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大, 请帮忙翻译以下煤炭焦煤专业术语 胶质曾数 坩埚膨胀系数CSN 粘结指数G 多谢!
胶质层指数Y:是由萨波日尼柯夫提出的一种表征烟煤塑性的指标,以胶质层的最大厚度y值和最终体积收缩度x值表示。测定方法是用胶质层测定仪,把煤样装在煤杯中从底部加热,煤样受热后,逐步熔融分解形成“胶质体”,并自下而上形成“半焦层”、“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三部分。在操作过程中以探针测出胶质层厚度的变化,并据以绘出胶质层指数曲线,再从曲线上求出胶质层最大厚度(y,毫米),从胶质层测定仪自动记录下的胶质体体积曲线的最终点与“零点线”的垂直距离,求出最终收缩度(x,毫米)。此法是测定煤的粘结性常用方法之一,胶质层指数也是中国现行煤分类的重要参数。但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煤样的用量大,操作上的误差大,重现性较差;对气煤以下的弱粘结性煤的鉴别力差等。
坩埚膨胀序数CSN:又称自由膨胀序数(FSI),它是表征煤的膨胀性和粘结性的指标之一。坩埚膨胀序数的测定方法是:称取lg粒度小于0.2mm的煤样放在坩埚中,利用煤气或电快速加热到820±5℃。将所得焦块与一套标准侧面图形比较,与焦块最为接近的一个图形的序号,便是该煤的坩埚膨胀序数。
坩埚膨胀序数共分为9种,序数越大表示煤的粘结性越强。由于测定时加热速度很快,约为400℃/能min,有可能将粘结性较差的煤判断为粘结性较强。这种方法还因焦型不规则而使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利用该法确定膨胀序数5以上的煤时分辨能力较差。但此法快速简便,在国际硬煤分类方案中被选为粘结性的分类指标.
坩埚膨胀序数与粘结指数有一定关系,不过没有公式,一般情况下,粘结指数高,坩埚序数就高,CSN 1-2时,G值在15-65之间,CSN 6-9,G值80-106
粘结指数G:表征烟煤的粘结能力的一项指标。G值越大,煤的粘结能力越强。具体计算过程:
1 、先称取5g专用无烟煤煤,再称取1g试验煤样放入坩埚,重量称准到0.001g。
2 、用搅拌丝将坩埚内的混合物搅拌2min。
3、 搅拌后,将坩埚壁上煤粉轻轻扫下,用搅拌丝轻轻将混合物拨平,沿坩埚壁的层面略低1mm~2mm,以便压块将混合物压紧后,使煤样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4 、用镊子加压块于坩埚中央,然后将其置于压力器下压30s,加压时防止冲击。
5 、加压结束后,压块仍留在混合物上,加上坩埚盖。注意从搅拌时开始,带有
混合物的坩埚,应轻拿轻放,避免受到撞击与振动。
6、 将带盖的坩埚放置在坩埚架中,用带手柄的平铲托起坩埚架,放入预先升温到850℃的马弗炉内的恒温区。放入坩埚后的6min 内,炉温应恢复到850℃,以后炉温应保持在850±10℃。从放入坩埚开始计时,焦化15min,之后,将坩埚从马弗炉中取出,放置冷却到室温。若不立即进行转鼓试验,则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马弗炉温度测量点,应在两行坩埚中央。
7 、从冷却后的坩埚中取出压块。当压块上附有焦屑时,应刷入坩埚内。称量焦渣总重,然后将其放入转鼓内,进行第一次转鼓试验,转鼓试验后的焦块用1mm圆孔筛进行筛分,再称量筛上部分重量,然后,将其放入转鼓进行第二次转鼓试验,重复筛分、称重操作。每次转鼓试验5min 即250r。重量都称准到0.01g。
8、结果计算
粘结指数(G)按式(1)计算:
G=10+(30m1+70m2)/m
式中:m——焦化处理后焦渣总重,g;
m1——第一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
m2——第二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
计算结果取到小数第一位
煤炭的固定碳(FC)
固定碳含量是指去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之后的残留物,它是确定煤炭用途的重要指标。从100减去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后的差值即为煤的固定碳含量。根据使用的计算挥发分的基准,可以计算出干基、干燥无灰基等不同基准的固定碳含量。
发热量(Q)
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主要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即是低位发热量。发热量的国标单位为百万焦耳/千克(MJ/KG)常用单位大卡/千克,换算关系为:1MJ/KG=239.14Kcal/kg1J=0.239cal1cal=4.18J。如发热量5500Kcal/kg,5500Kcal /kg=5500/239.14=23MJ/kg。
胶质层最大厚度(Y)
