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京广率先试点绿色电力交易,用户买风电、光伏发电有啥好处

靓丽的蓝天
沉默的世界
2023-01-31 15:37:04

京广率先试点绿色电力交易,用户买风电、光伏发电有啥好处?

最佳答案
单身的小蜜蜂
聪明的镜子
2025-07-28 04:52:13

近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将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在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上,有需求的用户可直接与发电企业交易,购买风电和光伏发电。

用户可直接与发电企业交易

绿色电力交易调度优先组织、优先安排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绿色电力交易能将有意愿承担更多 社会 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体现出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产生的绿电收益将用于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和消纳,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绿色电力交易是在现有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独立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积极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中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激励用户侧购买绿色电力的积极性。

据介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近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交易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上网的绿色电力,如果部分省份在市场初期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规模有限,可考虑向电网企业购买政府补贴及其保障收购的绿色电力。

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条件已成熟

区块链技术记录绿电全生命周期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绿色电力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

他表示,一是企业有需求。许多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有较强意愿,不少企业表示愿意为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支付额外费用,未来随着更多有意愿的企业参与交易,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

二是地方有意愿。一些地区已经就绿色电力交易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有很高积极性,同时也希望从国家层面进行总体设计,明确基本标准和规则。

三是技术可实现。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全面记录绿色电力生产、交易、消费等各环节信息,保证不可篡改,实现绿色电力全生命周期追踪。目前,国家电网已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申请专利。

四是交易可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交易平台已实现价格形成、合同签订、优先执行(出清)、优先结算等满足绿色电力交易需求的功能。

五是各方面已形成共识。各方普遍认为我国率先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意义重大,不仅对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且将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随着新能源成为电力系统的主体,绿色电力交易也将在电力市场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出绿电交易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

下一步将支持其他地区开展绿电交易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推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由于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等技术特点,电力系统消纳和运行成本将明显上升。要同时实现电力低碳转型、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等多重目标,必须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在体制机制和市场建设上做出 探索 创新。

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总的考虑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通过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全 社会 形成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共识,充分激发供需双方潜力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加快推动我国清洁低碳转型。

下一步将如何组织实施绿色电力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将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具体开展,编制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功能,组织开展市场主体注册及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初期拟选取绿色电力消费意愿较强的地区,待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后,其他有意愿地区后续也给予积极支持。试点过程中,相关部门将加强指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为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营造良好环境。

最新回答
含蓄的小懒猪
风趣的老虎
2025-07-28 04:52:13

现在的大企业,因为这伯些大企业都会用虚拟电厂去制造衟一些东西,会选择投资电厂。

尽管虚拟电厂已经得到许多专业人士的认可,并在解决各种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该模型尚未成熟。虚拟电厂之所以受欢迎,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地区因高温而缺电,二是能源市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电力市场的建立将恢复电力的商品属性。电网公司不再是主要的受电弓,而是分销商。电力交易由知名生产商和用户直接协商。

同时,根据市场的实时供需情况,确定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电价,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工厂需要大量电力,许多省份面临电力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电力供应不足。以今年四川的高温为例,为了平衡发电量,四川采取了不定期停电和工厂停产的方法,为人民提供电力。与电力调度相关的虚拟电厂再次引起了销售市场的关注。近日,中国首个虚拟中心管理方法中心——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揭牌成立。

国内虚拟电厂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虚拟电厂中的主要因素,虚拟电厂已成为人们消费和需求的主要趋势,也可以促进未来的创业发展。这是为了通过不同燃料的有效组合,促进电网的长期发展,从而保护国家环境,促进新能源技术的改革和创新。这将大大提高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鉴于当前的能源短缺,有效的改进也将加强对智能网络的需求感,这只会刺激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面对网络和电网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发展趋势,它还可以解决交通领域的各种不恰当现象。

矮小的抽屉
隐形的蜜蜂
2025-07-28 04:52:13
2018年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531”新政利大于弊,未来光伏、风电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针分析

