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起火了?11天内竟发生6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
11天内接连发生6起新能源 汽车 起火事故,新能源 汽车 的安全问题再一次的被推向舆论的高潮。新能源 汽车 的产品质量如何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如何保障?
理想ONE起火
5月8日上午,理想ONE在湖南长沙某街道正常行驶过程中发生自燃,据车主透露:这辆新能源车刚提7天,才上的临时牌照,幸好自己当了5年消防兵,事故发生时,车辆有两声爆炸声,用了三个灭火器灭火,但效果不明显,后来事故地点附近的保安帮接了水枪,最后用水枪喷水才把火熄灭。
同日下午,广东东莞塘厦镇田心社区一充电站内的一辆面包车在充电时起火,火灾现场还不时传出爆炸声,火势极为迅猛,现场浓烟滚滚,周围正在充电的车也受到殃及。幸运的是,此次起火未造成人员伤亡。
近段时间,新能源 汽车 着火事件接二连三发生,较早的一起是4月28日发生在深圳塘尾的事故。据悉,事故车辆是在充电完成11分钟后,引擎盖部位开始冒烟,充电站管理员和现场两位司机随即使用充电站灭火器灭火,但是火势发展迅猛,最后于凌晨3点左右在消防人员的施救下被扑灭,事故共导致5辆新能源 汽车 被烧毁,4台充电桩报废,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本以为在这次惨重的教训下此类事件应该告一段落了,没曾想进入5月事故发生的更为频繁。
5月4日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堡街道客运中心发生一起自燃事故。据了解,自燃的新能源面包车采购于2019年年底,使用还不到半年,行驶过程中突然冒烟,司机下车后就开始燃烧,火势迅猛并伴随着滚滚浓烟,还时不时传出一声声燃烧爆炸的巨响,最后经过消防的施救,才扑灭了大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月6日
在新疆阿克苏市上海路金州万象城小区内,一位电动车车主在发动车时发现前引擎盖起火,随后便下车取灭火器没有成功,后来报警之后才由消防扑灭,由于火势过猛,车辆被烧的只剩下铁架,无人员伤亡。
5月7日
5月7日杭州一辆新能源车撞上栏杆后发生自燃,车内两名人员被送往医院,最后由消防人员扑灭。经过猛烈燃烧后,车辆只剩下空架,车辆具体故障不明。
自燃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短短11天内便发生6起新能源车自燃的事故,5月7日甚至有两名人员受伤被送往医院,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截至目前得到的回复多是:电池系统没问题,原因不明,事故正在调查中。
一般情况来说,车辆在行驶状态起火的原因比较复杂,充电时发生火灾的情况则更为容易使用户产生错觉——充电时更为容易着火?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统计的6起事故中,有3辆车处于驾驶状态,有1辆车处于充电状态,有1辆车处于静止状态,有1辆车遭受碰撞。根据2019年8月,新能源 汽车 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结果显示,行驶过程与静止状态的车辆自燃比例较高,而充电状态时车辆自燃比例较低(注:比例基于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因此充电时更容易起火说法是不够合理的。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深圳塘尾事故车辆的电池和充电桩都是正常的,湖南长沙理想ONE的动力电池系统也是正常的,而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事故各方的权益如何保障?
车辆自燃事故可能涉及包含充电站、充电桩、自燃车辆的车主以及其他被引燃车辆的车主在内的权益。
在4月28日深圳塘尾充电起火事件中,因为塘尾充电站提前为充电站和充电桩购买了保险,因此塘尾充电站和充电桩的损失可以获得相应赔偿。
按以往的经验,被引燃的车辆大都是按照传统燃油车进行理赔。但是自燃车辆想要获得理赔就显得尤为麻烦了,因为新能源 汽车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可能会存在动力电池系统缺陷、电池材料不过关、电池使用不当等问题,而这些便会严重影响事故责任的判定,如果遇到无法鉴定结果的情况会导致举证困难、责任无法判定,导致索赔困难。
如何避免自燃事故的发生?