烟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所形成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是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中利用探针测出的胶质体上、下层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动力煤胶质层厚度大,容易结焦;冶炼精煤对胶质层厚度有明确要求。
粘结指数(G)
在规定条件下以烟煤在加热后粘结专用无烟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冶炼精煤的重要指标。粘结指数越高,结焦性越强。
煤灰灰熔融性温度(灰熔点)
在规定条件下得到的随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常用软化温度(ST)来表示。灰熔融性温度越高,煤灰不容易结渣。因锅炉设计不同,对灰熔融性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作为燃料和汽化原料的性能,煤灰熔融性温度低,煤灰容易结渣,增加了排渣的难度,尤其是固态排渣的锅炉和移动床的汽化炉,煤灰熔融性温度要求较高。
哈氏可磨指数(HGI)
哈氏可磨指数是反应煤的可磨性的重要指标。煤的可磨性是指一定量的煤在消耗相同的能量下,磨碎成粉的难易程度。可磨指数越大,煤越容易磨碎成粉。在发电煤粉锅炉和高炉喷吹用煤中,可磨指数是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焦渣特征(CRC)
煤炭热分解以后剩余物质的形状。根据不同形状分为8个序号,其序号即为焦渣特征代号。
1---粉状。全部是粉末,没有相互粘着的颗粒。
2---粘着。用手指轻碰即成粉末或基本上是粉末,其中较大的团块一碰既成粉末。
3---弱粘性。用手指轻压既成小块。
4---不熔融粘结。用手指用力压才裂成小块,焦渣上表面无光泽,下表面稍有银白色光泽。
5---不膨胀熔融粘结。焦渣形成扁平的块,颗粒的界限不易分清,焦渣上表面有明显的银白色金属光泽,下表面银白色光泽更明显。
6---微膨胀熔融粘结。用手指压不碎,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但焦渣表面具有较小的膨胀泡。
7---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明显膨胀,但高度不超过15mm。
8---强膨胀熔融粘结。焦渣的上下表面均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焦渣高度大于15mm。
好多煤炭网站都有,可以自己去看看。
冶金焦炭分析指标:规格(mm) 全水Mt%
分析水份Mad% 灰粉Ad% 挥发粉Vd% 固定炭Fc% 全硫量Std% 可燃基挥发粉Vdaf% 焦末含量% 机械强度。
炼钢用的无烟煤(喷煤)分析指标:全水 Mt% 灰粉 Ad% 全硫 Std%。
炼焦用洗精煤分析指标:全水 Mt% 灰粉 Ad% 全硫 Std% 挥发粉 Vd% 粘贴指数G>*%。
MJ/kg是热值单位,兆焦/公斤。
M 代表水分 是指煤炭中水分占的比例
Q 代表发热量 就是煤燃烧时发出的热量
S 代表硫分 煤中硫占的比例
V 代表挥发份 挥发分是指在加热是挥发出来的物质所占的比例 还没燃烧就出来的物质
G 代表粘结指数 是煤在燃烧时结在一起的程度
y 代表胶质层最大厚度 燃烧时接在一起的厚度
扩展资料: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外在灰分是来自顶板和夹研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是有害物质.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 ,发热量降低10okcal / kg 左右。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 % ,焦炭强度下降2 % ,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 % ,石灰石用量增加4 %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化验
空气干燥基: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符号表示为“ad”;
干燥基: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符号表示为“d”
要搞清这两者的关系,还必须知道以下几个名词:
外在水份: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所失去的水份;
内在水份: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份;
全水份:煤的外在水份和内在水份的总和;
看这几个名词,看出来什么没有?
