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德国的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无语的超短裙
精明的铃铛
2023-01-31 15:19:27

德国的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佳答案
无奈的黑米
内向的小丸子
2025-07-28 07:56:53

答:德国鲁尔区是“煤炭”资源极为丰富,19世纪,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并从国外输入铁矿石生产钢铁,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区。是由于离铁矿区近,水陆交通便利,因而可以运获丰富的铁矿资源,这铁矿资源它本身并没多少的。所以,谈不上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更谈不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了。综上所述,以上那句话是错的。(经回忆,我们老师以前是这样讲的)

最新回答
务实的白开水
明亮的夕阳
2025-07-28 07:56:53

地理条件:气候(慕尼黑应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平坦

社会条件:交通便利(多瑙河的支流伊萨尔河这个当然还有铁路啊航空啊等等)高素质人才(慕尼黑拥有众多的国际知名大学人才极多)良好的城市历史 政策上的支持

当然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因个人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列出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等待的月饼
老迟到的身影
2025-07-28 07:56:53

主要是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对早期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帮助很大,离铁矿近,便利的水陆交通,欧洲对钢铁需求量大,当地有大量劳动力且廉价,再加上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心,水运陆运比较发达,便于铁矿石的运输,所以日益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钢铁业发达的鲁尔区。

1.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2.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3.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紧张的铃铛
甜蜜的太阳
2025-07-28 07:56:53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而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如下。

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借助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从附近运入铁矿,依据其主要的区位条件,鲁尔区的工业自然就是以煤炭、钢铁为主,最终形成了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即鲁尔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勘探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石油、天然气的比重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冶炼钢铁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渐降低,这样,煤炭的能源地位开始下降,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随后则影响了钢铁工业,最终使全区的生产产生连锁反应,生产衰落。

3.世界性钢铁过剩。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相继独立后,积极发展各自的民族工业,使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量又相继下降。随后,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等)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导致鲁尔区钢铁工业生产萎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技革命的每一次革新,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既产生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鲁尔区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遭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使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使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在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时期,当时工业布局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基本呈现“饱和状态”,如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那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则不愿意到此设置厂矿基地,它们在环境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