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每年25亿吨,中国的煤炭铁路运输网,究竟有多牛

听话的菠萝
隐形的绿草
2023-01-31 14:04:37

每年25亿吨,中国的煤炭铁路运输网,究竟有多牛

最佳答案
斯文的灰狼
文静的板凳
2025-07-29 21:58:02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

最新回答
无聊的乌龟
稳重的大门
2025-07-29 21:58:0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增加铁路煤炭运输。

具体而言,包括加快浩吉铁路集疏运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浩吉铁路通道能力,力争2020年煤炭运输增加3000万吨以上。加快补强瓦日线集疏运配套能力,力争增加3000万吨以上。利用唐呼、包西、宁西、瓦日线能力,力争实现陕西铁路煤炭运输增加4000万吨以上。推动疆煤运输增加2000万吨以上,有效满足疆内及河西走廊地区合理用煤需求。积极推进京津冀鲁地区公转铁增量,继续提高铁路运输比例。综合来算,今年拟新增铁路煤炭运输能力1.2亿吨以上。

目前,山西、陕西等产煤省份也纷纷发力,进一步加大煤炭运输公路转铁路(下称”公转铁”)比重。在此推动下,上述目标能否如期达成?

文丨本报记者 朱妍

总体有保障,但存在结构性问题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发布的《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分析报告》显示,进入6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继续降低,铁路煤炭运量逐步恢复正常。

“受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及煤炭拉运需求快速增长影响,铁路发运量呈明显回升态势。”《报告》统计,1-5月,全国铁路煤炭发运累计完成9.2亿吨,同比减少8030万吨。6月,大秦线、蒙冀线等煤炭发运量进一步增加。其中前15天,国家铁路煤炭日均装车突破7万车,接近历史高位水平。

特殊形势之下,实现1.2亿吨增量有无难度?易煤研究院总监张飞龙认为,从供应角度来看,除瓦日线货源相对单一、可能出现不足,其他线路均有基础。“要增加运量,首先得有产量释放。浩吉铁路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货源有所保障。新疆是继晋陕蒙之后的第四大产地,1-5月已增产1000多万吨,全年增加2000万吨产量问题不大。陕西地区在2019年受神木矿难等影响,直到6月才整体恢复,去年的产量基数相对较低。截至目前,新增产量超过4500万吨,预计全年至少新增5000万-6000万吨。由于本地消费变动不大,陕西也有足够产量保证外运。”

而从运能角度,能否实现目标有待观察。一位交通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总体来看,干线运输能力可满足增量要求,但目前结构性紧张情况尚存,如何把货源集中到干线上是提升运量的关键。

“由于部分配套站点尚未建成,浩吉铁路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今年发运量预计在2500万吨左右。能否增加3000万吨,个人持谨慎态度。“张飞龙表示,类似问题在疆煤外运等通道同样存在。

实现“门对门”运输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上述情形正是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现状的缩影。兼具运力大、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势,铁运比重逐年增加。在“三西”地区主要外运通路中,煤炭运输约占货运量的90%;大秦线、朔黄线等作为专用线,全部运力用于煤炭运输;京沪线、京广线的煤炭运输比重在60%,一般线路在30%以上。但同时,受制于公铁运输比价、铁路连贯性等影响,铁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结构性、区域性等问题亟待解决。

“铁路干线好比大动脉,需要各支线像毛细血管一样组织衔接,上下游才能连贯运输。大秦线之所以能常年保持运量,原因之一正是线路连通性较好,可实现货物‘门对门’运输。”张飞龙表示,北煤南运、疆煤外运等线路的配套远远不足。

上述交通专家称,为打通“最后一公里”,铁路专用线建设意义重大。按照现行体制,这些专用线多由企业承担建设,集中面临用地、环评等审批难度大,建设资金及后期养护压力大,及利用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在山西、陕西等主产区,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尚有实力修建铁路专用线。对于一般工矿企业而言,无论前期工作还是资金实力均有困难,靠单一企业很难完成建设运营。铁水联运所需的进港铁路专用线,多由港口集团推动建设,因此也面临类似难题。”

由于不能独立完成全程运输,铁路需配合公路短驳等方式。相比之下,铁路更适用于中长距离不换装运输,两端接送成本增加,运价优势反被削弱。“在相当一部分区域,公路运价仍低于铁运。像从山西到山东的运煤车,回程时顺路运输铁矿石等货物,运价更是低于市场价格。”上述专家称,价格是影响运输结构调整的最终要素,若缺乏合理定价机制,后期将制约铁路运量进一步增长。

