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单晶vs多晶,长期博弈首现拐点

单纯的指甲油
尊敬的犀牛
2023-02-01 04:53:22

单晶vs多晶,长期博弈首现拐点

最佳答案
敏感的蓝天
热心的店员
2025-05-15 23:07:43

单晶,效率高、成本高;多晶,效率低、成本低。在光伏行业近十年来的爆发式增长中,多晶组件一直是市场的绝对主流,但目前这一情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虽然目前多晶产品在光伏市场仍保持微弱优势,占据全球近六成的市场份额,但在近3年的时间里, 单晶产品的占比已从不足20%,一路飙升至目前的46%,并且近期增势不减,大有“取代”多晶“霸主”地位之势。

随着单晶、多晶产品价差的缩小,这对“宿敌”的竞争会走向何方?

(文丨本报实习记者 董梓童)

“现阶段市场对单晶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光伏产业从粗犷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单多晶之争之所以引人注目,最早是由于前些年领跑者计划的推出。该计划对组件转化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转化效率有优势的单晶产品的发展。”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说, “但近年来随着单晶产品产能的扩大,其成本迅速下降,确实对多晶形成了较大压力。”

行业分析机构PV InfoLink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单晶产品开始呈现明显的上涨势头, 全球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19%,提升至2017年的28%,2018年这一数据更是攀升至46%。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认为,领跑者计划限定了组件效率的硬性指标,当时单晶产品的“火”更多是靠政策驱动,但对于目前的竞价项目, 单晶的“火”则是投资人根据投资收益模型科学测算后的自发选择性行为。

隆基乐叶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英歌也表示:“现阶段市场对单晶的青睐,主要得益于光伏产业从粗犷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因为市场对高效组件需求开始逐步释放,所以目前高效单晶组件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此情况下,隆基股份已经启动扩产计划,加快对单晶产品的布局速度。2019—2021年,隆基股份计划单晶硅棒/硅片产能分别达到36吉瓦、50吉瓦和65吉瓦;单晶电池片产能分别达到10吉瓦、15吉瓦及20吉瓦;单晶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6吉瓦、25吉瓦和30吉瓦。

“高效单晶产品是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钱晶说,“目前晶科能源单晶产品占比已经超过总产能半壁江山,其中高效单晶目前占比在48%左右,预计今年底或将超过50%。”

此外, 据光伏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此前专注于多晶的企业也开始转向单晶。 “以江西展宇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为例,截至目前,其多晶产线的一半已经完成了改造,逐渐向单晶靠拢。”

PV InfoLink表示,从目前的市场风向可以预见, 今年单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至近60%。换言之,届时单晶将取代多晶坐上头把交椅。

“国际市场对高效单晶组件需求旺盛,使得单晶组件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彭澎看来,单多晶占比的变化是市场逐渐发展、成熟的自然过程。在竞价模式开启、平价上网渐行渐近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产品度电成本、转化效率会更加看重,未来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产品、设备将会逐步占领更多的市场。

王英歌告诉记者:“与多晶组件相比,单晶组件提高效率的潜力更大。 目前,市场上高效单晶PERC组件的转换率在22.5%左右,而高效多晶PERC组件的转换率维持在20%上下,显然有差距。”

尽管单晶产品光电转换效率比多晶高,但两者之间的巨大价差不容忽视。据了解,目前普通多晶组件功率在275瓦,普通单晶组件功率为305瓦,高效单晶组件能达到315瓦以上, 普通多晶组件比普通单晶组件价格低约0.1元/瓦,比高效单晶组件价格低0.4元/瓦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普通多晶组件的价格在1.7—1.8元/瓦左右,普通单晶组件价格在1.9元/瓦左右,而高效单晶在2.15元/瓦左右。换言之, 多晶产品的成本优势仍旧明显。

“目前单多晶产品间的价差不代表实际成本差异。”王英歌说,“国际市场对高效单晶组件需求旺盛,使得单晶组件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单晶产能的持续增加, 供应紧张情况缓解,明年单价组件价格将会回落,单多晶产品的价差也会缩小。”

而在多家光伏企业高管的眼中,单晶产品价格的下降空间也优于多晶产品,“ 多晶组件的售价已逐渐逼近成本线,而单晶产品还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扩大规模等方式持续降本, 同时在光伏电站的运输、安装等后续环节上,也可以为客户节省更多。”