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配置机制,进一步优化风电光伏发电的建设布局,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持续强化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是管理层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拟定的现行方针。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

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步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596万千瓦,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的69%。而截至到2018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同比增长12%。这其中,包括水电装机3.48亿千瓦、风电装机1.76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6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691万千瓦。

以风电、光伏为例,在风电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261万千瓦,同比增长30%,风电发电量2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从新增并网容量区域分布来看,新增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是内蒙古(193万千瓦)、江苏(156万千瓦)、山西(117万千瓦)、青海(110万千瓦)、河南(86万千瓦)、湖北(79万千瓦),合计占到全国新增容量的59%。

在此基础上,风电热门市场海上风电也在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02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92万千瓦)和福建(9万千瓦)两省,累计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5万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苏(255万千瓦)、上海(30.5万千瓦)、福建(19万千瓦)。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565小时,同比增加了178小时。其中,弃风电量为22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4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为7.7%,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曾经困扰行业的弃风限电情况,正在全面改善。

在光伏方面,我国光伏发电市场也总体稳健,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6474万千瓦(光伏电站1179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万千瓦)。在此背后,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新增1740万千瓦,同比减少37%,分布式光伏则新增1714万千瓦,同比增长12%。

从新增装机布局看,华东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58万千瓦,占全国的24.8%华北地区新增光伏装机为842万千瓦,占全国的24.4%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587万千瓦,占全国的17.0%。而与风电一样,全国来看,光伏遭遇弃光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缓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857小时,同比增加57个小时弃光电量4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3亿千瓦时,弃光率为2.9%,同比降低了2.7个百分点。

在业界看来,光伏装机增长重心正在向我国东部,电力市场消纳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转移。同时,分布式光伏的增长更快,意味着管理层支持风电光伏分散式发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531”新政长期积极影响大于短期阵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光伏行业密集出台了《关于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下达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特别是4月13日,国家能源局对《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两个文件征求意见。彼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两个文件是对光伏行业进行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管理层对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管理办法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但紧随其后,对于光伏行业影响似乎更为重大的一项政策,业界称为“531”新政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颁布。

从“531”新政的内容来看,“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内容,看似是扼住了光伏行业命运的喉咙。按照新政,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和扶贫电站均由国家层面直接安排和管理。其中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下调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降低补贴强度。

这一变化曾令业界哗然,前瞻数据亦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454.4万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虽然分布式成为“逆”势攀升的典型代表,但光伏电站新增装机却同比减少了37.2%。

此外,“531”新政发布后,在资本市场上,以光伏产业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光伏组件企业形势尤为严峻,净利润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而大部分光伏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上均出现了下滑。

不过,慌乱过后,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认为,“531”新政的颁布实为利大于弊。

虽然短期内光伏企业将面临不小的挑战,但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共识,为了增强光伏发电的竞争力,尽早实现平价上网,“531”新政的颁布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也将不断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如今,各界应该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导下,光伏产业正在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上下游越来越多的企业则更为积极地通过技术的革新,实现降本增效,主动迎合市场需求。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块集体回暖,部分个股甚至呈现大幅上涨。在业界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会议释放了较为明确的光伏“十三五”装机规划上调信号。对于2018全年光伏发电量,业内人士预计可能接近40GW,比“531”刚出台时业内预计的“30GW以内”要好得多。不过,关于“十三五”全国光伏装机规划究竟上调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而可期的光伏政策环境迎来边际改善,有效扭转此前“531”新政带来的市场对光伏产业的悲观预期。

目前,业内普遍预计2022年能够实现平价,而现在正是平价上网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相关报告,新政对于光伏企业的压力将逐渐退去,光伏成本和价格仍将处于“快速下降通道”。接下来的光伏市场将呈现无补贴项目与补贴项目共存状态,同时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心,待相关政策细化后,其有望重新激发下游应用端的投资热情。随之而来的还有行业信心,业界专家指出,2019年将有新一轮补贴指标,业界千呼万唤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将正式实施。

