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是怎么回事?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三年前被中央通报,制造这一区域生态灾难的,是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青公司”)的私营企业。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号称青海“隐形首富”,14年来盘踞木里矿区聚乎更煤矿,涉嫌无证非法采煤2600多万吨,获利超百亿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历经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青海省叫停木里煤田矿区内一切开采行为、开展生态环境整治的背景下,兴青公司在木里聚乎更煤矿的非法开采也未受到撼动,时至今日其打着修复治理的名义仍在进行掠夺式采挖,生态旧债未还又添新账。
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对青海省开展环保督察。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督察组到天峻县开展下沉督察,兴青公司在聚乎更一井田煤矿的开采停了三天,督察组离开的第二天即恢复开采作业。
“每逢领导前来视察、检查工作和执法检查,兴青公司就临时停产一两天,并将采煤机械设备全部转移到渣山整形工地,用矿渣堵死通往采煤区的道路。 ”兴青公司内部知情人士对记者说,经常是白天迎接检查、夜间组织开采,或者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青海省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2020年7月28日起兴青公司停产四天。31日下午14时左右,检查人员离开,16时兴青公司即通知各采煤队恢复当日夜班开采。
据兴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通常情况下公司24小时作业,但每次有领导和执法人员前来矿区,公司都能事先得知消息,将矿体和挖出的煤炭或用土掩盖,或用绿色盖土网予以覆盖,看似绿色草坪﹔检查人员一离开,立即恢复作业。
就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非法开采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致电马少伟,马少伟表示:“煤矿一直在停产着呢。”
扩展资料
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
《经济参考报》记者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兴青公司为家族性企业,由父子四人持股,股权结构为:马登科(其父)占股20%,马少伟占股40%,马邵云(其弟)占股20%,马邵雄(其弟)占股20%。据了解,马登科曾任青海省政协委员;马少伟则曾是西宁市政协委员,因实际控制和运营聚乎更矿区一井田煤矿,被当地人称为青海“隐形首富”。
两年前,《经济参考报》曾披露兴青公司凭借一纸疑似造假的青海省商务厅红头文件,非法将青海省紫金矿业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公司”)全部股权据为己有,而此前陕西金土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地公司”)就其出资紫金公司与兴青公司以“零投资”夺走紫金公司估值千亿元的聚乎更一井田矿权,引发金土地公司长达15年的维权诉讼。
这场假文件夺取千亿矿权纠纷曾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据悉,商务部、青海省纪委最终查明,作为决定聚乎更一井田千亿矿权归属的关键证据,青海省商务厅发出上述红头文件即作收回撤销处理,其为无效文件即无效证据。2020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中院一审判决认定,金土地公司为紫金公司实际出资人。
据了解,在青海商界,让马少伟名声远扬的不仅仅是其涉足木里煤炭开采多年拥有巨额财富,更因为其拥有深厚的政商关系,在两者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2019年1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的相关公示显示,马少伟任法定代表人的青海不冻泉矿泉水有限公司,以1870万元的对价获得青海海西州茫崖小冒泉地区162.82平方公里的钾盐矿预查探矿权。据专业人士测算,该区域钾盐矿区块矿藏市值应在百亿元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海“隐形首富”被指“假文件”豪夺千亿矿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
举报烧煤打环保局电话最有效。
一环保
(1)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2)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首先引起工业化国家的重视而产生的,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舆论宣传而使全社会重视和处理污染问题。
(3)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明确描述了农药杀虫剂DDT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环境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美国政府开始对剧毒杀虫剂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法律。
(4)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中国政府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煤化企业是很多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由于经济附加值高,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因此深受这类城市的青睐,但是作为化工企业,产生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大气污染就是煤化企业最常见的一种污染,很多群众都会发现煤化企业会排放黄烟,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因为煤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的缘故。
1、黄烟产生的原因
黄烟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煤化企业生产所使用的风机或者其他设备没有调试好或者出现了问题,导致硫化氢气体发生泄漏。由于硫化氢气体混入了企业排放的废气中,而这种气体本身就是黄色的,所以会导致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黄烟。这同时也说明企业的环保措施没有做到位,需要不断更新设备,降低废气的排放量。
2、我的建议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只要能够做好治理,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废水、废气处理系统,以此来实现对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处理,同时也能借助这一措施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这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都是有利的,所以建议环境保护部门不断加大对企业废弃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做好监督和检查,督促企业尽快改进。
硫化氢气体进入大气之后,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导致酸雨,使农作物减产,对建筑物也有腐蚀作用,而且治理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督促企业更新设备、技术才是治理黄烟的最有效方法。
近日山西介休一煤气化企业由于线路问题而引发故障导致排出大量的黄烟,经发现无人员伤亡,但是这浓厚的黄烟弥漫在天空中,对环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一、事件回顾,黄烟漫天
2020年10月2日,某网友声称山西省介休市某一企业有大量的黄烟排出。事件一出立马有记者获知消息,经调查,涉事企业由于线路问题而引发的故障导致正在运行的鼓风机突然停车,从而使得焦炉炉顶有大量的黄烟排出,幸无无人员伤亡。
如果这是一次意外的事故,那么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相对应的处罚,但是据相关调查报道显示,该企业曾经因为环保问题已经被处罚过十次了。
二、对环境的影响
在如今大力提倡环保,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新时代,该企业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由于环保问题而被处罚,此次黄烟事件也毫无疑问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如此浓厚且波及范围广的黄烟极大的污染了空气,增加了空气中颗粒物的密度,降低能见度,增加了雾霾的机率。除此之外,黄烟被人体吸入还会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
三、引发的反思
为什么该企业有次数如此多的因环保问题而被处罚?关于环境的保护问题,真的是要上心,不是口头说起来这么简单,很多事情是要从思想上本质的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人类与环境是共同体的关系,没有屈服于被屈服,或者说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应当和谐共生。
想要污染、毁灭,这是极度“便捷”快速的,但是要修复环境问题以及长久维护,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以上就是煤气化企业排大量黄烟的事件,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颗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心,更要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