量(VL)为 24.04~37.65m3/t,平均 28.29m3/t;Langmuir压力(PL)为1.69~2.98MPa,平均2.41MPa。15号煤原煤的饱和吸附量(VL)为31.55~34.93m3/t,平均 33.31m3/t;Langmuir 压力(PL)为 1.79~2.74MPa,平均2.31MPa。
从SY-XX井的等温吸附曲线(图2)可见,在0~8MPa区间内,随压力增高,吸附增量变化比较明显,其中以0~3MPa间变化最显著,平均吸附增量为6.42m3/t.MPa;3~8MPa间的平均吸附增量为1.66m3/t.MPa;8~11MPa间的平均吸附增量为0.69m3/t.MPa;11~15MPa间仅为0.42m3/t.MPa。这说明煤层气井在排水降压过程中的产气高峰期应该是3MPa至煤层排采废弃压力之间,含气饱和度总体偏低。
图2 SY—XX井3号煤层原煤等温吸附曲线
3.5 煤的渗透性
研究区有8口煤层气参数井和生产试验井16层煤进行了注入/压降测试,取得了较多的煤层渗透率数据,总体来讲,煤储层的渗透性相对较好,介于0.0352~82.84mD,取得的煤层渗透率相差在几至几十倍以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煤层的非均质性[6]。
4 煤层气的富集机制
4.1 煤的热演化史和埋藏史是煤层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大量资料表明,该区煤层气的富集主要受控于该区煤的热演化史和埋藏史[7],沁水煤田石炭纪、二叠纪时期,该区处于台型稳定均衡沉降阶段,沉降速率22.82m/Ma。至三叠纪,地壳沉降速度加快,最大沉降速率达65m/Ma,侏罗纪仅有短暂的微弱沉降,总体以褶皱抬升为主。根据现有资料估算,三叠纪末,该区下煤组埋藏深度约3400m左右,地温达154℃左右,煤化程度为肥、焦、瘦煤阶段,处于生气高峰期,平均生气速率为0.8978×108m3/km2·Ma,白垩纪变慢为0.018×108m3/km2·Ma,白垩纪之后,生气作用基本终止。由于研究区处于纬度34°带,在区域变质的背景上,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因此,该区生气强度大,阳泉、寿阳、昔阳一带,生气强度一般90×108m3/km2以上。综上所述,研究区于成煤期后,曾有两次大的热演化阶段,一次为印支期,主要是快速沉降堆积增温阶段。这一阶段使石炭纪、二叠纪煤层煤化作用加强,煤级增高,区内大部分区段的煤层都跨越了生气“门槛”值,进入主要生气阶段(R°max>1.0%),大部分地区的煤层达到生气高峰期(R°max=>1.35%),因此,印支期是煤层气主要生成期。另一次为燕山期,主要为岩浆区域热增温阶段。
4.2 煤层埋深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
一般来讲,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含气量增加。表现在平面上由北往南含气量增加,而在钻孔中,下组煤含气量高于上组煤。该区的煤层气风化带深度在300m,即在300m以浅,煤层气成分中甲烷含量一般小于80%。
4.3 煤层顶、底板封闭程度对含气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煤储层的顶底板岩性和封盖性能对含气量的影响很大,顶底板岩性致密、封盖性能好的区域,含气量高,否则相反,在平面上含气量低的区域和煤层顶板砂岩带基本上是重合的。
4.4 水文地质条件对含气量的影响
煤系地层水在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吸附)和产出的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控制煤层气赋存、产出的主要地质因素(含气量、临界解吸压力、储层压力、渗透率、内外生裂隙等)中,煤层水作为客观载体通过与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煤层气赋存、产出能力的影响[7]。煤岩储层压力表现为煤层水压力,而常规砂岩储层压力则表现为气体压力。因此,煤层水压力的高低反映了煤岩储层能量的大小。煤岩对甲烷分子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温度和压力在煤层水压力作用下,埋深变浅的煤层仍保持了较高的原始含气量,煤岩储层中“圈闭”了一定数量的气体,形成煤层气藏[8]。
在研究区,主煤层高含气量区域与地下水等水位线的局部低洼地带较吻合。如韩庄井田主煤层含气量在研究区内是最高的地带,对比之下,该地带中奥陶统、太原组、山西组含水层的等水位线均呈现出低洼状态,地下水明显滞流是导致韩庄井田主煤层含气量高的重要原因。
上述规律得到了地下水矿化度、水质类型等分布规律的进一步佐证。韩庄井田一带存在着中奥陶统灰岩含水层高矿化度中心,矿化度在2000mg/L 以上:太原组含水层中,这一地带矿化度最高,在1500mg/L 以上;在山西组含水层中,这一地带矿化度最高,在1000mg/L 以上。这一高矿化度区带与主煤层高含气量地带在空间分布上高度一致的规律,进一步揭示出地下水缓流或滞流对煤层气保存富集的重要作用[2]。
需要指出的是,沁水盆地北端煤层气的富集,是以上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多种因素的有效配置,才能形成富集的煤层气藏,在进行选区评价和勘探部署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可能影响含气量的各种因素。
5 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1997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施工HG1号煤层气探井揭开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序幕至今已有10年的里程,目前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客观地讲,该区勘探开发的进程缓慢,究其原因,除和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大气候有关外,还和对该区的地质规律认识水平以及采取的煤层气完井方式及工艺有一定的关系。