就是说,你收到的煤(收到状态的煤----收到基)去除外在水份后,就是空气干燥基水份,空气干燥基再进一步除去内在水份,就是干燥基了。
参看GB/T 211-1996《煤中全水份的测定方法》
外在水份的测量:将粒度小于13mm的煤样,平摊在浅盘中,于温度不超过50度的环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
内在水份的测量:将上述去除外在水份后的煤样破碎到小于6mm,在105~110度下烘到质量恒定。
综合上面所说:你将收到的煤,先破碎到6~13mm,然后在烘箱中50度以下烘一晚上,这时得到的就是空气干燥基煤样。再进行破碎到6mm以下,在105度烘两小时,这时得到就是干燥基。这样烘两次,分别得到外在水份和内在水份数值。
辛辛苦苦打字打半天,这分要不给,会吐血的。
目录
炼焦煤简介
炼焦煤资源
炼焦煤分布?
?焦炭的种类
电石焦基础知识
铁合金焦基础知识
硅铁合金生产对焦炭的要求
焦炭的质量指标
焦炭转鼓实验方法炼焦煤简介
炼焦煤资源
炼焦煤分布?
?焦炭的种类
电石焦基础知识
铁合金焦基础知识
硅铁合金生产对焦炭的要求
焦炭的质量指标
焦炭转鼓实验方法展开 编辑本段炼焦煤简介
炼焦煤:按照煤炭用途进行划分,作为生产原料,用来生产焦炭,进而用于钢铁行业的煤炭种类。除了炼焦煤之外,还分为动力燃料用的动力煤,化工行业原料用的无烟煤,钢铁行业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 炼焦煤主要包括:贫瘦煤、瘦煤、焦煤、1/3焦煤、肥煤、气煤、气肥煤七种。
编辑本段炼焦煤资源
《BP世界能源统计2007》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球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总计9090.64亿吨,可采年限为147年。根据煤炭变质程度,煤炭探明储量中焦煤不到资源量的1/10。世界焦煤资源中,肥煤、主焦煤、瘦煤约占1/2,其经济可采储量约5000亿吨,其中低灰、低硫的优质焦煤资源大约仅有600亿吨。世界焦煤资源中,约有1/2 分布在亚洲地区,1/4 分布在北美洲地区,其余1/4 则分散在世界其它地区。从焦煤查明资源储量情况看,中国焦煤资源占世界25%左右,具备比较优势。 我国的炼焦煤储量低,优质资源稀缺。我国炼焦煤的储量仅为2,758亿吨,占全国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27%。其中,气煤占我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去除高灰、高硫、难洗选、不能用于炼焦的部分,优质的焦煤和肥煤的资源稀缺,占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的比例不足6%和3%。 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相比,中国炼焦煤资源相对稀缺,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量的26.3%,且近年来在找矿方面几乎没有新的发现。其中粘结性差、适合作配煤的气煤储量占到近一半,而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仅占煤炭总储量的3.53%和5.81%,也就是说,炼焦煤的主要配煤品种—主焦煤和肥煤合计仅占焦煤总储量比重为36%左右。
编辑本段炼焦煤分布?
中国埋藏深度在1000米以内的炼焦煤资源80%分布在山西省和贵州省。山西省焦煤查明资源储量1694.6亿吨,占全国焦煤查明储量61.4%;山西省焦煤可采储量331.6 亿吨,占全国可采储量51.3%,山西省焦煤可采储量和查明资源储量均位居全国首位。焦煤查明资源储量占全国第二、三、四、五位的分别是安徽省236.2 亿吨、山东省172.7 亿吨、贵州省98.6 亿吨、黑龙江省98.2 亿吨。
编辑本段?焦炭的种类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由于90%以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为冶金焦。中国制定的冶金焦质量标准(GB/T1996-94)就是高炉质量标准。 气化焦是专用于生产煤气的焦炭。主要用于固态排渣的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内,作为气化原料,生产以CO和H2为可燃成分的煤气。气化过程的主要反应有: C+O2→CO2+408177KJ CO2+C→2CO-162142KJ C+H2O→CO+H2-118628KJ C+2H2O→CO2+2H2-75115KJ 因为产生CO和H2的过程均是吸热反应,需要的热量由焦炭的氧化、燃烧提供,因此气化焦也是气化过程的热源。气化焦要求灰分低、灰熔点高、块度适当和均匀。其一般要求如下:固定炭>80%;灰分1250℃;挥发分<3.0%;粒度15-35mm和35mm两级。冶金焦虽可以用作气化焦,但由于受炼焦煤资源和价格等的限制,一般不用冶金焦制气。以高挥发分粘结煤为原料生产的气煤焦,块度小、强度低,不适用于高炉冶炼,但它的气化反应性好,可取代气化焦用于制气。 电石用焦是在生产电石的电弧炉中作导电体和发热体用的焦炭。电石用焦加入电弧炉中,在电弧热和电阻热的高温(1800-2200℃)作用下,和石灰发生复杂的反应,生成熔融状态的炭化钙(电石)。其生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CaO+3C→CaC2+CO-46.52KL