风电竞价预示平价上网已经来临

今年,风电行业也迎来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指导方案(试行)》两项新政,《通知》要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这意味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时代的告终,风电平价上网已经到来。

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但存在较为严重的弃风限电、非技术成本高等问题。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印发的《通知》及《指导方案》,意在解决这两项不必要的成本,为实现风电平价上网扫清了障碍。

在风电新政发布后,有专家表示,风电建设管理办法是地方政府自主确定年度建设规模,并通过行政审批确定具体建设项目,但在具体的指标分配上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不透明、难以公平等问题。这会导致将风电资源配置给不具备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消纳条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风电项目建成后不能及时并网。还有可能衍生变相向企业收费等问题,从而增加风电开发过程中的非技术成本。

《通知》提出,尚未配置到项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陆上风电和未确定投资主体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并确定上网电价,各项目申报的上网电价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同时,《指导方案》也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项目竞争的前提条件。《通知》及《指导方案》将解决弃风限电,消除非技术成本作为地方政府配置风电开发指标规则和依据,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有利于发现风电的真实成本,加速风电平价上网到来。

与“531”新政相似,风电新政从长远来看能够解决我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样,会对行业造成短期的阵痛,《指导方案》对竞争要素提出了要求。包括:对开发企业的能力,包括投资能力、业绩、技术能力、企业诚信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对设备先进性,包括风电机组选型、风能利用系数、动态功率曲线保障、风电机组认证情况进行对技术方案,包括充分利用资源条件、优化技术方案、利用小时测算、智能化控制运行维护、退役及拆除方案、经济合理性等评价。

因此,风电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各环节的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包括设备制造能力、EPC总包资质、工程建设优势与项目运营等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风电企业将会生存下来,经不住市场竞争考验的企业或将被淘汰。

12月初,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和《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以促进海上及陆上风电有序规范建设,加快风电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市场化发展。这也是全国首个风电竞价细则。

12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宁夏风电基地2018年度风电项目竞争配置评优结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业32个风电项目参与配置竞争,其中16个项目拟满额配置,4个项目拟减额配置,平均承诺电价为0.4515元/千瓦时。

而这两项地方政策的公布,都预示着未来电价仍有下降空间,风电平价上网正在加速到来。也为未来风电市场以及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消纳有待进一步改善

除上述光伏、风电两项重要政策外,今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简称《计划》),其中提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连续跃上新台阶,为缓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新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已严重制约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风电等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建立清洁能源消纳的长效机制,《计划》中制定了,优化电源布局,合理控制电源开发节奏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调节功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清洁能源消纳的体制机制深挖电源侧调峰潜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促进源网荷储互动,积极推进电力消费方式变革落实责任主体,提高消纳考核及监管水平等相关措施。

同时,《计划》中已经对我国未来光伏和风电的利用率以及弃用率提出了目标。2019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高于90%(力争达到92%左右),弃风率低于10%(力争控制在8%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基本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2020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达到95%左右),弃风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争控制在5%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全国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国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

未来,对于光伏和风电行业的发展,有专家指出了以下几点,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政策,分省确定电力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标严格执行风电投资监测预警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结果等监测办法,在落实电力送出和消纳前提下有序组织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平价等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率先在资源条件好、建设成本低、市场消纳条件落实的地区,确定一批无须国家补贴的平价或者低价风电、光伏发电建设按照《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开展各种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扩大跨区消纳,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纳工作。

风电、光伏未来仍是能源转型主力军

根据有关目标,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但2017年,作为绝对主力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此基础上,相关规划显示,2016年至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要达到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现实的鸵鸟
甜蜜的小懒猪
2025-07-28 04:52:13
可以。

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可再生能源证书,是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易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证明,也被称作绿色证书、绿色标签、可交易再生证书。由专门的认证机构给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每1兆瓦电力(绿色电力)颁发一个专有的号码证明其有效性,也即是1兆瓦电力就是1个REC,电力商获得REC之后就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在2006年,REC价格从5美元到90美元不等,均价约20美元。

