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环境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煤气站运行与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环保法规日尽健全与完善,国民的环保意识也随之不断强化,因此,文明生产和保护环境,备受社会关注。
11.2.1 粉尘
在煤气发生炉生产运行过程中,煤的破碎、筛分与输送,煤场内煤的装卸与倒运,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扬尘,不同场合空气中的煤尘浓度,见表11-16。
表11-16 煤气发生站不同场合空气中的煤尘浓度
检测地点空气中的煤尘湿度(mg/L)
煤气炉炉顶煤仓20-40
块煤皮带运输机头部16-25
粉煤皮带运输机头部65-75
给煤机60-65
振动筛25-45
破碎机20-40
确定煤气站粉尘排放标准,参考工业窑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9078-82),见表11-17。
表11-17 有害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
序
号有害物名称窑炉类型标
准
级
别1997年1月1日前
安装的工业窑炉1997年1月1日起
新、改、扩建的工业窑炉
排放浓度
(mg/m3)排放浓度
(mg/m3)
1二氧化碳燃煤(油)
窑炉一1200
二1430850
三18001200
2氟及其化合物
(以F计)一6
二156
三5015
3铅及其化合物
(以Pb计)一0.05
二0.100.10
三0.200.10
4烟(粉)尘隧道窑一100
二250200
三400300
其它窑一100
二300200
三500400
5烟气黑度
(林格曼级)隧道窑一10
二11
三11
其它窑一10
二11
三22
注:① 本标准分为1级标准、2级标准、3级标准,分别适用于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② 工业窑炉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在煤的破碎、筛分、皮带运输机夹部等扬尘集中的地方,可安装局部收尘装置,如收尘效率可达99%以上的布袋收尘器;对煤堆场等露天扬尘点,可采用由水乳性丙烯酸酯共聚物、隔水剂及填充料配制的煤堆场覆盖剂,以减少煤尘的飞扬流失;在装卸煤作业和受煤坑处,采用喷淋水,即可减少煤尘飞扬和控制污染环境。
11.2.2 废气
1) 煤气发生炉加煤机处泄漏煤气
当向煤气发生炉子内加煤时,不管是滚筒式加煤机,还是钟罩式加煤机,在加煤过程中都会有少量的煤气逸出,如按每小时5次加煤计算,其泄漏的煤气量为14-18Nm3/h,其主要污染物是CO与H2S,其中CO约为5.5kg/h,而H2S约为55 kg/h,这部分有害气体为间歇排放,排放量又很少,就两段炉煤气站而言,放散管的高度>30m,因此,所排出的有害气体量低于《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的规定值[CO为160kg/h,H2S为1.3kg/h,烟囱高20m。
2) 煤气发生炉点火时需向外排放煤气,一般按半年停炉检修计,每次排放时间约为4小时左右,就φ3.0m两段炉而言,排放的煤气量约2500 Nm3/h,其中主要污染物是CO,排放量为0-615 kg/h,一般情况下,排放2-3小时之后,才会超过排放标准,可按事故排放对待。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82)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见表11-18。
表11-18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
SO2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2
0.05
0.150.06
0.15
0.500.10
0.25
0.70mg/ m3
(标准状态)
总悬浮颗粒物
TSP年平均
日平均0.08
0.120.20
0.300.30
0.50
可吸入颗粒
PM10年平均
日平均0.04
0.050.10
0.150.15
0.25
氮氧化物
NOX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5
0.10
0.150.05
0.10
0.150.10
0.15
0.30
二氧化氮
NO2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4
0.08
0.120.04
0.08
0.120.08
0.12
0.24
一氧化碳
CO日平均
1小时平均4.00
10.004.00
10.006.00
20.00
臭氧
O31小时平均0.120.160.20
铅
Pb季平均
年平均1.50
1.00μg/ m3
(标准状态)
苯并(a)芘
B(a)P日平均0.01
氟化物
F日平均
1小时平均7①
20①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180②
180②300②
300② μg/(m2•d)
注:①适用于城市地区;②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③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11.2.3 废水
冷煤气站,在洗涤和净化过程中的热循环水系统和冷循环系统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含有挥发酚,氰化物、油类、BOD、COD、悬浮物等有害物质,某煤气站的热循环水和冷循环水的水质分析,见表11-19;某煤气站热煤气落灰管处和总排水口处的挥发酚与氰化物含量,见表11-20;某煤气站封闭循环系统的循环水质变化情况分析,见表11-21;某两段炉煤气站酚液的水质分析,见表11- 22;某厂冷煤气输送管内的冷凝水中的酚、油、悬浮物及COD含量的测定值,见表11-23;某厂大同煤煤气站循环水水质分析,见表11-24。
表11-19 某煤气站的热循环水和冷循环水的水质分析
水的种类热循环水冷循环水
PH6.87.8
悬浮物2766-2948542-1470
总固体49146-575281780-1968
