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与14省区市签订煤炭保供合同,你怎么看?
遭受了很大的灾难,但是为了14省市煤炭的供应,山西还是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能够缓解14省市的压力,这也是有困难大家相互帮扶的一种方式,但愿我们一起努力能够很快度过这次的难关。遭受了很大的灾难,但是为了14省市煤炭的供应,山西还是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能够缓解14省市的压力,这也是有困难大家相互帮扶的一种方式,但愿我们一起努力能够很快度过这次的难关。
签订煤炭中长期合同是我国推行的一项稳定煤炭供需平衡平压煤价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在保障全国人员及供应上发挥着。压舱石作用。按照相关要求中央驻晋煤炭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五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六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证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
山西与 14 省区市签订煤炭保供合同,这样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的煤炭供应问题,进而可以保障民生,特别是北方冬季的供暖问题。
本来煤电联动是电价市场化的过度选择,但是,由于煤电联动启动不及时,目前的电价可以说仍然是“计划定价”。由于近年来煤价上涨幅度过大,而煤电联动实施次数较少,因此,发电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为了应对2004年以来煤炭价格的快速上涨,减轻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2004年12月,发改委出台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该机制确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煤电联动机制确定后,发改委于2005年5月启动了第一次煤电联动。之后,虽然还进行了几次煤电联动,但是没有一次煤电联动是在达到条件之后及时启动的,每一次都是发改委在综合权衡上调电价与经济社会发展二者之关系的情况下才最终做出选择。
国庆假期,山西遭遇持续强降雨,60座煤矿停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因灾停产限产的煤矿恢复正常生产,全力以赴增产增供。”马进说,面对煤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山西主动承诺保供稳价,全力保障持续稳定供应煤炭。
其间,山西省国资委联合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和省属煤电企业,建立工作专班、日报周报、督导约谈、提请报告和考核管理五项工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切实加强对能源保供工作的组织领导。
按照保供协议,山西晋能控股集团保供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6个省、区、市,焦煤集团保供河南,华阳新材料集团保供海南,潞安化工集团保供山东。
山西现在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因为现在在山西是出现了很严重的洪灾,前一阵子是河南,现在又是山西,山西本身的煤炭供应维系着,全国14个省份的冬季正常取暖以及发电,但现在山西出现了洪灾。
很多决堤的可能出现合拢是离不开当地抢险救援的官兵以及民众的努力的,当然也离不开各省份的帮助,因为我们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其他几个兄弟现在吃不饱饭了有另外一个兄弟伸出了援手,给你提供点吃的喝的让你能吃得饱,现在这个兄弟出了问题,那其他几个自然也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人家一个人都能帮14个人。那现在14个人帮着一个人,你说问题能不能解决,只要是想这问题就能解决,而事实也如我们所料,现在问题在逐渐解决。
应该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我们国家,在我们社会,始终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可以说全国各个省份,你要说哪个省份一点灾害都没有发生过,不太可能的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还是什么,其他的事情都发生过很多,但是我们其他省份的安然无恙的那些兄弟们能够伸出援手相互帮助,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就没有什么难关是度不过去的。
当地官兵所付出的努力是最多的,这种决堤的龙口能够合上本身无论是风险还是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在真正合成之前谁也不清楚这个到底能不能行,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在那么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前没得选择。说能行就必须得能行,不行就花下一波能行的人,总之必须要行这个结果,而最终事实如我们所料我们也做到了。
陕西省发改委在这一次的公告当中就表示,为了能够应对目前到来的寒冷气流,他们将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边儿,向北方的14个省份陆续提供3900万吨的煤炭。毕竟在冬季的时候,保暖和电力供应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就引起了北方网友的高度赞扬,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煤炭供应情况。
第一,陕西的煤炭资源非常充足吗?
如果要论煤炭资源的储备量,那么肯定是山西更胜一筹,但是陕西也是一个资源大省,虽然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但实际上煤矿的储存量还是非常的大。而且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就是因为在此前山西承担了大量的煤炭供应,所以陕西被大家忽略了。这一次全球煤炭价格上涨,再加上进出口比较困难,所以陕西才表示将会主动拿出3900万吨,用来度过今年这个寒冬。
第二,目前的煤炭供应情况能不能够保持稳定?
在这一次的公告当中,记者还进行了专门的辟谣,他们表示,虽然现在能源的供应比较紧张,但目前在陕西榆林市的一百五十多个煤矿。依旧是处于正常的运营状态,可以保证充足的煤炭供给。而且针对目前能源上涨这样的一个趋势,也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小组房子,在集中供暖的情况下,煤炭价格过高过快上涨。
第三,如何看待这一次的煤炭支援?