对煤炭输配体系科学优化

多位业内人士证实,自2017年启动大规模“公转铁”以来,运输结构变化明显。2018、2019年,铁路货运量接连创新高,持续近10年的运量、占比双降形势得以改善。特别是环渤海港口停止煤炭公路集港、多个产煤省份发布“公转铁”要求等举措,极大带动铁路煤炭运输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能源通道建设,铁运才更具竞争力。

“该配套的配套,该补齐的补齐。”张飞龙举例,宁夏地区原是自给自足的供应格局,因煤化工、特高压坑口电厂等项目投产,已由煤炭净调出转为调入省份,与之相对应的铁路设施却未跟上,急需加强建设。更多线路的短板在于配套站点、支线等基础设施,形成点对点运输是破解物流成本长期过高的基础。

此外,因定价由铁路部门掌握,铁路运力和煤炭运输需求难以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上述交通专家建议,为鼓励更多选用铁路,能否推动形成政府部门适度补贴、铁路部门适度让利、货主企业适当承担的模式,以解决铁路运输价格偏高的问题。

陕煤集团企业管理部主任屈凌还称,为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均衡流通市场,既需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也要对煤炭输配体系和集疏运系统进行科学优化。“根据我国煤炭生产开发体系和消费布局,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逐步完善煤炭运输通道及一批煤炭物流节点。同时,在大型煤炭储配基地物流体系和节点布局上,依托煤炭运输通道条件,在主要消费地、沿海沿江的主要港口及重要铁路枢纽,沿海沿江沿线建设大型煤炭储配基地,按照合理辐射半径,同步建设煤炭物流园区。”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提升港口中转能力。积极推动入港铁路专用线及支线扩能改造,加大铁路运力调配,系统提升港口的铁路集疏运能力和堆存能力,提高南方煤炭接卸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平常的微笑
舒适的路灯
2025-07-29 21:58:02
1.大同基地

大同基地包括山西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内蒙古西部(东胜地区除外)地区,煤炭保有储量为7000亿吨,是我国的主要动力煤和出口煤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1.68亿吨,铁路煤炭外运量1.37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2.7亿吨、3.3亿吨左右;铁路煤炭外运量为2.2亿吨、2.9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8 300万吨、1.53亿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大秦铁路。全长653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物运输能力1亿吨(客车2对),能力利用率已达100%。2002年煤炭运输量为10 340万吨。拟通过更换机型、延长到发线有效长、供电增容和对两端编组站进行扩建配套(同时需要两端装卸能力配套),使货运能力提高到2亿吨左右。

(2)丰沙大铁路。全长354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物运输能力6 500万吨(客车24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8%。2002年煤炭运量3087万吨。拟修建集宁至张家口铁路,并对京包线张家口至北京北段进行扩能改造,将丰沙大铁路主要用于货物运输,货运能力可提高至8 500万吨左右。

(3)集通铁路。全长942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蒸汽牵引,货物运输能力1 000万吨(客车1对)。拟进行扩能改造,货运能力提高至1 500万吨左右。

2.神府基地

神府基地主要包括神华集团公司所属的煤矿和地方煤矿,煤炭保有储量为1 066亿吨。2002年煤炭产量5 114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5 114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1亿吨、1.8亿吨左右;铁路外运量为1亿吨、1.6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5 000万吨、1.1亿吨。目前煤炭外运主要由神朔黄铁路承担。

神朔黄铁路全长802千米,现为电力牵引,朔州至肃宁为双线自动闭塞,神木至朔州、肃宁至黄骅段为单线半自动闭塞。货运能力神木至朔州段3 000万吨,朔州至肃宁段8 000万吨,肃宁至黄骅段3 000万吨。2002年完成煤炭运量3 037万吨。拟完成神木至朔州段和肃宁至黄骅段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配套改造,使货运能力达到2亿吨以上。满足神府基地煤炭外运需要。 3.太原基地

太原基地包括西山、汾西、霍州、阳泉和太原、阳泉、晋中、吕梁等地区的地方煤矿,煤炭保有储量为1 680亿吨,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和无烟煤生产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9 50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7 371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4亿吨、2.4亿吨左右;铁路外运量为1.5亿吨、2.1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7 600万吨、1.36亿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石太铁路。全长231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7 500万吨(客车14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7%。2002年完成煤炭运量5 500万吨。拟修建青岛至太原客运专线,将既有石太铁路全部用于货物运输,货运能力可提高至1亿吨左右。同时,完成石德、胶济线电化改造,建成忻河线电化及河边至东冶联络线,形成一条山西中部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

