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政府矛盾
尚德施正荣与无锡政府矛盾公开化 公司或国有化
无锡政府和施正荣已到剑拔弩张的对峙阶段。“无锡尚德情况已不能再拖延下去,不排除政府会强势介入接管。到时,施正荣的出局将成必然。”
光伏,这个行业曾给尚德电力(STP.NYSE,以下简称“尚德”)创始人施正荣带来了无尽荣耀,但如今却让他深陷险境。
自2006年施正荣成为中国新首富后,他身上笼罩了太多的光环:他催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这个产业庞大的造富运动;他身后跟随者众多,也曾一度被寄予希望成为日后世界首富的有力竞争者。而今,这些美梦戛然而止,终成幻影。
自2011年以来,尚德的形势急转直下。如今,该公司的负债总额已达到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1.8%,尚德市值已从上市之初的49.22亿美元跌到如今的1.49亿美元,华尔街投资机构Maxim Group对它的目标价评为0美元,该机构的解释是,尚德的股票一文不值,它唯一的出路就是破产重组。
尚德的糟糕现状,让无锡政府无法坐视不理。一位当地政界人士透露,施正荣面临两条选择:一是,政府出面购买该公司2013年3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亿美元的可转债,然后经国开行注资救助,但前提是需要施正荣将全部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另一个则是,上市公司尚德退市,然后将其子公司——核心资产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国有化。不过,据悉这些方案都被施正荣所拒绝,他的计划是将无锡尚德破产,从而保全上市公司。 2013年3月11日,尚德电力公开表示,该公司已经和至少60%的债券持有人就延迟两个月偿付债务一事达成共识。截止2013年3月15日,尚德电力有价值5.41亿美元的债券到期。
2013年3月14日,政府不会向陷入困境的尚德电力公司伸出援手,原因在于曾为中国最大太阳能控制板制造商的尚德电力需要和其他同行业公司一样紧缩开支。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俊峰指出,政府想要消解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以及巩固在全球现有的行业规模。李俊峰表示,“中国政府不会干预,也不应该干预。”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声称,尚德电力也不应该依赖政府的援助。” 无锡尚德由施正荣于2001年1月在无锡政府帮助下创建,从事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2006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在鼎盛时期,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1.1万名员工。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底,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鉴于债务方无锡尚德无法归还到期债务,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受欧美等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国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缘由导致国内光伏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并陷入低谷。无锡尚德饱受成本费用高企、产能利用不足、负债率大幅攀升等困扰,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公司经营严重亏损,大量债务到期不能有效偿还,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并非无法解决,国内需求市场可调动起来,就地消化避免远距离输送是个好方法。如果国家能重点鼓励,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吕芳认为,现实存在的贸易摩擦其实是“双刃剑”,摩擦产生的问题会让决策部门向内寻找机会,一些激励国内消费市场的政策也在陆续启动,这是个好现象。
一位国内著名光伏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其实破产保护、重组以及股权结构的调整并不可怕,破产重整后,企业的生产、人工和资产等是不受影响的,政府如果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让银行和债权人有信心,债务也不会有损失。他认为,不仅是光伏行业,包括其它行业在大浪淘沙后,最终都会有优秀的企业留下,个别企业的破产都属正常现象。
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方面也表示,希望无锡尚德通过破产重整,整合有效资源,改善运营管理,摆脱经营困境,盘活有效资产,通过市场化办法促进光伏产业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将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无锡市官方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尚德破产重整将持续六个月,经过法院批准还可延长三个月,也就是说尚德的破产重整方案最迟在今年年内肯定揭晓,“尚德组织架构太大了,业务范围也涉及较多,还有大量的债务,所以破产重整工作团队第一阶段工作就是弄清楚无锡尚德家底。经过破产重整管理人团队对现有资产进行审计与评估后,将在4月底召开债权人会议。”
该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是重整的第一阶段,即在4月底前要完成近400家债权人的登记和资产审计及评估,“月底召开债权人会议就是通报债权登记、资产审计和评估进程情况,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和债权人协商偿还方案。”
