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3怪是哪3样
在南美洲巴西,有“三大怪”:汽车两开门,酒精当燃料,炼钢用木材。
1、两门汽车。
当今世界的小轿车以四门车为多,乘客上下颇为方便,但两门车,坐后排者上车须将前排司机旁边那个座位的椅背向前扳倒,低头弯腰“屈尊”入座。
两门车上车时确实有些麻烦。这种两门车一般2.5米到3米长,车身短但略高,车内容量小,后备箱不大,其貌短粗,看上去有点不顺眼,确实有点“怪”,但由于两门车便宜,在一万美金上下即可购得一辆,一般工人都可购买私车,汽车业也因此日益兴旺。
2、酒精当燃料
在巴西,汽车的燃料,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酒精。巴西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较普遍使用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在全国1800万辆汽车中,有900多万辆汽车是用酒精作燃料的。
因为巴西缺乏石油的特殊国情所造成的。为了根据本国的特殊国情,解决本国的汽车燃料问题,巴西政府提出了“全国酒精计划”,决定利用巴西作为世界第一大甘蔗生产国——年产甘蔗2亿吨,这一优势,用甘蔗渣生产酒精,以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鼓励国民把汽油燃料的汽车,改造成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
3、炼钢用木材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钢铁生产国,2008年,巴西的钢铁产量为4850万吨。但巴西又是个缺煤的国家,该国炼钢铁的煤,大部分都是从国外进口的。然而,巴西却又是世界上的木材生产大国,因而在巴西国内,许多炼钢厂都采用木材炼钢。
扩展资料: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大钢铁生产国,2010年钢铁产量3280万吨。但它又是个缺煤国,炼钢的煤炭需要进口。然而巴西却是世界木材生产大国,因而许多炼钢厂都用木材炼钢,经多年使用,技术成熟,2立方米木材可炼1吨钢。这样当然会影响到生态。
于是巴西政府制订森林政策规定,“伐一树须植一树”,因此,炼钢厂用的木材大多是自己栽植的成片林木,比如按树等速生林,五-六年可成材,钢厂就规划出六片用地,伐一片,植一片,轮流使用,生生不息,一个850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只有1.9亿人,有的是土地,这又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怪”。
参考资料:环球网-巴西人生活三大“怪” 酒精当燃料
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153亿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区第二位(仅次于委内瑞拉)。
2007年底以来,在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盐下油气田,预期储量500亿至1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储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62%,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占世界1/5。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万立方米,水力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扩展资料: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60%,为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内布利纳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西
市民恐要瑟瑟发抖了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其次就是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再者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另外就是从委内瑞拉进口煤炭。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市民恐要瑟瑟发抖了,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
一、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
首先就是因为欧洲地区后续就需要过冬了 ,对于欧洲地区而言他们在担心对应的冬天应该如何度过,因为如果没有充足的天然气或者煤炭是无法进行供暖的,这样子对于欧洲地区的人民都是不利的。
二、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
其次就是禁运俄罗斯煤炭欧盟有应对办法可以从美国地区进口煤炭 ,对于俄罗斯而言欧盟还是有对应的应对措施的因为他们的老大美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三、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再者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对于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欧洲地区的国家本身与巴西的关系就是不错的,所以巴西也是愿意提供对应的煤炭给他们的。
四、从委内瑞拉进口煤炭
另外就是从巴西地区进口煤炭 ,之所以需要从委内瑞拉进口大量的煤炭就是这样子可以使得欧洲地区的一些煤炭资源需求得到缓解,毕竟委内瑞拉是一个煤炭大国,同时委内瑞拉很需要资金来建设国家的基础设施。
欧洲国家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多渠道的发展,因为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如果选择放弃了俄罗斯的煤炭资源就是需要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
巴西每年都要烧焚大量的热带雨林,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巴西这个国家非常的缺土地,所以只能通过开垦雨林来获得土地,还有煤炭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想要提高效率的话,也只能去砍热带雨林的树木来制造煤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巴西这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可以发展的了,所以巴西的人想发展雨林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巴西雨林占地面积实在是太大了,阻碍了巴西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巴西的经济一直在止不住的下滑。