油类3607-45121091-3105
挥发酚1567-15982204-2366
可溴化合物13698-1394666072-15275
CODcr23103-2804810491-10691
BOD560003278
氨氮588-599624-627
氰化物4.5-6.02.0-3.0
硫化物184-192104-112
表11-20 某煤气站热煤气落灰管处和总排水口处的挥发酚与氰化物含量
检测点挥发酚(mg/L)氰化物(mg/L)
热煤气管落灰管水封处6.50.14
总排水口处9.30.14
表11-21 某煤气站封闭循环系统的循环水质变化情况分析(气化大同煤)
项目清理间
隔时间冷循环系统热循环系统
酚油悬浮物总固体COD酚油悬浮物总固体COD
清理前mg/L150天215034036032001030015201404803940028850
清理后mg/L143010017020706700690361502650018900
水中杂质增量
mg/L72024019011303600830104330129009950
水质洁净率%33.570.652.835.335.054.674.368.832.734.5
表11-22 某两段炉煤气站酚液的水质分析
名称PH硫化物H2S酚氰化物氨硫酸盐和重硫酸盐
含量mg/L7.5-8.21508001501035003500
表11-23 某厂冷煤气输送管内的冷凝水中的酚、油、悬浮物
及COD含量的测定值(气化大同煤)
挥发酚油类悬浮物COD
3580mg/L1079 mg/L200 mg/L5900 mg/L
表11-24 某厂大同煤煤气站循环水水质分析
名称PH水温℃水色含酚mg/l含油mg/l氨氮mg/l悬浮物mg/l
热循环水7-860-70棕色2500800-1000100-2001000-1400
冷循环水7-830-40棕色2000800-1000100-2004000-8000
上述水质分析结果,远远超过工业三废排放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工业三废的废水排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如下:
项目名称最高容许排放浓度(毫克/升)
PH6-9
悬浮物500
BOD560
CODcr100
硫化物1
挥发性酚0.5
氰化物0.5
有机磷0.5
铜及其化合物1
锌及其化合物5
氟的无机化合物10
硝基苯类5
苯胺类3
石油类10
将煤气站的污水排放结果与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相对比可见悬浮物超过5-6倍,油类超过300-400倍,挥发酚超过3000-4000倍,这样的有毒废水是绝对禁止向外排放的。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见表11-25。
表11-25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L
污染物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新扩改现有新扩改现有
标准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6~9
50
70
30
100
10
20
0.5
0.5
1.0
15
10
—
0.5
1.0
1.0
2.0
5.0
0.5
2.0
2.06~9
80
100
60
150
15
30
1.0
0.5
1.0
25
15
—
1.0
2.0
2.0
3.0
10
0.5
2.0
5.06~9
80
200
60
150
10
20
0.5
0.5
1.0
25
10
20
1.0
2.0
2.0
3.0
10
1.0
4.0
2.06~9
100
250
80
200
20
40
1.0
0.5
2.0
40
15
30
2.0
3.0
3.0
5.0
15
1.0
5.0
5.06~9
—
400
300
500
30
100
2.0
1.0
2.0
—
20
—
—
—
5.0
5.0
20
2.0
5.0
5.0
烟煤冷煤气站循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含酚与含油,而无烟煤冷煤气站循环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氰化物(CN-)和硫化物(S-2)。
含有酚类的循环水,呈由浅至深的粉红色,有一种刺鼻的特殊臭味,某煤气站违章向站外排放含酚污水,致使稻田内秧苗枯死,水塘中死鱼飘浮,因此,未经处理的含酚污水是严禁外排的,而排水中的酚含量应<0.5mg/L,在煤气站沉淀池周围,空气中的挥发酚含量,应<5mg/m3。
循环水中的氰化物主要是以游离状态的氢氰酸形式存在,而氢氰酸是剧毒物质,它能使血红素失去载氧能力,极易通过人的皮肤及粘膜吸收而造成急性中毒,若误服50mg氢氰酸,或空气中的氢氰酸浓度高于100 mg/m3,人就会立即死亡。因此,对(CN-1)含量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即排水中(CN-1)应<0.5mg/L;生产环境大气中(CN-1)应<0.3mg/m3;居民区中应<0.01mg/m3。另外,氢氰酸的挥发酚很强,30℃~40℃时的挥发率可达80%~90%。
循环水中的硫化物,是以硫化氢和氧化硫形式存在,而硫化氢和氧化硫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均有毒害作用,排水中的硫化物应<1 mg/L。
两段炉气化烟煤时所产生的酚液,主要来源于:①煤中的外来水,②煤中的饱和水;氢氧反应生成水。当入炉煤中的水分为4%时,每气化1000kg煤时,大约能生成70kg的酚液;当入炉煤中的水分为7%时,每气化1000kg煤时,大约能生成100kg左右的酚液。由于酚液量相对比较少,可通过焚烧来处理这部分有毒酚液,这是由于酚液中的酚类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在1100℃-1200℃的高温作用下,这种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可燃烧分解成无毒的CO2和H2O,其反应如下:
燃烧
C6H5OH+7O2 6CO2+3H2O
焚烧1吨酚液,大约消耗8.4×104MJ的热量,约合1350-1500Nm3热值为6.3MJ/ Nm3的发生炉煤气。
酚液焚烧后的烟气成分,见表11-26。