每一次 汽车 事故的发生都牵着人心,尤其是看着火势在几分钟内迅速爆发,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无助,不断发生的自燃事故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而作为自燃事故可能涉及的各方群体,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充电站应该购置齐全的保险业务,定期对充电桩进行检查与维修,在场站内配备较为充足的灭火器、灭火沙等设备,对场站管理人员进行应急救援的培训。
其次,新能源车企必须将车辆接入新能源 汽车 国家监管平台。数据显示,国家监管平台对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可以起到很好的预警提醒作用;此外新能源车企还要提高产品质量,理性对待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企业内部建立电池安全测试的规范和标准。
最后,新能源车主平时要定期对电池进行养护;学会科学充电,充电时一定要把充电线和车辆紧紧地贴住,不滥用充电插头尽可能的避免碰撞;雨天或者台风天尽量避开积水过深的道路;车主不要随意随意改装电路,不然有可能拿不到理赔;适当让车辆休息,使电池降一降温;充电时不要在车上休息或在充电桩附近吸烟。
炎热的夏季,是个相当凶猛的老虎,不但“吃人”,还会“吃车”。
在往年,这种因高温导致车辆自燃的事故常有发生,我们听到的也不在少数。然而,今年的自燃,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一些。
这还没正式来到最热的时候呢,就接连发生了好多起汽车自燃事故,且这其中有不少起是新能源汽车。前两天小编的朋友圈就一直在传着这两个事故:
5月8日,一辆刚提车7天的理想ONE在湖南长沙街道上发生起火事故,整个车头被烧得面目全非,幸运的是并没有人员伤亡,而这也是理想ONE在国内首次发生起火自燃事故。
理想汽车对于这次事件的回应还是相当迅速的,同时车主也表示称:“消防判断起火原因不是增程器和油路的问题,也不是大家说的电池和电机问题”。至于事故的具体起因,还在调查中。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日,一辆郑州日产帅客EV在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一充电站处发生了自燃。从网上流传出的监控录像视频中可以看出,发生事故的车辆起初是出现了类似鞭炮的异响,随后车辆底部出现了浓烟并喷出火焰。最终这起事故导致了帅客EV以及隔壁车位两辆车均烧毁报废,同时还有其它车辆受到波及部分受损。
事故发生之后,东莞市发改局约谈了充电站运营方,并出具了一份名为《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全面规范整顿小桔公司在莞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通知》的文件,同时还指出了这个充电站存在站内充电桩总功率超出上级变压器容量、安全生产职责不清等一系列问题。
充电站不规范,承当事故责任是一定的,不过车子是否也存在着漏洞,这还不得而知,因为郑州日产方面没有对这个事故给出任何回应。但就当时帅客EV车辆正处于充电状态,起先着火的位置又是车辆底部,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它是由于车辆上搭载的三元锂电池组所引发的起火事故。
三元锂电池咋就那么“暴躁”呢?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够见到的种类大致有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铅酸电池和镍氢电池相对来说占比很少,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动力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但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在这众多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中,搭载三元锂电池车型自燃的比例相对高一些,除了装车占比较大之外,这跟三元锂电池的特性也有关系。
三元锂电池指的是使用镍钴锰酸锂做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有着更高的电压平台,也就意味着三元锂电池在相同体积或者是相同质量下,有着更高的能量比和功率比,同时在大倍率充电和耐低温性能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
但三元锂电池的利与弊都是相成的,能量比更高也就带来了更不稳定的特性,三元锂电池更容易因碰撞、短路、过充/过放等因素而造成电池热失控,从而导致起火爆炸等事故。
磷酸铁锂电池则具有耐高温、安全稳定性强、价格便宜、循环性能更好的优势,但就是同体积或者同质量相比三元锂电池所具备的能量要低一些。所以采用一般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很难做到电池体积占用小同时还能拥有高续航。(比亚迪才诞生出了高能量比且更加安全的“刀片电池”)
这“锅”不应只由三元锂电池来背
虽说三元锂电池能量比高且更不稳定,但也不至于谈虎色变。这其中还有一层十分重要的系统在把关:电池管理系统(BMS)。
动力电池包是由成千上万个动力电池单体电芯所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聚集在电池包内部,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去,除了影响电池寿命之外,严重时同样会造成电池热失控。
你可以把每节电池当成是一个个斗志昂昂的士兵,十分地活跃,但再出色的军队,也得有一位能够镇得住手下的统帅,如果这位统帅本领不够强大,那么底下的士兵难免会“造反”,而电池管理系统便是扮演着统帅的这样一个角色。
也就是说,一套出色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也是降低自燃风险的关键,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电池以及对一些突发情况的应对和处理,例如上面帅客EV碰上不规范的充电站点,如果电池管理系统管控到位一些,那么这类事故发生概率会小上许多。
新强制性标准就要来了
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新能源阵营,但各类车型质量、安全评定标准参差不齐。而为了减少甚至是避免这类自燃事故的发生,这就急需一套更加完整且更加严格的强制性标准来管控。