因为巴西的贫富程度差距很大,很多人都想要开垦更多的土地,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只能去烧焚热带雨林。因为不烧焚热带雨林的话,很多人的生活是没有办法过下去的,甚至可能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当然造成巴西疯狂烧雨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巴西接了许多大豆的订单,但是他们的土地根本就是不够用的,所以只能通过开垦雨林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巴西这个国家是非常缺煤的,所以还经常去别的国家进口煤炭,但是这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对煤炭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当地的人也就把主意打到了热带雨林的头上。通过烧木头的方法来获取煤矿,这样的效率可比进口高多了。巴西烧毁雨林完全是经过了巴西政府的同意才可以这么做的,巴西的人都是支持开垦雨林的。
比较而言,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较为集中,重点是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周边国家、非洲和中东等,以下对16种重要矿产资源分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 石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
2005年中东地区仍为我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2%,为5985.1万吨;其次为非洲,占全国总进口量的30.2%,为3834.2万吨;再次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全国总量的11.1%,为1407.0万吨;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为969.0万吨,占7.6%。
位居我国原油进口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罗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计进口量为7752.4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进口国还有:也门(5.4%)、苏丹(5.2%)、印度尼西亚(3.2%)、越南(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科威特(1.3%)、哈萨克斯坦(1.0%)。2005年从南美进口我国所需石油的3.4%,来自欧洲的占0.4%,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占0.2%。
与2000年相比,我国原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体依赖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而从非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2)来自北线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时,开始从中亚地区进口原油。
3)来自欧洲、拉美这些相对遥远地区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来自欧洲的原油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层面,主要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来自越南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增加趋势。
2.2.2 天然气: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管线天然气的进口正在谈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国不进口天然气。从2006年起,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深圳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154.1万吨,同比增长17.5%,价值7.43亿美元,增长30.3%。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32.5万吨,价值5558万美元;进口液化石油气121.6万吨,下降7.3%,但受价格提高影响,进口价值6.87亿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气进口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出现此消彼长态势。二是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较低,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较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较低,仅170.9美元/吨,但液化石油气1~10月进口均价高达564.6美元/吨,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的3倍多。三是进口来源的趋向分散,但仍以中东和澳大利亚为主。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建设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未来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曼等。同时,建设中俄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后还将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线进口天然气。