表11-26 酚液焚烧后的烟气成分
烟气成分(%)意大利IGI公司提供英国wellnlan公司提供
CO2
N2
O2
SO3
H29.37
56.25
4.00
0.02
30.365.7
70.1
11.1
0.61
13.0
合计100.0100.0
煤气站的污水处理,也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 自然沉降法:就热煤气站而言,在旋风分离器和热煤气管道的落灰管下的水封、隔离水封等处溢流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悬浮物和酚类,这部分污水也同样是不能外排的,可采用自然沉降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在沉降池内经过大约2个小时的沉降,40%的油类和50%的悬浮物可以被脱除。
② 电解法:该法适宜于冷煤气系统,对悬浮物的去降率可达85%,耗电为2~4KW/t(水),水质清澈呈绿色,但极板上的粘结物不易清除。
③ 化学混凝沉淀法:化学混凝法是最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煤气站循环水中,悬浮物、油与水都不是单纯存在的,由于长期的循环,水中固体颗粒在泵内叶轮的作用下,水与固体颗粒均匀混合的悬浊液,水与油均匀混合的乳浊液,另外,在循环水还会形成一些胶体。化学混凝沉淀法,就是利用所添加的药剂,破坏循环水中的县浊液、乳浊液、胶体的稳定性,从悬浮物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从乳浊液中分离出来的油品,通过凝聚而形成较大的颗粒,并结聚成絮凝体,随着比重的增加而下沉池底,积聚成沉淀物。所采用的药剂有无机盐类(硫酸铝、聚合硫酸铁、碱式氯化铝等)、硫酸(使用工业硫酸或废硫酸,将PH调整到3-4时,即有明显的破乳效果)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最常用的聚丙稀酰胺(PAM),投入量为水量的0.002%~0.01%]。
④ 加药加压容气浮选法
加药加压容气浮选法,即是投入混凝剂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药剂,使刚生成的较小的絮凝体由气体吸附,而带至水面浮出,此法的除油率可达60-70%,除悬浮物率可达70-80%(个别煤气站可达75-95%),是应用较多的处理污水的有效方法。
⑤ 离心分离法:即是采用高速离心机,其转速可达4800-14000转/分,油的去除率可达60-80%,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70-80%。该法耗电较大,离心转鼓上粘结物也不易清理。
11.2.4 焦油渣
在气化烟煤的热循环水系统中,会形成由粉煤、焦油、飞灰及含酚水组成的焦油渣,焦油渣的成分组成,见。
表11-27 焦油渣的成分组成
名称水分焦油煤粉飞灰
含量15-2040-5030-405-10
这部分焦油渣沉积在双竖管水封存槽底,在热水中呈胶粘体,捞出风干后呈坚硬的焦渣块,焦油渣既不能象油品加热后喷燃,也不可裸露燃烧(如曾用干烧砖),因为裸烧焦油渣会产生能致癌的有毒物—3、4苯并芘。因此,煤气站热循环水系统中的焦油渣,也中多年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而将焦油渣添加粘结剂和固化剂压制成遇热不会软化的气化用型煤,或将焦油渣研磨调制成水煤浆,是值得探讨的环保课题。
11.2.5 轻质细颗粒煤(灰)粉
从旋风分离器和热煤气管道落灰管放出的灼热轻质细颗粒粉煤(灰),或飘浮在水槽和水沟表面(不易沉淀),或积存过多耙出时裸露于水面随风飘扬,严重影响煤气站的周边环境,对这部分轻质烟道灰,最好将沉淀在水封槽底和沉淀池底部,捞出后做为废渣外运处理,灼热轻质烟道灰的筛分组成,见表11-28。
表11-28 灼热轻质烟道灰的筛分组成
颗粒直径
>200200-150150-125125-100100-7575-5050-20<20
含量,%3825746587
11.2.6 噪音
煤气发生站的噪声源,主要产生在备煤系统、鼓风机房、煤气加压机房和泵房,煤气发生站设备运行噪音,见表11-29。
表11-29 煤气发生站设备运行噪音
地点提升机破碎机振动筛空气鼓风机煤气加压机油泵与水泵
噪声(dB)9095~10095~10095~10595~10590~95
当环境噪声>85 dB时,对于8小时在此环境下工作的操作人员,是有害于身体健康的。因此,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应该考虑设备基础的减震措施,或配装消声器;对噪声特别大的空气鼓风机与煤气加压机,应在厂房建筑结构上,考虑隔音与吸声。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见表11-30。
表11-30 各类厂界噪声标准
类别昼间夜间
Ⅰ5545
Ⅱ6055
Ⅲ6555
Ⅳ7055
注: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的划定 Ⅰ类标准适用于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各类标准适用范围由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各类用户要合理的选择煤炭品种,各煤矿也要确定煤的合理加工方法,因此必须了解煤的性质和煤的应用等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物尽其用,有效地利用资源。
一、机车和船舶用煤
机车和船舶相当于一个移动的锅炉,由于其通风强,烟筒短,所以对所使用的煤的粒度要求严格。细小的煤粉给入炉膛中,未来得及燃烧,即随煤烟飞走。特别是当机车锅炉进行强化燃烧时,粒度6毫米的末煤都能由烟道随烟飞出。为使煤均匀地散布在炉条上面,并且透气程度大致一样,也必须用块煤,最好是75~25毫米的中块,或者是25~6毫米的小块。
煤的灰分过高不仅影响机车锅炉效率,而且会加重炉膛的清理工作,所以要求机车用煤的灰分要小于25%。
机车用煤的挥发分不应过低,否则在火车上坡时不能迅速地增加锅炉火力,在火车进站停车时也不能使炉篦的热应力很快降低。人工添煤的机车,在煤的挥发分过高时,由于炉膛容积有限,添煤又是间歇性的,会使煤耗增加,造成损失。因此一般机车燃料是采用各种牌号煤配合使用。有的路局是用长焰煤掺入部分气煤配烧。水分对机车用煤的影响不大,有时在将煤铲入炉膛前还先掺入一些水,借以减少煤粉的飞扬损失。