前段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这三项标准都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同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还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这新强制性标准也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最后
新能源汽车是我们国内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甚至这是整个汽车界发展的大趋势,我们不能单单因为几起事故而将新能源汽车一棒子打死。
科技在发展,标准在完善,各家车企也正在通往更加安全高效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相信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将不再成为我们顾虑的方面。(不过话说回来,选择新能源车型一定要从知名度高技术底蕴强的大品牌入手,千万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而选择什么二三流的品牌,毕竟安全可靠非小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东一新能源汽车充电中突然爆燃,这辆汽车存在哪些质量问题?
一、广东一新能源汽车充电中突然爆燃,是怎么回事?广东有一辆新能源电动车,在充电桩上充电的时候,突然车身冒出了一些浓烟,随后车子就着起了火,看到这一幕之后,车主就赶紧把电源给拔了下来,并且打电话报警求助,消防人员赶到现场之后,火灾就被及时的扑灭了,事故也并没有造成任何的人员伤亡,而这辆车子发生火灾的时候,车子是已经充电有一个小时了,消防人员赶到的特别的及时,这辆车子也只是部分地方被烧了,周围的其他所有车辆并没有因为这辆车起火而造成损失,这是不幸当中的万幸。
二、这辆汽车存在哪些质量问题?关于新能源汽车在充电的过程当中发生自燃或者是爆炸的事件之前就有发生过,甚至有的新能源汽车在燃烧的过程当中,还会导致周围其他的车辆被点燃,后果非常的严重,每次这样的事情发生之后,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都有一定的疑问,因为充电的时候车子还是好好的,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为什么之后就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自然现象?对于这样的疑问,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进行调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而车子发生自燃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电瓶的温度过高导致的,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室外的气温非常的高,充电的时候汽车自身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才引发了火灾的发生。
三、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问题这么多?新能源汽车的问题这么多,很多人都特别的担心会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它的销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人来说,频繁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的事件,会让大家觉得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也会存在这样的安全隐患,其实任何的车辆自燃的问题都是经常发生的,只不过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现在还在一个初级阶段,所以一旦发生问题的话,大家就会特别的关注,这样一来,就显得新能源汽车好像会经常出现问题一样,其实这都是在一个合理的正常的范围之内,大家不必内心对于新能源汽车有过多的质疑,只要平时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勤做保养和检修工作,类似的事情就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一个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那就是在广东河源市有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突然冒烟,这真的让人觉得非常的可怕。其实新能源汽车自从上路之后,大家对此都是议论纷纷的,有些人说它好,有些人说它坏,都是充满着争议的。
一、大家可能对新能源汽车就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怀疑。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大家可能对新能源汽车就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怀疑。我们总在说新能源汽车到底安不安全,到底稳不稳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它的使用循环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都知道,当你使用汽油车的时候,快没油的时候,你可以去加油站里面,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加满,但是如果你开新能源汽车的话,充电时长是非常的长的,有可能在半路上立刻就没有电了。
二、车主在看到汽车冒烟的时候,就立刻拔下了电源停止充电。这位车主在看到汽车冒烟的时候,就立刻拔下了电源停止充电,而且报警消防队在接到电话之后也迅速赶来,可以看到车身已经熊熊大火,而且发生了爆燃。这辆车的周围还停了非常多的汽车,很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汽车,所以消防员立刻就用水枪将这个火焰压制,随后就将它熄灭,大概一个多小时才熄灭火,所以让人觉得非常的后怕。
