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钢企盈利持续恢复,焦炭出现供不应求,这将对相关产品的价格带来哪些影响

标致的鸡
安详的西牛
2023-01-31 17:38:57

钢企盈利持续恢复,焦炭出现供不应求,这将对相关产品的价格带来哪些影响?

最佳答案
细心的蜗牛
勤劳的心情
2025-07-23 07:38:09

自焦炭企业表示上调焦炭价格之后,一些地区就已经实现了第1轮提涨落地。根据数据监测,山东,河北等某些地区已经对焦炭的采购价格进行了上调,大众对焦炭的需求量要远大于焦炭的供求量,这也让焦炭的价格出现了上涨。相关企业表示焦炭的价格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5次下跌,焦炭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恢复上涨,这也让焦炭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会让煤炭的产量下降。

钢材市场回暖之后,进一步拉动了煤炭市场的回暖,钢企获得了盈利,也就意味着高炉复产出现了明显的增加,焦炭也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大多数焦炭企业都有着复工复产的意愿,大众对焦炭的需求量增多,也就意味着相关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焦炭的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

钢厂的产量出现的提升,就会对焦炭的需求量增加,焦炭价格可能会出现第2次提涨。煤炭企业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个别企业因为出现了安全事故,就只能够停产整顿,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煤炭的供应,也就会让煤炭的价格出现波动。虽然大多数企业都有了提产的意愿,但大多数人只是处于意向阶段,并没有对煤炭进行实际提产,大多数煤炭企业仍在现场运行,并且表示并没有库存压力。

如果只是依靠减少供应量来使价格提升,那么并不能够起到一个持续性的效果,下游消费并没有恢复,这也导致大多数下游采购仍然以按需采购为主,不少人并没有囤货的意愿。煤炭价格的上涨是有一定因素限制,并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上涨,同时焦炭的价格也可能会出现反弹。国内煤炭供给不足,而国内的增长有限,在进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就或多或少的会让煤炭的价格上升。

最新回答
坚定的糖豆
殷勤的康乃馨
2025-07-23 07:38:09

碳中和政策将推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低碳生产,其中煤化工有望加速发展。

一方面,燃烧一吨煤炭(标准煤)可产生约2.77吨碳排放,根据我国煤炭消费量28.04亿吨标准煤测算,对应碳排放量为77.7亿吨,意味着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若要实现碳中和,必须要降低煤炭消费的碳排放。

但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其仍将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内需求大幅下滑的概率较低。

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碳中和预计从三方面对煤炭行业造成影响:

第一,煤炭利用效率提升有望节约煤炭用量。我国煤炭(约52%)主要用于发电,但目前国内煤电平均利用效率仅为35%。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56%的煤电量仍来自效率较低的亚临界电厂,而效率较高的超临界(效率38%)和超超临界(效率45%)电厂的煤电量占比较低,分别为25%、19%。通过提高电厂煤炭利用效率,可减少煤炭用量,直接实现碳减排。若按照2030年煤炭50%的平均利用效率测算,可实现节约标准煤8亿吨(占目前用量约29%),减少碳排放约22.2亿吨。

第二,低碳生产压力促使行业产能趋稳。煤炭开采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开采设备的直接排放以及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排放。煤炭企业实现减排需通过降低高碳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发展减碳技术等措施。因此碳中和将为煤炭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或导致新建产能放缓,未来煤炭行业产能有望保持平稳。

第三,煤化工有望加速发展。煤化工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化学产品的生产方式,我国约7%煤炭用于煤化工。由于煤制化学品路线导致部分碳元素进入产品,所以天然具备减少碳排放的能力。所以建立低碳循环、清洁高效的煤化工产业有望持续提升煤炭消费中煤化工的占比,驱动煤炭行业低碳发展。

无聊的高跟鞋
整齐的大船
2025-07-23 07:38:09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近日,发改委下发通知指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形势严峻,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情况仍然存在。要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做好电力稳发稳供,并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全国煤炭销量完成28900万吨,同比增加700万吨,增长2.5%。1-4月,全国煤炭销量累计完成106431万吨,同比增加3431万吨,增长3.3%。其中,4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完成13381万吨,同比增加233万吨,增长1.8%。1-4月国有重点煤矿销量累计完成54475 万吨,同比增加875