编辑本段电石焦基础知识
电石用焦是在生产电石的电弧炉中作导电体和发热用的焦炭。电石用焦加入电弧炉中,在电弧热和电阻热的高温(1800-2200℃)作用下,和石灰石发生复杂的发应,生成熔融状态的碳化钙(电石)。其生成过程可用下列发应式表示: CaO+3C→CaC2+CO-46.52KJ 电石用焦应具有灰份低、反应性高、电阻率大和粒度适中等特性,还要尽量除去粉末和降低水分。其化学成分和粒度一般应符合如下要求:固定碳大于84%,灰份小于14%,挥发份小于2%,硫份小于1.5%,磷分小于0.04%,水分小于1.0%,粒度根据生产电石的电弧炉容量而定: 电炉容量/KV?A 粒度/mm <5000 3-12 5000-10000 3-15 10000-20000 3-18 >20000 3-20 粒度合格率要求在90%以上。
编辑本段铁合金焦基础知识
铁合金焦是用于矿热炉冶炼铁合金的焦炭。铁合金焦在矿热炉中作为固态还原剂参与还原反应,反应主要在炉子中下部的高温区进行。以冶炼归铁合金为例,其反应式为SiO2(液)+2C(固)=Si(液)+2CO(气),随着反应的进行,焦炭中的固定碳不断消耗,主要以CO形式从炉顶逸出。焦炭灰份中的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等,部分或大部分被还原出来,进入合金中;未参加反应的部分进入炉渣。焦炭中的硫和硅生成硫化硅和二硫化硅后挥发掉。冶炼不同品种的铁合金,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不一,生产硅铁合金时对焦炭质量要求最高,所以能满足硅铁合金生产的铁合金焦,一般也能满足其他铁合金生产的要求。
编辑本段硅铁合金生产对焦炭的要求
固定碳含量高,灰份低,灰中有害物质三氧化二铝和五氧化二磷等的含量要少,焦炭反应性好,焦炭电阻率特别是高温电阻率要大,挥发份要低,有适当的强度和食粮的块度,水分少而稳定。 中国冶标(YB/T034-92)规定了铁合金焦的技术要求,要求粒度为2-8mm,8-20mm,8-25mm。其他指标见表 型焦是由煤粉等原料加压成型煤,再经炭化等后处理制成的一种新型焦炭。型焦品种较多,按所用原料可分为褐煤型焦和无烟煤型焦等;按制备工艺可分为冷压型焦和热压型焦两类;按用途可分为高炉型焦和铸造型焦等。
编辑本段焦炭的质量指标
[焦炭的质量指标] 焦炭是高温干馏的固体产物,主要成分是碳,是具有裂纹和不规则的孔孢结构体(或孔孢多孔体)。裂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焦炭的力度和抗碎强度,其指标一般以裂纹度(指单位体积焦炭内的裂纹长度的多少)来衡量。衡量孔孢结构的指标主要用气孔率(只焦炭气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它影响到焦炭的反应性和强度。不同用途的焦炭,对气孔率指标要求不同,一般冶金焦气孔率要求在 40~45%,铸造焦要求在35~40%,出口焦要求在30%左右。焦炭裂纹度与气孔率的高低,与炼焦所用煤种有直接关系,如以气煤为主炼得的焦炭,裂纹多,气孔率高,强度低;而以焦煤作为基础煤炼得的焦炭裂纹少、气孔率低、强度高。焦炭强度通常用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两个指标来表示。焦炭的抗碎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受外来冲击力而不沿结构的裂纹或缺陷处破碎的能力,用M40 值表示;焦炭的耐磨强度是指焦炭能抵抗外来摩檫力而不产生表面玻璃形成碎屑或粉末的能力,用M10值表示。焦炭的裂纹度影响其抗碎强度M40值,焦炭的孔孢结构影响耐磨强度M10值。M40和M10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我国多采用德国米贡转鼓试验的方法。如表31-1所示。 转故试验完成后,用孔径为40mm和10mm的筛子筛分,大于40mm粒级的百分数为M40值,小于10mm粒级的百分数为M10值。我国冶金焦规定的强度指标见表31-2。
编辑本段焦炭转鼓实验方法
转鼓特性 焦炭试样 筛分 强度指标 直径/长度(mm) 转速(转/分) 转数(转) 重量(kg) 粒度(mm) 孔形 筛孔(mm) 耐磨强度(粒极mm/指标) 抗碎强度(粒极mm/指标) 1000/1000 25 100 50 〉60 圆形 40,10 40/M40 表31-2 我国冶金焦强度指标(%) 强度指标 Ⅰ级冶金焦 Ⅱ级冶金焦 Ⅲ级冶金焦 M40 >80.0 >76.0 >72.0 M10 <8.0 <9.0 <10.0 表31-3 几个国家冶金用焦炭与精煤灰分国标(Ad) 国别 中 国 美国 原苏联 德国 法国 日本 Ⅰ级 Ⅱ级 Ⅲ级 焦炭灰分(%) ≤12.0 ≤13.5 ≤15.0 <7.0 <10.0 <8.0 <9.0 <10.0 精煤灰分(%) <12.5 5.5~6.5 8.0~8.5 6.0~7.0 <7.0 6.6~8.0