在业内人士看来,破产重整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入对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感兴趣的新战略投资者。无锡尚德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尚德目前已经接触了多家战略投资者,有的已经来无锡洽谈过三四次。该负责人说,“他们对无锡尚德电力的品牌、影响和产品质量都有较高认可度,如果这些新战略投资者对尚德进行投资的话,那么无疑将对尚德破产重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无锡尚德债权人的无奈
尚德首次债权人会议未涉重整方案* 33亿元债权已确定,123亿元债权尚待审查* 债权人清偿比例预期调低,甚至有人看低至5%路透无锡5月23日 - 已进入破产重整的中国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周三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但对于多数债主而言,均怀揣希望而来,失望和沮丧地离去。
会议除了汇报无锡尚德债权人申报债权总数及“选举”七位债权人代表组成债委会外,最受关注的偿债方案却没有涉及。而无锡尚德在外约150亿元的债务,不禁令债权人心寒,不少供应商债权人只能将回收货款比例的心理预期一再降低,有人甚至看低至仅有5%的货款能回收。
据多位与会债权人透露,目前无锡尚德的管理人已完成300家债权人的审查,确认债权33亿元人民币,其余近230家债权人约123亿元的债权有待审查。重整管理人代表杨二观表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是管理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所关心的债权的清偿率也将在重整计划草案中进行体现。”而只有在尚德减除部分债务后,公司才能轻装上阵,打扮靓丽重新“嫁人”。杨二观透露,管理人未来将通场化的方式遴选战略投资者,尽快完成重整计划草案的制作及完成战略投资者的遴选。此前有不少媒体预期,无锡当地政府旗下国有投资公司--国联集团或会接手尚德重整后的资产。
庞大的债权人队伍
在会议现场门口,数块硕大的展板上罗列着529家债权人的名字,不少参会人士感叹这是他们见过的最庞大的债权人队伍。因人数众多,会议工作组不得不将债权人分成八组登记。既便如此,债权人代表也不得不在烈日下排起长龙,每人花费数十分钟完成登记和入场安检工作。无锡当地对于此次会议高度重视,主办方不仅要求每家债权人只能派一位代表,而且会议进口处有法警维持秩序,要求管制刀具及录音设备都不得带入会场,会场外不远处还有上百位警卫戒备,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会议现场甚至还备有医疗站和救护车。
据展板公布名单来看,债权人包括12家银行及众多供货商,例如提供硅片的赛维LDK(LDK.N: 行情)、提供工业气体的法国液化空气(AIRP.PA: 行情)、金额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而韩国多晶硅企业OCI(010060.KS: 行情)申报债权高达8.43亿美元。当然亦有小型供应商,例如快餐服务社、制服提供商,债权金额数千元或数万元不等。
银行申报的债权数量无疑占据大头,据路透私下获得的会议相关资料,债权银行包括中国银行(601988.SS: 行情)、工商银行(601398.SS: 行情)、农业银行(601288.SS: 行情)以及国开行、上海银行、渣打银行等中外资银行,申报债权金额高达76亿元。在现已完成的债权确查中,多数债权人申报债权金额得到确认,一位小企业代表惊呼管理人甚至精确到角分,但是中行无锡高新区支行共计20.44亿元的申报债权,最终管理人仅确认4.44亿元。
管理人方面透露,由于一些大额债权人申报时间较晚,债权形成情况复杂,部分申报债权未完成审查,管理人将在本次债权人会议之后继续进行核实,争取在6月初完成债权审查确认工作。
组件回收是光伏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也被视为整个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利用, 退役和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 成为越来越突出问题,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商机。如今,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夕。
一、组件回收——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存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光伏新能源作为各国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装机容量更是快速增长。
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183GW,同比增长30%以上。据BNEF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34GW。我国作为光伏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200GW,预计2030年新增装机水平将达到105GW~128GW。
未来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无疑将由“GW时代”跨越至“TW时代”。
但与此同时,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却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问题。
据国际能源机构一组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回收将达800万吨左右,迎来回收大潮。2050年,全球则会有将近8000万吨的光伏组件进入回收阶段。
其中, 中国将在2030年面临需要回收达150万吨的光伏组件,在2050年将达到约2000万吨,是埃菲尔铁塔重量的2000倍。
如此大量的废旧光伏组件如果处理不当,给环境、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无疑将不可小觑。
但如果处理得当,则不仅可以助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缓解资源短缺,还能够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价值,同时真正实现光伏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件回收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存,但当前组件回收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组件回收目前面临的难点有哪些?