各国的能源构成不同,消费构成也不同。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约占70%,煤炭的消费构成大体如下:火力发电31%,各种工业锅炉31%,民用20%,炼焦8%,蒸汽机车4%,化工3%,出口3%。不同部门对煤质的要求不同。
1.炼焦用煤
焦炭用于炼铁、铸造、生产电石、气化以及金属的冶炼等。炼焦是在炼焦炉的炭化室内进行的。炭化室宽0.45m,高4.3~5.5m,长14~16m,可装煤18~27t,炭化室两边为燃烧室,温度达1300℃,隔着耐火砖把炭化室加热至1100℃,煤在炭化室中隔绝空气干馏,大约经过14~16h,煤就炼成焦炭。炼焦产品中焦炭约占75%,焦炉煤气18%,煤焦油4%,还有粗苯、氨、硫等。每座焦炉有炭化室几十个至上百个。焦炉煤气热值很高,是很好的气体燃料。煤焦油经分馏后可得到很多有用的化工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粗苯和氨也是主要的化工原料。我国每年生产的焦炭5000×104t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高炉炼铁。焦炭在炼铁高炉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还原剂,与铁矿石中的氧作用生成CO和CO2,把铁还原出来二是热源,焦炭燃烧时产生高温(炼铁高炉温度约1600℃),保证化学反应的进行,使铁矿石熔化三是支撑剂,焦炭在高温下不变形,保证高炉中气流畅通、生产正常地进行。所以炼铁必须有一定粒度的高强度、低灰低硫的优质焦炭。为保证焦炭的质量,对炼焦用煤有如下的要求:
1)有较强的结焦性和粘结性:炼焦用煤一般都要用多种煤配合炼焦强粘结性煤如肥煤、焦煤要占50%~60%,而粘结性差的煤如气煤、瘦煤用量为40%~50%,有时也可用一部分弱粘煤代替气煤。配煤后的胶质层厚度Y为16~20mm为佳。
2)煤的灰分要低:炼焦煤的灰分增加0.8%,焦炭的灰分就增加1%,焦炭的强度会下降2%,炼铁时的焦比(炼1t铁所需焦炭量与铁的比值)要增高2%~2.5%,生铁产量要下降2.55%~3%,高炉排渣量要增加2.7%~2.9%。所以要求炼焦煤的灰分越低越好。但为了保证精煤的回收率,所以煤焦配煤的灰分Ad≤10%为宜。由于我国的气煤多,而焦煤少,所以我国焦煤、肥煤的灰分可放宽至12%,气煤的灰分则要小于9%。不管原煤灰分多低,炼焦用煤都要进行洗选,不但降低了灰分,而且可脱除大部分丝质体和半丝质体等不粘结组分,使镜质组富集而提高煤的粘结性。
3)煤的硫分要低:炼焦煤中的硫有80%进入焦炭,焦炭在炼铁时,硫进入生铁。生铁中含硫大于0.07%,即为废铁,不能炼钢,因炼出的钢具热脆性,易脆裂。为了脱硫,要在高炉中加入石灰石、白云石等熔剂与硫形成炉渣(CaS)排出。通常炼焦煤的硫增加0.1%,焦炭中的硫增高0.08%,石灰石用量就增加1.6%,焦比上升1.2%,高炉的生产能力就降低1.6%~2.0%。所以要求炼焦配煤后的硫含量St,d≤1.2%。有些工业先进国家,要求配煤的硫含量要小于0.5%。煤中的磷在炼焦时也会进入焦炭,焦炭炼铁时磷进入铁中。磷也会使铁变脆,其危害比硫更大。炼焦配煤中要求磷含量Pd≤0.1%。我国煤中的磷含量一般都不高。
4)配煤的挥发分要合适:配煤的挥发分过高,会降低焦炭强度挥发分过低,虽可提高焦炭的强度和块度,但炼焦时膨胀压力过大,推焦困难,而且挥发分低,化学产品的回收率低,使炼焦成本提高。一般配煤的挥发分Vdaf为28%~32%较合适。若生产铸造焦,挥发分可低一点(Vdaf=28%),可得较多的大块焦。化工用焦,焦炭强度可稍降低,故挥发分可高些,灰、硫的要求也可放宽一些。
5)其他指标要求:要求配煤总水分Mt在7%~10%之间。因水分高,消耗热量,需要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焦炭的产量。炼焦配煤的粒度,要求小于3mm占80%以上。粒度太大,煤料混合不均匀,炼出焦炭强度受影响粒度太小,增加磨煤费用和电耗,而且装炉煤的堆密度变小,会减少焦炭产量,降低焦炭质量。配煤的粘结性较差时,可用捣固的办法增加堆密度,减少颗粒间的间隙,改善煤的粘结性,也可加入沥青等粘结剂来改善粘结性。煤料挥发分高,收缩太大时,可加入细粉碎无烟煤、半焦等瘦化剂,以提高焦炭强度。
2.气化用煤
煤直接燃烧效率低,热能利用率仅15%~18%,且污染大气。我国每年燃烧煤炭排入大气的烟尘量达1200×104t,SO2达1800×104t,占排入大气污染物总量的60%~80%。全国有几十个城市出现酸雨,近40%的国土受酸雨的污染,酸雨主要是硫酸(90%),其次为硝酸和弱酸。大气中含硫0.8mg/m3就会使人致病,酸雨使湖泊酸化、鱼藻死亡、农作物枯萎、土壤中养分流失,还破坏金属构件、建筑物,文物古迹、油漆、衣物也受其腐蚀。酸雨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已成为国际上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用煤生产煤气作为燃料称为煤的气化,是减少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办法。煤气的热效率高达55%~60%,比直接燃煤提高3倍,洁净、空气污染小,运送方便,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煤的气化是使煤与氧气、空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含有CO和H2等可燃气体的工艺过程,即把固态的煤变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2C+O2→2CO+Δ
C+H2O→CO+H2-Δ
式中:Δ表示无效成分。
据气化剂的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水煤气和半水煤气等。以空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空气煤气,但有效成分H2和CO含量只有12%,发热量太低,用处不大以水蒸气、氧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水煤气,有效成分CO和H2的含量可达86%,发热量高,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也是工业用氢的来源以空气和水蒸气作为气化剂生产出来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有效成分H2和CO的含量达70%,N2含量为20%,发热量中等,是合成氨的原料,也可作燃料。