万吨,增长1.6%。电厂耗煤方面,4月份全国重点电厂日均供煤337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增长2.4%,环比减少18万吨,下降5.1%日均耗煤333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增长9.5%,环比减少25万吨,下降7%月末库存6266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增长10.9%,环比增加36万吨,增长0.6%库存可用天数18天,同比持平,环比增1天。

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供需总体平稳,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对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区性、时段性供需偏紧的情况仍然会出现。

1、煤炭方面,迎峰度夏期间电煤需求大幅增加,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可能存在供需偏紧。

2、电力方面,全社会用电量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迎峰度夏期间华北、华东、华中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供需偏紧,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3、天然气方面,受工业和发电需求持续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天然气供需淡季不淡,迎峰度夏期间在为保障冬季供气加大夏季储气库注气情况下,局部供应还难以完全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

1、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认真落实增减挂钩减量置换要求,加快优质产能煤矿建设进度和手续办理,有序实施技术改造和减量重组,尽快实现建设煤矿依法依规投产达产。鼓励赋存条件好、安全有保障、机械化水平高的生产煤矿,通过产能置换重新核定生产能力,持续增加有效供给,尽可能多提供电煤中长期合同资源。开展停工停产煤矿分类处置,对于具备条件的严格按照程序复工复产,对于长期停工停产、恢复生产建设无望的“僵尸企业”,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2、做好电力稳发稳供。要多签电煤中长期合同并严格履行,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机组稳发稳供。

3、加大油品调运组织力度。

4、推进天然气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5、协调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努力增加发往秦皇岛等主要煤炭中转港口的铁路运力,确保港存煤炭处于较高水平。

6、切实保障供应安全。同时,要加强调峰能力建设,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加强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合理有序用气,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并落实煤炭库存管理制度,保障电煤供应。

务实推进煤电联营

要务实推进煤电联营。各地区、各企业要充分认识煤电联营在破解“煤电顶牛”难题上的重要意义,在各个层次深入推进。要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结合煤炭去产能和兼并重组,鼓励煤炭企业办电厂、发电企业办煤矿,以及煤炭和发电企业相互参股、换股等多种形式发展煤电联营。

有关地区、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煤电联营项目相关支持政策,优先纳入规划核准、优先释放优质产能、优先安排运力、优先落实债务处置和融资支持政策、优先纳入相关政策支持试点。

朴素的香烟
沉静的服饰
2025-07-23 07:38:09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碳中和政策将推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低碳生产,其中煤化工有望加速发展。

一方面,燃烧一吨煤炭(标准煤)可产生约2.77吨碳排放,根据我国煤炭消费量28.04亿吨标准煤测算,对应碳排放量为77.7亿吨,意味着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若要实现碳中和,必须要降低煤炭消费的碳排放。

但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其仍将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内需求大幅下滑的概率较低。

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碳中和预计从三方面对煤炭行业造成影响:

第一,煤炭利用效率提升有望节约煤炭用量。我国煤炭(约52%)主要用于发电,但目前国内煤电平均利用效率仅为35%。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56%的煤电量仍来自效率较低的亚临界电厂,而效率较高的超临界(效率38%)和超超临界(效率45%)电厂的煤电量占比较低,分别为25%、19%。通过提高电厂煤炭利用效率,可减少煤炭用量,直接实现碳减排。若按照2030年煤炭50%的平均利用效率测算,可实现节约标准煤8亿吨(占目前用量约29%),减少碳排放约22.2亿吨。

第二,低碳生产压力促使行业产能趋稳。煤炭开采中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开采设备的直接排放以及开采过程中煤层气的排放。煤炭企业实现减排需通过降低高碳能源、增加清洁能源、发展减碳技术等措施。因此碳中和将为煤炭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或导致新建产能放缓,未来煤炭行业产能有望保持平稳。

第三,煤化工有望加速发展。煤化工指以煤炭为原料制取化学产品的生产方式,我国约7%煤炭用于煤化工。由于煤制化学品路线导致部分碳元素进入产品,所以天然具备减少碳排放的能力。所以建立低碳循环、清洁高效的煤化工产业有望持续提升煤炭消费中煤化工的占比,驱动煤炭行业低碳发展。

饱满的小蚂蚁
高挑的菠萝
2025-07-23 07:38:09
煤矿行业还行,你看看现在的煤价, 历史 新高!可从事煤矿行业的井下工人真不行了,制度越来越严,会越来越多,不管你多大年龄,什么文化水平,毎周抄两次笔记,这纯粹是搞形式,浪费两本笔记本了,更重要的是不管煤价涨多少,煤矿工人的工资永远不涨,哎,不能再说了,多了都是泪!奉劝年青人,千万不要从事煤矿井下工作!!