(2)侯月铁路。全长252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8 000万吨(客车3对),2002年完成煤炭运量1 000万吨。拟进行扩能改造,货运能力提高至1亿吨左右。其中考虑7 000万吨能力用于太原基地煤炭外运。

(3)邯长铁路。全长220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内燃牵引,货运能力1 500万吨(客车4对),2002年完成煤炭外运量573万吨。拟在完成阳涉二期工程基础上,对邯长、邯济铁路增建第二线,使货运能力提高到8 000万吨左右。其中考虑4 000万吨能力用于太原基地煤炭外运。

(4)京原铁路。全长437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内燃牵引,货运能力1 800万吨(客车3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5%。2002年完成煤炭运量1 250万吨。拟进行扩能改造,货运能力提高至2 000万吨左右。

4.晋东南基地

晋东南基地包括晋城、潞安煤矿和周边的地方煤矿,煤炭保有储量120亿吨,是我国主要的贫瘦煤和化工用煤生产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1.03亿吨,铁路煤炭外运量4 462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3亿吨、2.0亿吨;铁路外运量为7 500万吨、1.15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3 040万吨、7 040万吨。除邯长线外,太焦铁路为主要运输通道。

太焦铁路全长434千米。其中,太原至长治北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内燃牵引;长治北至月山为双线半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5 000万吨(长治北至月山段,客车5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5%。2002年完成煤炭外运量4 300万吨。拟在完成新月电化的基础上,对太焦铁路进行扩能改造,使货运能力提高到9 000万吨左右。考虑邯长、邯济通道可提供4 000万吨煤炭外运能力,总能力可达1.3亿吨。 5.陕西基地

陕西基地包括韩城、黄陵、铜川煤矿和待开发的榆林矿区,煤炭保有储量为610亿吨。2002年煤炭产量5 40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2119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2亿吨、2.0亿吨;铁路外运量为1.1亿吨、1.8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8 900万吨、1.59亿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陇海线郑州至西安段。全长约511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4 900万吨(客车56对),能力利用率已达100%。拟修建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并对包头至西安铁路增建第二线,将既有郑州至西安段主要用于货物运输,货运能力可提高至1亿吨左右。

(2)侯西铁路。全长约288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内燃牵引,货运能力1 500万吨(客车4对),能力利用率为30%~40%。拟进行扩能改造,货运能力提高至2000万吨左右。(3)西安至南京铁路。全长约1 086千米,已于2000年开工,计划2005年投产。设计为单线,西安至南阳段电力牵引,南阳至南京段内燃牵引,货运能力2 000万吨。拟增建第二线,货运能力可提高至5 000万吨以上。

(4)西康铁路。全长约260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1 400万吨(客车6对),能力利用率已达100%。拟增建第二线,货运能力提高至5 000万吨以上。

6.河南基地

河南基地包括平顶山、禹州、登封等矿区,煤炭保有储量为180亿吨,是我国主焦煤和动力煤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9 50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7 000万吨左右。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1亿吨、1.5亿吨;铁路外运量为8 500万吨、1.28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1 500万吨、5 800万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京广线郑州至广州段。全长1 605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电力牵引,货运能力7 000万吨(客车45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5%。2002年漯河至信阳段煤炭运量为4 000万吨。为适应煤炭及其他货物、旅客运输增长需要,2003~2007年需修建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2007年以后需修建郑州至武汉客运专线,将既有铁路主要用于货物运输。货运能力可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可用于煤炭运输能力为6 000万吨。

(2)焦柳线洛阳至石门段。全长810千米,内燃牵引,双线自动闭塞,现有货运能力5 000万吨(客车16对)左右,能力利用率40%~50%。拟进行电化改造,货运能力可提高至8 000万吨以上,其中可用于煤炭运输能力7 000万吨。 7.兖州基地

