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港口煤炭装船过程中如何除尘

忧虑的彩虹
不安的自行车
2023-01-31 18:13:05

港口煤炭装船过程中如何除尘

最佳答案
难过的黑夜
玩命的百合
2025-07-21 14:17:25

煤炭码头装船过程现有除尘技术主要有洒水除尘、过滤(袋式除尘器)除尘等,这些除尘技术在卸船机作业实际应用中都不能达到满意的抑尘效果。洒水除尘由于喷射出的水滴粒径过大不能有效捕集溢散飞尘,微细颗粒粉尘不受控制扩散到环境中。过滤技术(袋式除尘器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保证溢散粉尘完全被收集控制,滤料快速发生板结现象,导致反吹清灰失效。

喷雾除尘(超声雾化除尘)是最简便和最经济的除尘方式,并且除尘效果良好。喷雾除尘是将水雾化处理成许多高速运动的密集细小水滴,是借助压缩空气冲击共振腔产生的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处理成浓密的微细雾滴,这些微细雾滴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可以捕获、凝聚微细粉尘,使得微细粉尘的黏性、湿度和比重显著增加,进而使得粉尘迅速沉降下来,逐渐实现除尘的目的。

超声雾化抑尘技术的原理是应用压缩空气冲击共振腔产生超声波,超声波把水雾激化成浓密的、达到直径只有1~10μm的微细雾滴,雾滴在局部密闭的空间内捕获、凝聚微细粉尘,使粉尘迅速沉降下来实现就地抑尘。此技术具有占地空间小、布置灵活、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维修简便等优点。

最新回答
激情的裙子
贤惠的台灯
2025-07-21 14:17:25

采用可移动料仓进行封闭。

可移动全封闭料仓是针对港口码头小型料堆设计,采用全新理念,由料场封闭变为料堆封闭,可以实现分段移动,分段作业,作业时打开,作业完关闭。

在作业区设置微雾抑尘,防止作业时粉尘污染, 实现作业和堆存过程扬尘污染零排放。

可移动全封闭料仓能够供多煤种、多客户自由选择,遥控、手动或远程自动控制,多节嵌套,不增加场地面积,移动便捷,并且配备超声波测距、红外避障、智能巡迹、视频监控、料仓作业照明,可以实现手机客户端信息共享,防止盗取。目前,在港口煤炭装船过程中,由于皮带输送、装船作业等基本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煤炭在转运、装船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受外界风力影响飞散至港区,是造成港区作业面较为严重的粉尘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没有较好的除尘措施,工作环境较差,煤炭损失严重。部分设备虽然装有喷水装置,也会造成煤炭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热效率,且有时由于风力的影响,除尘效果不佳,因此不能广泛应用。为此,需要一种除尘效率高的新型高效除尘装置及技术。

装船机装船作业的主要起尘点为皮带转接点及装船溜管装船作业点等。在皮带转接点、装船点设置除尘设备,以减少产尘点的产尘总量或抑制粉尘产生。除尘设备需要解决冬季除尘问题,达到四季均适用的目的。合理的设置除尘设备,减少或避免除尘用水问题,解决无组织排放点粉尘污染问题,达到较好的环保效果。

我们研制的BSD泡沫抑尘系统,将泡沫抑尘和干雾抑尘结合为一体,两种抑尘方式综合运用,在粉尘产生的源头抑制粉尘的扩散,使粉尘一直保持在没有漂浮扩散到空气中的阶段,就地直接进行治理。

BSD泡沫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低、除尘效率高,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除尘效果较好。其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对粉尘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对可吸入性粉尘的抑制率高达85%,可避免尘肺病的危害;相比传统布袋除尘系统设备投入更少、占地面积更小,操作方便且无粉尘二次污染;BSD泡沫抑尘系统的耗水量不到喷水抑尘用水量的1/10 ;可以降低粉尘浓度和引爆温度,从而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与传统布袋除尘方式相比能耗和运行费用较低。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在露天堆存、转运、装卸等作业过程中,因粉尘飘散造成的煤炭年损失率约为6%~8%,装船作业也是因粉尘飘散造成煤炭损失的重要环节。BSD泡沫抑尘系统能够取得有效抑尘效果在85%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此项技术的应用,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前提下,大大降低了作业区域的粉尘污染,生产作业人员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港区环境也得到很大改观,作业区清洁工作量明显降低。