1996~1997年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施工的4口井均布置在韩庄精查区内,由于韩庄精查勘探就是由煤炭队伍完成的,对地质资料的占有和研究程度都很高,因此在井位选择上非常成功,煤层厚度、含气量等主要参数都非常乐观,特别是生产试验井HG6井压裂后,单井排采最大日产气量达到1300m3,现在回过头看,该井应该是比较成功的,但限于当时对煤层气理论的认识水平和工程技术的局限,如钻井过程中对储层污染的重视不够,排采中没建立合理的排采制度造成煤层吐砂、埋泵等事故。中联公司施工的1号探井由于选在煤田勘探空白区内,加上由于地层涌、漏水等原因,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3口井的小井组由于受当时勘探思路的影响选择在构造高点,加上对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不够,正好打在了富水区内,在排采过程中由于裂隙水补给充分,液面长期稳定,加上当时其他因素,最后不得不终止作业。
水平井技术是最近几年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兴起的一项有效的煤层气增产技术,远东公司在分析总结了该区以往地质和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决定实施羽状水平井以期取得突破,从完成的3口井的情况看是比较成功的,但由于羽状水平井作业成本高,因此在实施之前对综合地质的研究,包括煤层的机械物理性能、可钻性、水文地质特征等非常重要,同时对井眼轨迹区构造的控制(如实施三维地震勘探等)也非常重要。此外,由于涉及多个工种,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的施工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效科学的组织管理将会事半功倍。
6 结论
沁水盆地北端煤储层厚度大,埋深适中;煤的热演化程度较高,已进入生气高峰,煤层顶底板封闭性能好,含气量高;煤储层裂隙较发育,孔隙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性较好;煤的吸附性能强,但含气饱和度偏低。总体来讲,该地区煤层气开发条件良好。
煤层气的富集受诸多地质条件的控制,是各种因素有效配置的结果,在这些地质因素中,煤的热演化史和埋藏史起着主导作用。其他因素如顶、底板的封盖性能、水文地质条件、埋深等也都影响着气的富集,在选区和勘探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增产措施的选择上,建议采用传统垂直井压裂和羽状水平井并用的方针,同时尝试近年来效果好的清洁压裂液、氮气泡沫压裂等先进的工艺和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明宅.2000.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及地质分析.天然气工业,20(4):24~26
[2]傅雪海,王爱国,陈锁忠等.2005.寿阳—阳泉煤矿区控气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工业,25(1):33~36
[3]王明寿,朱峰,宋儒.2002.山西煤层气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与展望.北京:煤炭工业出版杜,278~279
[4]郡兵印,徐文军.1997.阳泉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和开发前景.中国煤层气,(2):18~21
[5]孙茂远,黄盛初等.1998.煤层气开发利用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杜,63~67
[6]王生维,段连秀,张明等.2000.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石油实验地质,22(4):368~370
[7]李侠,魏永佩,纪邦师等.2002.山西煤盆地热演化与生气作用研究.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2):27~30
[8]周志成,王念喜,段春生等.1999.煤层水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天然气工业,19(4):23~25
在山西工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大环境中,哪家企业如此出手大方、投资活跃?山西国新能源(行情600617,买入)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新能源”)。这家企业不算声名显赫,但观察其近两年来的业绩表现,却构成了山西经济灰霾下的一抹亮色:2015年前三季度,该企业于2013年完成借壳上市的燃气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014年,这两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速分别是5.25%、41.07%。
走近国新能源,比抢眼成绩单更珍贵的是其从单一煤炭运销贸易产业迈向燃气新能源综合利用产业的转型实践,是一份当下山西发展极为呼唤的创新创业精神——“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
从煤炭“二道贩”到燃气大亨
十年前,在煤炭大鳄聚集的山西,国新能源的前身——山西省乡镇煤炭运销集团还是一家默默无闻、以单一煤炭运销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企业,2006年的营业收入尚不足9亿元。十年后的今天,该企业成了山西以燃气、中药材、贸易三大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国有能源企业集团,拥有山西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独家经营权及200亿立方米混合燃气资源主导运营权,是“气化山西”主力军,也是山西省12户省级转型综改试点企业之一,2014年销售收入346.9亿元,同比增长9.94%。
