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食盐发生能源危机吗
首先,食盐是资源,但不是能源——至少在目前到可预测的将来以前是这样——因为没有找到食盐的能源利用价值,譬如说,用来发电。
其次,食盐的储量非常大,例如每100克海水中就有数十克食盐。食盐本身不会像金属那样容易在环境中散失而难以被回收利用,因为水循环时刻把人类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食盐带入海洋。此外还有井盐、岩盐等食盐矿藏。对于人类现在的用量来说,足以用上几百万年。
所以,就现在的眼光看,可预见的将来内不会发生食盐危机。
盐能被用来发电?听起来颇让人感到意外。其实在科学界,这已是一个被热议的话题。动作快的已开始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
据路透社报道,挪威首都奥斯陆南部海岸和荷兰海边的海水倒灌地带分别在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并已开始发电,虽然量很少,但使人看到了希望,备受鼓舞。挪威的斯塔特克拉弗特水力风力发电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率先在世界上建设一座盐能发电站,所发的电可以满足几十个家庭的日常所需。荷兰的可持续水利技术中心(WETSUS)也将在3至4个月内,启动利用盐能发电的“绿色能源”计划。
盐能发电实际上利用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它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汇处。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通常,海水(35%。盐度)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具有相当于240米高水位的落差所产生的能量。不同含盐度的两部分水相遇,水温通常会上升0.1摄氏度。荷兰科学家称,在世界水域内由此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供给全世界20%的用电需求。
以色列一位名叫洛布的科学家在死海与约旦河交汇处进行过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美国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渗透原理,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渗透压式盐差能发电系统。
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石化燃料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利用盐能发电是一种新尝试,而且,由于它清洁、基本无污染,被普遍看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要做到大规模地为人类社会提供电力,还需要解决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当前,这项应用技术的核心产品渗透膜成本很高,尚不能进行商业性规模生产。可喜的是,渗透膜的专门生产商伊莱克特理克公司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将造价大幅度降下来。
海洋能 与 盐能
大海,不仅为人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裏,不像在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於海洋之中,分述如下:
潮汐与潮流能来源於月球、太阳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来源於太阳辐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转化成各种形式的海洋能。
海水温差能是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冷水存在温度差,而储存著温差热能,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
潮汐、潮流,海流、波浪能都是机械能,潮汐能是地球旋转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而传递给海洋的,并由长周期波储存的能量,潮汐的能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潮流、海流的能量与流速平方和通流量成正比;波浪能是一种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并以位能和动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储存的机械能,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动水域面积成正比。
河口水域的海水盐度差能是化学能,入海径流的淡水与海洋盐水间有盐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侧渗透可生渗透压力,其能量与压力差和渗透流量成正比。因此各种能量涉及的物理过程开发技术及开发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基本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1.食盐
2.消毒液
3.味精
4.碱面
5.小苏打
6.矿物质水添加剂
盐的性质
盐的分类
盐的性质
脱盐
正渗透-水纯化和脱盐的新途径概述
宏大设想:寻找水处理脱盐新技术
非加压渗透吸附法(90年代)
碳纳米管薄膜
活细胞的蛋白质膜
基本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 1.食盐
2.消毒液
3.味精
4.碱面
5.小苏打
6.矿物质水添加剂
盐的性质
盐的分类
盐的性质
脱盐
正渗透-水纯化和脱盐的新途径 概述
宏大设想:寻找水处理脱盐新技术
非加压渗透吸附法(90年代)
碳纳米管薄膜
活细胞的蛋白质膜
基本介绍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如NaCl(食盐氯化钠),Ca(NO3)2(硝酸钙),FeSO4(硫酸亚铁)和CH3COONH4(乙酸铵)等 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也有其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 盐分为单盐和合盐,单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合盐分为复盐和络盐。其中酸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离子,碱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氧根离子,复盐溶于水时,可生成与原盐相同离子的合盐;了,络盐溶于水时,可生成与原盐不相同的复杂离子的合盐-络合物。 强碱弱酸盐是强碱和弱酸反应的盐,溶于水显碱性,如碳酸钠。而强酸弱碱盐是强酸和弱碱反应的盐,溶于水显酸性,如氯化铁。 可溶盐的溶液有导电性,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动的离子,故此可作为电解质。 人们生活中常说的盐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碘酸钾。 盐 拼音:yán 【名词】 同本义〖salt〗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 鲁盐漆丝。——《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盐酱口(说不吉利的话,且得到应验)盐枭(私贩食盐的人)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盐呆子(蔑称盐商)盐官(今浙江海宁)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盐丁(在盐田工作的人)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盐车(运盐的车) 。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sali-lalin-salini-salino-〗。 含有氢离子的盐叫酸式盐,如: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氢钠(NaHSO4)磷酸二氢钾(KH2PO4)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盐叫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不含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盐叫正盐,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此外还有复盐(如明矾)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