精明的墨镜
俊秀的背包
2025-07-21 14:17:25
卸船机是码头前沿的重大接卸设备,对系统的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大港口均按码头停靠最大船型,为达到系统最大生产率,选用高效、可靠的卸船机。目前,我国煤炭、矿石码头的卸船机大部分采用抓斗式卸船机。

桥式抓斗卸船机由起升机构/开闭机构、小车牵引机构、俯仰机构、大车行走机构、落料回收装置、臂架挂钩与金属结构、电气与控制系统设备等构成。作业时抓斗从船舱内抓取物料提升至料斗上方放料,物料经振动给料器送至下方码头带式输送机系统。

桥式抓斗卸船机完成一个抓斗工作循环动作需要三个主要工作机构,既抓斗起升/下降机构,抓斗闭合/打开机构,小车行走机构。桥式卸船机的核心部分即为抓斗小车行走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抓斗小车经历了自行小车、钢丝绳牵引式小车发展,近几年又发展到了四卷筒单小车牵引式。

清秀的香水
神勇的星月
2025-07-21 14:17:25
遥控抓斗(又称:无线遥控抓斗)是一种配在单卷筒起重机下的取物装置,用于装卸矿粉、煤炭、粮食、化肥、工业盐、氧化铝等各种散货。无线遥控抓斗巧妙地将无线遥控技术和最简单的液压技术结合应用在抓斗上,使抓斗有了独特性能。

抓斗自带封闭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由无线遥控装置来控制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换向来控制油缸上下腔的变化,油缸的缸体下端与抓斗的下承梁连接在一起,油缸的活塞杆上端与抓斗滑移座连接在一起。

当抓斗处在打开状态,要抓取货物,松抓斗钢丝绳,在滑移块重量带动下,活塞杆被压进缸体内,这时,按一下遥控器,让油缸上下腔的油路关闭,锁住了滑移座,使滑移座与下承梁连为一体,提升钢丝绳,抓斗抓取货物。

当抓斗处在闭合状态,要释放货物,只要按一下遥控发射器,控制电磁阀得电,液压系统油路打开,滑移块将油缸活塞杆拔出,顶住上承梁,抓斗打开释放货物。

当遥控抓斗是用于装车或装漏斗的工况,有时不需要一下子将抓斗全部打开,只要在抓斗开到所需要的大小时,按一下遥控发射器,控制电磁阀得电,液压系统油路关闭,抓斗就开多大。抓斗开启过程中可以按人的意愿任意停顿。

1.        节能(与电动液压抓斗比):电动液压抓斗工作时需要大量耗电。而遥控抓斗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只需要很少的带动电磁阀移动的脉冲电。

2.        效率高(与落地打开式抓斗比):遥控抓斗在船舱口就能打开,不需要像落地打开式抓斗那样抓斗必须下降到物料上才能开斗,大大缩短了工作时间。

3.        安全可靠(与手拉式抓斗比):遥控抓斗直接挂在克令吊上,没有其它的附件,抓斗打转不影响使用,不像手拉式抓斗还拖了根细钢丝绳,抓斗打转,使手拉钢丝受力,抓斗就会打开。

4.        工作平稳(与手拉式、落地式抓斗比):手拉式抓斗和落地式抓斗的开闭机构为了实现开斗,机械上不得不留有移动的间隙,这种间隙开斗一瞬间就产生冲击,如果这种间隙没有调整好,冲击力能使克令吊都“发颤”,即使抓斗上设有缓冲油缸也没有用。遥控抓斗锁的作用就是油缸,不存在机械间隙,所以工作平稳。

5.        使用方便(与手拉式抓斗比):操作人员手上只要拿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就像按电视机遥控器一样方便就能控制抓斗的开闭,不需要像手拉式抓斗那样手上拿个铁环,铁环上拖一根钢丝绳,要让抓斗打开,人必须突然施力抽动钢丝绳。