2.2.3 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且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煤炭出口到东亚等地区,但是,我国南方相对缺煤,因此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向我国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量约26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预计2006年进口约4000万吨。
煤炭主要从东南沿海各口岸进口。我国进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朝鲜、俄罗斯等国。中国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场,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进口地区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从越南进口煤种主要是无烟煤。2006年1~10月我国从越南共进口无烟煤1587万吨。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煤炭约260万吨,2006年1~10月份进口达329万吨。澳大利亚生产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占47.0%,韩国占12.0%,中国台湾省占9.0%。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2006年1~10月进口总额为552万吨,其中动力煤392万吨,炼焦煤160万吨。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在中国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1~10月中国共进口朝鲜无烟煤194万吨。2006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约78万吨。预期今后我国还将从蒙古大量进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测算,中国煤炭进口的地区结构为:越南53.0%,澳大利亚19.0%,印度尼西亚11.0%,朝鲜6.5%,俄罗斯2.5%,其余国家8.0%。
2.2.4 铀矿
2006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今后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约2万吨铀矿。
2.2.5 煤层气
不存在进口问题。
2.2.6 铜
参与贸易的各类铜产品非常丰富,包括铜材、铜合金、粗铜、精炼铜、铜精矿、废杂铜等,总共大约包括72种铜产品;铜市场相对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国铜精矿进口额在整个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精矿进口来源相对分散,自3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蒙古等。从贸易方式看,我国铜精矿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量的83.0%以上,小额边贸也占一定比例。2004年中国铜精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29.1%)、蒙古(20.1%)、秘鲁(12.5%)、澳大利亚(9.1%)、哈萨克斯坦(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亚新几内亚(3.2%)等。
精炼铜进口来源也比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宾、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2.7 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本身不是贸易的产品,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中间产品氧化铝,但同时还出口一部分电解铝。我国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增加导致氧化铝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动了氧化铝的进口增长。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188.0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587.0万吨,年均增长46.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701.6万吨,同比增长19.4%,进口价值26亿美元,增长27.0%。我国氧化铝进口大部分以现货贸易为主,目前进口数量已占到世界现货贸易总量的60.0%以上,我国进口量的变化对国际氧化铝价格影响非常大。中国30.0%的进口氧化铝以及80.0%的出口原铝都与来料加工有关。为节省电力以及增加国内市场原铝供应,从2005年7月1日起废除有关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政策,此外,商务部已不再发放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许可证。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基本稳定。2005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392.4万吨氧化铝,增长20.0%,占当年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5.9%;自印度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进口100.5万吨,增长37.0%;自牙买加进口56.7万吨,下降24.7%;自美国进口57.1万吨,增长7.3%。自上述4个国家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6.5%。
2.2.8 铅
我国铅矿砂及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秘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土耳其、纳米比亚、伊朗、韩国和朝鲜等。
我国精炼铅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朝鲜和加拿大等。
2.2.9 锌
我国锌矿砂和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秘鲁、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缅甸等。
我国精炼锌的主要进口来源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比利时、韩国等。
