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为什么1.2月没有炭产量

正直的耳机
忧心的仙人掌
2023-02-01 06:11:54

为什么1.2月没有炭产量

最佳答案
眯眯眼的冷风
潇洒的煎蛋
2025-05-16 22:45:06

为什么1.2月没有炭产量

答:

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煤矿产量低于常规水平,1-2 月全国生产原煤4.9 亿吨,日均产量815 万吨,同比下降6.3%。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减少炭排放。为什么1.2月没有炭产量

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煤矿产量低于常规水平,1-2 月全国生产原煤4.9 亿吨,日均产量815 万吨,同比下降6.3%。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减少炭排放。

最新回答
稳重的背包
重要的哈密瓜
2025-05-16 22:45:06

时政小报内容是:

1、全面启动为期1年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防控专项整治。

2、中国人民银行8日表示,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

3、3月8日,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中距离(坐姿)比赛中,中国选手刘梦涛夺得金牌。

4、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142.5万个,今年有望突破200万个。

5、中国计划于2049年实现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6、2022年3月7日电,布茹玛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关欣、胡海岚、卢宇彤、路生梅、杨宁、甘公荣、吴蓉瑾10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2022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7、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8、国家统计局消息,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6%。

9、国家发改委消息,2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煤炭日产量持续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超过10%。

10、中消协9日发布报告指出,校外教育培训行业调整伴生的消费风险还会陆续释放,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

和谐的小蚂蚁
粗犷的睫毛
2025-05-16 22:45:06

2020年煤炭产量为3902.0百万吨,全球排名第一。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在30个省区市,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等6省,其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2.8%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等五省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比重达81%以上,而且煤炭齐全,煤质普遍较好。

相关介绍: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中国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中国煤炭分类,是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把煤划分成大类,再根据煤的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把大类进一步细分的类别。

中国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

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专注的黄蜂
玩命的大山
2025-05-16 22:45:06
煤炭夏季价格或将大涨,推动焦炭生产成本上涨

由秦皇岛煤炭价格走势可得,2007年至今,每年3—4月份煤炭的需求淡季时,国内煤炭价格均有回调,而进入夏季后,煤炭价格均保持上涨趋势。但今年煤炭价格的春季回调不明显,截至4月18日,山西优混煤和大同优混煤价格分别为790元/吨和840元/吨,同比上涨14.5%和14.3%。同时,国家发改委在4月初下发《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煤炭供应的趋紧。另外,近年来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运输瓶颈将逐渐凸显,汽油价格等的上涨,也增加了国内煤炭的运输成本。总之,在国内通胀高企,以及煤炭供应趋紧的背景下,夏季动力煤上涨将为大势所趋,而动力煤的上涨,必将推动更稀缺的焦煤的价格上涨,由此而推动焦炭的生产成本上升。

钢铁需求稳步增长,使得焦炭需求保持乐观

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占据焦炭需求的80%以上,由此,钢铁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决定了焦炭的需求状况,今年3月,国内粗钢产量为5941万吨,同比增长8.98%,焦炭产量为3488万吨,同比增长12.59%。粗钢和焦炭的产量同比呈高度的相关性,并且粗钢的产量增速变化要领先于焦炭的产量增速变化。在2009年的4万亿刺激政策下,钢铁产量同比超预期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2010年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压制了2010年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的产量增速。但进入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势增长,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使得钢铁产量增速逐渐恢复平稳,由此,2011年供过于求的严重状况将会有所缓解,钢铁行业利润的回升也将导致焦炭行业的好转,提升焦炭的价格。

另外,目前焦炭期货的上市,让焦炭的价格市场化,这将利好焦化行业的发展,转变焦化行业在定价权上完全被动的局面,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山西焦炭行业的整合将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焦炭行业集中度也将增加焦化行业的定价权。在此双重利好的情况下,如果焦化行业利润率增加3个百分点,意味着目前焦炭的价格将增加约70元。同时,焦炭夏季受成本推动,价格本身看涨,再加上焦炭的仓储成本等,由此J1109合约目前的价格并未偏高。