保护层路面保护层是指在磨耗层上用砂土材料铺成厚度不超过1CM的薄结构层,其作用是保证路面的平整度。煤矿保护层:在开采煤层群时,有的煤层突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大,有的煤层突出危险性小,甚至没有突出危险性。为了保护突出危险性大的煤层而先开采的不突出或突出危险小的煤层就叫保护层;后开采的突出危险煤层叫被保护层。
外因火灾由外部火源(如明火、爆破、电流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如明火、放炮、机械摩擦、撞击、电气设备产生的电弧火花,瓦斯或煤尘爆炸等引起的火灾一般的说,在电气化程度较低的中、小型煤矿,大多数外因火灾是由于使用明火或违章爆破等引起的。在机械化、电气化程度较高的矿井,则大多是由于机电设备管理维护不善,操作使用不当,设备运转故障等原因所引起的。而且随着矿井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引起的外因火灾的比重也有增长的趋势。在井下吸烟、取暖、违章放炮、电焊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外因火灾,也时有发生。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硐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这类火灾一般发生得比较突然,发展速度也快。一个小火源,稍有疏忽,火势就可能蔓延扩大到很大的范围。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或是行动措施不果断,会给矿井带来严重损失以至发生惨痛的人身伤亡事故
大巷大巷:煤矿术语之一。就是井下的主要巷道。附录:巷道大巷(dā hàng)workings地下采矿时,为采矿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而掘进的通道。根据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3类:①直立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包括立井、盲立井。立井中直接与地面相通,专门或主要用于提升矿石的称主井;作提升废石、矸石、下放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用的称副井。盲立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又称暗立井。专门用来溜放矿石的暗井称溜井。②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包括担负主要运矿任务的主平硐、担负辅助运输的副平硐和专作通风用的通风平硐等;石门,与地面不直接相通,其长轴线与矿体走向斜交或直交。平巷,与地面不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方向与矿体走向平行,布置在矿体内的称脉内平巷,布置在岩石中的称脉外平巷。③倾斜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如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与地面直接连通的倾斜巷道——斜井,用于开采某水平以上或以下矿体的上山道或下山道、斜坡道和天井等。巷道断面形状多为拱形、梯形或矩形,围岩松软的为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如围岩不稳定,须进行支护,根据围岩稳定程度、涌水量、断面形状和大小、服务年限等因素,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金属钢筋混凝土或石材等支护形式。
火风压井下发生火灾时,由于高温烟流流经有标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矿井中发生火灾时,烟流主要沿着原来的风流方向移动,火灾波及的范围内空气温度升高,形成与自然风压相同的火风压。火风压可以使巷道内的风流逆转,使有毒有害气体波及到临近巷道,造成人员伤亡,还可以使通风系统混乱,造成瓦斯爆炸。控制火风压,尽可能使之减小。采用灭火,修筑临时防火密闭墙,加大供风量,利用火源近的巷道将烟直接引入总风道排至地面。