气化用的炉型不同,对煤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常见的有固定床气化炉、沸腾床气化炉和悬浮床气化炉。
(1)固定床气化炉
固定床气化炉为圆形炉子,煤由炉子上方加入,在炉栅上进行燃烧气化。气化剂从炉栅下部向上通入,生成的煤气从上方导出。炉栅附近温度高,为氧化层,向上温度逐渐降低,分别为还原层、干馏层和干燥层。
固定床气化炉必须用块煤,粒度最好为25~50mm,其次为13~50mm,13~25mm,25~75mm等。煤种以低煤级的褐煤、不粘煤、长焰煤、弱粘煤、气煤为佳。要求煤的抗碎强度较高,热稳定性要好(TS+6>70%),煤的活性好,灰分Ad<25%,硫分St,d<2%,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的软化温度ST>1200℃,液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的熔化温度FT<1300℃,要求烟煤胶质层厚度Y<16mm。
(2)沸腾床气化炉
煤在炉上呈浮动的状态,就像沸腾的水,故称沸腾床气化炉。用粒度<8mm的煤,而<1mm的粉煤越少越好,不然飞灰的损失大,影响煤的有效利用率。煤种以低煤级的褐煤、长焰煤或不粘煤为佳。要求煤的水分Mt≤12%,灰分Ad≤25%,硫分St,d<2%,活性要好,a>60%(950℃时CO2的还原率),煤灰软化温度ST<1200℃。
(3)悬浮床气化炉
把煤磨成粉,喷至炉内呈悬浮状态进行燃烧气化。煤要磨得很细,<200网目(筛孔边长为0.074mm)的煤粒要>90%。煤粉在炉中1s内完成氧化反应,炉中温度高达1400~1500℃。生成煤气可供生产合成氨。该炉对煤种不限,对粘结性等无要求,但煤的水分要尽量少,Mt<5%。悬浮床气化炉生产能力大,1h可生产5×104~12×104m3的煤气。
(4)生产合成氨对煤质的要求
我国中型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气化炉一般用固定床气化炉,对煤质有严格要求。要用无烟煤,块煤粒度为25~50mm,或15~100mm,13~25mm,13~70mm含矸率(粒度大于50mm的矸石量百分比)小于4%,限下率(小于粒度下限的煤百分比)为15%~21%Mt<6%Vdaf≤10%,Ad为16%~24%,St,d≤2.0%,ST≥1250℃,TS+6≥70%,抗碎强度(大于25mm)不小于65%。
3.液化用煤
煤的液化就是将煤中的有机质转化成液态产物的加工过程。煤炭液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也可将液态产物加工成无灰焦炭,用以制造电极、碳纤维、粘结剂,生产有机化工产品,煤液化的副产品煤气可作为气体燃料。
煤液化的方法可分3类:煤直接加氢液化(如高压加氢法,溶剂精炼煤法)煤间接液化(先将煤气化为水煤气,然后合成液态产物)煤的部分液化(即低温干馏法)。
(1)煤直接加氢液化
煤是固体,碳含量高、氧含量高(15%~25%)、氢含量低(<7%)、原子比小,煤的分子结构为高分子缩聚物,结构单元为缩合芳香环,环上带有直链烃侧链和各种含氧、氮、硫的官能团,各结构单元通过醚键或非芳香烃连接,煤分子量很大,一般认为>5000。石油是液体,氢含量高(11%~14%),氧含量低(<1%),H/C原子比大,石油分子结构以烷烃、环烷烃为主,分子量小,约200。煤的直接加氢液化,实质就是煤在溶剂、催化剂和高压氢存在的条件下,切断煤的化学键,在键的断裂处用氢来补充,使煤变成低分子量、含氢高的油和气。加氢液化时,煤要破碎至<0.3mm,与蒽油(或四氢萘)混合制成煤糊,反应塔中温度为400~480℃,有CoMo催化剂,10~20MPa压力,煤糊在反应塔中被裂解,加氢液化,生成的液态产物可分馏出各种组分,气态产物可作燃料气用。据需要可改变反应温度和压力,生产产品可以液态为主,也可以固态为主。固态产品称溶剂精炼煤,是优质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于炼焦配煤,做型煤的粘结剂,生产高级碳素材料、碳素纤维等。
加氢液化要采用低煤级的煤,如褐煤、长焰煤或Vdaf>35%的气煤。碳氢比要小,C/H<16,壳质组和镜质组含量要高,惰质组含量要低(I<10%,因其不液化),煤的灰分要低(Ad<5%),灰熔点要高(ST>1200℃)。
(2)煤间接液化(又称一氧化碳加氢法)
其原理是先将煤气化得原料气(CO+H2),然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经催化合成,得到液态烃和液化石油气。产品有合成石油气、汽油、柴油、燃料油、蜡、醇、酸、酮等。目前南非有正式生产厂,年产量超过200×104t。
煤间接液化对煤质的要求与气化炉有关。如移动床加压气化炉,要求用块状无烟煤或焦炭,粒度均匀,灰分低,灰熔点高,抗碎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硫分低,水分低,挥发分低。
(3)煤的部分液化
即低温干馏,要用含油率高的褐煤或高挥发分烟煤,如长焰煤、气煤等。
4.火力发电用煤
我国约有30%的煤用于火力发电,年耗煤约4×108t,是用煤大户。我国火力电厂大多采用粉煤锅炉,装机容量越大的发电厂,对煤的热值及可磨性要求越高。煤的粒度越细越好,要求<200网目(筛孔边长<0.074mm)的粉煤要占85%以上(褐煤80%以上),所以要求煤的可磨性越大越好,可减少电耗。影响电厂用煤指标的主要有挥发分(Vdaf)、灰分(Ad)、水分(Mar)、硫分(St,d)、发热量(Qnet,ar)、灰熔点(DT,ST,FT)等。
1)发热量等级(表7-10):不同煤级的煤,挥发分不同,发热量不同,要根据不同炉型的煤来燃烧。如用任意煤级的煤,则燃烧的稳定性及效率会受影响。
表7-10 火力发电用煤对发热量的要求
2)灰分等级(Ad):分3等:A1≤24%A2为24%~34%A3为34%~46%。灰分降低发热量,粘污设备,造成显热损失,故对灰分有一定的要求。
3)水分等级(Mt%):
Vdaf≤40%时,M1≤8%,M2在8%~12%范围内
Vdaf>40%时,M1≤22%,M2在22%~40%范围内。
煤中含水分Mt>60%时,要先干燥,不能直接燃烧。
4)硫分等级(St,d%):S1≤1.0%或S2在1.0%~3.0%之间。硫分高于3.0%会造成严重的腐蚀和环境污染。