煤炭涨价的经济学原理:供需矛盾

聪慧的盼望
酷炫的金针菇
2025-05-16 22:45:06
1月的煤产量是xT

2月的煤产量是﹙1+15%﹚xT=1.15xT

3月的煤产量是﹙1+15%﹚1.15T=1.3225xT

1~3月的煤产量的和xT+1.15xT+1.3215xT=3.4725xT

感性的小天鹅
潇洒的电脑
2025-05-16 22:45:06
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基本暴涨,其中煤炭价格更是相较之前涨幅高达70%,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也同时带动着原煤大省GDP的狂飙突进,在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榜单中,山西以119316.2亿吨的原煤产量,排名榜单首位,并为全国16个省市提供煤炭,可谓是全国第一产煤大省,相较去年108023.8亿吨的原煤产量,同比上涨了10.5%排在榜单第二位的是2021年累计产出103896.1亿吨的内蒙古,相较2020年101181.8亿吨的产量同比上涨了2.7%2021年原煤产量达69993.8亿吨的陕西排在榜单第三位,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上涨了2.7%。

排在榜单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山东、宁夏和黑龙江,排在榜单前十位的省份在2021年累计原煤产量达382847.4亿吨,上榜的24个省份全年产量达407136亿吨,排名前十的原煤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94.03%。

2021年全国各省区原煤产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序号 地区 2021年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同比增减% 2021年12月当月 去年同期当月 同比增减%

全国 407136.0 388793.0 4.7 38466.8 35881.7 7.2

1 陕西 119316.2 108023.8 10.5 10309.0 9806.6 5.1

2 内蒙古 103896.1 101181.8 2.7 10688.1 10023.1 6.6

3 陕西 69993.8 68178.8 2.7 6516.1 6254.5 4.2

4 新疆 31991.9 27048.4 18.3 3328.6 2512.7 32.5

5 贵州 13120.0 12192.4 7.6 1421.4 1255.3 13.2

6 安徽 11274.1 11084.4 1.7 963.2 953.1 1.1

7 河南 9335.5 10557.7 -11.6 828.6 892.2 -7.1

8 山东 9312.0 11080.2 -16.0 795.9 824.4 -3.5

9 宁夏 8632.9 8151.6 5.9 736.3 706.2 4.3

10 黑龙江 5974.9 5541.1 7.8 537.4 560.5 -4.1

11 云南 5796.0 5341.9 8.5 648.5 573.0 13.2

12 河北 4641.01 4974.7 -6.7 373.8 400.0 -6.6

13 甘肃 4151.1 3860.5 7.5 393.7 324.7 21.3

14 辽宁 3087.7 3125 -1.2 260.8 251.7 3.6

15 四川 1907.2 2123.9 -10.2 202.7 120.8 67.7

16 青海 1109.2 1092.1 1.6 127.2 83.0 53.3

17 江苏 934.3 1021.9 -8.6 72.1 65.4 10.4

18 吉林 875.3 992.9 -11.8 92.5 67.6 36.8

19 湖南 723.4 1052.2 -31.3 73.8 82.0 -10

20 福建 540.7 655.6 -17.5 47.1 60.1 -21.8

21 广西 279.7 266.6 4.9 28.8 23.8 21.2

22 江西 213.4 284.8 -25.1 17.9 25.1 -28.7

23 湖北 29.7 21.3 39.6 3.3 2.8 21.2

24 重庆 0.0 939.4 0.0 0.0 13.0 0.0

感动的衬衫
甜美的铃铛
2025-05-16 22:45:06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007年度中国能源矿产新增探明资源储量有较大增加,17种主要矿产新增大型矿产地62处,其中煤炭新探明41处大型矿产地,其中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的特大型矿产地有14处,净增查明资源储量448亿吨。中国已经查证的煤炭储量达到7241.16亿吨,其中生产和在建已占用储量为1868.22亿吨,尚未利用储量达4538.96亿吨。

2006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98,829,61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4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09,234,86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7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7,726,66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4%.