1、非法遗弃和非法倾倒
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往往会随着建筑物的拆除而废弃。在土地上搭建的地面电站则可能随着土地租赁到期被拆掉,如果业主无法支付或准备回收处理的费用,那么废弃的组件很可能会被放置在原处,或者被非法倾倒在其他土地上。
2、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的潜在威胁
实际上,大多数废弃光伏电池板件的归宿是被当做废品卖到废品回收站。
我们知道,根据电池板的类型,太阳能电池板含有铅、硒和镉等有害物质。当电池板被卖到废品回收站后,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有这么多有害物质,也就很少会进行适当的废弃处理。
3、处理场所短缺
以日本为例,自2012年日本引入FIT(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开始,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明显扩大且扩大速度持续提升。按照光伏组件25年的生命周期来计算,预计会在2040年左右进入密集报废期,每年约产生80万吨的废弃光伏电池板。如果把这些电池板铺开, 面积相当于182个天安门广场, 高峰期可能导致回收处理场所的暂时短缺。
4、技术难点
目前已有的成熟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包括 物理分离、有机溶剂溶解法、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
①物理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是指将组件经破碎、金属剥离、湿法冶金分离等步骤来回收金属。实验表明此方法仅可获得17.4%金属回收率。
②有机溶剂溶解法
有机溶剂溶解法是指选择几种有机溶剂浸泡去除背板的晶硅电池片,用有机溶剂溶解封装材料EVA,使玻璃与电池片分离,此方法可以获取整块完整的电池片。
③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法
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法是指把去除背板的电池板放在管式炉或者马弗炉中,将封装材料EVA去除干净,得到纯净的电池片,再使用化学方法把电池片表面的减反射层、银浆和铝去除,得到纯净的硅片。
以上方法中,无机酸和有机酸溶解只针对EVA的去除和分离,未考虑到边框的拆除和硅晶片再利用,且剩下的废液也难处理;而物理分离法也不够完善,未能分离各单一的组分。同时,对含氟背板的回收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我国光伏退役回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带头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吕芳表示:“过去90%的光伏组件背板是含氟背板,不能烧、埋,否则会带来不可逆的环境污染,对人体也有重大危害。”
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仍有待探索。
5、高成本
无锡尚德总裁何双权曾发文指出,目前很大一部分组件建于偏僻的西北地区或位于屋顶之上,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需要购置专门的回收设备与相关材料,加上技术尚不成熟,投资消耗较大,回收物质的纯度却不高,以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操作形式,因此 光伏组件回收成本仍高。
高成本仍是光伏组件回收市场难以回避的一个“门槛”。
三、光伏组件回收正呈产业化趋势
尽管光伏组件回收还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但光伏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正为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不断添火。
过去数年,韩国、日本和来自欧盟的一些国家在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化问题上一直积极布局。
欧盟于2014年正式将光伏组件纳入“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还通过“PV CYCLE”和“CERES CYCLE”回收组织负责处理废旧光伏组件。2017年,又进一步颁布了针对光伏组件回收的欧盟标准,并建设了化学法示范线和物理法/化学法综合示范线。
2018年, 法国建立了世界首个光伏组件回收工厂 ,对光伏组件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超95%;
2021年,澳大利亚正式批准Clive Fleming成立澳洲首家光伏组件回收工厂Claiming PV,尚德、阿特斯、英利、韩华等公司参与技术支持;
在国内,光伏组件回收发展起步于“十二五”规划,依托于科技部“863”课题计划,经历了长达10年的实验室研究,在技术上可与国外并驾齐驱。
2019年4月,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成套技术和装备项目”开始实施,英利集团、晶科能源等13家光伏企业联手中国科学院等众多科研院所,针对光伏组件的回收技术、关键装备研制、回收处理示范线、回收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积极展开探索。
同时,自2017年起,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还率先自主开展光伏组件环保处理、回收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截止2021年12月底, 黄河公司已建成我国首条组件回收中试线 ,闭环形成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检测评价及组件回收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
三、亟待更多力量的加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未来,光伏组件回收将成为光伏产业链的新产业增长点,必然会有人进入,不管是资本方还是工业界等都会进入。”而当前国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正是需要“百花齐放”。
期待未来随着更多力量的加入,如何低成本地实现光伏废弃组件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能够得到逐一破解,真正实现光伏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实现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是一座城市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双碳”建设的重要抓手。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随着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比例的提高,要求电源侧具备更大的调节能力,分布式储能将得到普及,主动式配电网也将应运而生。太阳能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储能互补发电,并与负荷一起形成既可并网、又可孤网运行的微型电网,将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应用形式,既适用于边远农牧区、海岛供电,也适合联网运行作为电网可控发电单元。
光伏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业也借助了光伏的自身优势开展应用,如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水泵、光伏园区、光伏充电桩、光伏智慧路灯等等。