5)灰熔点(ST):固态排渣炉要求高的灰熔点,液态排渣炉要选用低灰熔点的煤。当Qnet,ar>12.54MJ/kg时,要求ST>1350℃当Qnet,ar≤12.54MJ/kg时,对灰熔点不限。
5.铁路机车用煤
机车锅炉的烟道较短,要求水蒸气的蒸发量大(70~80kg/(M2·h)),通风强度大,流速快(>30m/s),故需使用块煤。如果用末煤就会产生飞扬损失,粉煤没充分燃烧即被吹出,热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损失率可达15%~20%,大供气时可达25%~30%。块煤的粒度以6~50mm为好。块煤供应不足时,也可供原煤,但含矸率要不大于1%,用混煤则要粒度为0~50mm。供应颗粒煤时限下率要小于15%,含末率要小,含末率增大1%,则煤耗增加0.4%。煤种可用长焰煤、弱粘煤、1/2中粘煤、1/3焦煤、气煤、肥煤、气肥煤等,要求挥发分大一些(Vdaf≥20%)。一般不使用褐煤,褐煤燃烧时火力不猛,使蒸气压力达不到要求。
机车用煤的硫分要低(St,d<1.5%),隧道多的地方要求St,d<1.0%,灰分要低(Ad≤24%)。煤的灰熔点越高越好,要求软化温度ST>1200℃,以免结渣影响炉子通风。煤的发热量分3级:①Qnet,ar为20.9~23.00MJ/kg②Qnet,ar为23.00~25.09MJ/kg③Qnet,ar≥25.09MJ/kg。用弱粘结性煤较好,用不粘结煤易漏失,用强粘结性煤则阻碍炉子通风。
6.船舶用煤
船舶用煤对质量要求更严,因船的体积小,供煤不方便,故要求高热值的低灰块煤。粒度为13~50mm间的小块和中块煤或者混块煤,灰分Ad<14%,发热量Qnet,ar≥25MJ/kg,挥发分(Vdaf)最好在25%~40%之间,煤灰熔点ST≥1250℃。可采用单种煤,也可用配煤燃烧,一般无烟煤和褐煤不宜做船舶用的配煤。
7.高炉喷吹用煤
为了降低高炉炼铁时的焦比,国内外普遍采用喷吹无烟煤粉、天然气和重油等燃料来代替部分焦炭,可降低生铁的成本,每喷吹1t优质无烟煤可节约焦炭800~900kg。喷煤粉率可达24%~30%,比用焦炭成本低一半。
喷吹用的无烟煤,要求可磨性好,HGI指数越大越好,可减少磨煤电耗灰分、硫分要低,Ad≤12.5%,St,d<1.0%,Vdaf=10%左右,Mt<8%。水分高的无烟煤粉在喷吹时的黏滞力大,甚至使煤粉粘在一起而无法喷吹。煤灰成分中SiO2/CaO要小于1,因为CaO增高有助于降低酸性炉渣的黏度。无烟煤粉的细度,要求大于160网目的数量小于10%,最高不超过15%。我国新密、阳泉、汝箕沟、焦作、晋城等地的无烟煤可用于喷吹。低灰、低硫、强爆炸性的烟煤也可用于喷吹,如山西大同优质的弱粘煤。高变质的超无烟煤由于不易研磨成粉,一般不用于高炉喷吹。
8.烧结矿用煤
炼铁时对品位高的铁矿石经一定的破碎和筛分即可入炉冶炼,但对含铁量较低的贫矿则要预先破碎、洗选,提高品位后,把精矿粉与无烟煤和溶剂等在温度1300℃左右烧结成球,再送入高炉冶炼,把精料烧结成块,即为烧结矿。烧结用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生铁的质量。烧结用的无烟煤粒度为0~3mm,灰分,硫分要低(Ad≤15%,St,d≤1.0%),发热量要高。
9.制活性炭用煤
活性炭是一种带有活性的炭制品,具有强吸附作用。活性炭是黑色、无味、无嗅的固体,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每克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500~1500m2,最高可达2500m2,使活性炭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化学稳定性高,可在很广的酸碱度范围内使用。
活性炭是一种疏水性的吸附剂,能在气体和污水净化中发挥作用。它能从被污染的潮湿空气中吸附SO2,NO2,CO2,H2S,氯、汞蒸气以及苯、醇、醛、酚、汽油等多种气态烃,及多种细菌、病菌、臭气,还能吸附污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石油和细菌、病毒等,使水净化至地面水标准。活性炭又是一种优良的催化剂及载体,用于氧化、还原、脱氢、合成等化学反应中。活性炭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用油剂、橡胶加工、石油炼制、染色、无机试剂的制备、有机合成、气体净化、溶液中贵金属和溶剂的回收、防毒面具、解毒剂以及航空、军工、消防等方面。
活性炭的品种有粉状和粒状等。生产时先将煤在温度600℃下进行干馏,除去挥发分,然后将碳化物在温度900℃下进行焙烧,用含氧气体和水蒸气、ZnCl2等活性剂进行活化,清除被吸附在碳表面的各种污染物,把被堵塞的微孔打开,从而增加活性炭的内表面积,恢复其活性。
各种煤都可作为生产活性炭的原料。高煤级烟煤和无烟煤制出的活性炭微孔发育,中孔少,适于气体和蒸汽的吸附,也可作催化剂载体,用于水的净化。低煤级烟煤和褐煤制成的活性炭中孔发育,微孔少,适于气体脱硫、脱色及大孔径的催化剂载体。对原料煤的要求是灰分越低越好,最高不超过10%,硫分越低越好,制颗粒状活性炭,则要求无烟煤的热稳定性要好。
10.制造电石用煤
在电炉内2200℃的高温下,将生石灰与焦炭进行反应,生成电石(CaC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500℃的高温,可用来切割金属电石还可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农药等。
制造电石可用焦炭或无烟煤。对无烟煤的质量要求:固定碳含量要高,挥发分Vdaf<10%,灰分要低(Ad<7.0%),全硫St,d≤1.5%,磷含量Pd<0.04%,煤的密度以小于1.6g/cm3为佳,粒度最好是3~40mm。
11.制腐植酸用煤
制造腐植酸一般采用腐植酸含量高的泥炭、年轻褐煤和风化烟煤及严重风化的无烟煤。要求煤的腐植酸产率大于30%,煤的灰分不宜超过40%。煤灰成分中以含氧化钾和五氧化二磷较多为好,这样可制成含多种肥效的复合肥料。
12.提取褐煤蜡用煤
褐煤蜡是轻工业、化学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制电缆、皮鞋油、复写纸、电子产品都少不了它。适于提取褐煤蜡的煤是年轻褐煤,要求苯抽提物EB,d>3%,灰分不宜太高。老褐煤的蜡含量低,不宜作为原料。
13.水泥工业用煤