避难硐室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自救器有效时间较短,当佩戴自救器后,在其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撤退路线无法通过;若有自救器而有害气体含量又较高时,避难硐室可以发挥作用。避难硐室有两种:一种是预先设置的避难硐室;一种是当多故出现后因地制宜地构筑临时性的避难硐室。预先设置的避难硐室,如中央避难硐室,可设在井底车场附近,与井下保健站硐室结合在一起。采区避难硐室.用设于采区安全出口的路线上,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不超过500米。其容积应能容纳一个工作班的采区全体人员。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掘进工作面附近,也应设难避难硐室,各硐室中应装备有一定数量的自救器。避难硐室必须构筑严密,以免有害气体侵入,使避难人员受害。永久避难硐室有过滤和制氧装置,有的能造成封闭式小循环.以及必要的救护器材。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工作地点的临时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在事故发生后临时修建的。临时避难硐室机动灵活,修筑方便,正确地选择修建临时避难硐室的地点,往往能对受难人员发挥很好的救护作用。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待避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戗柱在煤矿高档普采工艺中,为保持支架的稳定性,防止支架或支柱倒向一侧,在支架或支柱的另一侧支设一棵支柱,新支设的这棵支柱,柱头与原支柱紧邻,柱脚离开原支柱一定距离,以起到防止原支柱或支架歪倒。这棵支柱就称作戗柱。
拿道拿道——煤矿术语,原指井下电车脱轨,即“掉道”后,用手和工具使其重新走向正轨。后泛指修正错误,改正缺点等方面的过程。
非常仓库井下贮存救灾材料和设备的硐室
均压防灭火降低采空区和已采区两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达到预防和消灭火灾的措施
止浆岩帽止浆岩帽:井巷工作面预注浆时,暂留在含水层上方或前方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压强)并防止掘进工作面漏浆、跑浆的岩柱
64,CSR- coke post-reaction strength 反应后强度为64
Mid Vol,mid中期,Vol-Volume indicator成交量指标
所以就会 反应后强度为64的硬焦煤中期成交量指标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为内在水分、外在水分、结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过大不利于加工、运输等,燃烧时会影响热稳定性和热传导,炼焦时会降低焦产率和延长焦化周期。 现在我们常报的水份指标有: 1、全水份(Mt),是煤中所有内在水份和外在水份的总和,也常用Mar表示。通常规定在8%以下。 2、空气干燥基水份(Mad),指煤炭在空气干燥状态下所含的水分。也可以认为是内在水份,老的国家标准上有称之为“分析基水份”的。
二,灰分
指煤在燃烧的后留下的残渣,不是煤中矿物质总和,而是这些矿物质在化学和分解后的残余物。 灰分高,说明煤中可燃成份较低,发热量就低。 同时在精煤炼焦中,灰分高低决定焦炭的灰分。 通常的灰分指标有空气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
三,挥发份
指煤中有机物和部分矿物质加热分解后的产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还有部分是热解产物,所以称挥发份产率。 挥发份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炭变质程度越高,挥发份产率就越低。 在燃烧中,用来确定锅炉的型号在炼焦中,用来确定配煤的比例同时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标。 常使用的有空气干燥基挥发份(Vad)、干燥基挥发份(Vd)、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和收到基挥发份(Var)。 其中Vdaf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全硫St
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机硫、无机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区要求在0.6和0.8以下,现在常说的环保煤、绿色能源均指硫份较低的煤。 常用指标有:空气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主焦煤,灰份%<10;挥发份%22--27; 硫份<0.75 ;粘结指数75--85 ;y值19--25
1/3焦煤,灰份%<9.0;挥发份%<30; 硫份<0.7 ;粘结指数>70 ;y值>14
瘦煤,灰份%<10 ;挥发份%10-20 ; 硫份<0.7 ;粘结指数10-20
肥煤,灰份%<9.5 ;挥发份%28-33; 硫份<0.75 ;粘结指数>90 ;y值>25
气煤,灰份%<9.0 ;挥发份%33-38 ; 硫份<0.7 ;粘结指数>60 ;y值>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