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次起火的原因也毋庸置疑,肯定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出现了一些问题。使用新能源汽车固然非常的好,因为他对于我们的环境非常的有帮助,但是我们也需要去完善一下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各种问题。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直面车辆冒烟起火自燃
4月28日凌晨,广东深圳塘尾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发生了一起车辆起火爆炸事件,现场有5辆新能源汽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另外有4台充电桩被烧毁;5月4日,浙江杭州市一辆新能源汽车在行驶途中突然引擎盖冒出浓烟。车主在发生火情后停车想下车检查,结果刚下车明火就已经冒出来了,自己无法进行扑救;同日,新疆阿克苏市发生一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还是同日,广东东莞塘厦一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突然起火,火势蔓延至旁边车辆遭遇火情;5月8日上午,一辆理想ONE在湖南长沙街头出现自燃。
针对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的情况,一方面,政府部门加以政策管控,排查隐患,降低车辆自燃风险;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也在积极调查出现自燃的原因,从而及时补救或妥善处理。广东能源局于5月20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表示未经验收合格的充电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得投入使用。对已经建成使用的充电设施安排专人定期进行巡视检查,确保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正常使用。理想汽车在5月21日发布了“关于5月8日长沙理想ONE起火事件的致歉信”,同时公布最终调查结果:长沙理想ONE起火事件原因系车辆交付前的检查环节中,工人在发动机舱内遗留物品被增程器高温引燃,进而引发了车辆燃烧。
重点分析自燃原
引起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是什么?部分专家表示,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电路老化,绝缘胶皮脱落,短路后极易引发车辆自燃,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电池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加大自燃风险,比如电池遭遇碰撞、电池出现短路、尖物刺穿电池等,更容易导致电池起火,进而引发车辆自燃。
同时也有部分专家指出,目前业内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建立企业内部的电池安全测试标准,甚至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商不具备电池安全测试能力;更现实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的核心是能量密度,部分企业为了追赶一年一调整的补贴周期,强行使开发周期原本为24-28个月的动力电池产品,如此操作,怎么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和测试验证,因此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AM车镜总结
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三项标准中特别规定了电动车辆需加入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等技术细节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这是政策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规划要求更加严格的体现。
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汽车质量方面均逐渐走向成熟,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经明确将“技术指标稳定”作为补贴参评项目之一,反过来要求车企更加注意汽车质量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极为庞大,以至于特斯拉这样的老牌新能源车企不惜“超速”加入赛道,与国内新能源车企争抢市场,新能源车企一定要顶住压力,增强研发,抓牢最核心的车辆质量和电池安全,消除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焦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月6日网传一辆疑似比亚迪唐新能源新能源 汽车 自燃起火,视频显示,一辆比亚迪唐新能源 汽车 停在路中间开始冒烟,随后有交警拿出灭火器给车辆灭火,在救援过程中,车辆发出多次噼里啪啦爆炸声。
,时长00:30
,时长00:30
,时长00:06
,时长00:19
,时长00:08
拍拍拍拍你个头,赞29
近日,网友传出的另外一段视频显示,在一小区内一辆新能源 汽车 也疑似发生自燃冒烟。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辆新能源 汽车 从车内不断冒出浓烟。
,时长00:19
另一段网传视频显示,在惠州某地一辆新能源 汽车 发生自燃,从视频可以看出车内人员已及时撤出。
,时长01:08
另外网传多个视频显示,一个充电站内多辆新能源 汽车 自燃起火,并能听到数声爆炸声。
,时长00:30
,时长00:29
,时长03:36
随着夏天的到来,迎来高温天气,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将增多,提醒各位车主合理使用车辆,注意日常对 汽车 的检查与养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行驶中如果发现冒出火苗或黑烟时,立即靠边停车熄火,关闭电源后,迅速离开燃烧的车辆并报警。
北汽新能源汽车爆炸事件有人了解吗?当新能源汽车着火时,的确需要用大量的水灭火,完全熄灭后都是建议把整个电池组浸泡到水中,锂电池燃烧后只有他自己烧完了才算完,具体爆炸原因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吧!