盐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列举常见几种,但远不止这几种。
1.食盐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碘酸钾,常用调味品
2.消毒液
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很多微生物。
3.味精
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调味品之一。
4.碱面
主要成分十水碳酸钠,部分人用来洗碗。
5.小苏打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可用来发面。
6.矿物质水添加剂
硫酸镁,氯化钾是矿物质水的添加剂。
盐的性质
盐 用盐防潮
是由金属阳离子(正电荷离子)与酸根阴离子(负电荷离子)所组成的中性(不带电荷)的离子化合物 1.和酸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酸+盐→新盐+新酸(强酸→弱酸)这里的盐可以是不溶性盐。 [举例]2HCl+Na2CO3==H2O+CO2↑+2NaCl (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和碱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碱(可溶)+盐(可溶)→新碱+新盐 [举例]2NaOH+CuSO4==Cu(OH)2↓+Na2SO4 3.和盐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举例]CuSO4+BaCl2==BaSO4↓+CuCl2 4.和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盐+金属(某些)→新金属+新盐 反应中的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 [举例]Zn+CuSO4==ZnSO4+Cu 盐也分为酸性盐,中性盐,碱性盐。 盐要电离,有的要水解。 关于盐呈酸性碱性的口诀:"谁强显谁性" 比如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但如果是强酸强碱盐或弱酸弱减盐就现中性。 说明:强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 Cl (氯) NO3(硝酸根) SO4(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CO3(碳酸根)等 强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a(钠)、K(钾)等 弱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H4(铵根)、Cu(铜)等 强酸强碱盐:中性(pH=7)(如:NaCl\KNO3) 强酸弱碱盐:酸性(pH<7)(如:NH4Cl\CuSO4) 弱酸强碱盐:碱性(pH>7)(如:Na2CO3)
盐的分类
正盐:单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酸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碱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复盐:由不同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碱式盐详细解释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一元碱不能形成碱式盐,二元碱或多元碱才有可能形成碱式盐。碱式盐的组成及性质复杂多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镁Mg(OH)Cl等都属于碱式盐。 碱式盐是碱被酸部分中和的产物。 盐的酸碱性:强酸弱减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强酸强碱盐或弱酸弱减盐就现中性。 说明: 强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 Cl (氯) NO3(硝酸根) SO4(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CO3(碳酸根),PO4(磷酸根)等 强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a(钠)、K(钾)等 弱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H4(铵根)、Cu(铜)等 强酸强碱盐:中性(pH=7)(如:NaCl\KNO3) 强酸弱碱盐:酸性(pH<7)(如:NH4Cl\CuSO4) 弱酸强碱盐:碱性(pH>7)(如:Na2CO3) 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源料,它可制成氯气、金属钠、纯碱(碳酸钠Na2CO3)、重碱(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烧碱(苛性纳、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这些产品的用途极为广泛,它们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Na2Co3和NaHCo3都是属于盐(酸式盐)并不是碱不要因为说是纯碱和重碱就以为他是碱 由盐制盐这种反应称呼为交换反应 治金属就会用到置换反应比如用铁来置换硫酸铜溶液的铜) 纯碱主要的用途之一是制造玻璃。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里,用于生产玻璃的纯碱量,约占纯碱生产总量的40~50%。在化学工业方面,纯碱可以用作染料、有机合成的原料;在冶金工业方面,可以用于冶炼钢铁、铝和其它有色金属;在国防工业方面,可以用于生产TNT及60%胶质炸药。另外,在化肥、农药、造纸、印染、搪瓷、医药等各部门,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生活上,人们发面做馒头更需要它,因此,用纯碱做成的面碱,是北方地区人民缺少不得的调味品。 由于氯和碱可以制作万种以上的工业产品,而盐又是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因此,称盐为“化学工业之母”是当之无愧的。碱产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水平。1950年我国纯碱和烧碱的总产量只有18.3万吨,其中纯碱16万吨,烧碱只有2.3万吨,纯碱比烧碱几乎多6倍。1981年,两碱的总产量共达357.5万吨,比1950年提高了18.5倍,其中纯碱165.2万吨,增长9.3倍;烧碱192.3万吨,增长82.6万吨,烧碱的产量比纯碱多16%。