“单多晶在成本、转换效率上各有优缺点,产品的应用定位也不尽相同”

其实,“5·31”光伏新政出台后,单多晶市场就处于硝烟弥漫的状态。苏州协鑫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金善明曾表示,单多晶之争在于性价比。“由于在前端处理等环节上的效果不同,单多晶在成本、转换效率上各有优缺点,产品的应用定位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草原、沙漠上,土地资源并不是项目考量的关键,采用多晶的可能性大一些,而在地皮紧张的项目上,由于单晶效率高于多晶,采用单晶的可能性更大。”

同时,多晶技术也在持续提升。金善明在今年SNEC上表示,在硅片端,持续降低的多晶硅料成本、持续降低的铸锭能耗及综合成本,以及“金刚线切片+黑硅技术”是助推平价上网的三驾马车。

其中,铸锭单晶技术是指在常规多晶铸锭工艺基础上加入单晶籽晶,最终制成类单晶硅片。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万跃鹏介绍,通过近几年的技术研发,协鑫铸锭单晶硅片已经成为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正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 在近些年单多晶市场不断重塑的背景下,普通单晶已经逐渐被排除在竞争之外。 今年3月底,PV InfoLink称:“由于普通单晶组件市场总量相比去年明显减少,市场以高效单晶组件为主,因此不再跟踪普通单晶电池片以及组件价格。”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管是哪种技术路线,都是市场化的选择,而企业对单多晶路线不同选择都是基于对市场的不同判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说。

在市场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下,话语权已经逐渐转移到消费者一方。 协鑫集成 科技 (苏州)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监张喆说:“市场的变化是随市场需求和客户选择而变的,不管哪种产品,都需要遵循市场导向,做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集邦分析师施顺耀认为: “对消费者来说,单多晶产品的分类并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产品的性能、收益率才最被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也不是“一边倒”,而是两极分化明显。施顺耀介绍,目前市场上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度较高,一种是最低价的产品,另一种是最高价的产品。“出于成本考虑,在两种产品效率差距并不大的时候,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稍次的产品,同时在较好产品缺货等情况出现时,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钱晶表示,从地域来看,新兴市场同样会对多晶产品有需求。王英歌则预测, 未来多晶产品会集中在低端市场,在品质要求不太高而注重成本的项目上大显身手,单晶产品或将在追求效率的屋顶等项目上广泛使用。

纵观光伏产业发展 历史 , 单多晶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在刘译阳看来, 竞争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促进,即成本的快速下降、效率的大幅提升,是产业内的良性循环。

“说到底,单多晶是两种不同技术路线,不能说某一种产品就一定优于另一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秘书长李丹说, “技术之争不会结束。”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 | 卢奇秀

推荐阅读

自身市值50多亿,标的总资产超300亿,银星“蛇吞象”会成功吗?

专家热议: “氢”,你的定位还需明确

2个月内3次自燃,市值缩水超70%,交付量明显下滑—— 蔚来坠入险境

最新回答
震动的煎饼
炙热的音响
2025-05-15 23:07:43

文 | 《 财经 》记者 徐沛宇

编辑 | 马克

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入收尾期。

11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结算办法”)两份征求意见稿。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0年12月1日,结算办法的征求意见截至2020年11月11日。

两份征求意见稿披露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则。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 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以及其他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对《 财经 》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开始运行还有待操作细节出台和硬件设施完善。 全国碳市场初期运行将只纳入火电一个行业,交易范围仅含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

“现在努力的方向是明年实现交易,一些大型企业也是按照明年开始交易做准备的。”碳市场咨询投资机构中创碳投公司事业一部总监李丹对《 财经 》记者说。

目前看来,全国碳市场有望在明年年底之前开展实质运营。届时,新能源企业可将自己减少的碳排放出售给火电企业,帮助其实现减碳指标。在碳市场纳入的行业增多后,会有更多的类似交易行为。

按照目前的交易标准计算,风电、光伏企业可售减碳量能带来每度电1.3分—7.4分钱的收益。

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提出,重点排放单位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生态环境部另行公布的其他减排指标,抵消其不超过5%的经核查排放量。1 单位 CCER 可抵消 1 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用于抵消的 CCER 应来自可再生能源、碳汇、甲烷利用等领域减排项目,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组织边界范围外产生。

