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车企热衷于新能源电动车?而合资车企依然热衷于燃油车?
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电动车和燃油车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以目前的发展来看的话,国产汽车在电动车领域的确是后发制人,已经取得了领先的地位。而合资车企之所以热衷于燃油车,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专利大多来自于国外,自身并没有太强的研发能力。所以还是需要依靠自己以前积累的燃油汽车市场,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局。
第一,国产车企的新能源发展速度非常快。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所以非常快,主要得益于我们早在21世纪初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车之上,而不是传统的燃油车。其实这一点从我们国产的燃油车技术专利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大多数选择使用以前的旧专利或者直接购买国外的专利。因此他们才可以把大量的资金用来研发新能源,提高电池以及车机的水平。
第二,为什么合资车不能够选择新能源?
首先是因为燃油汽车本质上在短时间内是不会被淘汰掉的,未来的20~30年的时间之内,燃油车依旧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保有量。所以对于合资车企来说,他们还是有生存空间的,并不会直接倒闭,而且他们在燃油车领域还是具备领先地位的。最为重要的是大家的观念还没有发生变化,认为新能源汽车没有办法跟燃油车相提并论。
第三,我是如何看待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总体上来看的话,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肯定要取代燃油车,一方面是因为石油作为一个不可再生能源,以后会越来越短缺,而我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目前石油的价格越来越高,自然会导致燃油车的用车成本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开发,目前的电动车使用成本正在逐渐的降低。随着大量的汽车进入市场,电动车技术越发成熟之后,它的建造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现在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一般以国产新能源车型为主,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虽然也有布局但是续航里程和国产车型相比差了一个档次。那么消费者在选择车型的时候应该选择合资还是国产呢?
一、技术积累
虽然国产车型在三大件上无法与功力深厚的外国品牌相比。但是新能源车型是一个全新的范畴,而国产新能源车型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已经相当深厚,合资品牌目前还将先进技术隐藏起来不愿意投放到市场竞争。某一些合资品牌的车型仅有270公里,但是售价却要15万元左右,这种电动车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
二、合资厂商不容忽视
虽然说合资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还尚未完全打开,但是有一部分车企还是相当重视中国市场,例如日产的轩逸凭借着燃油车型在中国良好的口碑,续航里程和综合能力表现不错,轩逸的纯电动版本在中国立即打开了市场。
全新X1插电式混动版在车身尺寸上做出了细微调整,长宽高分别为4565/1821/1613mm,轴距为2780mm,除了高度相比普通汽油版车型降低11mm以外,其他各项数值均保持一致。此外新车的整备质量为1900kg,因为增加了电池的重量,所以X1插电式混动版比普通汽油版增重了350kg。
动力方面,新车有望搭载一组全新研发的插电混动系统,由宝马全新的1.5升直列三缸增压发动机与配备容量为10.7千瓦时的镍钴锰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机组成,并匹配一款6速自动变速器。电动机的最大功率暂未公布,但申报信息中公布的车辆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1.8升。此外由于电动机的加入新车有望拥有前驱、后驱和四驱三种不同驱动形式。
选择混动还是纯电动汽车要考虑很多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否有固定的充电桩,有固定的停车位不代表你有固定的充电桩。就算你有固定的充电桩,难道你就没想过要移动吗?以我身边的人为例。就连北京本地人也总是因为孩子上学、照顾老人、工作而搬家。我自己就更不用说了,30岁之前我家搬了7次家,我个人住的地方更多。
现在快40了,比较稳定,但是也有几套房产,不知道以后住哪里。家用首选燃油车看家庭情况,纯电一般不建议购买。除非你是专业跑滴滴的,而且你也是专门买车跑网约车的,否则不建议你买纯电和混动,一是真的没有性价比,二是价格够高。第二是当地的气候。如果常年寒冷,不适合买纯电车,因为冷热空气会大大影响续航里程。冷本身会让电池效率低下,冷的时候还得开空调。