2007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06%。2008年1-10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81%。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中国煤炭进口量降至1886万吨,环比下降18.11%,同比下降27.3%,已经连降六个月,并且降幅近一步扩大。

2015年12月1日,陕西省政府网站消息,为破解煤炭市场需求不足、价格走低等难题,榆林市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打造终端销售市场,畅通运输网络。2015年1-10月榆林市累计销售煤炭达3.1亿吨,其中,累计销往河北省煤炭1.1亿吨、山西4000万吨、陕西关中地区2800万吨、内蒙古2400万吨、河南1800万吨、山东1700万吨、宁夏1000万吨、甘肃800万吨、北京700万吨、湖北450万吨,占榆林市煤炭销售总量的86%。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年)》中确定,将重点建设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冀中、河南、内蒙古东部、新疆等14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数据显示,2013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6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 一、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供需维持平衡

煤炭主要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化工四大行业。从下游主要耗煤行业的增长来看,单月产量增速随有所下滑,但依然维持在相对高位。1-8月份火电发电量22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7%生铁产量40363万吨,同比增长12.76%水泥产量117848万吨,同比增长14.66%合成氨产量3439万吨,同比增长0.93%。

1-8月原煤产量为216485万吨,同比增长18.10%,其中8月份产量为29580万吨,同比增长13.10%,环比增长0.27%煤炭的产量并未明显超过下游需求的增长幅度,从供需的增速来看,没有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据渤海证券预计今年煤炭需求水平约为32.5亿吨左右,供给水平约为32.4亿吨左右,全年供需基本平衡,

——第四季度全行业基本面可能仍然保持平稳的走势

由于中央政府将节能降耗纳入各地约束性考核指标,为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完成,一些地区开始对高耗能产业采取限产限电或关停等强制手段,因此四季度能源需求相比以往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但四季度是北方冬季取暖季节,也是传统的煤炭销售旺季,冬储煤购销逐步开始,下游电厂补库存较为积极,市场交易将逐步趋于活跃,销量可能会有所增加。

两方面因素叠加,预计四季度煤价将继续保持平稳,可能会维持小幅震荡的走势。但如若出现气象专家所预期的那样,欧洲将会遭遇千年来最低气温的冬季,届时可能将会影响煤炭行业的价格走势及供需关系。 二、市场特点分析 1、超高电煤库存再次压制煤炭供求及价格。10月上旬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再次攀升到了6230万吨的超高水平,库存可用天数也随之超过了21天,这一状况不仅明显降低了电力企业进行电煤“冬储”的压力,也会对动力煤的供求和价格形成压制。

2、“寒冬”的预期及冬季煤炭储备或增添活力。进入10月份之后,又到了煤炭“冬储”时节,尽管当前电力企业的煤炭库存还维持在偏高水平,“冬储”的压力不大,但是由于是“寒冬”的概率较大,有可能对冬季煤炭供求带来加积极的影响。

3、煤炭进口对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或将下降。煤炭进口对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或将下降的判断基于两个方面因素,其一,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国际煤炭供应及运输环境正在朝着不利于我国煤炭进口的方向发展,给未来一段时期的煤炭进口带来变数。9月份以来,澳洲动力煤价格呈逐渐上涨趋势,低发热量的印尼煤越来越成为我国煤炭进口的首选,推动了印尼煤出口价格的上扬。其二,2009年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我国的煤炭进口量分别达到了1113.8万吨、1265.3万吨和1638.5万吨,由于这一基数较大,四季度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已经不大,届时煤炭消费需求的增加将可能不得不依赖内贸煤炭供应的增长来实现。

4.2015年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9月份,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5636万吨,同比减少6647万吨,下降29.83%。此外,2015年9月份中国出口煤及褐煤73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单月出口量创2013年7月以来最高。尽管进口量不断下降,出口量不断增加,但国内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仍旧突出。 一、有利因素