“燃气救了我们。”对于国新能源缘何逆势增长的提问,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梁谢虎轻描淡写地回答了本报记者。这份轻描淡写的背后是国新能源近十年间发展燃气产业的不懈努力。2003年,经山西省政府独家授权,在落实气源基础上,由国新能源控股子公司山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全省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的建设。当时,山西很多人还对能源堆上要不要引入天然气有过很多争论。之后由于体制机制不顺,勘探开发滞后等原因,山西天然气产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从2006年10月开始,国新能源集团倾力转型,开始加快管网建设步伐,加大天然气推广力度。彼时,煤炭产业正处于“黄金十年”期,煤炭价格如日中天,在国新能源的销售收入中,煤炭运销作为基础产业占据着绝对权重,但国新能源没有沉醉在煤炭一时的繁荣中。“我们要解决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竞争的问题,做到在面对不断变换的内外部环境和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不断完善自我战略的定位和转型,而战略调整的目的就是把眼睛盯在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上,追求利润高端。”梁谢虎从履任国新能源董事长开始就坚定地践行着这一信条。
在加速天然气管道铺设和市场推广工作的同时,国新能源一直积极与山西省级层面汇报沟通,推动政府部门加大燃气产业的规划和支持力度,最终,2010年,“气化山西”成为山西省级战略,由此引爆了煤炭大省的一场能源变革,也引爆了国新能源燃气产业的迅猛增长。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开发,截至2015年9月,国新能源建成了贯通山西南北、沟通国家级气源的5300余公里省级天然气管网,年管输能力超过280亿立方米,管网覆盖山西11市105县(市、区),气化山西104县(市、区)550万户居民1800万人,供气村镇2200个、工业用户520家、商业公福用户10000余家,各类CNG/LNG车辆12万辆,使山西气化率达到50%,远超国家平均水平。
天然气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已经对山西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气化山西”战略实施五年来,该省累计供应混合气体123亿立方米,替代煤炭5718.6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5.7万吨,烟尘24.6万吨,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氢气“四气合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多源互补的气源结构初步形成。
为什么是国新能源
在对山西省经济形势的调研采访中,一些山西本土官员、学者以及企业家就当前山西经济困境的深层原因向本报记者做了具体分析,大家最终不约而同地指向是观念。本报记者梳理国新能源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发现其锁定产业价值链高端,勇于进取的创业创新精神正是山西目前破解经济困局亟须的精神动能。
国新能源最初取得的是山西省政府授予的天然气专营权,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局限于此,而是站在全省高度将山西的燃气资源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开发。梁谢虎解释称,“作为能源企业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作为国有企业得考虑山西的整体效益,中石油肩负着全国油气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我们作为山西天然气专营企业,有责任站在全省角度布局。”
由此,基于山西丰富的过境天然气资源、产量占全国1/3的煤层气资源以及大量的焦炉煤气,国新能源与相关专业机构一同作出了对山西省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实行统筹规划、统筹开发、统筹市场、统筹运营、统筹监督的规划建议。后来,又引进中港印能源集团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合作开发从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焦炉煤气中提取氢能源的项目。这“四气”也最终构成了2010年“气化山西”战略的基本框架。
为了真正做到对天然气、煤层气等燃气资源的统筹利用,国新能源相继开展了低浓度煤层气提纯液化和焦炉煤气分离提取甲烷和氢气等创新性项目,随着其古县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山西核准的最大天然气液化工厂项目平遥液化一期工程以及我国第一个天然气、煤层气、瓦斯气综合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寿阳园区热电联产、煤层气液化等重大项目投产,特别是通过建设分支管道覆盖煤层气产气区,与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中海油集团和美国远东能源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国新能源实现了煤层气并网利用的战略合围,完成了山西八大区块煤层气并网利用,2015年预计并网量将超过7亿立方米。山西省燃气产业的多气源格局初步形成。
这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国新能源对科技、对创新的重视和自觉追求。早在2009年底,国新能源联合晋煤、阳煤、太钢、太原理工大学、日本北川研究所等机构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对天然气加氢、焦炉煤气制氢及低浓度瓦斯提纯液化试点项目进行了详细论证。而且还专门成立了山西省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院,坚持每年科研经费1000万元不动摇,吸收国际国内专家及知识产权研发入股,通过长期聘用、底数包干、研发推进、成果分红等方式,推动专家全面展开研究,制定完善低碳产业发展规划。