大、中型水泥厂的砖窑烧成用煤对煤质的要求较高。首先是煤的灰分越低越好,一般要求Ad在20%~26%的范围内。灰分太高,煤的发热量太低,达不到熟料的烧成温度(1450℃以上,燃烧火焰温度达1600~1700℃),要求煤的发热量>21MJ/kg,温度低影响熟料的矿物成分和结晶状态,使水泥的安定性强度(标号)降低要求灰分的成分稳定,因为煤灰成分会影响水泥的配料,煤的挥发分以Vdaf>25%为宜,但不要超过40%。挥发分适中,火焰明亮,升温快,熟料的质量好,煤的硫含量St,d<3%煤种以焦煤、1/3焦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等较合适,也可采用配煤的方式。粒度以末煤、粉煤、混煤等小粒度最适宜,可减少磨煤电耗,粒度过细,易发生自燃爆炸,不安全。
14.陶瓷工业窑炉用煤
陶瓷工业窑炉可以用柴、煤、油、煤气、天然气作为燃料,也可用电。以煤作为燃料对煤质的要求是:发热量Qnet,ar≥21MJ/kg,挥发分Vdaf为25%~30%,灰分Ad≤20%,灰熔点ST≥1300℃,硫分St,d<2%。
15.工业锅炉的用途与用煤量
(1)工业锅炉
锅炉是生产水蒸气和热水的设备,按用途可分为动力锅炉(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废热锅炉。动力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工业锅炉产生饱和蒸汽或中、低压过热蒸汽,采暖锅炉只产生低压饱和蒸汽和热水。工业锅炉广泛用于化学工业、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我国工业采暖锅炉有几十万台,年耗煤近4×108t。约占我煤产量的30%。
(2)工业锅炉分类
层燃炉:燃料在炉排上铺成层状,空气由炉排下送入。燃料一部分在炉排上燃烧,一部分在炉膛中燃烧,可储存较多的煤,燃烧稳定。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烧炉、链条炉、抛煤机炉、振动炉排炉等。
悬燃炉:又称煤粉炉,没有炉排,燃料在炉内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烧稳定性差,但燃烧效果好,机械化程度高,适于大炉。
沸腾炉:把煤料破碎至一定粒度,从炉排下送入压力较高的空气,将燃料层吹到一定高度燃烧。燃料在炉内上下翻滚,完成燃烧过程。该炉可烧劣质煤、油页岩、煤矸石、石煤,但飞灰量大,热损失大,耗电量大。管道易磨损。
(3)各种工业锅炉对煤质的要求
链条炉:煤的发热量Qnet,ar一般在19~21MJ/kg之间,挥发分Vdaf>15%,灰熔点ST>1200℃,弱结渣性用烟煤,粒度为10~50mm。适于10~75t/h蒸汽量的中型锅炉。
振动炉排炉:用于容量2~10t/h的锅炉,适于低挥发分的烟煤和无烟煤,不宜用粘结性强、灰熔点低、水分高的煤。炉排振动易漏煤、飞灰多。
往复推动炉排炉:可用高灰分、高水分低煤级煤,不宜用无烟煤及粘结性强的烟煤,用于6t/h的小锅炉。
抛煤机炉:适用各种煤种,但粒度要在30~40mm范围内,水分Mt≤15%。适于蒸发量<10t/h的锅炉。
悬燃炉适于任何煤种,但要有磨煤设备,适于蒸发量大于75t/h的大中型锅炉。
沸腾炉:可用劣质煤、油页岩、石煤等。
手烧炉:条状炉排,适用褐煤和高挥发分煤板状炉适用无烟煤。
16.生活用煤
包括居民生活用煤、服务行业、机关团体用煤、冬季采暖用煤、城乡小企业生产用煤,约占我国煤年产量的20%,每年用煤超过2×108t。
烧散煤热效率仅为10%,煤球为20%,蜂窝煤为30%,上点火蜂窝煤达40%~50%。上点火蜂窝煤对煤质的要求是:易燃、上火快,发热量高,硫低,火旺耐烧,使用方便,发热量Qnet,ar在23~25MJ/kg之间,Vdaf在15%~20%范围内,St,d<0.5%,着火点低。
一年一度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燃料准备工作即将开始。同时,打赢大气污染防控三年攻坚战也到了即将交卷的时刻。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业内对如何既能保证百姓温暖过冬,又能确保大气污染防控效果多了一些认识和选择。
散煤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还历历在目,但为什么老百姓就是放不下散煤?因为散煤来源广、供应有保障,且价格便宜,供暖舒适性较高。如何既能保留散煤的优点,又能避免其污染的不足?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兰炭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近期,由于部分地区在“限煤双控”刚性政策的约束下,适当放松了对兰炭的限制,引起一些地区争抢兰炭,尤其是一些燃煤电厂为完成压煤任务,也加入了争抢大军。其实,兰炭只适用于那些无法进行烟气超低排放治理的家庭民用和中小型工农业、养殖业等分散用户,并不很适合煤粉炉燃煤发电厂使用。
传统炉灶结构不合理致散煤直烧产生大量污染
自古人发现煤炭并将其作为燃料用于取暖和炊事以来,直到2017前,家庭散煤的燃烧方式并无太大变化,祖祖辈辈都是采用直立式底部自然进风短炉膛燃煤正烧小炉灶,即使后来的家用封闭式取暖炉,炉膛结构也没有变化。此种炉灶由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极低而被长期广泛使用。
但此种炉灶结构燃用烟煤,会产生大量煤烟污染,能效也很低。因为这种结构的炉灶没有二次供风,引燃煤炭和后续加煤都在炉膛火焰中心上部,煤炭被加热到320℃左右就发生热解,产生的热解煤气在炉膛上部很难点燃和完全燃烧,使60%-70%的热解煤气顺着烟道排空;热解过程中煤炭不断爆裂产生的大量细煤粉也随着烟气被带出;煤中的硫不断被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硫烟气,因不能和灰渣中的碱性物质接触固硫,所以多数二氧化硫也都一并进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同时,这些排出的干馏气和带出的煤粉没有得到燃烧使用,白白浪费,使整体热效率低于60%。这就是散煤燃烧造成严重污染和能效低下的根本原因。无论是用块煤、粉煤,还是型煤都是如此。
如果向炉灶中直接加入细颗粒煤,飞扬出去的煤粉更多、浪费更大;如果做成型煤或煤饼再烧,飞出的煤粉会少得多,但挥发分逃逸问题仍无法解决;工业锅炉炉膛较长,但如果没有二次风补燃,挥发分逃逸问题就不可避免;一般锅炉都是强制鼓风,煤粉带出问题更为严重。