1、在政策方面。总体来看,一是2008年初受雨雪冰冻灾害、春运期间运力紧张、部分煤矿停产整顿和提前放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状况时,国家发改委、 交通部分别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保障煤炭供应和物资运输。二是年中煤炭,尤其是动力煤价格迅速上涨时,国务院发布保障电煤供应的公告,国家发改委两次对电煤进行临时价格干预。三是 从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出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加强对改革试点中分期缴纳矿业权价款的管理国务院提高煤炭出口关税发改委、能源局等下达“十一五”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 。

2、在技术方面。近几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煤炭科学技术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勘探、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装备水平得到提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第三,煤矿瓦斯、火灾治理等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第四,洁净煤技术使得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加快发 展。

二、不利因素

1、煤炭市场的波动加大

煤炭价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供需是最主要的因素。2009年我国煤炭前期投资将集中释放。短期内煤矿在建规模过大,产能过剩压力增加,而需求相对不足。短期内宏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电力等行业需煤量在下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经历5年多的快速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这些产能的相继建成释放,将加剧产能过剩的压力。

2、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提高 一、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煤炭施工企业也推向了市场,然而煤炭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煤炭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 ,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煤炭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煤炭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 求。

煤炭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煤炭施工企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一些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 因素、政策导向、行业行为乃至灰色交易,但无论怎样,市场经济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煤炭施工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煤炭施工的项目管理要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 行的规律。

投标风险类似于一般制造业中的市场风险,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实行招投标制后,施工企业基本上都要以投标报价的形式争取中标。为了获取工程项目,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个企业如果拿不到工程项目,就无利可谈,为投标而付出的人、财、物也只能由投标企业买单。如果低价中标或招标文件中有对承包企业不利的条款,或投标报价时计算失误、漏计项目、取费不 当,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经营管理失败而亏损,再加上招标市场上的不规范操作和不正常的因素,给承包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一是所采煤层的自然赋存条件二是生产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对国家煤炭资源的态度四是开采工艺的复杂程度五是开采投资的占用量等等。乡镇煤矿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较 低,开采设施简单而且资金占用量小,再加上对煤炭资源的珍惜程度不够,其原煤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有煤矿水平。乡镇煤矿低50%左右,有的甚至低65%以上。因此,乡镇煤矿具有低价竞争 的优势,过度的低价竞争对国有煤炭企业的扭亏增盈和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煤炭与电力是密切相连的上下游产业,电力企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煤电联营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长期以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由于资源的布局无法改变,要改变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必须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煤电矛盾,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融合。煤电联营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煤矿所在地建立坑口电厂,改“输煤”为“输电”,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提高煤电就地转化比例,减轻电煤运输压力。其次,煤电企业之间还可以签订长期煤炭供需协议,进行煤电战略合作。再次,大型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煤电一体化的企业。最后,使煤电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上市、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促进煤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2015年6月,内蒙古发布《关于支持煤炭转化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重组有关事宜的通知》。宣布内蒙古煤炭上下游企业重组拉开序幕,多家煤企和电企达成了合作意向,以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目的是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推动煤电、煤化重组并购。 中国许多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电价、低煤价和高能耗的基础上,市场化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恰恰反映了这些产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应下决心、下力气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势头,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对高耗能产业和过热行业在项目许可、土地、环保、信贷投放等方面要收紧口子、抬高门槛。另一方面,尽快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加快资源税费改革

改革中国的资源税制度,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实行以储量为基数、与回采率等挂钩的资源有偿使用办法,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资源获取的难度,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前期投入和财务成本,使得煤矿不能够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将使煤炭生产企业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采,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采肥丢瘦”,盲目增加产量的行为。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于2009年7月,致力于推动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立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开放性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和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

随着煤炭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提出“成为领先的全球煤炭产业链整合者”的愿景,并以“建设煤炭交易和煤炭供应链服务标准,优化煤炭产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价值链的高效协同,推动煤炭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为使命,明确提出建设成为“煤炭交易与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