“‘国有企业是保险箱的认识’已经成为历史,全球化的发展、加速竞争迫使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地更新自己,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创新力量,注意最前沿的动态。”梁谢虎总是不厌其烦、用尽全力激发团队的竞争力、创新力。“学无止境,追求卓越”、“没有永远的第一,但要敢于永远追求第一”、“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这些企业文化理念一点一滴浸透到了国新能源的骨髓里。
没有创新力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企业就要面临倒闭。正是基于这样一份危机感,国新能源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格外看重,抓内部全员培训的同时,一直坚持分期分批送高、中、初级管理人员到日本、韩国等地的世界知名企业和高等院校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培训,并且形成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内部人才竞争、人才开发和利益共享等人力资源开发的五大机制。
天元集团以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提升全体员工综合素质核心能力,创新内部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经营结构,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去年家电销售、新能源汽车销售和绿色循环产业均创造了公司历史最好业绩。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天元集团不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公司整体组织架构清晰,引入“钉钉智能人事”系统,建立人才360测评体系,实施6S管理和可视化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天元家电销售事业部把消费者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为服务的标准,践行“天元服务永相伴”的理念,在引进智能高端商品的同时,不断优化商场购物环境,注重顾客体验感受,提升服务满意度,为顾客提供“亲人式”服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2018年天元集团家电销售全年收入同比增长27.9%,高于全国行业家电销售同比增幅。
天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S店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输出绿色生活理念、优秀传统文化。在新能源出租车行业,组织出租车司机学习孝道文化,开展公益活动,连续两年召开年会表彰奖励出租车司机群体中的公益道德模范,在行业内掀起“文明行车、争当城市名片”的活动热潮。去年,天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S店成功签约寿阳县新能源出租车项目和五台山新能源出租车维保项目,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服务商之一,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9%,被比亚迪厂家授予“全国特殊贡献奖”,获得全国汽车行业“金扳手”荣誉。
2018年,天元集团绿色环保循环产业园区在产业链延伸、新项目建设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废旧电器回收处理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新建了塑料深加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废机油深加工项目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园区内的绿环科技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提升,仅视频监察部和安环部两个部门就直接为公司节约16万元的费用。同时完成了6S的落地工作,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的认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园区与驻地平定县张庄镇新村村共建和谐孝道村,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支持。
山西永焱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7-09-29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西省寿阳县朝阳镇童子河村下曲小组东沟湾。
山西永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40725MA0JR24E7J,企业法人王爱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西永焱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技术推广和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空气能热泵的销售与安装;经销:太阳能产品、燃气锅炉、壁挂炉、清洁燃料;民用环保锅炉生产及销售;模具制造和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西永焱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