对于北方大多数地区的群众而言,在冬天的时候,供暖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有一些地区如果没有集中供暖的话,温度是非常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陕西省能够主动承担重任。表示将会提供3900万吨煤炭是极为难得的,而且也是定了合理的价格保证措施。毕竟现在他的邻居山西因为暴雨的影响,很多煤矿都已经停产。
山西的煤储量大、产量高、品种全,在我国煤炭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煤年产27亿吨,而山西年产7亿吨,尤其外调煤销量,占了全国产量之半。如今山西煤炭供应全国26个省、市,14个计划单列市,远销23个国家。无论产量、外调量、出口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为了运出山西的煤,共建起12条出省铁路,其中大(同)秦(皇岛)铁路,朔(州)黄(骅港)铁路是两条煤炭专运铁路,大秦铁路更是重载列车(1万吨)专运线。7条国道、8条高速公路通往省外,即使有这样的运力,各种公路还是常被重载运煤车堵塞交通。
山西共有119个县、市,其中91个县、市有煤,64个县产煤。全省含煤面积达62239.7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0.4%。28个不产煤的县,部分县地下仍有丰富的煤层蕴藏,只因开采、运输成本过高而未开采。
山西的煤层埋藏浅,不少山区煤矿高出地表,可以平巷出煤。上世纪,埋深在300米以下的煤不开采。而在外省,如河北开滦、唐山已开采到800米以下;安徽的淮南开采到1000米之下。直到本世纪山西省才在临县建设采深400米的矿井。孝义、灵石等一些山区老乡家,临烧饭前拿过簸箕到后门外去铲上半簸箕煤来即可做饭,做到即用即刨,天然煤层成为他们私家的“煤池”。
山西的煤煤层很厚,对丈八煤、丈二煤等地方煤层的称呼,就可知这些煤层厚度动辄五六米,地方小煤窑对厚度1米以下的煤层根本不屑一顾。而我国江浙一带,煤层50~60厘米就当宝贝,掘井几百米也要开采。山西只要拿一个县到缺煤省,就可解决该省用煤之需。可见上帝对山西的眷顾。
山西大同—宁武—西山—山西—沁水煤田沉积断面图
山西的煤煤层多。山西共有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三个地质时代产煤,白垩纪、古近纪也产少量煤。石炭纪、二叠纪是山西主要成煤期;石炭纪有5层可采煤,二叠纪有4层可采煤,侏罗纪有8层可采煤。这些可采煤层总厚达20~30米。其中侏罗纪的煤,只在大同、宁武、广灵三地产出,石炭纪、二叠纪的煤则遍布全省。
山西的煤不仅储量大,而且煤种全。阳泉、晋城盛产无烟煤,其发热量高、无烟、无硫,最宜城市居民用。过去在煤气、天然气未普及之前,上海及周围居民用煤就靠阳泉供应。上世纪70年代太(原)焦(作)铁路修通后,晋城地区的无烟煤才大量南下,源源不断地供应南方广大地区。化工行业最欢迎富含挥发性气体的气煤、肥煤,它们主产区在大同、霍县一带;不需配方可直接炼焦的焦煤主要在柳林、乡宁产出;至于动力(火电)用煤,全省七大煤炭集团尽可供应。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175.71万人受灾,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1山西近期的强降雨洪涝灾害牵动人心,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山西是煤炭大省,连续降水和地质灾害也对山西当地的煤炭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 截至10月8日,山西已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危化企业14家,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10月10日的最新消息称,受强降雨影响, 山西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 ,需等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之后才能复产。
本次洪涝受灾较重的晋中、临汾、吕梁等市是炼焦煤的主要产区,而大同、朔州等地的动力煤生产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山西煤炭外运受到的影响也较小。数据显示, 10月1日至8日,山西铁路日均煤炭发运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减少,但并非因为洪涝灾害,而是今年大秦铁路秋季集中检修较去年提早了3天。
另外,美锦能源、山煤国际在内的上市煤企表示,已提前启动排险和应急安全生产工作,生产经营暂未受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1月底,山西省共有煤矿 670座。
2020年,山西原煤产量达到 10.63亿吨 ,同比增加8.2%,超过内蒙古,再次成为全国产煤第一大省份。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煤价高企,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上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9月29日,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按照相关要求,当地的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化工集团以及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将承担起江苏、吉林、安徽、浙江、上海、河南、海南、山东等9省份保供任务。
面对汛情和保供的双重压力,山西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在抗灾救援的同时,也扛起了煤炭增产保供重任。
据悉,在此次煤炭保供任务中,晋能控股集团对接了广西、江苏等6个省(区、市)的煤炭供应。为全力完成保供任务,该集团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全力以赴做好煤炭的外运装车、港口装船接卸和用户应急处理等工作,确保生产、外运、销售各环节顺利运转。潞安化工集团通过科学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煤炭生产、积极推进科学高效组织煤炭外运等措施,全力完成保供任务。
此外,永泰能源10日晚披露,公司旗下金泰源煤矿和森达源煤矿已被列入山西省保供煤矿,预计今年四季度将增加产量22.5万吨。后续完成煤矿核增手续后,公司拥有的在产主焦煤及配焦煤煤矿总产能规模将由目前的930万吨/年提升至1020万吨/年。永泰能源表示,公司将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挖掘增产潜力、全力增产增供。
山西60座煤矿因洪涝灾害停产2山西洪灾致60座煤矿停产,汛期外极端暴雨影响有多大?