2.2.10 铁矿石
“十五”期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001年的9231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27500万吨,增加1.83亿吨,增长197.9%。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首先,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27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1218万吨,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铁矿石第2大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印度进口1100万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达到6855万吨,占当年中国总进口量的24.9%。从2000~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加了5.23倍,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印度本来是我铁矿石第3进口国,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平衡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一个手段,但现在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进口来源,并且不仅量增,而且价格的增长幅度还大于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巴西是我国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稳定增加,从2000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471万吨,增加269.2%,并且自2000~2003年,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重也连续增加。2005年与2004年相比,尽管巴西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增加,但由于来自印度进口量的增加,所占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南非一直是我国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并且近年来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国第4大进口国。以上4个国家,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2005年为90.0%。2001年,这一数字为95.8%。秘鲁、智利等也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秘鲁进口173万吨铁矿石,2001年进口184万吨,2002年进口198万吨,2003年进口220万吨。目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每年200万吨左右。2002年中国从智利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23万吨,2003年为164万吨。除此之外,中国还从其余近20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数量不大。
2.2.11 锰矿石
近年来我国锰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通过广东口岸进口。我国锰矿石进口来源主要包括以下7个国家:澳大利亚、加蓬、加纳、缅甸、巴西、印度、南非等。从这7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占我国全部锰矿石进口总量的95.0%。从澳大利亚、加蓬、加纳这3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均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
2005年中国进口锰矿石457.8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包括:澳大利亚34.3%,加蓬13.4%,加纳12.1%。3个国家合计占59.8%。
2.2.12 镍
2005年,中国共进口镍(未锻轧镍)89580吨,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2.13 钨
钨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4 锡
锡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5 钾盐
2005年中国进口钾肥883.4万吨,进口来源主要为:俄罗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罗斯19.3%。这3个国家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黄金约200吨,其中90%用于首饰制造。我国黄金市场已放开,进口来源广泛。
但说句实话,它到底缺什么矿产我还真没有想过,我的地理教材上也没有说过。
1、Navegantes,(纳维根特斯)
是沿海和旅游城市位于圣卡塔林纳州,巴西重要港口,主要活动是捕鱼业和造船业。重要港口城市,建于2007年,它愿意接收在2007年12月以前生产的船舶,这将是担任了4泊位(约九零零米连续)和重点冷藏货物,圣卡塔林纳州的最大的肉类加工城市。
2、萨尔瓦多港位于巴西
东部沿海托多斯奥斯圣托斯(TODOS OS SANTOS)湾东岸的进口处。濒临大西洋的西南侧,是巴西大西洋沿岸的主要港口之一。始建于1549年,是巴西的最古老的港市,交通运输发达,有公路及铁路与国内线路相接。港口有飞往国内各地的机场。
3、累西腓[féi]市
位于大西洋沿岸,是伯南布哥州的首府,巴西第五大城市,也是巴西东北部最大城市。累西腓有500年的历史,自古就是巴西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和停靠点。
累西腓(Recife),巴西东北部港口城市,历史名城、巴西重要的海、空军基地,伯南布哥州首府。位于南美大陆东端的布朗库角南部。市区由大陆、半岛和1座岛屿组成,并被众多的河流和渠道纵横分隔,有铁桥和石桥相连。有巴西的威尼斯之称。
4、里约热内卢
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工业基地。市境内的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5、圣多斯