碱的结构变化,反映了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其他分类方式 按酸根: 含氧酸盐:Na2SO4等 无氧酸盐:NaCl等 按形成: 强酸强碱盐:Na2SO4等(不水解,水溶液呈中性) 强酸弱碱盐:AlCl3等(水解,水溶液呈酸性) 强碱弱酸盐:Na2CO3等(水解,水溶液呈碱性) 弱酸弱碱盐:(NH4)2CO3等(水解,谁强成谁性) 按组成: 氯盐:NaCl,MgCl,GuCl等含氯离子的盐 硫酸盐:Na2SO4,CuSO4等 硝酸盐:如NaNO3等(硝酸盐全部溶于水(初中化学阶段)) 碳酸盐 氯酸盐 钠盐 钾盐 …… 按阳离子原子质量大小: 重金属盐(重金属指的是原子量大于55的金属) 轻金属盐 其他: 无机盐:NH4Cl 有机盐:CH3COONa 化学-盐 酸与碱中和的产物(中和反应),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酸的化学性质 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Fe2O3+6HCl====2FeCl3+3H2O 2、酸+盐→新酸+新盐 例:CaCO3+2HCl====CaCl2+(H2CO3)====CaCl2+H2O+CO2↑ 3、酸+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盐+氢气 例:Fe+2HCl====FeCl2+H2↑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Ca(OH)2+CO2====CaCO3↓+H2O 2、可溶碱+可溶盐→新碱+新盐 例:Ca(OH)2+Na2CO3====2NaOH+CaCO3↓ 三、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例:NaOH+HCl====NaCl+H2O 四、盐的化学性质: (一)基本类,常见性质 1.和酸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酸+盐→新盐+新酸(强酸→弱酸)这里的盐可以是不溶性盐(氯化银、硫酸钡除外)。 (碳酸钠的化学式钠的元素符号右下角应加上2。) 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2.和碱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碱(可溶)+盐(可溶)→新碱+新盐 (氢氧根离子应加上括号) 3.和盐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 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4.和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 盐+金属(某些)→新金属+新盐 反应中的金属单质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 (二)金属反应详解 1、盐+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新盐+原盐中的金属 例:Fe+CuSO4====Cu+FeSO4 2、可溶盐+可溶盐→两种新盐 例: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NaNo3溶解于液体AgCl不溶解沉淀) *其他:1.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 例:MgO+SO2====MgSO3 2.金属+部分盐溶液→盐 例:Fe+2FeCl3===3FeCl2 实验:把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里, 过一会儿取出, 用水洗净,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 从实验看出, 铁钉表面的锈已被除去. 这是因为盐酸跟铁锈(主要成分Fe2O3)起放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的缘故.
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Ba(OH)2+CuSo4=BaSo4↓+Cu(OH)2 ↓ 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 Fe(金属)=FeSO4(新盐)+ 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呈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钙为微溶)。
脱盐
脱盐粗范地说就是将“盐”脱除的方法或过程,这个“盐”是更宽泛的“化学盐”不只常用的食用“盐”。脱盐简单地说就是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脱盐的方法有电渗析和反渗透法及新近重新热火起来的正向渗透等。
正渗透-水纯化和脱盐的新途径
概述
“渗透”在海水淡化、脱盐、水处理领域,又称正渗透,是与反渗透互逆的一对方法。正渗透作为一种潜在的水纯化和淡化新技术,世界上正对其进行着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1976年,有液-液体系的原始尝试,国内1992年,发明过液-固体系的正向渗透(非加压)吸附渗透法脱盐(CN92110710.2)。直到约10年后,又重新跟随国际潮流,开始标准的模仿复制的模式,2008年开始有综述报告。
宏大设想:寻找水处理脱盐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压力驱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RO)在膜、膜组器、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创新和改进,但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RO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脱盐来讲,RO技术可认为已接近发展的顶峰。因此,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展了“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FO)”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压力延缓渗透(FRO)海水发电”,更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清洁再生能源开发技术J。但是国内目前对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关注得很少,相关研究和论文也不多。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有了创造性的发明“非加压吸附渗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非加压渗透吸附法(90年代)
非加压吸附渗透海水淡化法,或称为“正向渗透法”,让水通过多孔膜正向渗透进入一种超强吸水的吸附剂或盐浓度甚至超过海水的溶液或固态物,不需要外界加压,但溶液里的特殊盐分"提取液"很容易蒸发,不需要加太多的热(加热能与反渗透加压的能量比?)。分固态盐、液态盐方向。固态盐解吸附耗能更小。 海水淡化技术:非加压吸附渗透海水淡化法(CN92110710.2)1992年:上个世纪90年代邓宇的发明,《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另外两种方法都在薄膜结构上有了创新和改进。
碳纳米管薄膜
一种用碳纳米管来做薄膜的小孔,另一种
活细胞的蛋白质膜
薄膜的孔用引导水分子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的蛋白质来构成。
食用盐可分为原盐、精盐、低钠盐、加碘盐、加锌盐、补血盐、防龋盐、维B2盐、风味盐、营养盐。
生产方法如下:
原盐,利用自然条件晒制,结构紧密,色泽灰白,纯度约为94%的颗粒,此盐多用于腌制咸菜和鱼、肉等。
精盐,以原盐为原料,采用化盐卤水净化,真空蒸发、脱水、干燥等工艺,色洁白,呈粉未状,氯化钠含量在99.6%以上,适合于烹饪调味。