煤矿行业最恶心的是煤价上涨跟工人没关系。下跌了就弄个百分之多少的开资。工人没有工作积极性,能磨一天算一天。所以没有个好的关系去煤矿上班是最没有前途的行业,眼里看到的都是绝望

煤矿工人拼命的干,流泪又流汉,到头来挣的钱,不够股东坐在办公室计算的,钱都进股东的腰包,大部分股东是煤矿领导,煤矿工人工资低的可怜,这样的事又没有地方讲理,憋屈,为了生活又得忍着,有的工人弄死他们的心都有,就是不能实施,怕触犯了刑法,,,

叫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有需求才有市场,民生用煤,改造成煤改气,因煤燃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为了兰天白云,为了环境。加大了绿色能源投入,加大了小煤矿的治理。另一个原因是,小煤矿安全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国家加大了大型国有煤矿的投资,以高效智能为代表的超大型煤矿,正在崛起。他以安全系数高,人员使用少,综合产能高为代表。

三个月没开资了,你说有啥希望。房贷,车贷。孩子念书。那个地方不要钱,领导呢,提了一批又一批,有几个为企业为职工而想。

煤矿行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大气质量越来越差、能源浪费严重,这都是煤矿挖煤造成的,赶紧都破产吧

煤矿工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卑微的一个群体,大部分都是年龄较大、没有文化的。说是企业实际上跟劳改场差不多,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去干活,这罚款、那罚款,企业挣再多的钱跟工人没有啥关系,每月就那一点微薄的工资还不能及时发放。

煤炭行业是不是夕阳产业?貌似目前下这个结论太早,不能因为近两年煤炭行业发展遇到困难就说它已经成为夕阳行业了。如果这么论的话,煤炭行业基本上每十年就要进入一次调整,每次也都再提及夕阳行业的话题,最终也没看到有落幕的那天。

煤炭行业为啥有这种特点?因为煤炭乃至整个能源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如果题主知道牛鞭效应的话,应该知道作为产业链两端的行业,即便很小的行业波动,传导到终端都会引起巨大的起伏,煤炭行业和整个基础工业都是这个道理。当09年经济危机时,整个基础工业已经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当然随着国家4万亿的投资拉抬了能源、钢铁、建材的需求,才使得这一危机能够过去。但经济的规律就是这样,即便延缓了整个行业的危机,但如果不趁机改革的话,危机仍然存在,早晚会爆发,煤炭就是这样。

在黄金十年末期,尤其是09年之后,煤炭行业进入一波疯狂的扩张进程。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在35-38亿吨,但全国煤炭已建和新建的产能却高达45亿吨。如果加上未登记的中小矿井以及各煤矿企业超采的部分,有人甚至估计全国煤炭产能的最高峰能打到60亿吨。也就是说煤炭满负荷生产能采出60亿吨煤,但实际只能消费掉35-38亿,巨大的供求差距再加上经济进入调整期的需求继续压低,使得煤炭价格在一夕之间几乎崩盘,大量的中小煤炭企业倒闭,国有大型煤企债务高企。再加上环保的概念喊得震天,新能源又开始大跃进似的发展,使得很多人都在说煤炭成为夕阳行业。

成不成为夕阳行业要看这个行业是否真的没前途了,那么仔细分析一下我国的能源结构就可以知道。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最高,能占到50-60%左右,石油天然气能占到30%,剩下的10-20%左右由其他能源瓜分。其中我国油气资源不足,大量进口受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左右,目前油气只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与化工产业,大量进入电力行业的可能性不大。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其技术瓶颈问题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光伏和风力,在无法解决稳定供电之前,大量接入国家骨干电网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能作为区域性分散供电。核能目前争议不小,沿海核电站可选址的地方基本上都建设了核电站,内陆核电站目前仅仅是技术规划,付诸实施还有很长一段路。那么目前看来能够保证这么大体量能源供应的就只有煤炭了。