依托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远东、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煤炭产地,辐射东北亚主要煤炭消费市场,通过集约的交易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提供公开、高效、公信的煤炭现货交易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引进和整合金融、物流等专业服务商,为交易提供信息资讯、仓单质押监管、代垫货款、结算、库存管理、代理采购、运输代理、综合物流、化验检测等综合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畅快的酸奶
开放的鸵鸟
2025-05-16 22:45:06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消息显示,截至12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775.37万吨,较上周同期相比回落25.86万吨,跌幅达1.44%;日耗煤量70.14万吨,较上周同期相比回升14.03万吨,涨幅达25%。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14.56万吨,增幅52.94%,日耗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0.16万吨,跌幅0.25%。

据悉,随着沿海电厂日耗快速攀升,部分贸易商存看涨心态,选择暂停出货,也有部分贸易商开始将报价上浮5-10元/吨,但实际成交一般。目前5500大卡蒙煤主流报价在620-625元/吨,山西煤主流报价在625-635元/吨不等。

不过,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近两日因销售冷清,榆林煤价继续下滑,榆阳区两家大矿再次下调价格。其中杭来湾煤矿12月1日将末煤降价15元/吨,优混煤降价10元/吨。金鸡滩煤矿将混煤降价20元/吨,块煤降价10元/吨。

崔玉娥也称,目前市场供应依然比较充足,加上雨雪天气下,下游采购不积极,产地目前依然还是看跌的趋势。

12月1日,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出现回升。截至上午收盘,动力煤主力合约1905报568.6元/吨,涨幅为0.18%。

当日,A股市场煤炭板块也小幅上扬。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午收盘,中信一级煤炭指数涨0.08%,个股中ST云维涨2.81%,开滦股份涨1.21%。

动力煤旺季不旺

与去年冬季动力煤价格高企,电厂供应吃紧的情况相比,今冬煤炭市场可谓旺季不旺。

去年同期,秦皇岛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达到700元/吨以上,而目前港口煤价仅约625元/吨。期货价格走势也显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间,国内动力煤期货价格一路上行,主力合约最高达679.8元/吨。而今年4月份以来,该期货价格一直维持小幅盘整态势,旺季并未获得价格提振。

动力煤今冬旺季不旺,与电厂库存持续高企直接相关。

“虽然日耗达到70万吨以上,但沿海六大电厂12月1日的库存达到1764万吨,比去年同期要高出50%左右。”崔玉娥称,目前电厂库存可用天数在23.8天,而去年同期则不到17天,差距较大。

据介绍,在今年年初出现电厂用煤极度供不应求的情况后,国内一度加大了煤炭生产量,煤价在2月至5月间出现大幅下滑,港口煤价一度跌至560元/吨左右。此后发改委要求电厂积极补库,要求库存可用天数维持在20天以上。因此从今年8月份来,六大电厂的库存一直维持在1500万吨的高位,甚至一度达到1800万吨的历史新高,而去年全年,沿海六大电厂的库存整体都持续在1200万吨以下,可用天数在20天以下。电厂积极补库,加之今冬旺季日耗较低,使得市场供需再度转变,煤炭紧缺的情况未能再现。。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消息也称,截至12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煤炭库存为1775.37万吨,日耗煤量70.14万吨,可用天数25.3天。分析认为,目前电厂日耗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后期随着严寒天气持续,电厂日耗继续攀升的可能性较大,补库需求有望提升,由于库存总量仍处高位,所以大规模采购的现象不太可能发生。

颓势或依然持续

此番沿海电厂日耗回升,能否带动国内煤市转向回暖?