北汽新能源群汽车爆炸怎么回事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辆北汽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时突然冒烟,消防到场处置。为防止电池中途爆炸,消防员撤到安全距离用水枪冷却,过程中车辆突然爆炸。因疏散及时防护得当,未造成伤亡,车辆爆炸原因调查中。
北汽新能源爆炸事故分析 1.充电时冒烟的原因是什么?典型的电池热失控现象,即电池过热,过热有多种原因,电池组本身的温度可能不均匀,某些区域具有高温,过充电和过放电,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请等待这些电气原因释放热量以及机械原因,例如如进水,密封不良,碰撞等。
2.充电状态是否可以触发?热失控通常在充满电的状态下发生,因为在充电时,电池已连接到充电系统,并且高压电器也存在短路,如果没有断电(从高压跌落),很容易引起事故。
3.扑火时,用水反而爆炸了,操作错误吗?如果遇到小火,火焰没有蔓延到电池仓,您可以使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在物理课上,老师曾说过电火不能用水扑灭。
但是,电动汽车并不是要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灭火,相反,当火势强烈时,需要更多的水。,特别是动力电池在火灾中弯曲,扭曲,损坏...
变得不成样子之后,少用水时,会产生危险和有毒气体,例如氟化氢和氰化氢。
4.为什么是北汽新能源EX360?我刚刚提到热失控, EX360的电池冷却不是高效,稳定和安全的液体冷却,而是低成本且简单的空气冷却,另外,所应用的热管理系统不是优秀的,自发燃烧也不是第一次了。
北汽新能源爆炸原因电动汽车电池爆炸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否有外力引起的电池损坏,即机械碰撞;
然后检查充放电过程是否异常,如过充,短路等;
环境温度也会过热,这可能导致冒烟,燃烧甚至爆炸。
继杭州市一 领克01新能源 于地下停车场冒烟疑似自燃后(现场浓烟滚滚!领克新能源车首例自燃?厂家回应:正在调查中),同日下午,福建三明市 北汽新能源 汽车先冒烟后爆炸的视频在网上不胫而走,引发关注。
据热传的两条视频显示,发生冒烟后爆炸事故的是 北汽新能源EX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360。该车停靠于某充电站中,先是车身周围浓烟滚滚,随后,在消防人员持续向车辆射水时,该车突然爆炸,车辆解体的同时还炸穿充电站顶棚。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由于北汽新能源EX360的充电口位于车辆前隔栅车标出,而视频中涉事车辆车头朝里停放,未能准确辨认其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但据其中一条网传视频的拍摄者称,该车正在充电。
8月20日,时代财经就旗下新能源车型疑似爆炸的情况、原因等问题向北汽新能源方面求证,但暂未取得确切回应,北汽新能源一负责公关事务的高级市场经理对时代财经表示,"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
车辆冒烟后爆炸
据网传视频显示,在消防人员实施消防工作时,涉事车辆周围的其他车已被撤离,甚至消防人员也后退至一围墙后射水为车辆降温。
爆炸发生时,车辆周围伴有明火,随后,包括车门、后备箱盖等零部件散落一地,车辆严重损毁之余,还殃及充电站顶棚。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时代财经了解,涉事的北汽新能源EX360,属于纯电动SUV,其搭载的动力电池属于三元锂电池。据一曾对北汽新能源EX360进行拆解的媒体报道,该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包括但或不限于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电池组能量为48.1kWh。
据上述媒体拆解的结果,发现北汽新能源EX360的电池包不具有冷却管路,冷却方式为自然风冷。该散热方式于成本较高且目前较为主流的液冷散热相比,散热效率偏低。
此外,据时代财经查询,8月20日福建三明市气温为24°C-36°C,环境温度正常。
此外,去年,深圳发改委还通报了北汽电动车频繁自燃起火事件。据悉,在深圳多起 北汽威旺407EV 纯电动货车充电起火自燃事故后,深圳市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中心曾紧急发文通知,各企业及个人立即停止使用北汽威旺407EV,并且各充电运营商停止为该车型提供充电服务。
质量风波背后北汽新能源销量7连跌
此次新能源车疑似自燃引发爆炸事件,或令市场表现本就不容乐观的北汽新能源雪上加霜。