另外我国经济已经走出了12-16年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开始稳步上升,能源需求相较前几年也有较为明显的回升。从我国目前人均用电量来看,只有发达国家的1/3,约3000-4000度,未来我国电力发展还有空间,除了一部分配给新能源发电之外,就调峰要求来讲,火电也还有发展的空间。

此外,煤炭另外发展的增长点就是煤化工。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匮乏,石油化工的成本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煤炭作为我国富存的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也是一种发展途径。目前很多廉价化工品,如尿素(合成氨)、甲醇、烯烃、芳烃、乙二醇等,使用煤基化工技术生产已经很普遍,除了部分高端产品可能仍需油气化工之外,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了煤基化工。这对基础工业控制成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煤炭行业说是已经变成夕阳行业,个人觉得为 时尚 早

之所以煤炭被塑造成夕阳行业,无非是能源产业的相互博弈的结果。当年新能源被炒作的有多高,恨不得新能源马上就能取代传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流。发展到现在才发现,新能源的概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能源需求真的需要加大的时候,能顶上去的只有传统能源。

这段时间跟很多人探讨过新能源的优劣势,包括光伏、风力、地热、潮汐以及氢燃料,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仍然是自身特性的限制,尤其是现在考虑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有效利用率和全生命周期内的污染物排放,有些新能源可能并不环保和高能。比如,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是否也是无污染的?氢燃料获取过程中有多少能量是浪费的?

由于我国资源禀赋的条件,煤炭占据能源消费的一半不但是政策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除非有同等条件的一次能源出现,才可能取代我国煤炭资源在能源的地位(同等条件包括:资源体量、获取难度、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稳定性)。在此之前,煤炭地位或许会降低,但不会被取代。因此,整个煤炭行业随经济及市场的波动肯定会有,但进入夕阳产业个人感觉仍然为 时尚 早。

煤炭行业属于夕阳产业,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煤炭消费会逐渐减少,煤矿迟早会关闭。另外煤矿生产工作条件很差,技术含量低,危险性较高,所以煤矿工人其实只有无技能的人才干,煤矿工人属于 社会 最底层的人,有一点能力的人谁会当煤矿工人,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现在好多发达国家已经关闭煤矿,法律禁止使用煤炭。

工作现场是最黑暗的,生活是最黑暗的,工作地位也是最黑暗的,物价翻倍涨,工资十年不涨反降,还一拖再拖。如果赶上能连续开几个月的微薄工资,就是领导给予的最大恩赐。煤价创新高跟工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出煤多少与工人更没关系,这就是最伟大的煤矿工人。

独特的春天
土豪的黑米
2025-07-23 07:38:09
有较多原因,但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煤炭价格的涨跌受经济增长周期影响很大,现如今经济增速下滑,煤炭价格下滑在情理之中;

二,煤炭企业普遍存在库存压力,现如今各大煤企处于高库存时期,去库存成为首要任务,故煤价难有良好表现;

三,国际经济下滑导致外需疲软,煤价供大于求,煤价下跌;

四,时值夏季,供暖需煤较冬季下降,煤价下跌;

五,电力企业多数亏损,发电用煤需求下降,煤价下跌!

自信的板凳
瘦瘦的高跟鞋
2025-07-23 07:38:09

财政部网站4月28日消息,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根据公告,原本实施3%、5%或6%最惠国税率的进口煤炭,均将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

5月起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此举会带来哪些利好和利空?

1、企业的煤炭经济

近年来煤炭行业逐渐被新能源取代,但煤炭本身就是不可替代的行业,而且煤炭行业的税负一直都很重。事实上,只要煤炭企业有全部的进项,园区还是很欢迎的。煤炭行业,对于我国的经济来说,也是个支柱性的产业,但面对高额的13%的增值税,企业的压力可以说相当的大。一年上千万的税收在煤炭行业都是常事。由此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税收压力是真的很大。

2、为疫情中的企业增加收入

企业利润的一点点增加的同时,税收也是在一点点增加!那么,企业既然可以选择相应的税收优惠,合理合法为企业节约一部分税收压力,就可以选择入驻,业务分流转移让企业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节税减负是我们一直以来做的事情,为企业减税减负的同时,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

后记:其实行业的影响因素方方面面,只盯着一个政策太过于片面。现在煤炭行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今年发改委为煤炭发了多少通知了都。政策层面是希望煤价稳定的,而煤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国家政策吃红利,大家赶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