兖州基地主要由兖州煤矿和济北煤矿组成,煤炭保有储量为405亿吨,是我国主要出口煤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4 60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2 637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2亿吨、1.9亿吨;铁路外运量为1.1亿吨、1.35亿吨左右,分别比2002年增加8 400万吨、1.09亿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京沪铁路。全长1 463千米。现为双线自动闭塞,内燃牵引,货物运输能力7 300万吨,能力利用率已达100%。2002年符离集至蚌埠东煤炭运量达4 100万吨(其中兖州煤约1 000万吨)。需建设京沪客运专线,将既有铁路主要用于货物运输,能力可提高至1亿吨以上,其中可用于兖州基地煤炭运输能力5 000万吨。

(2)兖石铁路。全长约306千米。复线自动闭塞工程已于2002年投产,区间货运能力约5 000万吨。2002年完成兖州地区煤炭运量1 476万吨。拟对兖州地区北环线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配套改造,货运能力提高至1亿吨左右。

8.两淮基地

两淮地区包括淮南、淮北煤矿和周边的新集、皖北及地方煤矿,煤炭保有储量为500亿吨,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动力煤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6 50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4963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9 000万吨、1.3亿吨;铁路外运量为7 500万吨、1.1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2 500万吨、6 000万吨。目前煤炭主要通过京沪、淮南线外运。除京沪线外,淮南线现状及扩能措施如下:

淮南铁路全长236千米,现为内燃牵引,除大包郢至三十里铺约19千米为单线外,其余为双线;货运能力3 700万吨(客车7对),能力利用率已达96%。拟进行扩能改造及相关设备配套。货运能力可提高至8 000万吨左右。加上京沪线可提供能力,总外运能力可达1.2亿吨 9.贵州基地

贵州地区包括贵州纳雍、金沙、习水、黔西、安顺、盘江煤矿和云南、四川省部分煤矿,煤炭保有储量为530亿吨,是我国西南和华南的重要煤炭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1.5亿吨,铁路煤炭外运量5 000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1.9亿吨、2.5亿吨;铁路外运量为1.05亿吨、1.77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5 500万吨、1.27亿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南昆铁路。全长809千米。现为单线,内燃牵引,货运能力1 600万吨(客车6对),能力利用已接近饱和。拟增建第二线,货运能力可提高至5 000万吨以上。

(2)株六铁路。全长1 141千米,现为电力牵引,复线工程将于2003年建成投产,设计货运能力4 000万吨左右(客车14对)。今后,再进行适当的配套改造,货运能力可提高至5 000万吨以上。

(3)黔桂铁路。全长608千米,现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内燃牵引,货运能力516万吨(客车9对),能力利用率已达100%。拟进行扩能改造并同步电化,工程投资80亿元,货运能力可提高至1 660万吨(客车13对)。今后,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适时安排增建第二线工程,货运能力可达5 000万吨以上。

此外,内昆铁路、六盘水至昆明复线还可提供5 000万吨左右煤运能力。

10.黑龙江东部基地

黑龙江东部地区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煤矿,煤炭保有储量为237亿吨,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煤炭基地。2002年煤炭产量4 450万吨,铁路煤炭外运量2 760万吨。预测2010、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9 000万吨、1.3亿吨;铁路外运量为8 000万吨、9 500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5 000万吨、6 500万吨。既有和拟建煤炭运输通道如下:

(1)滨绥铁路。由哈尔滨至绥芬河,全长542千米。内燃牵引,除牡丹江至代马沟、穆棱至绥芬河计171千米为单线外,其余为双线。现有货运能力1 000万吨左右(客车6对),目前能力利用率已经饱和。拟对单线区间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配套改造,货运能力可提高至6 000万吨以上。

(2)绥佳铁路。由绥化至佳木斯,全长355千米。现为内燃牵引,除桥北至西佳木斯区间4.2千米为单线外,其余为双线。货运能力1 400万吨(受桥北至西佳木斯段控制,客车21对),能力利用率已达100%。拟对桥北至西佳木斯段增建第二线,并对全线进行配套改造,货运能力可提高至6 000万吨以上因为不知道你具体要什么运输通道,所以就以煤炭为例先说一下,你先看看,然后再追问。

兴奋的花瓣
热情的皮带
2025-07-29 21:58:02
铁路运输减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起的呢!仔细梳理发现是以下的几个原因:

1.我国冬季雾霾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就要减少煤炭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国家为了治理雾霾,要求上海、广东等地区对煤炭含硫量严格控制在0.6%以下。所以山西高硫煤的发运量减少。

2.国家经济经过快速发展之后,现在经济增长变缓,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煤炭的需求量下降。