据北汽蓝谷(SH:600733)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曾号称集团杀手锏之一的北汽新能源,今年以来已经历销量"七连跌"。数据显示,今年7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009辆,同比下滑84%。1-7月累计销量为16709辆,同比下滑78.4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市在经历"12连跌"后,迎来久违的正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
在大部分车企实现触底反弹下,北汽新能源跌幅破八成。从乘联会发布的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上看,北汽新能源的王牌车系已跌出榜单。
图片来源:乘联会
而北汽新能源的压力从去年可见端倪。过去几年间在纯电动车市上销量呈倍速增长的北汽新能源,去年在补贴退坡、车市承压等多重因素下,北汽新能源共销售纯电动汽车150601辆,同比减少了4.69%。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尚未就今日爆炸事故做公开回应。而反观同样在近期遇到旗下新能源车起火事故的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均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向公众交代事故基本信息以及初步调查结果。在反应速度上,北汽新能源显然慢半拍。对于北汽新能源方面后续的调查,时代财经将会继续跟进。@2019
会的。
主要原因包括电池包本身温度不均匀、局部区域温度高、过充过放、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也包括机械原因,比如进水、密封不好、碰撞等。另外,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也容易引起热失控,因为充电时电池与充电系统连在一起。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销售了约125.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车98.4万辆)。另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于去年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
截至2017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以纯电动车为主)保有量已超过160万辆,而截至2018年10月21日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件达到40余起。
扩展资料:
案起: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电气线路故障起火
陈某租赁东莞市东城区的一家商铺,经营灯饰电器贸易。2013年5月,陈某在东莞市莞城周某的店里购买了一辆电动车。2014年5月25日17时,陈某店里的员工在整理灯饰用品时,突然听到门口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发出爆炸声,随后堆放在电动车附近地面的货物被引燃。
东莞市公安消防部门接警后到现场扑救,通过现场勘查发现,该商铺一楼正门西北方向过火严重,其中东南角放置的展柜、灯具货物等烧损严重,西北墙面由下至上碳化程度逐渐减轻,西南角堆放的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洗衣机烧损严重已融化。
一楼天花吊顶、二楼墙壁和灯具货物等烧损严重。消防部门认定,该起火灾是位于该店铺一楼内的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电气线路故障起火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陈某向周某索赔未果,认为该电动车配置了某新能源公司生产的电池和绿某公司生产的充电器。
该电动车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遂将周某、某新能源公司及绿某公司告上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焦点:案涉火灾事故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法院经审理查明,陈某从购买电动车至事故发生时,已使用达一年时间,从其操作熟悉程度可以排除人为使用不当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即事故的原因应属产品缺陷所致。另一方面,根据《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的内容可知。
