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能源销量热度减退?
我觉得是新能源车市场热度开始衰减的原因注意是,目前市场上的纯电车型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力有限,自驾长途基本没戏,也就城市通勤使用。再加上我国现在基础配置尚未齐备,电动车主或多或少都存在充电难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不少车企都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也的确出了不少优质车型,例如SERES SF5。这款车是增程式电动汽车,有电的时候充电,不方便充电时可以加油,而且是全时电驱,性能上和纯电动汽车一毛一样,动力强劲且性能稳定。此前SERES针对SF5开展了10000km的专业测试,看数据SF5的续航里程可以赶超燃油车!而且,增程车型同样享受政策福利,我认为绝对是现阶段纯电汽车最好的过渡车型。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多年前就有企业着手新能源汽车发现发展了,以电动汽车为主,不过大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许多家企业都看的十分的长远,知道新能源汽车必定是将来的趋势,这的确没错,所以他们着手了,但是发现市场并没有出现购买的欲望,最后导致他们都是以失败告终。而现在很多吃瓜群众都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稳赚不亏的买卖,主要是因为又国家政府的补贴。但是说实话只有少数的人有赚到钱,而下面的小企业很多都是因为技术方面的不足,处处受限制,所以想要盈利就比较难了。别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看起来很平稳,但其实地下暗涌流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而且如果要得到国家的补贴,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比方说,电动汽车的电磁只能是用国产的才可以获得补贴。所以很多外企都看着眼红,想方设法的想要得到这个正常的补助。在这政策最初出台的时候,外资新能源汽车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后就改了,随之而来也是一片新能源汽车企业倒闭了。
从新能源行业指数观察,一支跟踪新能源板块指数的公募基金从2月开始出现明显下跌,最近一个月(截至3月16日收盘)的跌幅已接近20%。结合3月中旬最新的走势看,虽然新能源板块整体的下跌走势趋缓,偶有反弹,但总体股价还在下探中。
面对新能源行业股票的连续下跌,不免引起了包括众多股民在内的外界对新能源行业前景的担忧。新能源板块资本市场从高歌猛进到急转直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新能源行业怎么了?
当时就有人分析称,或许是汽车“缺芯”问题影响汽车的产量,进而导致市场对新能源板块出现负面预期。
“芯片堪称汽车的神经,整车应用芯片的数量已达500块以上,车上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SP)、电子控制单元(ECU)等车内核心系统都依赖于此。现在汽车芯片断供,势必会导致大量汽车延产。”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但随后,更多的人慢慢发现,正在经历股价“跳水”的板块不只是新能源,消费类、医疗类等板块股票也都在持续下跌中。当时的股评总结说:以上都是此前已经暴涨过的板块,或许是这些行业的前景被提前透支,此前股价涨得太高,现在在回调。但当看到全球市场,尤其是美股中的新能源汽车板块,甚至包括整个纳斯达克指数都在杀跌时,人们又开始猜测:难道是因为美债收益率飙升,影响了全球的货币流动性?