3.国家建设了多条特高压线,“西电东送”把西部的煤炭直接发成电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减少了东部电厂的用煤量。所以需要西煤东送的煤炭减少了,铁路运输自然就减少了。

4.煤炭价格一直下跌,煤炭从产地运到港口不仅不赚钱还亏钱。煤价倒挂之后,煤矿减少了铁路发运量,直接守在产地卖煤。

舒适的睫毛膏
舒心的萝莉
2025-07-29 21:58:02

上游产业链:煤炭行业上游涉及到的主要为生产装备,如采掘机、掘进机、电线电缆、锚杆锚网、支护器具、运输工具、通信器材、人员防护器材。

目前我国的煤炭流通企业总量约为10 万家,规模偏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偏低,为不同规模的煤炭流通服务商提供了生存空间。目前国家正大力推动煤炭开采企业的整合。

煤炭流通市场也将趋向集中,这将逐步提高煤炭流通企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小规模煤炭流通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减,大规模、跨区域的流通服务商将成为主流。

由于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在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集中在东、南部地区,煤炭生产基地远离消费中心,我国煤炭流通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运输距离长,而且跨越不同区域,需要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运、河运)接续。

因此,运输成为我国煤炭流通的关键环节。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水运、公路3 种方式为主。铁路以其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等优势成为煤炭陆上运输的主要方式。

目前,约64.3%的煤炭运量是依靠铁路运输,而煤炭也是占用铁路运量最大的货种,占我国铁路运力的55.1%左右,在山西、陕西和蒙西主要产煤的"三西地区"主要运输通路上,煤炭运输所占的铁路运力比例高达90%左右。

未来铁路仍将在煤炭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 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 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亿至30 亿吨。因此,能够获得稳定而充足的铁路运力是煤炭流通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

听话的小蘑菇
大胆的香菇
2025-07-29 21:58:02
目前,我国“西煤东送、北煤南运”及“长距离、多周转”的煤炭物流格局难以改变,要想控制煤炭物流成本,运输是关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煤炭行业物流成本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运输成本依然是控制物流成本的最重要环节,占全部物流成本一半以上管理成本和利息成本合计所占比重超过20%,比上年小幅提高仓储成本,保险成本,配送、流通加工、包装成本所占比重均较上年略有提高。

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煤炭物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整个煤炭物流领域依旧存在问题。

一是滞后的动力。由于国内主要铁路煤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效率低,导致公路煤炭运输量持续增加。同时,煤炭储配基地建设滞后,致使主要港口吞吐能力不足,集疏运系统不匹配,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公路和水路运输基础设施设备不配套,公路煤炭运输和港口中转效率不高。

二是煤炭物流各自为政。目前,国内煤炭物流服务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大多从事运输、仓储、装卸等单一业务,综合服务能力弱。同时,部分物流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供应链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设施利用率低。

三是沉重的物流税费。煤炭物流各环节税率不统一,不合理收费多,税费重复征收。

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物流成本仍将上涨。

未来煤炭产量仍有增长空间,加上煤炭开采呈现逐渐西移的局面,煤炭的分布及运输距离的变化,无疑将增加物流运输的成本。此外,通常铁路运输成本和港口装卸成本相对固定,水路和公路运输成本因市场化程度较高而随行就市。

另外,受资源紧张、资金约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加大,煤炭单位物流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总量将达到15亿吨,据此推算到2015年,“三西”地区煤炭物流总成本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8.4%。

二是输煤变输电。

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煤炭加工基地,对煤炭进行加工,加工成相关煤炭产品后再进行运输。可以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发电站,将煤炭变成电以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

三是铁路市场化加强。

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考虑到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年运力28亿吨至30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年运力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

随着未来铁路运力的释放,其市场化改革更加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通知,此次准池铁路的市场化运作,是基于包神铁路货运价格的进一步开放。继准池铁路之后,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项目也有可能逐步获得自主定价权。

四是新的贸易生态圈形成。

如今在互联网环境下,出现了贸易模式的颠覆性创新。这种颠覆性创新就在于去中间环节,互联网就是去中间环节,去掉中间环节就缩短了时间、减小了环境的压力。

五是强化物流信息化。

未来国家将扶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升级。先进煤炭物流技术装备,在主要煤运通道推广应用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煤炭物流各环节能耗和环境污染。

六是煤炭大物流。

按照《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将加快铁路、水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铁路直达和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网络,增强煤炭运输能力,减少煤炭公路长距离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