低钠盐,普通食盐中,钠含量高,钾含量低,易引起膳食钠、钾的不平衡,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低钠盐的钠、钾比例合理,能降低血中胆固醇,适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加碘盐,为防治碘缺乏症,在普通食盐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碘化钾和碘酸钾。这是一种最科学、最直接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防治碘缺乏症的补碘方法。主要用于缺碘地区居民补碘而研制的,可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
加锌盐,用葡萄糖酸锌与精盐均匀掺兑而成,可治疗儿童因缺锌引起的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减低及老年人食欲不振、衰老加快等症状。
补血盐,用铁强化剂与精盐配制而成,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适用于妇女、儿童。
防龋盐,在食盐中加入微量元素,对防治龋齿有很好的作用,适用于小儿、青少年食用。
维B2盐,在精制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B2(核黄素),色泽桔黄,味道与普通盐相同。经常食用可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
风味盐,在精帛盐中加入芝麻、辣椒、五香面、虾米粉、花椒面等,可制成风味别具的五香辣味盐、麻辣盐、芝麻盐、虾味盐等,以增加食欲。
营养盐,是近年新开发的盐类品种,它是在精制盐中混合一定量的苔菜汁,经蒸发、脱水、干燥而成,具有防溃疡和防治甲状腺肿大的功能,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食用盐是指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天然卤(咸)水获得的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经过加工的食用盐,不包括低钠盐。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同时含有少量水份和杂质及其他铁、磷、碘等元素。
盐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
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食盐,又称餐桌盐,是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盐的主要化学成份氯化钠(化学式NaCl)在食盐中含量为99%(属于混合物),部分地区所出品的食盐加入氯化钾来降低氯化钠的含量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率。同时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食盐都通过添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添加了碘的食盐叫做碘盐。
盐的生产工艺
(一)海盐的生产 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 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 力纳潮。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 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2.制卤 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 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 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 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二)井矿盐的生产 井矿盐生产主要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不同的矿型 采用不同的采卤方法。提取天然卤的方法有提捞法、气举法、抽油采卤、深井潜卤泵、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 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 1.对流法 此法是目前国际国内开采岩盐矿床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机械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它利用了岩盐矿具有溶解于水的特点进行开采,具体方法是:打一口井到盐层,下两层套管,外层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从其中一层管注入水,溶解盐层,由另一根管子把卤水抽上来。
2.压裂法 此法是在地面打两口钻井,下人套管,将井管与井壁封固,从一口井压人高压水,在盐层形成通道,溶解盐层,形成饱和卤水,由另一口井压出地面,交付生产。 制盐是在厂区进行的,将蓄卤池净化后的卤水输入罐中,利用蒸汽加热,使水分不断蒸发。卤水经过蒸发后即成为半盐半水的盐浆,再经离心机脱水,输入沸腾床干燥即为成品盐;如果卤水含芒硝较多,可采用冷冻母液或热法提出芒硝;江西盐矿引进瑞士苏尔寿公司的盐硝联产工艺,具有领先的代表性。 如果卤水含石膏较多,则提出石膏以保证盐品质量。
(三)湖盐的生产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采掘而言,有些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捞取。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其盐露于表面。各地目前以采盐机或采盐船进行生产,它的工艺流程大致是:剥离覆盖物——采盐——管道输送(或汽车输送)——洗涤、脱水一皮带机输送一成品盐人坨。至于滩晒法与海盐生产工艺相类似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
在19世纪中叶煤炭发展之前,所有使用的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热能之外,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起来。其它像风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的结果。
除了核能、潮汐能、地热能之外,人类活动的基本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像生物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储存起来。其它像风力,水力,海洋潮流等等,也都是由于太阳光加热地球上的空气和水的结果。
木材
柴是最早使用的典型的生物质能源,烧柴在煮食和提供热力很重要,它可让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仍可生存。
役用动物
传统的农家动物如牛、马和骡除了会运输货物之外,亦可以拉磨、推动一些机械以产生能源。
水能
磨坊就是采用水能的好例子。而水力发电更是现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国、加拿大等满是河流的国家。
风能
人类已经使用了风力几百年了。如风车,帆船等。
太阳能
自古人类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地热能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
海洋能
海洋能即是利用海洋运动过程来生产的能源,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等,一些沿海国家的海岸线,就很适合用来作潮汐发电。
生物能
生物质能是指能够当做燃料或者工业原料,活着或刚死去的有机物。生物质能最常见于种植植物所制造的生质燃料,或者用来生产纤维、化学制品和热能的动物或植物。许多的植物都被用来生产生物质能,包括了芒草、柳枝稷、麻、玉米、杨属、柳树、甘蔗和沼气(甲烷)牛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