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烧煤为啥会中毒
如果不恰当的使用会中毒。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扩展资料
预防煤炭中毒方法:
在安装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出租屋内烧煤炉取暖 4农民工煤气中毒身亡
没有燃烧就没有毒,只有煤炭燃烧不充分时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有毒。
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扩展资料:
“水分”对煤炭的加工利用有很大影响。水分在燃烧时变成蒸汽要吸热,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煤炭中的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以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灰分”是煤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是重要的煤质指标。灰分主要来自煤炭中不可燃烧的矿物质。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灰分越高,煤炭燃烧的热效率越低;灰分越多,煤炭燃烧产生的灰渣越多,排放的飞灰也越多。优质煤和洗精煤的灰分含量相对较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无色无味,对身体有害:
煤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头痛、神智不清等症状。
二氧化碳在新鲜空气中含量约为0.03%。人生活在这个空间,不会受到危害,如果室内聚集着很多人,而且空气不流通。或者室内有煤气、液化石油气及煤火炉燃烧,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减少,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室内人员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关于二氧化碳在室内空气中最大允许含量,各国尚无统一规定,日本规定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15%时为换气标准。
扩展资料:二氧化碳简介: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化学式量为44.0095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嗅(嗅不出味道)而略有酸味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
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熔点为-78.5℃,沸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溶于水。
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氧化碳
会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烟称煤烟。由于煤炭的质量、种类及燃烧不完全等原因,大气飘尘中煤烟约占的含最为30%,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煤烟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对人体有直接的危害作用。最常见的是“中煤气”,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炭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释放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最容易引起中毒。 煤烟中还含有强致癌剂苯并(a) 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大。
扩展资料
中国许多城市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人口密集,存在大量燃煤低矮污染源。监测表明,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大多属于煤烟型大气污染,SO2和总悬浮微粒浓度都比较高。总悬浮微粒中大于10μm粗粒占相当比例,主要来源于燃煤烟尘。
1995年中国工业SO2排放量为1396万t,造成酸雨的SO290%来自燃煤产物。中国居民居室内空气受燃煤污染也十分突出。
1984年中国制定了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的技术政策,针对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以煤为主要能源这一现实状况,提出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集中供热技术、提高城市燃气率、改进燃烧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控制燃煤大气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烟
百度百科—一氧化碳中毒
烤火取暖时,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每天晚上睡觉前应确认取暖的煤炭或木炭已烧尽,或者用水浇熄炭火。烤火时应保持环境通风,火盆上不能加盖,火炉上要安装烟筒。燃气设备不应放置于有人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也要保持通风,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开着空调的汽车也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因此不能躺在门窗紧闭的车里睡觉
如万一遇到炭火炉中毒的情况发生,应立即采用以下急救方法:
1.使用炭火炉的家中必须打开窗户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
2.如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应暂时离开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呼叫他人救助。
3.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开窗,将病人抬离现场,松解衣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保暖。
4.如有呕吐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5.用手掐中毒者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及时吸氧,如有窒息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6.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但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可能会有毒
3、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这两种物质有毒,另外还可能产生其他有毒物质
4、就算从理论上讲,充分燃烧,并且已经脱硫,燃烧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虽然无毒,大量吸入也会使人窒息,严重的造成死亡的后果
煤炭燃烧后会产生CO2之类的气体
煤的成份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
1、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
2、煤中的无机物质含量很少,主要有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矿物质是煤炭的主要杂质,如硫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其中大部分属于有害成分。
这些气体都是可以造成温室效应的,如果是不完全燃烧,就会产生CO等的有害气体,他会阻止血液中的细胞和氧结合,长时间会造成人昏迷。甚至死亡。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
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
老以前有一些煤里面含有硫化物,在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
特别容易中毒。现在的煤,绝大部分都是脱“硫”的。
至于致癌嘛,没有任何关系。
建议烧煤,一定要通风。防止缺氧和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