冷空气不耗电,热空气耗电。冬天包的紧紧的,没有热风,是无奈的选择。不建议天天受这个罪。其次是车本身的问题,比如家里的车有多少,对乘坐空间和载重量有没有要求,价格区间。至于跑高速,如果跑的少,也不用太担心。偶尔一两个麻烦,跟电动车的优点比起来根本省不了钱,省心(满足以上两点后,电动车绝对可以天天省钱省心,比燃油车强多了)。
但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两点,除非无事可做,否则不推荐电动车。当然不建议混用。这完全是政策的产物。买电动车就是要考虑续航和补充能量,也就是说你得有充电桩,而这个前提是你得有固定的停车位;充电桩的购买和安装是要花钱的。新能源车虽然每公里油耗很低,但是配套设施烧钱,然后优惠速度太快。如果卖二手车,新能源车肯定卖不了燃油车。新能源最大的问题是充电桩。建一个充电桩并不容易。除非你有自己的院子,否则光物业就是个麻烦。地下车位一般不允许私拉电线,地上你也不一定有车位。很多车主只是看到了新能源车油耗低,却忽略了这个充电问题。大城市有充电桩,小县城没有充电桩,只好自寻烦恼。
从2018年开始,合资品牌加快了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布局,首批推出的车型多以家用车为主,虽然是“油改电”车型,但是其设计本来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加上经过了严格检验的电动系统,上市后也有不错的吸引力,这几款就是值得推荐的车型。
大众 - 朗逸纯电
厂商指导价:14.89万
大众最畅销车型的纯电版。
【外观设计】 外观方面,朗逸纯电采用了跟车身同色的中网,非常的细密,跟燃油版的主要区别在中网右侧有一个e-LAVIDA的标致,车头两侧下方还有C型日间行车灯,非常的醒目。
【内饰亮点】 内饰方面,朗逸纯电采用了T字形布局,基本都是采用了黑色材料进行搭配,仅用了一根亮银色饰条装饰,中控屏幕是内嵌式设计, 而且尺寸并不算大。
【动力油耗】 动力方面,朗逸纯电搭载了最大功率为100kW的驱动电机,最高车速可达150km/h,最大续航可达278公里,快充条件下仅需40分钟就能充满80%的电量,慢充则需要5.5个小时。
起亚 - 起亚K3新能源
厂商指导价:20.98 - 21.88万
高颜值的新能源家用轿车。
【外观设计】 K3新能源使用了大嘴的进气格栅,搭配狭长的大灯,运动之余也有很强的攻击性,车尾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很有时尚感。
【内饰亮点】 内饰方面,K3新能源采用了大尺寸的悬浮中控屏,和7英寸的液晶仪表,科技感很强,为了凸显自身的身份,还在车内很多地方加入了蓝色饰条进行点缀。
【动力油耗】 动力上,K3新能源搭载了1.6L的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05匹,电机最大马力为61匹,动力表现并不突出,但是纯电续航可达80公里,百公里油耗仅为1升,非常的出色。
现代 - 菲斯塔纯电动
厂商指导价:17.38 - 19.88万
续航出色的合资纯电动轿车。
【外观设计】 外观方面,菲斯塔纯电使用了凌厉的大灯设计,并有一根镀铬条进行连接,车头使用了无中网设计,侧面的双腰线突出了运动感。
【内饰亮点】 内饰方面,菲斯塔纯电的10.25英寸中控屏幕非常吸引眼球,其余部分使用了碳纤维纹路的饰板,和软性材料进行包裹,突出了运动感。
【动力油耗】 动力上,菲斯塔纯电搭载了功率为135kW的驱动电机,最高车速可达165km/h,最大续航可达490公里,在快充条件下仅需0.67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量,慢充条件下需要9.5小时。
油电混合和插电混合两种。油电混合动力主要存在于日系的本田和丰田为代表的车企中,这种“轻混”的好处是,相对燃油车稍低的油耗,但其动力性能只能维持或稍低于同级燃油车的水平。新能源还是买国产的比较高,合资价格虚高,技术也不比国产好多少。推荐品牌:比亚迪,荣威,吉利,广汽新能源,还有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威马,小鹏。
纯电的短板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纯电的未来主要看电池技术的发展了,现在也不好说,但是肯定有很多国家和企业在投入研究电池技术,因为未来的应用太广阔了。此类车特点是性能强悍,也没有续航焦虑,缺点是馈电体验一般。此类还有增程式插电混动,和比亚迪的区别是发动机只给电池包充电,不参与直接驱动车轮。比如理想one。雪佛兰的有些车也是。
这当然是用车成本最低,最节能环保的车型了。纯电车动力平顺,无发动机噪音,舒适度高,节能。而且往往动力强劲,都配有极高的高科技配置。在有电的时候,体验绝佳!什么新能源?自己起个名就新了?本质上没有一个好东西!都是污染极大,没有后期预判,损害人类环境的渣渣货。
新能源汽车是为了符合发展,能有效地减少汽车的排放带来的污染,尤其是到了入冬之后雾霾频繁出现,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其实从表面上能看出,优点很多,属于一个时间的产物,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值得购买的。插电混动优势:没有续航焦虑,动力表现更佳不论是底盘技术还是核心技术,还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都与世界顶尖的公司进行合作,连车型设计都集结了世界顶尖的设计师进行打造,这么强势的恒驰汽车不知道比亚迪能不能招架得住。
建议选择插电混动或纯电动 汽车
建议组合方式概述:
家庭通勤使用为主选择首台车,同样建议两类型的新能源 汽车 。
选择燃油车还是新能源 汽车 ?