归因或许永远没有尽头,同时也难以判断对错,这就像明天的股价会跌会涨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些板块的股价确实在“跌跌不休”。风云突变的股市确实搅动人心,而以上的事后分析,更多的也只是种种猜测。那我们接下来谈一些高确定性的事情。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讨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市值飙升,这是资本市场孕育出的新兴产业巨浪,还是炒作过头出现的估值泡沫?有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即使这是一个泡沫,那新能源行业也配得上。无独有偶,如果你看一些关于诸如“未来的风口产业有哪些?”的分析文章时,答案里肯定少不了新能源行业。
首先,从国内政策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将达2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2630万辆,比2020年增长4%。其中,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80万辆,比2020年增长40%;从汽车保有量看,对比日本400辆的千人保有量,中国目前这一数据仅为约200辆,未来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翻番,汽车总保有量或将从目前的3亿辆提升至6亿辆。新能源汽车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可见一斑。
其次,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未来的发展机会不是仅限在整车上。其中,汽车电子化是一个重要方向。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电池、电驱、电控等电子产品是整车附加值很高的一个方面,其发展都具有高确定性。
同时,如何把电动汽车作为一个超级智能终端、叠加出更多的服务和应用创新,也有广阔的前景。此前华为宣布参与造车,就源于此。
当然,新能源行业未来的高确定性并不能直接左右其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股市不是有句名言嘛: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才是称重机。短期的波动更多是股市参与者预期的一种表现,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博弈,也掺杂了参与者的贪婪与恐惧,所以其波动历来无人能精准预测;但一个行业板块股价的长期表现有迹可循——一个行业未来的广阔前景会促使对应板块的企业股价趋势长期向上。
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是高确定性的,按照这个逻辑,你如果通过股票投资了新能源行业的未来,相信将来你的股票收益率会和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一样亮眼。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有所差异。新能源汽车的确能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而且也能够便利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购买汽车时,的确能够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并且能够更加细致地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确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而且也能够成功销售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因为比亚迪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而且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期待。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冰火两重天,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一、消费者的需求影响新能源车的销量。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的确能够有更高的销量,而新能源客车却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销量较低。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就是因为消费者的确不需要购买新能源客车,而且也不会考虑这种类型的新能源车,这就是需求的影响。
二、市场的发展趋势影响汽车的销量。
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就是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所偏差,在新能源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的确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也能够大获成功。但新能源客车的确无法在短时内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且也无法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就会导致销量的不同。
三、新能源车的性能影响销量。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车的性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销量。新能源客车的确无法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出行需求,而且也无法减轻消费者的压力。而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标准,而且也能够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远高于新能源客车。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三个原因。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汽车销量。自去年新能源补贴大幅减少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萎靡数月,新能源市场在经历了2019年下半年的“六连跌”之后,由于春节假期和车市寒冬等因素影响,2020年迎来了“开门首跌”:今年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3.9万辆,同比下降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完成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51.7%。