6.        功能强(与手拉式、落地式抓斗比):遥控抓斗在开斗开至任何大小时,可以控制停顿,有利于把物料装进卡车或料斗里。手拉式抓斗和落地式抓斗则没有这一功能,抓斗一开到底。

7.        大型化(与手拉式抓斗比):手拉式抓斗不能做大,做大了开闭机构的锁扣会断掉,抓斗开斗冲击力也很大。遥控抓斗要做多大就可以做多大,没有手拉式抓斗这些缺陷。

8.        结构简单故障少(与手拉式、落地式抓斗、电动液压抓斗比):电动液压抓斗需要配置电缆卷筒和稳索卷筒装置,遥控抓斗则不需要;手拉式抓斗、落地式打开抓斗除了开闭机构外,还需要设有二根缓冲油缸,二根缩节式导轨,遥控抓斗将开闭机构、缓冲、缩节式导轨三为一体,简化了抓斗的结构。

因为遥控抓斗所具有的优点,船东客户除了选用电动液压散货抓斗外,还喜欢选用遥控抓斗。又因为遥控抓斗比电动液压散货抓斗简单,容易制造,所以国内有好几家抓斗厂做广告,生产遥控抓斗。但要把遥控抓斗做成可靠、耐用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举个例子,如果一粒很小的垃圾在封闭的液压系统内,就会将阀堵住,造成一次不小的故障,而遥控抓斗就是在船仓里抓小颗粒的散货。

1.      系统是否合理,不合理自然故障高。有的抓斗厂家生产的遥控抓斗上还带蓄能器。

2.      油箱的密封与清洁。

3.      电器接线盒里线路是简单还是复杂,复杂的线路线头多,线头每掉一次就是一次故障。

4.      油缸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油缸会将密封件挤坏,而不能用。

孝顺的蛋挞
爱撒娇的巨人
2025-07-21 14:17:25
动车组从恩施出发前往宜昌,一路都在穿山过岭,经过的隧道超过100座,可以说是隧道连隧道。手机和网络信号都是时断时续,以致错过了宜昌接站司机的电话和短信。恩施到宜昌的这段铁路属于宜(昌)万(县)高铁的一部分,说是高铁,但由于其所经地区有“地质百科全书”之称,地质状况极其复杂,因此设计时速只有160公里。恩施到宜昌200多公里,动车组跑了1小时40多分钟。

在宜昌入住的酒店叫峡州银海丽景酒店,就在长江边上,离夷陵长江大桥不远。

晚上出来,想吃热干面。结果找了好几家面馆,不是被告知已经打烊,就是说面已经卖完了。刚刚7点多钟,天还大亮着,怎么就收摊儿了呢,宜昌人晚上不赚钱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提供面食的小店,把疑问说给店主,店主告诉我们,湖北人都是早餐吃面,晚上想吃面还真不太好找。第一次吃正宗的武汉热干面,忒辣点儿,但味道相当不错。

暮色中漫步在长江边上,没有想象中的清风拂面,没有入夜后的的水岸清凉,空气依然是热的。长江很安静,默默的,没有一点流淌的声音,以至于我一下子没能辨别出它的流向。江岸边裸露着大面积的岸滩,杂草丛生,估计是正在等待今年洪水的到来。望向江南岸,灯光稀疏,不似北岸这般繁华。