近期山西省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4.96万亩,倒塌房屋1.7万余间。
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导致多地受灾。根据新华社10月10日下午消息,山西全省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停产煤矿60座、非煤矿山372座,停工在建工程1035个,关闭景区166个。
据山西日报10月10日晚间消息,山西省交通系统累计投入抢险人员68917人、各类机械13453台。高速公路累计中断32处,已抢通29处。普通国省公路累计中断74处,已抢通42处。农村公路累计中断2920处,已抢通2603处。在建公路工程,隰吉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水毁严重,部分项目标段暂时无法恢复施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已全力开展公路抢险保通,并启动灾后恢复重建。
山西洪涝灾情几何
地处黄土高原东端的山西省,常规降水季节是每年的6月至9月。数据显示,山西省10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但是,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山西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从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是10月份常年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中国气象局表示,山西此次天气过程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至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
10月10日上午,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发布华北雷达拼图并配文称,“目前山西降雨进入尾声阶段,今年剩下的日子,山西不会再有暴雨了。”但是,在天气预报显示山西全省已结束降水的同时,山西全省仍有26个预警信号,包括大风、霜冻、寒潮预警,暴雨引发的其他次生灾害依然严峻。受持续强降水影响,河流方面出现局部险情,防汛压力较大。根据“运城发布”消息,7日当天,山西省内第一大河汾河峰值流量为1125立方米/秒,为近四十年最大洪峰过境;据央视报道,山西晋中多条河流流量达到近几十年来最高值。此外,山西晋中、吕梁、临汾等地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地表沉陷等险情。目前,山西启动了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复盘洪灾爆发原因
据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和单位对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的会商分析,今年我国北方雨季开始偏早、强度偏强,三季度秋汛形势严峻,山西等地受灾区域与前期重合叠加,加重了灾害损失。
而进入10月后,山西省再次出现极端异常的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据央视报道,山西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导致影响大、范围广。
此次异于往常的`暴雨从何而来?据“山西发布”消息,专家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二是水汽条件充沛。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三是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省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暴雨下煤矿停产 对动力煤供应有何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共完成38.4亿吨,其中山西原煤产量为10.63亿,同比增加8.2%,超过全国原煤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全国产煤第一大省。截至2021年1月底,山西共有煤矿670座。此次强降雨发生前,山西省刚刚于9月29日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中央驻晋企业将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广东、辽宁等5个省(市);晋能控股集团对接广西、江苏、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个省(区、市);山西焦煤集团承担河南省保供任务;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承担海南省保供任务;潞安化工集团承担山东省保供任务,其余保供任务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业承担,预计今年12月底,山西与14个省(区、市)签订的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全部兑现。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受强降雨影响,全省共有60座矿井停产,引来市场声音担忧汛情影响煤炭供应。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降雨对山西煤矿生产和运输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因受灾较重的晋中、临汾、吕梁等市,是炼焦煤的主要产区,大同、朔州等地的动力煤生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目前山西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后即可复产。10月6日,山西省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下发《关于将部分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并按要求组织生产的通知》,将2021年1月至8月已完成全年产量的51座煤矿及2021年省内拟核增产能的98座煤矿列入保供煤矿,四季度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生产,同时启动核增手续办理工作。
10月8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下发通知称,各级应急部门和煤矿企业应清醒认识当前少见的严峻的秋雨秋汛形势,强化重大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煤矿应急各项措施,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防范工作。