1月新能源市场下滑,除了补贴影响外,还有春节提前,1月工作日较少,一些单位提前放假的因素。再加上从年初开始爆发的疫情影响,导致春节档期出行均被取消,4S店客流量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补贴退坡影响仍在持续
数据显示,1月的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而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仅为4.4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9.6万辆直接“腰斩”,同比降幅高达54.4%。
在整个行业市场走低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相应的顺势下滑。中汽协并未对此进行过多的解读,认为这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正常市场结果。
但是从此前的数据可以看出,从去年7月开始,补贴大幅退坡后,新能源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这一影响持续到了今年1月,再加上此轮疫情的冲击,导致雪上加霜。
月度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降幅逐渐收窄。12月更是获得了16.3万辆的销量,同比降幅回升至27.6%。中汽协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去年年底销量的小幅回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双积分政策所致。企业为了完成年度的双积分任务,在车辆产销上加大了投入力度,短时间内实现了降幅的收窄。
但从长远来看,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仍将持续,春节假期的提前和疫情的爆发,无疑也会放大这一趋势。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今年年初的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如此一来,原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有可能延缓,留给车企更多的缓冲空间。
而对于此后几个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有业内人士向“E车汇”表示,“受到疫情影响,预计2月新能源市场销量可能只有此前的两成左右,再加上车管所办理业务延期的因素,上牌量将更少。3、4月或将逐渐恢复,但同样的也面临着今年补贴政策的发布,预计最多也只有往年的60%左右”。
传统与新势力纷纷下滑惨重
由于整体销量下滑明显,新能源车企日子不好过,致使多家传统新能源车企销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传统车企大多下滑幅度超50%以上,包括像比亚迪和北汽这样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最新销量数据报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7133辆,同比下滑75.1%。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144辆,同比下滑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876辆,同比下滑84.1%。
不过比亚迪方面表示,“元月受春节比往年提前及疫情因素的影响,整体市场产销同比大幅下滑。目前终端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对疫情后销量增长保持信心。”
北汽新能源也同样并不乐观,根据北汽蓝谷最新披露,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月产、销量分别完成1602辆、2006辆,同比分别增长1028.17%和下滑55.54%。
其余的大型新能源车企销量更为惨淡:江淮汽车销量为326辆,同比下跌92.6%;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17辆,同比下跌83%;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7辆,同比下探81.6%;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28辆,同比下滑72.5%;长城欧拉品牌销量为1300辆,同比降幅65.65%。
不过,也有几家新能源车企实现逆势增长,如广汽新能源和华晨宝马,两家车企1月批发销量分别为3003辆和3600辆,同比增长分别为52.6%和6106.9%,其中华晨宝马暴增的原因是由于此前基数太小,只有58台,而广汽新能源则是由于Aion S这款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市场销量渐入佳境。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来汽车1月销量为1598辆,继续登顶造车新势力销量TOP 1;理想汽车1月售出1180辆新车,区居亚军,而这则是因为理想汽车在年前积累了一大波订单,在一月进行了释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受到疫情影响,原定于二、三月交付的车辆将会延期,这将会导致其销量数据在此后大幅下滑,亚军位置将有大概率不保。
威马汽车1月卖出1027辆新车,成功进入1月新势力车企销量排行榜前三。获得第四名成绩的是合众汽车,1月销量为1001辆。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于2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市场处于悲观态度。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低迷,对于新能源车企,尤其是目前尚显脆弱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生死攸关。
一月的新能源销量无疑是惨败,但是这大部分则是春节假期+疫情等多种客观因素综合导致的。可以预见的是,2月份由于疫情的出现,整个车市的销量将更加低迷,或将迎来新能源市场最大跌幅。
在此次疫情过后,很多无车一族应该都意识到了一辆车的重要性。“E车汇”认为,在疫情过后,新能源市场乃至整体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波压抑后的爆发式消费,而回归正常汽车市场想必也不会太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尽管新能源二手车销量持续增长,其保值率今年以来却呈走低趋势。8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7月份汽车保值率报告,其中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排名前三的车型分别为特斯拉MODEL S、比亚迪唐DM以及宝马5系PHEV,保值率依次为60.9%、50.8%以及47%。而相比之下,燃油二手车保值率靠前的企业这一数值普遍高于60%以上。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其保值率目前不如燃油车已是业内共识。但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保值率的走势也不敌燃油车企稳,呈现下滑趋势。经本报记者测算,2018年,保值率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型的平均保值率达44.14%,而经历今年上半年数月的下滑之后,这一数值在7月份已经跌至37.7%。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尚未成熟,其保值率目前不如燃油车已是业内共识。但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保值率的走势也不敌燃油车企稳,呈现下滑趋势。经本报记者测算,2018年,保值率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型的平均保值率达44.14%,而经历今年上半年数月的下滑之后,这一数值在7月份已经跌至37.7%。