之所以会纠结这个问题无非是担心“续航里程”,然而这个“焦虑”一直以来都是燃油车阵营的既得利益者在炒作,他们忘记了什么是插电混动;插混 汽车 具备纯电动驾驶、油电混合或增程驾驶,以及部分同时具备混动和增程两种功能的车,长途驾驶的时候由内燃机和电动机同时驱动车辆,内燃机会同步发电(充电并为电机供电),此时车辆就像是高标准的油电混合(HEV) 汽车 ,只需要加油不需要充电,耗油量还会比同级燃油车低得多且动力普遍更强。
日常通勤只需要充电即可,选择NEDC 100km左右的插混车即可满足日常代步,2022年已经有部分一线中国 汽车 品牌的车辆达到150-250km,中短途自驾游都可以满足了。
至此应当理解“里程焦虑”从来都是被制造出来的焦虑了,插混车包括增程车都是可以上绿牌的,属于新能源 汽车 ;但如果已经有一台燃油车的话,再选代步车则不建议选插混!因为插混车的纯电续航还是短了一些,偶尔的中长途自驾游无法胜任,但当你适应了插混 汽车 的EV模式后就会开始排斥燃油车、包括插混车的油电混合模式——因为电驱真的很便宜,而且没有换挡顿挫的问题,静音也非常理想;所以用过电车往往不再想开油车,那么选择纯电续航300~500公里的纯电动 汽车 就会有更理想的体验,普通自驾游还是不用烧油,超长途自驾且需要节省时间的时候才需要开开油车。
综上所述, 准备购买首辆家用代步 汽车 则可以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之间二选一,优缺点不再赘述;简而言之,长途自驾游比较频繁且行程都比较长的话,插混车在行程中更省心但成本略高于电动 汽车 ;反之自驾游并不频繁且没有超长途自驾的规划或能力的话,首台车即可选择纯电动,有条件则可以“插混 纯电”。
偶尔心血来潮的长途自驾大可以租车,其实普通人几年也不一定能来上一次上千公里的长途自驾游。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汽车 的养护成本,电驱系统不需要保养,电机、电控、动力电池都只需要定期检查,没有需要换的“机油和机滤”也没有变速箱;需要定期更换的只有防冻冷却液和刹车油等,相比燃油车的养护成本要低得多。
至于动力电池也不用担心,从2020年开始,各大一线中国 汽车 品牌基本都推出了首任车主动力电池组或三电终身质保,高标准的车辆还会在其基础上增加储能装置(电芯/电池)的无限制终身质保;电池容量缩减后去更换也没有成本,所以新能源 汽车 用起来真的很省钱。所以燃油车阵营才会从瑟瑟发抖到开始“愤怒”,其实人恐惧到了极限就是愤怒,然而技术的进步是阻挡不了的。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比亚迪秦PLU、福特蒙迪欧新能源等少数几款车型,这些车型对于日常使用已经足够。我们再来看看SUV车型,如果是选择燃油车型,那么在15万元这个价位里,可以选择的SUV车型也是蛮多的。如果想要购买合资车型,这个价位可以买到2013款的揽胜极光、2018款的宝马X1等车型,无论是车辆配置还是空间表现都比较优异,可以轻松满足日常使用。同样的15万元预算,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SUV车型,虽然可以选择的车型还比较多,但是真正值得选择的车型,其实只有寥寥几款。这个价位可以买到2018款的领克01、2019款的比亚迪 宋Pro等车型,基本上都是属于紧凑型SUV车型,空间表现比较一般,只能说够用。
大众新能源汽车的车型有:途观、帕萨特、探岳、迈腾、辉昂、进口大众蔚揽、途锐等,其均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
丰田新能源汽车包括:丰田RAV4EV、丰田全新Mirai未来组合、丰田普锐斯、丰田Fine-Comfort Ride、丰田雷凌等。
本田的新能源车型有:本田CR-V锐·混动、铂锐混动、INSPIRE锐·混动、奥德赛锐·混动、雅阁锐·混动等等。
北京现代SUV车型昂希诺纯电动
雪佛兰FNR-X、雪佛兰迈锐宝XL混动版和雪佛兰Traverse。
别克旗下现在有三款新能源汽车,微蓝6、微蓝6插混以及微蓝7,其中微蓝7是别克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这些。
请采纳~
我们比较市面上好几款新出的新能源车,比对相同车型的裸车价,国产车基本是价差在3万左右,比如宝马5系和宝马5系PHEV、吉利博瑞和吉利博瑞PHEV,合资牌的价差会搞一下,比如丰田C-HR和丰田C-HR EV,价差在4万左右,有些会更高。
