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要涨价?
在我看来,随着针对新能源车汽车国家补贴的退出,电车涨价是大势所趋,必然的。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显示,“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今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给予补贴”。
面对国补退场,多个品牌陆续发布了包括锁单、限时保价、预告涨价等动作积极应对。不出意外的话,年底会迎来新能源车企的疯狂促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攀高峰。而在这之后,迎来的便是电车的普遍涨价。
目前,每辆新能源车能够享受的补贴基本处在4800元到12600元之间,但是步入2023年将不再享受这种大额力度的补贴。车企是不可能也不愿意单独承受这笔“巨大的损失”,涨价是必然的。
广汽埃安发表声明称“将对旗下相关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格进行上调,幅度为3000元到8000元不等”。无独有偶,比亚迪汽车也计划把旗下多款新能源汽车车型涨价,幅度在2000元到6000元不等。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涨价还和原材料有着重要的关系。有关信息显示,中国市场的电池级碳酸钾已经从最初的6万元(2021年年初)每吨上涨到50万元每吨,价格翻了好几倍。还有,由于竞争的激烈,车企对于研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维护费用也是与日俱增。
一系列的情况都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会迎来价格的上涨。另外,目前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有少量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才能够盈利。随着购车补贴的政策的不再执行,许多小型车企势必面对更难的生存挑战。如果涨价,就很大概率会失去一批顾客,但是不涨价,自己又很难经营下去,破产或许就是早晚的事。
当然,虽然补贴不再,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补贴政策还是会继续延续到2023年12月31日的,这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不过社会生存法则一直都是“优胜略汰”,在这次的大调整中生存下来的也都是具备实力的,究竟哪些车企能够在这波调整中生存下来并生存发展起来,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要知道,在整个2021年,新能源市场同比上涨了156%市场渗透率猛增到13.9%。2021年全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将近300万台。
要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的庞大。可是随着国家退补,以及新能源车的原材料涨价,新能源车也在不断的涨价。特斯拉甚至在一周内涨价两次。
但是油价又涨的这么厉害,这可让我们老百姓怎么办?买新能源?这么贵。不买吧,这燃油车还能开吗?85号汽油都飙到9块了。
先来看看近期宣布涨价的品牌:
比亚迪旗下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
哪吒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5000元。
小鹏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涨,幅度为1.01-2万元。
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价格上调,涨幅为15060元。
奇瑞新能源旗下小蚂蚁和QQ冰淇淋价格上调,幅度为3000-7100元。
零跑汽车旗下零跑C11全系车型价格调整,涨幅为2-3万元。
欧拉好猫价格上涨,涨幅为6000-7000元。
威马汽车旗下车型价格上调,涨幅为7000-26000元。
就连理想汽车的CEO李想就在3月19月发微博称:已经确定涨价。
那么在新能源不断涨价的背后,仅仅只是因为原材料在不断的涨价吗?
主要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根据行情信息,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从2021年7月的9万元每吨,一直涨到目前的50万元上下,涨幅可以说用夸张来形容。
因此,这已经极大推高了电池的成本,对行业的影响可谓十分大。
除了锂,另一种原材料镍的价格也翻了数倍。原材料价格飞涨,造车成本增加,这也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近期已两度宣布涨价,同时也大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
除了原材料上涨,还有就是我们所谓的供不应求,当一个东西变得稀有的时候就会面临着涨价,古往今来就是这样。
随着油价的攀升,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台或多台新能源车,从而减少使用成本。所以之前我们也有说过,小鹏汽车迟迟不交车,就连比亚迪也是这样,订车交付周期过长,因为这事甚至还经常出现在车质网投诉前几名。
当然,还有我们之前说的国家退补,还有就是在新能源市场暂时没有成熟,很多车企乱涨价,从而引发市场效应,一涨都涨。
写在最后:在全球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供应链最长、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未来或许更多车企将加入到涨价队伍。
我认为电车不值得买。
纯电车型存在很多弊端,他续航能力不足,维修费用过高,价格偏高,我认为这种车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值得购买,应该等它价格下降,性能更完善以后再购买。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新能源电车存在两个极端好的车型,价格特别贵,高达几十万还不如购买燃油车更划算一点。
市场上的新证源电车出了价格特别高的高档车以外还有特别便宜的车型,但这些车型的质量是不敢恭维的,续航能力更无法保证。所以在没有限制燃油车正常出行的情况下,新能源电车根本不值得买。除非生活在北上广等这种繁华的大城市,对燃油车的出行有明显限制,但需要满足日常用车需要,才应该考虑购买电车。除了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以外,充电桩的普及率很低,即使购买了新能源的纯电车,充电也会成为一个大难题。