从数字化角度阐述下光伏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实现大型室外光伏发电时运作状态实时监测,电站负荷情况、设备管控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孪生不同环境场景下的光伏电站。减少室外光伏发电站运维管控的人为操作成本与危害,实现无人值守的室外光伏电站新形势。
通过现场取景、卫星图等方式,进行场景搭建,人工摆放向日镜模型,向日镜从发电塔向外扩散排布,真实还原装机分布效果,场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朵巨大的向日葵,场景中心为发电塔,镜子作为反射太阳光的媒介,发电塔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热量吸收器,一次性接收成百上千个向日镜同时折射出的热量再经过热能交换,推动汽轮发动机发电。通过图扑引擎的渲染功能,真实还原发电塔吸收热量的效果。
光热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点击交互场景中的发电塔模型,以二维弹窗形式弹出发电塔相关信息,与后台数据进行联动,接入真实数据,展示发电塔发电情况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测管理。
光伏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对接数据接口可实现监测各方阵内汇流箱(包括母线电压、机箱温度、电流)数据,当出现告警时,可对模型进行染红闪烁显示,方便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排查问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看设备相关指标,可结合算法实现数据分析,短时间内若出现数据异常变化的情况,提前进行告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
同时接入了箱变(包括箱变油温、电压和电流)、逆变器(包括今日发电量、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素、逆变器效率)、升压站相关数据,全面监测电站运行状况,由于场景比较大,做了点击设备模型视角拉近处理,可更直观的查看设备相关信息。
以往以节能降碳为主的理念,应该转变为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在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这和互联网等科技企业的写字楼、车棚、电动汽车的使用等可以有机结合。科技企业还可以参与到与碳中和相关的数字化平台、物联网设备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
加强政策扶持新能源经济战略,国家相关部委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采用轻量化三维建模技术, 1:1 高仿真还原光伏工业园区。3D场景将 BIM 楼宇数据叠加到地图场景中,实现 BIM + GIS 的结合展示。
2D 数据面板数字化展现园区内各区域的运行情况、安全配备、周边动态环境等情况。还支持渲染 3D Tiles 格式的倾斜摄影模型文件。Hightopo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未来三五十年内是非常看好的光伏产业。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2.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才能为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
这表明,分布式光伏作为国家大力扶持和推动的新能源代表,将是“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题增量,市场将会持续火爆。
而且,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应用范围广,场景多,成本快速降低,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所以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光伏屋顶电站。
发电国家的乡村里,现在建房子光伏电站都是标配了,我国未来的几年,光伏发电也会逐渐的普及开来。
资讯来源:碳银网 碳盈协同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时代。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态环境恶化、常规能源资源短缺并造成环境污染的形势下,光伏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重视,发展很快。从远期看,光伏发电终将以分散式电源进入电力市场,并部分取代常规能源;从近期看,光伏发电可以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解决特殊应用领域和边远无电地区民用生活用电需求,从环境保护及能源战略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前景。
光伏发电优点
光伏发电具有许多优点,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能量随处可得,不受地域限制,无需消耗燃料,无机械转动部件,故障率低,维护简便,可以无人值守,建站周期短,规模大小随意,无需架设输电线路,可以方便与建筑物相结合等。这些优点都是常规发电和其他发电方式所不能及的。
中国光伏发电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光伏发电市场主要用于边远地区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应用以及太阳能光伏商品,包括太阳能路灯、草坪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以及太阳能景观照明等。由于成本很高,并网光伏发电目前还处于示范阶段。
我国的光伏发电虽未能脱离政府补贴生存,但行业前景已见好转:发电成本下降、行业利润提升以至政府因应空气污染而推出的新能源政策。中国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773万千瓦,同比急升1.33倍。但与国家能源局定出全年装机容量目标1,780万千瓦的43%。若然下半年要达标,意味下半年装机容量将逾1,000万千瓦,同比急增近四成,有利光伏行业。
中国光伏发电的前景
中国制定了光伏发电中远期发展规划,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重逐年增加,光伏发电的比重更是增加迅速。根据规划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光伏装机达到2000GW,年发电量达2600TWh,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6%。随着现代工艺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转换效率将逐年提高,发电成本将会大幅度下降,以至于光伏发电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于常规电价。
虽然目前光伏行业面临一些问题,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整体积极向好。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光伏十三五规划,推动财政补贴兑现,促进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这些都将为光伏行业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