又译桑托斯,巴西自由港,位于该国东南圣维森特岛东北侧,西北距圣保罗60多公里,海路东北至里约热内卢210海里,至萨尔瓦多港927海里;西南至蒙得维的亚港880海里,至布宜诺斯艾利斯港1010海里;东至开普敦港3416海里。
为巴西最大吞吐港,成为巴西第一大集装箱吞吐港,进口以石油、煤、肥料、谷物为多,出口以咖啡、大豆、柑橘、棉花等农产品为多,是世界最大咖啡输出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NAVEGANTES
百度百科-萨尔瓦多港
百度百科累西腓
百度百科-里约热内卢
百度百科-圣多斯
16世纪的一声炮响,葡萄牙殖民者踏上了南美洲这片沃土,从此开始了巴西漫长的殖民地生涯,直到19世纪初,巴西才获得独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巴西。巴西独立之初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国家经济,一直到1888年,这片土地才废除奴隶制,全世界第二晚,次年推翻君主制,而此时的巴西,只有不到1%的人识字……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巴西的开局就被很多国家压制。
虽然巴西的开局难度较高,但是随着国家逐渐走向文明开化,巴西人的眼光也从横向转向纵向,突然发现自己的脚下埋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不仅有铁、锰、钛、金、银等等,更有一种叫铌的矿物质,emmm,这个是神马玩意?是做陶器的那个吗?
不不不,当然不是,这个临界温度最高的超导材料。
说了一大堆金属矿产,您以为就这吗?巴西还蕴藏着已探明储量153亿桶石油、不可估量的盐下油气、658亿立方米的木材以及人均丰富的淡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同时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盛产咖啡、甘蔗、烟草、大豆以及非常著名的热带水果,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大量出口,因此20世纪初巴西发展一片大好,1920年就拥有了13万家工业企业,到二战时,工业产值已经占巴西总GDP的30%。
然而上天是公平的,鱼和熊掌似乎很难得兼,上天给了巴西丰富的铁矿石且忘记给煤(煤矿很少),有铁没有煤,那就是恨铁不成钢,因此巴西需要大量进口煤炭来炼钢,而时间发展到1964年巴西政变后,新政府旨在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欧美国家有大量的资本而巴西地大物博,二者一拍即合,巴西自此开始了负债发展弥补资金缺口的道路,充足的投资带动经济蓬勃发展,
1964-1974的十年时间里,巴西创造了“巴西奇迹”,巴西跃然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
oil(石油)
然而,好景不长,1979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及国际信贷利率上涨,巴西陷入了巨大的债务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
进口替代战略通过吸收外资建立工厂,再通过补贴刺激国民消费,由此引发了激烈的通货膨胀,而资本始终掌握在外国手中,国际市场一旦震荡,资本必然逃离,两个矛盾点直接将巴西拉入了债务危机,经济负增长,国内动荡。
直到1985年发生了政变,新政府上台后毅然放弃了高新技术产业,转而投资农业、基建、房地产等领域,政策立竿见影,国内通胀率得到了有效控制,负面影响就是新兴产业得不到发展,经济继续低迷,失业率增高,为了平息高失业率带来的民意鼎沸,新的政府走上了去工业化和高福利的道路。
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雕塑为基督像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投资不给力、消费低迷,巴西只能选择出口这条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巴西几乎可以靠出口资源“躺着挣钱”,接着国际原油涨价以及铁矿石等资源的出口,巴西赚得盆满钵满,但与此同时,如果可以躺着挣钱,那谁还愿意去努力工作呢,巴西也一步一步迈入了“资源陷阱”。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震荡,对巴西更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经济与资源的过度捆绑,自然也得接受经济随价格波动的命运,这也是巴西经济大起大落的背景,也是近十年来巴西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单纯依赖资源输出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繁荣,但归根结底创新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赚钱的本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繁荣。
全球另一个铁矿石供应基地就可为我所用,而不像现在这样主要依靠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话语权。一条铁路大通道建成后可能会带来具有战略意义的影响。这条铁路就是山西提出的中南部煤炭出海通道,根据有关规划,该铁路将以山西吕梁兴县的瓦塘镇为起点,全长约1200公里,贯穿山西、河南、山东三省,直达胶东半岛黄海沿岸港口。据透露,该铁路已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
山西省准备拿出270亿元,与河南、山东联手,修建一条直达海港的货运铁路,打通山西中南部煤炭出海通道。 目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正在对线路进行前期勘探设计工作。近期设计运能1亿吨,远景为2亿吨。 山西经济是大体量的运输经济,每年外运煤炭5亿吨,供应华北、华东和华中26省市,此外还有数千万吨钢铁、水泥等大宗原材料和农副产品,都在抢占有限的运输资源。在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山西占了三个,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基地。晋中煤炭基地规划到2010年产能1.3亿吨,需外运0.3亿吨;晋东产能2.7亿吨,需外运2.2亿吨。
从铁路布局来看,山西煤炭外运已经形成北、中、南三大通道。北线包括京包、大秦、京原和神黄铁路,也是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的重点,目前运力约3.8亿吨,预计到2010年还能新增运力3亿吨,基本可以满足晋北、陕西和内蒙古的运煤需求。
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巴西铁矿石由于运距长,成本高,在中国不具备竞争优势,导致中国钢铁工业主要依靠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矿源过于单一,大通道开通以后,河东焦煤出海与巴西开展互利贸易,可以实现货物的钟摆式运输,给中国开辟新的铁矿石供应基地,提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话语权。