崔玉娥认为,除非近期降雪天气明显增多,或者出现极寒天气,煤炭资源偏紧,否则今冬煤价很难大幅回升。目前市场有消息称南方天气已有回暖迹象,因此煤价上涨就更缺乏支撑。此外,今年环保督察力度明显加大,导致下游工业企业停产增多,对于工业用电也形成利空。短期来看,12月下旬或1月初煤价或受需求消费回暖的影响有阶段性走高,但如果这一期间煤价未能获得上涨,那么后期临近春节,工业企业停产导致工业用电下滑,煤价就更难再有涨势。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1-11月煤及褐煤进口量增加9.3%至2.71亿吨,已略超去年总量。在进口煤平控政策引导下,国家有关部门已通过口头和会议形式通知全国主要港口,在今年年底之前,基本不再安排进口煤炭通关。只有个别为保障冬季供电有紧急需求的电厂,可以通过上属集团公司向发改委进行申请豁免。在此情况之下,下游企业对进口煤的采购需求将转向国内煤炭市场,短期之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沿海煤市有所支撑。

与此同时,环保限产的影响依然持续,或将再度导致工业用煤量下滑。

据悉,河北省政府钢铁产业政策要求,河北胜宝钢铁450万吨产能全部退出,并于12月7日开始正式停产。河南由于全省范围内出现重度或严重污染天气过程。截至11月30日,全省共1个省辖市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15个省辖市启动橙色预警,2个省辖市启动黄色预警。按照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预案,将有停产企业6131家、限产企业1.24万家。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消息也称,临近年底主产地晋陕蒙区域部分大矿已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后续将以保安全为主,煤炭产量将会出现环比减少的情况。进入12月中旬以后低气温持续,居民用电需求将继续增加,在日耗高位攀升以及进口煤限制的刺激下,短期之内对国内煤市形成利好,动力煤价格将会有所小幅上涨。长期来看,考虑到终端用户有在协煤的保障下,以及2019年1月份进口煤炭的补充,市场煤的采购需求或将有所限制,煤价仍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

欢喜的睫毛
靓丽的汽车
2025-05-16 22:45:06

核心观点:

我们是全市场对全球经济监测非常全面和连续的机构,在盈利债务周期框架下持续跟踪全球GDP占比超过3/4的15个经济体。

在回溯了二战之后的中美经济史后,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在盈利债务周期框架下持续跟踪全球15个经济体的高频数据。这15个经济体在全球GDP中占比超过3/4,包括: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金砖五国、墨西哥、阿根廷。

本篇报告为相关经济体2月主要经济数据综述,综合来看,虽然新兴继续走弱,但幅度温和,发达带动全球出现改善;美欧英改善,中日走弱。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 美国:有所改善

2月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表现有所改善。

(1)2月美国综合PMI改善。 2月美国ISM和Markit两大PMI数据走势一致,均是制造业恶化、服务业改善,综合PMI改善。2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54.2,前值56.6;2月美国ISM服务业PMI录得59.7,前值56.7.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录得53.0,前值54.9;2月美国Markit服务业PMI录得56.0,前值54.2,2月美国综合PMI录得55.5,前值54.4。

(2)2月零售恶化,消费者信心上升。 2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93.8,前值91.2.2月,个人可支配收入折年15.9万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14.2万亿美元,双双高于前值。2月零售环比下降0.2%,前值环比上升0.7%。

(3)2月失业率上升下降,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下降,劳动参与率平稳。 2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3.3万人,前值31.1万人。2月,美国失业率3.8%,前值4.0%;劳动力参与率63.2%,前值63.2%。

(4)2月CPI、PPI同比双双低于前值。 2月CPI同比增长1.5%,前值1.6%;2月PPI同比下降0.3%,前值同比增长0.4%。

(5)2月进出口环比全面上升,逆差494亿美元,前值逆差调整为511亿美元。

(6)2月制造业整体改善。 2月全部制造业出货量、耐用品出货量、工业总体产出指数高于前值,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于前值。生产、零售端库存上升。

(7)2月新房、二手房销售全面恶化,房价环比上涨。 2月新屋销售环比上升4.9%,前值环比上升8.2%;2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环比下降1.0%,前值环比上升4.3%;2月美国房价环比上涨。

(8)2月国债收益率下降、信用利差下降、美元指数上升、恐慌指数下降、国债余额同比增速下降,国际资本净流出美国。 2月末美联储资产规模4.0万亿美元,低于前值;2月末美国国债规模2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0%,前值22.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2月国际资本净流出美国216亿美元,前值修正为净流出1437亿美元;2月美国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2.68%,前值2.71%;2月美国信用利差均值4.06%,前值4.58%;2月美元指数均值96.5,前值96.0;2月标普恐慌指数均值15.2,前值19.6。