煤烟中含有大量焦油蒸汽、甲烷和少量其它烃类气体,以及氢气,这些都是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构成物质,是VOCs治理的重点;焦油蒸汽含有大量苯、酚、萘、蒽、苯并芘等数十种知名和尚不知名的多环芳烃类有毒有害物质,有的还是强致癌物,它们会加重雾霾和酸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低温热解技术让散煤变身污染极小的兰炭,成为散煤替代首选
兰炭是烟煤热解后的半焦,是通过热解技术去除烟煤的大部分挥发分后的固体产物,这种技术在陕北、鄂尔多斯地区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起初用当地盛产的长焰煤进行土法烧焦,污染严重。近十多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环保政策的倒逼,兰炭的生产工艺、装备以及污染控制水平都有了革命性进步,已进入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的现代化大工业阶段。目前,兰炭产业已扩展到整个陕北、蒙西、甘肃、新疆等拥有长焰煤资源的地区,全国产能近1亿吨。兰炭的用途也从最初的铁合金和电石行业,扩展到高炉喷吹、球团烧结、工业造气等行业,近两年逐步进入家庭民用和冬季取暖领域。
兰炭生产和散煤直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十分相似,只不过兰炭是把原煤集中热解,散煤是分散到千家万户的炉灶中热解。通过烟煤的集中热解,把散煤变成兰炭,不仅可把燃料清洁化,而且可将煤炭中的挥发分物质全部回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大大提高原煤经济效益。
兰炭虽属煤炭,但其性能已发生根本改变,其挥发分和硫分残余已很少,热值大幅提高:挥发分一般降至5%-10%、残余硫分降低50%以上,热值提至6000大卡/千克以上。挥发分大幅降低,散烧时产生的煤烟就大幅减少;同时,经过热解形成的兰炭热稳定性有所提升,产生的煤粉和飞灰大幅减少,大大缓解了粉尘污染。即使还用原来的正烧小炉灶,也不会产生太大污染。
监测数据表明,烧兰炭比烧散煤可节能30%以上,产生的粉尘和其它烟气污染物下降80%-90%,二氧化硫下降50%以上。
对用户而言,燃料用量小了,运费可节省1/3,所以兰炭的综合消费成本增加并不多。虽然表面看兰炭比散煤价格高,但只要厂家把原煤热解减重部分,即煤焦油和热解煤气高值高效利用起来,完全可抵消加工成本,甚至还会有盈余,兰炭成本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兰炭虽以散煤为原料,但已不是散煤,而是转变成了非常优质的煤基清洁固体燃料,既保持了散煤使用的便捷性和廉价性,又减少了污染,且资源丰富有保障,是替代工业和民用散煤的首选。石油需要“炼化”才能清洁化和分品种使用,原煤低温热解也是一种“炼化”,“炼油”和“炼煤”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不具备气代煤、电代煤的地区,以兰炭全面替代散煤切实可行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同时也要求确保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温暖过冬。近年来部分地区采取了大量限煤、禁煤和煤改气、煤改电的行政措施,配合大气污染防控整体措施综合施策,中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但在此过程中,工业和民用散煤替代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改电、改气后的保供难度大、消费成本高、舒适性偏低等问题极易导致散煤复烧。
如果采用兰炭,上述问题或可基本得到解决。虽然散烧兰炭还达不到超低排放和改气、改电的清洁效果,但相比过去原煤散烧已有极大改善,特别是随着兰炭专用炉具的推广使用,能效和清洁性提升明显。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筹划之年,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散煤治理的经验教训,使“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内散煤污染治理更有力、更科学、更可承受十分重要。在不具备气代煤、电代煤的地区,以兰炭全面替代散煤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是针对家庭分散民用取暖和农业大棚、养殖场所、农村乡镇街道小企业等,大力推广兰炭替代,在基本不改变原有使用习惯的前提下,可全面替代。如果同时采用专用炉具,效果更好。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完全可承受,完全有潜力不依赖财政补贴。
二是对于10蒸吨/时及以下小工厂的供热供暖,如果实在无法改气、改电,也可采用兰炭专用锅炉,配合简易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完全可做到达标排放,且投资和运行费用低、设备可自动运行、供应有保障。但对于吨位较大的兰炭锅炉,必须配套建设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治理系统。
三是对于必须使用燃气的玻璃、陶瓷等行业,推荐采用新型无排放固定床兰炭连续气化炉,就地生产廉价燃气。这种兰炭气化炉完全无焦油和酚氨废水,在窑尾烟气排放总管配套建设超低排放系统,即可获得良好的减排效果。
当然,兰炭终归是碳基燃料,虽然污染问题可解决,但碳排放问题尚不能解决。因此,在减排温室气体、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兰炭也不能任性和无节制地使用,虽然控制温室效应和碳减排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在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地方必须尽量优先使用这些能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