这意味着, 管理办法确认,CCER抵消机制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和风电等减排项目可以将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出售,获取经济收益。

CCER的全称是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中国核证减排量。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参与自愿减排的减排量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在相关交易登记簿登记备案,经备案的减排量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也就是说,CCER进入碳市场交易需要审批认证。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于2012年6月13日发布实施,CCER项目开始审批。由于CCER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2017年3月, CCER项目的备案申请暂停受理。与此同时,当时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相关条款。

此次发布的上述征求意见稿称,对CCER的管理规定将另行出台。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进展尚不得而知。

CCER审批重启和交易的细则仍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国家能源集团旗下龙源碳资产公司曾启动全国第一个CCER项目开发和交易。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 财经 》记者表示,业界恢复了对CCER交易的信心,但具体实施细则何时发布仍没有时间表,希望尽快出台。结合碳市场的需求和CCER的补充定位,预计未来获得审批的CCER项目将比较有限。

龙源碳资产公司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 全国的CCER累计签发量为4980万吨,可满足各试点碳市场抵消要求的CCER仅约1500万吨。而各试点地区的年度碳排放配额量远超这个数,例如湖北、广东等每年配额都超过2亿吨。

已经获得审批的CCER现货在未履约之前,可以在试点地区的碳市场多次交易。据资讯机构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计算,按照目前各地CCER交易标准计算,风电、光伏项目可通过交易CCER带来每度电1.3分—7.4分钱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CCER交易的积极性要大幅提高,有两个影响因素: 一是收紧火电企业的排放基准线,提高其采购CCER的需求;二是增加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增加被管控企业的数量。

2017 年 12 月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是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标志。该方案明确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只管控火力发电行业的碳排放。

目前看来,全国碳市场初期将实施灵活总量控制模式,采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不限制纳管企业产量,也就是说不限制总的排放量。目前尚未发布全国碳市场给火电企业的排放基准值,未确定各地各企业的排放配额发放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主管部门对煤电机组的排放基准值肯定将逐年收紧,推动其减排的同时,也会促进对采购CCER的需求。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认为,全国碳市场采用灵活总量是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矛盾,是一项短期措施。碳交易本质是总量控制下的交易,为了强化碳交易机制减排成效,应尽快研究确定碳市场排放配额总量,优化基准线标准。

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福建和深圳八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部分试点地区除了纳入火电企业外,还纳入了交通、航空等领域的企业。 全国碳市场运营后,试点地区的碳市场短期内将继续运营。区别在于,火电企业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在全国市场进行,其他行业的碳市场继续在试点地方运行。

全国碳市场将在试点地区的基础上,择机增加纳入碳市场的行业。但目前没有时间表。

2017 年 5 月,国家在江苏、四川两省进行配额分配试算的过程中,首次公布了发电、电解铝、水泥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案初稿。李丹表示,“十四五”期间,其他比较成熟的高耗能工业行业,比如电解铝、水泥以及其他工业行业等有望逐步纳入。

据生态环境部披露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8月,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

淡淡的芝麻
发嗲的眼睛
2025-05-15 23:07:43
访谈摘要:

●世博会与三大革命不期而遇,即新能源革命、产业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

●世博会不是商品交易会,它是围绕一个理念,大家来展示自己的看法,人的理念是如何产生的?来自文化,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所以你看看世博会各个国家的场馆不一样,你都能从各个国家的场馆当中看到它的文化。

●世博会的基本价值是什么?展示,它展示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展示对公众提供一种教育、交流,世界各国跑到一起为了一个理念进行交流,这会推动合作。和平也是世博会的理念,还有创新。

●世博会一定要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理念当中来考虑,不是像展览会一样,看看就完了。本身世博会是一个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人类文明当中面临很多问题,它提出问题来,推动了发展,这是非常崇高的。

●我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和平的中国,一个文明的中国,一个进步的中国。

访谈正文:

世博会与三大革命不期而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关注人民网强国论坛。我是主持人李丹。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原驻法大使吴建民主席与网友们探讨上海世博会与中国的机遇。首先请吴建民主席和网友们打声招呼。