在美国、澳大利亚[Renewable Energy (Electricity) Act 2000:200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法案],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以REC为载体;在欧洲,则以ROC(可再生能源义务证书)和其他形式为载体。

有魅力的草丛
心灵美的日记本
2025-07-28 04:52:13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一种新型网络结构,是一组微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系统单元。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 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两个都是电力系统专业的新概念。都与新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关,因为传统电网无法大量消纳光伏、光热、风电等新能源电力,所以才提出以上技术,特别是前者。智能电网最先由米国提出,是一些有信息技术产业背景()的议员在忽悠。

称心的长颈鹿
害怕的自行车
2025-07-28 04:52:13

一、财经新闻精选

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22年央行工作会议召开: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2月27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来源:央行网站

发改委:打造江苏沿海新能源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江苏沿海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做出规划。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发改委对该地区的油气管道、电力运输、风电光伏产业、核电等设施建设都提出了目标。展望未来,江苏沿海地区将推动油气煤等基础能源的基地与转运中心建设,重点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来源:21财经

农业农村部: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明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今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明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好东北四省区大豆面积恢复,支持西北、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加快推广新模式新技术,逐步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同时抓好油菜、花生等油料生产,多油并举、多措并施扩面积、提产量。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适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设施体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规划》围绕发展目标,从8个方面共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其中,要着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部署了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任务,适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设施体系,深化公共设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要着力发挥数据要素价值,部署了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任务,提升数据要素赋能作用,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形成国内强大市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来源:界面新闻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指数震荡整理,中药股表现强势

周一两市大盘指数震荡整理,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减少。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下跌0.06%,收报3615.97点;深成指上涨0.04%,收报14715.65点;创业板下跌0.10%,收报3293.81点。

盘面上看,医药股、氢能源概念股和商业连锁板块表现活跃,涨幅居前,元宇宙概念股表现相对较弱。从走势上看,三大指数均收出十字星走势,主板指数修复为主,创业板指数跌势趋缓,总体而言短期仍然以弱势震荡为主,等待技术面Macd重新形成金叉的节点。

操作上,题材股方面自次新股龙头被停牌后情绪出现退潮,对于涨幅较大的题材股的须保持谨慎。绿色电力、元宇宙概念股和汽车零部件板块振荡走强,短期建议保持关注,中期角度建议关注锂电池中下游、军工、光伏、储能、芯片、消费等优质龙头企业以及三季报向好的个股。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财政部: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

12月27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总结2021年财政工作时称,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

今年10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其中一项内容是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随后公开表示,将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按程序做好试点各项准备工作。

来源:第一财经

点评:虽然进行房地产税试点早有预期,但在房地产板块个股普遍经历了一轮反弹后出台这个消息,对相关个股的股价还是有一定压力的。预计房地产板块个股短期进入震荡整理的概率较大。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公用事业行业:年度长协交易逐步落地,绿电溢价抬升

近期年度长协交易逐步落地,2022年江苏、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结果陆续公示。12月23日,江苏2022年度交易结果显示,2022年度总成交电量2647.29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66.69元/兆千瓦时;其中绿电交易成交电量9.24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62.88元/兆千瓦时。12月25日,广东交易数据显示,2022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共成交2541.64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97.04元/兆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成交电量6.79亿千瓦时,成交均价513.89元/兆瓦时。

来源:国海证券研报

点评:近期2022年度电力交易数据显示,火电电价上行趋势确定,绿电溢价进一步抬升,反映电力板块结构性机会突出。火电方面,“火电+新能源”运营商的公司估值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资产价值有望重估;绿电方面,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运营商有望依靠量价齐升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三、新股申购提示

2021-12-28无新股申购

 