2、纯汽油和纯电,哪种更省钱
首先是进行两种车型的费用比对,相同配置的车,纯电动车裸车在扣除政策补贴后,会比纯油车贵3万左右(其实就是牌照费),下面我们参照丰田C-HR EV 汽油版和纯电版的数据进行比对,当时计划买车时 ,油价是7.36,电价分波谷价、波峰价,所以我取了一个中间值0.6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每百公里,纯电车的费用会比纯油车便宜34元左右,假设一辆车开30万公里,那么纯电车光电费就省了10万,这么一算买纯电车是不是很划算?
3、纯汽油和插电式混合式,哪种更省钱
这一次我们选择国产自主品牌吉利的博瑞和博瑞PHEV来比较,两者裸车的价格差依然是3万左右。根据二者百公里油耗比较,发现,插电混合式比纯油每百公里能省31.65元,假设一辆车开30万公里,那么插电混合的油费可以省9万.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值而已,实际上,表格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动态的,如果油价不断下降,电费不断上涨,那么厂家为了促进新能源车的销售,就会降低新能源车的裸车价。所以近期看,买新能源车似乎更贵些,放长远来看,还是很划算的。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值而已,实际上,表格中的所有数据都是动态的,如果油价不断下降,电费不断上涨,那么厂家为了促进新能源车的销售,就会降低新能源车的裸车价。
4、发动机保养VS电池保养
发动机保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假设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一次费用350元,30万公里的保养费约2万元,而电池大约1.2万公里保养一次,一次约300元,30万公里的保养费约7500,所以从这点来看,在后期保养上纯电动完胜纯汽油。
在日常保养上,插电混合的保养费应该是两者相加,可能会大于两者相加之和,毕竟是两个系统,而且是一种新的动力系统,会有很多意向不到的故障,需要付出一定的试错成本,因此在保养方面混合插电式没有任何优势。
不过现在很多厂家都承诺对混合插电式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终身免费保养或者更换,是一个不错信号。
5、比比谁的命长
很多人青睐于纯油车不是没有道理的,纯油车去加油站加油只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加油站全国各地都有,出行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障碍,堪称走遍天下都不怕。
而相比纯电动车的限制就非常的大,其续航里程低,充电时间长,只能说适合日常上下班通勤,别说出省游,周边游都非常困难,如果不是一些城市的限购令和政府的大力补贴,很难想象新能源车的销量,不过话说回来,纯电动车在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期极其拥堵时的体验感还是很不错了,当然了,前提是保证电量充足,不然,那种体验感就成了满满的焦虑了。
为了弥补纯电动车出行限制和车牌问题,油电混合插电式车出现了,既满足人们长途旅行的需求,也解决了人们上下班高峰期拥堵是油耗高的问题,更是解决了车牌问题,可以说是目前最完美的选择,但是依然选择的人不多,因为这个技术更新,价格也更高。
6、科技感
在科技和互联网方面,传统汽油车是完败的,为什么呢,新能源车因为有蓄电池,因此即使是在关闭发动机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手机APP或者车钥匙来控制爱车的车窗开关,空调开关、以及后备箱开关等。
如果你的爱车停在炎炎烈日之下,你们打开车门的一瞬间是什么呢,迎接你的是高达五六十度的密闭空间,我们必须赶紧开窗开空调降温,而新能源车则可以通过APP或者远程遥控车窗透气和空调开启,当你走到车旁时,感受到的不是炙热的气息,而是清凉的风……
新能源车还可以将爱车的行驶路线记录下来,还能记录下爱车行驶过程的其他数据,我们可以非常方便查看。
还有语音功能,也是极大的降低了事故率,司机不必低头去开关空调或者开调整车内的其他设备,只需语音互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