很多人在购买新车的时候认为以后是新能源电车的天下燃油车会很快淘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来看,从燃油车过渡到纯电的新能源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期间油电混动型的车可能更热销一点,也是人们购车时的首选。购买这种车以后不用担心纯电车的续航问题,它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车需要。
现在新能源电车的价格一涨再涨,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上涨,甚至某些车企出现了原材料紧缺的情况,继续想购买纯电的新能源车,也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没有必要非去购买纯电的新能源车。可以等原材料价格下降,电车价格下调,续航能力增强以后再考虑购买新能源的纯电车。
总体来看,针对这一轮新能源车涨价潮,市场上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最近包括锂、镍等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价格猛涨,环环传导,车价被迫抬升;二是我国自2013年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目前进入了补贴退坡、换挡前进的时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能源车企频频提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向人民网《财米油盐》表示,这一轮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上涨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退坡是次要原因。
“据了解,动力电池扩产的周期需要6-8个月,原材料一般要一年半的时间,而锂矿等矿业产能增加则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所以原材料行业和电池行业在整车及整车市场发展的信息并不对称,也就是说原材料的产能建设相对滞后。”许海东同时指出,短期内很难解决新能源汽车“一车难求”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热门车型、新款车型。
趁着新能源车“价高”“难买”,有人甚至打起了歪主意。通过一次性下单多辆新能源车,先锁定优惠再转手卖出手头的订单指标。这样的“加价转手车”,很可能导致“接盘者”丧失原本应有的充电换电、保修等优惠保障。
别管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物有所值是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原材料大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召开座谈会,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供需对接,共同引导动力电池上游材料锂盐价格理性回归。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发布会上也强调,今年将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来源:人民网)
与2021年底国补退坡的情形类似,不止小鹏,包括比亚迪、蔚来、极氪、零跑、AITO、长安深蓝、零跑、极狐等一大批车企,都在年关临近之时提出了国补取消的应对措施。不过2022年初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几波涨价潮,2023年电动车涨价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比亚迪涨价逼单,特斯拉降价促销
特斯拉在10月份就进行了一次幅度高达3.7万元的降价,并在购车保险上给予了一定优惠。但根据市场反馈来看,特斯拉的订单增量并不多,有媒体预测年底之前特斯拉还会进一步降价。
大规模降价的最大底气,来源于特斯拉较高的单车利润率和过剩的产能。Q3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毛利率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维持在27.9%的高水平,降价之后,特斯拉的单车毛利率依然碾压一众车企。而上海工厂产线升级后,特斯拉的交付周期明显缩短,如何尽快补足这部分订单,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特斯拉不同,比亚迪则发布了涨价通知,旗下王朝、海洋与 腾势 ( 参数 丨 图片 )的新能源车型,涨价2000-6000元不等,2023年1月1日之前下定的客户不受影响。
国补取消,比亚迪将直接减少4800-12600元利润,而涨价的幅度却无法抵消这部分损失,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让利消费者,实际上也是降价了数千元。明年涨价的消息,势必会给比亚迪带来更多订单,这更有利于2023年比亚迪300万台销量目标的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蔚来宣布购买ES8/ES6/EC6/ET7/ES7的用户,2022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且锁单排产,可享受2022年国家补贴;极氪和深蓝也宣布年内下定继续享受补贴;AITO问界则表示在11月20日之前下定可享受国补。
一场国补取消带来的订单争夺战即将开幕。
从2009年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来,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商用车试点到私家车的推广与普及。2022年国补走到尽头,意味着政策驱动时代的结束,市场驱动的时代到来
由于2022年国补退坡30%,新能源车企在今年上半年纷纷宣布涨价,一方面是为了抵消补贴下滑的损失,另一方面则是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到2023年,国补取消之后,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面临更大规模的涨价潮,成为消费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按照补贴政策,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会再给予补贴。现有的补贴额度为插混车型4800元/台、纯电动车(续航里程≥400km)12600元/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补没有了,但本应在今年年底到期的免征购置税政策,已经延期至2023年底了。简单来说,免征购置税是给到消费者的,而国家补贴是给车企的。车企的补贴结束了,对车企来说单车毛利润就少了,通过涨价弥补这个损失才是车企的当务之急。
