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煤能充分燃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将煤粉碎,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燃料成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节约资源,减少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等.
故答案为:将煤粉碎,或鼓入空气;释放更多的热量,节约资源.
1、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别人烧了一半的煤拿来放在自己煤炉的新煤球下面然后扇火。
2、想在最短时间将煤点着,则需要在有风的情况下,并且将最好在助燃剂中加入酒精或者油等易燃物质可以帮助快速点燃。另外,炉子上的风门关闭后可以使火持续燃烧的时间更久。
3、在炉子里放一个蜂窝煤,下面留下空间,塞一些碎木刨花进去,然后将纸捻点着了烧碎木刨花,在一个蜂窝煤下烧。火势旺了之后扇火,直到煤球点着,就往上面压其它蜂窝煤。注意起火时,一个蜂窝煤之下不要塞满碎木,要留下空气火势才旺。
2、煤炭,简称煤,是远古植物遗骸,埋在地层下,经过地壳隔绝空气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作用,产生的碳化化石矿物,主要被人类开采用作燃料。
良好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快,燃烧就愈快。层燃炉温度通常在1100~1300℃。2、空气。空气冲刷碳表面的速度愈快,碳和氧接触越好,燃烧就愈快。3、时间。要使煤在炉膛内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碳燃烧时在其周围包上一层灰壳,碳燃烧形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往往透过灰壳向外四周扩散运动,其中一氧化碳遇到氧后又继续燃烧形成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碳粒燃烧时,灰壳外包围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层气体,空气中的氧必须穿过外壳才能与碳接触。因此,加大送风,增加空气冲刷碳粒的速度,就容易把外包层的气体带走;同时加强机械拨动,就可破坏灰壳,促使氧气与碳直接接触,加快燃烧速度。如果氧气不充足,搅动不够,煤就烧不透,造成灰渣中有许多未参与燃烧的碳核,另外还会使一部分一氧化碳在炉膛中没有燃烧就随烟气排出。
对于大块煤,必须有较长的燃烧时间,停留时间过短,燃烧不完全。因此,实际运行中,一般采取供给充足的氧气,采用炉拱和二次风来加强扰动,提高燃烧温度,炉膛容积不宜过小等措施保证煤充分燃烧。
1、首先,炉内燃烧是个整体性的煤粉氧化发热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方面:一是炉内风煤配比、一二次风配比、燃烧器工况所形成的燃烧工况,一是来自三次风及外界(主要是负压、漏风等)的影响,也就是三次风及外界对炉内燃烧工况的扰动。燃烧稳定与否取决于炉内燃烧工况是否能够抵抗三次风及外界的扰动。
2、调整好炉内燃烧工况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合理的风煤配比,即保持最佳的过剩空气量,即保持合理的氧量值。我厂3台炉设计氧量3-5%,由于氧量计位置在29米省煤器入口处,受炉膛及烟道漏风的影响(漏风几乎不参与燃烧),因此不同的炉子、不同的负荷段,应保持不同的氧量值,以保证炉内过剩空气系数为1.25左右。一般来说,200-150MW负荷段控制氧量4-6为宜,150-100MW负荷段控制氧量6-8为宜。当然3台炉漏风情况不同,#4炉漏风偏大,氧量值可视燃烧情况而定。
b、合理的炉内空气动力工况,即一、二次风配比。对于劣质煤由于灰分偏大,挥发份偏小,使煤粉着火热增大,着火困难;而灰壳包裹碳粒,阻挡碳与氧气的接触界面,使燃烧推迟。因此,调整上应参照集中配风的原则,保证下组燃烧器的稳定着火,又要保证后期二次风的充分混入。即保持下组两层给粉机足够的粉量,适当关小第二层二次风,同时开大第四层二次风,根据上组粉量适当开大第六层二次风。
另外,单只燃烧器煤粉射流的着火热除了接受炉内高温烟气的辐射热,还接受上游邻角剧烈燃烧火炬的直接引燃。而最恰当的邻角补火,正好是四角一二次风速均等,一二次风速大小恰当,二次风对一次风的引流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在调整上除了要保证给粉机来粉均匀(主要是控制粉位3.5米以上,因为煤的密度为1000kg/m3,而劣质煤种石块密度大大高于1000kg/m3,低粉位来粉不均情况更为严重。),控制一次风速22-26m/s,还要控制二次风速47.5m/s左右,而二次风速的调整主要是控制总风压。
3、减少三次风及外界扰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如何减少三次风扰动。
a、 保持细粉分离器落粉管锁气器动作灵活,重锤转矩合适,防止细粉分离器堵塞,引起三次风带粉。
b、 保持粗粉分离器回粉管锁气器动作灵活,重锤转矩合
适,防止粗粉分离器堵塞,引起三次风带粉。
C、及时掏木块,防止木块分离器堵塞积粉,引起三次风带粉。
c、 保持制粉系统正常出力,磨煤机出口温度#3、#4炉不低于75℃,#5炉不低于70℃,目的是:一方面保持煤粉均匀,细度合格,一方面防止制粉系统超出力运行引起系统各段积粉堵塞带粉。
4、对燃烧稳定的判断:
稳定的燃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盘上炉膛负压波动范围小,均匀稳定,氧量合适稳定,高过后烟温稳定,火检及工业电视火焰显示稳定;就地10米四角火焰呈金黄色,煤质水分过大时火焰发红,第一层二次风偏小时火焰出现煤粉析离有黑烟迹,四角温度应在1100℃左右,关键要保持四角均匀稳定;15米火焰主要要求亮度,温度不能偏低,应该在1400-1500℃,四面墙温度不能偏差过大,闪度不能过大;18米火焰闪度不能过频、过大。就地看火时,要结合就地情况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调整,在盘上表记、就地工况之间反复验证,达到统一
具体的内容你可以去看
也可以通过改造锅炉的构造达到提高煤的燃烧率!
在煤炭中加一点水,也会使煤炭燃烧更好地更旺:
因为生成了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现象为火焰腾起更高,而且变为淡蓝色(氢气和CO燃烧的颜色)。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CO+H2。这就是湿煤比干煤燃烧更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