【吴建民】: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欢迎您做客强国论坛。我们有一位网友说:吴建民主席,您是上海世博会申办的前线总指挥。2002年是您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上海申博的报告。这一路走来,您可以说是上海世博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还有10天世博的大幕就拉开,您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吴建民】:非常高兴,这是中国人的百年梦。1910年,上海著名小说家写了一本幻想小说,就预言一百年之后会在中国举办世博会。当今世界上有两个规模最大的,影响深远的活动,一个是奥运会,奥运会时间比较短,这也是中国人奥运梦做了一百年。再一个是世博会,中国人的世博梦也做了一百年。这两大活动是追随人类的大潮流,你看看这两大活动,首先在欧洲发起,由于当时欧洲是工业革命发生,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欧洲走在最前面。后来世博会首先诞生,再后来诞生了奥运会,奥运会是1851年举行的,1896年举行了第一届奥运会。

现在世博会到中国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中国人可以做这个梦呢?因为这两大活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活动,中国人做这个梦,这个梦的后面是我们国家已经强盛起来。奥运会已经在中国举行,世博会马上就要在中国举行,这是我们民族奋斗一百多年的结果。

[狼图腾2010]:世博对于发展中的祖国来说是个机遇,是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对待这个机遇,我们准备好了吗?

【吴建民】:最后一句话讲的很好,我们机遇是不是准备好,我想起法国一位大科学家有一句名言,就是“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这位网友提出来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这个问题我们都要思考一下。要思考,首先要认识机遇,世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我认为有三大机遇:第一、城镇化的机遇。中国的城镇化处在一个关键时刻,1978年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城镇化率只有17%,现在接近47%。今后25年到30年,是中国城镇化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不仅是中国面临的大问题,也是世界面临的大问题,因为当今世界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33亿,发展中国家在崛起的过程当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是齐头并进的,如果把城镇化进行的更好,跟世博会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镇化本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城镇化的目的使人的生活更美好,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就需要城镇化进展的比较好,怎么样才能进展好?世博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152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到这儿来展现他们的理念,他们对城市如果建设提出他们的看法。你想想看,这对中国人来讲是多么好的机遇,我们可以博采各家之长,我们吸取他们的教训,使中国发展的更好,这个不得了。如果上海世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城镇化道路,那造福后代,太伟大了。

第二,低碳生活。世博会与三大革命不期而遇,即新能源革命、产业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这三大革命进行的重点在城市,为什么会出现新能源革命,两大动力推动它:一是发展中国家在崛起,33亿人在崛起,西方国家在崛起的时候,他们人口有限,当时发达国家起来的时候,他们有全世界的资源,但是33亿人都学西方的模式,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资源,这是一大动力,必须得变。二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如果这个问题我们不认真对待,人类将面临一场灾难,所以这就使得人类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是一场大革命,这场大革命正在蓄势待发。能源一变,必定会带动产业革命。比如电动车,内部结构大变化,简单多了。

上海世博会向大众传递了世界在变化的信息

[黄晨灏]:上海世博会向中国广大公众,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信息?

【吴建民】:我想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世界在变化的信息,世界变化整个格局在发生变化,人们经济生活也发生变化,这时候世界正在一个大变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中国人要从大变化中学到好处,学习人家一些长处。

[主持人]:我知道您在前几年说过这样一句话:“世博会‘搏’的就是文化”,上海世博会将怎样博文化?怎样战时我们中国的文化?

【吴建民】: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搏”是提手旁的搏,为什么我讲世博会搏的是文化,世博会不是商品交易会,它是围绕一个理念,大家来展示自己的看法,人的理念是如何产生的?来自文化,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所以你看看世博会各个国家的场馆不一样,你都能从各个国家的场馆当中看到它的文化,我想世博会的过程当中大家比较,根据自己文化的理念谈出自己对世博会主题的看法,中国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做了很大贡献,几千年没有中断的,这个很了不起。

我不知道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不会中断?我想根本原因:第一、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愿意博采各家之长,来丰富自己,它不排斥。我们从历史上,从公元元年到公元1500年,这个时候中国走在世界的前面,后来为什么落后了?是因为封闭了,为什么封闭?是因为决策者的失误,那时候可能是夜郎自大,那不行。中华文明怎么展现,我刚才讲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如果是这样的状况,好,人家来开世博会,有我们国家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展馆,包括上海、港、澳,他们展现的是根据中华文化的理念对世博主题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展现。