不远处的夷陵长江大桥灯光璀璨,在黑暗的背景中显得格外俏丽。

早上不到5点,我就爬了起来,准备走过夷陵长江大桥,来一次“跨越”长江的壮举。江边雾蒙蒙的,晨练的人们在雾霭中忽隐忽现。

快到桥下的时候,发现一座“宜昌大撤退纪念碑”。

对“宜昌大撤退”,此前略有了解,但在阅读碑文的过程中,我的泪水几度夺眶而出,一为史实本身所感动,二为精彩的碑文而感染。其中尤以“铮铮宜昌,倾全城之众,数万码头工人、海员、船工和纤夫,在敌机狂轰频仍、硝烟弥漫的宜昌码头和岭寒涧肃、滩湍水阻的峡江航道,鏖战于惊涛,劈波于漩流,万民挽臂,百姓伏脊,搬运号子和拉纤绞滩之呐喊怒啸苍穹。”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发生在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使滞留在宜昌的近10万吨工矿企业设备、物资和数万人员得以撤入川渝,为中国保持战时基本的工业生产能力提供了保证,也为中国民族工业保存了最后一点骨血。从关乎一场战争的成败看,“宜昌大撤退”堪比“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者让人们记住了英国远征军司令官罗德·高特和4万名担负阻击任务的法军,而前者让船运公司“民生公司”和它的老板卢作孚青史留名。在“宜昌大撤退”中,“民生公司”有116名船员、职员以身殉职,61人伤残,16艘轮船被炸毁。

夷陵长江大桥的两端都建有螺旋形坡道,供行人和骑车人上下。桥面上既有晨练的人,也有匆忙来往的学生族,像我这样的观光者也有那么几位。夷陵长江大桥建成于2001年,全长3246米,其中主桥936米,是长江上第一座三塔倒Y型单索面混凝土加劲梁斜拉桥,其跨度在同类桥梁中为世界之最。

我在主桥部分走了一个来回,不时驻足桥面,任观渔舟撒网垂钓,凝望驳船劈波逐浪,闲看白鹭嬉戏翔集,远眺水波浮光天际。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这么悠闲地欣赏长江,吟咏长江的诗句一下子涌满脑海,整理之后,觉得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在此时还算恰当。

从宜昌出发的“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和西陵峡)”一日游有“车去船回”和“船去车回”两种行程安排,我们是前一种。旅行社的大巴到沿途的各宾馆接游客都很顺利,基本上是车到人已经等在那了。只有一个女游客,导游提前和她联系,她就提出希望导游先去接别的游客,然后再来接她,理由很简单:她还没准备好。实际上,头一天晚上导游就以短信形式通知了第二天上车的地点和大致时间。导游遇到这种想咋地就咋地的奇葩,一定也是醉了。结果这位奇葩游客真的没在上车的地方出现,看样子她只能选择投诉或是跟下一个团了。跟团游总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守规矩的游客,凡事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不守时、提无理要求,全然不顾跟团游的群体性质。从宜昌城出来,在三峡高速上行驶不长时间,就进入了当年为建设三峡工程而专门修建的三峡专用公路。这条路为一级路,全长38公里,三峡工程施工期间实行封闭管理,目前已经向 社会 开放,是陆路进入三峡大坝景区的唯一通道。

在三峡大坝景区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坛子岭。坛子岭海拔262.48米,因外形颇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是15.28平方公里三峡坝区的制高点,也是俯瞰整个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景点开始的地方有一个三峡工程模型陈列室,里面有类似全景画的三峡工程模型,可以让参观者对宏伟的三峡工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在坛子岭的最高点建有同样为坛子形的观景平台,置身其上可以环顾整个三峡工程。观景平台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浮雕,集中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以及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和 旅游 业发展的影响。

在观景台下面的平台广场上,置有三件和三峡工程有关的纪念物。一是“万年江底石”。这块颇具太湖石神韵的巨石重达20多吨,是修筑围堰基坑时从江底挖出来的,其地质年龄已达8亿岁。二是三峡坝址基石。这块圆柱形的岩石,是从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下面的岩层里钻取出来的岩芯。三是大江截流石。这块大江截流石严格来说是一尊雕塑,因为大江截流时使用的截流石只有它的一半大。这种混凝土三角四面体因其特有的稳定性,先后在葛洲坝和三峡工程中用于大江截流,有效提高了龙口的封堵速度。目前,这种由中国 科技 人员和工人首创的混凝土预制件,已经成为江河截流时普遍使用的截流物料。

千年江底石

当天是个漫阴天,远处的三峡大坝和船闸都像被一层薄纱笼罩着,隐约可见,拍出的照片白花花的。闷热的天气让许多游客放弃攀上观景台观景,都躲到二层平台上的另一个展厅里去享受空调的清凉。

接下来的游览项目是观看船闸。船闸是为克服航道上下游的落差而修建的厢式建筑物,一般分为单级或多级,三峡船闸为五级。船闸观景平台在五级船闸第四级的南岸,基本可以看全船闸的主体部分。