四、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付费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超帅的火龙果
痴情的小懒虫
2025-07-28 04:52:13
南报网讯 (通讯员 朱晖 记者 张希)10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南京对南瑞集团24项 科技 成果组织开展鉴定。本次鉴定会聚焦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新需求,推出涵盖智能调度、自动化控制、信息通信、电力电子、智能一次、水利自动化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项目规模为历年之最,其中17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项成果整体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鉴定委员会涵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雷清泉、汪旭光、邱爱慈在内的166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电力企业、发电企业等单位的权威专家。

此次鉴定的24个项目中,“区域综合能源优化运行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运营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及物联接入关键技术与应用”“灌区全面感知与智慧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7项成果整体国际领先。“基于电池多维状态感知和模组级安全预警的储能锂离子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支撑可再生能源省间优化配置和省内供需互动的电力交易技术及应用”“户外变电站泡沫水喷雾灭火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等7项成果整体国际先进,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7项成果中,“输电线路分布式智能感知及物联接入关键技术与应用”构建了一个输电线路全景状态感知开放物联接入管道及边缘计算平台,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高效、安全的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南瑞集团介绍,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全国约100余条输电线路成功上线,同时在世界首座智能全感知变电站南京溧水南门变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中有效实施。在水利自动化领域,“灌区全面感知与智慧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攻克灌区信息化多元测控等关键技术,建立集全面感知、精准配水、协同管控于一体的智慧灌区技术与产品体系,在甘肃、吉林、山西、江苏、新疆等地灌区成功应用。

会撒娇的指甲油
甜美的西牛
2025-07-28 04:52:13

1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报告称,互联网企业具有极强的低碳转型潜力,应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作用,力争在2030年实现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目标。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低碳转型也将成为企业控制电力成本的重要手段。

云计算中心资料图。新华社 图

中国互联网 科技 产业具有极强低碳转型潜力

1月12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迈向碳中和:中国互联网 科技 行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路线图》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科技 行业转向100%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已明确提出争取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报告指,在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的大背景下,预计“十四五”期间,碳达峰压力及目标将分解到具体产业。中国互联网 科技 行业规模仍在高速扩张、碳排放持续增长,如果不采用可再生能源,仅依靠提升节能技术将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报告解释,互联网 科技 企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使用,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大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电力使用为主要能耗来源。企业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意味着其用电均来自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的能源。

据南都此前报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力波则提出,数据中心等大型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能耗很高,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的用电总量已经超过了整个上海市全 社会 的用电总量,达1500亿千瓦左右,占中国全 社会 用电量的2.35%。吴力波测算,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发展,到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最高可以达到1.4万亿千瓦,占全 社会 能耗的20%。

报告称,全球约41家率先设立长期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 科技 企业,其中约20%已经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目标,另外的约50%企业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设置在2030年前,44%企业在2019年达到了60%或以上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而目前在中国,仅有秦淮数据集团一家互联网 科技 企业设立了在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数据中心、云计算领域的脱碳发展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中国互联网 科技 产业具有极强的低碳转型潜力,应该成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排头兵。”

参考国际情况及中国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雄心,报告建议,互联网 科技 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需求,将目标定为在2030年前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最晚不应晚于2050年。

绿色电力成为企业减排、控制成本重要手段

要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企业应当如何做?报告介绍,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企业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市场化绿电交易、“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分布式和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站投资等已成为主要方式。

市场化绿电交易指不依靠政策强制要求,用户自愿从供应商处购买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的电能,即绿色电力。例如,2019 年,某互联网企业位于河北张家口的数据中心通过采购当地的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实现数据中心40%由可再生能源供电。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发布了《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在中国正式启动。每张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相当于1000度电。企业购买了证书后可视为采购了相应的绿色电力,资金将用于支持发电方相应的度电补贴。

此外,企业还可以在屋顶或园区内建设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如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直接获取和使用绿色电力。例如,2020年,某企业位于上海的数据中心在墙体外立面增设太阳能电板,每年可减少消纳传统火电9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3.3 吨。报告显示,投资建设分布式项目的收益率为8%,投资大型风电、光伏等集中式项目的收益率为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