保值率反映出车型的综合产品力和品牌认知度,对车企制定置换政策、融资租赁政策以及新车价格均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精真估市场副总裁崔璨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7月份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国五切换国六的过程致使新车在终端降价,继而导致二手车价格降低;二、消费者近期购车对价格比较敏感,新车的降价使其在新车和二手车之间的购车徘徊阶段,具备很好的谈判条件。
然而,除了价格这一直接因素之外,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的下滑还反映出其市场层面的诸多痛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保值率报告中指出,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低导致渠道受限,继而导致残值率低。由于电池换代技术较快、评估体系不完善且价格易受政策影响等原因,新能源二手车几乎被车商们看作“烫手山芋”,交易量自然受到影响。
对于汽车的这一个板块很多人都不看好,因为汽车在近年来的一些表现也十分的不尽人意,就拿蔚来汽车来说,他先后出现了多次的失误,就连在试驾当中都发生了重大的事故,导致他们的股价大跌。根据最新的港股发出的消息来看,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走向是更加的低,蔚来汽车已经跌超6%了,而理想汽车也是跌了2.5%,但是没想到的是小鹏汽车也跟着跌了,他的跌幅同样超过了5%。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这个板块出现跌幅,我相信很多的人都在意料之中,特别是那些懂得分析行情的人来说,他们早就已经看出这个消息了,也没有别的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上处于一个瓶颈时期。那么对此主要是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其实这个影响还是有很多方面的,比如说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一个不景气,因为人家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汽车了,在销量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他们的股票也一定会下降,这是肯定的。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能源电动车在近段时间的表现非常的差,出现了很多的交通事故,并且蔚来汽车在试驾的过程当中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了两位人员的死亡,导致他们的销量更加的低迷,也就导致他们的股价在这一次的跌幅当中成为了一个巨头。
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新能源电动车的一个板块走向在未来还是会比较利好的,因为新能源已经是当下一个主流了,暂时出现低迷那也很正常,只要把这个瓶颈期给度过那么恢复到以前的一个状态,甚至是赶超都是有可能的,等到全球经济持续回暖,所有的行业都蒸蒸日上,人们也就有更多的钱来买汽车了,到时候人们也一定会首选新能源汽车。
要说新能源在2019年的表现,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年初宣布要大干一场的各大造车新势力,在年中时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计划,而在全年的总结中,却发现仅有2万多销量的蔚来居然占据了新势力的榜首位置,紧随其后的小鹏和威马,也只有一万多的年销量。这种数字在传统汽车行业的某品牌当中,可能都不够一个月消费者提走的车数量,奈何却成为了新势力的年终报告。从2019年根本看不出来会如何的2020年,却又在开年赶上了特殊的疫情灾害,不让出门,不需复工,不要聚会的“三不”政策之下,人们不想出门了,也没有了消费的意愿,这对于新势力来说,则更是雪上加霜。
第一依然还是蔚来
最近蔚来的新闻有点太多了,什么第三大股东撤资,吉利又要进来“掺和”,近期又融资到了1亿美元,好像可以缓解去年蔚来的裁员和迟发工资问题了。但是不管蔚来怎么难,怎么苦,从今年1月份的新势力销量看来,蔚来还是老大,这一点不容置疑。
1月份,蔚来共计交付1598辆车,然而不容乐观的是,ES6还算是不错,交付了1493辆,而ES8只交付了105辆。需知道的是,E8在去年共计交付8169辆,月均交付超过700辆。也就是说,ES8今年1月份的交付量相比去年的月均量,跌了足有七倍。相对于兄弟的走高和自己的走低,想必也是因为去年出现多次的自燃事件有关,有更便宜的ES6,ES8还是需要蔚来反省的。
小鹏走稳定路线
相比于蔚来的大起大落,小鹏倒是稳定了许多,从去年看来,每个月的交付量大概在4位数左右,那么今年1月份的销量也不相上下,月交付1073辆。
对于小鹏来说,也是经历过“挫折”的,从推出新款G3打击了老用户的信心之后,小鹏也曾一路走低,但可能是因为新款G3的确比之前有了好多改进,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客户会选择,并没有在销量上造成过多压力。现在小鹏的月销量也可以证明,只要车好,用户不担心少。
哪咤紧追不舍
在北方很少见看到这款车,但是在南方却还真不少,虽然合众新能源的地位比较尴尬,但是2019年1月份暴涨的哪咤01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交付了1025辆,同比上涨达到262.19%。
这款哪咤01定位在小型SUV,起步价只需要6.68万元,续航里程可以达到至少300km,要是相比于现有的同类产品,无功无过,样子还可以,功能也够用,但也正因为如此,合众新能源的走势不高不低,原本一把好牌打到现在这个样子,希望哪咤01的成功可以多持续一段时间。
威马不足四位数
应该说前三位从1月份的销量上看来,和疫情的关系不大,但是威马就不行了,毕竟是温州企业,所以被这次疫情影响之下的TA首月销量只有808辆。但是1月份毕竟只是疫情的开端,到了2月份才是疫情的爆发,所以2月份的威马能什么样,现在更加扑朔迷离。
鬼扯:交付量的确是一个车企的市场认可度,但是鉴于造车新势力的无根基,如此表现也算不错,只是能否有所突破,比如在续航里程上,在电池费用上等等,不是车子造的越来越好看,是真的越来越好用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