前几天我刚刚去过苏州,苏州很了不起,苏州建成在公元前514年,距离现在2524年,当时伍子胥设计的城市,这个城市设计了之后,今天来看,当年伍子胥设计城市的理念并不落后,它是叫水陆相邻,结合步行,水路是非常方便的,老百姓住的房子后面都有小卖店,买东西很方便,考虑到人的生活方便。我想,当时他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生活要很方便,这个理念很好。

我们今天的城市是我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流传到今天,我想这个过程当中,大家要开世博会,也可以到长三角,也可以到苏州看一看,两千多年的城市现在变化的情况,这也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脉络。

我们来了很多人,7000万观众的话,预计5%的外国人,他们来看上海世博会,因为世博会举行的时候正好是世界发生大变化的时候,而大变化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关系的重心在向亚太地区转移,原来中心是在欧洲,现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亚洲这个地方是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方,世界大变化相当程度上源头在亚洲,亚洲大变化才推动了世界的变化,所以人家来看,要看中国的走向。本届世博会很重要的一点,各国的投入可以说史无前例,为什么?在世界大变化的背景下,最有活力的地方举办世博会,大家投入很多,让大家来看世博会,看世博会也是看中国今后的走向,如何看中国今后的走向,中国老百姓的表现是最好的反映,让他们看到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是不断进步的一个国家,看到这样的中国就不可怕,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我前面开始就讲了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

我原来在法国当大使馆的时候,很多人说中国是侵略的民族,但是让他们看上海世博会,通过跟中国老百姓的接触,看到中国的文化,和平、和谐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这样可以看到一个和平的中国,一个文明的中国,一个进步的中国,这是展现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海世博会之后会出现一轮新的创新浪潮

[龙庆]:上海世博会除了中国在国际影响力上升之外,对于我国的经济走向会有什么样的触动和改变呢?

【吴建民】:我想会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三大革命正在蓄势待发,人类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谁能抓住这个机遇,谁就在大发展的浪潮中走在前面,如果抓不住这个机会那就会落后,我想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抓不住就会落后,就会变成非常严重的挑战。

[主持人]:现在现场有很多网友跟吴主席提问题,其中有这样一个网友问道:刚才您说到这次世博会有很多新的理念,比如创新、科技、环保,您觉得这些理念能够走进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从而走进他们的心里吗?

【吴建民】:首先,世博会本身的理念就包含着创新,世博会的基本价值是什么?展示,它展示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展示对公众提供一种教育、交流,世界各国跑到一起为了一个理念进行交流,这会推动合作。和平也是世博会的理念,还有创新。你看看我参加了三届世博会,世界各国人民到那里进行交流,这种气氛非常好,它本身就会促进发展、和平。这些新的理念如何走到老百姓家里面,要不了很多时间就可以走进老百姓家里,因为我讲每次世博会之后都会有新的一轮创新。现在城市化当中我们进步很快,同时也面临很多的难题,这些难题如何解决?各国有什么好的办法?它的东西展现出来你可以马上学习。比如垃圾处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各国有什么好的办法?如果通过世博会,这个问题有了更好的办法解决,会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太阳能,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有一天我们城市里房子的屋顶都变成太阳能发电的薄膜,它一方面可以隔热,一方面可以发电,会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这样减少了多少污染,减少了多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这对人类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北京当前空气最大污染源是汽车,400多万辆汽车,有一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一下子改善了,影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当然会影响,这是朝好的方面影响。

大家对世博会特别要看到,上海世博会之后会出现一轮新的创新浪潮,我希望在这个创新的浪潮中,中国人不要落后。

[主持人]:上一届爱知世博会,您作为展览局主席,是评委之一,比较一下前几届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有哪些亮点?

【吴建民】:世博会还没有进行,没打开之前,国家馆还没有开放之前,你不知道具体什么东西,你不可能了解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但是,我觉得大的亮点,第一个是城市,因为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它会围绕城市,城市城市如何更好的建设,因为世界上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城市标志着人类文明的飞跃,人类居住到城市里面之后,人类的文明大大向前迈进,但是城市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大城市都有非常头疼的“城市病”,交通、环境、空气、水、污染,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出现了,怎么样解决?我想聚全世界的智慧,能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亮点。