因为视角比较低,看不到闸室的底部,所以从观景平台上看船闸,感受不到上下游超过100米的落差。也就是说,船只通过三峡船闸要翻越差不多40层楼的高度。

五级双向船闸共有24扇“人字门”,其中最大的一扇门有38.5米高,20米宽,3米厚,850吨重,面积比一个标准篮球场还要大。记得当年看到三峡船闸施工的报道,说整个船闸的施工都是由武警水电部队来完成的。在将近9年的时间里,武警水电部队的将士硬是将260多米高的花岗岩山体削去70多米,并下挖170米,搬动的土石方量达到4220万立方。如果把这些土石垒成高厚各一米的石墙,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到目前为止,三峡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落差最大的船闸。

从船闸观景台稍向下行,就是185平台。185平台的得名是因为其海拔高度与三峡大坝等高,同为海拔185米。在185平台上可以平视烟波浩渺的库区,库区内的建筑和景色一览无余。

右手边船闸外面的那18根巨大的混凝土柱子是等候进入船闸的船舶用来系泊的拴船桩。

对面隐约可见的是整体搬迁至此的新秭归县城;左手边是三峡大坝坝体。因为是从库区内看大坝,大坝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有十几米,所以并不能完全感受到大坝的雄伟。大坝近岸一侧的那个“豁口”,是2016年9月开始试通航的升船机。

升船机是三峡大坝的后续工程,是缓解船闸通过压力的重要补救措施。在此之前,尽管建设了规模巨大、相关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的五级船闸,但长江日益增加的客货运输量还是让船闸的通过能力捉襟见肘,普通船舶待闸时间接近40个小时,上行船舶待闸时间甚至达340个小时!为缓解船闸的通过压力,2011年,三峡升船机工程开始实施。升船机和电梯非常类似,只是前者的“乘客”为几百上千吨的船舶。现在,通过三峡大坝的船舶,3000吨以下的“坐”升船机,3000吨以上的走船闸。

接下来,我们乘车跨过西陵长江大桥,来到长江的南岸,游览三峡工程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截流纪念园。

截流纪念园是以三峡工程截流相关内容为主题的公园,园内展出物多为当年截流施工中实际使用过的机械、设备和物料,包括之前已经一睹风采的三角四面体、77吨自卸车和平抛船。这种载重可达77吨的大型矿用自卸车是从美国专门为三峡工程进口的,是当时国内吨位最大的自卸车;而今天国产矿用自卸车的载重量已达300吨,并开始向发达国家反向出口。

在截流纪念园的角度看三峡大坝的正面,可能是长高比(2309米:185米)过大的缘故,体会不到大坝的高,期待中震撼的感觉没有出现。

截流园里内容很丰富,但炎热的天气让游客们都来去匆匆,拍完纪念照迅速离开。

料斗

磨损的轮胎

中午吃饭的地方估计是三峡工程施工时某个施工单位的职工食堂,规模很大,一下子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用餐。这些当年喧闹的地方,随着三峡工程各子工程的陆续完工而逐渐寂寥起来。在三峡工程 旅游 项目的不断拓展的今天,这些一度失去繁华的地方再度枯木逢春。

午饭后,乘车前往三斗坪码头,登上“长江三峡6”号游船,开始西陵峡之旅。

游船共四层,一层设有接待大厅和多功能厅;二层设有咖啡厅、中餐厅和商务中心。

三层中部设有半开放式西餐厅,船头和尾部为阳光甲板;四层为带有遮阳棚的观光平台。一层大厅和三层阳光甲板为免费区域,其它区域按条件优劣明码收费。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女人好像格外怕晒,根本不会选择到阳光甲板上来。只有几个白人游客上来在阳光下坐了一会儿,后来又转到了四层有遮阳棚的观光平台,估计是入乡随俗,怕被中国人笑话。我是摄影控,根本不会老老实实坐在船仓里,三层的两处阳光甲板成为我前窜后跳的最好选择。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夷陵区南津关,是长江三峡中最东边的一个峡谷。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西陵峡被三峡大坝分为两个部分,西半段成为库区的一部分,由于水位抬升,一些低水位的景观被淹没;东半段因在三峡大坝的下游,故此在三峡工程蓄水后自然景观得以基本保持不变。从三斗坪码头开始的船游西陵峡,走的是西陵峡东半段。这一段长约37公里,行船时间大约两个半小时。这段峡谷大致包括黄牛峡、灯影峡和黄猫峡三个峡段。