1、桑托斯 SANTOS
桑托斯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抓斗吊、集装箱吊、浮吊、铲车、自动装卸机、输送带、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集装箱吊最大起重能力为35吨,浮吊达150吨,拖船的功率最大为1734kW,还有直径为150~4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仓库容量达120万吨。集装箱专用码头的面积为32万m∧2,拥有吊举10.6m的集装箱吊,装卸效率每小时20TEU。谷物每小时装300吨,矿石每小时卸600吨,原油每小时卸2000吨,煤每小时卸1000吨,化肥每小时卸2000吨。本港保税仓库面积为8.9万m∧2。散货码头可靠4.5万载重吨的船舶。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为43.8万TEU,年货物吞能力的约4000万吨。
2、萨尔瓦多 SALVADOR
港口有南北防波堤保护,南防波堤由陆向西北伸展,北防波堤孤悬港区之外。从西南东顺岸伸展有四座码头:1.沿海船码头,长683米,前沿水深7-8米。2.远洋船码头,长782米,沿边水深7-9米。3.连接码头,长238米,沿边水深8-9米。4.十米码头,长370米,沿边水深9-10米。全港码头线总长2000多米,十多个泊位。港湾北部水域还有离岸油码头4个泊位。出口纺织品、烟草、咖啡、可可、糖、皮革及石油等;进口煤、谷物等。
3、维多利亚 VITORIA
维多利亚港口服务设施有;修船、加燃料、小艇、医疗、牵引、淡水、给养、遣返,无干船坞、排污设施。港市有阿根廷、比利时、芬兰、法国、意大利、黎巴嫩、葡萄牙、英国、乌拉圭、德国的领事。入港航道宽120米,水深13米。港口泊位分两部分:北岸,5个泊位,水深1个4.3米、1个7.3米、3个7.8米,总长600米左右,装运废钢。生铁、谷物、集装箱、可可、咖啡、托盘货物;南岸:1个油轮泊位,长182米,水深10.2米,是个系缆桩泊位;生铁和煤炭泊位岸线长600米,水深10米到11米;一个装运酒精和糖浆的系缆桩型泊位;1个精矿砂泊位,长160米,水深11米;650米杂货、散装货泊位,水深12米,装运玉米、小麦、集装箱、杂货、钢材等。
4、福塔莱萨 Fortaleza
福塔莱萨(Fortaleza),巴西东北部重要海港,塞阿拉州首府。位于大西洋岸,横跨帕热乌河河口两岸。面积 336平方公里,人口130.9万(1980);始建于1609年,原为葡萄牙人与荷兰人为争夺东北部甘蔗种植园而修建的城堡。1637~1654年曾被荷兰人占领。1823年设市,并成为塞阿拉州的首府,更今名。
5、马瑙斯 Manaus
马瑙斯(Manaus)是巴西西北部亚马孙州首府。位于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左岸,是亚马孙河的重要港口,万吨货轮可以经亚马孙河到此。面积1.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3.4万。属典型热带雨林气候。16世纪时为印第安人村落。1669年建城,几易其名。1825年定名为马瑙斯。1850年成为州府。1890~1920年间因周围橡胶业繁荣而得以快速发展。1912年橡胶出口居世界第一位。1967年巴西政府把该市辟为自由贸易区。1972年建立了巴西第一家电子计算机厂和彩色电视机厂,是巴西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和摩托车的重要产地,有炼油厂和热电厂。巴西西部文化中心和游览地。设有大学、国立亚马孙研究所和动植物园。有国际机场。
6、巴拉那瓜 Paranagua
巴拉那瓜(Paranagua),巴西南部城市和第二大咖啡输出港。位于大西洋巴拉瓜湾畔。人口6.8万(1980)。始建于1585年。港口优良,水深10米,主要输出咖啡、马黛茶、木材等。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和木材加工为主。公路通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巴拉圭出口商品也以此为自由港。多殖民时期著名建筑。港区有个巴拉圭的过境区,第9A货仓属巴拉圭管理和控制,他们用封闭的卡车将进口货物运回国内.对巴拉圭的进出口贸易有很大影响。有不少集装箱班轮公司开通有中国到此港口的运输。
7、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面积1255.3km²,海拔2.3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70公里,绿地面积325.6km²,人口900万人。年平均气温17-36℃。1502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葡萄牙语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该城市始建于1565年,1763年成为巴西首府,1822年成为首都;1960年首都由此迁往巴西利亚。后改为瓜纳巴拉州(范围与城市相同),1975年瓜纳巴拉州撤销后成为里约热内卢州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服装、印刷、汽车、造船、机械、石油加工、化学、冶金和食品等工业。全国最大金融中心;许多大企业、银行和垄断组织在此设有经理处。市内设有60多家各种类型的博物馆,70多家图书馆,85座大小剧场和82家俱乐部。
8、里奥格兰德 Rio Grande
FUEL:AVAILABLE 巴西南端帕托斯湖湖口,大西洋沿岸港口。采用西3区标准时。最大吃水11.28米。水的载重密度为1000-1005。无潮汐变化。盛行东北、西南风、强制引航。通讯联系通过JUNCAO无线电台,呼叫信号PPJ。频率:AL组484、500、4251、4231、8460、84660.5、12840、12689.5、16918、17170;A3J组:2086.6、2182、2096、4125、4143.6、4413.2、4118.8、4382.2、4087.8、8802.6、8278.7、8774.7、8250.8、8790.2、8266.3、13184.5、12413.7;16F3组,甚高频23、24、25、26、27、28频道。港市有英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的领事机构。长度超过200米的船只不能进入内锚地停泊。港口有一个商业码头,泊位岸线总长1920米,最大吃水8.84米,装卸杂货、化肥、港外、谷粉、植物油、磷酸、冻肉等;二个集装箱泊位,长275米,吃水11.28米;一个油轮泊位,长300米,吃水10.06米,装卸原油、石油产品、氨、磷酸;一个系缆桩泊位,可停靠长220米以上,吃水11.28米的散装谷物船只。另外还有2个私营码头,一个专门装卸散装化肥、氨和磷酸,吃水10.97米;一个谷物泊位,也可装卸散装植物油,吃水11.28米。长200米以下的船舶可在内锚地停泊,用驳船装卸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