第二,第一次到发展中国家来举办世博会,过去159年,全是在发达国家举行世博会,第一次走到发展中世界来,这个是世博会历史上一个里程碑。我们在申办世博会的时候,我当时代表政府曾经讲了这样的话:“在以往的世博会上,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我相信,如果我们申办成功的话,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发展中国家不会被边缘化,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挨给饿,我们受过穷。”我想在上海世博会上发展中国家不会被边缘化,会成为一个亮点。还有一条,观众的态度很重要,我们有很大的热情看那些发达国家的展馆,我们也有很大的热情参观发展中国家的展馆,向他们学习,你说发展中国家会不会很高兴?会很高兴。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观众的态度很重要,媒体的态度很重要,我希望媒体不要光看大国的馆,那不好,要多去采访他们。

第三,网上世博是第一次,过去没有的。世博会第一次在网上可以看到,到了现场之后,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看,是不是一个亮点。从现在看,这三个亮点是相当突出的。

世博会是一个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怎么看世博会,世博会上既要看“热闹”更要看“门道”,给网友们支一招,怎么看“门道”?

【吴建民】:我们加上一句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当然我想很多人是看热闹的,什么人看门道?有心人看门道,你想想看,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大家脑子里,如果在网上做一下浏览,有针对性的看一些东西,到了现场再去看就可以看出门道来,不仅可以看,还可以问,现场有各国的人士,可以跟他们进行交流,这就是看门道,带着问题去看。同时,带着一种虚心的态度去看,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各国文明在这里展现,好点子是吸取营养之后来的,这个营养来自世界。

[主持人]:您在筹建过程中,有没有哪些遗憾?您曾经提到我们的硬件设施非常好了,很多一流的场馆我们都能看到,软件方面是不是还有一些欠缺?

【吴建民】:是的。因为我们对世博会的理解是有一个过程,世博会“搏”的是文化,这个概念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他以为世博会就展现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不是要展现?当然要展现。但是我们现在的成果是怎么取得的?是在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取得的,不仅是一段,还可以看到过去,你怎么过来的,从这一段可以看到你的未来,你的文明是怎么进步的。但是,很多人就认为世博会是放大的广交会,不是。你说一个埃菲尔铁塔滚多少年?人类的高层建筑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人类城市的发展需要建高楼,建高楼有很多未知数,首先建了埃菲尔铁塔,就证明能够建的很高,高了有问题怎么解决,所以,美国有很多摩天大厦在设计过程当中就借鉴埃菲尔铁塔的设计,第一届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是在一个水晶宫里举行的,它是人类第一个大规模的钢玻璃的建筑,现在世界上多少钢玻璃结构,你看我们北京好多大楼都是钢和玻璃弄起来的,所以它的影响性非常深远。

所以,我觉得对世博会一定要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理念当中来考虑,不是像展览会一样,看看就完了。本身世博会是一个承载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人类文明当中面临很多问题,它提出问题来,推动了发展,这是非常崇高的。

上海世博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和平的文明的进步的中国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来看最后一个问题。有网友问:您对本次上海世博会,有哪些期许与祝福?

【吴建民】:本届世博会我有两个最大的期望:第一、中国人能够通过上海世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的道路,这会造福子孙,我们这些道路的找到是博采世界各国之长。第二、因为世界的大变化,中国是处在世界大变化的过程当中,变化原子中,世界上很多人对中国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和疑虑,我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一个和平的中国,一个文明的中国,一个进步的中国。

[主持人]:谢谢您。在最后,我们还是非常热情地邀请你和强国论坛的网友们说几句话。

【吴建民】:我知道网友们对强国论坛非常关心,反映出来中国青年继承了中国很好的传统,对国家的大事非常关注。我觉得在看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时,有一点不能忘记,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快,跟世界的变化有关系,而这个世界变化是与全世界人的奋斗,包括中国人的奋斗才能实现,世界不变化,中国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所以,我们的强国论坛一定要有一个全球的眼光,把中国放在世界的范畴内考虑。你看看1840年我们国门被英国的炮舰轰开之后,我们何尝不想开放。今天总体来说,世界上对中国尊重的程度比过去大大提高了。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也感谢网友朋友们收看,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爱笑的书本
诚心的宝贝
2025-05-15 23:07:43

1987年09月—1991年07月 在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法律学专业学习;

1991年07月—1998年02月 任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其间:1992.02-1993.01下派绵竹县什地乡任乡长助理);

1998年02月—2000年02月 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正科级秘书;