二、 欧英日:欧英改善,日本走弱

2月数据显示,欧英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日本则继续走弱。

(1)2月欧英综合PMI改善,日本恶化。 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低于前值、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49.3,前值50.5;服务业PMI录得52.8,前值51.2;综合PMI录得51.9,前值51.0.2月英国制造业PMI低于前值、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52.1,前值52.8;服务业PMI录得51.3,前值50.1;综合PMI录得51.5,前值50.3.2月日本服务业PMI高于前值、制造业拖累综合PMI低于前值;制造业PMI录得48.9,前值50.3;服务业PMI录得52.3,前值51.6;综合PMI录得50.7,前值50.9。

(2)2月欧英外贸全面改善,日本整体平稳。 2月欧元区出口同比增长4.4%,前值增长2.5%;2月欧元区进口同比增长4.0%,前值增长3.2%。2月英国出口同比增长7.2%,前值增长4.1%;2月英国进口同比增长15.3%,前值增长10.7%。2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2%,前值同比下降8.4%;2月日本进口同比下降6.6%,前值同比下降0.8%。

(3)2月欧元区失业率平稳,英国上升,日本下降。 2月欧元区失业率7.8%,前值7.8%;2月英国失业率2.9%,前值2.8%;2月日本失业率2.3%,前值2.5%。

(4)2月欧英日通胀整体上升。 2月欧元区CPI同比上涨1.5%,前值上涨1.4%;2月欧元区PPI同比增长3.0%,前值上涨2.9%。2月英国CPI同比上涨1.9%,前值上涨1.8%;2月英国PPI同比上涨2.2%,前值上涨2.1%。2月日本CPI同比上涨0.2%,前值上涨0.2%;2月日本PPI同比上涨0.8%,前值上涨0.6%。

(5)2月欧英日10年国债收益率全面下降。 2月末,欧元区政府债务规模8.2万亿欧元,同比增长2.2%,前值增长2.3%;欧央行资产规模4.7万亿欧元,按期末汇率折算5.4万亿美元。2月欧元区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0.17%,前值0.25%。2月英国政府债务规模1.8万亿英镑,同比增长6.4%,前值增长3.6%;2月英国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1.24%,前值1.32%。2月末,日本政府债务规模111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4%,略高于前值;日本央行资产规模562万亿日元,按期末汇率折算5.1万亿美元;2月日本10年国债收益率均值-0.02%,前值0.01%。

(6)2月欧英零售、制造全面改善,日本全面恶化。 2月欧元区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8%,前值增长2.2%;2月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3%,前值下降0.7%。2月英国零售指数同比增长4.4%,前值增长4.2%;2月英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2%,前值同比下降0.3%。2月日本商业销售同比下降0.8%,前值下降0.7%;2月日本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1%,前值增长0.7%;2月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同比下降1.8%,前值同比下降0.2%。

三、 中国:小幅走弱

1-2月合计来看,宏观数据整体走弱,表现差于12月的水平。价格方面,11月底以来,国内南华综合指数整体震荡回升,结合国内外现货商品价格数据,本轮底部已基本形成,现货表现有所滞后。2月房地产数据整体表现仍较弱,另需要关注的是,房地产库存连续12个月上升(2018年3月-2019年2月)。我们目前已基本确认,实体部门负债增速的底部出现在2018年11月,本轮实际经济增速的底部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出现。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如果把1-2月拆开分析,2月经济表现与1月基本持平,基本有所走弱,也相当微弱。从月度数据上看,1-2月很可能已经形成了本轮经济的底部,等待3月数据确认。

(1)1-2月经济数据整体走弱。

* 1-2月表现好于12月的数据。消费、投资、进口、粗钢产量、汽车产量、乙烯产量。

* 1-2月表现差于12月的数据。城镇调查失业率、工业增加值、CPI、PPI、出口、发电量、房屋新开工、商品房销售、购置土地面积、汽车销量、水泥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煤炭产量。