消防部门已通过现场勘查和走访对案涉火灾事故原因作出了认定:“该起火灾是位于该店铺一楼内的电动车充电过程中电气线路故障起火引燃周围可燃物蔓延成灾”,可见“电气线路故障”不可能是其他用电设备引发。
该起火灾是因为位于陈某店铺一楼内的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电气线路故障,从而起火引燃周围可燃物,最终蔓延成灾。电动车的电池和充电器属于配套使用的装置,即使电池可正常输出能量供电动车运作,也不能排除其在补给和贮藏能量方面的缺陷。
在电动车的电池烧损和充电器烧毁难以鉴别的情形下,电动车的电池、充电器以及附着于电动车上用于连接二者的其他电气线路均可能存在缺陷。
结果:三被告连带赔偿18.5万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向陈某销售电动车,若存在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或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周某虽然不存在致使产品缺陷的过错,但其不能指明整辆电动车的生产者。
亦无法提供法定质量认证机构出具的有关整辆电动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证据,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周某在销售电动车给陈某时所提供的收据内容较为简单,在事故发生后才补充填写了该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和充电器型号等信息。
但周某提供的收款收据证明其向某新能源公司采购电池及充电器的事实。综上,最后,法院一审判决周某、东莞市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绿某科技有限公司向陈某连带赔偿18.5万余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科普:电动车容易自燃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电动车充电自燃引发火灾 三厂商赔偿18万多
可以说大家对电动汽车自燃已经见怪不怪,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自燃事件,涉及多个品牌的多款车型,然而本次北汽新能源EX360直接发生了爆炸却极为罕见。
有电动汽车专家接受新浪汽车采访时就表示,这次爆炸事件太蹊跷了,爆炸的能量是从车内向外扩散,并不像是电池爆炸造成的结果。
这也与北汽新能源发布的声明相近,该企业目前共发布了两份声明,昨晚发布的声明中便提到,不排除车辆上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的情况。但是什么样的易燃易爆物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威力呢?车门甚至都能炸飞,这里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电池遇水爆炸?
在诸多对该事件的分析中,怀疑是因为水与三元锂电池接触产生爆炸的不在少数,但通过小编查证,三元锂电池着火后通常的灭火方式是先使用灭火器平息火焰,这样做后电池仍会冒烟,由于锂电池会重新燃烧,用大量的水给电池降温非常重要,并特别强调要一直浇水。
由此来看,本次爆炸的锅并不能甩给水,相关电动汽车专家也对新浪汽车表示,目前用水处理电动汽车自燃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他还举例称,此前德国一辆电动汽车自燃后,便用吊车将其整体放入水中,最终车辆并未继续自燃,且并未爆炸。
那么北汽新能源EX360为何会爆炸?有知名电动车KOL向新浪汽车分析道,电动汽车热管理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北汽新能源EX360因为成本缘故,选择了比较便宜和简单的风冷模式,虽然这不一定是最终事故原因,但是风冷电池确实对于高温充电环境下的电池热量控制不如液冷。
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推测,而北汽新能源也指出该事件不符合电池过热现象规律,该企业在第二份声明中表示,根据视频以及现场初步排查情况看,事故发生及处理期间未见明火,也未见持续冒烟情况,不符合电池过热现象规律。同时基于车厢内外表面清洁度,未发现由电池过热带来的碳化污迹。
到目前为止,对于北汽新能源EX360到底为何会发生爆炸,从我们掌握的信息来看确实无法判断,只能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北汽新能源也表示,目前公司专项组正配合车主和消防部门调查了解此次事故原因,确定具体原因后第一时间告知。
电池安全不容忽视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