2000年02月—2002年02月 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副处级秘书;2002年02月—2006年01月 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正处级秘书(其间:2003.04—2005.06下派任中共广汉市委副书记);

2006年01月—2006年06月 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代理主任;

2006年06月—2006年09月 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办公室代理主任,荣县县委常委、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正县级);

2006年09月—2006年12月 任荣县县委副书记,荣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党组书记;

2006年12月—2009年07月 任荣县县委副书记,荣县人民政府县长、党组书记;

2009年07月 任荣县县委书记;

2009年07月 任荣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当选为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年01月 任荣县县委书记;

2011年10月14日下午召开荣县领导干部大会,经省委同意,市委决定,李丹同志不再担任中共荣县县委书记、常委、委员,市委另有任用。

寒冷的水壶
结实的黄豆
2025-05-15 23:07:43

主要中文论文:

1. 于文轩:“典型国家能源节约法制及其借鉴意义——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背景”,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 于文轩:“论我国石油储备法律机制之构建”,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3. 于文轩:“我国环境监察立法的问题与完善”,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第2期。

4. 于文轩:“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美国的实践及其借鉴意义”,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5. 于文轩:“国外环境保护立法经验借鉴”,载《环境保护》2013年第16期。

6. 于文轩:“设立气候资源所有权不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7. 于文轩:“美国能源安全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8.于文轩:“自然资源物权:政策倾向与调整手段”,载《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9.于文轩:“环境法的价值追求与个性表达”,载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七卷)》,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于文轩:“我国综合性石油天然气立法初探”,载肖国兴、叶荣泗主编:《中国能源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10年8月版。

11.于文轩:“石油天然气法基本原则探析——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背景”,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中国环境法治2009年卷(上)》,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

12.于文轩:“环境行政处罚:规则完善与困境破解”,载《环境保护》2010年第6期。

13.于文轩:“论生物安全法的风险预防原则”,载薛达元主编:《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于文轩:“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观点和中国应对”,载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2008年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版。

15.于文轩:“环境损害赔偿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其与相关机制的协调”,《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6.于文轩:“生物安全法的秩序价值探析”,载《中国环境法治2008年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6月版。

17.于文轩:“生物安全法之效率价值探析”,载《清华法学》2009年第3期。

18.于文轩,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2期。

19.王灿发,于文轩:“论我国环境法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

20.于文轩:“中国动物遗传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载常纪文、Paul Littlefair主编:《动物福利法治:焦点与难点》,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1.于文轩:“我国生物安全应急处理制度现状与完善”,载徐祥民主编:《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2007年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于文轩:“生物安全法之正义价值探析——以罗尔斯正义理论为视角”,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23.于文轩,沈晓悦,陈赛:“保障与监督:改进环境执法工作的必经之途”,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2A期。

24.于文轩:“生物安全损害赔偿国际立法研究”,载《环境保护》2007年第7A期 。

25.于文轩:“物权法相邻关系制度之环境保护功能分析”,载《研究生法学》2007年第3期。

26.于文轩:“论转基因生物安全应急处理制度”,载王树义主编:《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王灿发,于文轩,李丹,李俊红:“我国环境立法的困境与出路——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视角”,载《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28.于文轩:“论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5期。

29.王灿发,于文轩:“‘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30.赵红梅,于文轩:“环境权的法理念解析与法技术构造”,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31.王灿发,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主要英文论文:

1.Wenxuan Yu: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aw, Qin Tianbao: Research Handbook on Chinese Environmental Law,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May 2015.

2. Wenxuan Yu, Jingjing Liu and Po Do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ndigenous populations inChina and legal remedies, see Randall S. Abate &Elizabeth Ann Kronk: Climate Change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e Search for Legal Remedie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3.

3. Wenxuan Yu, Jason Czarnezki: Challenges in China’s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Biodiversity Legislation, Environmental Law (Lewis &Clark Law School) Vol. 43, No. 1.

4. Wenxuan Yu, Canfa Wang: Agro-GMO Biosafety Legislation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2012(13).

5. Wenxuan Yu: Low-Carbon and More: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Legislation, Vermo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2011(13).

6. Wenxuan Yu: Biosafety Legislation in China,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Sustainability, Vol. 7: China, India, and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May 2012.

7. Wenxuan Yu: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egislation in China,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Sustainability, Vol. 7: China, India, and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May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