(2)2月南华综合指数、CRB指数双双环比上升。

(3)2月房地产、汽车、钢铁库存同比上升,煤炭下降。

2月商品房待售面积5.2亿平米,同比下降10.6%,12月末同比下降11.0%;2月房屋施工面积67.5亿平米,同比增长6.8%,12月末同比增长5.2%。2月汽车库存109万辆,同比下降9.9%,12月末同比下降10.6%。2月底全国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同比上涨11.9%,12月末同比上涨0.8%;2月底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同比上涨2.2%,12月末同比下降4.9%;2月底全国高炉开工率65.8%,高于12月末的64.9%,盈利钢厂比率73.0%,高于12月末的69.9%。2月末,秦皇岛港和六大发电集团煤炭库存同比分别录得-12.0%和23.2%,12月末分别为-9.8%和48.0%。

四、 新兴:整体略有走弱

2月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表现小幅弱于前值。

(1)2月新兴经济体服务业PMI低于前值、制造业带动综合PMI与前值持平。

2月新兴经济体制造业PMI录得50.6,前值49.5;服务业PMI录得52.1,前值52.9;综合PMI录得51.6,前值51.6。

新兴经济体方面,印度、巴西2月制造业、服务业PMI全面高于前值,均超过50。俄罗斯2月制造业PMI低于前值、但服务业带动综合PMI高于前值,均超过50。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高于前值、服务业拖累综合PMI低于前值,其中制造业PMI连续第3个月低于50,服务业和综合PMI高于50;中采制造业、服务业PMI则双双低于前值,其中制造业PMI亦是连续第3个月低于50,服务业和综合PMI高于50。新加坡2月综合PMI低于前值,跌破50。南非2月综合PMI高于前值,升穿50。马来西亚2月制造业PMI低于前值,低于50。印尼、墨西哥2月制造业PMI高于前值,且均在50上方。

(2)2月CPI同比增速整体高于前值。

2月CPI同比增速高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阿根廷。

2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印尼、墨西哥。

2月马来西亚继续通缩,CPI同比下降0.4%,前值同比下降0.7%。

阿根廷2月CPI同比增速高达51.3%,高于前值49.3%。

(3)2月M2同比增速整体高于前值。

2月M2同比增速高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泰国、印尼、印度、南非、阿根廷。

2月M2同比增速低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巴西、墨西哥。

2月俄罗斯M2同比增长9.9%,与前值持平。

2月印度M2同比增长16.5%,前值15.0%。阿根廷近期M2同比增速较高,2月高达33.2%,高于前值25.6%。

(4)2月外贸整体走弱。

2月进出口双双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墨西哥;双双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巴西。

2月进出口同比均好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阿根廷;均弱于前值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巴西、墨西哥。

(5)2月工业表现略好于前值。

2月工业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其中新加坡、俄罗斯、巴西、南非好于前值,马来西亚、印度弱于前值。

2月工业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泰国、印尼、墨西哥、阿根廷;其中墨西哥、阿根廷好于前值,泰国、印尼弱于前值。

(6)2月零售表现平稳。

2月零售同比正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南非、墨西哥;其中印尼、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好于前值,泰国、南非弱于前值。

2月零售同比负增长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阿根廷,均弱于前值。

(7)2月汇率对美元整体升值。

以月均环比计算,我们观察的10个新兴经济体2月汇率对美元升值的有6个,其中升值幅度最大的是泰国(升值1.60%),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升值1.40%);兑美元贬值的有4个,其中贬值幅度最大的是阿根廷(贬值2.25%)。2月外汇储备较前值增加的经济体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减少的经济体包括新加坡、印度、南非、阿根廷。

(8)2月10年国债收益率继续全面低于前值。

以月度均值计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俄罗斯、巴西、南非(南非为9年国债)、墨西哥等8个经济体2月10年国债收益率低于1月;印度等1个经济体2月10年国债收益率高于1月。

(文章来源:轩言全球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