早上的漫阴天到下午两点钟开船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阴天,甲板上不晒了,但光线糟糕了很多,两岸的景色不清不楚的,色彩也不够明快。 历史 上的西陵峡以滩险流急、行舟惊悚而闻名。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粘沙去岸遥。”即是对彼时西陵峡之险的真实写照。1988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西陵峡的水位被抬高,许多浅滩、礁石被淹没,航道通航状况大为改善。

从地图上看,游船经过的第一个景点叫黄牛峡。游船播音员提示游客注意黄牛峡右岸两重山峦背后那座横亘着的山峰,告诉大家那就是著名的毛公山——一座天然的毛泽东卧像。

黄牛峡因右岸的一座山峰形似人牵黄牛人称黄牛山而得名, 历史 上是西陵峡的险段之一。白居易的诗句“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路穿天地险,人续古今愁。”写出了以往黄牛峡的多险滩和行船难。

地曾经有这样一首民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是说船到黄牛峡行驶非常缓慢,往往走了好几天,黄牛山还在视线内。黄牛山下还有一个历时悠久的寺庙黄陵庙,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建。但极目仔细在右岸搜寻,终未看到这大名鼎鼎的黄陵庙。

黄牛峡之美在于其两岸的群山层次分明,两或三重山峦近深远浅,浓淡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的神韵。

灯影峡因一处峡壁上的四块巨石在晚霞的映衬下颇似皮影效果的唐僧师徒而得名,又因在月色中景色格外秀丽而称明月峡。

“三峡人家”是依托灯影峡两岸丰富的 历史 文化遗迹和自然山水风光建设起来的人文和自然相结合的名胜景区,是近年来三峡 旅游 的热门景点之一,人气颇高。

“三峡人家”通过崖壁栈道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各式风雨桥在崖壁上形态各异,争奇斗艳,令人向往。

乘船游西陵峡只能走马观花,感受峡谷的雄壮,要想细品西陵峡的人文和自然之美,非得走走“三峡人家”这样的景区不可。

一直阴着的天突然暗下来,瓢泼大雨不期而至,江面上迅速泛起了浓雾,能见度更差了。山区的雨来得疾,去得也快,不到20分钟,云卷雨收,两岸的山体重新清晰起来。

进入黄猫峡,左岸一处山体上隐约有摩崖石刻,用镜头拉近方知是陈毅元帅的诗句“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这两句诗源自陈毅元帅在1960年创作的组诗《冬夜杂咏》中的《三峡》,后两句是“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

长江流至黄猫峡峡口,江面由2000多米宽迅速收窄为只有300多米,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就建在峡口上。

游船进入葛洲坝船闸的时候,我正在船舱里休息,如果不是播音员提醒,我差点错过了拍摄船闸的难得机会。

葛洲坝的船闸只有一级,包括1号、2号、3号三个船闸。我们乘坐的游船通过的是3号船闸,是三个船闸中最小的一个,通过吨位为3000吨以下。

游船进入闸室后,上闸门缓缓关闭,水泵开始排水,闸室中的水位逐渐下降。

待闸室中的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时,下闸门打开,游船驶出,完成过闸,前后过闸用时约40分钟。

之前一直以为船闸这种颇具现代气息的通航设备是洋人发明的,是舶来品。殊不知,最早的船闸其实出现在中国,兴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的灵渠上即建有类似船闸的设施,用以调节上下游水位,以利通航。从葛洲坝到宜昌港不到10公里,在宜昌港弃舟登岸,“两坝一峡”宣告结束。

在宜昌满打满算只停留了30多个小时,除了“两坝一峡”和“宜昌大撤退”,对这个城市没有太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