但对电动车企业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说,涨价会直接影响销量,只能推出保价政策,在年底冲一波订单。但过渡期之后,车企是降价还是涨价,要取决于车企自身的盈利能力与市场行情。
像特斯拉,毛利率足够高,撑得起大幅降价,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特斯拉有可能进一步调价,据市场传言,特斯拉更低价位的车型已经在研发当中,打入20万以内这个主流市场,将会成为国内车企的有力竞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国产品牌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价格战也有可能出现,但为了保证自身的利润,车企更会在车主权益上给足诱惑。毕竟作为电动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动力电池原材料市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车企也要结合市场进行调价。
新能源汽车补贴在消失,车企的早期车主权益也在缩减,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对用户而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在购车时,选择合适的节点也是用户节约成本的重要途径。
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现在买新能源汽车是比较划算的。如果现在不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可能会越来越贵,也会让你花更多的钱。因为新能源汽车与烧油的车为替代品,现在由车的销量不怎么好,大部分人都会购买新能源汽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92号汽油的价格出现了上涨,或将可能涨破9元。
现在买新能源汽车还划算吗?
当然是非常划算的,如果现在不买的话,之后的价格可能会越来越贵,你就需要花更贵的钱去买汽车。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而电价比油价要便宜的多,小编是比较推荐买新能源汽车的,如果附近有充电桩。在买这个汽车的时候,车主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充电装置,不然就有可能充不到电,那这个汽车也没有用了。如果要回乡下,一定要购买转换器,这样才能用家用充电座给汽车充电。在开车之前检查一下汽车的电量,不要中途没有了电,然后就需要拖车。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会涨价呢?
这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涨价效应,并不是某家企业出现了涨价的情况。而导致涨价的原因,一方面是买者增加,另一方面就是碳酸锂和石墨的价格疯狂上升。因为新能源汽车必须要配备碳酸锂电池,在这方面所花的钱是非常多的。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自然会上涨,并且车企还进行了哭诉,即使车辆的价格上涨了,整个车卖出去还是需要赔钱的。并且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也不是那么的多,毕竟充电桩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有些城市就没有充电桩。
总结
汽车其实是一个比较需要的物品,如果有了车去任何地方就比较的方便了。车主就可以在新能源汽车和油车两个产品上做一个选择。
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最高涨2.6万元,他们分别是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
一、又有4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
在3月17日至3月19日晚继特斯拉、比亚迪、哪咤汽车官宣旗下车型涨价之后,小鹏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几何汽车,这4家新能源车企也纷纷加入了涨价的大军中,而且威马汽车宣布旗下的产品价格将进行7000元到26,000元不等的上调,小鹏汽车发布车型价格调整中说明该公司旗下产品的补贴前价格将进行10,100元到2万元不等的上调,对于此次上调价格的原因,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纷纷表示是因为受到了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有记者注意到,这一次新能源车密集涨价是2022年初的一次集体涨价之后的新一轮涨价潮,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0家车企对旗下将近50款车型的价格进行了上调。
二、什么原因促使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
其实导致新能源车企纷纷涨价的原因有几个点,第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并且处于一种高速发展期,并且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中,那么整个行业就会由于缺锌片等等的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并且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二点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以及国际的局势动荡导致了油价疯狂的上涨,所以就进一步刺激了市场,从油车转为电车的需求,最后导致新能源涨价的最大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其中锂和氧化钴市场价从12月份的115万每吨到现在3月份已经变成了331万每吨,足足长了三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